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高,电影逻辑不严谨,编辑基本常识都没有。
因为家暴离婚的徐妈因为没钱放弃了监护权把她留给家暴的爹,首先这事亲妈绝对干不出来。而且她打工寄回家的钱可以养徐爸和徐囡囡两个人,怎么就养不起徐囡囡一个人呢?
徐囡囡长期没有人关心,被校园暴力,好不容易关心自己的亲妈给打个电话,会受了什么委屈都不说么?
而且,法医是警察啊,怎么成医院的医生了呢?尸检报告上写:处女膜破裂(新伤),后面又说徐囡囡之前就被老赵性侵,这前后矛盾的简直不能忍啊。
全片一直用简单粗暴的惊悚画面制造惊悚,就不能好好讲故事么,老一惊一乍的。优点只能说调色调的不错。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都有欲望,韩家斌也是,他以为徐母是杀害杂货店老板的凶手,依着内心的内疚感他决定承担一切,但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他是善良的,有良心的,愿意为了自己以前的罪恶承担自己的后果。另外他也是罪恶的,欲望人人都有,但决定点在于你能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在罪恶和善良之间能否坚守自己的本心,有欲望本没有错,欲望也是前进的和努力的动力,善和恶的把控点很重要。救赎的代价也在于此,韩家斌的伤在于心灵,他心里的伤也许一辈子也摸不平,也许他永远无法原谅自己,徐的离世给他留下了巨大的创伤和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故事的反转还是不简单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一样的说话 谁是凶手? 当第二个凶手承认的时候我也相信了 可还不是 她们都不是凶手 所有人都回忆起了十年前 十年前的事情让她们记忆犹新 亲人为了给自己女儿证明清白 在此中间犯错的人都愧疚于心 我似乎知道了故事是怎么样的了 不过剧情节奏太慢
看完想起了《讲故事的人》这本书,我其实并没有看完,也已经记不得内容。素媛还没看,想起熔炉,也想起了魔鬼圣婴,这才是真正的恐怖片,那些装腔作势的恐怖片虽然也会吓到我,但是过了就好,可来自人性的黑暗与狂妄,任何一个人看过后都不容易平复内心的恐慌。以前看的时候总觉得可能夸大了一些,主角生命中重要的角色扮演都到哪去了!!!我现在做的工作,能接触到这样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例,不再怀疑更多,依然质疑那些最亲近的人在!干!嘛!不要责怪大环境,责怪国家的封建教育,责怪不管是不是义务教育根本不会教我们这些,责怪贫穷,责怪懦弱。。
身边还是有很多留守儿童的家庭,而且大部分的妈妈都比我小那么一两岁,年轻的在外打工,小孩留给老的抚养,这些妈妈爸爸中受教育程度已经比我们上一辈的受得多了,为什么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思想一点也没转变呢。我是不是要开始认同经济能力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高度这句话了,我这样说并不是我不穷,恰恰相反,当然这句话也是我无意间看到的,被记了下来而已。
我小时候也和父母分开过很长一段时间,寄养在亲戚家,父亲这个角色扮演也缺失了最初的那几年,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喊他也从不亲近,还好,庆幸他们也意识到了我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回到了我身边。谢谢!谢谢!
《罪途123》物稀不一定为贵!一桩凶杀案,几位有着微妙关联的乘客,一段封尘多年的往事!悬疑推理类型片一直是国产电影的一个弱项,除了各种外部原因外,看惯了国外各种烧脑神片的影迷对影片的高要求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这部号称国产《东方列车谋杀案》的片子,更像是一段介绍陈年往事的ppt。从最一开始就通过一名嫌疑犯道出几名乘客的关联,这样的设置严重弱化了悬疑感。分为3部的影片一直没有分清“十年前女童冤死案”和“当下列车凶杀案”的叙述重点,把一个追凶过程讲成了忆往事。粗糙的制作和业余的表演让影片充满了低劣感!3分!ps:唯有保护儿童的主题能算得上优点吧!
看了之后觉得挺“惊悚的”,这不是指恐怖片的那种惊悚,而是从灵魂深处而感到的一种惊悚,是对人性的惊悚与震惊。。。。。。以前我总是认为生活中发生这种事的概率比较小,或者这种事情只会在那种法制栏目上才能看到,而对那些节目,我总觉得是为了教育人而夸张了一些,直到看了几部这类似的电影发现自己想的还是有一点的天真,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也算是对我自己的冲击力比较大吧,我们生而为人,不一定要把人想的多可恶,但绝对不能把这个世界绝对善良化吧,警惕些总是好的。。。。。。这系列电影是真的很好看,很刺激。
老赵你死人的左眼动了……
细节的处理过于粗糙,本可以更合理一些。
突然就出现真相的安排很难把握,节奏一慢下来就很难把悬念再提上去
乘警的演技有待提高,其他还好。
emmm... 还是觉得差了点我很想知道老头子从车窗翻出去他要怎么进来女乘务员说那句🎸又不见你弹是有什么寓意吗我觉得特别废的一句话去拿灯的镜头就完全可以省嘛🙃
反映校园暴力题材很好,让更多人关注以避免校园暴力。但是演技,推理,逻辑等等真的都太差,太刻意了。网剧终究是网剧
电影以悬疑为形式,聚焦儿童性侵、校园霸凌、家庭暴力等社会现象塑造了各个不同人物的前史。这是一群生活被撕碎的人,通过撕碎他人的生活去品尝忏悔与重建的过程。看的过程中,你会觉得如此可恶不可饶恕,却又那般鲜活感同身受。电影对人性的丑陋刻画入木三分很真实,社会热点议题折射出的现实引人深思
这个顶罪确实做得有点傻。
重复镜头少一点吧导演。湖南台出身吗?
还行
女法医掩盖了女孩被性侵的事实,教导主任口口声声是为了学校,道貌岸然,最恶心的是老赵,恋童癖,都不是好人 。
承上启下又有保证了一定看点,第一部着重实情还原,第二部更重推理和挖掘背后,最难得是,大部分人的演技一直是在线的。
进一步完善了人物形象,也更深入了整个事件,其复杂程度丝毫不逊于阿婆的笔触。随着故事的发展,它愈来愈像一个“中国式悲剧”,老师、医生、记者甚至是那些学生,每个人都举起过那把刀刺向了死去的孩子,讽刺的是这些伤害行为在这些领域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合理行为,而有些人依然认为“我没有错”。
法医好丑…餐车服务员是亮点…
动机和真相很容易就猜出来了,最后的反转也不过是让案件回到原点,没有太高的意外性。老样子,电影三星,诚意加一星。
剧情张力还是不够,有一些逻辑还是说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敢于拍校园欺凌、家庭暴力,还有直面性侵,这类现实题材电影在中国可以说是很少很少的,我觉得这部网络电影很了不起。最后,致敬一下老艺术家李心敏先生!李先生的逝世使中国的老戏骨又少了一个。
案情深入以后除了校园暴力还有猥亵幼女等社会问题都得到了反映,但是,逻辑和推理真的崩得不成样子,硬伤跟第一部一样又多又硬
很好看,看到停不下来呢。不过节奏还可以再快点儿,很多重复回放没必要哇。这个题材太沉重了,好多地方看不下去啊。
比第一部强一些,社会话题的讨论深度也不错,但问题依然有,节奏拖沓,推理的乱来,可能最优秀的地方在于,作为一部网大,难得的演员表演都没有跌份
一直按着del,却是不停向前删,看的好难受……硬卧没有门,教导主任和前法医隔窗说话全车的人都能听见啊……硬伤不是没有,但故事还是让人感慨颇多,当时死了一个孩子,当时死去的何止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