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the cube的數學和物理邏輯完全總結
按照劇中人物推斷的線索,就是一個外殼,裡面一個魔方,由房間組成,3個互相垂直的方向排列最多26個房間。
1. 房間移動的數學式
而且每一個房間都要移動3次,由初始位再回到初始位,循環。有個y軸坐標為27的“橋”房間的存在,它的初始位是在外界。
最後Leaven得出換算方式,那就是 abc, def, ghi 三組數,初始態的cartesian坐標為(x,y,z)=(a+b+c, d+e+f, g+h+i). 三次移動的量在x,y,z軸方向可以寫為(vx, vy, vz), 數目分別是 (a-b, d-e, g-h), (b-c, e-f, h-i), (c-a, f-d, i-g),这样,房间的三个位置分别为》》》
初始位到第一位
x = (a+b+c)+(a-b) =2a+ c
y = (d+e+f) + (d-e) = 2d+f
z = (g+h+i)+(g-h) =2g+i
第一位到第二位
x = 2a+c+(b-c) =2a+ b
y = 2d+f + (e-f) = 2d+e
z = 2g+i+(h-i) = 2g+h
第二位回到初始位
x= 2a+b+(c-a) = a+b+c
y= 2d+e +(f-d) = d+e+f
z= 2g+h + (i-g) = g+h+i
2.房間移動的物理方式
一個房間不能沿對角線運動,排除了我們玩魔方的那種沿“一個面”的轉90度,180度,270度的移動方式。
唯一可能的方法是整排的房間移動。單個移動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見到的房間四壁都是鄰居,除了外緣,沒有空。
魔方裡面沒有空格,只在跟外殼之間有大縫隙,那27號房間是多出來的一個,當它進到魔方中間位置的時候,有一個房間必定是出來的,也就是說,一個大魔方,外面懸掛了一個房間,這個房間移動到一個位置,推進去,那對面就有個房間被推出來了,正如這個電影cover上面顯示的。
3.一次循環的時間(最多8小時)
我們看到連Leaven都認為,可能一次循環要幾天時間。然而我覺得這個推想是不對的。
有6個人處於相同的體能level,推算他們進入魔方的時間差不會超過2天(按照Holloway的說法,3天人就會死)。入口只有一個,一個循環只能進來一個(爬行之後才相遇,只有Leaven開始就在橋裡面呼救)
根據他們提供了最後記憶,
進入時間分別是晚餐時間(Holloway),上床時間(Leaven),Quentin是早上5點?(刮鬍子?), Worth是早上醒來時間,Rennes沒有說。
也就是說,最多48小時內有6個循環, 每次循環不會超過8小時。
2 ) 从cube谈如何评论电影
我都有点愤怒,对于大家的想象力,你们怎么那么厉害,会想到这样那样的隐喻。什么代表国家,什么代表经验。。。最让人不爽的是,怎么那么多人喜欢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好像自己不知道,但是有人说出来,于是他就是伟大,你们都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吗。
为什么这么说,道理非常简单。让我说给你听。
你为什么看电影,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我来问你,你觉得最主要的感受是应该电影给你呢,还是影评给你呢。
如果你每次必须靠影评来指引自己的感觉,那么我觉得很悲哀。是你的失败还是电影的失败呢,当然是你自己的失败,毫无疑问的。
所以,不要看到不知道的东西就觉得伟大,想想自己的真实感受好吗。不要担心我们每个人的知识都有限,要知道那就是你的感受,是任何人不能取代的。
最后我还是要说下自己的感觉,对于这部电影。
不谈他的拍摄了,人名了什么的。就说我们最疑惑的吧,这到底为什么,导演想说什么呢。我觉得最明显的,在观看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那就是有探讨人性的味道,各种不同特长的人放到一个特定的环境里,看看会发生什么,这不是一个很直接的主题吗,就像survival一样。
还有一点,警察角色的转变有点过分了,这也是我的感觉。结尾房间里他突然出现部分的安排也是有点突然的,这已经超出逃脱的意义了。
各个角色本身就有着明显的特征,为什么还要去构建一个更为复杂的解释出来,好吧,我其实不应该反对这种解释,多一种解释也不错啊,而且人家说的有道理嘛。我只是很讨厌那些附和的人们,这是你们的感受吗。这有什么必要,下次看电影,你仍然一无所知,除非你再看影评。所以,为什么不从最直接的感受入手,从电影的各个元素进行分析呢。
那些动不动就上升到政治,权利这些主题的人们,你们的眼睛都是有色的,这才是恐怖的。
3 ) 【转】Cube中的数学原理
[转]Cube中的数学原理
Kim 发布于:2008-01-17 22:06
Cube中的数学原理
I. Cube的外形及房间的个数
Cube由一个巨大的立方体以及包在立方体外的一层外壳组成,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空间,大立方体内还包含许多小立方体房间,类似于魔方。Cube只有一个出口,只有到达了连接外壳与内部立方体的那个房间才能走出Cube,这个房间在影片中被称为“桥”。每一个房间棱长14尺(略长于4米)。大立方体每条边有26个房间的长度,所以一共是26*26*26=17576个房间的大小。(但事实上没有那么多房间,因为房间要移动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
II. 如何识别房间内是否有陷阱
·识别房间是否安全
Cube中的每一个房间都标有三个三位数的数字。因为每个房间的数字都不同,Holloway一开始认为这表示房间的序号(她从而认为一共有几亿个房间,但她错了)。Leaven随后认为他们可以凭借这三个三位数的数字来识别房间是否有陷阱,Leaven的记忆力很好,她记下了他们经过的每一个房间的数字,归纳以后她得出结论:凡是三个数字中含有质数的房间存在陷阱(这个理论一开始很好用,但之后在一个不含质数的房间内同样存在陷阱,至此这一理论被推翻)。最终在影片尾声时真相才被挖掘出来:识别陷阱的不是质数,而是质数的乘方。Leaven让Kazan报的是每个数字的质数因子数。
·质数的乘方
每个自然数(1, 2, 3, 4...)如果本身不是质数都可以由质数相乘所得,比如120=2*2*2*3*5。如果不计质数的前后顺序,这种表示法是唯一的。现在用乘方的形式来表示,2*2*2在这里被表示成2^3,于是120= (2^3) *3*5。若一个数只含有一个质数因子,那它就是质数的乘方,显然每一个质数本身也是质数的乘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Leaven的理论并没有一开始就出错)。但是一个质数的乘方不一定是质数,比如说27=3*3*3=3^3,而27却不是质数,因为它能被表示成3乘以9,也就在这种情况下,Leaven的理论失效了。
III. 房间的空间位置及移动方式
无论房间是否存在陷阱,三个三位数的数字并不表示其本身,经过下面的介绍后你会发觉它们表示了房间的空间位置和移动轨迹。
·房间的坐标
每个房间的数字其实是笛卡尔坐标,它表示了房间在空间中的位置,但却和直角坐标有区别,两种坐标可以相互转换。举个例子:某个房间的笛卡尔坐标是493 ,454, 967,那它的X轴坐标就是4+9+3=16,Y轴坐标是4+5+4=13,Z轴坐标是9+6+7=22,因此这个房间的直角坐标是(16, 13, 22),在此坐标单位为一个房间,所以在Z轴方向,此房间离外壳有四个房间的距离。坐标值不可能为负数(因为三个自然数相加无法成为负数),XYZ每个方向的坐标值不会大于26(除了“桥”)。Leaven他们曾经达到过一个Y轴坐标为27的房间,这其实就是通往Cube外部的“桥”。但当时他们却没有发现这一秘密,因为这个房间周围仍旧是其他房间,直到后来Worth被Quentin扔到之前Rennes死去的那个房间后看到有个通道外部什么也没有,他这才弄明白原来房间是会移动的。他说:“不是我们在移动,而是房间。……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一直感觉到震感,我们一直随着房间在移动。”Cube此时就像个巨大的不停转动的魔方,每个房间都在不时地移动,每一个坐标只表示这个房间开始时的位置。
·房间的移动方式
每一个房间的移动轨迹也隐藏在了笛卡尔坐标当中,比如坐标为477, 804, 539的房间,它的直角坐标为(18, 12, 17)。要想知道这个房间的移动轨迹,可以这么做,对于每一个三为数数字作如下处理:
1. 百位数减去十位数
2. 十位数减去个位数
3. 个位数减去百位数
对三个数字都进行以上操作,也就是:
1. 477:4 - 7=-3 | 7-7=0 | 7-4=3
2. 804:8 - 0=8 | 0-4=-4 | 4-8=-4
3. 539:5 - 3=2 | 3-9=-6 |9-5=4
这样就得到了三个向量(- 3, 8, 2), (0, - 4, - 6)和(3, - 4, 4)。 这三个向量表示了这个房间的移动轨迹,将转换成直角坐标的表示房间初始位置的坐标(可以看成向量)依次加上这三个向量,即:
(18, 12, 17) + (- 3, 8, 2) = (15 ,20, 19)
(15, 20, 19) + (0, - 4, - 6) = (15, 16, 13)
(15, 16, 13) + (3, - 4, 4) = (18, 12, 17)
可以看到经过了三次变化以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初始坐标(18, 12, 17)。每个房间也就是根据这个规律以(18, 12, 17) --> (15, 20, 19) --> (15, 16, 13) --> (18, 12, 17) -->…的轨迹移动的。
·一段时间内房间的位置变化
根据坐标变化所显示的,每个房间其实都在周而复始地按照固定的轨迹移动。要想知道所处空间的位置,还必须有参照物,也就是必须至少知道一个邻近的房间的坐标。例如:
坐标为320, 176, 223的房间(记为房间1),直角坐标为(5, 14, 7),以 (5, 14, 7) --> (6, 8, 7) --> (8, 9, 6) --> (5, 14, 7) -->…的轨迹移动
它右边的房间214, 168, 104(记为房间2),直角坐标为(7, 15, 5),以(7, 15, 5) --> (8, 10, 6) --> (5, 8, 2) --> (7, 15, 5) -->…的轨迹移动
它上面的房间254, 303, 017(记为房间3),直角坐标为(11, 6 , 8),以(11, 6, 8) --> (8, 9, 7) --> (9, 6, 1) --> (11, 6, 8) -->…的轨迹移动
从这三个房间各自的三次移动中可以看到它们并不总是相邻的,换句话说,只有当房间1到达(8, 9, 6),房间2到达(8, 10, 6)时它俩才是左右相邻的,也只有当房间1到达(8, 9, 6),房间3到达(8, 9, 7)时它俩才是上下相邻的,其它时间内3个房间都互相分离。不是所有的房间同时一起移动的,但它们的移动是相互独立的。这样Cube就存在一个初始状态,这个时候所有的房间都停留在它们的初始坐标上,之后房间会各自移动,经过若干时间后还会回到初始状态,这个循环可能需要几天时间,完全取决于Cube的大小,这也会影响对到达“桥”所需的时间。
·“桥”和出口
“桥”其实是一个房间,这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在其初始位置时它连接着外壳和内部大立方体,出口就在“桥”内。“桥”的Y轴坐标为27,而其他房间的Y轴坐标都不大于26。“桥”也像其他房间那样按照固定的轨迹移动,这就意味着只有等它到达其初始位置时它才是真正的“桥”,人才能通过它走出Cube,其它时间内它都在大立方体内部的其他位置,因此必须把握好时机,错过初始位置之后就要再等一轮循环。Leaven把Cube比作是保险箱的锁,只有所有房间到达它们的初始位置时,锁才能打开,然而接下来只要房间一移动,锁就关上了。因此想要找到出口就必须先找到一个处于大立方体边界面的房间(某个坐标为26),然后沿着边界选择房间进入,最终找到“桥”,再等它回到初始位置,才能走出Cube
4 ) 异次元杀阵I-心慌方的影评-人性五行说
异次元杀阵的第一部,是部哲学电影,相比第二部的故弄玄虚和第三部的生拉硬套其意义要深刻的多。
电影主要情节是这样的:一些人被困在魔方里,魔方的各个小房间(小六面体)中,每一个面都有一个门,分别通向不同的房间。可是别以为这些房间都是安全的,如果哪个冒失鬼要是进到了有陷阱的房间,则必死无疑,故事开头,一个人就进到了激光陷阱房间,瞬间被切成了碎块。。而且这些危险的房间装着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和陷阱。
可是在这样的魔方中,人们竟然也有相遇的机会,这不,五个幸运儿就碰到了一块,三男两女,进入了同一个安全的房间,这些人当中有:一名胸无大志的青年建筑工程师,我称他为“平凡”;一个高大威猛的中年警察,我称他“权力”;一个数学专业的女大学生,我称她“智慧”;一名中年女医生,我称她“爱心”;还有一个小老头是越狱高手和神偷,我称他“经验”。
这样,平凡、权力、智慧、爱心、和经验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心态不齐,有人各自为战,还有人慌张,消沉,恐惧。
此时,权力把大家团结到一起,互相做了自我介绍,使大家冷静下来,共谋出路。经验老头有他自己判断陷阱房间的方法---“暴力测试法”,用鞋带拴着靴子,扔到对面的房间,鞋如果没出问题,人再进入,这个方法可真聪明,可惜无法测出每一个房间的机关,因为少部分房间的传感器比较特殊。
大家觉得,跟着经验老头抛鞋子探路,肯定有走出去的希望,可正在大家欢欣鼓舞的时候,经验却掉进了陷阱,他的鞋子没有测出一个房间的化学传感器,在他跳到哪个房间的瞬间,明白自己完了,当大家七手八脚把经验拖回来时,可怜的经验只剩下半个脑袋了。
没了经验,大家陷入困境,权力鼓励智慧想想办法。因为智慧有个发现,在打开每扇门,通往另一个房间的孔道中,有三个数字,这些数字是什么含义呢?大家搞不明白。智慧不负所托,她发现六扇门的六组数字中,只有一组数字不含质数。于是猜想,这个非质数数字通道所指向的门是安全的,再用鞋子测试法一测,果然不错。大家非常高兴智慧的发现,尾随智慧行进。
这些人不知走了多久,来到一个房间,所有的通道数字都不符合安全条件,难道要原路返回?此时平凡发现,房顶那扇门还没看过,于是打开房顶的门,一个少年从天而落,差点砸断了智慧的脖子,这个少年哆哆嗦嗦唠唠叨叨神经兮兮,一副弱智样子。但是这个人其实在后来发挥了很大作用,因此我称他为“天赋”。
自从天赋来到队伍当中,权力感到非常不愉快,因为队伍中多了个需要人照顾的“傻子”,此外,还有个更令权力感到厌恶的人就是平凡,权力想:智慧可以开路,爱心可以照顾天赋,而平凡一路上什么都不做,而且平凡总是那么情绪消沉,不可信赖。
权力的这种反感情绪因为一件事而爆发成为愤怒。当大家走到一个房间,智慧找出含有质数的通道,权力没有抛鞋子就跳进去,结果那个房间竟然有陷阱,把权力的胳膊都烧伤了,幸亏大家救援及时,权力才捡回一条命。智慧的办法第一次失效了,权力把失望和伤痛的情绪全部发泄到平凡的身上,他辱骂平凡无所作为,胆怯无能。平凡刚开始还在忍受,后来忍无可忍,就和权力吵起来。平凡指出,权力其实像他一样什么也没做。争论到了白热化,平凡失口说魔方永远走不出去。在大家的追问下,平凡坦承:“我是创造这个魔方的人员之一,我负责设计了最外面的一层。”爱心听到这句话,突然抓狂起来,她怀疑是政府或者阴谋家创造了魔方,拿活人来做实验和取乐。但是平凡平静的否认了爱心的观点,他说:“这只是一个未完成的,被人遗忘的工程。每个人都是这个工程的一部分。”平凡指出,这是一个设计者和使用者都没有目的与方向的空间,它代表人类的发展,其实是自我毁灭。爱心理解了平凡的观点,她指出,平凡是唯一自愿呆在魔方中的人,他之所以出现在这,是为了忏悔。既然平凡以忏悔的面目出现的,而他又如此“罪大恶极”,权力终于可以借机痛扁平凡一顿,显示他的威力。
智慧正在反思为何她的“质数探路法”会失效,通过平凡的讲述,智慧明白了,原来这个空间有“边界”,她猜想通道中的每组数字其实代表将要去往的房间的“坐标”,这样所有的数字都有了意义。智慧的发现,为大家确定了前进的方向。权力不想再充当第一个危险的“领路人”,他逼着平凡去第一个探路,于是大家再一次进发。
在一个房间,大家停了下来,根据智慧的计算,只要再通过一个房间,大家就可以到达魔方边界,可是这个房间偏偏有“陷阱”,而且是声控传感器,除了开关门的声音,任何一点细微的响声都会触发陷阱武器。大家决定冒险通过这个房间,于是唠唠叨叨的天赋,成了累赘,权力建议丢下天赋。爱心坚决反对,智慧投了弃权票,最后由于平凡的支持,这个“团队”还是带上了天赋。天赋没有令爱心和平凡失望,大家一个个安静的通过这个陷阱房间,当走在最后的权力也快要成功通过时,天赋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他出了声,结果触发了机关,权力差一点命丧。
第二次争吵出现了,惊险中保住命的权力揪过天赋暴打,爱心勇敢的站出来保护天赋,大喊“放开这个无辜的孩子”,在爱心与权力间出现了火山爆发一样的争吵,权力用恶毒的语言辱骂和诋毁爱心,爱心则对权力进行了无情揭露,权力给了爱心耳光,但爱心坚定不屈,她用透穿人性的语言令权力屈服于羞愧感,安静了下来。
当大家打开魔方边界的那道门时,看到的不是温暖的阳光,而是无尽的黑暗。外面冷风袭袭,深不见底。对面好像是一堵黑暗的墙。大家需要试探一下能否荡到对面,爱心自告奋勇。大家将外衣外裤脱下,拧成绳子,将爱心放到外面,让她试试能否荡到对面。结果未能成功。爱心于是向上爬,想要返回,当她快爬到“窗口”时,离她最近的权力松开了拉她的手,爱心坠入深渊。
权力将爱心的死归结为失误,大家在悲伤中,也对权力产生了怀疑。当权力命令智慧再次寻找出路,智慧说自己疲惫不堪。于是这四个人决定睡觉休息一下。
权力趁大家熟睡之时,绑架了智慧,将智慧抱进隔壁的房间,然后劝说智慧抛弃另外二人与他私奔。智慧不从。此时另外两人赶到,平凡与权力开始战斗。平凡失败了,他被打得鼻青脸肿,但权力仍不放过他,将他像鞋子一样随手丢入另一个房间。平凡被扔到的房间没有陷阱,平凡大笑起来,其他人觉得平凡笑的很诡异,于是赶过去看,他们发现了经验的只有半个头的尸体,原来大家辛苦一场,又返回了原处,除了得到饥饿与疲惫,还失去了爱心。智慧对权力大喊:“你现在明白了吧,除了杀人,你这疯子什么都没做。”平凡大笑,权力瘫坐在地上,彻底绝望,傻傻的天赋摸着权力的头,像是安慰他,这一幕太搞笑了。
在其他人绝望的时候,一向消沉的平凡却来了兴趣,他向智慧提问:“怎么可能走了这么久会回到原来的房间呢??”智慧被这个问题吸引住了,她和平凡一起领悟到:这些房间是随时间移动的!那就是说,只要回到大家最初相遇的房间,就有可能找到出口,智慧计算出,离那个房间连到出口,只剩下很短的时间了。权力又来了精神,他逼着智慧带路,但智慧苦笑着说,那些通道中的数字,其实并不是不含质数就表示安全,而必须是质数的幂才安全,其计算量,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计算能力。权力不甘心,他继续逼迫智慧,平凡也无法阻止权力施暴,智慧在情急之下向权力发问,某长整数的因子是多少,权力算不出,就在这时,天赋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大家惊喜非常,原来天赋竟然有比计算机强大的能力,于是大家抓紧时间继续前行。只是这一次,智慧和天赋负责寻找路径,平凡被当作鞋子探路,权力走在最后面,押着三个人。突然,在两个房间交界处,平凡拖住权力,大喊着让智慧快跑。随后,平凡靠敏捷的反应甩开权力,追上智慧和天赋。权力在后面紧追不舍。
最终,平凡、智慧、天赋来到最初的房间,找到了出口,平凡却不肯走出去,智慧问为什么,平凡说:“外面是无限愚昧的人性”。智慧微笑着说:“我倒是可以适应。”而就在此时,权力赶上来了,他残忍的杀死了智慧。平凡鼓励天赋逃跑,天赋微笑着走出了迷宫。权力也想冲出迷宫,但平凡拼死拖住权力的腿,权力只爬出身体,此时,房间开始移动了,在时间的作用下,权力被墙掩成两截。在爱心所坠入的深渊对面的那黑暗的墙上,留下了权力的一缕血痕。
而平凡,尽管他未曾表达过,其实已经深深的爱上了智慧。他躺在智慧的尸体旁边,默默死去。。。
这部哲学电影,让我想到中国的五行哲学。我猜想,电影的编剧中,肯定有中国人,或者精通中国文化的人。
不是吗?用五行哲学来看待,天赋如金,智慧如木,爱心如水,权力如火,平凡如土。
金克木:天赋一出场就差点砸断智慧的脖子。
木克土:智慧最终得到了平凡的爱情,征服了平凡。
土克水:平凡征服了爱心。爱心在临下深渊探路之前,对平凡说:“认识你很荣幸,你令我大开眼界。”我猜爱心爱上了平凡,才会只和他道别。
水克火:爱心是克制权力的最大力量,因为只有爱心,成功让权力停下了迫害他人的手。
火克金:权力总是变着方要扼杀天赋。
金生水:天赋不止一次调动起爱心对抗权力的勇气。
水生木:爱心的死调动起智慧的良知和谴责权力的勇气。
木生火:智慧调动起权力的欲望,以至权力绑架智慧。
火生土:权力的辱骂调动起平凡对抗的勇气,让平凡变得积极。
土生金:平凡的鼓励和帮助,最终促成天赋走出魔方。
好了,哲学电影就讲这么多,剩下的哲学观,大家去研究阴阳五行就好了。哈哈。
5 ) 在心慌方中心慌
我其实很喜欢《心慌方》的,以科幻和悬疑为主题,讲在极限环境中的人性。
其实讲在极限环境中的人性为主题的电影很多很多,所以说《心慌方》在思想性上如何,应该说表现平平。在我看来,甚至不如《大逃杀》来得深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结局,只有那个白痴走出了心慌方,为什么?因为只有他的心中没有邪念,在每个人心中的方块,只有他找到了正解。当然,刻薄一点说,这也是陈词滥调了。
真正能让人称道的,应该还是这个方块的创意。虽然以解谜为主线的冒险片并不少见,但这个精巧的方块,仍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当然,这片子最可贵的,是将解谜和人性的结合,虽然解谜和拷问人性这两个主题都不少见,但是放到一起,就不多见了。如果没有两者的结合,有没有人觉得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动作版的魔方大厦啊?呵呵!
再说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方块的来历。我个人认为第一集的处理才是最佳方案。把方块硬性指派给任何具体的人或机构,都只能是把这个主题庸俗化。在其续作中,这种担心终于还是成为了现实。
说一点我的小遗憾:由于是独立制片,可能在投资上相当有限,使得布景上缺乏质感,怎么看也像《恐龙特急克塞号》。
6 ) 疯狂烂尾楼的团队哲学
昨晚观看了1997拍摄的科幻电影《异次元杀阵》(CUBE,又译作《心慌方》、《立方体》)。最初以为是与《SAW》一个类型的惊悚悬疑片,某心理变态吃饱撑着的暴发户,借策划一系列杀人陷阱,报复仇家,报复社会。看后才知,又是一个祸起萧墙玉石俱焚的故事,掺杂着讽刺,反思,哲理,隐喻,比SAW略胜一筹在深刻。
豆瓣的影评精彩纷呈,无论是人类社会进化模型说,科层制度说,抑或人性五行说,都点评得在情在理,自圆其说。我的思想还没达到那么高境界,无法将剧情上升到人类社会的演进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领域,只结合近期读书与活动的感受,谈一些《异次元杀阵》与团队管理之间的联系。
首先,从CUBE的来历看,片中被囚困者之一正是这个杀人立方体的设计师,不过它仅仅负责的是外壳(shell)部分。至于其他部分由谁负责,将建设成什么样,如何衔接,整个工程完成后是什么样,有什么用途,今后投入使用的计划,乃至上级管理部门和相关负责人等,一概不知。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要做的仅仅是完成好自己手头的分工,然后等着领工资。
这像极了目前某些项目的进展情况。武断拍板,匆匆上马,分工到人后便不再注重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与反馈,各行其是,自成一派。信息的不对等导致大量的重复劳动、人浮于事、拖延怠工、体系混乱,最终好端端的策划书落实起来却成了CUBE般的四不像存在(关于这点,国内众多令人费解的“最牛”政绩工程是最生动的诠释)。
或许最初耗时费力劳民伤财建造CUBE,的确有某些明确的用途。可是随着进程的推进,管理层几经更迭,所有人几易其主,原本的初衷早已丧失殆尽。而后的团队缺乏有力的组织与领导,没有任何人站出来检视所谓的项目是否已经偏离的初始的轨道,是否需要调整目标策略,或者是否需要悬崖勒马及时叫停。所有人依旧无休无止地为着某个虚无缥缈的目的奔忙。直到耗尽所有的成本与精力,直到所谓的最终产物问世——也就是这个不知所谓的CUBE诞生,然后丢几个倒霉蛋进去证明CUBE在使用价值方面至少还有杀人这一剩余价值可以开发。因此看完后,我戏称该片为《疯狂的烂尾楼》。
影片的人物设置也很有典型性,警察,监狱专家兼传感器专家,医生,建筑师,数学系学生,弱智(后被证明是TMD天才!)。
警察,在片中代表权力,支配,驾驭。起初正是在他的召集下,所有被困CUBE的人彼此介绍而组成了一支团队。现实中分化的利益通过权力影响形成了共同的出口。遗憾的是一旦领导者的影响力来自权力,而非自身魅力,那么一旦权力丧失,权威地位也将随之消亡。于是我们看到了当警察最后因自己的领导将所有人带入怪圈而崩溃后,先前的气定神闲踌躇满志不在,被众人疏离抛弃。另一方面,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缺乏合理制约机制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警察设计害死了(利益冲突的)医生、妄图XXOO大学生,以及最后大清洗所有成员的场面(当然自己也难逃一死)。这正是团队中失败又失势的当权者典型的悲哀。
那位监狱逃脱术专家,在片中代表经验。人类敢于从事任何项目,十有八九凭借的是先前积攒的经验。然而盲从经验,缺乏变通,遇到问题就容易轻易落入陷阱。于是监狱专家在聪明地以靴子诱探陷阱多次均获成功后,终于还是栽了跟头——靴子无法检测到的化学感应器,夺去了他半个脑袋。团队建设需要有经验的队员带队,然而盲目崇拜,经验教条,终将难成大器。
医生代表着人性,情感。当警察多次提出抛弃弱智时,医生挺身而出,本着职业操守与人道主义精神,制止了这一行为。直接结果是与警察结梁子,最后丢了性命。然而反思医生在这一路的行为,无一不是在关键时刻起到调解争端、润滑摩擦、警醒众人的作用。诚然,项目的贯彻执行需要说一不二的铁律,但无伤大局地引入一些人性化的机制,无疑将为团队整体带来细节和体验上的提升(当然还是需要以不触及整体规划和管理权威为前提,否则很可能遭到叫停,重者受到打压)。
建筑师从开始便抱着消极的态度,默默无闻,自怨自艾,哀叹无法生还。这样的家伙往往被认为是拖后腿、打击士气的家伙而不招待见。直到权力崩溃、团队消解,原先的平凡终于站出来担负起众人,开始学会思考,学会计划,学会行动,学会牺牲。定位与所在领域成就或许是检测一个人专业程度的标尺,但更多的普通人并非缺乏无法挖掘的潜力,只是少了些舞台,多了点扼杀。
数学系大学生代表智慧。任何一个团队都无法忽视智力的作用。在推动执行、破解迷局方面,智慧往往是最可靠的武器。智慧的功效往往无法一蹴而就,而需要通过不断尝试与验证,自我进化。另一方面,智慧也非万能,至少受到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发展深度的制约。当大学生惊叹自己将面对一个天文数字,即便是电脑也需要很久才能算出时,我们读出了智慧在处理复杂难解的人类未解之谜时的无助。与此同时,人们费尽周折最终发现终点原来就是起点时,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再次得到了印证。
那个弱智,或者说表面上看智商低下吵闹不停的家伙,最终竟成了解题的关键,成了天才,灵感,突破。这不得不说是对起初处心积虑希望除掉他以扫除负担障碍的反讽。表面看与世无争、低人一等的家伙,很可能在关键时候助你一臂之力(也可能捅你一刀)。历史已经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立论。从这点上来说,最聪明的人往往不是那些最高调、最光鲜的人,而是深藏不漏老谋深算的隐形人。辨别这些被埋没的天才需要“智慧”的眼光。当然,智慧有时也要小心,不要被天才“撞了一下腰”(就像弱智出场差点砸到大学生脖子一样)。
BTW,最近在左岸读书上温习了Jiangshuo Wang之前的一篇博客,以及相关的“填字游戏”。上述人物重重,恰能在99,50,33,22,14,8,0等当中找到合适的对象绑定。世界上不差33和22们,热切期待14们,崇拜8们,膜拜0们。怕就怕明明只是个33,却自以为是0。世界不是天才创造的。团队自然也不是。
狗屁政治隐喻。如果没有中段建筑师那番突兀的表白和忏悔,这电影也就是一构思独特的恐怖片,哪里来什么极权社会和人性剖析?我对某些人“此处不留白,自有留白处”的再创作能力深感诧异。
虽说不应该太关注演技,可是警察叔叔每次跟人说话都必须鼓着眼睛贴着人吗。太让出戏了。电锯惊魂的游戏规则应该在这里借鉴了不少,最无奈也是最恐怖的是,这玩意儿真没人控制么……
终点即是起点。
巨大的世界浓缩在不见天日的魔方里。沿路逃亡,沿路人性丑态毕现。并无魔鬼操控,每个人都在盲目而自私地各司魔鬼之职。
获救的都是最无辜的,其实我不喜欢这部片子——故弄玄虚,魔方玩多了咩?
个人觉得这部片真正恐怖的两处,一是建筑师对魔方来历的解释----------对罪恶的集体无意识;二是警察的变化----------中央集权带来的权力异化
saw类似的密室机关组团游
“The Big Brother is NOT watching you”,“整体无意义”,“外面有什么”,是社会哲学表达让这部片子变得独特。观感上真是魅力缺缺,那傻兮兮的温吞氛围和贫乏的镜头语言,演员还相当僵硬。在极端单一的场景中,这些缺点不知被放大了多少倍。数理上略有硬伤,无视惯性啦在尾数2、5时踌躇于质数之类
电锯系列的前身,魔方大厦的前身……咩。。。蛮好看的,但是演技不敢恭维。另外质数那个也太傻了,全中国初中生都能一眼看出来,米国人民不学数学的么。。。。
看了后悔的片子。结局虽然意外,却是无望。而且也不怎么惊悚,算平庸的恶。或者这情境终究显现不了真实
还以为是科幻什么的,结果去拍人性了……
搁在那年头也许不错吧,创意上算是启发了后来的【电锯惊魂】,但在剧情的花样和玩法上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期待狮门的翻拍,不知道会不会在逃生过程中制造一些更加血腥的机关和更加出人意料的剧情反转。★★★
一部隐喻性极强的电影。空间、人性、政治、环境~~
我是真心喜欢密室逃生戏,可能是受到了小时候玩RPG游戏走迷宫的影响,当然如果我被关在这么一个密室里是肯定出不来的,因为我数学奇差T^T
恶劣的环境总是人性的试炼场,你能否紧握心中仅存的善良呢?
多年后又看了一遍,这部与其说是科幻,更多是讲人性。警察:秩序的代言、专制、裁决人、国家机器。医生:满腹牢骚的愤青、无政府主义者、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母性。建筑师:洞察者、消极抵抗世界的知识分子、人类的良知。数学系学生:科学、逻辑、理性、需人保护的弱者。孤独症患者:超自然力量(?)、空
那个数学好像没有那么难的样子啊~~就比如说那个质数的,2或者5结尾的那姑娘还得看半天~~唉~~那次听人说在长城碰到老外买包,100块钱一个他们买了3个,就这数算个总数也得用计算器摁一下~~囧~~
SAW之鼻祖,创意令人叹为观止。
惊险的魔方体验,强大的社会隐喻
本片的主题是:折腾个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