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姻缘

DVD

主演:杜娟,乔庄,焦姣,何莉莉,高宝树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1965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山歌姻缘 剧照 NO.1山歌姻缘 剧照 NO.2山歌姻缘 剧照 NO.3山歌姻缘 剧照 NO.4山歌姻缘 剧照 NO.5山歌姻缘 剧照 NO.6山歌姻缘 剧照 NO.13山歌姻缘 剧照 NO.14山歌姻缘 剧照 NO.15山歌姻缘 剧照 NO.16山歌姻缘 剧照 NO.17山歌姻缘 剧照 NO.18山歌姻缘 剧照 NO.19山歌姻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山歌姻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邵氏继黄梅调电影之后,再一次领导古装歌唱电影风潮。由袁秋枫执导的《山歌姻缘》,特色乃是将中国各地民谣谱成山歌;全片四十余首歌曲,由静婷、江宏幕后代唱,每一首皆悦耳动听,脍炙人口。本片于台湾拍摄,更是何莉莉从影的处女作。剧情讲述,采茶姑娘宋玉兰(杜娟)与渔郎李春阳(乔庄)两情相悦,惟皇亲胡国丈之子胡三宝(葛小宝)垂涎玉兰美色,意图横刀夺爱,趁玉兰与春阳成婚之日,秘密将春阳推下虎狼山崖……   邵氏继黄梅调电影之后,再一次领导古装歌唱电影风潮。由袁秋枫执导的《山歌姻缘》,特色乃是将中国各地民谣谱成山歌;全片四十余首歌曲,由静婷、江宏幕后代唱,每一首皆悦耳动听,脍炙人口。本片于台湾拍摄,更是何莉莉从影的处女作。剧情讲述,采茶姑娘宋玉兰(杜娟)与渔郎李春阳(乔庄)两情相悦,惟皇亲胡国丈之子胡三宝(葛小宝)垂涎玉兰美色,意图横刀夺爱,趁玉兰与春阳成婚之日,秘密将春...美式主妇第二季翼年代记第二季超级无敌掌门狗:人兔的诅咒烈血天空英语拳师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第二季英语传真人玩乐时间巴里布天才:游戏的法则凹凸世界特别篇天陨终曲聊斋新编之辛女子新少林寺粤语溶解秃鹰七十二小时画上结语蜡美人风中的低语狩猎者黑蛇呻吟奥菲斯的遗嘱世外桃源2024无主之屋2024百分百出品县警对暴力组织画江湖之不良人坏种1934恐怖派对沙滩钛2021狼的召唤渔王争霸牧师暗礁1977漫威影业:传奇第二季救国同盟听见我的声音她很漂亮2021日剧翻滚吧!男人温暖的尸体美丽国家荷尔蒙3乌托邦第二季雪魔人:邪恶的诅咒

 长篇影评

 1 ) 山歌姻缘

看到《山歌姻缘》这个名字我还以为能听过瘾山歌,谁知还是那么一回事,看来编剧的还是不懂山歌。看完后觉得还是《刘三姐》经典。刘三姐这部戏我觉得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一个对手跟她比。而这部戏开始出现了李春阳这个角色,开始还把宋玉兰比输了,我还以为后面肯定会精彩,是一部没有政治的纯山歌戏,谁知后面平平淡淡,无语。特别是在歌场中,李春阳出场一首:“一山还有一山高,强中自强中手,一声山歌唱出口,气死女娇娥。”气势好猛,我还以为精彩时刻到了,谁知却是猜了两个歌迷,就算唱赢了,这什么跟什么呀?还是男的出题女的答,这谁追谁呀?这个地方就应该是宋玉兰提问,李春阳再对答如流,最后宋玉兰无题可提,无法难倒对方,最后李春阳胜这还算说的过去。

最好笑的是宋玉兰在河边对歌竟然对不过胡三宝,把胡三宝推到河里。。

 2 ) 有歌听,就够了

女主角气质不像采茶女,该是在深府园林中扮小姐的底子,浓重的眼妆更加重了她这种庄严的面相。与情郎闹别扭于是扭腰往山林间一跑,我差点喊出来:“小姐,慢点!”
男主角还好,有那么点卖鱼郎的喜庆俏皮,与采茶女大小姐腻咕的时候无赖的很到位。
内外景的切换很有邵氏的特点:能省必省,一点不含糊。有一段山间茅舍的长镜头,貌似是邀请大家欣赏千里江山的意思,可那明明是画出来的!虽然我承认画的非常有趣味,好看。
服装也一样,还是黄梅戏那一堆,穿来穿去,穿来穿去。比不得当时的国产片态度郑重。《刘三姐》里穿的就好看许多。
至于故事,这片子有故事么?

但是,话说回来,《刘三姐》一样没故事。
所以,就像我说的,有歌听,就够了。
山歌的好听点,就是歌词野俏,旋律简单,最紧要是欢快好听,况且唱歌绣花的采茶女们都是脸庞鼓鼓,活泼好看的。即使听不懂词都木问题。
可以考虑做成音频版,闭着眼听,会笑出声来。
说实话,反角们的唱段比男主角,好玩多了.
另外,此片的亮点是恶霸抢亲,不抢新娘抢新郎,我顿时欢乐多了。

 3 ) 品《山歌姻缘》

品《山歌姻缘》

蒋志云 著

作品简介:对1965年香港邵氏电影《山歌姻缘》的理解和品评。

根据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之规定计算,1965年的邵氏电影《山歌姻缘》的版权保护期截止2015年12月31日。

本作品系根据邵氏电影《山歌姻缘》进行二次创作,共五章,一万字出头。

第一章:天后娘娘苏小妹

1965年的邵氏电影《山歌姻缘》,特色乃是将中国各地民谣谱成山歌。显然,《山歌姻缘》是一部山歌电影。

按照史料的记载,山歌始自壮族歌仙刘三姐。

刘三姐造山歌其人其事:刘三姐原名刘三妹、刘善花,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六月十三日,于唐玄宗先天二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元年,年仅十二岁的刘三姐造山歌,到唐玄宗开元十年,刘三姐在柳州鱼峰山登仙,世寿二十一个虚岁,史称歌仙。

《山歌姻缘》顾名思义,剧情与山歌有关,则故事的历史背景最早不会早于唐玄宗先天二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元年。

自从刘三姐造山歌以来,山歌的曲调一直在发展,有着很多种唱法,包括桂林彩调、黄梅调、咿呀喂调、阿溜溜调、三姐调……

所谓三姐调,也是从桂林彩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是彩调电影《刘三姐》始创的曲调,所以就特指彩调电影《刘三姐》里面的曲调。

随着彩调电影《刘三姐》的传播,三姐调成了山歌众多曲调里头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曲调。

《山歌姻缘》的歌曲,大量采用三姐调,观众也把《山歌姻缘》称作“香港版刘三姐”。

邵氏电影这样进行创作,是否构成对彩调电影《刘三姐》的抄袭,也一直存在争议。

《山歌姻缘》的剧情,故事里出现了歌书。

按照史料的记载,把山歌写成书的第一人罗英秀才,与刘三姐是同时代人,在刘三姐造山歌后不久,罗英秀才造歌本,带着歌书去找刘三姐对歌。

因此,《山歌姻缘》的剧情,故事的历史背景不会早于罗英秀才造歌本的时间。

在彩调电影《刘三姐》剧情里,角色刘三姐、阿牛、莫怀仁这三位,都是史料里有记载的,观众比较容易知道故事的历史背景——要么是刘三姐在世的唐中宗神龙元年到唐玄宗开元十年期间,要么是明末崇祯十一年到清初顺治九年十二月期间,甚至是这两段历史背景的重叠。

与彩调电影《刘三姐》不同的是,《山歌姻缘》剧情里的角色都不是史料里有记载的,观众要知道故事的历史背景,那就得从剧情里头去挖掘。

那么,《山歌姻缘》剧情里,故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时候呢?

剧情里有这么一段,女主角宋玉兰和男主角李春阳,是五月十五的头一天,在庙里头的天后娘娘神像前,请天后娘娘作见证,订终身。

在中国文化里,供奉天后娘娘的庙宇,或叫天后庙,或叫天后宫。而中国文化里的天后娘娘,却是有两位的。

其中一位是妈祖,即北宋初年福建莆田湄洲岛人,姓林,名默,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于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日白日上升,世寿二十八岁。

历代以来,朝廷对妈祖多有封赠,妈祖也获得多种封号,其中以天后为最。

至于妈祖是何时得到天后这个称号的,最通行的说法是说清初康熙皇帝封妈祖为天后。当然,也有说封妈祖为天后的清朝皇帝不是康熙皇帝,而是乾隆皇帝。

但在史料里,明朝嘉靖二十一年朱彤编纂、崇祯七年陈敬法重纂的《崇武所城志》里面,就已经有《天后庙序》、《重修明著天后庙记》、《重修崇武天后宫序》。显而易见,妈祖获得天后这个称号的时候,还没有清朝呢。

那么,妈祖最早是在什么时候获得天后这个称号的呢?当代官家教育部门给出的历史考题里面,就有明确的答案。

这道历史考题是选择题——宋朝廷敕封泉州海神“通远王”,留下“舶司岁两祈风于通远王庙”等大量记载海外交通史的石刻。元朝敕封海上女神妈祖为“天后”,取代了通远王的海神地位。这说明:A、海外贸易发展提高了城市政治地位;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促进文化交融;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女性地位提高;D、政权的更迭影响民间信仰的变化。

从这道历史考题可以知道,妈祖最早是在元朝获得天后这个称号的。所以,在清朝皇帝封妈祖为天后以前,明朝的史料里就称呼妈祖为天后,实在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因此,如果《山歌姻缘》剧情里提到的天后娘娘是妈祖,那么故事的历史背景不会早于元朝。

除了妈祖以外,另外一位天后娘娘也是历史名人——苏轸。

苏轸这个名字,读者或许不熟悉,但若告诉读者,苏轸就是民间传说里面,北宋文学大家东坡先生苏轼的妹妹苏小妹,相信读者就不陌生了。

当然,史料的苏小妹可不是苏轼的妹妹,而是苏轼的姐姐,比苏轼还长一岁,又叫苏八娘,生于宋仁宗景佑二年,卒于宋仁宗皇佑三年,世寿十八岁。

当代凤阳县府城镇中部偏西南部,有一条南北向的火巷子,北自府西街东段起,南至楼西街东段止。

关于此巷的来历,史料里记载,明代人仰慕苏小妹的才华,说苏小妹是“天后娘娘”,在这里设“天后娘娘”宫,简称天后宫,而这条去天后宫进香火的路,则称为香火巷,简称火巷。

因此,如果《山歌姻缘》剧情里提到的天后娘娘是苏小妹,那么故事的历史背景不会早于明朝。

那么,《山歌姻缘》剧情里提到的天后娘娘,到底是妈祖呢,还是苏小妹呢?

剧情里有一段,宋玉兰和李春阳的妹妹李春秀去衙门告状,衙门里有明确的标示:凤阳县。

史料里很明确,明太祖洪武七年,设凤阳府,同时把临淮县的太平乡、清洛乡、广德乡、永丰乡划出来,设凤阳县,作为凤阳府的府治,实行府、县同治。

这就说明《山歌姻缘》的剧情,故事的历史背景不会早于明太祖洪武七年,故事发生在凤阳县天后宫边上。

当代凤阳县的府城镇,就是明初的凤阳府、县同治的凤阳府治和凤阳县治。

在这个范围内,唯一的天后宫,供奉的天后娘娘是苏小妹,而不是妈祖。因此可以断定,《山歌姻缘》剧情里提到的天后娘娘不是妈祖,是苏小妹无疑。

第二章:胡美受牵连而死

那么,剧情里的故事,具体发生在洪武七年以来的哪一年呢?

剧情里,宋玉兰和李春秀去凤阳县衙门告状,指认角色反派男胡三宝的身份是:“当朝的国舅胡三宝。”

《国语辞典》解释,国舅词意是“古时皇帝后妃的兄弟”。

这就说明《山歌姻缘》的剧情,故事的历史背景是封建王朝。

史料里有没有关于国舅胡三宝的记载呢?

考诸史料,倒也记载一个姓名胡三宝的贵公子——明初勋臣胡惟庸的嫡孙,后受胡惟庸案牵连,被处以宫刑,入宫当太监,建文年间被派去服侍蓝贵妃。

但是史料记载的这个胡三宝,可不是明朝的国舅。

那么剧情里的胡三宝,在史料里有没有可以对标的人物原型呢?

来看剧情。

剧情里,胡三宝曾经对宋玉兰唱过这么一首歌:“你别吵,你别骂,你说官府我不怕。皇帝是我的大姐夫,当朝国丈是我爸爸。”

对歌选亲那一段,书生唱歌夸胡三宝,有两句歌词:“公子的家世真堂皇,父做高官姐姐是娘娘。”

胡三宝私捕李春阳以后,宋玉兰告状失败,去天后宫哭诉,遇到胡国丈,对胡国丈唱了一首歌控诉胡三宝:“此人头顶一块天,腰系皇家裙带线。父是当朝官一品,皇帝娘娘是内亲。”

按照史料的记载,胡姓长女成为皇帝后妃,父亲又是当朝一品官的,只有一位——明太祖朱元璋的贵妃胡顺妃。

胡顺妃是明太祖洪武三年五月封妃的,父亲是明初勋臣胡美。

按照史料的记载,胡美与胡大渊、胡泉、胡涧、胡通,都是明初勋臣胡大海的伯仲。

史料里的胡美是沔阳人,原名胡延瑞,先追随陈友谅,后归附朱元璋,改名胡美。

胡美的女儿是胡顺妃,那么胡美有没有儿子呢?

有。

史料里有好几处记载。

一处是有关胡美归附朱元璋的记载里,提到胡美的儿子。

明史在《胡美传》里面说,朱元璋招降胡美,胡美派郑仁杰为使者,来跟朱元璋谈判投降的条件。

但在明史的《刘基传》里面,却说朱元璋招降胡美,胡美派儿子来跟朱元璋谈判投降的条件。

因此按照史料的记载,郑仁杰是胡美的儿子。

一处是有关胡美卷入党案的记载,说的是明太祖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处死胡美全家,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案发,朱元璋下诏列举奸党,说胡美因长女为贵妃,偕同儿子、女婿入乱宫禁,事情败露,朱元璋才把胡美全家处死。

还有一处是明朝才子祝枝山文集里面描写的,说是胡美曾经两次违法进入后宫,第一次违法进入后宫事后已经感觉不妥,但还要第二次违法进入后宫,而在胡美第一次违法进入后宫的前两年,胡美的女婿和儿子已经在宦官的帮助下违法进入后宫,由于胡美一家人违法进入后宫多次,事情败露后,胡美全家被处死。

从这些史料上可以看出来,胡美有个儿子叫郑仁杰,但还有个儿子,史料里没有记载其名字。

这个在史料里没有记载名字的国舅,是否就是剧情故事里的国舅胡三宝呢?

这还要从史料里的胡美案说起。

胡美案里,胡美的罪名是“入乱宫禁”。

胡美归附朱元璋以后,战功赫赫,朱明政权一建立,朱元璋就封胡美为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其中的中书平章,那是从一品的高官。

明太祖洪武三年,朱元璋又封胡美为豫章侯,世袭罔替。侯爵在明朝,是二等爵,享受正二品的待遇。

同年五月,朱元璋又封胡美的长女为妃,即胡顺妃。

明太祖洪武九年,朱明政权改制,不再设中书平章这个职位了,但朱元璋并没有因此就取消胡美的从一品的待遇。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四月,朱元璋榜列勋臣,把胡美当年的归附比喻成“窦融归汉”,改封临川侯,大大提升给胡美的待遇。

不用说,从这时起,胡美虽然不是正一品的官爵,但却享受着正一品的待遇。

以朱元璋对胡美的器重,断不会因为胡美偕同儿子、女婿违法进入后宫,就处死胡美全家。

因为违法进入后宫,罪名是大不敬,而大不敬这个罪名,包含的违法行为很多,并非单指违法进入后宫。

在胡美案发以前,也不是没有勋臣犯下大不敬的罪,朱元璋要么予以宽恕,不进行处罚,要么从轻发落,警告一下而已。

所以,朱元璋不可能因为这点事,就区别对待胡美。

而朱元璋找借口滥杀勋臣,是在明初太子朱标死后,胡美案发时朱标还活得好好的,朱元璋也还没有找借口滥杀勋臣。

因此,胡美的死因,必是在其偕同儿子、女婿入乱宫禁时,有人犯了必会牵连全家被处死的大罪。

明朝有一项规定,后妃娘家的男丁,如果没有官职的,就到锦衣卫挂一个指挥的职位。

郑仁杰在朱明政权建立以前,就跟着胡美归附朱元璋,等到朱元璋登基,郑仁杰不可能没有官职。

胡顺妃娘家的男丁,除了郑仁杰,就只有胡美的另一个儿子。

胡顺妃于明太祖洪武三年入宫,年纪肯定不大。

史料对胡美另一个儿子的记载,是相当的晚,也就意味着胡美的另一个儿子,年纪肯定比胡顺妃小,没有功劳可以封官,只能靠着胡顺妃的裙带关系,到锦衣卫挂一个指挥的职位。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胡美案发。

当时已经查实,是锦衣卫的秦指挥,与宫人有染。这可是淫乱宫廷,属于必死的罪。

史料里没有记载秦指挥是不是胡美的儿子,但却可以推测出来秦指挥是胡美的儿子。

因为在秦指挥被查实犯下淫乱宫廷的必死之罪时,胡顺妃却挺身而出保护秦指挥,替秦指挥求情。

这秦指挥和胡顺妃是什么关系?

从常理分析,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秦指挥与胡顺妃有染,要么是秦指挥就是胡顺妃娘家来锦衣卫挂职指挥的男丁。

如果是秦指挥与胡顺妃有染,那么秦指挥就不是胡美的儿子,朱元璋给胡美的罪名就不成立。结合胡美案不难看出来,秦指挥就是胡美的儿子,胡美全家被处死,其他死者都是受了秦指挥的牵连。

第三章:胡美是护国将军

梳理清楚胡美案中胡美的死因,就明白胡美的死其实与胡美本人有没有偕同儿子、女婿违法进入后宫没有必然关系。

因为早在胡美本人违法进入后宫以前的两年,胡美的女婿和两个儿子就已经在做违法进入后宫的事情了。哪怕胡美本人不偕同儿子、女婿违法进入后宫,胡美也迟早会受秦指挥的连累,落得个全家被处死的下场。

所以胡美案与明初的其他勋臣大案是不一样的。

按理来说,胡美案与胡惟庸案没关系,但在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案发,朱元璋把李善长列为胡惟庸党的同时,也把胡美列为胡惟庸党,这里面是有文章的。

什么文章呢?

结合史料不难看出来,那个帮助胡美的女婿和两个儿子违法进入后宫的太监,与胡惟庸案有关。而与胡惟庸案有关的太监,还能有谁呢?就是胡惟庸的嫡孙胡三宝。

否则,朱元璋就算以入乱宫禁的罪名处死胡美全家,也不可能把胡美列为胡惟庸党。

结合史料分析胡美案,秦指挥好色到敢淫乱宫廷,那么秦指挥就是《山歌姻缘》剧情里国舅胡三宝的人物原型,因为剧情里的胡三宝就很好色,调戏良家女子。

至于胡美三个儿女三个姓,其实在乱世也很正常。

从年龄上推算,胡美及其儿女都是经历过元末乱世的。

在乱世,同宗的兄弟姐妹或因失散,或为避祸,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一点都不奇怪。

等到乱世结束,改的姓名已经叫习惯了,也没有必要改回来,如果要认祖归宗,可以从儿子一辈再把姓改回来,也可以不改回来,直接用新的姓传承自己这一支血脉。

但在宗谱上,也会记录其原本的姓名,以及改姓后的姓名。

据此可以推测出来,郑仁杰和秦指挥,在胡美宗族的世系谱上,必定是姓胡的。

那么不论姓,单论名,秦指挥的名字是不是叫三宝?

这个史料里没有。但在史料里,胡美的伯仲胡大海,有两个亲生儿子,一个叫胡三舍,一个叫胡关住,另外还有很多养子。

从胡氏宗谱上可以看到,只有胡大海的养子,才是按照得德字辈来取名的,甚至还有一个养子也没有按照德字辈来取名。

而胡大海伯仲的亲生儿子,应该是按照三字辈来取名的,所以胡美的儿子郑仁杰和秦指挥,都是三字辈,郑仁杰的原名应该叫胡三杰。

那么秦指挥的原名呢?本姓胡,三字辈,最后一个字应该是可以跟杰字匹配的字。

《滕王阁序》曾有“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名句,宝字正好与杰字匹配。

因此,秦指挥的原名应该就叫胡三宝。

但因胡美案,胡美全家被处死,“姓氏俱没”,胡美的两个儿子到底原名叫胡什么,已经无从考据了,只能通过合理的推测来断定。

通过合理的推测,就可以推测出《山歌姻缘》剧情里的胡国丈,就是明勋臣胡美,剧情里的国舅胡三宝,就是秦指挥,剧情里提到的胡三宝的大姐,就是明初朱元璋的贵妃胡顺妃,剧情里提到的胡三宝的大姐夫,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从这里视角可以推测出来,剧情里,故事的历史背景不会晚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但这依旧不够精确,没说清楚剧情里的故事发生在明太祖洪武七年到明太祖洪武十七年期间的具体哪一年。

那就从剧情里的胡国丈身上挖掘一下。

在剧情里,胡国丈的府邸在凤阳县,叫护国府。

胡国丈是府邸为什么会在凤阳县呢?因为凤阳县就是凤阳府城,是明朝的中都,在永乐大帝迁都北京以前,皇子和皇亲国戚的子弟,都会派到凤阳县历练一段时间。

所以,凤阳县有皇城,也有皇亲国戚的府邸。

经过上面的推测,剧情里的胡国丈就是明初勋臣胡美,在明太祖洪武七年带明太祖洪武十七年这段时间,胡美曾任中书平章、同知詹事院事,是豫章侯,又改封临川侯。

这其中,只有中书平章才是一品官,同知詹事院事是二品官,豫章侯、临川侯,都是二等爵,享受二品官的待遇。

身为一品官的胡美,府邸自然要符合一品官的标准。

但胡美担任的一品官,在明太祖洪武九年改制时,不再设了,只是继续享受一品官的待遇,到了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四月改封临川侯,还给予了荣誉,提升了待遇。

可这府邸怎么取名?不管是叫豫章侯府,还是叫临川侯府,都不合适,不能彰显出胡美一品官的地位。

在胡美担任中书平章时,还可以取名叫中书府,可是明太祖洪武九年改制,不再设中书平章这个职位了,胡美的府邸取名叫中书府也不合适。

那就只能按照荣誉取名。

朱元璋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四月,改封胡美为临川侯时,把胡美当初的归附比喻成“窦融归汉”,这对胡美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按照明朝的制度,获得荣誉的武官,可称护国将军,这不是官职,只是一个不论品级的荣誉称号。

对胡美来说,给府邸取名叫护国府再恰当不过,完全可以避免按照爵位给府邸取名带来的尴尬。

剧情里,胡国丈的府邸叫护国府,观众就可以推断出来,故事的历史背景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四月以后。

但这依旧没有把故事发生的时间精确到具体哪一年,那就继续来挖掘。

按照史料推算,胡美本人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两次违法进入后宫,在此前的两年,也就是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胡美的两个儿子和女婿就已经在做违法进入后宫的事情了。

后宫可不再凤阳县,而是远在京师,也就是南京,胡美的两个儿子和女婿要方便违法进入后宫,就不能住在凤阳县,得住在京师。

剧情里,胡三宝住在凤阳县的护国府,观众就可以推断出来,故事的历史背景在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以前。

第四章:传统文化微创新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精确到具体的年份,这要从剧情说起。

剧情里,宋玉兰和李春阳是一对,谈恋爱的事情是整个茶山都知道和认同的。

影片开头,是宋玉兰和李春秀等采茶姑娘唱采茶歌。

这时,李春阳等打渔汉子就从江上把船划到茶山脚下,来找宋玉兰等采茶姑娘对歌。

李春阳对歌对赢了宋玉兰,还唱歌取笑宋玉兰有歌不会连,惹得宋玉兰生了气,李春阳就按照同伴的指点,去找宋玉兰的父亲宋老爹说情。

宋老爹出场的镜头,是挑着一担柴禾走在回家路上,一边走一边唱歌:“三月里来三月三呀喂,布谷阳雀叫满山呀喂。叫破嗓子呐干着急,唱歌还得数老汉呀喂。”

这一首山歌,就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日期:三月三。

所以具体来说,剧情里,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从明太祖洪武十四年三月三开始的。

剧情总共就是从三月三开始,到八月宋玉兰和李春阳成婚结束。

或许有人会问,剧情里,宋玉兰和李春阳的婚期是八月十五,当天胡三宝私捕李春阳,事后才出现护国府这个名字,难道按照剧情,就不能是故事发生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三月三,然后当年四月胡美改封临川侯,所以剧情里的八月出现了护国府这个名字呢?

这就得从剧情里的胡三宝说起。

剧情里胡三宝,第一次与宋玉兰相遇,对宋玉兰唱了一首歌:“听说小妹会唱歌,我今前来歌对歌。听说茶山歌做媒,我今前来求婚配。只要小妹点个头,花花轿子抬你走。”

这是唱曲。

按照史料的记载,朱元璋看不惯武官子弟狎优、唱曲、踢球,就下令,凡嫖娼者割鼻尖,唱曲者削其唇,踢球者断足等等。

而在史料里,胡美是明初开国将领,实打实的武官。

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四月,胡美获得荣誉改封临川侯以前,胡美尚且算不得勋臣,地位有限,一旦胡三宝唱曲被人告到朱元璋那里去,胡美也保不住胡三宝的嘴唇不被削。

但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四月,胡美获得荣誉改封临川侯开始,胡美位列勋臣,地位很高,就算胡三宝唱曲被人告到朱元璋那里去,胡美也能保住胡三宝的嘴唇不被削。

胡三宝当然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所以,剧情里故事发生的这个三月三,就必定是明太祖洪武十四年的三月三,绝不是明太祖洪武十三年的三月三。

梳理到这里,观众就知道,剧情是一个发生在明太祖洪武十四年三月三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八月间的故事。

弄清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看懂这部电影就容易了。

《山歌姻缘》也是一部人美、歌美、景美的电影,但在电影市场上的成绩却远远比不上彩调电影《刘三姐》,只因故事比不上彩调电影《刘三姐》,角色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从剧情来看,《山歌姻缘》只是一个老套路的故事——底层社会的爱情,相爱的双方遭到官二代的迫害拆散,遇到一个敢管事也有权管事更要管事的官,最终官二代受到了惩罚,而相爱的双方也走到了一起。

这样的故事,从古至今都是一抓一大把的,所以《山歌姻缘》这部电影的故事是不吸引人的,吸引人的只是演员的美貌,歌曲的好听,以及景色的美丽。

彩调电影《刘三姐》则不同,剧情里的对白和歌曲,那都是大有深意的,很容易给观众带来深度感触。对彩调电影《刘三姐》,可以用一句刘三姐山歌的歌词来概括:“山歌里面有文章。”

但对《山歌姻缘》,只能用另一句话来概括:“山歌里面无文章。”剧情里的对白和歌曲,难以给观众带来深度感触,正好与彩调电影《刘三姐》相反。

邵氏电影并没有吃透山歌的精髓,模仿彩调电影《刘三姐》创作山歌电影,主创人员根本就不懂山歌,所以学了个形似神不似,《山歌姻缘》在电影市场上的成绩远差于彩调电影《刘三姐》,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以说,《山歌姻缘》是一部失败的山歌电影。

当然,对没有看过彩调电影《刘三姐》的观众来说,《山歌姻缘》其实也算成功。比如台湾省,由于意识形态的缘故,彩调电影《刘三姐》没有在台湾省上映,台湾省的观众看到《山歌姻缘》就大呼经典。

但就《山歌姻缘》来说,失败归失败,却依旧是有三个亮点的。

先说第一个亮点——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微创新。

在剧情里有一段,宋玉兰和李春阳在天后宫订终身。

宋玉兰唱:“天后娘娘作见证,我与阿哥订终身。五月十五下茶礼……”

李春阳接唱:“八月十五是婚期。”

宋玉兰唱:“但愿夫妻常相爱。”

李春阳唱:“恩爱夫妻永不离。”

宋玉兰唱:“但愿白头同到老。”

李春阳唱:“死后魂灵也相依。”

宋玉兰唱:“变花要变花连理。”

李春阳唱:“变鸟要变双比翼。”

随后二人一起去月老神像边上,扯下两条丝带打结,边打结边合唱:“两条丝带结金兰,结不容易解也难。既然结起何必解,结到白头也心甘。”

在这一段剧情里面,宋玉兰与李春阳是以结金兰来比喻结为夫妻。

传统文化里边,金兰这个词,是用来比喻朋友、兄弟的意思,从来就不是用来比喻夫妻的意思,但在《山歌姻缘》里边,剧组创新了用法,给金兰这个词创新了一个意思,可以金兰来比喻夫妻。

类似的微创新,就跟鸳鸯一词那样,起初也是用来比喻朋友、兄弟的意思,后来也被人创新用法,可以用来比喻夫妻。

有些观众认为,《山歌姻缘》把金兰一词用来比喻夫妻,是错用,那么在这些观众的认知里,第一个把鸳鸯一词用来比喻夫妻的那位古代文学大家,是不是也错用呢?

如果把这类微创新认定为错用,那么文学永远不会发展。

第五章:一部失败的经典

再说第二个亮点——爷有娘有不如自家有。

剧情里,对歌选亲那一段,胡三宝唱歌叫宋玉兰嫁给自己:“对歌选亲笑话多,不是秃子就是驼。还是嫁给本公子,一表人才会唱歌。”

紧接着,师爷丁伯川唱歌拍马屁:“公子的人品非凡响,人中之龙鸟中凰。”

书生又接着唱歌劝宋玉兰嫁给胡三宝:“公子的家世真堂皇,父做高官姐姐是娘娘。这样的公子你不选,莫非你还想嫁皇上?”

宋玉兰则唱歌:“往年对歌自己唱,今年对歌有帮腔。都说这位公子好,”招手唱歌叫采茶姑娘们:“你们帮我瞧一瞧。”

丁伯川和书生还在拍马屁夸胡三宝:“本来就好嘛!”

结果采茶姑娘们唱歌骂胡三宝:“说他人品一条龙,我看倒像一条虫。”

“说他才学高又高,绣花枕头一肚草。”

“说他多情倒也多情,见了女人他骨头轻。”

“说他家世了不起,处处仗势把人欺。”

“我看他只有一样好,浑身上下肥油膏。找个母猪来配种,那才叫郎才配女貌。”

这一段剧情,《山歌姻缘》的择偶观还算端正。

胡三宝虽是皇亲国戚,但却不学无术,还会仗势欺人,这样的渣男,当然不能嫁。

嫁给这样的渣男,受欺负不说,一旦这渣男的后台靠山倒台,自己失了势,这渣男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

剧情里,双方继续对了几首歌,宋玉兰对赢了胡三宝,又跟李春阳对歌连情。

李春阳只是一个穷渔郎,但却有一技之长,养家糊口不成问题,这样的男人虽然谈不上好,但却马马虎虎过得去,勉强可以嫁。

在婚姻市场上,胡三宝输给李春阳,输在爷有娘有不如自家有。

最后看第三个亮点——社会是真正的大学。

在《品《刘三姐》》时提到过,唐朝的秀才,一个个才学赛状元,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品《刘三姐》》时,也批判过受宋明理学和八股荼毒的读书郎,一个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真才实学。

那么,促使读书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最早是谁造的孽呢?是宋真宗赵恒。

赵恒写《励学篇》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在赵恒的励学下,书生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就连采茶戏里面都有唱词:“我哥(情郎)本是读书郎,黉门秀才学问深。”

从赵恒励学以来,科举制逐渐形成了八股文的雏形,直到明宪宗成化年间,正式定型为八股文。

受赵恒励学的鼓舞,读书进学这一行就变质了。

以往的读书郎是十年寒窗做学问,才华横溢做文章,天文地理都学到,男儿志气在四方。

读书,可不是专门为了考功名当官的。

但从赵恒励学以后,读书专门为了考功名当官,就成了社会上的普遍现象。

因为从赵恒开始,官家颁布的政策,读书郎只有为了考功名当官去读书,读书才有意义,不为考功名当官的读书,全都是没有意义的。

政策导向,使得书生基本上不再学什么天文地理等各种学问,专一死记硬背四书五经,绝大多数读书郎都是有学历没才学的。

更要命的在于,政策导向的意识形态出了问题,把书生引导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攻书立志向的书呆子,除了读死书,就是死读书,直到读书死,全然脱离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以至于绝大多数读书郎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山歌姻缘》的剧情里,对歌选亲那一段,胡三宝和请来帮腔的书生,对歌就对不过宋玉兰,还说宋玉兰:“这丫头真有两手。”这类书生,其实就是受了赵恒励学的害。

反观宋玉兰,一个采茶姑娘,对歌却能对赢书生,凭的是什么?凭的当然是社会实践。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读书认字只能学到知识,社会实践才能产生智慧。

所以高校不算真正的大学,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学历低的人才学赛过学历高的人,没学历的人才学赛过有学历的人,是经常出现的普遍现象。

这不仅在彩调电影《刘三姐》里面得到体现,在《山歌姻缘》里面也得到了体现。

因为有这三个亮点的支撑,《山歌姻缘》虽说失败,却也部分成功,算得上是一部失败的经典。

至于剧情里,胡国丈罚子,其实是一大败笔。

为什么要说这是一大败笔呢?来看剧情就知道。

剧情里,胡国丈与宋玉兰相遇,是因为听到宋玉兰在天后宫哭诉冤情,胡国丈就告诉宋玉兰,“老夫为官一向清正”,要替宋玉兰伸冤出气。

这分明是一个好官的形象。

可是事实上呢?

胡三宝犯了调戏良家女子、私捕良民、诬陷良民三宗罪,胡国丈果然为官清正,就应该按照王法来纠办。

然而胡国丈却不按照王法来纠办,反而对胡三宝“家法伺候”,这可是动用私刑,与动用私刑私捕良民的犯罪分子胡三宝有什么区别?

所以胡国丈的“老夫为官一向清正”的人设,在“家法伺候”胡三宝时就已经彻底崩塌,凸显出胡国丈其实只是口头清正,实体腐败的两面人。

但在剧情里,这个腐败的胡国丈并没有受到制裁,对犯下三宗罪的胡三宝,几乎谈不上惩罚——罚胡三宝去给宋玉兰和李春阳谢罪,在宋玉兰出嫁的花轿前敲大锣。

这样的惩罚,相当于犯罪分子来给受害人道个歉,就不追究其刑事责任了,这不就是雷声大,雨点小,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么?这样办案的官,会是什么好官?绝对的腐败分子。

《山歌姻缘》设定胡国丈这个角色,到底是三观不正,还是反讽封建官僚,怕是只有主创人员才说得清楚了。但以胡国丈罚子作为剧情的结尾,无异于剧情烂尾。

 4 ) 山歌系的爱情——不爱富贵爱儿郎的老桥段其实不错听

 首先之所以会看这部片子是因为先听过了童丽的那首山歌姻缘,
对于其中那段——
妹相思哎
妹真有心哥也知
蜘蛛结网三江口哎
水推不断是真丝哎
哥相思哎
哥真有心妹也知
十字街头卖莲藕哎
刀斩不断丝连丝
的对唱段落甚是有爱,对唱之中的欲语还休脉脉情浓,
勾兑过程中的咿呀歌唱,总带着些暧昧气息。
继而才发现了这部拍摄于1965年的《山歌姻缘》
剧情很是简单,爱唱歌的采茶姑娘与同样会唱歌的打渔汉子两情相悦互许了终身,五月十五下茶礼,八月十五是婚期。
一看就是反派角色的脑满肠肥型国丈之子胡三宝垂涎姑娘美色,说媒不成在成婚当日从中作梗抢走了新郎威逼其在退婚书上签字(这个策略实在一扫从古至今一贯抢亲抢新娘的桎梏,委实够新奇的),新郎自是不允,被反派公子及其爪牙扔进深山之中。
另一边是找不到新郎的采茶女和亲友乡邻们前去官府状告反派公子,知府自然是护官符一脉风格的表示管不了关门送客。
于庙中哭诉不平事的采茶女遇见了贵人,好吧正是那胡国丈本人(更为奇妙的是这位胡大人他居然是个正面角色),于是转机顿现修成正果有情人终成眷属剧情完结是也了...
虽然剧情糟点略多了,但里面的歌曲还是很够分量很够听的,
一开始的茶山采茶歌、和打渔汉子们的TX风对歌,
互诉衷肠的两人对歌,花若有知开并蒂,人若有知配夫妻,
歌台前招亲时候的段落更显得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简而言之,这片子不错听...(此处是听不是看)...

 短评

仿佛是翻拍的《刘三姐》,好几首歌曲一样,一些对歌画面也相似。黄梅戏+广西山歌

5分钟前
  • 曾照彩云归
  • 还行

这个版本渣啊!!!

10分钟前
  • 阿瞒冲起来
  • 很差

港版刘三姐,主演是后来自杀的女星杜娟,唱段均为歌后静婷代唱,情节极其简单通俗,缺乏一些转场。焦姣,何莉莉皆为人肉布景板。

11分钟前
  • 烈焰红唇龙
  • 还行

难道全香港就只有静婷和江宏会唱歌?

14分钟前
  • 龙门客栈店小二
  • 力荐

大陆的刘三姐一片的热潮引发了香港邵氏的跟风,《山歌恋》和此片都是如此,但场景和明星还是邵氏的好看。

16分钟前
  • 爱德华大夫
  • 推荐

歌曲不错

20分钟前
  • 醉驾男主角
  • 推荐

桥段选材中国传统的才子佳人,不爱钱财爱才郎。山清水秀,摇曳的麦浪,碧绿的江水,六十年代的电影虽青涩但质朴,如同一个待字闺中的佳人,未经世事的熏染,透露着纯洁和清纯。山歌味浓厚,山妹情真,船郎才高。

25分钟前
  • 江天暮雪
  • 推荐

山歌系列之二,与山歌恋相比,更原生。

29分钟前
  • 方枪枪的枪
  • 还行

小时候看过, 男女对歌挺有趣

34分钟前
  • royaso
  • 还行

补标一下,杜鹃乔庄焦姣何莉莉都是挽仪老师爱看的脸,跟风抄袭刘三姐但也是邵氏几部山歌片里最成功的了,原声带都出了双LP...

37分钟前
  • 胤挽仪
  • 还行

山歌好,只是部分唱段有点生硬。

42分钟前
  • 鍾明如
  • 推荐

通俗音樂劇典範,看那孫八一(葛小寶),左一串雙押韻,右一堆三連音,最後punchline出籠,玉蘭不愧為rapper中的女流之輩。battle大戰精采十足。

46分钟前
  • thinpony
  • 还行

不知怎地,邵氏于我,就像一个痴迷一辈子梦想的孩子。无论电影是什么类型,只因这是一个王国!

49分钟前
  • 邵禹升
  • 还行

其实还蛮好看 女主更适合演贵妇而非山间少女

53分钟前
  • 荒原客
  • 推荐

57分钟前
  • 囧老伯
  • 还行

这类邵氏山歌对唱片都是灾难,太难听了

58分钟前
  • 很差

刘三姐在前,此片在后,诸多相类之处,甚至很多完全照搬呀。虽说此片后拍,可是在我看来,没有进步的地儿,反而大大不如刘三姐。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女主角不及,二是,风景不及

60分钟前
  • 郭三三三
  • 还行

以前只知道刘三姐,香港居然也有山歌电影,质量还不错,难得

1小时前
  • 百了断
  • 还行

這部沒大陸的劉三姐好,類似的還有 山歌戀 ,山歌戀里的女主是愛憎分明,性格潑辣又俏皮,男二長得虎但是也很帥啊哈哈

1小时前
  • *
  • 还行

邵氏唯二山歌调电影,加入了斗歌部分以及老套的官二代抢亲,想用以吸引更多中老年观众,可惜票房仍然不好。焦娇、何莉莉都做了人肉背景

1小时前
  • 千寻亿选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