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屡一下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电影的主人公Miles是一位将要毕业的高中男生,他的大学学费被父亲偷偷送给了情妇,所以想上大学的Miles遇到了麻烦。
Miles的目的:去芝加哥读大学
Miles达到目的的方式:参加排球队,获得体育奖学金
Miles遇到的问题:学校没有男子排球队
解决方法1:学校设立男子排球队
解决方法1失败的原因:学校没有经费建立男子排球队
解决方法2:Miles参加其他运动队
解决方法2失败的原因:Miles只喜欢打排球
解决方法3:Miles参加学校的女子排球队
解决方法3失败的原因:其他参加联赛学校认为男性参赛有违公平竞争的原则。
这么看下来,如果学校是一个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享受学校提供的教育、参加学校举行的活动的机构的话,它是没有权利禁止Miles参赛的,因为很显然它没有给予学生这样平等参与的机会,而且不仅如此,学校还根据自身的利益调配经费,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样的不平等。
假如再往深挖掘,社会中出现男子排球队少于女子排球队的现象的原因,恐怕脱离不开电影想要阐述的主题之一——那就是对性别刻板认识的反思,电影中提到的女性参加男子橄榄球队,也正是为女子没有可以参加的女性橄榄球队造成的。所以这么看来,这部剧作潦草的电影仍是在探讨一个“左右”之争的现实问题,到底是平等的参与更重要,还是公平的竞争更重要?如果没有平等参与的前提,那么公平竞争本质上是否真的公平?
电影的缺点非常明显,编剧兼导演的Nathan Adloff没有能力把Miles坚持参加女子球队的这条故事主线铺开并详细的推进,花去主人公大量时间的网上聊天让人看不出有什么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如此,电影的次要情节也稍显跑题,比如对Miles母亲的刻画上,作为剧本中主角的“支持者”,她在中年仍争取爱情的设定很好的配合了电影宣扬平等的主题,但在第三者的汽车上撒尿这样的情节,除了让人觉得尴尬外没有任何服务于母题的效果。
总之“迈尔斯”这部电影确实比同类型的青春同志电影考虑的更深刻一些,但是可惜导演没有抓住机会,在把观众逼到一个无路可退的角落不得不亲自思考问题前就让他们都溜走了。
小孩单纯大人也理想化地支持。是不是基佬对剧情也没多大关系
美国青春成长+同性电影近几年的一个共性便是少有深刻、长篇的题材,哪怕截取一小段,也只有过于明快轻松而没太多内容的主题,可现实成长并非如此简单。
生活总在变着法的夺去你拥有的东西,然后不断的提醒人要去争取。基于真实内容改编的故事美好得近乎不真实:没有校园霸凌,没有身份认知问题。缺少了难题的制造让电影停留在“感觉好”的简单观感里。另:Molly Shannon阿姨再一次证明她可以演全天下基佬的妈妈。
男主非常可爱,看着舒心。but这剧情跟平权有半毛钱关系么?当男主被罚下场,我以为平权的戏码终于要来了,我操电影居然结束了,从一心要打排球到考上一个电影社区学校,这之间到底发生啥了?男主怎么就又跑去芝加哥了,这段剧情让狗吃了???????plus还想在结尾看看网聊男友的真容,结果也没有!
Extremely lovable with lots of "aww that's so cute" moments...But to me the film was a bit over exaggerated at times...and the premise was dicey and skeptical as well. BUT it's just hard to not like it!!!
男主的颜我还是吃的,故事感觉良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电影其实和“跳出我天地”有着相同的内核,都是男子是否可以从事女子运动的问题,但回避了竞技体育的公平性就显得欠缺说服力了...
为什么非要混到女子排球队里面,还坚持自己没有错,无法理解导演的三观。。。电影本身还蛮小清新的
对于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和小三完全没有任何铺垫且一笔带过?这个还是有点毛病的吧。当然内核还是为了逃离下里巴人飞升到阳春白雪的地方的心态——跻身上层社会。
The courage to stand up and stick to your dream till the end.
相当隐晦的lgbt青春片
我不管电影多平淡 但是没见过这么可爱的男孩!!!!电影两星 剩下两星全给男主!!!!!!
导演的半自传,价值观比较个人化理想化且不易让人接受的鸡汤电影,男主面临的压力比身份认同/外界欺凌/父母不理解更小得多,无非是小人物的大都市梦,即便如此,还是为关心鼓舞爱护男主角的那些人物所深深地感动,莫莉•香侬演起基佬妈妈来真是止不住的温暖。★★★
「Miles is doing what he feels is right and that's good for him. I think Miles is old enough to be the judge for himself. He's certainly inspired me more than any other high school kid ever has. I think maybe we needs to see this kind of courage more than we realize.」
导演半自传体,讲了一个90年代的故事,有些地方感觉有些幼稚。不过我不太赞成导演的三观:一个男孩子参加女子排球队,对对手来说不是不公平吗?#SIFF2016
导演说了,这是自己14岁时的真实经历,很有意思的一段故事:为了离开蔽塞小镇前往芝加哥,在糟糕父亲把钱挥霍在情妇身上又死掉后,只能加入学校女子排球队来获得一笔大学奖学金,必然引起体育公平的问题;体育是利用力量的运动,力量传统与男性联系,导致体育始终有一个危险的内核(并非本剧讨论)……
1.39G。最后因为规则问题还是没有打成排球,读完高中之后妈卖了车才成功地去读了大学。
“你到了芝加哥或许我们可以见上一面。”"Definitely.Even if I'm living on the streets with a crappy camcorder…" 永远的小镇甜蜜的家。
反套路的喜剧故事,虽然是个人真实经历,但也并不打动人心,只能是自娱自乐。
佩服麦尔斯对梦想的那份执着,虽然留下遗憾,但毕竟曾经努力过。
其实我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加入女队好吧 但是想想自己只会排球但是学校只有女队那还能怎么办呢 话说我真的对中年壮男都很可以 拍的很好 儿子和母亲都活得很自在很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