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化碰撞被框定在一个家庭里,但是很有意思,祖孙情跨越了国界。而且人物的形象很完美,爷爷有歧视美国文化的地方,但也有对孩子的悉心教导。一不小心把孩子的蜘蛛侠玩偶踩坏了,所以他用老本行――皮影重做了一个蜘蛛侠来逗孩子开心,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就是不知道漫威蜘蛛侠片方知不知道……
昨天在电影频道看的,好看,比那些所谓的国产大片好多了。当孙悟空遇上蜘蛛侠,一老一小就开始较劲了。小布鲁克斯用门掩核桃那块笑的我眼泪都出来了。后来老杨给小布斯做蜘蛛侠的皮影,又显得温情。经过那么多天又温馨又搞笑的相处,孙悟空和蜘蛛侠成为了好朋友。感觉这个电影的制作成本不会很大,可是拍出来的故事可是那些国产大片不能望其项背的。皮影,关中的黄土高坡,土房子的生活,到处都是中国的文化和风俗的体现。这可比用旗袍表现中国文化更自然更有意思。
近十年前的片子了,也忘了是在哪里看到人推荐,因此翻出来看。的确,片子本身是略显粗糙的,但贵在质朴。而这非亲非故的祖孙俩的动人感情也是实打实地真挚。而真情实感,永远是好电影的基石。
从一开始的不喜欢,无奈,简单粗暴,慢慢到后来鸡同鸭脚的乐趣,喜爱,不舍,包容和慈爱。爷爷的变化让人有些难过。他把自己的亲情投向了这个没有血缘关系又是第一次见面的孙子。除了其中亲情的作用外,更多的还是自己独自生活的孤独感吧。即使不说,但也是孤独。
我最难忘的镜头是他俩掀开了那个井盖,爷爷说,如果你想爷爷了,就冲着这里面喊,爷爷就能听见了。然后就是反反复复的“爷爷……”“哎……”“爷爷……”“哎……”
这段画面几要落泪,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让观众强烈感觉的这祖孙俩互相的不舍之情。
我也喜欢那个如梦境版美好的结尾。原本乌黑一片死气沉沉的家,突然被孩子推开,瞬间照亮了一切。一家齐齐整整地过年。只想说那句俗语,常回家看看吧。
回忆小时候,清晨公鸡鸣叫,醒来,闻到炊烟的味道,那是母亲在准备早餐。回忆小时候,我们在乡间小路上奔跑,边上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还有田里父母亲手栽下的作物,春天油菜花开满田野;夏天西瓜已经越来越大;秋天到处都是金黄色的水稻;冬天一个个塑料大棚拔地而起。回忆小时候,我们在水井边玩耍,父亲就急忙跑过,让我们远离水井,再后来水井多了一个盖子,上面放着石头。回忆小时候,炎热的夏日夜里,田里青蛙呱呱的叫着,我们把电视机搬到了屋外,一家人坐在外面一边看电视一边谈笑;冬日吃完早饭,大家便齐聚南面阳台,一边晒太阳一边嬉闹。小时候,我们是父母的跟屁虫,他们在田里干着农活,我们在田埂上玩耍;母亲在洗衣服,我们在边上玩水;父亲去山上挖冬笋,我们也屁颠屁颠的跟着过去。现在长大了,离开了家乡,独自一个人在异乡打拼,有时候脑海里会闪现小时候的情景,那么的想念。。。
“电影《孙子从美国来》拍摄于陕西的一个小乡村,虽然它的环境与我的家乡不太一样,但是同样有水井,我们的稻田变成了电影里的麦田,有田间小路有自行车,从配乐到画面都有同样的乡村气息,令人怀念。整部电影前半部分风趣搞笑,后半部分温情感动。
电影前半部分讲述了孤独老人与突如其来的美国孙子之间的相识,并慢慢了解到互相接受融合的过程。爷爷一口纯正的陕西方言,时不时冒出各种金句,让人捧腹大笑。我一向是对喜剧特别挑剔,笑点特别高的人,这个片子虽然算不上是喜剧片,但是在我看来比日前电影院上映的一众喜剧片都更能引人笑点,更加的好看。如《夏洛特烦恼》《煎饼侠》这两部口碑还不错的喜剧,在我心里却也是不尽如人意。但是当看完《孙子从美国来》时就一直在想,如果中国的喜剧片也能做到想这个片子一样能逗你笑,但却是不经意间逗笑你,而不是刻意为了逗笑你而逗笑的喜剧那该有多好,所以当看完前半段这个片子在我心里已经是高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后半段。
电影后半部分引出了另一条线,老人与皮影戏。老人与孙子开始慢慢的融合,但是熊孩子还是熊孩子。孙子把爷爷把玩的核桃拿来吃,结果想尽办法弄开核桃,却把门弄坏了。爷爷为了追孙子把孙子的蜘蛛侠踩坏了。爷爷为了哄孙子开心,用做皮影戏的方法做了一个蜘蛛侠给孙子。爷爷告诉孙子中国的齐天大圣,孙子问爷爷齐天大圣和蜘蛛侠打架,谁会赢。爷爷告诉孙子,为什么要让他们打架呢,让他们做朋友不更好吗。爷爷与孙子感情越来越好,带着孙子去看自己的皮影戏,告诉他中国有过年的传统,没到过年家人都要团聚。后来,孙子要回美国念书了,爷爷的皮影戏班最终也没能坚持下来,又散了。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孤独老人又重回孤独让人泪目。
整个电影让我映像最深的镜头有:晒衣服地方从两个人的衣服变成一个人的衣服;爷爷和孙子在井口喊对方到后来的爷爷一个人在井口望着。。。
电影也稍有不足,在传统文化方面的镜头较少。在我看来可以加点爷爷跟孙子讲齐天大圣的故事,教他学做皮影戏;孙子可以跟爷爷讲讲蜘蛛侠的故事,加重传统文化的这条线。电影最后的结局是,孙子回来跟爷爷过年了,阖家团圆。其实和的结局有点牵强,但是为什么不呢?和的结局也侧面反映中国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皆大欢喜的结局,不论电视剧还是电影,一般都是和的结局。”
。。。所以,猴年了,马上要春节了,快回家过年吧,多陪陪父母家人,一起看齐天大圣,一起找回小时候的记忆吧。
很可爱的一部剧,这样一部亲情片用可爱形容怪怪的,但是主演爷爷和孙子实在演的太可爱了。孙子的演员是个小混血,长得很像我朋友的弟弟,中文说的蛮好的。但是最爱的还是扮演爷爷的演员, 将乡下爷爷最初的不接受一步步转变到最后难分难舍的细腻过程表现的非常好,最主要的是他的台词太搞笑了,加上当地方言简直笑昏古七了!最后结局有点过于戏剧性了,不过咱们中国人就是喜欢大团圆结局啊~
有時候,一部影片播放價值的體現,不是在於海報是不是像哪幅著名畫作、也不在於演員演的是否到位像不像原本設定的形象或是著作、而某個橋段似乎抄襲了其他影片,或是什麽時候在哪裡勘過景,甚至不在於導演是否在現場;而是在於在哪裡播放給了誰,從而再內心深處使一個人真正發生的改變;
这是一部认认真真不装逼的片子,罗京民演的老杨头尤其好。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是最好的解读。
太好看了良心制作!爷爷对外国孙子朴实的爱。最后哭的稀里哗啦
陕西就是好,就是好呀就是好
其实很不错了,题材和摄影已经没有那么俗套了,但是中国电影没救了,这样一部还凑合的电影竟然看不到宣传的影子,听不到媒体的叫嚣,版面全部留给那些不知所云的大成本大烂片去了,心寒!但这片子还是火候不足,虎头蛇尾,情感一下子来了却来得不够,然后就瞬间结束了,导演在赶什么呢?
这剧本台词写得真好,可以腰斩百分之99的国产电影了。老小孩果然是越老越小孩。
这么好的片子,为什么不上电影院呢?我愿意花100块买票看!
这两年我搞不明白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是有一件事情我心里弄得比以前清楚:爱是无条件的
昨晚cctv6放的,意外的好看。飽經滄桑歷經政治鬥爭的中國老人和天真純潔無憂無慮的美國小孩,爺孫倆,孫悟空和蜘蛛俠,迥異文化的直接碰撞,卻因著親情融化隔閡。說到底,還是對老老幼幼之傳統親情之肯定。btw:陝西的皮影唱腔真好聽,新民謠野孩子、蘇陽的音樂可能很大採用過這些元素~
很有意思。爷孙情很治愈,爷爷相当有爱,在吃方便面时哼着调唱“有点淡~有点淡~有点淡~”笑死我了。最后爷孙分离那段也挺伤感的。
这种祖孙情的东西再烂俗也不忍心骂。PS:美国来的孙子是不是听起来更霸气
过年放假的时候,在CCTV6看的,当时我就惊呼电影频道怎么会放了一部这么好的一部国产电影!我一直觉得罗景民这个老头演戏很棒,这部电影真的笑点很多,总之很棒!!!
特别棒!结尾收得尤其漂亮。
虽然完全是熟悉的套路,但最后还是忍不住大嚎哭。只要感情是真的,就算再俗,也能动人
一个倔强的老头,一个单纯的小屁孩,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摩擦不断,却也因为这些摩擦感情迅速变好。剧情其实挺俗的,小演员演技也挺生硬,可这部电影确确实实认认真真讲好了一个故事。那个,我也想要个皮影的蜘蛛侠可以吗
小成本电影但温情满满,讲述了可爱的陕北皮影戏倔老头和无血缘的外国孙子之间的爷孙情。故事有些平淡,但仍然能体会能细水长流的感情,喜欢这种朴实的温情!里面的外国小帅哥好嫩呀,唇红齿白的很好看,被爷爷染了黑发还骗别人说是新彊小孩!
可爱的陕北老头!可爱的小成本
温馨。
爷爷的台词都是金句:“饿上三天,吃屎都是香的”、“那不好几个五十多岁的年轻人嘛”、“中国人民从来都不是被吓大的”、“你是美国的少先队员”…哈哈哈,但是看到最后却又是笑中带泪。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经历从磨合到交心的过程,最后他却不得不离开,留下你一人……最感伤的事情莫过于此。
不死!dog太阳滴!Let's go!唉呀妈呀陕西的方言真是一股臊子味!又想念西安的热米皮了(ಥ_ಥ)。。。皮影老艺人好赞!秦腔爱死了!孙大圣要和蜘蛛精一起保卫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