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英美国家的普通人民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有宽容开明的心智。那些镇上的孩子,一样可能在上大学前都不晓得避孕套是什么,父母也一样听不进人话,不可理喻。这部电影里,女孩苏珊好奇地拆开那个偷来的避孕套,就像打开潘多拉魔盒,放出愤怒、奸淫、撒谎、骄傲等等罪孽,一举毁掉了邻里三家人。
于是,父亲鲍勃•奥斯瓦德误信了女儿的谎言,即她与邻居大男孩里克•巴克利发生了性关系,他被愤怒罪冲昏头脑,把这个无辜男孩打伤,更严重的是,遭遇飞来横祸的男孩精神受到刺激,变得自闭且具攻击性——失去自信的受创伤者往往会主动攻击他人,防卫过当。电影叙事方式有个有意思的手法,虽不像诺兰的《记忆碎片》那样从头到尾玩倒叙拼贴,但是它会漫不经心地给你一串平静甚至纯洁的镜头,再突降一串震撼性镜头,然后慢慢倒叙前情,让你知道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比如在片头,主角小姑娘斯昆特•康宁汉姆刚向里克问过安,一转身,他就被暴打了,然后场景才切回堪称“邪恶之家”的奥斯瓦德家中发生的谎言。后来男老师麦克被打,也采用了类似叙事顺序。如此,愤怒、谎言、淫乱等原罪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也更有冲击力。
此片的摄影,有不少纪录片式跟拍摇镜,也有静止镜头,这样的交错,现实感十足,也很符合影片复杂却平稳的叙事,或者说符合小清新与重口味交织的风格。斯昆特是被卷入所有事件的一个小清新,潘多拉魔盒牵引出一系列互有联系的事件:目睹里克被暴打;目睹成人世界的残酷爱情——麦克的恋人与他吵架分手,转投入斯昆特的父亲(蒂姆•罗斯)的怀抱;纯情小男友要离开她去远方;被奥斯瓦德家的女儿们暴打;心情不好跑去她和哥哥的秘密花园,一辆废弃大车,却目睹十几岁的他和苏珊在车里做爱……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摧毁一个孩子的纯真世界,更何况她还得遭遇更大的悲剧,甚至自己的濒死状态。
奥斯瓦德家的三个女儿,简直是原罪的化身,让人不得不相信基因遗传,学校里的孩子们都害怕她们,不敢惹她们,斯昆特偏偏冒犯了他们家老三,接下来的一幕很真实,她在课堂上紧张地望着老师麦克,和周围同学完全不在一个频道。果然,放学后她被老大老三打了,如果不是麦克出手相救,还不知道俩天生邪恶的孩子会做什么,于是,结下梁子的麦克成为下一个替罪羊——苏珊终于把奸淫的诱惑坐实,成为坊间除她爹之外都知晓的小荡妇,再次撒谎,把怀孕的事情,栽赃给麦克。她付出的代价血淋淋,可惜她被送医院这事,也能惹出几条人命:奥斯瓦德家的女儿们借故刺激了刚从精神疗养院回家的里克,里克失手杀了妈妈,又在崩溃状态下,将爸爸打昏,更可怕的是,绑架了身患疾病的斯昆特,看到她发病的样子,绝望自杀。故事达到高潮。不是愤怒老爹鲍勃无意中救了斯昆特,我们简直无法原谅他们这一家。爱女心切也好,爱亲姐妹心切也好,只求自己或自家的利益,没有对他人的爱,陷入罪中,罪又如发酵般膨胀,祸害邻里,我们可怜这个破碎之家,却无法同情。
斯昆特的濒死状态很有意思:在沐浴神光的教堂里,坐满除奥斯瓦德一家之外的所有人,甚至她仅见过一面的陌生人,里克依然是故事之初那个连洗洗车都能感到满足的清纯大男孩。在这里,人们都获得救赎,得到平安喜乐。这毕竟不像加斯•范•桑在《大象》中冰冷隔离地讲述一个残酷故事,导演有比较明确的喜恶态度,所以观众能感同身受,体会导演的价值判断。
亮点:有不少很有表现力的场景,比如,里克失手杀了妈妈,站在黑暗处,一边手抓蛋糕吃,一边貌似平静地等着爸爸,说明此人已崩溃;女孩走进里克家,关门声之后,接上鲍勃大哭的画外音,画面却串起其他人此刻的活动,这样的音效处理也显得人物间的命运息息相关。
您还可以看:《超脱》,《大象》
此文发表于《环球荧幕》2013年3月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树屋钓月亮
“Would you do one thing for me?Would you just apologize to Skunk for me?For all embarrissing shits but she had to witness.”
说这话的人是Mike,Skunt保姆的前男友,Skunt的老师,也是片中继Rick之后第二个被Oswald先生殴打的人。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Oswald家老小联手老大搞校园霸凌,把Skunt打得满脸血,恰好路过的Mike救了Skunt。
然后,Oswald家老二跟男生乱搞怀孕了,被老爸逼问时就说孩子是Mike的,一方面是撒谎成性,一方面也是借机报复吧。结果Oswald先生就冲到学校把Mike给打了,班上的小朋友们全部吓呆,只有Skunt扑上去拦住了Oswald先生(对了,这个演员似乎是black mirror s1e1里跟猪发生性行为的那个苦逼首相,瘦了)。
Mike的这番话和他的身份还让我觉得蛮意味深长的。一个是从玩伴到老师的身份转变。虽然跟Skunt的关系一直很好,但他要求Skunt在学校里必须叫他XX先生。他也跟Skunt说过,如果你上学了我会恨你,因为老师就是要把学生当做敌人——这是对学校教育和成人社会的讽刺?
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embarrissing shits”,真的仅仅指Skunt看到他被暴打或是被分手(保姆告诉Mike她跟Skunt的爸好上了,被Skunt听到了)吗?我觉得不是——他是一个人民教师,他是在代表所有猥琐不堪的大人,向纯真无暇的孩子,致以最沉痛的歉意!
电影里的Skunt问了很多问题:为什么明明是Oswald先生打了Rick,警察却把Rick带走了?为什么哥哥爱上了诬陷Rick强奸的Oswald家老二(并且她看到这两个人在原本是兄妹俩秘密基地的废墟里做爱)?为什么男女之间要做那种事?为什么新生入学后一定要被欺负?为什么爸爸跟保姆好上了却不告诉自己?等等等等。
她能够理解自己有糖尿病每天都要抽血验血,她能够理解Rick的不正常,她也勉强理解了哥哥对坏姑娘的爱,但是她不能理解的事情更多,比如性,比如暴力,比如欺骗,比如背叛。
看电影的时候真的很纠结。怕Skunt突然就沦陷了,变脏了。欣慰的是导演没有狠心到这种程度,从头到尾Skunt都是一个特别正能量的孩子。(这里夸下小演员,乍看不漂亮,越看越有味道,演技也自然,希望将来变成大演员大明星。)
突然想到闾丘露薇评点柴静(虽然闾丘自己不承认),说如果记者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去探寻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么这样的记者是不称职的。我虽然不喜欢柴姑娘,仍觉得这话值得商榷。柴静的采访表面上看是人浮于事(这词儿应该不是这样用的),但是等她把所有人采访一遍后你就会发现,事件的原因出来了。并不全是由于谁谁谁特不道德或谁谁谁很没素质,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互相监督、环环紧扣的机制来发现并避免类似的事件。
想到这样一个似乎毫无关联的事情是因为,看这部片子,刚开始以为是开心家庭片,后来以为是成长纪录片,再后来愈发觉得是社会问题片。特别像那种很狗血但又让人很痛心的社会新闻改编出来的电影,原标题大概是《如花少女何故陨落》一类知音体。
它似乎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中心思想(人性多面?平行时空?蝴蝶效应?成长艰难?生活不易?),也没有很清晰的是非判断(就拿看似最坏的Oswald先生来说,他是一个冲动易怒的人,但他为了女儿一直没有再婚;他间接导致了Rick的失常,同时他也是Skunt的救命恩人)。这部电影就是把一段时间里的事情用每个人的视角分别地、交替地呈现出来,至于你怎么理解,是你的事情。
Skunt陷入昏迷后,导演以梦境的形式表现了她从死亡线上恢复的过程。(话说我只知道外国人的婚礼在教堂办,葬礼呢?梦境开始时看到Skunt站在台上,下面坐了一排排的邻居亲友,我心里咔嚓一下心说别是game over啊,结果证明不是告别仪式,是浴火重生。
其实影片中间也有类似的暗示,Mike跟学生们讲小说,学生们叽叽喳喳地问“主人公到底死了没”“我不希望他死”什么的,这时候Mike看到Skunt不太对劲,心神一晃把主人公的结局讲出来了:不,他没有死。)
纵观全片,有两个明显提到梦的地方。一个是Skunt央求父亲讲述他在Skunt即将出生时做的一个梦,另一个就是上面说的这段。不过现在回想起来,电影里充满了闪回(以及类似不知道术语该怎么说的技巧),从而使得电影在整体上都具有一种梦呓般的感觉。
Skunt他爸这样叙述他的梦:我梦到一个女人,她有时候悲伤,但大多数时候快乐。她美极了。
影片开始时,有一个婴儿在保温箱哭闹的镜头,父亲的手伸进去抚摸婴儿的头,婴儿止住了哭闹;结尾的时候,这个镜头复现,于是前后有了呼应,我也才发现:原来导演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Skunt是个特别的孩子。而最后不仅有Skunt小的时候,还有她长大了,跟父亲梦到的一个样子,父亲已经白发苍苍。或许是梦,或许是后续吧。
我们有惊无险地长大了,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很伟大。
也希望我们所有人,不要成为我们讨厌的那种大人。
“She is a terrific kid.You know,on someday she’s gonna blow us all away."
很丝滑地看完了,看的时候脑子里似乎只有一句话,每一天都在变得更糟,对吧。因为是一部很淡味的电影,但又有很多想说的,只能慢慢想,慢慢写。太喜欢电影的分镜了,印象最深的是快结尾那里,斯昆特敲开了Rick的门,一声痛哭炸开,bob在诊室门口痛哭,无声的,接下来这样反复交替,永远不可见的悲痛是响亮的,可见的痛苦是无声的,太惊艳了。还有后来bob在Rick的房间里找到抽搐的斯昆特,配乐真的很美。天知道原本我只是为了基莲当上老师的那个片段看的这部电影,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在期待看到他知道斯昆特不见了的反应。这种电影就像,你谁也怪不了,大家就只是平淡地活着,只是因为立场不同而反应不同,作为一个旁观者又能代入进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一般看电影都是希望主角死掉的类型,但是在这一部里还是活着更好,因为感觉这部电影描绘的是生活,而不是什么超乎常人的苦难悲剧,只是一个和平年代人们因为活着而经历到的东西,生活总要有丧的也有美好的,这部电影丧完了全程,就像超脱,再给一个丧的结尾就用力过猛了。超脱的主角找到了自己新的生活支柱,小女孩斯昆特呢?就活着吧,继续去经历更多起起落落落落落,然后也许就像Mike说的,blow them all the way one day
孩子眼中的大人的世界,一切都过于繁杂:谎言,欺骗,虚伪,暴力,抑郁,爱情,性……铺天盖地袭来,来不及想明白每一个人每一段故事的缘由,另一段悲剧又开始上演……瞬息变换的不仅仅是日出日落,而是每个人的心。白天所有的人都织起坚硬的外壳,只用来展示给别人看,自己有多坚强多幸福。而夜幕下,面对自己赤裸裸的内心时,却如此厌恶与彷徨。纷繁的世事扰乱了人们正常的思维和判断,不停地反省不停地否定自己曾经做过的一切,幻想一切重来将会是怎样一番美好的景象。可现实就摆在那里,发生了的,抹不去;没有发生的,也必须要澄清和面对。现实的压力下人们变得多疑,焦躁,虚荣,且胆小。因为过分在乎而失去了判断的准则,咆哮过后的责任又羞于承担,一切一切的悲剧都只因自己而起,然后自我终结。
这所有的所有,是一个孩子所不能理解的,她只能站在一旁静静观看大人们无目的的表演。她所关心的只是自己有没有被爱着,关注着。她用最单纯的眼睛去看,用最纯净的心去倾听,所有一切的伪装在她的门面前都是无用的,她只想知道相爱的真相。渐渐地,她也会明白,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是疼痛的,难忘的。生活就是因为这样充满变数,才会如此吸引人。留下来,活着,和爱自己的人在一起,还是温暖的,不是么?!
破碎了的,只要存在,就还能被拾起,幸福也一样!
成长从不是件容易的事,善良也是
暴力,怯懦,童年,家庭,婚姻,爱情,性..
我不知道我的童年算是一个怎样的童年,是好是坏,或者说无所谓好坏,不能一言以蔽之,我没有扭曲,没有变态,没有杀人,没有精神病,回想童年,大致还是无约束的,快乐的,大抵重复的快乐。这种快乐它真实吗,它有所裨益吗,回想童年,我的性格内核似乎就没怎么变过,这样的童年对我的人生和性格有影响吗,意义于之如何,如何不如何又如何。说起性格,好像高中的生活对我有所改变,抛开内核,能是,一个人群中戴帽子的小丑,大街上遮住脸特立独行的猪,一根冷暗中众人围炉取暖燃烧的木头,吧。
一家一家的人,一户一户的墙,有人懦弱,有人暴力,美好的美好,丑恶的丑恶,善良最后还是善良,爱还是爱。女主角,她挥了手,选择走向活,走向生活,继续长下去,决定了就好叭,小可爱。
有两个小孩,开头,扔泥巴,中间,扔泥巴,最后,扔泥巴。
挖掘机一次又一次升起,落下,砸碎些什么,留下些什么
各种闪回与碎片式的叙事,是在对应混乱的生活么。最大的感受仍是生活之苦,好在结局很有爱。希里安·墨菲是个好小伙
重口,小清新,重口,太跳跃~~~然后,英国white trash太可怕
电影名字更应该叫残破【broken】。里面情感细腻,人物性格很清晰,整个戏剧的欺负,还有闪回的剪辑,使得这部影片不只是一般的故事,更多了可看性。作为导演的处女作,实在是狠加分。典型的独立文艺电影。
不列顛悲慘版的城南舊事,天氣夠糟糕了為什麼還要看這個。
英国电影的吸引人之处。音乐赞,小女孩讨喜,讲述方式穿插倒叙很喜欢,结尾的英伦风情神来之笔。12年遗珠之作。
除了结局残酷到假,其他都好。
colours awwwww
中文译名太误导了,本来还以为是治愈喜剧呢。不过虽然家庭破碎、邻里不堪,但那段小爱情还是很清新的,最后也很治愈。频繁的闪回和碎片化的剪辑是一大特色,但剪辑功力稍弱,还是让人觉得混乱了。另,其实这是一场“我不想让你砸电视”引来的悲剧。
This is TOO MUCH. 还好最后没有all broken
类型为什么标注的是惊悚?摄影光线和好几处声音的对换很出彩
看到小Tim泪眼婆娑的样子,心都碎了
在丹麦使馆偶然发现第二天情人节都柏林电影节开幕影片是这个!见到了Cillian Murphy本尊!签名!合照!和他的冰蓝眼睛对视的瞬间整个人都要融化了!散场后去赞助商Jameson的夜店又遇到了CM!我说我为你来到爱尔兰!他跟我说Nice to meet you!死而无憾!!!!!!!
是谁烧了一把火,让看似平静的生活露出不堪的一角?谎言、中伤、背叛、争吵,一切皆如芒在背。像是走在摇晃的浮桥,望着桥下黑色的河水,努力地保持住平衡。所幸到达对岸后,长舒一口气,有惊无险。
画面清新复古,局部倒叙的手法让人眼前一亮。小演员们的表演令人惊喜。青春期遭遇琐碎苦闷的伤痛,既拼凑出无法逾越的成长困境,也形成了童年时代与成人世界失去沟通的情感断层。是对渐渐淡化的青春疤痕一次长久凝视,无法愈合也无法遗忘。
什么烂片啊,完全看不懂……女主角长得……怎么说……长了一副智商比较低,大概IQ75,又有点变态杀人狂的脸吧……
丰富的故事被挤进九十分钟内,人物性格分明,逻辑严谨有序,戏剧性情节事件此起彼伏,这多少让人觉得有那么点狗血,但这对于独立文艺片也是增加商业可看性的一大法宝。这个故事让人联想到【杀死一只知更鸟】,这种联想太棒了,原本的生活破碎之后,拼贴出来的却是幸福的归位!★★★★
看得法语版啊,什么时候再看下英文的
话说,里边的插曲COLOURS,我看了一下居然是Written by Albarn/Alex/Rowntree。。妈呀是我认识的那三个ALBARN ALEX ROWNTREE么。。
和罗琳的偶发空缺联系起来,就出乎意料地让人信服了。两个故事里面都有绝对的Goodness,也有比大家想象中泛滥得可怕得多的恶和无知。
以邻里为轴线的多条线叙事,竟然能在如此短篇幅里保持如此强力的叙事,外加一些很有想法的小设置,悲剧联系着悲剧,善和美也存在着,大家也都在努力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