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厘头”是什么意思,香港人当然比我更有发言权,这本来就是他们那旮的土话。不过对于从小看港片长大的内地影迷来说,“无厘头”已经成了特定的形容词,我们不需要细究词源上的滥觞,甚至不需要上溯到许氏兄弟那么遥远——对于绝大多数内地影迷来说,“无厘头”就是周星驰的喜剧电影。
同样,在我的字典里,“无厘头”也是和周星驰划等号的,所以当我在谈论“无厘头”时,完全依照周星驰喜剧电影为模本。
学者们评析“无厘头”,往往会冠以“后现代”的帽子,什么恶搞、戏仿、拼贴、解构、狂欢之类的,这种源自香港市民阶层的“俗”文化,有了“后现代”的这杆大旗,亦能拉扯起学院庙堂的虎皮了。但是,我以为,上述所谓特点不过是无厘头的表面特征,其实不需要什么学理分析,智商比麦兜高点的人都能看出来。关键在于,有了这些表面特点,不见得就一定是无厘头。
譬如近些年风靡神州的“山寨”热潮,按照我的理解,“山寨”就是恶搞和戏仿,初看跟“无厘头”是一回事。但是,仅仅只有恶搞和戏仿的“山寨”,并非就是无厘头——表象之下尚缺少灵魂。
例如《追影》一片,山寨明星脸一大堆,山寨成龙山寨刘德华山寨李连杰排排坐,不过除了硬胳肢出观众的几声干笑,从头到尾都莫名其妙。本来我期待房祖名跟山寨成龙的那场对手戏能有些火花,无奈山寨成龙大喊一嗓子他那画的像四脚蛇的服装logo是龙之后,就悄无声息了。你看看星爷,他的无厘头作品为什么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掩盖在无厘头乖张外表之下的,乃是小人物的打拼、弱势群体的心酸以及物欲横流时代坚守理想和真爱的艰难。少了这些,星爷的电影早就被掩盖在电影史的尘埃之下了。
要用无厘头的手段突出上述这些真、善、美的主题,那就少不了辛辣的讽刺。要描摹小人物,那就要讽刺大人物;要坚守理想,那就要讽刺拜金主义;要追寻真爱,那就要讽刺虚情假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笑中带泪、玩闹之后有感动,本就是无厘头的题中应有之义。《喜剧之王》为什么感人?龙套演员和三陪女的爱情背后讽刺的是那些为富不仁、狗眼看人低的势利小人;《少林足球》为什么感人?落魄教练和少林弟子的身后又把作恶多端的权钱勾结揶揄得狗血淋头——总的来说,所有假、丑、恶现象都是星爷无厘头电影里的讽刺对象。所以说,无厘头看似披着解构价值、躲避崇高的后现代外衣,其实内里还是弘扬宏大价值、甚至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若仔细分析一下,无厘头其实一点也不新鲜、前卫,细抠的话连三纲五常也能找得出来。
但是《追影》在讽刺什么呢?讽刺李连杰用“壹基金”骗钱?这是文不对题;讽刺刘德华唱功不佳?在暴红的曾轶可面前,Andy有足够资格去做她(他)的声乐老师了;讽刺成龙开服装店不挣钱?人家打算挣钱了吗?再说了,就算真不挣钱,与老百姓何干?都《寻找成龙》了,谁还记得卖衣服的事?山寨来山寨去,山寨到后来,《追影》自己也被山寨了,故事凌乱不堪、情节故弄玄虚,坐在电影院里基本上就是打发时间了。
讽刺还意味着要担责任,星爷在97前的港片里,还能时不时的拿敏感事件开涮——譬如《整蛊专家》里吃了“谎言豆沙包”以后的那段精彩独白,这种辛辣讽刺现在不可能再有了;同理可证,《国产零零漆》里有伟人题词的那把菜刀也是昙花一现。而《长江七号》之失败,很重要的原因亦是星爷对内地民工生活的不熟悉,讽刺得不到位,无厘头也就索然无味了。
但不管怎么说,星爷还是在艰难的讽刺着。《大话西游》那种对宿命和两性关系的深刻讽刺做不到,简单的小人物励志性讽刺绝对不会少。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追影》就是棵空心萝卜,外面绣了两朵花不假(起码吴佩慈的背挺好看),里面却是空无一物。
于是,《追影》迅速的综艺化了,整了一屋子的山寨周杰伦摆嘻哈手势,晃的我都想找吴宗宪了。说是向武侠先辈们致敬,用的镜头不够典型,一般人估计都看不出来——这其实也是无厘头的命门之一,若要戏仿、恶搞,被拿来开涮的片段或人物一定要经典,这胡金铨、张彻本来时下电影观众知道的就不多,你拿来照猫画虎一番,根本没有效果。
此外,无厘头手法的运用,还切忌没有新意。噱头满大街都有,但要令人耳目一新,断不是件易事。无厘头的噱头,“第一次使用会被认为是创新,第二次使用是重复,第三次就会应和观众的审美经验,使观众厌烦。”【1】依照这个标准,《追影》雷人有余,创新太少——山寨的山寨,就不是山寨。
像周立波那样在《我为财狂》里拿四代核心说事,《追影》肯定过不了总菊的剪刀(多半也是出于这个顾忌,谢娜山寨奥运点火仪式的镜头也被放在了正片之后);我也没指望吴导演能拍出《是,大臣》和《水》那样的政治讽刺作品来,但就算要寻宝,拉来刘伯温的《烧饼歌》,怎么也不如恶搞一番《印第安纳•琼斯》或者《达•芬奇密码》靠谱吧?实在要武侠山寨,那得罪下《黄金甲》或者同公司的《夜宴》效果也应该更佳。
山寨不是没有内涵,山寨不是没有追求,往大了说,“任何经济文化政治的起步,都是从山寨开始的,忘记山寨就是忘本……我们的国家建国初期就是山寨苏联,我们以前的XX思想,就是山寨的XX思想,我们的XX理论就是山寨的XX理论,我们的XXX,也是从山寨X起家的,可以说,没有山寨就没有新中国。”【2】可见只要山寨得到位,你不想讽刺也难。
再说句充牛掰的话:艺术都源于生活,真要不懂该怎么讽刺,就多看看《新闻联播》吧——当然,这句不算讽刺。
【1】康宁《喜剧电影的精神内核》,载《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韩寒《没有山寨就没有新中国》,摘自韩寒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1280b0100cbzk.html(刊载于《北京晨报》09年8月3日)
在一个阴雨天里看了吴镇宇的新片追影,给女朋友看,女朋友用她很鄙视很无奈的表情跟我说,说我都没怎么看,我只看了不到20分钟就看不下去了,确实很雷人,不知道导演从那找的那么多貌似大牌的脸,充其量的用来搞笑,网上骂的人不少。
但是我却喜欢看吴镇宇,尤其是看吴镇宇的郁郁寡欢的样子,看他喜欢一个人却不说,暗中一直的保护明月心,也看他在明月心收到古月金在上班时间画的假花的开心样子却从背后掏出了他要送给明月心的真花,明月心是知道的啊,所以才会在每次吴镇宇救了她的时候笑的那么妖娆。真喜欢一个人,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我们不会怕,不会怕那个人什么时候离开自己,我们长久以来要找的安全感我们找到了啊。
我希望自己身边也可以有这样一个男子,我们出去不管遇到多大的问题,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不怕,因为身后有他,他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并且不离不弃。
吴镇宇长期以来的影片角色都是这样一个大男人,可以让女人绝对安心的男人,浪子也可回头,并且能够让浪子回头,他绝对比任何一个普通的男人都要爱的深,因为他经历过的风霜让他更明白怎样去爱一个人。
亦舒说,爱一个人,通常是没有言语的,爱的那么深,难以启齿,甜言蜜语,多数是说给不相关的人听的。
你找到你要的宝藏了吗,房祖名背起谢娜,那么可爱的说到,人人都来找宝藏,我已经找到我的宝藏了。谢娜是那么幸福的笑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宝藏,它来过,或者它还未曾到,我们只是要知道它是不是属于你的那块宝藏,然后好好珍惜它
追影,2.5分
对这部影片很有印象,当初吴镇宇用《追影》和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在中央六叫板了半天,噱头我现在还记得,只不过两部电影一个是造势太夸张让人不喜欢,一个口碑和票房都崩了所以最后两个都没看,这是无意中又看到这部电影想起了当时的事,所以看看
影片跟现在的《西红柿首富》差不多(可能还不如《西红柿首富》)其实更像现在微博上没什么营养的小条漫,塑造了几个人设就开始飙段子,剧情基本上为零,当个段子看看还行,当个剧情电影也就太过于抬举了,不过段子看看还挺有意思的
消遣娱乐打发时间可以不带脑子用二倍速看看
空洞无聊、混乱不堪、囧不忍睹,从任何角度看都不新鲜,最大的“亮点”就是一堆山寨明星,就算是山寨也不能难看成这个样子。
我居然在电影院看了两次。。。
吴佩慈 二分
噱头做得太足 大把票房夹带着恶评如潮 因为期望值高了 吴镇宇是在努力的 但好点子×N≠好电影
支持下老魏。。你至少可以跟零零狗比
至少认真的将来一个故事里,虽然很烂啊,不过还是有一些小亮点的,让人不禁为之一笑啊
片头的斗琴和送花那段还行。
導演是不是應該加入笑點很奇怪小組
一个无厘头的故事,讲一个朴素的道理,有章法的铺陈,荒诞地追影,这个故事有一个真实的核.在这个世代,愿意花钱来拍这样一部电影,它的意义大过它所追逐的光影.
看得我想哭 谢娜房祖名也就算了 真没想到吴镇宇也是个弱智 全他妈是弱智 多少年都没看过这么烂的片了
香港电影就是这样.不需要艺术气息,,有钱赚就够了..
古装版快乐大本营
哥笑了
九头身美少女呢太傻比了,但是房祖名还挺可爱说
金酸莓啊
山寨而已,千万别当真。笑笑就好了。
哎。。实在是各种没边。。
太山寨了,和灵灵狗没法比
其实还蛮有创意 蛮好玩的
镇宇,下次拍片能选个靠谱的剧本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