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新电影# 男孩(孩童)的成人总是伴随着性的萌芽,个人意识的滋生与戛然而止的童年,这也是阿巴斯从初执导筒一直到80年代作为旗手引领的伊朗第二波“新浪潮”(套盒三部曲)最为观众所熟知的主题。而在这部阿巴斯早期作品中,主角依旧是青春期的少年,面临社会施加于其上的无穷压力,而更令人窒息的则是成年人相较于孩童的无形的权力压迫。纵观全片,男孩无一“大人”可以依靠或倾诉,无论在打杂的照相店抑或自己的家庭,因此德黑兰街头的繁华与他毫不相干。阿巴斯尤其使用的大量框式构图,而男孩永远身陷其中,紧缩在画面的一隅,其提前实验了“框——银幕;人眼——摄影机”。在男孩乘坐公交一场中,流动的车窗与封锁的特写形成一组极佳的辩证与统一关系,封锁的特写固定在男孩面孔之上,车内的环境音也似与我们绝缘,与之相对的车窗上则是流淌的纯视听情境,城市的浮光掠影也如电影般投射于车窗玻璃表面,帧帧放映,它深深吸引着片内的观者,也让片外的观者惊叹不已。阿巴斯显然是“窗口论”的极端拥护者,他的动态景框永远只是现实社会的一个截面,一个子集,而绝非自给自足的循环系统。
2022.10.13
《Tadjrebeh》
没有点天真何以在阶级面前谈爱
照相馆打工的小男孩,见证无数美好瞬间于照片里定格,而自己的安稳生活却要靠乞讨求得。那一个又一个进店消费的顾客只在乎相机素质,楼道上埋头擦地的屁孩只能是碍手碍脚。撒腿奔跑想要追上女孩,可是她在车里,你的皮鞋是破的,衣服是偷的,只有喜欢是真的,她喜欢你追她的样子,笑着挥手,以为是回应,其实是劝你回去。上位者不懂你,总是烦躁,偶尔好奇,你仰慕上位者,一脸幻想,一心追求,可这不过是趁着残酷的现实打击还未降临,做出的最后一搏,在青春懵懂的小孩身上很可爱,在深谙世事的你我身上很可笑。
穿上西装假扮大人模样,擦净皮鞋脱底没钱更换,孰知这已是你的最美打扮,壁垒的不可逾越性就像视若珍宝的皮鞋,就算脱胶了,没钱能怎么办?也是装满脏水的桶,就算被踢到脸上,寄人篱下能怎么办?
到这里只看过两部阿巴斯的作品,他的画面总给我纯净又忧郁体验,每一幕可以当作推送封面的构图都带有某种难以表述的浓烈情感(有点类似在静默中纠结,在无声中感伤)。此片让观影者从偷拍的视角看剧中人,荧幕上的火柴渐熄,我们和主角眼里的光也随之黯淡。
【1582】(写反了这片是《旅客》)阿巴斯对于无力绝望的刻画从来不依赖生老病死的大动作或者奇观式人物关系,这种克制的寸劲却能直击心灵,把人震碎。我想起以前练拳的一个比方:不会打拳的人喜欢抡起拳头砸,雷声大雨点小,只能通过大动作的花架子虚张声势;真正会用劲的根本无需大块负重肌,日字冲心拳不用腰劲也能把人干倒靠的不是“内力外化”,而是直击要害 农村小孩要去大城市看比赛是一个成类型的题,前有无古人不清楚,在他身后倒有无数人写过这个题(如宁浩)。但是阿巴斯在证明之间能完全胜任类型电影之余,还突出了其对于生活悲剧独特的观察和体验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小一件事也能拍得如此动人而厚重。有些人没受过苦,有些人受苦只是苦就完事了,只有苦但是认真体会自己的感受才能艺术中显现真实的自身和情境。“我受了怎么样的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怎样的苦”,只有用最典型的影调才能有真诚的表达(文牧野别学了,学不来)。
主人公通过骗钱小手段弄到钱看球,一个小孩在满是谎言的成人世界撒谎,大家反而只会同情他。导演没有揭示他回去后真的面临什么,因为这种日后谈其实已经不在这个“看球”的故事里了。但是用刻画人物的梦揭露一端。我们当然可以当成是预兆梦,但是在这里成立的原因是因为人物的自罪情节,是优先服务于人物的。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其实可以写一个为了看球撒谎借了朋友的钱,结果自己睡过去没看到交代不了“说”比赛的任务,结果回去又只能再撒谎隐瞒的戏——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不同的事情(隐瞒)了。同时看拍照那里,我又想到那些小孩可能不容易记住拍照这事儿,但万一真的有小孩因为某些原因记得呢?这就又是一个双主人公的戏了。
1.为了看球卖掉足球,经典动作违反
2.马蹄声碎,视听都很类型啊
3.游泳馆的小孩听不见他说话的声音。或许借玻璃比喻阶级隔阂?相当合理的过度发散。
4.这戏就像《特写》里的人物说得一样,你要是真为一些事干过这种“不划算”的出格行为你真的非常能共情。起初你或许会说这是“热爱”的代价,但是有时候你会觉得其实热不热爱无所谓,你也未必真的那么热爱。因为这件事已经等同于你这个人了,成不成不要紧,你非做不可。男孩搞到票进场之后其实他已经“赢了”,真的看没看到比赛没有那么重要。大家安慰人的时候都会说,“努力就行了,结果不重要”,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虽然大多数人说这句话只是一种讨巧的话术,本身并没有合适的立场。
成長的貧瘠,最後一組鏡頭,男孩在門外等候,响起了一陣狗叫聲,窗戶里女人的身影,側開的門,冷漠地拒絕,俯拍,男孩徘徊,離去。有意思的在於男孩在等待那個沒有懸念的結果的時候突兀而起的狺狺犬吠,其實整個影片都不缺少這種同類的細節和暗示,阿巴斯過於匠氣地運用著這些象徵性符號,但足夠逼人。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修复版。用最少的对白、极简的剧情勾勒出一个少年男孩的每日日常。努力扮成大人模样,追逐着中产阶级少女和梦想,最终以戛然而止收场。得益于阿巴斯对青少年的研究,小演员状态像纪录片一般自然大方。观影时惊讶于影片干脆的剪辑、快速的跟拍摇镜摄影对焦竟然能如此精准犀利,甚至能捕捉到一瞬间的人物表情,实在惊艳,很有新现实主义的风格。拍摄于1973年的这部短片也以类似偷拍的手法记录下不少珍贵的伊朗革命前德黑兰街头的风貌。
1973年,14岁的小男孩儿,没有父母、兄弟姐妹,一个人在一家照相馆讨生活,干杂事,一天,一个漂亮女孩儿的照片吸引了他。此后一段时间,他的生活有了希望和目标,去接近这个姑娘。但尝试了两次,都被拒绝。他今后的人生,就需要奇迹了。
三两个镜头,一个吃苹果的调度就把空间说明白了,虽然这个空间后面隔了很久才再次出现。野生新现实主义,似乎要以这段单相思作为结构故事的主要脉络,但大量篇幅又只是围绕着主角的日常生活与窘境打转。极富巧思的诗意镜头,骑着摩托打转,从床上的兄嫂到床下的他,长街快步行人如织,一片漆黑中被窗门勾勒出的灯光,以及办公室夜晚那个突然动起来的摄影机。
一次体验于他人而言只是日常,或许只有青少年做这种事没有不切实际的顾虑,强烈自尊心与性特征发育的青春期需要做梦,尤其是在难以抗拒的阶级差距现实袭来前、在电影结束前。算作是纪录?摄影机透露出的些许关怀视角就算不成是纪录。/不经意间,完成同频点烟。
2013.02.23
大概是午夜一点多,我醒来了,楼道里总有异响,我不知道是什么。透过猫眼发现外面好像站了个人,我打开门发现外面什么也没有,应该是我想多了。我玩了一小时手机,然后接着睡。早上四点多,我醒来了,看了会儿哔哩哔哩。早上六点,我出门了。步行15分钟到诸葛店公交站,我坐815到国贸。路上花了一小时。然后我找了一家肯德基,点了个早餐全餐,咖啡是美式。放了糖和奶精发现头疼。我来到资料馆,太阳出来了。我是第一个到的。11点电影开始。这是阿巴斯回顾展我看的第一部。【中国电影资料馆·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回顾展】
1.那一天,他盛装打扮,忍心花钱去了澡堂、擦补鞋子,怀抱着朝气和信心去靠近她,没想到最后他连最初的门也没跨过去;2.非常喜欢几场戏:黑夜里,男孩点燃火柴,看着柴火慢慢熄灭,眼神哀伤;男孩擦拭楼梯,被人欺负,随后坐在台阶上,看着水慢慢往下流;男孩在影院里,抽着烟,光影闪烁,烟雾弥散,太迷人。
真心觉得中译名不应该是“经验”,起码叫“体验”之类的。。。。。方向就不对。。。
阿巴斯60min中片,第三部作品,前两部为短片。镜头真棒。不是同期录音,所以看起来有新浪潮的感觉。黑白的光影也好,只是故事性稍弱。
我更感兴趣的是伊斯兰革命前的伊朗社会风貌~ 少年的小小挫折,到底与后期导演作品里呈现出来的有些不同了。
-0.5 可以作为《结婚礼服》的注脚。诙谐里的刺痛,青春里的一股子劲。不想长大的孩子,总是比急着成熟的孩子要幸福吧。
结局太存在了。
即便抛开对社会现实的剖析,也是完全生发自电影元素层面的好看和愉悦,声光影构图节奏气氛,承自新浪潮(四百击为后世提供了多少养分),脱胎阿巴斯(是电影之神附体吧)。火柴燃尽微光熄灭,穿梭车流无去来处,只好期盼长大,但穿上西装抽起烟摸摸没长胡子的脸也冲不破阶级的壁垒,一句they said no就轻易打发了(结尾垂直俯瞰被网住的小小人儿的镜头太准确了)。仅仅用「鞋」的意象就说尽了一切:打扫时低至尘埃里的鞋也是宝;偷穿笑着追逐意中人跑着跑着鞋就掉了;阶梯上被头上一脚踢翻的水浇灭了口哨声;擦鞋店里破掉的鞋底和俯仰的位置关系。脚下就是路,却被踩得动弹不得。|资料馆阿巴斯回顾展,对照连映的同样由西装折射阶级状态的《结婚礼服》体会更深。革命前的伊朗。
大师的首部各种秀啊,玩的嗨啊,哈哈哈,有毕加索那味,第一次提笔就知道勾皴擦染点啊~~~大师的故事也是逗,一个小男孩的打杂日常占了80%篇幅,只用20%来讲一个暗恋小娘们儿的行动,世界与小男孩几乎不发生关系,只有20%的幻想和单恋是美好的。阿巴斯早期几部拍的不算是儿童片,而是成长类型片。有个理论很对,要是一部片子的主题被说出来,会变得很平庸。比如星战是善良战胜邪恶,公民凯恩是金钱买不到爱。阿巴斯早期基本就是那两句正大综艺歌词:爱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三星半。@小西天。2k修复版。无论从长度还是容量来说,《体验》都更近于短片,把《旅客》算作阿巴斯的长片处女作,还是有道理的。但阿巴斯在这个短片里实验了比《旅客》更繁复的技巧。最突出的是声音的使用。本片没有配乐,对白极少,且常常淹没在城市巨大的喧嚣里。小男孩失声的世界,就如《大佛普拉斯》中菜埔和肚财黑白的人间,都是为凸显镜头现在聚焦的这一个体,于茫茫人海中根本没有位置,卑微且孤独。大量特写更增强了静默的凝视感。外景则是长时间跌宕的长焦跟拍镜头,男孩游走越久,我们越清楚他根本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迷茫。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个俯拍:一次是鞋匠为小男孩擦鞋的主观俯视镜头,本来作为顾客的男孩位置更高,却因穿坏的皮鞋破洞的袜子而比鞋匠更局促。另一次就是结尾,从女孩家的俯视,那是绝对的,无法逾越的阶层。
总觉得阿巴斯的镜头始终比他的故事好看。
[2019年9月阿巴斯]√。早期阿巴斯应该是从新现实主义找到了不少灵感,小男生放到意大利电影里一点都不违和,加上对阶级问题的关注(擦楼梯被欺负和擦鞋店两场戏还是颇为精彩的),对人和环境关系的理解等等。小男孩“渴望长大成人”通过细节的堆叠把握得十分精准动人。外景镜头的长焦(偷拍)用得真漂亮。
是有一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感脚,早前拍了多部实验性的中短片,然后三部曲加《樱桃的滋味》是可以吃一辈子了,但作为一名伟大的导演来说长片还是太少了,去除那些编剧的作品,甚至担心如果阿巴斯还活着那么从《如沐爱河》以后是不是会走下坡路,当然他年纪足够大了
看着火柴的熄灭,看着拖楼梯的流水,电影院的烟雾弥漫,突然明白何为诗意电影,何为电影大师。真正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