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用了反-叙事原则,故意淡化情节和戏剧性。这种是慢电影的一个分支,可以称为监控录像(surveillance camera),使电影看上去更纪实性且贴近生活。导演们相信,人的大脑可以自动拼贴故事情节,而剪辑主导的电影会干扰观众思考更深远的东西。
超验风格的特征,正如保罗•施拉德的书《电影中的超验风格》中写道的,电影有诸多日常生活的场景并延迟剪辑(delayed edit)。其次,静态(stasis)画面的出现。比如人物的特写,建筑的静态场景。第三,出乎意料的结尾。引导观众脱离日常现实,预备进入超验状态。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灵魂虚空的姑娘渴望与上帝同在,而她经常感受不到心之所慕。她主动受苦,寻求在受难刺激中来获得存在时,发现上帝并没有按她所想惊心动魄地出现,于是她进入了伊斯兰教的路径,以自我行动和自我毁灭的倾向加入组织。最终,组织毁灭的行动招致她的精神崩溃,她决心抛弃上帝和自己的生命,在她投水自杀的关键时刻,全然他者(wholly other)以一个卑贱的泥工匠形象救赎了她。以肉身可见的超乎想象的方式来完成最后的关键行动。
本片作为慢电影的分支,带着超验风格的痕迹出现。但是并非特别优秀。第一,慢电影的静态(stasis)各有美学风格,前有布列松的东正教美学和德莱叶的肖像浅焦,德莱叶是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后有导演借用黑色电影的形式,多以光线的不同运用来呈现,这是美学形式。而本片不具备影像的美学,在真实与无聊的界限中来回游荡,更多的是无聊。如果是慢运动(slow motion),也会呈现无聊之感,比如塔可夫斯基的推拉摇移,节奏之慢令人发指,但是最终观众看到的却是诗意。画面和静态帧随便一截就是美轮美奂,光线明暗和场面调度更不用说了。
本片淡化叙事却起到了反作用,显得有些无聊。超验风格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幕,它起到的心理现象学,应当是让观众在种种焦虑中最终得以在静态画面中沉思。施拉德说的一句话是,What do you think about when nothing happens ?You think about something when nothing happens.
而这部电影最后的静态画面并没有作用到观众。有些莫名其妙,甚至怀疑导演是不是倒叙,实际上没有倒叙。导演并没有在前期做够铺垫。让观众产生了一种,前面一个小时的等候是不值得的念头。
至于最后拯救少女的泥工匠,导演选角的时候会考虑到要让观众猜不到,但必须在意料之内。因此,泥工匠这个角色身上的精神气必须要有静默的气质,然而这个演员身上体现不出拯救的意味,只有犯人的质感,让观众产生了一种悬疑片观感,怀疑是不是马上又有一颗炸弹埋在修道院,产生了随时会引爆的猜想。这是选角的失败。
最后,在读到宝琳•凯尔的影评,发现她评论布鲁诺•杜蒙的作品,说到他的电影犹如ppt,或静态的照片影集,观众被迫坐在那里观看,也不能随时翻页。言外之意,当导演没有了解观众的心理活动,或没有调度好电影节奏和心理时间,那么本来应该解放思想的慢电影,就会变成另一种和叙事电影本质一样的——消极操纵的电影。
女主太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油画人物的范儿啦~~~圆润还是圆润,没戴发带的时候很美很美~~~寄托懵懂的世界观于对宗教的狂热与执念,如果够聪明,本身就是危险的选择。这对平庸的人是慰藉,随遇而安,随心所愿,随随便便~~~~一辈子就那么过了。
影像似乎难以准确传达导演意图及宗教情怀。但,最后时刻女主角的好戏相当精彩。设置的倒叙有点考验观影者的投入程度。
镜头好美,姑娘好白,信仰好虔诚,沟通好障碍;大爱此片结尾,希望之光一闪而逝;小小缺憾,基督少女的心路转变,有点突然。一念之差,造业无限。
只有杜蒙能如此清澈地将两个看似如此触不可及的对立面并置在一起。
第72分钟,云层褪去,光洒下来照到Hadewijch与穆斯林的脸上,随后她便皈依到伊斯兰教。如此的“见光”时刻在此前所有Dumont电影里都存在,成为全片为数不多的情节,然而摄影机又必然继续捕捉到云层聚集、光再度消失,见光不过是一场幻觉。
和小神说的一样,马马虎虎,不看也罢
无字幕,按照标准,我却看懂了。三次跑入基督墓地,平静、哭泣、嚎啕。信奉基督的女子转而进入了一会儿穆斯林的世界,宗教的迷茫,亵渎的负罪感,道德的快速转换,她无力招架。结局:入水自杀;上帝化身成男子,将她救起;她哭了。不是布列松附体,也不是冰冷的无法观看,有些戏十分精彩。为杜蒙正名。
如同王宫般的家,誓愿侍奉耶稣的少女,阿拉伯裔的少年、伊斯兰信仰及其斗争。信仰(宗教)、族裔、暴力-死亡-爱。寻找逝去神之爱的女孩。
其实也许冥冥之中神还是存在的吧。主线之一要说的是一种爱,但是你感受不到的时候却又十分不确定,主线之二就是青春期萌动少年的困惑与烦恼
节制与错觉。隐忍内敛的拍摄手法凸显作者功底 处处看得出布列松的影子,然而后段刻意创造的错觉却让人摸不着头脑,结尾的拯救一场也显略敷衍
主人公深深怀念她远去的爱人耶稣,绝望中甚至追随极端分子的脚步,这并非因为政治理念,而是一个绝望女人对爱的最后一次无奈的挽回,她孤注一掷,可爱人仍渐行渐远。她献出生命,上帝却在意外中降临——在片尾男子的眼睛里。
冬天来了,上帝在笼子里,未知的母亲,我没有任何悲伤的理由。讲了一个学神学的平胸且从不穿内衣的青春期珐国少女和看演出时候要泡自己的阿拉伯少男由于信仰种族遭遇不同产生的对爱情生活和宗教的彷徨是吗,是我就看懂了,不是我就摔了去睡觉
看這種深奧且宗教的片子,簡直在折磨自己,還是過兩年再看。
哈德维希·塞琳拥有着一种中世纪的圣女激情。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将耶稣变成她“爱欲”的对象,她的虔诚是对于信仰的终极亵渎。在《哈德维希》中,不是信仰和极端主义,宗教和世俗,异教之间的冲突,以及欧洲的难民危机被杜蒙形而上化为几种神学的差异:上帝来源于爱欲,世间生机的恩典,或是(极端的)行动,最终响应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特效爆炸,直接炸毁了杜蒙式的空镜头,以及她的伊斯兰信仰- 爱情。哈德维希/塞琳在影片中进行着一个环形叙事,也是原罪之环。而在这个神圣的,关于悔改的祈祷镜头之中,一个脚手架出现在了右侧,作为杜蒙对于信仰本身的反论:结构/建筑的当代性隐喻让信仰激情不可能或无法在当下成立。正因如此,《哈》才不是一部福音电影,而上帝的拯救不如一个裸体的怪人,而他的故事则在杜蒙接下来的影片得到延续。
note:很喜歡Yassine那頭安全帽,大大圓圓的看起來特別扎眼,好像不管他做了什麼粗野的舉動,都顯得乖順和無罪。
到底是要宣扬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反宗教者看完表示反感,即便电影本身还不错。还有女主角的头发老让人觉得有一礼拜没洗了。
早知道又是这样一个人的纠结就表看了
宗教题材,明显各种没有处理好,女主的情绪经常写的让我无法理解。很多地方都过于假了,就像结尾的那一坨爆炸假烟。最后那段念的过了吧,哭这么伤心,但演技真的让人捉急。整部片不成立的地方太多。Hadewijch d'Anvers的故事还有诗歌我都不熟,2者连接部分无法多言。
f235b4547 字幕:http://shooter.cn/xml/sub/160/160122.xml 哦宗教!无共鸣...
这是杜蒙头一回用配乐?导演访谈里两个点很有趣:1、“别跟我谈布列松”,2、人们还在纠结911。好吧尽管结尾简直就是[穆谢特]翻版好么(再加上巴赫……)。杜蒙以前的片儿很肉,几年不拍片忽然皈依了似得这么道学……视听上多用两极镜头(大全景切长焦近景),而且机位摆得特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