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堇小屋,云海间峰峦如聚,拂晓望窗外,朝霞雾蔼满天地。
侘寂是日本美学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朴素又安静的事物,外表粗糙,内在完美。堇小屋就是遵循这一美学风格于雪山之上存在着的民宿,秉持着不破坏不断绝不浪费的原则,做人类与自然的桥梁。父亲去世后由在金融打拼的儿子阿亨以及小爱,悟郎一起打理。
【人生】幼时,父亲说,人啊随着成长只会背负越来越重的包袱。人生没有地图,也没有路标,目标也由自己来定,没法向别人求助。可是鹤飞越珠峰,没人告诉他们目标,他们却很清楚自己的归宿。结尾的悟郎说,鹤能够飞越白色的山顶是因为心中有家,我虽未能翻越珠峰,却能在山腰处寻一个归宿,依旧不乏幸福。自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心灵的舒展,家扮演着同样的角色。须让无意义的人生扎根在一步一步踏实地脚印里,每一步看似简单徒劳,实际上人生就是徒劳的积累,滴水成河,每一步都是宝物。我需要在这里告诫自己,心灵的舒展与责任不矛盾。
【爱情】美好的爱情——山路费寻攀,路旁忽见紫堇花,不由为倾心。爱情这东西我没意见,我莫有爱情:)。我倒是对钱有同样的感受,工作费难寻,兜里忽见五元钱,不由为倾心。
海拔3000米,与外界隔绝,与其相伴的是纯洁白净的冰雪,是延绵千里的圣洁高山,是千山外的太阳。早晨,朝气蓬勃的日出,派来爽朗的晨光唤醒它;傍晚,如佳人温婉的夕阳,遥隔千山,和它道别。它,堇小屋。 屋里聚着,纯洁的灵魂。有像在人快要窒息时给人充足氧气的的大树一样雪中送炭的勇夫。有兼具风趣实在、自在独行的悟郎(从鬼门关回来后对阿亨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自己没有尽完帮阿亨形成独当一面的能力,被不幸去世的勇夫给踹了回来)。有烧得一手好菜、待人热恳、悟得一俩人生道理的小爱。有优雅的堇。有在不痛不痒间默默成长的阿亨。以及其他的人。
日本人的谦和,在聚会场景中,在人们的言语中,在人们的细节动作中,像一杯上乘的绿茶,淡淡的沁人心脾。
片子叙事平淡但是在情绪的推进上层层梯进,由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金融操盘手,到突然得知父亲噩耗,为了继承父亲遗志以及追求内心的安稳,阿亨毅然决然辞职回乡继承家业,再到悟郎叔突发疾病,阿亨背负他目前的心理靠山——悟郎叔下山求医,这里的感情在烈风阴天中渲染到极致。 其实这部片子更像是旅游宣传片,在崇山峻岭间的堇小屋真的是“窗含西岭千山秋雪”,连绵不断的皑皑雪山,在数千万年的日出日落前可能未成变过,人就得是沧海中的一粟。影片台词说“人生就是不断徒劳的累积”,或许当下做的很多事都是徒劳的,可是却有可能是一种无用只用,就像阿亨的父亲倒贴钱也要在山顶创办小屋,看起来经营艰难困苦,但是听到登山者讲述自己曾经被小屋救治、治愈的经历,突然明白这就是“无用但利他”了吧! 这种类似小森林的自然景观和亲情交汇的片子总是能打动人心。
当看了《背负春天》这部电影的时候,不禁联想到一个种树母亲的故事。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看到有这样一位母亲。
她卖了房子、带着所有的积蓄,改了自己的姓名,跑去深山里面种树,一种就是8年。而她之所以选择过这样的生活,原因是她要完成女儿未完成的梦想。
这位母亲是一个大半辈子生活在城市中的白领,她只有一个女儿。
女儿聪明乐观、开朗懂事,大学考去了挪威,一年的暑假,母亲曾经去探望女儿,在挪威住了1个多月。女儿毕业后,母亲问她想干什么,女儿坚定的说,我要把挪威的树带回家,带回祖国需要它的地方。女儿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她回国后一头扎进为国家贫瘠地区植树的事业中。然而,不幸的是,在2011年,女儿患上了乳腺癌,因救治无效最终离世。
母亲带着悲伤度过了半年的抑郁,她甚至想过和女儿一起去了,但是理智战胜了情感,她还得继续活下去,而她活着的唯一期望,就是要帮女儿实现她未完成的梦想——种树。
于是母亲卖掉了在城市里的房子,带着所有的积蓄,来到农村,购置树苗,开始种树。起初,由于什么经验都没有,困难重重,树苗种下去了,各种不适,有20%的苗子就那样死掉了,母亲心急如焚,每天在树林里徘徊,培土、施肥,一呆就是一天,不肯离开,村民们都以为她是情绪所致,精神状态不稳定,而母亲那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救不活女儿,但是我一定要救回这些树苗。
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母亲积极的对策和村民们的帮助下,剩余的80%的树苗存活了下来。在这过程中,母亲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她渐渐的发现,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人和她的女儿一样,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栽树,这份利国利民的事业做出贡献,她感受到一种精神上巨大的支持和安慰。
原本手上的积蓄花光了,她已坚持了8年这个事业,树苗也都已长高,人们以为她的精神得到了洗礼,情绪得到了平息,是该回归到正常生活了,但她却说,她要坚持这样继续种下去,从当初单纯的完成女儿的梦想,到现在,这件事已经成为支撑她人生力量。
《背负春天》,讲述的是从小生活在日本富山县、立山连峰的男主人公长岭亨的成长故事。
长岭亨从小就被父亲带着去爬雪山,经过严格而艰苦的培育,他长大成人后,独自一人到东京发展,并进入了最有前途的股票经纪公司,通过操纵买卖,享受着高额收入。但突然一天噩耗降临,父亲离世,长岭亨再次回到出生的小镇,在得知父亲离世,是为了救助登山的游客时,他禁潸然泪下。
长岭亨的父亲和母亲一个在山脚下经营着民宿,一个在高山顶经营供登山者小憩的“堇小屋”旅馆。
父亲带着对大山的热爱,即使在经营亏损的情况下,依然靠着母亲经营民宿的钱,维持着“堇小屋”的开放。而这个“堇小屋”也是长岭亨小时候,父亲带他多次去过的地方。
父亲的遗体火化之后,长岭亨和母亲堇,以及民宿的女帮工小爱3个人一起再次登上了山顶,让父亲的骨灰在风中飘散到大山之中,接着3个人一起再次来到了“堇小屋”。
周围的邻居乡亲们都担心,亨的父亲不在了,母亲一个人,不可能经营得起两间民宿。山顶的这间,母亲也有打算交给父亲的好友打理的打算。
然而再次来到“堇小屋”的亨,百感交集。
他想起父亲在离世前,曾经打过电话给他,但是他却因为忙着应付手边的工作没有接。他记得父亲多次跟他说过,他现在从事的这种一转手别人的钱,就获利的工作,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应该干的事情。父亲请他有空的时候,能来山上看看。亨在和自己的发小老友聪史聊天的时候,聪史告诉他,自己现在已经在这镇上结婚、也有了孩子,他算是在这里扎根了。
突如其来的事件、和种种的声音冲击着长岭亨,在东京的事业也并非人们看到的表面那样光鲜,股票操控有风险,他们的团队业绩也并不理想,如果再没有提升,也可能就会被公司集体开除掉,数字不断的逼着他要向前冲,但是他却不知这样活着的意义何在。
最终,亨决定辞去东京的工作,回来老家,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经营“堇小屋”。
他的决定,让母亲十分困惑,母亲性格倔强而坚强,她要亨不要为了照顾她、帮助她而勉强自己,亨却坚持说,这是我要要做的事情,并不是为了您,请您理解。
听到两个骨子里一样固执的人的争吵,坐在一边的小爱,喜极而泣。喜,是因为她看到这对母子两个不自知,其实他们的脾气同出一辙的倔强;泣,因为小爱为亨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而感动。
有梦想,是一件特别伟大的事情,即使有一天人不在了,但是梦想却可以传承。就像种树的母亲,她在延续着死去女儿的梦想,也是女儿的梦想支撑着母亲继续活下去。电影中的长岭亨则是在延续着过世父亲的使命,也正是父亲的价值观、人生观,让亨在有所背负之后,才真实的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有时候,总有一些时间里,人们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如同行尸走肉,陷入麻木。那大部分的麻木,可能源于心灵的干涸,没有一些可以滋养自己生命继续保持热情的养分,所以变得生活不知所措,感觉像被什么操纵着,被动的向前行。
影片中,母亲对儿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希望他能遵从自己的本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亨的老友聪史,被妻子评价为,可能他是一个好爸爸,经常陪着孩子玩,但他却在工作上是个半吊子。聪史自己也感叹,可能做木匠这件事,他一辈子也追不上老爸的手艺,全家人,还在靠着父亲的手艺而过活。
但是人是会变的,当意识到了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之后,就会爆发出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力量,最后聪史终于独立完成了一把精致的座椅,原本是在他刚刚学徒时,亨的父亲跟聪史预订的,他一直拖着没有去做,但是在人不在了之后,他意识到这是自己唯一能为一直鼓励自己的叔叔能做的事情。
亨一开始接手“堇小屋”,但一直在东京的高楼大厦里对着电脑工作,刚刚回到山上,他也是处处碰壁,就连背几十斤的东西上山,这样父亲日常要做的稀疏平常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但是亨没有放弃,再加上悟朗叔的帮忙,他一步步的在变好。
一次,一位登山者入住后,不听劝阻,明知恶劣天气、低气压即将来临,还偷偷的溜出了“堇小屋”,强行登上山顶,结果突然暴雨来临,这名登山者不抵挡暴雨的袭击,摔伤落入山崖。
亨知道登山者遇难,冒雨去悬崖边搭救他,虽然最后登山者成功获救,只是腿受伤,但亨却依然感觉到十分内疚。他一直在想,如果是父亲遇到这的事情,会怎么处理,他为自己没有看住登山者,让他偷偷溜出去,感到自责。
然而如果没有亨的及时救援,恐怕登山者的命都保不住,虽然他因为这次受伤治疗,耽误了参加就业面试,而失去了机会又要再等一年,但是他依然感激“堇小屋”的各位。在收到登山者寄来的感谢信时,亨依然对此事耿耿于怀,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成长,他渐渐的开始有所担当。
小爱一角,由日本女演员苍井优扮演,她在剧中的角色,也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
小爱是一个因为父母生病,没有机会去外面读书求学的女孩,在父母相继离世后,却陷入了与已婚男人的不伦之恋,最后她抛弃一切,去登父母亲曾经爬过的高山,在山顶却崴了脚,在岩石下露宿一夜后已经意识模糊,这时被长岭亨的父亲救起,带到了“堇小屋”疗伤。
从来到“堇小屋”那一刻起,她认定了这里就是她的归宿,所以伤好之后,她留了下来,冬天的时候,“堇小屋”关闭,她去山下帮助亨的母亲打理民宿,夏天的时候,她和长岭亨的父亲一起经营小屋,为来往的登山客提供便利和帮助。
在剧中,时长能听到小爱的笑声,她是那样一个身世可怜的女子,却对生活依然充满了期待和热情,用全身心投入到小屋的运营之中,和陌生的却给了自己温暖的人一起,传递着哎,为他人打造这样一个不仅是身体,更是精神的避风港。
影片的结尾,亨真正的成长了,他还决心要将“堇小屋”的二楼大通铺,改一半建独立的睡房,以满足不同登山者的需求。
最后一幕,是悟郎叔在山顶小屋里突然中风,。
亨打电话给救援队,他们说最快也要2个小时才能到达,而中风的最佳治疗时限是在病发后的3个小时内,如果等救援队到,显然会耽误治疗。
再次面对突发事件,亨有了自己的决断。他决定背着悟郎叔向山下走,去和救援队在中途汇合。
此刻,和亨一样,也在成长的老友聪史将自己亲手完成的原本要送给亨父亲的椅子,送上了山。聪史在危难时刻,和亨一起,两个人轮流的背着悟郎叔下山,在雪地里,在暴风雪中,他们艰难的前行,途中多次的体力不支,但是谁都没有放弃,直到来到半山腰和救援队汇合,两个人都累倒在地上。
最终悟郎叔得到了及时的救治,没有留下什么大碍。悟郎叔在中风后,一度希望亨他们不要管他,不想给他们添麻烦。但是亨的决断救了他,亨对悟郎叔说,你不是别人,怎么会给我们添麻烦,你就是我的家人,跟我的父亲一样,我离不开你的支持。
当悟郎说病愈后再次登上山顶,和亨一家人聚在他们堇小屋新开发的露天阳台上望着远处的时候,那一瞬间,人的心变得无比空旷,亨和小爱也拉着双手在平地上起舞,母亲和悟郎说看到他们,像看到了未来,看到了他们在一起的样子,看到了希望。
本片以登山者为背景,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牵绊,也赢得了不少登山爱好者的青睐。
在海拔3000米的高山上,一切生活都变成最原始、最单纯的状态,人的心也映衬在纯洁的白雪之中,变得清澈、纯洁。
当抛弃利益之争、离开尔虞我诈之地,用一颗回归自然的本心,面对生活,用爱去包裹周围的人和事,全身心的为他人着想,想着能为他人做点什么的时候,人的灵魂也获得了救赎。
亨的母亲,那份老了,却不失与子女保持一碗汤的距离的优雅,那种不要给子女添麻烦的自律和自强,让人钦佩。
小爱,那爽朗的笑容背后,承载着生命里对所有到来的好与不好的宿命的接纳,无论什么打击,最后她都一心向着阳光,做一手好菜,温暖真诚待人,她的包容,让人深感她内心的强大。
悟郎叔,默默的在亨的背后给他支持,用行动去引领着亨,教会他如何承担起父亲移交给他的重任,他的义,义薄云天,让人敬重。
通过小镇上那样一群踏踏实实的做自己的事情,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并且力求做到极致,鞠躬尽瘁,淳朴善良的人们,我们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最深的联系和相互支撑的力量。
堇小屋,不仅是亨背负的父亲的遗愿,更是亨自己的心灵最佳的避风港,当幼年被父亲逼着去攀岩,在暴风雪中艰难前行,甚至滑落后,被父亲扇了一个耳光,叫他要清醒点,在终于到达山顶后,把带盐的糖块拿给他吃的那些记忆里,我们知道,亨的灵魂就属于这大山,就像山间扎根的大树一样,他也注定会在这里,找到生命的意义,最终生根发芽。
关于徒劳:
关于背负:
关于人与人:
以上
我一直不知道,在景区经营客栈是要背负起这么多责任的,除去普通店家需要负担的,还有寻找遇险游客、阻止游客涉险、协助输送伤病游客等。堇小屋是在海拔三千米区域的登山小栈,每年大雪封山时关闭,来年春暖时分开启,多年来由勇夫先生执掌,聚集起相当的客源。开篇是二十年前的画面,小小的亨跟随父亲勇夫上到小屋,一片冰天雪地的模样,神情里有些许害怕,所以下一秒镜头直接转到了东京的证交所,长大了的亨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大城市里精英形象的操盘手。
影片用极快的节奏交待了亨都市生存的压力与艰难,又引出了勇夫为求助游客丧生的背景,在办理完丧事之后,面对堇小屋的去留问题,亨子承父业。其实亨放弃金融圈并不令人意外,只是当下他对经营堇小屋的诸事并无太多概念,与其说他被父亲的执着打动,倒不如说是他本人厌烦了都市的环境任自己逃离。但是,亨最大的优点就是用真心对待了这份选择,在父亲一手创建起来的堇小屋里,一点一点蜕变、成长。勇夫虽然离开,但他用温暖堆砌起来的生活圈,全部都回馈到了亨的身上,他们之间的父子情义,藉由堇小屋这个介质,跨越时空地延续并升华。
故事情节来得简单,关于立山一年四季的风光呈现倒是可圈可点,至少让人看了有前往一探究竟的欲望,特别是秋,那些五颜六色撞进眼帘的瞬间,真的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权当是一部导游风光片。小爱这个人物的设立是必须的,她是勇夫的善举之一,也是勇夫留给这个家庭最丰厚的财产,更是亨得以在小屋坚持的工作搭档和情感助力。她的特点是爱笑,但演员所表现的笑容始终欠缺真诚,时常笑出的刻意都到了尴尬的程度,严重伤害了本片的境界。特别是片尾,亨向她告白之际,居然来了个俩人面对面手牵手转圈圈,我有被雷劈的感觉。翻了下上映日期,2014年,真的不至于呀。
悟郞叔是勇夫留下的秘密武器,曾经落拓的他在堇小屋感受到了温暖,一年中的三季都会出现在小屋,以此为家。他继承了勇夫对于亨的所有关爱,如父般守护在亨的身边。还有那些得知勇夫过世特意前来的多位游客,他们每个人都与勇夫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交集;更有那些专业求助队员,他们对勇夫的敬重与钦佩坦白得非常直接。亨重新认知了父亲,再无丧礼上对于受救者缺席的不满,更重要的是,他确定要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真心实意地将游客们当作家人对待。
我蛮佩服那三千米大山之中有电有水有网络的事实,而且即便是在风狂雨大的时段通讯依旧能够畅通,甚至还有直升机可以帮忙运送补给,当然店家得支付较高的费用。现代条件让地远而不再偏的时候,也让人的心无法安然于“心远地自偏”,本片恰恰融合了这两种意境,非常符合当下人们偷得浮生的意愿。越来越良好的远足大环境,自然风光与都市拉开遥远的距离,网络却又让远与近没有距离,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到达的程度,身与心是分开还是同步都不是问题。亨在后来提出改造小屋二楼的大通铺,拿出一半建单间,便是迎合市场消费趋势的经营动作,他终于成长为堇小屋合格的老板,发小巴巴儿送上来的那把木椅补充说明了这一点。
影片从始到终都在强调温暖的延续与传递,这是堇小屋的立身之本。救助悟郞叔是亨成长的重要补充环节,导演用长岭家父与子两代人与悟郞这位游客之间发生的种种,将主题推向高潮。背负春天,背负起送暖入人心的职责,这是长岭家族,也是周边所有人家的选择。
2023.3.1.
太重人情味,但是应该有的豪情太淡了
这样的摄影风光片总是让人心醉,更加坚定了我自己修一所房子🏠的信心,仿佛看到了我湖边小屋🙃
卡司强大,故事一般,摄影出身的老导演,显得老派,风光拍得还算美。
立山的景色怡人让登山人神往,堇小屋不单是旅者的避风港,更是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桥梁;舍弃高薪厚禄的工作回到山中磨练需要多大的觉悟?看到尾段很感动,小亨背负起父亲的使命,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拯救,虽然故事很朴素,胜在有温度。
短发活泼的小优也挺可爱的,男主的母亲好有气质哇。影片有一股强烈的昭和年代感,山上的风景真是很美,不过看着有点像后期制作的?剧情非常平淡,让我误以为是文艺片,结果也有一点励志呢。不过小优演得过于活泼了点,略显浮夸了,松山健一表现不错,还是瘦一点比较帅。
故事一般,没想到日本立山黑部却有着如此美的景色。我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优酱了,不是因为她有多漂亮,而是她的笑,随时都可以开怀大笑。对于我来说,真诚,纯粹,天真,童心……都是一些美好的特质。
故事平庸到没什么好评价的,背负生活之苦的人们在山之脊上找回自我,听上去未免过于理想,而且导演的手法也很老派,不追求强烈的戏剧冲突,情感也是内向化,以至于最后不知怎样收尾,只能用人物抱恙制造些小高潮。
小路,薰草,何其珍贵。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徒劳。小林薰简直就是日本心灵鸡汤之父~
2015/5/30(六)19:00高雄電影館
日本的电影都是看了不知福看的什么,没有什么太具体的情节激烈的冲突,也许就是这种平淡才是吸引人的地方。放弃几十亿的操盘手回到高山上当旅店老板,这个勇气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的,每个来登山的人也都属于自己的故事
松ken还是这么讨喜!!!演技也有深度不浮夸~
家乡很美
音乐对了,苍井优对了,配上山间的木屋小旅店,它还真的让人心旷神怡了一下,仅此而已。如果要全神贯注在故事里面,它就弱下来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导演在一个老旧的框架下搭建了一座再平凡不过的房子,就算外面风景再美,当你看到这座房子的外形时,还是觉得和背景不搭。PS:松山研一终于瘦回来了。
镜头还有讲故事手法感觉较老一派,最后的转圈圈是什么鬼啊导演。松山演得还不错吧,松壮是来添乱的。
故事比较平淡,也就看看景色,看看演员。松山脸上的肉看来是下不去了
古早风格感觉像是日本早期摄影棚里拍的那种片子,但又搭配了一个绝美的真实山景,产生了一种古怪的可爱(结尾的拉手转圈圈什么的…
前行不过一个决心
山景绝美 可是这BGM和推拉镜头的速度太天朝主旋律范儿了 关于父亲和补偿也很浅显甚至雪中送人像[情书]的桥段 丰川悦司不说人话全是鸡汤 不得不说苍井在松山的衬托下 演技差得不是一点两点 舞台剧演多了忘记怎么“收”了 能哭不能笑 用力得快吓哭了(苍井和松山合作四次终于修成正果~)
丰川悦司和吉田荣作这些当年的天王级偶像,现在真是残到完全没有存在感了
上飞机前正好看到尼泊尔安娜普纳尔雪崩的事,飞机上就看到这部电影,葬身于大山的父亲,继承父亲衣钵的儿子,日本人真的很爱爬山!因为热爱大山,所以我很喜欢这类片子,个人觉得这部不如《岳》但还是挺温情的,松山研一和苍井优对上小栗旬和长泽雅美,日本的偶像都还蛮励志的!20141016@CX364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