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分为12个章节,通过12个生活片段的组接呈现了一个追求演员梦的年轻女孩在电影梦碎后为了钱成为了妓女,与嫖客产生感情后想要过上正常生活却被杀死的故事。戈达尔几乎舍去了一切外在的戏剧冲突,用大量安娜.卡里娜的脸部特写,动作和招牌式的旋转横移镜头在各自成立的片段中将内在戏剧张力逐步呈现。急起急停的配乐依旧延续着戈达尔反常规的试听语言实验。
开头女主娜娜在咖啡厅与男友分手的片段两人始终背对镜头,这一省略人物信息的反常规影像在挑战观众观影逻辑的同时也加深了影片的无望气质。她在唱片店柜台双眼无神吊儿郎当的工作状体在横移镜头下将工作细节随着角色的移动充分展现。她因为没钱被房东赶了出来,无家可归的娜娜在影院看徳莱叶的《圣女贞德》,圣女贞德被宣判后流泪的脸部大特写与娜娜流泪的特写交相辉映,现实与电影同时被审判。她成为了妓女,她为自己工作,她拒绝接吻。她为了赚到更多钱,跟随陌生男人加入了有组织的卖淫团队。在化妆,揽客,脱衣,收钱的蒙太奇中画外音以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播报着妓女守则和价格清单。戈达尔是用蒙太奇表现幽默的高手。她在桌球厅里的独舞俏皮可爱,旋转横移镜头一气呵成,文艺的妓女。她在咖啡厅与哲人的对话:
人为什么总是必须交谈?说得越多,话意味着更少。
生存离不开交谈。
我想离开交谈的活着。
那更不错,但是不可能。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相互了解?
我们必须思考,思考使我们需要说话。
是的,但很艰苦。
只有当一个人暂时已经放弃生命,才学的好交谈。
那么,说话是致命的?
说话是几乎关系到生命复苏的,说话是来自当一个人不说话时的另一个生命。生活在对话中,人必须无声的通过生命的死亡。有一种禁欲主义的规章是阻止人交谈得好直到有人能超然于世。
我们平衡,所以我们从静默到说话,我们在两者间徘徊,因为这是生活的运动。但这生活预示着人每天都在被谋杀。
想和说是同样的事情吗?
柏拉图说人不能从说的话中分辨出思想,想法的瞬间只能通过话来抓住。
所以就有人说话并冒着说谎的风险?
谎言也是我们寻求的一部分,错误与谎言是极其相似的。一句精妙的谎言与错误还是有些许不同的。找来找去还是不能从中找到真的话,那就是你为什么不明白你要说什么,你担心找不到真话。
怎样才能确定找到了真话?
人一定会用正确的方式说话的,说他不得不说的,做他不得不做的来远离伤害。
凡事皆有对的成分,即便在错误中。
康德与黑格尔说让我们回归生命的本质,让我们明白只有认清了错误才可获知真相。
你对爱有何看法?
这是人都要面对的事情。随机真相和必要真相构成了生活,在生命中,人只考虑生命的劳苦和错误,那人一定会设法应付真相。
爱不应该是唯一的真相吗?
爱应该会总是真的,你知道任何马上知道他所爱为何的人吗?不,你20岁时不知道,你只知道零碎的东西,做出武断的选择。你的“我爱”是不纯的事物,要完全的去爱你所爱的,需要探求,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她爱上了一个嫖客,她停止了接客,憧憬爱和未来。她违反了妓女守则,倒在了枪口下。
戈达尔以蒙田的一句 “You must lend yourself to others, but give yourself to yourself ” 开始电影的叙述。他也曾公开说过,《随心所欲》“is a film on prostitution that tells how a young and pretty Parisian salesgirl gives her body but keeps her soul 娜娜给出了她的身体却留下了自己的灵魂"。 娜娜作为一个妓女,把身体借给别人的表达很明显,但是她怎样留住一部分自己,或者说,怎么样留住自己的灵魂,戈达尔是如何通过电影体现的呢?对此,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那篇关于《随心所欲》的文章里写得很直接:"But if we ask, how has Godard shown us Nana keeping herself for herself, the answer is: he has not shown it." 答案就是,他其实没有直接展现出来...这就很让人困惑了!(看电影看个半懂不懂,看桑塔格的文章仍然看个半懂不懂。哈哈哈哈哈。)
戈达尔在谈及这部电影的时候还说 “ I wanted to show the ‘adventures of Nana so-and-so’ side of it ...How can one render the inside? Precisely by staying prudently outside.” 展现人物内心的方式就是不去挖掘她的内心。整部电影的确避开了所有心理刻画,很像纪录片的形式,让人琢磨不透。这句话也很明显指向了电影里娜娜前夫保罗讲的关于鸡的故事:The chicken has an inside and an outside. Remove the outside and you find the inside. Remove the inside, and you find the soul. 娜娜和鸡一样,像一个俄罗斯套娃,先是outside,剥掉outside是inside,但还需要剥掉inside才能看到里面藏着的灵魂。但我们作为观众,被戈达尔置于oustide之外,没有办法去把套娃拧开。
桑塔格觉得,娜娜拒绝自己的old identity,脱掉自己的衣服成为妓女的时刻就是她剥掉自己的outside的时候,她的outside就是她的old identity。虽然桑塔格没有继续解释娜娜的inside,但按照她的思路,可以理解为娜娜的new identity,妓女身份,即为她的inside。因此,我猜想当娜娜拒绝自己的inside的时候,就是她灵魂的现身之时。
不像她的朋友 Yvette 和 Yvette 代表的大部分妓女,认为自己做妓女纯属无奈,被糟糕的老公和嗷嗷待哺的小孩,被悲惨的生活所逼迫,娜娜觉得她成为妓女是自己的选择,和他人无关。她是自由的,她有权选择,她也为自己所有行动负责。娜娜为自己保留的自由选择的权力,即她把灵魂留给自己的象征。
I think we’re always responsible. We’re free. I raise my hand – I’m responsible. I turn my head – I’m responsible. I am unhappy – I’m responsible. I shut my eyes – I’m responsible. I forget I’m responsible, but I am.
娜娜觉得,做妓女是她的选择,不做妓女也是自己的自由。因此,当她遇上那个年轻人,并陷入爱河后,她选择放弃她的妓女身份。娜娜要剥去自己的inside,而我们在这之中瞥见了短暂的一丝灵魂之光。她在被Raoul押往交易的地点的车上,问Raoul自己做错了什么。Raoul说 “You must take anyone who pays”,娜娜马上拒绝“ “Not anyone. Sometimes it’s degrading” 。作为一个妓女,娜娜居然还要保留选择客人的权力,要保留“从良”的权力。她的选择,她的自由,她灵魂里的尊严,在别人看来即是错误。娜娜的确为此也承担了责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总结来说,我们在当娜娜选择离开自己的outside(她的old identity),后又剥离她的inside(她的妓女身份)时,看到了她为自己保留的灵魂(她“随心所欲”生活的自由和责任)。我大概就是这么理解娜娜,和戈达尔与桑塔格对这部电影的评价的。
戈达尔哲学 估计有不少人会对戈达尔剧中的哲学部分望而却步,但是电影并不是无聊的,只是观影体验比较差,至少第一遍时是这样。如果说昆汀的话唠像睡前的催眠音乐一样自然,那么戈达尔的哲学就像睡前播英语听力一样折磨。戈达尔和特吕弗都是我比较喜欢的导演,穷苦出身的特吕弗会很贴近现实,或者说直接取材于现实,而影片也是为观众服务的,特吕弗会将将一个哲学命题讲得浅显易懂。而富家子弟的戈达尔明显拍摄的花样更丰富,哲学讨论也更开放,这种开放和它主题并不明晰有关。特吕弗的生活气息,戈达尔对生活深层次思考,都令人着迷。 Porthors的悲剧 剧中讲了一个Porthors的悲剧,他在前20年的生活中都没有思考,在他引爆地窖的炸药时,却开始思考认识如何走路的,以致于他不会走路了而被炸毁的地窖砸死了。我想起另外一个也比较贴合的故事,民国一个作家写的,忘记是谁了。一个酒店的老板卖的黄酒都是兑过水的,然后一个工人时每次发钱都会来喝一碗,过年的时候酒店老板良心发现没有兑水,结果工人喝完一碗酒回家时直接闷在路上然后被车轧死了。而《随心所欲》也差不多讲了一个类似的悲剧,娜娜从售货员变成了妓女,在她遇到爱的人生活将要重回正轨的时候,她被杀了。有时候做了正确的决定,想要重回正确的道路时,因为命运还有走的路太弯了,反而起了反作用,这就是Porthors式的悲剧吧 存在主义妓女 “我举手,我有责任;我转头我有责任;我不高兴,我有责任;我抽烟,我有责任;我闭上眼睛,我有责任; 即使我忘了我有责任,可我仍有责任。”这全然是存在主义的主张,而当时正是萨特的思想最火热的时候,不怎么思考的娜娜也受了这样的风潮的影响,存在主义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观,它并不解释世界是什么样,只指导你应当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信奉存在主义的人,必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而这也与娜娜与男友的争执相符,娜娜想被认为是与众不同的,而男友说他认为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过与众不同的人确实是令人着迷的。 语言 “突然间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我常常出现这种状况:我知道我想说什么了,我在想那是不是我所想的,但就当要说的时候,我就说不出来了。”这种痛苦不就是《挪威的森林》里直子的痛苦吗,像是隔着柱子追逐合适的语言。“话说的越多,话意味着越少”,这用后面的话解释,我们的表达是不准确的,并不能完全传递真实,而话语中的错误和说谎还是不一样的,而话说的越多,错误的累积甚至已经超过最初的一句话,所以说“话说的越多,话意味着越少。”而解决的办法则是借黑格尔和康德的话“让我们回归生命的本质,让我们明白只有认清了错误才可获知真相。” 其实我觉得语言是在进化中的,从最初的手势等肢体语言,再到后面的口语,再到后面的文字,语言在表达中的准确性是逐步提高的。而进化中也意味着还有再进化的可能,而进化的动力源于需求,就现在而言或许还没有特别大的需求,即使男女之间,团体之间常常因为语言传递带来的偏差而产生误会,但是还没有到达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地步。不过我想在人们可以通过脑电波提取脑中语言的技术成熟之后,或许就能催生出新的需要更准确的形式。
安娜卡里娜乃至全片那种令人难以抗拒的优雅与忧郁,台词间的微妙联系,圣经般的摄影,极简却细节丰富,戈达尔精确的调度水平可见一斑,和精疲力尽时期区分开来但还完整保持了自己的风格,美妙。
[2019年10月戈达尔√] 奖项收割机时期的戈达尔。可能做得最有趣的还是声音,技巧用的比较节制(跟他最具挑衅的片子比起来)但是不少地方依然很新颖(旁白、音乐、完全静场等等用的都很不错,皮条客朗读法国妓女现状那段太讽刺了,戈达尔应该自己还担任了一段配音[imdb显示未署名])。除了有趣的小标题之外还用到了字幕技巧。把女主角的脸跟德莱叶的[圣女贞德的激情]混剪非常好。最后拐到存在主义哲学探讨上其实有些跑偏了。
Godard月,16号晚在BFI终于见到了我多年女神Anna Karina,一位健谈、和蔼可亲又有趣的女士,对了话,如梦似幻……
戈达尔对其跳剪、宣言等独特手法最为节制的一部电影了吧。可能真是太爱安娜,以致于不舍得“随心所欲“的雍破坏一切的新浪潮思想和政治化电影做法,去破坏贞女与妓女的形象平衡度,以及那些从中蔓延开的完整悲剧。
《圣女贞德受难记》的片段——对肩上脸部的突出、《朱尔与吉姆》的海报,遮挡乃至背对观众的对话与消除环境声配合主角的思考和给观众留下空隙。和哲学家对话、爱伦坡的故事,以及爱上想要摆脱后的突然死亡,都完美的融合在影片的叙事氛围中。当然此片最动人的还是Nana的神情——如此神秘如此迷惘。
戈达尔第3部长片,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12幕分段,依镜头次序拍完并只取初拍镜次,镜头运动宛若人眼般活力四射,好奇主动。2.内外多重文本,女性欲脱离边缘地位"男性化"只有死亡,一如[圣女贞德蒙难记][椭圆画像]与火枪手波尔多斯。3.中断的配乐与突然静默,机关枪抖动式跳接。4.第11幕,语言与爱。(9.5/10)【2021.1.9.上海影城2K修复版重温】还是在玩混搭与解构,如纪录片式拍摄风格+各种游戏式间离手法;分章节/分幕制造断片感,却又在每一幕开头写明情节、人物或环境的关键词;突兀却点题的哲学论文式探讨,对语言的反思与声画分离实验上承[女人就是女人],妓女议题则下启[我略知她一二]。消去配乐的[圣女贞德蒙难记]与咖啡馆窗外的假街景很间离。从后方与侧面多角度拍卡里娜,果然真爱。其他迷影梗:露易丝·布鲁克斯式发型,[祖与占],墙上的泰勒。
8.4 十二幕剧,正侧面看个遍,就后脑朝着你,妓女行业介绍,绕台球室独舞。她看圣女贞德看哭了,她不是个妓女,她是个存在主义妓女。
资料馆…看到好几个戈达尔哲学退场的朋友…还有好几个戈达尔美学屏摄的朋友…还有好几个在戈达尔式只有画面没有声音时义务配音的呼噜兄…
本该给观众留下些什么情感的故事,最终却给观众留下一堆思考,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吧。但是,戈达尔本人无疑也是个矛盾体:他一方面强调着语言和交流,另一方面又显而易见地拒绝着观众,无论他怎么诡辩;一方面让一切都发生在最表象的画面上,拒绝给予解释,另一方面却又因为他的影评人身份作祟,不断地通过引用/反对他者来构建自身。不如这么说:当他试图站在电影反面的时候,也一定丢掉了一半电影。
法国新浪潮时期各种刻意标新的手法看着真是特别烦。
疙瘩儿的娼妓——黑短发大眼睛,懂电影会跳舞,聊哲学谈情感,爱抽烟性冷淡,有个性多薄命
透析生活的娼妓,命运如纸薄,禁不起这么执着的追问。形式感更强,零散碎裂,又精光毕现。
所谓才华,就是做什么都对。
2021-1-9重看;特写、移镜、长镜、空间、构图、阴影。开场酒吧里背部的来回凝视,《圣女贞德》的面部互文,谈论《基督山伯爵》波多斯的哲学家,跑过《祖与占》的海报,爱伦坡的故事,结尾与《精疲力尽》的呼应。十二个章节的结构与随性灵动的调度设计。
桑塔格那篇著名的影评,其实也只是点到为止,开了一个小小阐释的角度。但是结论却很清楚,这是一部除了结尾,几近完美的电影。
戈达尔让观众忘记了女主角的妓女身份,就像卡拉克丝让观众忘记男女主人公以外的世界一般,两人都拥有专注的叙述力量,叙述,叙述~
她说:"我举手,我有责任;我转头,我有责任;我不高兴,我有责任;我抽烟,我有责任;我闭上眼睛,我有责任.即使我忘了我有责任,可我仍有责任.我想告诉你是无处可逃的.凡事都是好的,你需要的仅仅是对某事产生兴趣.毕竟,东西就是它们本身."其间,不经意地舔着嘴唇.
“说话越多,没有意义的话也就越多…不用说话也能生活,一想到这点我就觉得很惊讶” 第二部戈达尔,感受好一点了…喜欢“吹气球”、“桌球室跳舞”、“妓院抽烟”三场戏。娜娜的美,是镜头都不足以构画的!
“人生在世”。戈达尔镜头里的安娜卡丽娜永远美丽又充满灵气,她就算变成卖淫女我也觉得她纯洁得像天使。。“把自己借给他人”原来是这个意思。。。天啦噜一天之内看了两部这么不同却各自精彩的电影,我愿意死在影院!
“黑短发大眼睛,懂电影会跳舞,聊哲学谈情感,爱抽烟性冷淡,有个性多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