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一个优渥的家庭为中心讲述了发生在几个人身上不同的爱情故事,主人公(伍迪艾伦饰)通过女儿了解心仪之人所思所想 通其所好追逐爱情,最终却爱而不得。女儿在与其未婚夫谈婚论嫁之际遇到一位与自己性格 成长环境极其不同的人,毅然放弃其未婚夫。小女儿一場又一場的一見鍾情,他們隨性 肆意的愛著。這些愛意來的那樣不理智,卻又那麼強烈。会不自觉地被影片中人物追逐爱情与浪漫的那种执着所吸引。伍迪艾倫的電影永遠夢幻浪漫,少了那些為現實拼命奔波人,少了疲於生活磨平棱角的人,祇有那些不聽追逐浪漫,追求自由生活方式的人。
* 其中“爷爷”的去世最发人深省,伍迪艾伦用歌舞的表现方式,极其戏剧化的劝诫我们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也会迫使我思考,怎樣的生活方式會讓我享受自己的生活,人生太短了,努力奮鬥固然很重要,享受生活也同樣重要。一定要找到一種美好愜意的方式,享受生活,給予自己力量。在平凡琐碎的小日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 他们的对话方式,他们表达感情的行动,都是那样的直率 真诚。每个人都有自己性格中的小偏执,但每一个又是那样的真实可爱。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喜欢这部片子的,它将歌舞融入情感,让观众了解人物内心的独白,以精致典雅的风景和建筑展现了上个世纪的风情,又以姑娘朱娜的旁白作为叙述,因此整个故事都透露着一股俏皮和韵味。 而梦幻与现实的反复倒腾是片子里的一个亮点。片中芳妮在平淡的生活里幻想着总有一天能找到一个知她懂她、精神完全契合的人,因为这种浪漫主义的幻想,她爱上了扮演着这样角色的乔,和芳妮类似的角色是德鲁饰演的大女儿,她在有未婚夫的前提下被一面之缘的出狱囚犯吸引,她觉得他充满野性热情,也许自己能有一段不一样的情缘,因着她的浪漫主义幻想,她爱上了费里。可彩虹色的泡泡不会永远都不被戳破,芳妮发觉自己仍然对丈夫和家有归属感,即使他们曾经也有不愉快。她得到过幻想,因而不再需要幻想,她已经拥有足够的力量去和家庭琐事协调、和解;大女儿以为自己会拥有的浪漫约会却演变成被警车追逐的现实,于是她明白她所谓的浪漫只是自己的想象,她选择回到未婚夫的身边,即使两人之间有那么多不同。幻想能持续灼热的长度实在太短太短,而平淡的生活却太长太长,就如同漂泊海上的船只最后会回到港湾,又如同存在于奇幻小说中的剧情终究不会出现在现实。谁希望自己总是悬在半空,而不能踏踏实实地走在地面上呢?行走在生活中的我们是这样艰难,可我们还是在学着生活。而幻想,可以拥有,但最多只是调味品,不能当主菜用。 片中乔和两位女性的相处方式也值得让人深思。乔突破道德防线,通过女儿给的讯息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和芳妮拥有共同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的人,这样刻意的角色扮演让他追到了芳妮,他的内心却不是真正地快乐。而他对前妻的直言坦诚,却让他收获到了一点温情。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乔与前妻在夜色下一舞后的谈心,前妻说,我全心全意爱我的丈夫,但你对我来说是独特的,你总能触动我的那根神经。她还回忆起他们相互扶持经历困难的过往。我总能从他们最终的一吻中看出那么一点点的眷恋,但他们终究没有突破防线,决定做朋友,以这样一种关系陪伴对方。我想,爱,应该是一种相互磨合,不仅仅是共度甜蜜的时光,而是我知道你很艰难,却仍然愿意和你一起度过低谷。爱,应该是一种深入了解和沟通,而不是欺骗下编织的一个完美影子。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be yourself以及及时行乐,有限的生命,也要过得愉悦。
在爱人的播放记录里发现的这一部,不甘在精神世界落后的我赶紧看了起来。开头的几幕歌舞感觉有点看不下去,但毕竟是伍迪艾伦和一众大牌明星,忍了。想象着我是在看音乐剧不是电影,反倒更容易入口。
当朱莉娅·罗伯茨那个角色出现在伍迪艾伦生活中的时候,情节发展开始变得有趣。影片还是一如既往的有些悲情,神经质又不失可爱的恋爱方式。
人人都在说爱,人人的恋爱观都不尽相同,彼此靠近,熟悉,相爱,分离。爱是什么?是对异乡的船夫一霎时的心跳漏拍?还是即使离婚也久久不能忘怀的暗恋?有时候你以为终于遇到了soulmate,却不过陷入一场精心谋划的自我幻想。
以爱之名,道德不值一提。爱是最原始的冲动也是一直延续在文明时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而道德只是文明社会维持某种秩序的产物,是压抑人性的。
生命何其有限,在想爱的时候尽情去爱吧。如果因为世俗的种种,旁人的眼光,自我道德设限,而不能跟爱的人在一起,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
纠结是非常中产的情绪,而潇洒是硬币的另一面。
居然是96年的,看画面我还以为是86年的...其实我是受不了伍迪艾伦这老家伙不停地絮絮叨叨...
这片子阵容豪华得有点儿太逆天了吧……严重闪到我了……看相当年轻水嫩的诺顿又唱又跳、满屋乱窜、上下翻滚实在是件非常欢乐的事儿。看到一半儿的时候发现我小时候肯定在电影频道看过这片子。嗯,在威尼斯取景很乐~圣诞节的巴黎更乐~
正经贺岁片!太傻乐了,唱歌跳舞完全致敬了好莱坞传统百老汇那一套,看着让人既亲切又囧,诺顿这破舞技真是萌透,首饰店、医院、格劳乔派对几场的编排都让人印象深刻,看着极其欢乐,小老头导演得应该也很开心吧,看得出品位。水滨夜晚小老头跳的那段居然出奇浪漫,调度很好,尤其是威亚让那种浪漫感既简单又恰当地点了出来。罗伯茨演大龄文青很像那么回事,一直在想这段要怎么收场,没想到结局也不错,还很好地讽刺了婚姻一把。罗斯出现时笑爆了,德鲁真美。节奏非常好,几个故事穿插得有序又分别有料,每段故事都有大明星养眼。喜欢不那么腻歪的圣诞电影的话,这部是非常好的选择。娜塔莉·波特曼没什么戏份,好可惜,感觉应该和女主小朋友换换。继父是《婚姻故事》里的男方第一任律师,没想到前两天刚看过他。
性是狂风骤雨,爱是阴晴不定。真怀念老头儿那时的轻盈和随性。
8/10。单从故事来看只是各种用过的老段子集锦,四季之歌爱得爱失,情侣分手或另遇情愫后总会发现原配的好。但是伍迪·艾伦营造的氛围太迷人了,可爱唱辞:精品店员摇身伴舞的美丽借口之歌,医护阔谈胃里钻戒的集体欢跃颂,美女与野兽的天台独处,圣诞夜塞纳河的旧梦重温飞天舞。恍如造梦般的电影魅力。
估计伍迪·艾伦拍这片的最大成就感,莫过于凑齐了四千金的全童星萝莉组合,大有一种爱咋咋地的豪迈吧……片尾的Groucho Party也有种夙愿以偿的意思。另外就是感觉韦斯·安德森从这片里学了不少。
不懂爱、不知道怎么爱以及在感情上遇到问题的人都应该看伍迪艾伦的电影,这比你看多少本安妮宝贝的书,刷多少条陆琪的微博都有用得多~
十二年前的青涩稚嫩,十二年后的盛门云集。巨星晃得人眼睛一闪一闪的。
美国人对浪漫的终极想象就是唱歌跳舞在巴黎吗?
众星云集(竟然还有伊扎克帕尔曼),纽约四季(Di Palma的摄影太赞了,尤其秋冬两季拍得极美),午夜巴黎(那场吊威亚的双人舞啊),格局不小,槽点很多。伍迪艾伦模式的歌舞片(基本是音乐剧的套路)。其实本片跟[午夜巴黎]逻辑很像,连风景剪辑都很像。
对不起除了《午夜巴黎+巴塞罗那》我对伍迪艾伦也就是停留在不理解的层面上了。很烦躁每次角色一说话就他妈的跟几千只苍蝇嗡嗡似的。我不文艺不清新。算了吧还是。
不会唱就不要唱。每个镜头我都以为屏幕有问题。
大牌云集,星光熠熠。片尾那段伍迪艾伦参与的双人舞,梦幻啊。
诺顿小萌货!
一级蔫坏,歌舞片是炫技大杀器,可惜你们虽然是好演员,但唱歌大都不怎么地。
有人心痛刚过,换个人又卿卿我我。有人很想看破,拒绝再说爱你爱我。谁都没有把握,靠几句承诺,能否在荒芜爱情的沙漠,开美丽花朵。
大咖云集,整部电影主角们都在喋喋不休,不过也有挺多笑点的,轻喜剧吧,虽然剧情有意思,但夸张的歌舞真的比较尴尬。电影年代久远,我都不记得2014年为什么会下载这部电影,一存就是四年,今天才想起来看完。
我只有看伍迪艾伦才能得到真正的放松与娱乐
每次看完他的片子都会对于将他列为自己最爱且尚在世的三位导演之一的决定而暗自欢喜。老头张嘴唱歌的那一刻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