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推荐我看《太空救援》时,提前告诉我,这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太空题材科幻片。我觉得神奇,对故事背景做了简单的了解,本以为知道了结果,并不会有太大的触动,但真正观影时还是被逼真的特效场景和紧张的救援环节打动了。
很难想象,假如我处在孤立无援的太空中,面临无法完成的任务,会产生怎样的情绪。是不是会绝望?或许吧,至少会感到消沉。但片中两位伟大勇敢的宇航员,弗拉基米尔和维克托并没有选择放弃,他们用彪悍的方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这是一部很适合带着小孩来看的电影,它像一部更生动的太空知识科普书,比如真空状态下如何行走、失重的原因、航天服、舱外航天服等等。他们也可以亲眼看到宇航员喝东西是怎样的。如果不亲眼看见,可能很难想象弗拉基米尔像挤牙膏一样,把酒挤出一粒,维克托吸入口腔。除此之外,它也传达出了足够的人物性格和各种情感关系。
我很欣赏导演处理各种情感时所体现出的内敛、克制。
1.同事之间惺惺相惜。
弗拉基米尔被强行退役后,高速自转的空间站因为意外事故跟地球失联。划船钓鱼那场戏,是一个很好的铺垫,他生活中的好友工程师维克托临危受命,要到太空中完成空间站的修复工作。两个人明明不欢而散,但维克托被问及需要哪一个人做搭档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弗拉基米尔。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好友多么想念太空。如果你对这一点存疑,那可能错过了弗拉基米尔从楼上摔掉杯子的细节。
当经历了空间对接、清理太空舱水珠后,他们迎来了一场新的在灾难——空间站失火,当时弗拉基米尔正在舱外检查空间站的受损情况,在意识到队友的危险境地后,他没有后退,反而像个孤胆英雄不顾一切要救出自己维克托,后者被不幸烧伤。
此时的维克托产生了幻觉,两人产生了分歧争吵起来。当我为人性的自私而感到遗憾时,又被后面的反转惊醒了。
全片迎来了一个情感高潮:无力返航的空间站要面临被炸毁的命运,而宇航员也只有一个人能活着回到地球。太空上,维克托不同意这个决定,他说出了一段最令我动容的话:“如果我一个人回去,我该怎么面对自己孩子的眼睛?怎么面对你的孩子的眼睛?”地球上,他们的上司,那个微胖的中年人,像头愤怒的狮子举起椅子砸碎了房间里的玻璃。他愤怒于自己的无能为力,愤怒于最好的决定竟然是要牺牲一名自己的下属。这让我感觉到了一种袍泽之谊。
这种情感细节都可以细细讲给孩子听,好的电影有时是比一本好书更容易令孩子印象深刻。
2.勇敢者的挑战,不抛弃,不放弃。
这是一个典型的战斗民族历险记,弗拉基米尔这个人物的形象特别立体,冲动但不乏经验、胆量,喜欢冒险,不听指挥对接空间站。在第一次对接失败后,他并没有失落,而是迅速调整好状态,出人意料地完成了任务。他还在太空里喝伏特加,调侃周围没有巡警。弗拉基米尔就是那种有点带刺,但值得信任的战友。而维克托也是一个充满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伙伴。
不得不感叹,在1985年,航天技术那么粗糙的阶段,两个人是以怎样的勇气和决心完成了如此震人的挑战。影片中,两个人为了调整空间站的太阳翼,走到空间站外面,一个人一个人用锤子敲掉外感应器,一个人做好保护措施。
沉闷的敲击声,一声接一声。几乎所有人都放弃时,弗拉基米尔还在一锤接一锤的用力敲打。谁也没想到,拯救空间站的任务就是在铁锤的帮助下完成的。而最后,美国飞船出现时,两两相望,相互敬礼那刻,有种深刻的使命感。
在看完电影后,我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一件小事。前段时间,过圣诞节时,朋友的朋友带女儿去逛商场。刚满三岁的女儿一下子冲到商场中间扮成圣诞老人的大叔身边,保住对方的大腿说:“谢谢你送我的新玩具。”周围人都笑出声来,但没有人告诉小女孩儿真相。
新玩具当然是孩子父母准备的,但他们希望孩子相信这世上有圣诞老人,至少在她们可以相信的年纪,要有过这样童真快乐的回忆。
而像我前面提到,弗拉基米尔被强行退役的原因是,他在太空时看到了“天使”,导演用了更柔和的绿光来表达。真实的历史上有6位宇航员看到人形柔光,在目击瞬间,整个人都感觉到舒缓平和。我们无法解释这种超自然的现象,但可以守住内心的善良。
而我感谢电影,将这种善良传达给了更多人。
给战斗民族结结实实的给四星,一个太空片把人看哭了两次。终于跳出在打怪兽、拯救全人类话题,重点是真实故事改编:飞船和空间站对接时比电影里的还艰难,据说根本就没提前试过对接,到了太空里才发现这个空间站居然是转动的,还这么快…
地面模拟对接台词说“动作温柔点,就像和姑娘谈恋爱一样” “可我从没和一个转动轴的姑娘这样谈恋爱啊”
当我们选择慢速对接失败时,反过来想,那么同步速度对接呢?
钦佩战斗民族的勇气和一身熊劲,为人类宇宙探索打开了明亮的希望。
当我们面临生死选择时,真的会那么心甘情愿放弃再见亲人爱人一面的机会吗?
原则是“舰长最后离开”,想起读书时学过的美国挑战者号升空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很难过,预先知道的离别和死亡会更难以面对。
舰长弗拉基米尔在没有临危受命前,接到朋友电话说做梦梦到他因为缺氧死在了空间站里。生命就是这样脆弱,命运也会愚弄人间的普通个体,没有遇见还不会那么可怕,巧合到一起就会将恐惧放大,让悲痛扩散。
维克托那句“我该怎么向我的孩子解释。我该怎么向你的孩子解释”令人肃然起敬,没有反面角色的战斗民族+五千万成本,也向人类探索太空步伐中所有奉献者致敬。
据说真实的礼炮七号修复场景图。
打盹的不行还驴唇不对马嘴,祝好梦。
后续再完善。
话说,片方不去KSP论坛宣传一番吗?
去搜了一下Александр真人照片,比电影还帅。
以及题外话,有计划去朝阳大悦城金逸影城看电影的,不管啥电影,如果排在三号厅一定确定以及肯定不要买第一排的电影票。说多都是泪。
大量画面毫不吝惜地给了太空美景,以后有高清片源了绝壁拿来当壁纸(当然我并不怀疑现在就可以搞定,不然别人为啥可以贴出来呢😂)。美过KSP的RSS渲染!想舔屏🤣
唯二不爽的地方一是编剧强行给лади́мир加戏幻视、幻听出大力;二是助推器分离之后一两秒就分镜切到入轨成功。
Nina太美了。又及两位宇航员坐在飞船外聊天讨论为什么宇航员的孩子都是女儿那段说实话想笑又想哭。大概Y都被辐射杀死了吧。
可惜最近要忙论文和项目,不然又可以去重温James拼飞船Copper开飞船以及Martin砸飞船。嗯,百看不厌。
最后的最后,敬STS Challenger和另一位Владимир。
前天和弟弟一起去看的,虽然电影院里只有七八个人,可能是题材比较冷门,但是这个片子绝对值得一看,俄罗斯拍的真的很好。剧情紧凑,3D效果逼真。看的一直很揪心,一点出戏的机会都不给。失重的效果排的非常好,不知道怎么拍出来的好奇。除了惊心紧张的气氛,还有一股鼓舞人心的不放弃的敬业精神,无畏铃声和牺牲精神,这种牺牲自我也要为祖国减少损失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动,看的泪目。总之,这部太空系列真的值得一看。
拍的不错,很真实,那些说没有高潮的麻烦去看纯科幻电影,这个电影是根据现实改编的,没有你想要的高潮。还看到有说最后才想起来用锤子砸不符合情理的我说要么就是看电影不认真要么就是智商是硬伤,下面做了个一摸一样的模型,工作人员用锤子试过了,但是没成功,最后我们也看到了,所以指挥部没有让他们砸,让他们选择活一个人,但他们没答应,要么一起生要么一起死,他们把决定也反馈给指挥部了,所以才会出现后来仍然要摧毁空间站的决定,他们唯一的希望就在传感器上了,所以决定最后试一次,不行就一起死,指挥部唯一算漏的就是低温环境下金属变脆,他们成功破坏掉了保护套。还有说最后敲掉人没飞不符合物理原理的,没看到在脚下装了个固定平台么,还用绳子绑住了,这怎么飞?总之一句话,看电影多用脑子想想,这电影拍的很棒,特效完爆国产电影,四星肯定值的。
一.太空救援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
失控的7号空间站!
1985年2月“礼炮七号”空间站失联,前苏联航航天地面中心完全失去对其的控制,没有选择,苏联当局被迫派遣航天员Vladimir Dzhanibekov与航天工程师Victor Savinikh前往太空站进行维修。
“真实事件”改编作品的要义就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用最真实的情感表露激发观众内心的共鸣,使人感同身受。Victor与待产妻子的爱情表露、Vladimir与妻子、女儿的亲情流露、Victor与Vladimir的情同手足,展现的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二.太空救援的俄式风格
典型的俄式电影,简陋的电影风格,冷色调的画面,真实到肉体的情感,旧门框大玻璃的建筑物。还有真实情感的流露,爱情,亲情,友情,勇气和担当。
对俄式风格的幻想就是简单,粗暴,拳拳到肉的真实。
这两点就已经让《太空救援》和《地心引力》《火星救援》区分了开来。
虽然同是太空灾难片,但和美轮美奂,精致酷炫的美式太空电影很是不同。
我一個人回去的話,如何面對我的孩子與你的孩子的眼睛
联盟13号穿越云层升向太空那里太美了… “宇航员为什么总是生女儿,因为越是男子气概,越是生女孩” 哈哈,你们在太空关注的都是什么话题!即便片子收尾草草,最后美国飞船出现时的隔空挥手,提升了全片。
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太空灾难片,电影多了一份历史感。创造几乎不可能的奇迹,两位太空员在舱外的画面振奋之余,还有点基。两艘飞船面对面那太奇幻了。不知不觉,俄罗斯的特效也做得这么棒了!三星半!
电影中两位宇航员的生平经历略有改编,所以名字也是虚构的。而事实上,苏联宇航员Владимира Джанибекова和Виктора Савиных,却是真的成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对接行动!苏联宇航员伟大!
太空科幻片中常见的是近未来设定,而很难得见这类真实事件改编。但除此亮点外,基本就是个《火星救援》俄罗斯版,太空中的种种设定和思维展开模式都是最工整直接的提供紧张临场感与优美感而已。冷战背景虽浮光掠影却依旧能掠出点时代感怀。融冰水珠那段,一场戏直接值回票价。
多一星,给俄罗斯的特效已经超越我国。
更希望将“绿光”这个点展开,而不是一带而过的隐喻。全程都在期待美国飞船出现,而后是人类生命在“政治真空”的宇宙之中惺惺相惜。所以最后太空相望敬礼的一幕,拯救了全片。
注意:这不是科幻!这不是科幻!这不是科幻!居然是真人真事改编的,战斗民族就是厉害!
好久没看到这么引人入胜、荡气回肠的太空片了,而且还是来自战斗民族的。更令人惊叹的是:本片只有区区4000万的制作成本,却做出了如此恢宏的场景和如此逼真的视效!PS:向伟大的前苏联致敬,向英勇无畏的太空英雄们致敬!
本来以为是俄版的《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最后居然是改编自真实的故事!!强调一下,这不是科幻,不是科幻……
英语配音!神经病啊!一个以冷战为背景的俄罗斯电影用英语配音!!你用中文配音我都忍了……
好久没看片,一看就看了个非常纯粹的太空片,4000万人民币小成本但效果直追好莱坞,效果惊艳!看惯了美国人的太空让我们忘记了人类宇航历史的另一脉真传,能够看到苏联宇航员在大银幕上的活跃,非常的满足。
之前看过下载版,还看过一个英文配音的内部放映,国内直接删减动刀把电影的节奏改成了纯好莱坞类型片,给人四平八稳,有棱有角的感觉。俄罗斯这两年的大片也走好莱坞工业化路线,只是俄罗斯导演喜欢拿来主义,直接照搬。好在这部电影的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并不是科幻,而且太空戏真的是在太空实拍的。
特别赞,尤其喜欢它的节奏,干净利落,无论是故事还是特效都大大超出意料,电影充分阐释了什么叫置死地而后生,为影片所表现出的宇航员的勇气和经历赞叹。
这不是一部《地心引力》那样的「科幻片」,它更像《阿波罗13号》,是一部「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太空题材电影。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回头看,当年那些苏联宇航员是真正的探险家,他们用如此简陋的技术,完成了代表整个人类进步的探索成就。期待中国的太空题材电影……
每当我看到拍得不错的俄罗斯电影都忍不住私心打五星,这片子特别苏联情怀,致敬彪悍的苏联宇航员。
60/100 每次看到好莱坞利用强大的文化作品话语权把俄罗斯宇航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俄籍角色)塑造成冰冷古板的形象时,我都好奇,俄国自己的航天题材的电影会如何应对。这个模仿好莱坞类型片显然不是最佳的回应方式。
老毛子是不怕寒冷的!
老毛子用四千万人名币做出了完全不逊于好莱坞的特效真是让人无比震惊,视听语言如此出色也是让人始料未及,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个看得到《阿波罗十三号》、《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等经典太空片影子的电影并没有呈现出足够的紧张感,最后的高潮太泄气。
相当成熟的商业电影,既有模仿好莱坞模式的段落,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冷战时期的设定更为救援增添了几分政治意味。在大多数科幻电影都追求写实与科学的今天,俄罗斯反而拍了部“反科学”的科幻片,特技效果并不出彩,但整体十分厚重、有质感,我们总是苛求真实,但其实人情更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