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一小时内完成的课堂考试文章,未加修改,非专业人士,仅供分享
在首都的一家钢厂内,哑巴青年马力傲干着值夜班的活。打牌抽烟工友们中,木讷的小马显得有几分文气,格格不入。由于他擅于写作,猥琐的领导史主任常交给他一些文字活。每当深夜来临,他总会拿出放在档案袋里的文稿创作自己的小说,在幻想中与小说里的女角色对话。但世事无常,小马忘记交演讲稿了,而值班室老张误把小说稿当成演讲稿交给了史主任,后者在演讲时当众出丑,大怒下烧掉小马的文稿。被训斥后的马力傲愤怒无助、黯然神伤……
标题《长夜将尽》表面上是描述主角小马的夜班工作,而深层次来看是指文稿被烧,文学幻想的破灭。小马作为钢厂的工人,虽说富有文气,还是抵挡不过机械的洪流,被粗鲁的上层掌权者肆意蹂躏。
从艺术特色来看,本片运用光影色相来反映虚幻和现实的策略相当不错。开场时的钢厂外景、工厂工人的全景群像使用偏蓝偏暗的色彩,构建出工厂呆板无趣的冷峻背景。大量的内景配合白色顶灯,光从上方打下,愈发凸显工厂内部的空洞压抑,个体像一个个部件一样失去活力,就靠着打牌抽烟等低级趣味活动满足精神需求。主角马力傲身着白色衬衣,一下就与其他蓝色工服的工友们拉开差距,暗示他的精神世界纯洁而相对高洁。当小马关上顶灯时,画面随声音突灭,取而代之的是暖黄色的台灯,这里投影了小马内心文学世界。窗外仍旧冷蓝色,但小小的值班室里充溢着温暖的黄光,显得格外温馨,象征着即使是在条件不好的工厂,马力傲也抱有文学志趣,不甘堕入其他人中。幻想世界里,小马能说话,与身着红格子裙的小说女主角尽情交谈。虚构的女孩实际上代表小马内心向往的具象化,热烈外向而俏皮可爱,当偷情的史主任进来时,现实与虚幻交融,代表内心想法的女孩打开广播,让史主任出丑。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女孩的衣服变成了暗色格子裙,而暖黄色局限在桌角一隅,色相的变化反映现实对幻想的侵占。所有幻想场景中,女孩在马路上念小说、小马与女孩跳舞等都运用高饱和、散光等提示着场景的美好与虚幻。可以说光色的变化无一不对应着马力傲内心状态的变化。
就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来说,《长夜将尽》处于中规中矩。三个夜晚,从引入到高潮(起舞的佳境)再到冲突,小马的幻想破灭,都是很标准戏剧式结构,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给人看,影片在层层吹大幻境泡沫后再用现实的冷酷扎破它,的确做到了悲剧效果。限于时长,片中人物基本都是扁平式人物,除去主角外,工友粗鲁低俗、史主任猥琐蛮横、老张浑浑噩噩。其中有一个小细节是以人物形象埋伏笔暗示主角命运的,老张桌前的收音机播放的是说书,相比之下他在工厂也算是有“高雅”爱好了,自然而然,小马和老张同属一个职位,品味高下相近,是可以划为一类的。可掌握权力的史主任在台词中透出对老张是个失败之人的评价,预示着同一阵营小马也将走向他口中的失败,此处与后面史主任训斥的“在破值班室等死”巧妙呼应。情节设置里,小马对着镜子整理妆容、带回植物等细节倒是抓得不错,突出小马对虚幻与现实的分辨不清。
另外,影片对背景乐和镜头的运用也颇有亮点。跳舞时使用的Do you wanna dance?本是朋克乐队雷蒙斯兄弟在70年代的金属乐,那个年代的欧美年轻人极度厌恶世俗,追捧理想与虚幻,这里的翻唱版本柔和而优美,既表达了主角的平和幸福又突出对理想世界的心灵追求,可谓点睛之笔。相对的是后段的机械轰鸣、金属敲打声,客观的后景音埋没了小马的内心声音、在惨白的顶灯下马力傲悲怆而无声地呐喊,这与他哑巴的设定是呼应的,象征理想化的青年无法在冷峻的社会里发出自己的声音,只得任由滚滚红尘席卷而去;作品大量使用的摇晃镜头与跟镜赋予影片真实感,恰到好处。
要说不足之处还是情节落于俗套,但能在框架下把画面拍好也算是短片中的中上作。最后有一个小点,就是影片的最后台灯是亮起来的,或许导演还想给人们留一线希望。
对女性的审美很无趣,其它都挺见心气的。
漫漫长夜,欲语无人,唯有“恋恋书中人”。在等待长夜将尽的日子,很浪漫,也很残酷。这个导演很会再现年代感,也很会调教演员,感觉有潜质。
非常好,电影的基本质素都有,导演懂得用声音叙事,也懂得用影像编织氛围。这么容易矫情流俗的剧本,生生抓住了唯美、内敛而克制的情愫。埋的梗在最后一刻彻底释放出能量,对那些熟悉寂寞的游戏的观众而言,这就是致命一击。人生怎么这么难以捉摸,认真拍的短片无人问津,一个四年前的伪纪录片作业突然就红透半边天。
摄影和色调挺好看的。
三颗星全部给场景。
“电影取代了一个跟我们欲望更融洽的世界。”格局太小,拧巴。
看了的三部短片里,都有马力傲,就好像是作者自身的投射。代表马力傲不同时期的故事?
无声呐喊。夜将尽时他的长夜才刚开始。
不是很喜欢
哈哈哈一如导演自评的“矫情”。
背向镜头无声呐喊那一个镜头太有力度了。其它着实一般般,小说被烧掉后似乎不知道怎么处理了,仓促平淡。
为歌而拍,女主居然是佳妮。
@CFA小西天 文艺片闷死人,大山语:矫情!
这部最直男意淫和自恋。
小马啊、大山啊,意不在此。
烧人作品罪同杀人。
#资料馆留影.孔大山短篇集#不像新人作品,完成度很高,少年马力傲社会历险记,淡淡的哀伤,看完心情沉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碰撞,却用一种诗意浪漫的方式呈现,特别是那支舞很动人,也因此记住了《Do you wanna dance?》这首歌,哑巴在夜班时偷偷写作,幻想和笔下的女主角成为知音,在现实中他却格格不入……这个故事有画面感特别适合被拍成电影,引发多少不满足现状的社畜共鸣。他们唾弃你的爱你的梦,等到长夜将尽时,不如一个人远走他乡。
一个人的浪漫主义戛然而止。
马力傲和笔下女孩,身处音乐中,身处阳光中;主任和车间女工,身处无声中,身处黑暗中。
短片情节上还是太简单,不过可以看出孔大山对“格格不入”状态的关注,往往来自对一种精神乐园的沉湎,诗、小说、UFO包括电影,都是与世界对话的语言(浇水),镜头手持和轨道两分,对广播室暗示的社会主义美学有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