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好多人说看不懂。我觉得认真看过前三部的话,一些看似光怪陆离的情节发展其实很好解释。比如为什么哥哥的妻子在哥哥瘫痪后会那么“随便”地出轨弟弟,因为她潜意识中觉得她身处于一个“价值观怪异”的家庭,自以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没有什么行为是不能产生不能被理解和原谅的。也就是说,“想象中的家庭环境”而非“现实中的家庭成员”影响了她的判断。当然,个人本身性格中的软弱是导致她逃避现实的罪魁祸首。很讽刺的是,她就像一开始的Corrine(兄妹的母亲),只能同富贵,不能共患难。
而主角Bart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变态”的性格更是不难解释。自小被管家灌输了错误的家族价值观之后,他便过分地克制自己。这一点从他对领养的妹妹的爱的克制上可以看出来。性格中的一面有着对妹妹的痴迷,但另一面却时刻提醒他这是禁忌的变态的不能被饶恕的(个人认为这也是他小时候想要溺死妹妹的原因)。他在这种双面的性格中饱受折磨,进而需要通过一系列看似“怪异”的举动来试图证明他被灌输的价值观是对的,以安慰和强大自己,进而发展出更加“变态”的作为,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就像他勾引哥哥的妻子,只是想要证明“女人”是肮脏和充满淫欲的,以此说服自己掩盖对妹妹的爱。他制造事故使哥哥瘫痪,是想看看一直“价值观正确”受人喜爱看似摆脱了家族阴影的哥哥在遇到困难时,到底还能不能保持他的“正确价值观”挺过去。他在公布遗嘱内容后说“最希望的就是摆脱这个家族”而影片最后却对即将离去的母亲说“不要离开我”,这看似矛盾,却恰恰证明了他从小一直把自己的心包裹封闭起来,想要用被管家灌输的价值观武装自己使自己强大起来,但最后还是败给本就柔软的内心和亲情。
虽然最后的结局有点着急和做作,但我对于这一大家子终于走入正轨还是倍感欣慰。
为啥这么低分,我感觉还可以,这个系列我很喜欢、一家子颜值在线,巴特简直太帅了,还有小妹也很漂亮,就是巴特太坏了为啥这么对自己的哥哥?嫂子真是贱..克里斯死了很可惜,他们一起这么多年经历了这么多..妈妈科林虽然很坏但是晚年还是变好了..哥哥克里斯善良了一辈子,而凯西呢,她一直爱妈妈爱哥哥爱自己的弟弟妹妹和儿女不是吗?真的很喜欢这个系列...
小儿子的演技太差了我的天,虽然颜值身材气质都很好,但台词念的那是什么玩意啊~ 庆幸第一部到第四部里凯瑟琳和克里斯的演员演技都很棒,从小美到老~ 大儿子的芭蕾跳的美呆 全四部好像都在传递那个困扰了人们很久的问题——我和我的父母不一样、自己为什么会变成曾经最厌恶的样子、父辈的影响力… 庄园老主人影响了四代人,他扭曲的心理影响了自己的妻子和仆人,自己的妻子选择伤害他们的女儿,女儿再伤害了自己的四个孩子,其中凯瑟琳为了复仇伤害了她母亲的丈夫,生下了Bart.最后女儿和老仆人又几乎把庄园老主人的人格复制粘贴到了小重孙身上,最后Bart则不断伤害自己身边的人…
Chris自始至终都是最善良的一个,他的死让Bart终于学会爱,顺便说一句养女长大了的形象好辣鸡,简直没眼看…
偏执害死人啊
看到Bart要给Jory的女儿洗礼时,突然特别害怕他们家族的魔咒再次传递,小女儿长大后要是再和自己叔叔搞在一起那就太狗了
阁风如昨四代疯:理智与情感的扭曲 文/空语因明 《阁楼之花》《风中的花瓣》《如果有荆棘》《昨日的果实(应是:昨日的种子)》这个系列电视电影讲述了一个扭曲的故事。它展现了犹如被诅咒所纠结的四代人疯狂的心理或行为。它以玫瑰作为意象。玫瑰既寓意着美丽,也代表潜在的伤害。一个理性主义者不会对这样的故事感到舒坦,而一个生存主义者应该会觉得它值得铭记。
【疯的情节】 故事从《阁楼之花》中第二三代人的幸福生活开始。第二代母亲科琳(Corrine:含义为处女,未婚女子)和丈夫过着恩爱殷实的中产阶层生活,她有四个打扮得像天使一样的孩子。第三代的这四个孩子里,大女儿凯瑟琳(Catherine:含义是童真,忠于配偶的)和大儿子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含义是基督的追随者)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着各自的个性。虽然凯瑟琳并没有像她的名字那样忠于配偶,但克里斯托弗表现出了虔诚的善良。看起来幸福的生活只表现了那么一点儿,接着Corrine的丈夫突然死去,感觉无力维持生活的她准备带着孩子去投靠自己的富豪父母。凯瑟琳和克里斯托弗原本不知道母亲为何隐瞒自己的父母,等到他们到了外公家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的父亲是他们的母亲的叔叔。外公因为对这段不伦婚姻的愤怒而驱逐了自己的女儿科琳。科琳为了获得父亲的原谅,能继承财产,隐瞒了她有四个孩子的事实,并把凯瑟琳他们藏在阁楼里。外婆对自己的女儿爱恨交织,但还是收留了他们五个人。外婆仍然担心凯瑟琳和克里斯托弗重蹈科琳的覆辙,就警告他们不要对彼此有非分之想。然而,这种警告没有起到实质作用,凯瑟琳和克里斯托弗也发生了不伦关系。另一方面,科琳逐渐获得父亲的原谅,并且准备和她父亲的律师结婚。这时候,科琳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个障碍,于是决定毒死自己的孩子,但结果只有小儿子被毒死。凯瑟琳和克里斯托弗发现了这一点,就经过策划,带着妹妹,逃出了阁楼。 在《风中的花瓣》里,凯瑟琳和克里斯托弗被一个富有的人家收养,并分别成为了芭蕾舞演员和医生。在养父母死了之后,他们也不想重蹈母亲科琳的乱伦覆辙,于是决定各自开始“正常的生活”。凯瑟琳追随一个男芭蕾舞演员到纽约去寻找自己的事业和爱情。不幸的是,凯瑟琳并没有获得她想要的,她的男友辜负了她(这里省略那些扭曲的经历)。在男友出车祸死掉之后,她就怀着男友的孩子离开了纽约。凯瑟琳的妹妹联系了自己的母亲,却被母亲毒死。凯瑟琳在知道这件事后,决定报复自己的母亲,于是她去勾引了母亲的现任丈夫,并怀上了后爸的孩子。科琳得知这种事情之后,发疯烧死了自己的母亲——凯瑟琳的外婆,然后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凯瑟琳和克里斯托弗决定成为夫妻,共同组成一个家庭,并抚养凯瑟琳的两个儿子,乔瑞和巴特。 《如果有荆棘》又从一个看起来包容有爱的家庭开始,凯瑟琳和克里斯托弗以有爱和包容去建设他们的家庭。但是,从精神病院出来的科琳扰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科琳在凯瑟琳家的不远处定居,引起了巴特(科琳的后夫和科琳的女儿生出的儿子)的兴趣。巴特渐渐从外婆科琳那里获知了自己是一个乱伦的产物,并且生活在一个乱伦的家庭里,这让他心生愤恨。科琳家的管家对这个家庭的堕落感到不满,想要利用巴特去报复科琳和那个家族。他把科琳父亲马尔科姆(第一代人)的日记给了巴特,让巴特从中得知了一个偏执而冷漠,对情欲感到恐惧的形象——科琳父亲同样是个疯子一般的人物。最后,在一场乱斗之后,科琳死掉。而科琳父亲的疯狂思想则在巴特的心中生根发芽,巴特准备成长为一个类似的疯子。这一部分就是回顾了第一代人马尔科姆的疯狂思想,还有这种疯狂怎么影响了第四代人(巴特)。 《昨日的种子》是这个故事的最后部分,一切疯狂会以所谓爱的治愈来结尾。在这一部分里,巴特就要继承这个家族的财产,凯瑟琳和克里斯托弗,巴特的哥哥乔瑞和乔瑞的妻子梅洛迪,凯瑟琳的养女都要来巴特的家里聚会。乔瑞和他的妻子是一对成功的芭蕾舞演员,巴特坚持让自己的哥哥在聚会上进行表演,结果发生了意外,乔瑞的腿被砸断。这场意外很可能是巴特策划的,他明确表现出对自己哥哥的嫉妒,还在表演之前增买了意外险,但巴特并没有因为被怀疑而受到惩罚。巴特还表现出对作为凯瑟琳养女的妹妹的厌恶,觉得她是一个荡妇,而且在第三部《如果有荆棘》里,小时候的巴特已经试图把自己的非亲妹妹淹死。巴特对将荡妇的恨,明显是来自马尔科姆的影响,而这并不表明巴特会限制自己的情欲,远离荡妇。在他哥哥乔瑞发生意外之后,巴特勾搭上了他的嫂子梅洛迪——或许是一个荡妇——她不能忍受逆境,顺从自己的情欲,无视道德。巴特也成为一个偏执而冷漠,操纵情欲的人,而与马尔科姆不同的是,巴特有一个希望用亲情去感化他的母亲,凯瑟琳。最终,克里斯托弗在一次帮助路人的时候被撞死,巴特则在试图伤害自己母亲的时候,被感化了。之后,巴特成为一个传播上帝福音的人。 《阁楼之花》《风中的花瓣》《如果有荆棘》《昨日的种子》构成了一个从混乱崩坏到逐渐走向问题的根源的递进,每一部分的名字也在暗示这一点。。
【情节的疯】 《阁楼之花》-《风中的花瓣》-《如果有荆棘》-《昨日的种子》,这个故事里的疯,几乎是“代代相传”的。在每一代人里,他们各自的疯,都处在理智和情欲的失衡里,而这种失衡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又有不同的表现。马尔科姆和巴特是想要情感屈从于理智,由理智来划分界限。科琳和凯瑟琳则以情感去忽视理智的界限,乔瑞的妻子梅洛迪则是单调地屈从于情欲,去破坏界限。对于理智与情感的失衡的不同,这大致对应着一种性别差异,但这种差异应该只是限于这个故事本身。 导致这些疯狂的问题所在,应该是理智和情感之间哪个应该是本原。绝对的理智和绝对的情感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过分偏执于理智,就会成为类似马尔科姆和巴特的冷漠疯狂,导致实况的虚无化;过分偏执于情感,就会成为类似科琳她们那种的过界疯狂,导致秩序的迷乱。即使如此,要是规定理智和情感应该采取怎样的比例,是没有意义的。常规需要明确的只是对虚无化和迷乱的拒绝态度。某种看法认为,尼采之所以要否定超感性价值,要对整个西方价值观进行重估,就是为了肯定比较原始的乱伦行为——肯定尼采和他妹妹的乱伦行为。还好,尼采的重估方案并没有那么极端和倒退。 对于这个故事而言,它在结局中所采用的只是:爱,总是一种强大的愈合力量,虽然一点蝴蝶效应都能让它产生风暴。在爱被现实的高压气旋所扭曲之后,需要真挚的爱,才能平复疯狂带来的伤害。
vol.4 这脑积水家族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这么狗血的一部剧,我居然耐着性子看完了4部! 一部比一部差啊!
便当得像编剧脑干被甩出去了。
太烂了,总算结束了,这部连基本道理都没有了
3都烂了 不应该期待4
Chris就这么狗带了 狗带了 狗带了。。。。。。。。。。
《阁楼里的花》第四部也是最后一部,强行用爱解决了所有问题。
说实话这家子能抓马这么多代 感觉真的是钱多的烧的 克里斯真的一直善良 虽然他不够硬气 甚至会让人有时觉得他心善过头到有些软弱了 但他确实是个好人值得托付的那种 死了真的可惜 巴特真是绝了 这是信了邪教才能有的表现吧 服了 也亏的他的家人确实爱他 才能一次次忍受他变态怪异的行为 就是这个演员演的好肤浅啊 不然这种反派应该是挺有魅力的 可惜让演员演的像个脑子不正常的弱智而不是变态 最后巴特传教去了 按影片的感觉应该是变好了 但在我看来还是像在传邪教一样 这一系列片子有这么多宗教元素 应该算是宗教片了 但看完反而让人觉得基督教像是邪教一样 真是绝了
脑壳疼
有邪教苗头的小儿子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上帝在人间的传教士…还有比他所宣扬的更虔诚的话语么?可怕。为了凑出轮回的仪式感,硬是让爸爸(哥?)被车撞死,一点也不突兀呢🙂。后两部这种脑残片不知道是怎么能够拍摄出来的。
卧槽Christopher死了?这片里我真心觉得他最倒霉…越来越讨厌Bart了,成年演员跟正太时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变态感…
可看性:1=2>4>3
这一集毫无逻辑可谈,尤其老爹最后的撞死梗真是能吐出一口老血。
这帮人真是闲的,这祖宅绝对有毒
名字应该翻译成《昨日的种子》吧。果实从那里来的?
上了嫂子、睡了继妹、干了保姆的巴特没死,克里斯倒挂了,什么价值观这是?还好,终于完结了。ps,影片告诉我们,怀孕的女人是有那方面需要的。
只怪我见识短
这第五部要是两个兄弟搞在一起就神作了!
我看完了四部一口老血快出来了,放过我吧。
我就说Bart为什么这么眼熟,去搜James Maslow这孩子的作品然而我一部也没有看过啊……看着他这张脸想了半天,原来是Dancing with the Stars S18里那个给人好感度蹭蹭蹭的帅小伙;这个系列总算是完结了……真是一部不如上一部……结局真是非要弄死Chris然后强行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