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插曲

HD

主演:玛伊-布里特·尼尔松,比耶·马尔姆斯滕,阿尔夫·切森,安娜丽莎·埃里克松,耶奥里·丰克奎斯特,斯蒂格·奥林,米米·波拉克,勒妮·比约林,古纳尔·奥尔松,Emmy,Albiin,Gerd,Andersson,John,Botvid,Ernst,Brunman,Julia,Cæsar,Eskil,Eckert-Lundin,Carl-Axel,Elfving,道格拉斯·霍格,Torsten,Lilliecrona,斯滕·马特松,Olav,Riégo,Marianne,Schüler,Gun,Skoogberg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语言:瑞典语年份:1951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夏日插曲 剧照 NO.1夏日插曲 剧照 NO.2夏日插曲 剧照 NO.3夏日插曲 剧照 NO.4夏日插曲 剧照 NO.5夏日插曲 剧照 NO.6夏日插曲 剧照 NO.13夏日插曲 剧照 NO.14夏日插曲 剧照 NO.15夏日插曲 剧照 NO.16夏日插曲 剧照 NO.17夏日插曲 剧照 NO.18夏日插曲 剧照 NO.19夏日插曲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好的伯格曼

- 中口考前一晚看的,心里焦躁不安,因为准备不够。然而,神奇的是,伯格曼的电影能让我心静下来了。幸好,在这么焦灼的时刻能看到伯格曼的电影而不是盲目挣扎。 - 以前一直喜欢女性角色的那种美,似乎可以掌控很多,天生就是一切诗书画意的代表。而自己渐渐长大了以后,才慢慢地欣赏到他们面具下的真实,那纯真的美,也渐渐理解了那些歇斯底里。 - 依然是喜欢的电影基调:悲伤一直在背景里,欢笑和回忆都挡不住。没有“爱”的世界里,钟表都停止了,花朵都枯萎了,因此而愤恨世上根本就没有神明。其实呐,都是孩子气的想法,太执着于那些变幻的欢愉了,以为抓住了时间,却忽略了真正的永恒的悲伤的美。 - 大人都学会用围墙把自己砌起来,而一旦发现真实的自己,就会浑身颤抖害怕,想用大哭的情绪盖过过去美好的回忆,却发现再也哭不出来了。就像企图用转瞬的欢愉填饱饥饿,是没有用的,只有感受那份饥饿,用劳作的付出、追寻的诚挚填补才能触到真实。也因此电影才这样说的吧:当下的幸福最重要~

 2 ) 《夏日插曲》:24克拉的吻在另一个夏天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6770.html

夏天之后是秋天,秋天之后是冬天和春天,时间的轮回似乎在无声无息地发生,甚至一切看上去没有变化,但是坐在镜子前的玛丽,卸掉了浓妆,摘下了假睫毛,吐着小舌头做出鬼脸,慢慢荡漾开来的是微笑,“上一秒好像要哭出来了,竟然又不难过了,现在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自言自语的玛丽其实已经告别了秋天,告别了秋天之后的春天和冬天,也告别了那个浪漫、美好、纯真而带着死亡气息的夏天,当一切都过去,“上一秒”的悲伤也慢慢消散了,因为现在的幸福是最重要的,因为面对未来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用此时此刻的现在装点的永恒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玛丽走出阴霾真正告别“夏日插曲”的标志,这种告别呼应于电影一开始那个短暂的夏日,鸟在鸣叫,鲜花在盛开,河水在流淌,树木成荫,这就是夏天,就是美好,在表面意义上这就体现了诗意的永恒性。但是这个开场却预示着某种结束,教堂的钟声敲响,树上的叶子掉落,城市显得有些喧闹,时钟指向的12点似乎带来的是夏天正午的炎热。在前与后对应的结构中,伯格曼似乎在寻找短暂和永恒之间的关系:留住这一切,就是留住永恒,但是永恒在更大意义上却表现出转瞬即逝的残酷——逝去是不是也是一种永恒性的存在?或者,那些日升日落、云卷云舒、花开花败就是似水年华的最本真体现?

那的确是一个最美好的夏天,跳芭蕾舞的玛丽认识了亨利克,这是两个原本孤独的人,一个时常在湖边的小木屋里,一个则划着船带着那条叫“万万”的小狗,“爱我的也只有这条小狗了。”亨利克在湖边遇见玛丽时这样说。于是,一个人和一条狗,以及另一个人的生活变成了“他们”的美好夏日,他们一起划船,一起游泳,一起采野草莓,一起看开屏的孔雀,一起看清澈的水、天上的云、浓密的树,一起感受阳光、暴雨和被乌云遮挡的压抑气氛。当然,他们也相爱了,是亨利克首先对她说:“我爱你。”是玛丽对他说:“我还没有接过吻。”窗外是鸟儿的鸣叫,屋内是两个人的手,就这样伸出来,抚摸着,缠绕着,交叉……玛丽将这一个美好的夏日称作是“像宝石一样的日子”。

如果拥有这一切,就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但是这注定是一个“夏日插曲”,它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让两个孤独的人相遇,让两颗孤独的心碰撞,让他们寻找并发现爱情——但是相遇之后呢?碰撞之后呢?发现之后呢?“插曲”或者也会成为过眼云烟。而这一切的破碎似乎早就有了预感,在一起两个月之后的一天,亨利克敲开了玛丽的门,玛丽正在屋子里练习芭蕾,她曾说这是她“夏天的排练场”,因为几天之后她就要演出了,为了排练似乎冷落了亨利克,亨利克开门进去问她的也是那个问题:“我和芭蕾舞哪个重要?”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这是一种 存有嫉妒心的质问,玛丽安慰他,说只是因为演出迫近才需要自己单独练习,即使安慰,两个人也发生了“第一次争吵”——当第一次到来,所解构的也是夏日插曲中无数次美好的第一次。

第一次争吵之后,亨利克也是第一次离去,玛丽也是第一次去找他,在亨利克的阿姨和牧师那里,玛丽找到了亨利克,亨利克感慨自己是“无所事事的败家子”,于是他们又重归于好,又回到木屋子,又沉浸在两个人的时光里。夏天像是又回来了,他们听音乐,吃东西,打蚊子,还一起绘制漫画,但是这美好的一切被吹进来的风打断了,小木屋的门自己开着,外面的风吹来,玛丽说:“很奇怪的感觉,太安静了。”她爬到了外面,还是阳光,还是河水,还是一样的夏天,但是她说自己感觉冷,又说身体却很热,在冷和热莫名的交错中,她想一个人走,又想亨利克的拥抱。亨利克问她:“你最想和谁睡觉?”像一句玩笑,玛丽说到了婚约,说到自己想要草做的戒指,想要亨利克给她“重达24克拉的吻”,那一刻,既冷又热的玛丽再一次紧紧抱住他,“抱住我,但不要弄碎了。”但是最后却碎了,当亨利克说要三天之后等排练完了再相见,当亨利克作出跳水的动作,悲剧声了——传来的是玛丽一声尖叫。

镜头对准的是惊愕而喊叫的玛丽,对面跳水的亨利克到底遭遇了什么?伯格曼用这样一种隐秘的方式传递出悲剧的神秘降临,应和着被风无故吹开的那扇门、玛丽既冷又热的奇怪感觉、抱住但不要弄碎的矛盾心态。而当镜头再次对准亨利克,他从礁石上爬上来,痛苦地爬到了水潭里,几乎将整个人都浸在里面,然后不再动弹。之后他被送到了医院,不久医生便给他合上了眼睛。亨利克死了,有些诡异地死了,而死亡的降临意味着美好的、浪漫的、短暂的夏天的终结。这就是玛丽和亨利克的“夏日插曲”,它以文本的形式重现于亨利克那本黑色笔记本中,更以记忆占据着玛丽的生活——已经13年了,玛丽似乎没有走出那个夏天,没有走出神秘的一幕,没有走出死亡的阴影。

这是13年前的故事作为“过去”再次回到玛丽记忆中的一个叙事结构,13年后,还在芭蕾舞团的玛丽收到了黑色笔记本,那是叔叔艾尔兰德寄来的,这本笔记本就是亨利克的日记,当玛丽打开,过去的一幕幕鲜活地出现在她脑海中,于是她再次坐船,再次来到小屋,看着已经空荡荡的屋子回到了那个既美好又悲伤的夏天。以回忆的方式追寻那段“夏日插曲”,伯格曼并不是为了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甚至不是展现如夏日般美好的青春和爱情,他所探讨的是“夏日”如何能构筑一种永恒性意义。玛丽作为一名芭蕾舞演员,在她命名的“春天的舞台”上,她享受着艺术生活,或者说她所追求的就是一种艺术的永恒性。但是很明显,已经在舞台上跳了20年的她自然会生出如何让艺术永恒的问题,当对镜自照,她看见的是被化妆过的脸,韶华易逝,真实的脸或许已经慢慢失去了青春的容颜,所以,艺术的永恒是不是只是自我欺骗?就像剧院突然灭掉的灯,让一切的光彩都变成了黑暗,在无情的岁月里,洗去了妆容的她是不是也像遭遇停电的舞台,最后是黑暗?

艺术之外的爱情呢?在夏日上演的爱情,是一只手和一只手的对话,是一个吻和一个吻的激情,是“像宝石一样的日子”,甚至是向往未来草做的戒指和“重大24克拉的吻”,但是门会被风吹开,美好总是容易破碎,甚至死亡夺走了最爱的男人,爱情只有短短一个夏天,怎么会走向永恒?艺术和爱情经历的非永恒性变故,其实就是玛丽遭遇的困境,也是伯格曼面对的问题,而从那本黑色笔记本开始,玛丽开始了寻找,在寻找过程中,伯格曼其实构建了另一种对称性的结构:玛丽先是以追忆的方式踏上了小岛,来到了小屋,进入了和亨利克的夏日时光中,在这里一切呈现的都是美好,看起来就像是真的存在永恒一样;但是,在亨利克的死亡降临之前,玛丽的回忆中断了,她离开了屋子,离开了小岛,重新回到现实中——走进回忆是玛丽采取的是“进入”的方式,而面对现实则是“退出”的方式,进入和走出恰好形成了玛丽寻找永恒性的两种态度。

这两种态度体现在两种观念上。叔叔艾尔兰德所采取的是把美好封闭在过去的方式,他喝着酒,弹着琴,叙说着过去的故事:过去,他曾经和玛丽的妈妈一起在钢琴声中起舞,过去,他曾经爱着玛丽的妈妈,当这一切都已经逝去,属于他的夏日也结束了,但是他不愿走出,他沉浸在过去的记忆中,所以玛丽会发出“艾莉沙特阿姨太可怜”的感慨,所以在玛丽遭遇了亨利克死亡之后,艾尔兰德告诉她:“人生就是无意义的。”他甚至说:“我们只能砌起一堵墙保护自己。”而且他还为玛丽砌墙——春天来的时候,他带着玛丽去旅行。在他看来,美好只属于过去,当现在变得无意义,只能用封闭的方式保护自己。

艾尔兰德活在过去,无法走出封闭世界的他当然不可能拥有永恒的意义,而另一个观点则来自神父对死亡的看法。在亨利克和玛丽爆发了“第一次争吵”后,玛丽去找亨利克,看到亨利克的阿姨和神父在下棋,阿姨说自己被诊断出了疾病,医生说她时日不多,这时候神父说:“死亡是由神决定的。”之后他又对玛丽和亨利克说起刚才对阿姨那番话的意思:“这是出于职业上的关心,我有一种和死亡见面的感觉,对于圣职者而言,这是很珍贵的体验。”阿姨受到了死亡威胁,神父从中获得了死亡的体验,但是这种体验仅仅是因为死亡具有的命定性——亨利克遭遇不测走向死亡,真的是神将他带走了?当亨利克死去,悲伤的玛丽表现出了对上帝的质疑,“我不想信上帝存在。如果它存在,我憎恨它,我会不停的憎恨它!如果他站在我面前,我会往它脸上吐唾沫,只要我活着,我就会憎恨它,我不会忘记,我将憎恨它直到我死的那天。”对上帝存在论的怀疑,对上帝本身的憎恨,就是在否定神父的观点,从而否定死亡的命定性,就像他们在小屋里绘制的漫画,神父用一把剑刺向阿姨,最后变成了墓碑,但是这一切的死亡预演最后变成了虚无,如漫画本身一样,变成了一种游戏。

下棋而谈论死亡,对上帝产生怀疑,伯格曼之后电影中出现的元素和观点在这里已经初露端倪,而在关于死亡的解读中,伯格曼让玛丽寻找意义,其实从阿姨的那句话里点出了主题,知道自己患了重病,知道自己逐渐走向死亡,但是她并不悲观也不悲伤,喝着酒下着棋,她对神父说的是:“死亡是由自己决定的,我要活得比任何人都要长。”这个观点或者启发了玛丽,以致于她在亨利克死后说出了憎恨上帝的话,也像亨利克的阿姨那样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生命不应该如艾尔兰德那样活在走不出来的过去中,死亡也不应该成为上帝决定的悲剧,那么,退出来的玛丽就应该从过去而面向现在,由现在而走向未来。

当13年前的回忆结束,重新回到镜子前的玛丽把妆容慢慢洗去,身后出现的是科贝利乌斯扮演的小丑,它是死神的一种象征,“跳和不跳都是恐怖,生和死都是恐怖。”玛丽看见镜子中的他,摇了摇头;之后又出现了记者尼伊斯特莱姆,一直在追求她的记者希望玛丽嫁给他,玛丽说自己从来没有爱过他,但是她却奇怪地叫了他一声“亨利克”,然后交给他那本黑色笔记本,“你拿去仔细看,明天我们可以好好聊聊。”命名他是亨利克,让他看亨利克的笔记本,这不是玛丽在寻找爱情的替代品,而是在结束回忆中做好了开始新生活的准备。泪已经落了,夏天已经结束了,死亡已经发生了,爱情的永恒意义就在于它不死,艺术的永恒意义在于它总是美好,“现在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擦干泪,面带微笑,因为24克拉的吻在另一个夏天。

 3 ) 夏日

这是一部经典电影,是经典中的经典,每一部经典电影我都看了不下三遍了,每看一次都有一次新的理解。
听说这部电影口碑不错,于是上映的第一个周末我就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还算对得起我的电影票,比较精彩。

故事很感人,具有很强的可看性,我看电影的时候完全的投入到故事情节里面去了

电影里的悲欢离合最让人动容,因为电影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出很好的效果,同时爱情的力量也是伟大的。

电影的取景非常棒,特别是它的特写镜头,把所有人的内心世界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这部电影充满了背叛、痛楚,但是在爱情面前,这些都是渺小的。只有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能帮我们战胜一切。
这部电影让我感慨颇多,特别是结尾,总是出乎意料,但是我觉得有个大家出乎意料的结尾,恰恰能够体现出编剧的能力。

感觉这部电影的色调看起来非常舒服,一点也不花哨,特别的平静而又舒缓。

故事很感人,具有很强的可看性,我看电影的时候完全的投入到故事情节里面去了,邻座的女的还哭了。

 4 ) 原来早已忘记

据说这是一部伯格曼真正想拍的电影,根据他很早写下的小说改编的,是对青春年少的一种记念。真正迷恋伯格曼的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是那么寂寞,风中的剧院,街上的落叶,河边的小船,黑白片所带来的意境非比寻常。
玛丽与亨力克都来自不完整的家庭,两个寂寞的人在一起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夏天。小岛上的野草莓,亨力克的小狗,河边的小木屋,也许一切都太完美了,当夏天快要结束时,玛丽经常感到莫名的恐惧与不安。终于一个早晨,亨克里跳水时遇上意外。伯格曼一直对上帝是否存在并帮大众渡过难关存在疑问,当玛丽看到街上人们麻木的,行色匆匆的忙着自己的事,而她心爱的亨力克却不顾她的祈求离开了她,此时玛丽对上帝也提出了质问。
十年后玛丽成为首席芭蕾舞演员,却一直将自己禁锢在过去的阴影中,直到有一天收到叔叔寄来了日记,唤醒了尘封多年的记忆,玛丽惊觉原来再次提及亨力克已经不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过了,这使她有勇气重新审视困扰自己多年的情感,打开心结,并最终重新接受了年轻记者的追求,开始新的生活。
人的痛苦大多来自自己,只有释放内心深处的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影片拍得非常优美,夏天美丽的群岛更是令人难忘。

 5 ) 不是每个爱情都有美好回忆

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青春飞扬:

当时年少春衫薄,我们订婚了:草环和24克拉的初吻,即使南面称王我亦不屑与易!

初恋有多美,回忆就有多么苦痛——

一个夏天的插曲,一次跳水时发生的意外,夺走玛丽的爱人,人生从此改变:

这太荒谬了,刚刚萌芽的爱情被无情吞噬……

每次看伯格曼的作品,都会感叹缪斯对这位电影大师的眷顾,拷问命运、上帝,空灵、飘逸却又脚踏实地,每一个隐喻和象征都是那么平淡、自然、深刻、隽永,爱情、生活、生命就是那么残酷、美丽……

任何奖项都不足以奖励伯格曼的才华,可能的话,只有让他代表人类去竞争宇宙电影节大奖。

失恋后怎样走出来?

疯狂的练习,疯狂的演出,成为大明星的玛丽依旧走不出那个刻骨铭心、不堪回首的海边。老娘奢侈了!

人们的悲欢并不相通:排练一天,同伴烫脚爽得嗷嗷叫,玛丽打开日记黯然神伤,这个片段搞笑而又心塞。

我做错了什么,命运要如此惩罚我?!

如果有上帝,那他一定是个混蛋,我恨他,永远!

我会朝他脸上吐口水!

叔叔告诉玛丽,你只有建一堵墙保护自己,不让痛苦靠近。

练舞、演出、旅行,墙建起来了,玛丽不仅被保护,也被重重围困。

坐困围城十多年,玛丽把日记交给痴情的追求者,如释重负,忽然变得开心起来,推倒那堵墙!

墙让你远离痛苦,也让你远离爱情、活力、幸福……

豹尾给力,用踮起脚尖表现亲吻的镜头,被无数后来者致敬:

但谁都没有伯格曼用得自然,踮起的脚尖继续旋转、蹦跳、腾挪,象征玛丽开启新的生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不是每个恋情都有美好回忆,假如生活辜负了你,唯有忍耐、奋斗、妥协、奋斗……

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的赋予。

 6 ) 诗歌-夏日插曲

夏日

我从睡梦中苏醒

和着屋外的鸟鸣哼着歌

踩着芭蕾舞步

旋转,旋转,旋转

我躺在船上飘荡

鱼儿是我们的丘比特

让我遇见了你

草莓地,暑假鸟

是我们倆的秘密

你说你一个人

没有人在乎你

你说你总在害怕

害怕跌进无止尽的黑洞

我说我喜欢一只脚的小猫

长得不可爱的婴儿

我会变老

但不会死

那是一个被盛夏的太阳

炙热地晒着的一天夜里

那种寂静好像

能够达到天空的那方一样

我们也沉默不语

岩石还是热的

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

我想把它们都一一吹破

想无声无迹地消失掉

可以听到舞笛的声音

钢琴的调音和柔和的月光

静静地漫溢着

连血潮的声音也可以听得见

那是这个世上看不到的空气

就好像在看一个新世界似的

在我夏天的排练场

我们相拥相吻

原来这就是恋爱

我们不一样了

像宝石一样的日子过去了

拥抱在阳光下

夜里连睡觉都忘了

忘情地交谈着

一遍遍的练着芭蕾

我要跳到尽兴

你是无聊的等待和无尽的质问

我们开始争吵

说不再见面

因为寻找不到你的影子

我第一次拜访了你的家

我们又回到了小屋

听着歌,画着可爱的故事画

喝着酒,笑着,闹着,吻着

用草编的戒指和重达24克拉的吻

定下了我们的誓约

我喜欢你

比谁都喜欢你

可爱的人,重要的朋友

很静啊

声音都消失了

只听得见风的呼啸

抱紧我,不用睡

一直到阳光将所有的魔鬼都消灭

我们即将分别

请不要悲伤

那是秋天的风

哦,不,那是恼人的乌鸦

那是死神

带走了你

大家都兴致很高地在逛街

我也这样吃饭

在剧场里很兴高采烈地跳着

可是只有你

一直到刚才为止

两个人还在笑着,抱着

这就是人生吗

都变得没有意义了吗

是的啊

人生就是没有意义的

没有什么神

即便是有的

我也很讨厌他们

憎恨啊

我想向他脸上吐唾沫

憎恨到死为止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将憎恨延续一生

叔叔说

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就是砌堵墙

为了保护我们

他教给我砌墙的方法

成为支撑

一整个冬天都沉迷于芭蕾舞

到了春天和叔叔一起去旅行

然后就忘了

在自己的周围建了堵墙

将自己的心与外面的世界分离

忘记了你

我们就像是身不由己的木偶

哭的话油漆才能脱落

就让我一个人好好地哭吧

化妆和卸妆都很恐怖

跳和不跳了也都很恐怖

只有一次真实的时候到来了

包围自己的墙毁掉了

看到了光着身体在抖动的自己

只有一次

生和死都是恐怖的

渴望幸福吗

想过快乐的人生吗

想重生一次

也就是意义和人生什么的

一般的话语而已

只是继续跳舞就越来越老了

那就是我的命运

刚才还想着大哭一场呢

只想用泪水将那些遥远的痛苦都带走

为什么眼泪流不出来呢

真是不可思议啊

现在竟然一点儿都不难过了

究竟是为什么呢

终于明白了

现在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短评

伯格曼第一部堪称杰作的作品。影片充满了对自然界美好瞬间的精细捕捉,算得上一部小清新(比如唱片封套上的动画,以及“24克拉的吻”之类台词)。Maj-Britt Nilsson真是美丽。视听上出现了不少“伯格曼式”的特写。回忆与现实交织的结构也是日后[野草莓]等影片的重要动机

3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主角又是一位艺术家,似乎和一年前的《喜悦》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6分钟前
  • 王富贵
  • 还行

一男一女一狗一海。“悲观人生”、“人与人之间互相折磨的亲密关系”等主题贯穿伯格曼一生。在其自传里,伯格曼说这部影片的故事来源于他年轻时的一次亲身经历。年轻时的短暂欢乐过后是余生长久的悲哀。“建一座墙保护自己,结果却把自己锁在里面。”全片中规中矩也就手绘动画让人眼前一亮。

9分钟前
  • w
  • 还行

尽管这部伯格曼剧情与角色发展前后对应如此明显与工整,但其日后的风格在这部中已初现端倪,绿屋中主角与芭蕾大师近乎不真实的对话场景拍得非常棒,前景或后景中面对主角而坐的大师通过镜中倒影被置于跟主角同样的景深层面上,暗示两个角色在心理层面上的相互对应;另外胡须女预言的前后对照也十分有趣

12分钟前
  • JoshuaLi
  • 推荐

一个女人试图从惨痛的初恋回忆中自拔的故事。美好的恋情以男主角的突然死亡作结,这也许就是大师苗子和小清新之间的差别。

13分钟前
  • 石墙
  • 还行

美不胜收,这可能是入门伯格曼光影世界的正确方式。如果当年能多了解一下,我绝对不会一上来就看上帝三部曲和《假面》那种对大学生来说过于深刻的片子。好在三十岁后我又重新发现和喜欢上了伯格曼。

18分钟前
  • 沁云
  • 推荐

即使是当时技法还远未自成一格的伯格曼,其对生死,爱情及艺术各自何谓的执著和几乎与之矛盾的开放心境都足够让人叹为观止。平淡故事里安插的庞杂隐喻信手拈来。

20分钟前
  • BLTEmpanada
  • 推荐

舞台边接吻的脚部特写太美,“上一秒好像要哭出来了,竟然又不难过了…现在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总有那么些时刻突然难过得想要哭出来;有人死去、同时有人逛街玩闹,常能和生命中的荒诞相遇。“人生本就无意义”,一些像伯格曼这样为自己筑起一道墙却有所作为的人深知存在主义是异化者与世界相处的良方

25分钟前
  • 被子塔
  • 力荐

伯格曼早期非常清新的作品!结尾美好到不敢信,如果是彩色一定又是一部心旷神怡的夏日风情画。现实和回忆的交织、鲜活和冷漠的面孔对比、精神世界的孤独剖解,都已现伯格曼作者电影的雏形。但夏日天色尚早,这时候的伯格曼还会在唱片封面上画可爱动画,野草莓地里的少年还在快乐地吃果子。

28分钟前
  • 糯木
  • 力荐

1.如果眼前的男人无法让你忘怀初恋的美好,那么你是否应该继续这段恋爱?2.感觉角色的台词过于文绉绉,很像导演自己的独白,没有很熨帖角色;3.年轻人的死亡,总会让人质疑上帝;4.镜头出彩。

3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年轻时的我们可以整天整天腻在一起,说蠢话,做无聊事,就这样还担心时间不够用,于是连眼睛都舍不得闭。我曾在幸福里神经质地哭泣,因为有种预感,这样的日子不会长久。美好的事情十有八九会早早消失,否则将变质,同样不再美好。PS:抒情完毕,还想说,男主死法是不是逗比了点

33分钟前
  • azzurro123
  • 还行

频繁的叠画就像是现实与回忆交叠的象征。年华流逝,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这是伯格曼后来多次追问的,实际上n多部伍迪艾伦也是裂变于此。相对于日后更加成熟的伯格曼,回忆部分拍得有点太言情了,再接回现实部分的那种凝重和哲学,进一步显得割裂,而且以两位主演当时的年龄和状态,演那种青涩的初恋实在有点努。另外这虽然不是歌舞片,但舞台上的演出效果感觉相当一般啊,也没看懂几段舞台戏有什么样的表意。

37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还行

Bergman略偏商业的作品。怀春与追昔,同样是极致的美好,而物是人非,心境却是迥异。少女时的天真和成长后的复杂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唏嘘,Bergman在此下的功夫极多,化妆间的镜头非常经典。

38分钟前
  • Nakadai
  • 还行

在 Maj-Britt Nilsson 身上 那种自如不加扭捏的 亲近自然流露真情的每一次绽放四肢 畅快笑言 狗狗可爱 Rune Andréasson 的动画也不错 最开始的日记里叠化出亨里克的头还是有些土 后面的转场用的更自然些 而首尾 18岁/45岁的那种失去光彩芭蕾舞者 Marie 的诠释也非常动人

39分钟前
  • wangzhy
  • 还行

解铃还须系铃人,痛苦的回忆是一堵墙。一个人只有当痛苦的过去不再只是她一个人的秘密的时候,她才能获得自由。当她交出象征着痛苦回忆的日记本的时候,她的墙已经倒塌了,因此她说,我不想哭了,她对着镜子笑了。最后她明白了“现在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42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人物关系未成熟 但是场景运镜开始有个人风格 一脸皱纹的特写无法表现少女 也是无法塑造人物的 早期伯格曼还是差一些 可是男女的摸与吃的细节 喃喃自语的害怕 镜中的衰老 戏剧式对白 这一切都是伯格曼的开始

47分钟前
  • 徐旷来
  • 力荐

我还以为俄片,结果伯格曼

51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超可爱。结构为故事加分。人家的乡村爱情怎么就怎么有味道呢?从惠比寿的电影院出来,看到的又是不同形式的恋爱约会光景。真立体。

55分钟前
  • 𝓜𝓪𝓷𝓰𝓸𝓲𝓵𝓪
  • 推荐

视觉上有着伯格曼早期电影的显著风格,充满着忧郁情调的诗意自然。|青年人危机感和恋爱关系的脆弱性,倾向于探索精神的缺陷,涉及孤独、分离、生存困境等叙事母题。

60分钟前
  • 杨小槑
  • 还行

作为伯格曼首部成熟之作,《夏日插曲》以极为古典的剧作架构探讨着两组典型伯格曼的主题:生与死、生活与舞台。记忆里的海边夏日与现实中的萧索冬景形成显然的对照,女主角的两位爱情对象也分别代表着天真和圆滑两种对待人事的态度。青春夏末时忽然杀出的死亡阴影把女主角猛地改造成葛培留斯的木偶,通过麻木情感来回避对死亡的恐惧。而死亡又在电影里以艺术生涯的结束而高悬在女主角头上。影片的结尾是伯格曼作品中少见的乐观精神,女主角处理了自己的过往,进而承认了死亡/艺术死亡的未来。她获得爱情的同时,在舞台上真真正正的成为了一位老人。早期伯格曼作品中常见重手的匠气痕迹,本片里集中体现在一本日记上。它作为协调两个主题和两条叙事线的枢纽,在剧情和美学逻辑上都不合格。

1小时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