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惊讶了!这些冗长而僵死的镜头,我居然都记得,在漫漫长冬。
它是一部空镜的剧情片,只不过需要你的反复脑补。它是一部噪音的AV,只不过需要你的宽容和大度。它是一部枯燥的虚拟游戏,只不过没有杀戮。它是一部苍白的历史,让你知道什么也侵入了你家后院。
永远走向画面深处。
我家在中车集团旁边,那是100年前天津人南下的大本营,也能看到这些铁轨这些引导员这些红绿灯。如果要我拍,可能我也会这样僵硬吗?一个安在火车上不动的镜头,甚至连雪花飘在镜头上,都不去擦拂。
那偷窥的眼睛带我们进入钢铁厂的内部,那些吵架,轻率的像动物一样的打人,那些推诿和托词,工资都欠了一年多了。那些疲劳和无力。那些铁水,那些地上留下的冰椎儿。那就是一种——
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感觉。
体制内,向往着体制外。体制外,又眼红着体制内。
一颗癌细胞,羡慕另一颗癌细胞。让我想起了爸爸的劳保,在单位里敲着搪瓷锅的声音,我夏天代他到单位去领冰淇淋。
2
好不容易挨完了上半部,下半部老娘们来了。唠嗑的唠嗑,打毛线的打毛线,发钱的发钱。
新年聚餐,大家都在说一些套话的祝福语。领导说话了,明年要转私营了,明年更困难。是死是活都跟我无关了。让我想起我爸工厂里同事们也是这那这那的,有矛盾有和谐。昨天刚打的架,今天就能在一起唠嗑。聚在一块就天天说这家不好那家不好,但是一分开又想念对方。只要是对方有什么事儿都是鼎力相助。
那个时代的朴素,是不可复制的。
“深明大义的工人体认了国家的难处,毅然接受了下岗的命运落幕。”
“所有社会主义想象中的工人形象:男性群像、伟岸、刚强、崇高。但所有这类作品所不曾触及的甚至成功遮蔽的正是失业之为社会议题的核心:“后来呢?”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失去了一份工作,而且是丧失了所有权保障的主人公地位,丧失了原有单位制所提供的全部社会保障,成为被抛出来的“自由”“个人”。
【国营大厂制度的破灭,下岗潮给我们全家带来的伤痛不是家里没有收入,父亲转去南方工作,而是到南方之后的事情。化纤厂的粉碎带给我的是童年安全港湾的粉碎,是永恒的幸福的三口之家的粉碎,是爱情概念的粉碎。我十几年后长大,才反应过来历史裹挟着我们小小的家庭在朝什么方向发展,梦一碎,皆碎。】
试想一下,如果明天全北京的程序员下岗(虽然几乎不可能),没有退休金,落下一身病,上有老下有小,昨天还是月入几万的中产阶级风光无限,明天就要考虑未来出路,会是什么样的情况。而当年的下岗工人,比这种情况还要惨得多,因为程序员还可能有点存款,工人可没那么多钱。 东北为共和国做了那么多,结果就是现在一提东北,就是什么跟不上时代,甚至很多人说东北工人害了东北之类的。不仅不会同情那个时代的人,甚至还要在精神上道德上把他们贬为最低,好像问题是他们搞出来的,他们就是活该一样。 我们现在一提经济起飞,中国崛起,可能下意识的就把东北给排除在中国外了把?对于一个只想飞奔不想停下的国家,人们甚至不想看一眼被甩下来的人,可是被甩下来的人也是努力过了,尝试了各种方法,失败了。 昨天的他们,就有可能是未来的我们,而当我们被甩下来的时候,也会遭遇一样的待遇。这个国家习惯了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可是如果连牺牲掉了的小我大家连同情都没有,那么这种牺牲和绑架何异? 东北振兴提了快20年了,到现在辽宁要是有个厂突然不赔钱了,上头都能表彰,美其名曰“止损20亿”,何其尴尬? 未来和那些下岗工人处境一样尴尬的人会越来越多,未来会有更多的人被牺牲掉,换来的只不过是高歌猛进的图画。对于被甩下来的人而言,繁荣的经济只不过是远方的歌声而已。被甩掉的人今天也在努力的活着,寻找明天的希望,而给予了众多承诺的人只不过是以口号和噱头掩盖着落魄。 东北能不能复兴,除了东北人,已经没人关心了,就像他们已经把东北当成了土嗨、低俗的代名词,即使这种代名词根本就是以偏概全,但没人关心。
如果你喜欢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就不要错过此片,他比二十四城记那个伪纪录片好的太多了。如果你是东北人,或是东北的下岗工人,你会觉得真实的可怕。我认为这是中国最好的纪录片。
你们还记得那人心惶惶的世纪末吗
破破烂烂的工厂即将倒闭,破破烂烂的工厂正在倒闭,破破烂烂的工厂已经倒闭,灰头土脸的工人将何去何从?一股末世的气息扑面而来。王兵用他的镜头记录了这一大厦将倾的历史时刻,也注定会被历史牢牢记住。
非常有生命力的电影。但剪辑上比较混乱,没有选择。长镜头沉闷而冗长。从艺术上说,导演呈现了一大堆很有意思的东西,却不知道集中有力地表达。
片子人几乎意识不到摄像机的存在,该骂人就骂人,该骂党就骂党,该打架就打架,该光着就绝对不穿,也就成了真实历史的影响纪录。十几年过去了,估计再也没有人会拍这样的东西,这样的尺度已经不是今天的总局所能承受的了
很少有纪录片导演像王兵这样尊重人,而不是去尊重一个他所认定的事实。很多纪录片导演不愿意碰触他的对象,甚至刻意制造偷拍的假象,但王兵却反其道而行,他选择做画中人而不是画外的上帝。王兵太可怕,也太可爱了。
第一部分《工厂》长四小时。直接生动展现了以辽宁沈阳铁西区工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没落。记录者和被记录者混的相当熟以至于被记录者可以当摄像机不存在,无比自然的表露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声。应该把这部纪录片作为国家一个时代的档案来珍藏!剪辑水平有限使成片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算是遗憾。//20191220北京UCCA新亚洲影志9小时马拉松放映。时隔七年半大银幕再看,画面高清无码,仿佛从未看过。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以及无所事事之间,这是一系列工厂的死亡,这也是东北一个时代的死亡。
很有时代感的沉重话题,短短的四个小时浓缩了一个时代的,虽然剪辑水平业余了点,但片子依旧震撼人心!★★★★
纯正诗电影,对话近乎独白,跟Pedro Costa很像。或许在欧洲人心中唤起的是集中营印象,火车,制服,裸体,淋浴,毒气。独一无二,难以超越。
我看到我妈厂里,阳光因为衍射侵蚀了铁窗棱子,我拿糊窗棱子的泥子在散发着铁锈味和漆皮味的楼梯上写字,空气中弥漫着硫酸的味道。我记起一双双胶鞋在车间的铁板上啪啪地踏碎暗灰的影子,槽子上的铁锈割破我的手,血红渗进棕黑的层片物。
四个小时的时间目睹一个时代的轰然消亡。铁西区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不到的地方,那里的春风只存在于工厂广播和卡拉OK中
钢铁到工业的悲剧内化至个体的人格里,没有比这更真实的惨象,也没有比这更惨象的真实。
amazing,摄影机几乎做到了完全不在场!充分利用了厂区特有的交通设备做移动镜头,大部分偏广角大概是35mm左右。关于主题,真不好意思又是我熟悉的背景,所以无言以对。大量裸男出没,片尾致敬部分全是大师。片尾的澡堂有点区志航的味道,因为“裸体之时,人人平等”
《铁西区》是一个时代的背影、一部佳作。但其中的纪录片伦理问题还是无法不被直视,以后有机会想写个这方面的文章。
8/10。运动长镜头随着火车驶进白色荒芜厂房犹如潜行者到达一座文明废墟,意象性的治炼炉和吊车轰地升空压迫着工人模糊的话语,反复描述的洗澡情景一具具麻木的肉体、充满欲的色情录像一同被预支消费,最戏剧性的是停产前一位遮住脸横躺的工人谈小学到上山下乡,碎屑般的个体经历整合为宏大的历史结构。
这就是。。。我家门口呀。。。开头牛逼的长镜头。。。经过我家门口的铁路,好有感觉。一种时代的衰落感跃然银幕上
雖然主題是沉重的,但人民並不完全如簡介寫的對任何事都失去激情,他們隨波逐流與逆來順受的幽默充斥全片,強韌的生命力如野草,這些東北人相比日本核廠的五十壯士其實並不遜色。導演一開始的鏡頭抓住工廠的美,到最後回想竟是對鐵西區悼念般的最後紀錄,鏡頭來回切換今昔對比,最是唏噓。
8,和本片相比,《24城》好像是春节联欢晚会,华丽而造作,《铁西区-工厂》则是农村里寿丧嫁娶的堂会班子,粗糙却真实。
我从小到大长在铁西区,却从未触及她深处的那些东西,纪录片里的一切对于我都像个陌生世界。我把片子从学校的PT上拖下来,再把电脑从上海搬回沈阳。后来我把这片子放给我姥爷,一个冶炼厂的工程师看,七十多岁的老头儿看完之后哭了。
引用知乎作者Darren的评论:我真的觉得《铁西区》的构图、色调、氛围,深深影响了《钢的琴》和《白日焰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