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叙:原来写评论前还要勾评价。。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力荐 就为了影片最后的字幕就力荐下吧 正文: 在上大学以前 我应该都是没有看过纪录片的 或者从来没有对纪录片产生过任何的感情 上了大学的第一天 学校组织我们看的第一部片子就是纪录片 张以庆的《幼儿园》 真是用心良苦啊 (不过事实证明我们学校也只有开学教育的功夫做的比较好。。 。) 后来我就喜欢上了看纪录片 也学了纪录片的一些基本知识 但是越学越糊涂 我一直觉得 以后纪录片这个形式一定会流行起来 因为当人们对好莱坞的类型片剧情烂熟于心并且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的梦被砸碎之后的时候 一定会更希望转向观察自己的生活 或者说 自己身边人的生活 因为八卦之心人皆有之 且真实的 更好看 更能满足大众日益膨胀的娱乐之心 就在我下了预言没过多久 超女就红了 谁说真人秀不是纪录片呢 从此 纪录片的界限被模糊 每当有部纪录片横空出世的时候 就会有许多人站出来痛心疾首的说 摆拍啊编导意识太强烈啊BLABLABLA 其实我是无所谓的 我之所以不觉得《北方的那努克》闷得原因就是因为我喜欢看那努克刺一只海豹上来抓着就啃的样子 因为我自己没这么生吃过海豹- - 所以 我一直狭隘的觉得 这就是纪录片 让人们知道另外一些人们是怎么生存和生活的 然后当看完片子回到自己的生活的时候 会有一些改变 这就够了 其实这才是正文: 我是电脑白痴 把片子下下来的时候还在想INC是个什么文件的后缀名啊? 看完片子才知道 原来我还是英语白痴。。 。 片子结构不错 很清晰 我喜欢这种段落式的结构 一层一层渐进 导演要说什么也很清晰 让我能看懂 这也是这部片子在视听语言上面的一个特点:规整 很规整的片子 画面上来说 构图均衡 拍的都蛮好看的 我记得有一个画面是说种植大量的玉米 一个带点仰角的全景镜头 堆成小山似的玉米和一个吊车 背景是很蓝的天和白云 有点逆光 这个画面给我印象很深刻 其实有的时候 拍摄的时候只是一个细微的点注意到了 整个画面就会很好看 还有一个被采访者的景别问题 这是我觉得这部片子细节做的比较好的一个地方 当凯文的妈妈接受采访的时候 给的是卡在脖子以上的景别 全片中只有另外一个地方用了同样的景别 就是导演自己在阐述关于工人被捕的内幕的时候 其余再也没有这么近的景别 我一直很喜欢一个词 叫做人文关怀 虽然已经被说烂了 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很少 怎么才叫人文关怀?拍摄一个因为食品安全问题不过关导致食物中毒死亡的孩子的母亲叙述的画面时 用特写 拍摄食品公司对工人的恶毒对待时的阐述 用特写 放大这种悲哀 放大这种愤怒 我觉得这就是人文关怀 所以 这也牵扯出了另外一个敏感的话题 导演意识 我也隐约嗅出这部影片中导演“用力”的痕迹 他在用力的去阐述他的观点 或者说“呼吁” 如果到了“呼吁”的地步 那就有点过了 因为如果是呼吁 我总觉得里面似乎有些什么阴谋存在 片子的开头还是悠闲的 即便是第一段揭露鸡的养殖的黑幕的时候 只是让人触目惊心(不过我有羽毛恐惧症 随便一只鸡让我看看我也会觉得触目惊心- - )然而随着影片的发展 整个节奏变了 有点迫切 因为整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很娓娓道来的 这样一迫切 打破了平衡 有人说 虽然纪录片要求客观真实 但是如果客观真实的去拍一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录片 那一定不是一个好的编导 但是我也觉得 有的时候镜头就能说明一切问题 这是影像本身的力量 我觉得纪录片是要求有编导意识在里面 不然说明不了问题 但是问题只应该是被事实所展现出来的 而不是强制的要求观众接受 纵观古今 但凡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 无不是能让观众心理产生多种感慨和不同的反思的 一千个读者之所以能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不是因为每个读者心里都有一个哈姆雷特 而是因为哈姆雷特本身所展现的复杂性和客观性能够让读者产生这么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对哈姆雷特的感受 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 近年来一直是比较热门的话题 这样的纪录片应运而生我觉得也是给一直不被大众所关注的纪录片形式出了一口恶气 这样的题材只能是以纪录片的形式表现出来 因为真实 他记录下这个年代我们在吃什么 是为了让下个年代的人能吃上更好的东西 虎头蛇尾了 最后补充一个本片我最喜欢的观点 就是关于那只猪的:如果一个文明社会 只会把一头猪看做是一堆没有生命的肉 一堆可以让人类把各种所谓创新的念头毫无顾忌的加诸其上的肉 那这个社会 对待自身内部的人民 和其他共存的人民 也会采取相同的态度 最后一句话 是字幕的第一句话 也是我之所以对这部影片力荐的原因: YOU CAN VOTE TO CHANGE THIS SYSTEM THREE TIMES A DAY
就思想性而言,不够深入。如今的食品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问题。影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够彻底,却幻想以有机产品理论来化解其根本矛盾,这无疑是新的障眼法的诞生。
ABC还嫌中国人吃animal内脏,他们不是更上一层吃animal shit么
原来麦爷爷是动物届的希特勒
只有美国才会拍并且公映。连美帝国的食品都长期危机,我TMD真想自己养头牛了!
这确实是个新鲜马铃薯比M记加工过的薯条还昂贵的时代,不过对于一个喝三聚氰胺长大的石家庄少年,也就是我来说,这一切都不过是浮云罢了。
1、我不知道它想说什么。2、云大的话:他引用的材料不能说明他想说明的问题。3、我讨厌一切带有偏见的意见,自以为是的揭露和封杀一样可怕,因为它更具有隐蔽性。
现在别吃大豆油了,我在网上查了下中国市面上的大豆油基本都是转基因的,只有东北有93牌的大豆油是非转基因,且只在东北自产自销,而且听说被转基因油挤的也快开不下去了。。。目前倒没听说花生油有非转基因,改吃花生油吧,贵点就贵点。
以后再不敢吃肯德基和麦当劳~~~那些一生都看不到阳光的鸡让我觉得想吐了%……
看的让人发指,但是作为纪录片,具有倾向性的话太多了,影响观众自我判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药
理想者的呓语。良心怎么敌得过利益?
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毒食物成为了最严峻的全球化问题。当你知道美国90%以上的鸡是抗生素养大,牛都携带超量大肠杆菌,每年都在爆发食品瘟疫的时候,你又会做什么?最多感慨个两三天,又会走进麦当劳去买汉堡和鸡翅了。
"對一個生存在現代中國的人類,食物沒有問題才算新聞。"
说服力在哪?
与之相比,我们只有“舌尖上的中国”的粉饰太平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毒药。。。
change the world, for you and for me
最应拍出这部纪录片的是中国
玉米``
近来研究养生,看了几部纪录片。不看不知道,一看魂吓掉。都不知道该吃什么了。理想生活看来是凑点钱跑去乡下弄几亩田,养牛种菜,自产自销,才能吃点健康的东西……从饮食到作息,发愿彻底调整生活方式,以更接近自然的、环保无害的方式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