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狄龙和姜大卫在《保镖》中还沿袭着当时SB武侠双生的一般套路,不是《金燕子》中的罗烈与王羽,就是《大醉侠》中的岳华与陈鸿烈。张彻的电影向来不重视女人,但真正在电影中完全脱离女人探索男人与男人的生死相依,却是由狄姜开始,直到第四代弟子五人打包配置,女人已经从一个温柔善意的点缀变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尽管如此,我却喜欢张彻电影中刻画的那些女人,她们或冰雪聪明,或调皮泼辣,或忠贞刚烈,虽笔触不多,由于出自君子手笔(哪怕是君子的漠视),即便《刺马》里的“祸水”米兰,坏也坏得赤裸坦荡、情非得已。
小时候看《新独臂刀》,唏嘘着那个永远无法实现的”太湖之约“,心疼小雷力在那个夕阳西下的小镇子上落寞地等待封俊杰的无望身影,感叹世间众多求不得。直到最近重看,目光完全集中在狄龙身上,才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封俊杰可以救赎雷力?
《新独臂刀》是一个很非常规矩的故事,三段论,雷力之死(精神死)、封俊杰之死(肉体死)、雷力复仇。这个故事的结构也非常工整,一个江湖伪善大侠龙异之先栽赃嫁祸、再借由道德绑架将刚刚冒头尚无社会经验的少侠统统铲除,雷力是,封俊杰也是,最终精神死为肉体死那个复仇。从某种程度上说,封俊杰的确是雷力的镜像,两人出场时都是意气风发、少年英姿、策马奔腾,甚至连配乐都一模一样,也同样一步一步走进龙异之设计的陷阱当中,自毁或者被毁。但是,一个与你相似甚至始终行进在你的老路上的人,是否可以救赎你?
我注意到,倪匡的原版小说中,《新独臂刀》讲的正是典型的江湖儿女式的武侠小说故事——每一个人,来处不同,归处却一样。龙异之是,雷力是,封俊杰亦是。小说和电影剧本差距不大,但是,却有几处神来之笔,将整个故事格调完全改变。
1. 太湖之约
2. 对【快乐】的界定
3. 诀别
4. 为何报仇
看了很多姜大卫和很多狄龙的片后,越回顾《新独臂刀》,越才体会那份少年之间一去不复还的彼此托付是如此珍贵。一命偿一命的故事比比皆是,却少有一个故事,让一个内心已破碎的人在短短时间只因一人懂他惜他而重获新生却又被剥夺,而他还要带着那个人的精神与意志,去生或去死。
在原著中,封俊杰是曾经的雷力,也是曾经的龙异之,这样的少侠在江湖上层出不穷,总归是轰轰烈烈出场、安安静静离开,不是杀人就是被杀。《新独臂刀》却讲的不是这样一个故事。倪匡曾经的另一部小说《铁蝙蝠》被张彻改编成电影《双侠》。《铁蝙蝠》的精髓在于,一位少年为救康王伪装背信弃义,直到死另一位少年都不曾知晓他的心意。张彻却宁愿不要少年带着心结阴阳相隔,他宁愿敞亮地说一个平凡的故事,宁愿重复过去一个少年眼睁睁看着另一个少年为了完成他们共同的信念死去而必须渐行渐远的俗套,也绝对不要背叛,哪怕是假的背叛。
少年可以死,但不可以变节,这大概是张彻在1970s的电影当中最为关照的主题。电影中的封俊杰,对雷力的敬佩不仅表现在对他武艺与过去传说的向往,更多是在雷力当下平凡的经历中看到快乐,他比雷力更早肯定雷力退隐的意义。雷力的退隐江湖是被迫为之,是与龙异之比武落了下风后的愿赌服输,是一个少年追梦途中突遭磨难的黯然离场,所以他悲愤、不甘、痛苦且无法面对。当少女芭蕉把象征着“武事”的刀拿给他希望他雄起时,甚至芭蕉遭遇危险时,他缓缓举起的拳头始终敌不过对现实的怯懦。封俊杰却对他说:“我真羡慕你!”
1971年左右的狄龙初出茅庐,面相上还带有一点婴儿肥,却已经在短短几年不论武艺还是演技进步神速,在《鹰王》中还是侧身双手抱马上马的他,在《新独臂刀》中已经是单脚原力上马。不同于在此片中千回百转的姜大卫,狄龙的封俊杰正统、伟岸,如阳光照射一样和煦温暖。他的笑容中明媚透着刚直,刚直中又流露着正气凛然,仿佛不沾世间一点烟尘。他的出场尾随着姜大卫的雷力在滂沱大雨中身着黑衣孤独的愁容,在晴日春光中闪闪发亮。他知道雷力真人不露相,只是说:”只有真正的英雄好汉,才拿得起放得下,像阁下一样“;他知道雷力身份后,见雷力不想相认只是默默守护身旁;他看见雷力深夜提刀追人,二话不说跳上马帮忙;他对芭蕉形容雷力:”他的武功很高,甚至比我更高,但后来被人打败了“,却在雷力提到龙异之有破双刀的大招时让他不必再说。他倾慕雷力,也发自内心地理解他,他甚至比雷力自己更了解雷力,所以对雷力痛苦的过去避而不提,所以对雷力也许神往的未来欣然邀约。
在小说中,雷力想把龙异之的三节棍有一招可破双刀的细节告知封俊杰,封俊杰总是不以为意,甚至二人诀别之时还引起不快。而在电影当中,封俊杰的刻意回避更像一种尊重,我知你懂你,自然敬你惜你。因为太知道你承受过怎样的痛苦,才知道此刻如何守护你的快乐。所以,雷力才对他说:”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的坦然“,所以在电影里,雷力的笑昙花一现在与封俊杰相遇的短暂时光中,后再也抹不去郁结。在一个人最孤独寂寞彷徨的时候,没有什么,比另一个人告诉你“一切尚好,我愿邀请你去寻觅更好”来得更感天动地,偏偏这人愿用沉默缓释你的过去、用陪伴等候你的拒斥、用同生共死许你的未来。
电影中,添加了一幕,即雷力在赶往虎威山庄大杀四方之前,先到封俊杰在虎威山庄附近的墓前祭奠。龙异之说得对,雷力哪里是要去报仇啊……他只是要去赴这个生死之约罢了!龙异之是必杀的,但杀死龙异之真的重要吗?毕竟封俊杰再也不会回来了。当封俊杰在虎威山庄四面楚歌的时候,雷力在小酒馆里焦灼难耐乃至被芭蕉嘲笑;当封俊杰惨死虎威山庄的鸿门宴之下时,雷力在夕阳西下的小镇上落寞看马蹄起落一匹匹马儿奔来又奔走,他也许渐渐失落地意识到,封俊杰再也不会回来了。
茫茫人世,要找一个与你相似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毕竟世界那么大又那么老,新人旧人之间往往都是从新鲜人到过来人的蜕变。雷力却再去哪里邂逅一个封俊杰?
陈可辛胆大包天翻牌了《刺马》,目前还没有人敢拍《新独臂刀》。同样是狄龙和姜大卫的主演,背叛纠葛、相爱相杀的故事改编成糙汉互砍的故事也许有看点,但再也没有一个那样如天神降世一般阳光、温暖、天真、诚恳、不谙世事却又聪明通透,面对拒绝仍旧笑意满盈的少年封俊杰,自然也不会有因为这个少年而释然一笑又悲怆愁眉的雷力。当然,也再也无人能复制,少年狄龙翩翩然躺在树上或绳索上看少年姜大卫的雷力辗转的苦痛与艰难,无人能复制那场著名的高达100次的创下邵氏NG纪录的虎威山庄封俊杰地堂双刀赴死之战,更无人像少年狄龙那样,利落地抛刀接刀玩转武器,利落地上马下马信手拈来,漂亮潇洒地刀起刀落时面庞上还自然携带少年倔强的神情。
很不喜欢关锦鹏在《男生女相》当中对张彻电影的解读,我认为,你有权利腐眼看人基,但不该对一位影坛前辈老先生进行诱导性访谈。张彻1980s和1990s的片子恐怕由于环境和心境的缘故有一些对现实因素的妥协,但纵观1970s,他的确在用心打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少年先是独自出现,后成双成对出现,后成群结队出现。然而,少年之间会互帮互助、相辅相成,决不屑于变节与背叛。后来,吴宇森在对双生的延续上拍了一系列电影,不再讲少年故事,而不断探索更复杂的冲突主题,如《喋血双雄》中的神圣与去神圣化,如《纵横四海》中失去与得到,如《英雄本色》中的沉沦与涅磐等。但我忍不住想说一嘴《喋血街头》,这部片子里真真正正的讨论到出生入死的兄弟之间的背叛与复仇主题(严格来说应该也是改编于《刺马》)。吴宇森鼎盛时期对比张彻鼎盛时期作品,可以看出吴宇森的精神世界关照比张彻成年得多,吴宇森在挖掘丰富的冲突主题,而张彻只是任性拍我的“刘关张”便好。即便同样的背叛主题,相似的《刺马》剧本,张彻的故事里兄弟与兄弟之间的复仇和生死战也毫无恐惧和悔悟,只有“你安心死吧,我不会走”,就是这么任性啊,连背叛都要拍得骨肉连筋!
应该不会再有一个导演如此有浪漫情怀,认真推敲剧本,把那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情节统统删掉,只要我想,朝闻道夕可死矣!所以才说,《新独臂刀》的主题,深究起来后劲太大。人在年少轻狂呼朋引伴时,怎知日后漫漫长的夜都唯有独自辗转反侧过;人在春风得意无忧无惧时,怎会相信总有起起伏伏潮起潮落。孤独,才是终其一生难以排解之物。于是,一个你若不怀念过去的风花雪月就闭口不提、你若憧憬未来岁月静好就甘心陪你赴会的人,是多么难能可贵。
且行且珍惜。
中国的武侠片,从旧武侠到新武侠时代,再到现在的所谓仙侠,花里胡哨的花架子越来越多,真功夫的实景越来越少。现在的银幕上神仙们只管轻轻松松地挥一挥衣袖、衣袂翩翩地飞来飞去。而在香港,龙虎武师这个古老行业已经绝迹,武侠电影除了前几年的翻拍《三少爷的剑》拥有姓名,武侠电影已经彻底没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者们忘记了“侠”这个字,只紧紧盯上了“爽”这个字。
这部<<新独臂刀>>距现今已有五十多年,看完以后我开始相信,总有一天武侠的精神内核还会回归侠义二字本身,还会回到那个“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时代。
只是五十多年过去了,时代的潮流换了一轮又一轮,我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那个雨中撑伞眼神隐忍而又坚毅的少年,那个笑容似骄阳温暖四季的封大哥,那个一身縞素仗剑桥头的复仇者,那个策马扬鞭心思单纯却独对雷力体贴细致的世上知音。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少年在暗黑江湖的成长历程。最初的雷力是个踌躇满志身负绝技的傲娇少年,他自信骄傲热心名利,却没有朋友。最引以为傲也唯一拥有的,就是鸳鸯双刀。因此,初涉江湖的他那么容易一头扎进反派的陷阱,并在短短几句话的激将之下就自断右臂。
自断右臂并将刀一起插在树上,其实也意味着雷力整个价值观的崩塌。在这个少年身上,凭借高超武功所建立起来的自信其实很脆弱。一旦被人击败,那就意味着其生而为人的所有倚仗也被击的粉碎。所以此后的雷力隐姓埋名,即便受尽屈辱也能隐忍,因为在他的生命里,已没有武功二字可以倚仗,相反,因为断臂的痛苦太过惨烈,他却要在想起自己有武功的同时,时时忍受这种画面突然闯入的闪回。从这一点上来讲,雷力是对龙异之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这一点之后也会讲到。
而封俊杰的出现恰好重新修复了雷力的价值观。从封俊杰对芭蕉的一番话(重拾武功会令他更痛苦)就可以看出他是雷力的真知己,对于雷力来说,他不需要一个关心他怜悯他的人,对他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因此芭蕉永远不是他的知己)。而封俊杰对他由衷的赞赏和理解给了他价值,也给了他未来的目标(太湖鸡鸭什么的)。封俊杰就像断臂前的雷力,因此雷力是懂他的;而雷力恰是封俊杰的向往,因此封俊杰对他是既理解又羡慕的。抛却现在的男男CP论,这一段真的是我看过的真知己的最好范本,没有之一。
接下来我们再说封俊杰死后雷力的反应,先是直接回到房间拿出芭蕉送来的好刀,之后一言不发呆坐如图片紧握着半出鞘的刀。这里的细节说明,听到消息后,雷力的第一反应是要报仇的,但一直紧握着半出鞘(而非全出鞘)的刀,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他克服不了的,不是别的,正是对于断臂的恐惧(之前这方面已经有过铺垫,雷力脑中时不时闪现的断臂过程的闪回)。这也是他独坐良久一直喃喃自语“我要报仇”的原因,短短一夜间,我们可以想见雷力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纠结与煎熬。最终他终于决定,即便死(他知道自己斗不过龙异之),他也要陪封大哥一起死。
因此当他真的动身踏上复仇之旅,重新穿起璀璨的白衣,一方面是为知己戴孝,另一方面,是他已打定主意重新回到那个傲慢自负的自己,即便死于龙异之手下也绝不后悔。穿起白衣意味着重拾过去。不管是痛苦的、悲伤的、快意恩仇的还是不堪回首的,雷力决定重新拾起。这与哲学上讲的回溯性建构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这一夜之间,当将往事反复重塑之时,雷力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向前更进了一步。
这里的白衣黑衣,我个人认为,白衣代表张扬凌厉,黑衣代表隐忍克制。这一次,雷力决定不再克制。这里我看到的一个细节是,因为没有右手,左手持剑的雷力,是用牙咬住缰绳的。这个细节设计的真是动人又走心。在黑衣雷力的无数次回忆中,那个白衣骑马过桥头的雷力终于是回来了,少了当时的傲慢与自大,多的几分是悲壮与凄美。大爱那个桥头血战的镜头,的确是值得被影史铭记。
说回到正片,雷力的恐惧便就此消失了吗?并没有。切肤之痛,断臂之耻,只怕这一生雷力都会深深铭记。所以很多人讲雷力那一句“我就是来陪他一起死的”这句话讲的像个委屈的小媳妇,其实并不然。我从姜大卫的表情里看出了三分悲愤三分仇恨,还有四分的恐惧。决定重新面对龙异之,也意味着要面对两年前那个痛苦不堪的自己,那段不愿回味的血泪回忆。因此这一段的表演我愿意给五星,一个纠结、悲愤、痛苦、恐惧、想克制却无法克制的少年的复杂内心在这一句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导演张彻为何独独偏爱姜大卫?因为张彻的内心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在波谲云诡的江湖中摸爬滚打,虽有绝世武功却仍落落寡合、独有一份纯粹,而姜大卫正是那个小孩。他塑造的所有角色,绝不扁平,总会给人多面的复杂感受,而每一分的感受之余,回味起来都有一股子浓浓的让人沉醉的少年气。像片中的雷力,初出茅庐的少年傲气、退隐江湖的隐忍与不得志、复出复仇的五味杂陈,姜大卫的演绎十分有说服力,并且有自己的细节设计。这便是俗称的“戏好”,又带有浓浓的个人风格。
很多人讲雷力几乎两年没有拿剑,又失去了一臂,为何一出手就能大杀四方?其实这一点从黑衣雷力甫一出场就有交代,不论是抛向天空的碗、鸡蛋还是别的什么,雷力用这两年的时候,练就的便是只有一只手,如何做两只手能做的事。抛鸡蛋的细节,说明不管是否想去报仇,败于龙异之的那一招一直是他的心结,他甚至在日常的潜意识中都在寻找破解之道。这也是两年后归来,他终能战胜龙异之的原因。这时我们会想起最初的那个镜头——几年以后,钉在树上的右臂已成枯骨,而那把刀却依然锋芒如新,便会发现本片拍的非常之精致。
然而最终疗愈他的所有恐惧的,是以同样的方式报仇——仇家的断臂。注意此处有一句话,“现在轮到你退出江湖了”。只有当昔日自己恐惧的对象遭受同样的惩罚,这种对自己的折磨才会结束。对龙异之,砍断他的手臂是为自己报仇,杀死他是为封俊杰报仇。这一点也说明了一向主角死光光的张大导没有让雷力“殉情”的原因——整部片子其实是少年高手的自我疗愈与成长过程,而非单单的复仇(这点不同于《报仇》),所以这么看来张彻与倪匡合作的很多好的影片非但并不粗糙,反而细节是非常经得起推敲的(我在<<十三太保>><<游侠儿>><<保镖>><<无名英雄>>的影评中也提到这一点。)
所以《新独臂刀》真是一部细节十分出彩的影片,放在今时今日再观赏也并不过时。而我对它的喜欢,是对于武侠本身的爱。武侠是什么,不是升级打怪爽一爽就完了,也不是为了英雄救美谈一番美好恋爱的。
武侠梦是每个人心中的一块自留地,它象征着内在的坚守、不妥协,也象征着每个人对澄明世界的向往。而我们现在的时代所缺少的,也正是这种坚守与信仰。
也许影片告诉我们的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想要在这个波谲云诡的世界上活着,少年必须自断一臂。但断臂之后的我们,仍然在义无反顾地向前走,直到斩首恶龙,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自己。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
仍然是BL,仍然牛逼闪闪。张彻好绝情,为什么每次都不让狄龙和姜大卫在一起......
看了大家的评论我是明白了,原来这江湖血雨腥风,而最深默的悲哀终不过是狄龙和姜大卫永远无法在一起...
太湖双宿梦未成,一身白衣附君死。尊叔的小媳妇样,好想去欺负他,两位爷,捂心口……我……我的狄姜魂
断臂所以绳子锁不住,刀被拨走不会慢一招。三刀循环到了小龙女重阳宫独对四将,百刀如麻雀才叫精彩;第一场戏谷峰句句留余地却送刀、射手,真好戏;狄龙是眉目灵犀,与子成悦。姜大卫傲娇了一辈子。
狄龙和姜大卫少年时期真乃绝代双骄,张彻很敏锐很穿越地洞悉到两位秀色可餐的正太是香港武侠史上难得罕见的BL素材,于是将兄弟情描写得堪比爱情又胜似爱情,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仍可以满足广大腐女的无限遐想。
初次看张彻和狄、姜合作的电影,配乐一流。但原来真的有一种东西叫与生俱来:张彻的血骨、狄龙的高贵、姜大卫的倔强。“我…现在就陪他一起死!”这句话听到落泪,刻骨铭心。群雄逐鹿、尔虞我诈的武林纷争导致两个美少年心中永恒的太湖梦碎。我恨!
雷力对着封大哥的时候毫无霸气啊只会低下头娇滴滴的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还来两次;原来真的有借鉴金庸,所以张彻是故意配的西皮吧,一个断背,一个坐绳索,《神雕侠侣》基情版啊;早年武侠片真是受日本武士片影响很深,与后来新武侠的飘逸和暴风雨式剪辑,张是实打实,阳刚十足,居然看的毫不费力
资深腐女李碧华钦点的基片是刺马,如此说,该片更基上十分,他约他携手归隐太湖,岂非西施范蠡?神雕中小龙女沉疴难愈,杨过也是许她这般躬耕田园的愿景,断肠崖殉情,杨过捱了十六年,雷力呢,翌日便单刀亡命,要“陪他一起死”,竟不愿独活了!男人间的羁绊,原可缱绻缠绵之至,腐女恐怕不会懂得。
喜欢那时候的电影,虽然在今天看来粗糙,但在那个没有CG的年代,导演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获得电影的乐趣,这种匠人的精神值得传承百年
嗯,姜大卫那委屈的表情真是可爱死了,嗯,他那一身白衣服,杀了五六十个人还是白白的,真是讲卫生的好少年啊……
腐女们要见着了,定恨自己生不逢时:两个潇洒男儿惺惺相惜眉目传情,断袖少年为另一个汉子绽放笑容,应诺退出江湖一起务农,最后更为他舍身赴死,单刀砍出几百具尸体……张彻不愧是吴宇森师尊,老吴也就把刀子换成打不完的子弹。
“你还当我是朋友?”“我当你是兄弟!”“等我从xx山庄回来,我们去太湖边务农!” “其实我一直都不快活,但是现在~~~~~” “我~~~~我就是来陪他一起死!” 。。。。。。。。。。嗯,总之很强大,OH YEAH
我……我就是要陪他一起死!史上最伟大的跟风片没有之一
什么独臂刀,分明是断背刀。
因为在录像厅、电视上、碟片上看过未修版的修复版的……对故事实在太熟,再在大屏幕上看,很多情节真·无法直视。我理解观众一直笑场,我自己都特么笑了。「太湖鸡鸭空许愿」那段简直不能忍。张导的配乐也很抢戏。但就这样也还是好看。片子放完了观众集体鼓掌……我说法国佬你们是真心的么?
两位爷真是俊美得令人目眩啊 太湖双宿双栖的梦也是出于这部电影
张彻和倪匡特别崇尚复仇题材的影片,独臂刀系列所围绕的母题都是隐忍与仇恨。最后一场打得超级精彩,虽然动作和拍摄技巧由于年代的关系变得有些粗糙,但是那想象力和场面设计确是让人激动万分的。一只手使三把刀,牛逼!!!经典台词是:“你让人去发个帖……”这段戳到我笑点了。
2人深情对望“封大哥!”“雷兄弟!”。过一会2人又深情对望“等我从虎威庄下来,我就封刀不提武事,我们去太湖边双宿双栖去!” 受不了!这尼玛什么独臂刀!明明是断背刀! 几乎每次看武侠片姜大卫的名字后面都要跟着狄龙。。。可是张彻好绝情,为什么每部电影里最后都不让2个人在一起T_T
这是一个爱情故事。这个故事符合一条恋爱真理:我爱上你,是因为你在千万人里发现了我,又在我平凡的外表下找到了真挚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