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翻出来看一遍,这片子最好玩的肯定是几个配角劫匪之间,各种逗比。同类逗比片子我觉得是最好的一部,这是个很严肃很严谨的悬疑路线的逗比片,我也不知道该拿哪个片子来比较,单就逗比尺度来说,别的要么就表现过度,像看一群傻子,要么就结构不够丰富,要么就剧本没意思。但是这个片对我来说有点吃力,尤其男主的台词都特别快,以至于当年第一次看的时候好多台词都要暂停一下才能读完译文。男主的快或慢是推动悬疑拐点的重要因素,就没法忽略。作为男性观众当然得关心女主好不好看,表现如何,我觉得首先是有味道,最后知道她也是top3大佬,就更觉得有野性美了。完全找不到槽点的片子,所有明码标价的都给的很到位,顺便把逗比做得恰到好处的舒服!想象力,完成度都是很难复制的上上之作!强烈推荐那些英语比较好的人经常观看解压~
爽爆了爽爆了,上次这么爽是调音师。 男主一开始进来就奇奇怪怪,他为什么戴墨镜总不可能是觉得自己眼睛太小眼距奇怪吧 ,我先以为他是两组抢劫犯里一员,而且他确实没药了,换硬币也很奇异,我觉得他在拖延时间啊。他是不是故意不吃药,好像这个病能让他推理速度更快? 抢劫犯三人组也太帅了吧。 “你见过秃头犹太人抢银行吗,这是我的错吗!” “妈的,我们就该去当牙医,坚持下去吧,我们啥困难都度过了!” “我们是不是要杀人了!” “啊,我们是不是要杀人质了!” 最后结局没有前面精彩,我先想的是那个瑞士银行的是里面说的银行抢劫排行第四的人,啊,这样才好玩嘛,没想到她挂了。她一死其实谁是很简单了。看了一下有人说男主其实是第二名,好有道理,他和镜头拍的特征对上了,墨镜把眼睛特征遮住了,好有道理啊。他真的不像是个普通人 。 超级黑色幽默,可能是因为抢劫犯两人组真的挺等待戈多的,说的话比男主还神经。 男主角注意力分散这种事让我感觉像是修仙小说练神识。 “啊啊啊啊啊啊啊,我脑袋里有300多个电视频道快疯了,你怎么还要亲我,我现在脑袋里又多了一个问题!”然后开始倒地做划水动作。 笑死了。
今天聊聊电影《捕蝇纸》。
片名Flypaper (2011)。
这是一部不断反转的黑色幽默电影。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喜欢悬疑反转、黑色幽默元素的话,去看就行了。观影前不要看类似解析、剧透的内容。看电影就要原汁原味地体会,不要看别人嚼过的东西。
在银行快下班的时候,男主角特里普(Tripp)来到银行兑换硬币,很快另外两拨人来到这家银行准备打劫,一大群人就这样被困在银行内。
有趣的是,这一大群人各自都不认识,他们都试图在混乱中滤清整件事,并在混乱中争取活下来。
两拨劫匪各自的目标分别是ATM机和金库,他们似乎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地干活。
人质中成分则显得很复杂,急急吼吼地赶在银行快关门前来办业务的,这些人又都不像他们表面身份那么简单,而是各自另有身份。
看起来好像是劫匪占据上风的普通抢劫案,其实只是一场大戏的开胃菜,真正幕后黑手还隐匿其中。
《捕蝇纸》对中文有一种奇怪的误解,键盘胡乱打出来的汉字都能被当作神秘密码使用。
《捕蝇纸》并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部分,全片将各种巧合聚到一起,给人一种无巧不成书的错觉。
随后一步步抽丝剥茧,慢慢揭开真相。
本质上并没有那么多巧合,天上也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有免费的午餐。
如果某个倒霉蛋突然觉得自己撞了大运,很可能就是算计和被算计的开始。
特里普一开始给人的感觉就是特离谱,满嘴跑火车,没事就勾搭妹子,尽显油腻。
他表现得十分活跃,如果按照他的吃药设定来看,可能是躁动症表现。他一直吃的药物叫德巴金(Depakene),这是一种情绪稳定剂,暗示特里普患有躁郁症。
但他长时间没有服药,情绪表现却并没有在躁动和抑郁之间,很可能是以此作为伪装,让别人放松警惕。
号称拥有完美逃脱纪录的维斯勒·德拉姆,排名银行劫匪第一名,因为在巴尔的摩杀了20人,被FBI盯上。维斯勒·德拉姆想一举干掉紧追不舍的FBI探员,顺便嫁祸给同行倒霉蛋劫匪,于是费尽心思策划了这么一出。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特里普应该早早就已经洞察了维斯勒·德拉姆的真实意图,于是将计就计,顺着德拉姆的计划,干掉一票竞争对手,顺便黑吃黑捡了个漏。
而其他参与其中的劫犯们,都是维斯勒·德拉姆的棋子,大多数至死都不知道真相,唯一一个知道真相还活下来的是凭借美色获胜的亚丽克西斯·布莱克(Alexis Black)。
维斯勒·德拉姆的计划并不完美,但依旧有一大群脑子简单的劫匪甘愿冒险。
就像片名《捕蝇纸》所说,钱就像捕蝇纸,吸引着苍蝇们源源不断地自投罗网。银行就像一张巨大的捕蝇纸,看似谁都可以抢一票,实际上早已安排得明明白白,进来了就难以逃脱。
亚丽克西斯·布莱克在本片中挑起颜值大梁,最初扮演者考虑的是杰西卡·贝尔(Jessica Biel)或者丽芙·泰勒(Liv Tyler),最终选择了艾什莉·贾德 (Ashley Judd)。
艾什莉·贾德尽管年纪比另外两位大了16岁和9岁,但在本片中气场不减,举手投足之间带着优雅,一看就和那些土掉渣的蟊贼不一样。
鸡贼贪欲设局,
蟊虫自投罗网。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只饥肠辘辘的苍蝇在松林中横冲直撞,它被地面上鲜红色花朵形状的物体散发出的花蜜般香气所吸引,降落在其红润丰满的叶面上。苍蝇小酌一口叶子分泌出的甘甜汁液,把腿在叶面一根细小的绒毛上蹭了蹭,然后在另一根绒毛上又蹭了一下。突然间,苍蝇的世界被围墙包裹,叶子的两边向中间合拢,边缘上的棘刺像捕兽夹的利齿一样咬合起来。苍蝇挣扎欲逃的当儿,兽夹已紧闭门户。此时,叶面停止供应蜜液,开始释放消化酶,侵蚀苍蝇的内脏,把其逐渐变成黏稠状物体。这苍蝇经历了身为动物最伤自尊的事:被一棵植物取了小命。
这是一段关于捕蝇草的机理分析,我觉得这段描写很有趣,并且它也非常生动地指明了捕蝇草的几个特点。
第一,捕蝇草是有强大引诱力的,它长得好看,它有香气,它还有甘甜的汁液;第二,捕蝇草是非常机敏的,它能抓住捕捉猎物的最佳时机,并且,在捕捉的当口,它聪明到继续用蜜液迷惑猎物,使其放松警惕;第三,捕蝇草的强大毁灭力——一棵小植物居然能消化掉一只小动物,这是向上跨了一个阶层的杀戮。
于是捕蝇纸从这棵小小植物获得启发,它使用引诱剂来让昆虫上当,然后利用粘液困住昆虫,直到它死去。
但是不同的是,捕蝇草的消化是需要时间的,等它消化完了猎物,它才会重新打开它的“捕兽夹”,对捕蝇草来说,从猎物中摄取养分是第一要责。但是捕蝇纸是不需要消化的,它的作用只是杀戮,不管这张纸已经捕杀了多少,只要引诱足够给力,那么蝇虫将继续络绎不绝,前赴后继地来找死。
我曾经有看到过一个视频,人们模拟的——苍蝇眼中的世界。虽然苍蝇没有人一样的一个瞳孔的单眼,但是苍蝇也是有眼睛的。它的眼睛由成千上万个小小的复眼组成。那个视频里面用了“马赛克”一词来比喻,也就是说,苍蝇看东西不像人看得那么清楚,但是它的视力足够它掌握方方面面的情况,并且微弱的感光系统也足以保证它能判断物体的来源。
所以,对于蝇虫来说,被捕蝇纸猎杀的原因,可能并非是因为它们不知道这是陷阱,极有可能,它们已经掌握了这是一个圈套的事态,然而,它们还是选择奔赴它,它们可能以为它们会成为大快朵颐之后又能全身而退的幸运儿吧?
而事实呢,捕蝇纸压根就不会让它的猎物大快朵颐,它只会让它必死无疑。
最后,我们说回这部电影《捕蝇纸》,我觉得它影如其名。
影片《捕蝇纸》(2011美国)
3星半 封闭空间、悬疑推理以及编剧擅长的R级浪漫,虽然细究还是很多漏洞,但放松看这个故事还是有点小意思的。可执行力较差,导演的能力很是平庸,这类片子其实稍微风格化一点点就会有很棒的成效,可该导演连节奏都带不起来,更别谈语言张力和场面调度。另外Matt的口音超好听,Ashley即便老了也是美女
普通劫匪三人帮+二逼劫匪两人组+文艺推理柯南君~
哈哈最后一秒结局很好
很欢乐的一出银行劫案,虽然耐不住推敲细节,但整体很流畅
推理很刺激,却并不感觉是是最引人入胜的表演,男主应该可以有更好的人选,但那两朵奇葩的无厘头真是没的说,很欢乐,哈哈哈,特别是那极致的无可挑剔的南方口音,简直绝了,哈哈哈
看他们飚得很欢乐XDDD
通片插科打诨,包袱层出不穷。也许很多人不喜欢这样的剪辑形式,瞧不起这种太过虚假的推理,但是强迫症大叔的神叨、倆笨贼的2B精神、隐约中透出来和《热天午后》一样的黑色幽默,还是很让人眼前一亮的。
喜欢技术窃
有两种类型的电影,世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拍不过英国:一个是腐片。另一个就是“衰神拯救世界,小贼折腾大盗,路人在上帝掌心翻筋斗”的黑色幽默。
你值得观看
难得新片拍成这样,笑点多多推理又不至于太脑残,导演是英国人嘛。就喜欢英国了,爱咋咋地~~
这是我看过最好看的银行劫案片了
图一乐
叙事有点乱,但整体娱乐性不错,看得好欢乐。
配角当家的一部出彩电影~~~
这个编剧也是两部《宿醉》的编剧。其实电影野心很大,密室劫案加悬疑推理再加黑色幽默。不过执行的并不完满,细究的话漏洞一堆,各角色也缺乏行动的合理性及一个让人惊喜的结尾。不过乱码七糟的倒很热闹。
剧情上可能有些漏洞,但是电影的黑色幽默还是很给力的~
为啥评分那么低,个人觉得笑点很多。故事也挺紧凑。
神作啊!!!
评低分的至于么?黑色幽默,包袱多,还没忘带点悬疑,蛮不错的喜剧片。偏偏请两位大牌演个垃圾剧本才叫大片,才有人气?PS:我打分的时候电影才5.9.现在7.8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