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跨越抗日战争的爱情故事!
男主深爱着女主,女主也深爱着男主。
但是在乱世之中,又怎能容下一对小人物美满的爱情呢?
六年前,梁森(梁家辉)和梅伊(梅艳芳)相识于抗日游行之中。
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激情与爱意汹涌澎湃的时候,两人相爱了。
两人互送了信物,并发誓永远不会遗失。
恋爱的时候,一些小事情都会变得甜蜜起来。
只是,他们处于乱世。
爱情这么奢侈的东西,是很难保留的住。
梁森不敢留下任何承诺,于是在留下一封信后,他选择离开参加了革命。
再见面时,已是六年后的1941年了。
梁森成为了一名重庆政府的地下分子,而梅伊则在父亲的俱乐部中做了歌女。
梁森在俱乐部暗杀日本人之后身负重伤,正好被梅伊救了回去。
铁泽明(徐少强)是76号的负责人,为日军服务。
为了寻找凶手,在俱乐部大肆叫嚷。
俱乐部的吴先生,也就是梅伊的父亲,自然不容许对方撒野。
吴先生有着美国护照,且俱乐部在上海公共租界,加上还有追求梅伊的日本官员野口的存在,铁泽明终于没敢太放肆。
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铁泽明面对吴先生等人嚣张狂妄,但在得知野口的身份时,态度立马变得很听话。其实抗日战争期间,就是因为这样的伪军太多,才导致战争持续了那么多年。
梁森与梅伊的再次相逢,两人的爱意依然很浓。
但梁森依然不敢有丝毫承诺。国家兴亡间,又怎能顾得及儿女私情。
不是不够爱你,是怕不能给予你完整的爱。
毕竟战争期间,他还是一个地下分子,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随着日本战争的推进,上海成为了日军的占据地。
铁泽明趁机抓走了吴先生,同时搞上了吴先生的续弦阿静(吴家丽)。
阿静本是想要暗杀铁泽明的,却在对方的强势搂抱中爱上了对方。
两人陷入了如胶似漆的爱意中,在梁森之后要枪杀铁泽明时,阿静舍死救下了铁泽明。
梅伊怀孕了,但梁森得知消息后却犹豫了。
他有些无措,此时正是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但他却不可能去尽做父亲的责任。
很快,他的藏身之地被特务发现并发生了枪战。
他侥幸逃脱,但留下的书信却让野口误以为他已经被杀。
野口深爱着梅伊,是一个仁慈的日本人。相比铁泽明那种残害同袍的叛徒,野口反而好多了。
对于梅伊来说,野口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备胎。为了掩护梅伊,两人假结婚。
不得不说,备胎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很厉害了。
梁森回来了,他的任务是要暗杀野口以及梅伊。
他多次看到梅伊挺着大肚子时的无助时刻,却不能出现。很快在与野口的对峙中,知道了两人假结婚消息。
于是他故意打残了野口的腿,让他以伤残军人的身份回到日本。
看着上了火车的梅伊和孩子,梁森只能在众人的拦阻下流泪不止。
抗战结束后,铁泽明在逃离的过程中因为等待阿静而被特务杀害。
梁森及时出现救下了阿静,并护送她安全离开。
陷入爱情中的阿静甚至抱怨,如果当初梁森开枪杀死两人,就可以死在一块了。
不得不说,大多数女人是非常感性的。就如梅伊一般,在她的心里,感情才是最重要的,家国情怀是在其次的。片中有一个片段,学生围着一个日本女生暴打时,作为同学的她拦下了众人。并说“我不管什么打战,但我是有感情的”。
梁森去日本找到了梅伊,却只能看着儿子在叫着别人爸爸。
梅伊也知道了当年的情况,只是如今已经回不去了。
虽然她还爱着梁森,但是她欠野口的实在太多了,梅伊劝梁森以后不要再来了
在飘满雪花的巷口,梅伊一个人离开了。
梅伊与梁森都没有错,要怪只能怪这个乱世。
两人分分合合,终于还是失去了这份爱情。
初看电影名字,我总感觉里面会有邓丽君小姐那首何日君再来的歌曲,结果是我想太多了,并没有,有的是梅艳芳一如既往的迷人小嗓音唱的歌曲。。。那里面唱的几段歌曲很好听。
说起梁家辉这个角色,虽说是为了抗日,可打别人腿一枪,让他假借伤残带着老婆儿子去日本的时候,我就觉得是渣男了,还好影片最后没有跟梁家辉走,留在日本正好是我想要看到的结局。。。君你还是别来了
顺便说一句,梅艳芳小姐,你是不是留在日本,后来改名川岛芳子了,我咋看着那么像!
可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徐少强被枪击后,滚落的行李箱,以及,吴家丽仓皇失措的表情。
感到编剧和导演都有点眼高手低,又一次浪费了演员....
被年轻的梁家辉惊艳了
影片以著名香港歌手李香兰为原型,梅艳芳在片中饰演歌女梅伊,她在一场枪战里表现出的惊恐、手足无措,令人无法将她与之前的角色相关联。家国之仇面前,儿女私情又算得了什么,每一次梁森的离开,都让梅伊无可奈何,梅艳芳的眼神透露着深深地失望,她将一个为情所困又止于思念的痴情弱女子演绎的淋漓尽致。
内地导演快来学学如何换视角拍大时代表现深刻情感吧。梁家辉与曾江的表演都很棒,区丁平的拍摄手法虽然还不够大气完整,但感染力却是一流的,那两年也算是他的创作巅峰吧。PS看了释凡大湿的短评我突然间好……不舒服= =
好滚滚红尘一样荡气回肠,很大气;音乐超赞;每个角色都很丰满;梅艳芳表演,好。结尾尤其牛X
91年这部电影算很不错。日本人设定不错,没有为私人感情巧取豪夺,多次帮助中国人,我宁愿相信这样一场非正义战争中,不是每个日本人都是恶魔。吴家丽的角色和色戒里的汤唯一样,其实爱无关乎年龄、贫富、肤色、以及政治立场,尽管铁泽民是汉奸,她还是爱上了他,而他也为了不抛下她被愤怒的国民打死。梅伊后来和梁森说:我不知道没有人去保卫国土是什么样,我就知道我在上海一直等着你是多么痛苦,战争爆发我身边的人都没了,孩子在我肚子里长大你在哪里。。。其实这很真实,战争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会认识到民族大义,更多人只想保护好自己和家人,那时的女人更是如此。去了解一下张爱玲就更加懂得。人都是复杂的,在特别时期真的很难用道德来衡量。反过来想那些能为民族解放牺牲小我甚至生命的人真的难能可贵。ps:歌曲很好听,青山知可子美
梅艳芳似乎并不出彩啊 吴家丽很美
片名很美,观感很差。可能是觉得拍得太刻意太狰狞太戾气太猎奇,可能是惋惜有些浪费了梁家辉梅艳芳阵容,可能是看的不是合适时机。
看看这片儿的豆瓣评分,只能说大家对那时候的港片真是宽容啊!吴家丽和徐少强真是全港演绎情欲片的绝顶高手,情妇与汉奸,无人超越!
舞美布景还是很可以的,评弹、苏州河、外白渡桥,包括驻日美军,这些细节都很用心,时代感是出来了;最后的对白也很真实,战乱小人物心绪,港影处理得很是细腻;最差劲的是剪辑,很多大场面做得不到位,白白浪费这么多设计,枪战受吴宇森模式影响太深,看多了腻味。
何苦君再来,不太成功的爱情片。美术指导拍片就是美,梅艳芳不停换装,赤井人中嘴唇如雕似刻。应该拍得超长,忍痛剪成蒙太奇,主角上床仓促,以及邓萃雯都可能有条线。青山可知子没有脱。从短评上可见大家对徐少强和吴家丽这段才是心心念念,好人没有“性”,坏人有权力有爆发力,这就是“色·戒”。这里头都是情种,没有革命志士,所以学不得卡萨布兰卡。阿梅可以更强的
私情与大义。本片观点有些独特,并用几组故事去说这个。梅艳芳的歌极动听,表演得也魅惑。赤井英和也令人印象深刻。区丁平依然令人失望。相比他们一起出来这一拨,他算是最没水平的一个了。不过他还真是个爱拍情欲戏的导演啊。
為什麼那幾年關於戰爭的港產片都可以拍得那麼有質感? 故事雖粗糙,但鏡頭很厲害,畫面很美。還有,吳家麗那種獨特的性感實在到了後無來者的境界啊! Btw,我真的希望兩首從未出版過的插曲會有面世的一天(從某次訪問中得知華星版權部將母帶保存得很好)
滚滚红尘+喋血街头的狗血之作。大时代背景下的大人物命运,选取点特殊,感情纠葛也特殊,不过可以理解,港片特色。吴嘉丽真心演得好。
片尾响起梅艳芳的何日君再来时,我落泪了
梅艳芳 梁家辉 区丁平 徐少强 十大編劇之二陳慶嘉作品. 大銀幕看特別好, 還有鄧萃雯小姐.國村先生客串......
片子很难看,乱七八糟的,但是因为有梅姐,还是坚持看完了。
虽然故事细节经不起推敲(港片通病),但很难得的拍出了革命时期的爱情荡气回肠的感觉。区丁平很会拍美人,从关之琳(《群莺乱舞 》)、富田靖子(《南京的基督》),到本片的梅艳芳,个个都很惊艳。
一部个人情感明显比家国情怀更强烈但又自然流露毫不牵强不刻意捆绑的电影,非常独特。看着后妈狼狈逃跑失败被男主救下送上火车之前,她把自己收拾的齐齐整整,黑亮的长发挽在头后用发套箍起,珍珠耳环,带蕾丝领的米色洋装,白白净净的脸。真让人觉得,有一个精致优雅的女人站在阳光之下,在你面前,这世上就没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了。目测这怕是梅姐唯一一次在严肃题材里演恋爱脑😳尽管还是个死倔的脾气~生孩子的戏无一例外都那么夸张,没记错的话孙俪曾经说过,生孩子不会叫那么大声的~“疼的浑身上下一丁点力气都没有了,哪还叫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