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生活

正片

主演:Lou,Dobbs,泰德·科佩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无对白年份:1982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失衡生活 剧照 NO.1失衡生活 剧照 NO.2失衡生活 剧照 NO.3失衡生活 剧照 NO.4失衡生活 剧照 NO.5失衡生活 剧照 NO.6失衡生活 剧照 NO.13失衡生活 剧照 NO.14失衡生活 剧照 NO.15失衡生活 剧照 NO.16失衡生活 剧照 NO.17失衡生活 剧照 NO.18失衡生活 剧照 NO.19失衡生活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有时间就看,学学构图跟配乐

不懂配乐跟构图的可以好好看一下,这部片子的配乐跟构图算范本教学了。

开场就是听着让人emo的音乐配合看不太懂的壁画。一场大火熊熊燃烧,切到结尾会出现最初面目的烧毁的发射站基地,再转到那些快满屏的上帝视角加各种延时拍摄给观众展示遭到破坏的自然环境,贫瘠的山川土地,工业与时代加速整个地球的新陈代谢;然后切入各种人类与社会,科技与发展的结合画面,反正配乐听的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浮躁与不适…

其实会好奇,导演在拍这些画面之前是否有过计划?是不是要开脚本会议,确定哪些画面符合这个主题?还是说就是导演自己带着摄影师走南闯北按心情跟能力取这些景?拍摄途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吗?需要得到哪些帮助?这些反而成了我看这部纪录片会去思考的问题。很多画面不像同一个时代的,有些很模糊,很老旧,也不是一个国家,这种纪录片拍下来自然感觉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三十五分钟后看到一系列旧房爆破,我第一个冒出的想法就是,这么高跟平整的建筑为啥要拆掉!看看咱国家,低于四层的才敢拆,拆的也大部分都是危楼破房。

看这种纪录片,个人感受很像在剧院听演奏会,大视角大旋律,独奏加solo,长时间待机很怕审美疲劳,所以需要剪辑,也就是音乐指挥去调整节奏,没调整好,或是哪一下太久了,就特催眠,可以闭眼睡。

这1982年的纪录片和我前段时间看的一部纪录片《轮回》不少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处。那潮水般的车流人流,像机器一样运作的工具设备,看起来异常麻木的平凡生活,都无不彰显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循环与重复性。几十年前是这样,几十年后还是这样!人类好像发展了进步了成长了,但把时间的尺度放大,依旧是在循环播放,物质不停的更新换代,人却并没有太多觉醒,一批又一批的往怪圈里跳,从发展国家步入发展中国家,再到发达国家,然后发达国家开始讲究人权自由环境,把不好的转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吸收然后发展变成发达国家又转给发展国家…富人有富人的生活,穷人依旧经历穷人的苦难…所有都是一个循环与轮回,人们需要多久多快才能跳出怪圈呢?

开头跟结尾遥相呼应,一面墙上像壁画一样的图案,是高耸的一栋栋建筑吗?

好喜欢最后那个稳的要命的跟踪镜头,发射的航空母舰失败残骸掉落,配合那个音乐真的很好奇最后掉落何方,1982年的摄影技术这么牛逼吗?

这种片子适合放在大屏幕作为科教片展示,增加眼界与启发。

 2 ) 用超级影像回答超级问题的哲学电影

1

天地玄黄的精神之父。

印第安人的语言:科亚尼斯卡奇。

科亚尼斯卡奇,科亚尼斯卡奇——

一遍又一遍的低吼声,提醒我们的生活已经失衡了。

比起天地玄黄,他显得影像酷酷的,快速,慢节奏,让人想起当年的维尔托夫。

这种酷酷的,也正是电气生活全面铺满世界的表征。

没过多久中国就加了进来。

电影的气质也是配乐格拉斯给的,作为古典音乐界的宠儿,他给这部电影带来的揪心的悸动。

2

让我们睁开眼,看看这部电影到底在说什么吧。

——我们根本不知道,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我们将向哪里去?——

这可能也是第1次用超级影像回答超级问题的纪录电影。在精神上也是回应着库布里克的,2001奥德赛。

超级问题就是哲学问题:我们如何看待这个宇宙?

所以本质上它就是用琐屑的办法来回答问题的哲学电影。

 3 ) 失衡生活

这部片子拍摄于1985年到1987年间,距离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光,但其独特的讲述方式即使放到现在的同类影片中作比较也一样不显得过时。
Koyaanisqatsi的片名出自印第安语,有疯狂、混乱、失去平衡、崩溃和另类生活的含义。以如此费力的方式表达了影片想要表达的情绪却又在整个过程当中没有一句解说词,这样的费力显得诚挚而恳切。
纪录片本身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大众审美的一种要求,它以回归和还原的手段安静地向观众陈铺各种各样的生活社会以及自然元素。《失去平衡的生活》甚至连解说旁白都没有一句,运用画面和音乐表现了这个越来越复杂、烦躁的世界中生活者的状态。
影片的焦点放置在摩登的生活方式及全球化概念,缠绕其中的是极为不同的古文明及第三世界。导演说本片:“处理的是当代文化、传统文化,以及手工的存在──南半球的纯朴文化。”
影片一开头音乐即在观众未察觉的时刻伴随而来,褐色泥墙上特殊的符号,充满了宗教神秘感和纯朴的文化渊源,有一种历史长河由此开始流淌的暗示。接着即慢镜头展示雪花飘落机械倒塌场景,若看完整片不难发现这两处皆有在片尾再次出现,深化“失衡”的主题,形成回字结构。
庞大的失衡过程开始展现:从原始的自然之美逐渐开始过度,从火山喷发到人类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着自然,再到人们在工业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和人们机械一样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表情越来越麻木……
没有强加的言语灌输却用让人难受的方式传递了生活是这样失衡的现状中人们的情绪,驱使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
纵观全片,影像资料的编排方式看起来无非就是快于或慢于实际速度,拍摄方式也只是航拍仰拍俯拍或者特写大特写,镜头的运动也只是推拉摇移,可是搭配起来却有其独特的结构形态,可圈可点的地方随处可见。
场景理解:
首先是缓慢航拍的河流山川,呈现出暖色调的山峦,这些都是非常静态和原始的。没有污染、荒芜人迹的景别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缓慢的节奏让观众体会到了自然环境形成的持久性。这里和后来的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有异曲同工之妙——地球从最开始到后来变得物质丰富资源充裕经历了漫长的40亿年。
云卷云舒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此处播放速度开始加快,天空云朵翻滚变化莫测动态十足,恍若一幅幅精美的明信片,地球上的各种变化也逐渐开始——瀑布直泻流逝激荡,山河崩塌火山喷发,人类这个不速之客开始进入自然生物圈并改造之, 火山喷发—人们投放炸弹—爆破拆迁,以流畅的方式完成了从自然到人为的巧妙过渡,激烈的变化中地球被改造了。
艳阳高照的沙漠中,远处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爆炸出来的的蘑菇云与近处的干旱中艰难生长的植物构成一副均匀有层次的景深画面——传递出一种自然生物环境已经被步步吞噬的无可奈何,即使是那么想要顽强地活下去,仍旧是艰难重重。
现代机械设备出现,音乐也刺耳地开始变调,节奏加快。此处的剪辑手法十分奇特:站在大型机器中间的人群表情无奈焦躁地向天空张望+高楼的蓝色玻璃上映衬的云朵变换,镜头拼贴很自然地把沉重的思考转移到了观众手上,他们在张望什么?在等待什么?为什么表情都那么无可奈何为什么没有言语?
之后的大规模的现代人类生活内容的展示,并几乎都以大于24格每秒的方式播放。固定机会俯拍下拥挤的排队等候的大厅、人潮涌动的街道,都以极快的播放方式在短时间内展示了这里近乎一天的忙碌状况——喧嚣杂乱没有安宁。
在特写人物面部表情的时候播放速度又变得缓慢,地铁前的白领、飞机前的飞行员、广场上涂脂抹粉的演员,似笑非笑——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快乐么?这是生活么?生硬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可以给人以真正的安全感?灯红酒绿喧嚣繁华的夜晚睡得安慰?超载的轮船和列车不会过劳成疾?交错的公路立交桥和川流不息的车辆要匆匆地奔向哪里?
明亮的圆月也升起来再隐藏于高楼之后,夜晚也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而被快速消遣掉。黎明太阳升起,光芒普照大地,朝圣的歌唱唤醒早晨,而城市里面人们匆匆穿梭的一天又开始了,没有停下来。劳动生产、食用快餐、娱乐消遣……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电动游戏中不断向前奔驰的车正是这点的隐喻。
     大量的现代化生活素材堆积了片子约三分之二的内容,也正是这样的堆积,创新了一种独特的电影语言。
音乐理解
     只依靠影像和配乐完成的片子想要表达华语意义那音乐必然占据很大的比重。从纪录美学的角度看,音乐在纪录片中应该是有声源的,并作为剧作结构的重要元素参与作品的构成。本片的配乐是美国简约派音乐大师菲利浦•格拉斯(Philip Glass)的倾情之作,不论是张弛的快慢还是乐器的转换,都贴切而入神,有铜管乐的低沉,也有长笛的大气,有大提琴的简单,也有钢琴的空灵,有时候重复循环,有时候突变激昂,给观众跟随音乐思维扩散的视听感受。
    从观众欣赏的角度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凭空冒出一段编导强加进来的、一段浸透着编导强列主观色彩的、带有明显意图的音乐,其结果是破坏了纪录片的真实性。纪录片不能滥用音乐,“戏不够”、“歌来凑”的情况不应该在纪录片当中发生。非到要用音乐的时候,这时的音乐如果单拿出来听应该什么也不是,没有明显的旋律,没有完整的乐句,只是一种无序音符的组合,在与其他元素整合起来时,才能表达出一种情绪、一种气氛或一种情感,这时的音乐应该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只是一种感觉,或已是音响的变种。如果有音响能够替代,就绝不用无声源音乐。所以音乐一定要保持和影像内容相互呼应联系,结构趋势一致,才能循序渐进地对观众进行心理的引领,暗示与影响

结语:疯狂的一生,动荡的一生,不安的一生,破碎的一生,需要改变生活方式的状态 如果我们从地上挖取宝贵的资源我们就会招致祸害,在洁净日时,天空中会布满蜘蛛网,让世界天翻地覆。

 4 ) 看着这个名字就像一部宏伟的史诗

1.
        整个电影中观众得到的信息除了电影标题就是视听体验,没有故事没有讲解,一切都任凭你解读。所以我只说说我自己的理解。当然对于这种本身就不明确的电影来说,明确的解读可能是很讨厌的spoiler,但是只是我的一家之见想必无妨。
        电影分为四个部分、循序渐进地讲了人类文明从1. 与自然共处时代,到2. Pre-modernity (这词我自己编的,意思是有了一定科技但是对科技充满畏惧和怀疑的时代),到3.Modernity (利用科技大规模生产和消费的时代),最后再到4. Post-modernity (希望丧失自我怀疑不知所措的时代)。
        第一部分从影片开始到拖拉机出现之前。这部分的画面只有自然而没有人类以及人造的物品,象征着科技未发展之前人类还是自然中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个画面和配乐也缓慢雄伟、有一种和谐的氛围。
        第二部分从拖拉机出现到人造建筑连续的爆破。就像上面说的这部分整体的感受是人类对人类目前拥有的力量的一种怀疑和畏惧。论据有三。一,最直接的就是那些废墟和破旧街区的画面。它们直接表现了科技可能带来的毁灭和负面影响。二,这一部分很多画面,尤其是刚开始的部分,都是对人类现有科技能力的“炫耀”:大型工厂、通天的信号塔和管道、军事武器(核弹)和飞机。(其中飞机在模糊中靠近的那个镜头里,那个飞机多像一个大怪物呀)。三,这些“炫耀”科技能力的镜头大多使用超长焦镜头拍摄并且景别很紧。超长焦压缩空间创造一种疏离感、而画面紧就使得被拍摄物看起来巨大而有威慑力。这种又疏离又恐惧的镜头语言准确表达了怀疑和畏惧的情绪。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间的分界最明显:就是那一下镜头突然从快到慢,因为从急到缓。在这一部分中人类开始接受自己的力量并且利用它开始大规模地生产和消费。镜头节奏和音乐节奏从一开始的正常到最后逐渐逐渐加快。在节奏稍稍加快的时候、我个人感受到的气氛是乐观和希望:人们享受自己的能力带来的果实。然而随着声画节奏越来越快,画面上人物的活动也随之越来越快。刚才的乐观和希望也变成了一种荒谬和嘲讽,嘲讽生活的重复上了发条一样漫无目的地忙碌。这荒谬也几乎把之后的迷失印在了屏幕上。有一处隐喻蒙太奇:镜头从一条一条的香肠从机器里滑下来切到一排一排的人们乘坐电梯下楼。
        第四部分显然就是之前预示的迷失。快得荒谬的声画节奏而紧紧绷住的神经突然松弛、就像画面里漂浮在空中的视角一样没有着落。声画节奏慢了下来,镜头开始对准人们迷茫不知所措的表情,就像后现代的人们开始怀疑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对未来的不确定焦虑。而最后火箭升空却爆炸而坠落也直接比喻了现实的失败和希望的破灭。

2.
        在完全不知道这个电影的情况下看得这个电影。在第一个部分的时候几乎绝望:虽然画面和声音都漂亮而富有表现力,但是在电影里开始有人物之前我却极度失望和无聊。而一旦屏幕上有人出现、我的兴趣马上就被提起了一些,仿佛之前的画面都突然有了意义。我觉得这现象说明了一个关于我们的问题:“归根结底我们关心的还只是我们自己。” 因为在看到人物之前、尽管画面和声音如此丰富,我们还是不知道如何投射如何共情(what to project on and who to identify with),说白了就是我们没有能力感知与自己无关的情感和信息。看到第四部分,我明确地知道这里要表现迷失、之前片段的镜头语言也确实表达的迷失、但是在看到老人抽烟的镜头之前我就是无法确认。而一看到老人的脸、迷失彷徨的感觉一瞬间就是传达到位。因此我们从情感上理解这个世界/电影的能力真的是建立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的、若没有其他人(同类)我们的情感就再没有落脚之处。

3.
        一个小发现:每个部分之间的转换(除了第三第四部分之间)几乎都是用爆炸完成的。这很好解读:爆炸是毁灭、新文明阶段的降临总是意味着旧文明的毁灭。

4.
        最后必须提一句、电影的摄影实在是美。但是更让人赞叹的是电影导演看待整个人类现在文明横有千古纵有八荒的格局,这比摄影的美还难得。

5.
        KOYAANISQATSI:
          ko·yaa·nis·qasti (from the Hopi language), n.
          1. crazy life. 2. life in turmoil. 3. life out of balance. 4. life disintegrating. 5. a state of life that calls for another way of living.


        
    

 5 ) 赞歌?悲歌!

导演历经8年制作完成的一部非叙事纪录片巨作。以下为个人理解:影片首先以一位翱翔于天际的自然女神俯瞰大地拉开帷幕,伴随管风琴奏明的磅礴曲调带我们了解了一众瑰丽自然美景;接下来又插入一位拥有“全视之眼”的上帝观察者视角,逐一带领观众领略人类如何用勇气和工业挑战自然改变世界(土星五号、臭鼬工厂、流水线生产、为优化通行效率而生的立交桥和摩天大厦),与此同时间断性响起一个以霍皮词语ko.yaa.nis.qatsi为单一旋律不断重复循环类似弥撒的歌曲。一边是对人类工业文明的赞歌,一边是对人类文明犹如寄生虫不断贪婪吮吸地球营业的怒斥;辅以插入工业文明繁荣的背景条件下因为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和高度社会分工导致的失去希望和无助的芸芸众生相,反映了当时身处人类灯塔“黄金时代”众人的迷茫和纠结。1小时处开始不断加快二者播放速度直至二者相融而无法看清影像,影片以一次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失败作为终章,一块不断冒火坠落的飞船碎片犹如伊卡洛斯,在天空飘荡翻滚直至跌落大地...最后的最后,一副巨大的末日壁画(应该是的8,猜的)冉冉升起

 6 ) c'etait un coup de foudre!

这是我第一次有意识的接触纪录片,之前没头没脑的看过些许,时或鲜活,时或沉闷,这也一向是我对纪录片的看法。
  直到了巴黎以后,我住在爸爸一个法国朋友的loft里,他是个酷爱电影音乐文学的人。有天跟我谈起Philip Glass的音乐,后来说起了这套间隔多年的系列纪录片。他用法文读音规则来念以hopi语言命名的电影名字的情景我至今记得,当时是个下午,阳光明媚,闲来无事的我跃跃欲试,他严肃的摇摇头,坚持说晚上天黑后的效果更好,而这样的影片值得配上一个美丽的夜晚,当然还有些许葡萄酒吧,,,
  晚上,我一口气沉入Godfrey Reggio和Philip Glass所营造出的奇异海洋世界里,连续的几个小时我深深沉浸在震惊中,这种感觉只怕再难拥有了。现实的影像,激烈的音乐,我一下爱上了纪录片,这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无疑是最完美的。

 短评

不错,顺便感叹一下汉斯季默21世纪之后创作的东西格拉斯早在80年代甚至之前就玩过了

7分钟前
  • Humbug
  • 推荐

4.7/5.0“Interpol and Deutsche Bank, FBI and Scotland Yard, Business, Numbers, Money, People, Business, Numbers, Money, People, Computer World. Crime, Travel, Communication, Entertainment, Crime, Travel, Communication, Entertainment, Computer World. ”——Kraftwerk「Computer World」

11分钟前
  • Такнао
  • 力荐

Trilogy的第一部Koyaanisqatsi。其他两部名字没记下来,因为都太奇葩了竟然是什么Hopi语。果然纪录片都是带有某种宣传目的的手段,虽然所宣传之物不同,创作年代也不同,但Koyaanisqatsi利用slow motion而不是Man w/ camera的fast cutting达到了某种效果,以一种非人的姿态观看着世间万物。

14分钟前
  • 祝老师
  • 力荐

感动,哭。音画契合度百分百,本来是当作格拉斯周边收的。曾深夜在异地的快捷酒店,看到窗外灯光,听到路上车声,清醒状态下,哭到不能自已。人类文明这么美,但最终会消失,非常非常可惜。机械化,工业化,失衡的现代生活,也都是文明之美啊。人类一定要走出去,这么大的宇宙,蝼蚁也要用力活着。

16分钟前
  • 大黑骡子
  • 力荐

大银幕重看,遗憾降星,真正喜欢的或许只剩下最后一章以及分布全片星星点点的幽默感,曾错误地将电影定义为外星人视角,而事实上它只是看清“现实”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无力俯视,于是一切都变味为“现象”,也就缺少了看到人的能力,那作品要传达的又和雷吉奥批判的资本主义/科技主义牢笼有何区别?格拉斯的音乐再轰鸣,我内心也只能毫无波动,要知道在同年,克里斯·马克拍出了《日月无光》。

20分钟前
  • TWY
  • 推荐

本片可与《天地玄黄》互为补充,《天地玄黄》呈现天地自然的壮丽之美,而本片突出机械世界的冰冷荒谬。

24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8.5/10。本质上还是《持摄影机的人》那套:无情节、无角色、无对白、无排演,完全由各种纪录到的画面搭配上各种配乐组成。电影前段是大自然,后段是城市,意在表现大自然的和谐美好和工业文明的腐化破败。影片配乐极好,城市部分的大量快慢镜头也很好地制造了疲累感(配合上配乐,快镜头制造了动感而压抑的氛围【正如导演眼中的城市生活】,慢镜头制造了压抑感)。但影像整体很单一且重复冗余,同一个点用同样的方式表达来表达去表达半天。

26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纯画面+音乐的纪录片大概是该片开始的吧,后来的《天地玄黄》应该受到该片的影响。86分钟,高佛雷·雷吉奥展现了从蛮荒时代到工业化时代自然与人的进化,自然日渐褪去,人类的科技与文明日益昌盛,最后,却是一个寓言或预言——创造科技与文明的人类也许最终逃不过“自爆”。

30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工业化和消费主义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歇斯底里,我们疲于奔命,却很少做出自省。盲目的时代,我们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一番:我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31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9thNBFF#1/10把这部所谓的“电影”放在NBFF里面简直就是作弊行为。

34分钟前
  • 牛逼协会会长
  • 很差

徐舫周说,画面能清晰阐释的,就不要随便上解说...这就是个典范,画面语言的运用已经精确到超出文字叙述的范围。曾看过一篇文章,人类发明了两样东西改变了城市,一是电梯,二是汽车。电梯使城市向高空生长,汽车使城市在大地蔓延。城市便有了两样东西,摩天楼和高速公路。

38分钟前
  • 半目
  • 力荐

摄影师Ron Fricke广阔的视角下充满了神一样的美感,导演节奏把握非常精准,即使没有语言,完全靠glass天衣无缝的配乐来推进,观众也犹如在看歌剧一般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带入进去。Qatsi三部曲的第一部,来自伟大的80年代,来自先锋艺术最辉煌的年代。

39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The universe is expanding, so whats the point? 转过年来再看此片依然是安眠养神的不二之选。只要在适当时机醒来。就会发现他的伟大。

40分钟前
  • 好样的
  • 力荐

NB,很有几分neo folk的感觉,生活一经高速播放,就会模糊掉方向和目的,进而沦为一块未知用途的电路板,可贵的是电影没有到此为止,转而继续记录麻木茫然的生活,火箭升至顶空,文明瞬间崩溃,一切回归尘土。。。

41分钟前
  • 唐伯猫
  • 力荐

影片的一开始,我还在想看这种东西是不是浪费了一个半小时的生命。后来我发现,是一位伟大的电影人将这个世界浓缩成一个半小时展现在我眼前。我坐享成果毫不费力的就脱离了我坐井观天的世界,进入了一种新的维度。芸芸众生在宇宙中,自以为掌控着命运,其实只不过是万物运行之力下的一枚棋子。

44分钟前
  • Karen
  • 推荐

看了一半的时候觉得寡然,哪想42-66分钟全程高能,跑步机上high出了花。这中段节奏奇佳,Philip Glass的配乐功莫大焉(继续追)。相比这一段愉快跳脱对工业社会人的物化机械化类比剪辑,前段原教旨返自然与后段天谴论都显得陈腐与虚伪些个。

48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1.司空见惯,或许影片还有仅存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世界在30年前就是如此忙碌糟糕,当下几乎完全没有变好,而在30年后可能依旧如此;2.影片95%以上的素材均可在中国获得。

5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三部曲,CC逼格比较高的片子。墙推。画面一流,创意一流,像广告片、MV一样的纪录片,不要解说,不要字幕,画面音乐就够震撼人。

5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受教了日常和奇观只离一个剪辑的距离 并且反而有种自己活在假象里的真实虚构的倒置(一个东西太真实就变得不真实&宏观和微观的交互 到一定阈值/盯一个东西太久就会想流泪 以及学会长焦的正确用法迷思1:纪录片跟vlog/流水账/国家地理 的界限在哪?2, 影像和音乐半随机组合 或许不需要内核?或者说 这个内核不需要任何叙事?前半段铺垫的冗长的自然景观 到后半段飞快的人类景观要惊掉下巴!像二维纸片上环行的蝼蚁 当摄影师的上帝之手把纸片立起 真的比看诺兰还刺激!整个观影过程头脑风暴找串联!911/当代爆破/playtime绿色的楼/2001/Andreas Feininger 5th Av/Archigram/Necrology人类下回再往宇宙发信息请直接发这部片子好嘛!

55分钟前
  • D
  • 推荐

呈现了影像在组织高度宏观和抽象世界这个维度上的可能性。你可以说是一种影像的社会学、哲学。但因为Philip Glass的音乐,它也是一部科幻片,一首长诗,或者一部现代社会的神曲。

59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