看了这个片子,感觉军事法庭的审判比普通法庭还要困难。这些军人在上级的命令和压力下,好像并不在乎做伪证。而身为高级军官,又能利用的各种权限为自己的谎言做掩盖的准备。
正是因为一开始就有重重困难挡在他们面前,所以汤姆克鲁斯充分表现出了一个律师的智慧,影片里好几次和对方律师以及证人的较量,让人暗自叫好。
此外,诺亚怀利在这个片子里当了个大客串,又是一个可爱的角色,哈哈,值得一看。
由于种种原因(等于废话的套话之一种),这次法律电影的放映观众来得不多,但令人欣慰的是,看了的人对电影本身都反映很好,很多没看的人来打听想拷贝。说实话,这部电影的受欢迎是我在意料之中的:情节紧凑,明星领衔,台词机智。我更想说的是,这部电影的好看,有没有“法律上”的原因?
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想像:如果里面适用的是中国的审判制度,那庭审场面的精彩性就要大打折扣。英美的庭审适用的是抗辩制,原被告双方在法庭上展开对抗,法官居中裁判。他们认为这种对抗机制有利于发现案件真相。这种庭审中,法官沉默寡言,偶尔出声也是为了回答律师的动议。如丹宁勋爵言:多嘴的法官不是好法官。而律师更像法庭的主角。律师在法庭上走来走去,用动听的言辞打动陪审团,使得庭审像是一种表演。
既然案件主要靠律师推动(无论是证据收集还是法律说明),那么法律就必须赋予律师更大的调查取证的能力。所以本案中我们看到,精干的律师们似乎无所不能,想要什么证据都能调到。而在中国,很多是难以办到的。
在这种制度下,一个案件没有律师参与是难以进行下去的。所以与之相配套的律师制度包括法律援助是不能缺少的。本案中被告的律师就是被指定的。律师的活动空间更大了,影响案件成败的作用更大了,客观上是对有钱人更加有利的,因为他们能够请到更优秀的律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证人出庭制度。在中国,刑事被告有如实陈述的义务,而证人却往往是不出庭的。适成对照,在美国,被告有沉默权,而证人却必须要出庭作证,律师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提出的问题,证人必须回答,否则可能构成渺视法庭罪(新闻记者因不愿披露线人姓名而获罪,这在美国已经不是一例了)。这两者是有关系的。这里我只引用一个学者的说法:如果将法律制度比做公民间的契约,那么公民们是以作为证人时出庭的义务来换取了作为被告时的沉默权。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刑案,被告可以不说话,而证人也可以不作证,那么案件还能审理下去吗?
证人出庭的重要性这是法学家研究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它使电影中的庭审更添精彩。因为人是活的,而精明的律师会设计充满陷阱的问题,以各种技巧诱使或刺激证人说出律师想听到的话,现出律师想看到的表现。这使得庭审更多表演性,也使得盘问证人成为一种高深的律师技巧。本案中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本来被告方已陷入绝境,最有力的证人死亡,而眼前的这位上校完全可以夭口否认是他下的命令,且无根据的质疑这位上校可能构成诽谤,自毁律师前程(虽然这有点不好理解,但且把它作为军事法庭中的特例吧)。怎么办?年轻的律师兼中尉抓住了海军陆战队司令官飞扬跋扈的性格特点,先是用一些鸡毛蒜皮的问题使上校恼火,后又不客气的命令上校坐下继续接受他的盘问。一系列交锋中,上校终于失去理智,在法官明确说证人不需回答时脱口而出律师想要的答案:是他下的命令。这是怎样一个精彩的过程,然而只有在证人出庭面对面接受律师的质询下才能出现。
陪审团在西方被称为民主的堡垒,普法的学校。据我所知,美国刑案中陪审团的人数一般为12人,有人说这源自耶稣的十二门徒。但在本影片中,陪审团为9人,不知为何。陪审团的存在又是如何影响了庭审这场表演呢?首先,一切都必须在陪审团之前表现出来,因为有罪无罪由他们决定。与法官庭下沟通变更不那么重要(而这是中国律师们的必修功课),庭审成为关键。其次,陪审团成员都是普通人,律师、老师这些专家是不能担任陪审团成员的。世纪大案中辛普森案的陪审团12成员中只有3 名有大学学历。这就要求,律师必须以最明白最有力的方式打动他们,所以律师的言辞往往是煽情的,带表演性质的,律师的仪表气质也就非常重要。如何打动陪审团,这在美国是律师的必修课,而其中的技巧,据说与戏剧表演大有关联。所以,如果不是这样,本片中的阿汤哥再有魅力也无用武之地了,我们也就欣赏不到这样赏心悦目的庭审了。
所以,阿汤哥为什么这么帅?我要说,是“法律”,让他这么帅。
(也许我们还应关注美式的辩诉交易。本案中多次出现律师与检察官在私下对定罪量刑进行讨价还价的情景。一开始检察官愿意以12年刑期“成交”,后因一些幕后人员不愿此案夜长梦多,而“降价”至2年,6个月可出狱。但阿汤哥一方最终没有答应。这就是辩诉交易,这一交易的过程在电影中表现得不是那么严肃,甚至在阿汤哥打棒球的同时就完成了。中国的观众也许人置疑:正义何在?但是,正义并不是无价的。像片中黛米摩尔饰演的女律师一样,用几周的时间来找几十个证人来免除她的当事人十几天的处罚,值得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免费的正义。区别只在于谁来付这笔钱而已。至少美国人认为辩诉交易是有效率的,虽然作为中国人,我怀疑这一制度如果在中国是否会变形。)
92年12月11日上映的电影,距离现在快满二十年了。当年这样一个与爱情无关的剧情片都能取得北美1.41亿全球2.43亿美刀的票房位列当年北美票房第五的成绩,放在今天真不可思议。
现在的电影没有特技特效基本卖不动了,今天我们去电影院只为了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没有耐心再坐在那里体会演员精湛的演技,聆听电影讲述一个供人深思的故事。
她那时还颇有姿色,很强势,太强势,所以完全没有吸引他。她和他,只是在案子了结才有个稍微暧昧的目光交汇。深爱是胸口有雷霆万钧,唇齿之间只有风淡云轻。
那个时候他还年轻,帅得不着痕迹,无可挑剔。他一直在逃避,尽管他聪明,但是他害怕失败。
他对她的温暖,是私密而又带那么点情调的,只是他情调的指数很低罢了。原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甜言蜜语,大多数都是,说给不相干的人听。他是用愿望来爱她,而不是用欲望,故而这般爱的美好,时为少有了,甚是平实中的流光溢彩,叫人妒嫉。
2个月前百无聊赖看了当时豆瓣大热的the trail of the Chicago 7, 电影上映前正是美国大选前20天,而美国闹闹哄哄的BLM运动才刚刚有些平息,而这部频频强调law and order的电影这时候在NF奈飞推出,政治意味显而易见。
抛开电影背后的政治不谈,那部电影本身中规中矩,段落清晰,剪接明快,该有的起承转合,大段的煽情独白,戏剧冲突一点不拉,可以看到好莱坞的工业化电影明显的痕迹,但电影毕竟表现了导演编剧的个人意图,看完查查原来这两个角色是同一人,好莱坞大名鼎鼎的Aaron Sorkin,他最知名的作品可能是拿了奥斯卡的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或者白宫风云the west wing或是新闻编辑室the news room,大致可以看到他还是十分擅长这种带点政治色彩的剧情片。看完那部电影当时就定下来下一步看看他的a few good man,没想到一转眼一晃2个月过去了。
作为新年目标之一,今天终于看了这部下载后躺了好久的电影。该电影是Aaron编剧,但是Rob Reiner执导,导演以前导的怦然心动flipped,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伴我同行Stand by me都是清新脱俗,温情脉脉,这次这部片子或许是加入了Aaron的编剧,电影显得紧张了不少,清楚明快的剪辑,剑拔弩张的辩论,情节似乎更跌宕起伏,叙事节奏快了不少。
多段法庭的辩论戏,和the trail of the Chicago 7十分相似,运镜方法与剪辑几乎如出一辙,当然精彩依然精彩,只是觉得难免几分匠气;而年轻的tom cruise在雨夜酒后的崩溃,那一翻嘶声力竭的演讲让对面的demi moore目瞪口呆,也让屏幕外的我有点傻了,毕竟是好莱坞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也看到话剧表演对一个好演员多么重要;最后的情节反转,不知怎么让我想起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老戏骨jack nickolson暴起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常威正向我扑来,哈哈。
总而言之,这还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尽管有些中规中矩,但绝对保证质量,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全程无尿点,只是好像少了一点余味,结局中只留下一个court。
精彩的军事法庭戏。各种理念碰撞。看之前就知道阿汤和杰克·尼克尔森的对峙是本片的高潮,但其实最喜欢的是凯文·波拉克(小丹尼那个年长同事)和阿汤以及黛米·摩尔的对手戏。黛米·摩尔穿白色海军套裙固然靓,阿汤那一身上法庭的正装!那个落汤鸡!太尼玛好看了!大特写给得我想拍大腿叫好。
又是美式主旋律,即便是反派的设定也不是绝对的邪恶而让人对其有足够的共鸣,尼克尔森那喧宾夺主的表演太加分了;剧情很通顺很流畅,可惜最重头的法庭戏只有最后一场那诡谲的辩论技巧还不错。
虽然但是不应该翻译成《几个好人》吗?艾伦·所金视正义为常识,试图举重若轻那劲儿全没了;“我们应当为不能自卫的人而战。”被赋予僭越生命特权的人想恪守原则和道德,值得所有的捍卫和荣耀,整部戏最揪心的其实是自杀以捍卫尊严的马金森中校,比起阿汤哥那张代表观众意愿的帅脸,他才是真正站在杰赛普上校对面的人。“你们儿子之死只有一个原因:我阻止事态的发展时不够强硬”。
You cannot handle the trueth!Tom惊人的耀眼,即使在尼克尔森面前也无法忽视他的存在,我爱他这个角色。这将是我讨厌黛米·摩尔的开端。
最后的胜利,无非也是理想主义者的胜利罢了,甚至这种策略性的胜利本身也是一种嘲讽。更广阔的正义并没有实现,军营里看不见的规则不会有任何改变。杰克尼克尔森的表演又是套路化的,谁都知道他扮演的角色不会是冷峻深沉那一挂的,那一脸蠢相的外表就透露着刚愎自用,傲慢自大,暴躁易怒的气息,看到他观众就放心了:一看就是给阿汤哥送人头的猪对手。
杰克尼科尔森,语调柔和的魔鬼,演技卓绝的老姜一块。
I wanna know what I should do about this.
剧力千钧,艾伦索金果然不是盖的。
一直认为军队是最有可能极端黑暗的组织,被赋予杀死同类特权的组织又怎么会受所谓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军队本身就是特权的代表。此类型的片在国内永远也拍不了。阿汤的表演其实很棒了,亏就亏在那张俊脸上了。杰克尼克尔森是真正老辣,满嘴虚伪邪恶,说出来就像仁义道德天经地义,让人不寒而栗。牛!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而这又是军人的悲哀。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的训练场面曾经把我刺激过!直到这部的出现才解答了我内心的疑惑,部队就是一个小社会!它是独立于整个社会体系之外的!它是可以动用【私刑】的!上校一直在用保家卫国的功绩来做挡箭牌,自然驻守疆边的艰辛可想而知,但要求普通人达到军人的标准亦是不道德的。而每个政体都要想尽办法维护自己的政权,自然就为无视人权打了个好的借口,有很多持这种思想的人都会避免上法庭,因为法庭是公理的审判,正如最后【对队员行为不当】的控诉成立,服从命令与坚守道德碰撞,坚守道德才是信守尊严……
非常好,罗伯·莱纳真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而这竟然只是他唯一一次提名奥斯卡,还只是最佳影片。道森最后那句话发人深省,没错,有时候不作为不反抗本身就是一种恶。Tom Cruise年轻时候真是演了很多大戏啊,现在这种片子都很少了。
Tom Cruise in uniform is SO hot.
虽然官司赢了,看上去正义也似乎得到了伸张,但是用这样一种危险而戏剧性的方法获得胜利,更加像一种超越生活的艺术化手段,或者说,是好运降临,大家中了一次500万而已。而作为普通观众,我们看了电影之后,唯一能够得出的结论就是,既然真理和正义在手,都那么难以获得胜利,那么我们只好去选择和控方交易,看看能不能把自己卖一个好价钱了。
法庭对喷片中的战斗机。。。You can't handle the truth!
最后铛铛铛铛的唇枪舌剑很过瘾,尤其那个局,一下子就把老家伙拉到沟里去了。一看编剧原来是艾伦·索金
最后那场庭审孤注一掷太险了,完全是纯靠打心理战险胜,如果伸张正义的唯一方法是让拿钱办事的律师用自己的前程作赌注,难怪好人寥寥。根本玩不起啊
这个案子胜得悬,要不是那个自大狂上校口无遮拦,这案子铁定输。辨方根本没有有力证据,现有的证据都只是一种推论,即可以推论到正面,也可以推论到反面。如果上校一再否认,辨方律师就会遭到诽谤指控,这是个极大的风险,我相信没人会去这么做,等于是鸡蛋碰石头。也就是在电影中碰到了运气罢了。
看看,这就是人家美国人的主旋律,每个人的权益都会得到保障,不要拿什么国家和集体来绑架个人意愿,who are ! (简而言之,本片讲述了一个大灰狼在小绵羊的引诱之下一步步走入渐渐设置好的圈套的故事)
汤姆克鲁斯从来都是表演得有些过火。。
如果把故事内核换个形式:正在东南沿海抵抗倭寇的戚继光因为某下级经常迟到而命令手下将他斩首以正军法,得知此事的某从小成长在京城从未上过战场的高官二代以乱杀人的罪名将他送进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