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你微笑,慰你心忧。予我泪水,慰我心安。
看二战题材的电影,心情一直是很矛盾的。
说理解时人的心情,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悲伤,那都是言不及义。电影永远道不清战争的残酷,以及那些在战争中将自己抛出,为不是自己的生命跳下悬崖的人。
我说马塞尔·马索,是一颗追寻艺术的心,遇见了生命,自我融化成良心,这符合电影的叙事和隐喻。
明明英文名是抵抗,却翻译为《无声的抵抗》,看过了,懂了。
它先说的是哑剧,是男主马塞尔·马索崇拜卓别林,想要从事默剧的心。
默剧,也可以说是哑剧,尤其是卓别林的哑剧,是快乐的艺术。快乐就不应该有眼泪,不应该有悲伤,所以,电影中的马索一直在试图笑。就算气氛很危险,他也会偶尔笑一两声,展露一个笑脸。哪怕是面对盖世太保,哪怕下一秒他就可能失去生命,那也要笑一笑。
就像他说的,教给孩子恐惧和悲伤,在这个战争年代,有什么用呢?这就是一颗快乐的良心。
另外一层,卓别林的哑剧是关于生的,活生生的,不是关于死的。在这里,沉默不带来灭亡,无声却带来生机。于是,他自己一个人就拯救了几百名儿童。
这就是马索认为的,杀一些纳粹获得不了一个新世界,他们就是赴死而来的。倒不如救一些孩子,直接救一些生命,或许这间接会救下几千条生命。他不赞成去杀,他想要去救。这就是无声的、至善的抵抗。至善,是为了人类总体的延续。
马索与犹太父亲的对话,我也很喜欢。
说喜欢是有点不敬了,事实上这段对话背后的情感更多是无奈。
原来马索的父亲也有一腔艺术的热血。平时,父亲就是一名普通的屠夫,德国入侵法国,他却登上舞台唱歌去了。
和平的年代,就像现在,人们有明天,少了今天也不会怎么样。我们缺少了什么呢?一种冲动。我非做不可,不做就没有机会了,就来不及了。会有这种想法吗?不会的,因为有明日,明日复明日,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好了,一下子战争来了。战争是什么?即便有明日,至少不是一个特别有希望的明日。明日我们还在吗,会死去吗?不知道。
所以,父亲说,他们夺走了一切,只留下了他的声音。
再不唱,没准就来不及了,没机会了。
父子间的对话就出来了,很有深意。
一直到法国被解放,马索才有机会登上舞台,真正的舞台,去正式表演。
你看,影片最后的那段哑剧表演,全程没有声音。
可是,真的没有声音吗?士兵们为什么一开始在笑,最后却落泪了。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马索轻抚大地,然后看向那道光,一道胜利的光,人性的光。镜头定格,向死而生。
虽然是个俗得底儿掉的片子,却依然有打动人心的部分,笨拙而真挚。杰西的哑剧表演,讲真实在是有点半吊子。
阵容非常强故事没讲好.竟然有小雀斑Vica Kerekes和小马诡异的同台
才看了一个Clémence Poésy被写死的剧…接着又看了一个被写死的电影…我tm…😂
摄影加分
这个组织二战中救助了10000个犹太儿童。太感人了!做的好事太多了,所以长寿!!!这个法国人的英文真是好。“芙蓉”啊,你怎么还这么瘦!这小虎牙是给你加的戏吗?在哈利波特里没觉得你有小虎牙啊!
压迫者最害怕的是解放的奴隶,但是没有谁就该是奴隶。看到最后的数据还是崩溃了,150万个儿童啊,历史是不该忘记。
为大银幕而生的电影。选角满分献上!集齐我最爱的德法金发美女和德国拉美男演员及欧洲多国优质冷门演员。卷西贴起小胡子胡言乱语模仿希特勒笑死我了!大有卓别林之感!还以为Édgar Ramírez演抵抗成员结果只在开头“水晶之夜”昙花一现……看完才知道女二原来是捷克那位性感美女Vica Kerekes。纯良小奶狗小马哥首度演凶角兼纳粹,一袭威武军大衣的凶狠党卫军中尉,边弹琴边掏枪杀人看得我惊喜又发怵!!!火车上一段剑拔弩张,观众神经绷紧至极限。摄影怡人写意,古典名曲浪漫洋溢,既有莫扎特的《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又有《饮酒歌》。
影20192:真不好看。
连着看了两部同类题材的影片,都是法国人帮助犹太儿童越过边境获得新生的故事,那一部叫《等待安雅》,感觉比这部要好。这部影片的故事很一般,演员表演总感觉有些别扭,男主看不出是个多么厉害的哑剧演员,孩子们的表演也有些板。
为卷毛加一星
反法西斯题材,卷老师的法式英语说的还是可以的
感觉线索太杂了,感觉特别别扭的地方在于,法国人互相说英语,而德国人确实说德语,但德国人面对设定上的法国人说英语,甚至德国犹太人一家也在说英语。
我怀疑杰西进组拍这个样板戏是想要带薪学习逗孩子技巧(巨大雾 老师努力了✊🏻
摄影有可圈可点之处,但这编剧太碎了,有几个剧情点和人物都可以删去,再精炼一些场景,感染力还可以更强。为了保持Jesse的表演在我心中的地位,我决定最近不去寻找Marcel Marceau本人的表演…
整片的叙述有些无聊,但又不乏精彩的小片段和表演,摄影也很美。
We will never forget.
关于法国犹太哑剧演员的传记片,二战期间拯救数百名犹太孩子的故事。导演比较差,不懂得取舍,对一些二战影片已经用滥的情节与细节,还不厌其烦地重新呈现。整个故事显得松散、拖沓,缺乏力量,而哑剧的表现也未给影片增色,反而拖长了节奏。
故事仿佛看过千万次,但应在表演真挚,情感依旧能拍出动人的部分。摄影也是好的,总之精致。但也不一定值得看。
发现我以前看过,也不难看就又看了一遍。而且怎么感觉看了个删节版,以前看那版真的有片人皮那段。总之是故事讲全了,有个人奋斗也有历史进程。外国那些演员演技真是禁得住考验,有个默片时代喜剧演员叫基顿和卓别林分庭抗礼那种重量级的,可能后来是因为卓别林是左翼因为冷战牵连反而在东雅大火了一阵,基顿的表演真的很牛b站就有。
想说的太多又没那个能耐,无数老套东拼西凑还不够,还要故意煽情。杰西艾森伯格个人特征太明显了吧,像从现代美国穿越过去玩大冒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