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印刷业电脑专家马文信(刘青云)下班后被神秘匪徒绑架,但家人及其女友傅骞人(郭蔼明)均没收到任何勒索电话。两天后警察阿 Pit(梁家辉)在马文信座驾中发现神秘血渍,跟踪发现马文信被倒吊在山景酒店发生灭门惨案的那间房里,且浑身布满伤痕。自此,马文信像被欧炳同的鬼魂附体一般,不光终日对傅骞人疑神疑鬼,还时常对其目露凶光
这是我早期写得一篇影评,在贴吧和时光网分享过,现在转来豆瓣。
“金融危机来了,谁不是负资产?”
这句话很能概括97金融危机余威过后的香港经济状况,加上97刚过,处于磨合的过渡期中,难免让港人对未来产生迷茫之感。在这样一个低迷,慌乱,看不到未来的境况下,人的心理也就渐渐发生了扭曲。林岭东的《目露凶光》就是借着一起绑架抢劫案来暗喻当下黑暗的社会现状,同时片中大胆混入了诸如鬼上身,精神病患等元素,使之能够更深刻地表现出压抑的社会现实是如何把人变成鬼的。 影片是典型的三段式结构,更是以刘青云三次明显的精神状态的转变作为标志点,而影片最大的问题也就出在影片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上,层次之间出现了割裂,并没有完美做到惊悚和警匪片两种类型的融合。或者可以这样说,刘青云在鬼酒店是否受到亡灵影响,以及对他的精神状况造成了哪些影响以及对他第三部分嗜杀行为的开始,影片并没有给出很好的解读,或者说剧本方面的立意削弱了影片的表现力度。
当第一部分,刘青云历劫归来以后,他精神方面出现异常,有了不同以往的行为,开始酗酒,听老唱片等行为竭力营造出惊悚气息,以暗示刘青云被鬼上身,从后面的情节来看,导演想要表达的意图应该是刘青云试图以这些行为来掩盖同绑匪有联系的事实,或者为自己花坛藏尸寻求一个初不被人怀疑的行为解释。但是有些可惜的是,这些线索在梁家辉误打误撞寻找到悍匪的藏身之处,气氛和情绪就被完全打破了,结构出现了断裂,影片又变成了典型的港式警匪片,刘青云成为受胁迫的人质,开始进行印钞票,打劫金管局的段落,至此观众的情绪又被调整到了另一个点上,而且第二部分几乎把第一部分的叙事全部打乱了,几乎可以独立成章。
到了第三部分,从刘青云奋力反抗,近乎残暴地消灭绑匪开始,影片又开始进入一个精神病杀人狂的段落,结合最后坟场的段落,似乎导演想要再次统一整部影片的步调,或者暗合影片“目露凶光"的主题,将刘青云的性情大变解释成为第一段鬼上身的结果。但是这里存在的一个BUG是,他杀借款中间人的时候应该还没有被绑架,这样被厉鬼影响之说似乎就存在漏洞。但是由于最后翻盘的节奏收尾过快,第一部分的惊悚气氛并没有被很好的带出来,感觉上似乎是在看刘青云长期被压抑的病态心理的突然爆发,像是又到了一个新的篇章,至此造成了二次割裂。
最后一处败笔就是那个看似灵异的灵魂离身场景,导演生拉硬拽想把影片首尾相连的意图过于明显,只不过手法老套,过度生硬,特效也十分粗糙,倒反而有搞笑之感,削弱了结尾的表现力度,连带着也影响了刘青云最后作恶爆发的感染力。
其实通观全篇,林岭东的野心明显过大,这样一个小格局故事想要承载一个末世汇,人心不果的主题,已是稍显吃力,还要硬加入一个惊悚元素从而更显牵强,暴露出叙事和结构上的硬伤。偏偏第一部分的惨案又是由于桃色纠纷而起,所以中间又插入刘青云怀疑郭蔼明和梁家辉的桥段,和梁家辉捉奸的片段,实属累赘之笔。如果想要继续深化下去,明明梁家辉那条线索也可以演出怒杀出轨男女的桥段,以表现黑白不分,人人成鬼,皆被蛊惑,犯下杀戒的主题,还能再往下深挖一层,却不了了之了,十分不明白为什么这里导演留了个烂尾的伏笔。
最后再说说演技,梁家辉在这里出演了一个中规中矩的火爆差人,距离他上一次演这么正常正气的角色是什么时候,我都不记得了,受制于剧本,全篇演技无起伏和层次,可以说发挥正常而已。对比之下,从海报到故事,刘青云的演技是要撑起全场的,幸运的是面对这样一个割裂的,缺乏流畅叙事和情感铺垫的剧本,刘青云成功地完成任务,清晰分明地交出了三个层次的人物,因为剧本问题,他的演技也出现了分裂,还好他做起什么角色来都游刃有余,但没有出现生硬之感,从第一部分鬼上身到第二部分变正常,剧本不流畅,他自己的表演倒把故事给顺过来了,影片也就继续了下去,没有发生明显的断裂。可以说没有刘青云出演这个割裂的角色,这个片子应该不会让这么多人产生经典之感,也不会拿到当年那么多的提名和奖项。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眼神,充分贴合影片主题,通过刘青云几次有意无意的眼神暗示,可以一窥他精神异化的过程。譬如追车那段、活埋那段,当然还有最后杀人冲洗后,梳头那里……
三次凶光毕现——也可以看作是三个阶段的异变过程。把三张能够展现刘青云炸裂演技的图放上来,光是看图就可以体会到那种寒意……第一张图为了截那个眼神,试了好几次
题外话,刘青云凭这个角色再次拿到金像奖提名,这也恰恰是刘德华凭借《暗战》第一次称帝,也可以算作两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交锋,论角色塑造难度来说,当然刘青云更胜一筹,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结构不完全的剧本,而刘德华面对的是杜琪峰执导的暗战,该剧在叙事和商业上均到达一定高度,一群搞编剧起家的幕后再配上杜SIR这样一个个人风格化异常突出的导演,当下一比,优劣立显。可以说刘青云是非战之罪,对于先天不足的电影来说,演员的发挥空间要受到太多限制。
最后再多嘴一句,这是刘青云夫妇唯一一次大银幕合作,全片两人温情互动片段为零,但化学反应依然十足,突出表现在最后虐杀片段,可以看出两人超高的默契度。和老婆演这样的对手戏,看得出来青云也很放得开,几乎可以成为其从影以来最”恶“表演之一。可惜这大概不能算作是一次愉快的合作经历,第一次合作就这样重口味,难怪乎两人下一次银幕合作显得这样遥遥无期了。
我觉得故事比较直白,压根儿不需要用到联想,在这点上,同类型的刘青云主演《神探》要胜过这部片子很多。但是这部影片还是有加分项的,因为他的背景是当时的金融危机,我一直觉得能从电影的角度出发去审视当时的社会背景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我个人的加分项!还有不得不提两位男演员梁家辉刘青云精彩的对手戏,纯演技来讲,我觉得是可以给到精彩两个字的。亮点还要说说郭蔼明,郭蔼明在影片中的演技我认为要胜过现在不少的当红花旦!在我心中,这部电影可以给到4.5分,但看到很多人评分都很中庸,那我就来小拉一下平均分吧。我觉得是一部可以推荐给朋友观看的好片!
1999年对于香港电影人来说既痛苦又快意。痛苦的是,大批香港电影的好莱坞之路走得不那么顺畅,最终只能在97焦虑之后,回到香港重新开始。更为痛苦的是,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大批香港电影人,无论是演员和导演在经济上均遭受重创,不得不靠拍小成本烂片维系生活。
但1999年,对于他们来说又是剧本“丰收”之年。97焦虑后遗症、金融风暴引发的社会巨变、新千禧年的热门话题等,都给电影人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激活了他们的想象力,充实了港片不那么厚重的社会性文本。1999年,香港电影最具社会洞察力的导演林岭东从好莱坞铩羽而归,他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只有选择回到熟悉的香港。
这一年,他拍出一部焦虑感十足的影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叫做《目露凶光》!影片关照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异相,既深刻又锋利。却也正因为此而惨遭票房打压。但值得一提的是,《目露凶光》绝对是林岭东所有影片中最值得铭记的一部,因为他挑战了自我,在社会性议题中加入了港式犯罪片和港式鬼片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元素,而且成功将其融合贯通。
悬疑感始终拉着观众的注意力,时而冒出的鬼片异色又让观众胆战心惊。两种观影情绪交织发力把观众推向悲剧性的结局,让人看完后心里一阵堵闷。《目露凶光》在金马和金像奖上获得多个提名,充分证明了它在电影界的价值。也宣布了林岭东从好莱坞的王者归来。影片笼络了刘青云和梁家辉两位影帝,以及一帮香港老戏骨。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刘青云和郭蔼明婚后,以夫妻档身份共同出演的首部电影。片中两人也饰演夫妻角色。影片内外可谓话题性十足。
故事讲述电脑专家马文信(刘青云 饰)遭劫匪绑架。专案组警察Pit(梁家辉 饰)负责追查。案件一开始就疑点重重。马文信和妻子傅小姐本就欠账无数,家庭近况并不算好,而且马文信也已失业长达半年。绑匪完全没必要绑架一个穷人。而且根据情报,马文信被绑架到了一栋有名的凶宅。30多年前,凶宅内,男子因为妻子出轨,对一家人大下杀手,并于墙上留下“愿此刻永留”的血书。
救回马文信后,警局有人根据其怪异的反应,认为马文信被鬼魂附体。Pit在营救他时,也在凶宅内遭遇了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
妻子傅小姐更是发觉丈夫马文信回来后仿佛变了一个人,戒酒多年的他不但开始酗酒,而且脾气暴躁,不愿与人沟通,开始听老歌,经常目露凶光。
随着案件的不断深入,Pit发现其中大有文章。曾经的抢劫团伙渐渐浮出水面。警局的拍档惨死,妻子疑似出轨,案件陷入僵局,多重压力让Pit露出疲态,走火入魔,心神不宁。
他的眼中也渐渐流露出马文信似的凶光。究竟是厉鬼作祟,还是人性狡诈。故事渐入佳境,再带观众进入迷宫后,影片在高潮部分以极端的暴力又将观众从神鬼之说中拉回现实。
原来,一切都是马文信下的套,布的局,真相令人震愕。从外形谈起,《目露凶光》是部非典型的警匪电影,可林岭东偏偏“非典型”地把电影的气氛基调往恐怖片靠拢,让人产生恐怖惊悚的错觉。在当时的香港电影中,把灵异元素与警匪缉凶相结合的影片屈指可数。就在观众从第一幕的鬼宅追凶中嗅出鬼片类型元素时,林岭东猛的于第二幕中段后,马上将现实主义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而最后的结尾处,鬼魂、宿命、人性论相互缠绕,又再次萦绕我们的大脑。《目露凶光》的灵异元素意在缔造一种意境和氛围,通过表象和意象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融入97焦虑,金融风暴,所造成的问题通过一个迷离奇幻的警匪犯罪故事来揭露脆弱异化的人性。影片中,许绍雄的一句台词说道:“金融风暴下,人人都变负资产。”而刘青云则反复叨念:“时间过得特别快,很多东西剧烈变迁,我留不住时代,没有任何东西属于我。”
联想到鬼屋墙上的几个血红大字——“愿此刻永留”。就可读出林岭东的主题设计。由于物质保障出现断层,人类意识受到严重打击,这植根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逃避不了。在金融风暴下,自救成了首要任务,贪婪并非良策。
而社会问题往往是表现时代境况的一个重要模块,影片所展现的社会状态充满了残缺,这就有力地说明了人们为何终日惶惶的问题。林岭东曾说,在开篇加入灵异惊悚事件是为了增加影片的娱乐性,他要拍摄的核心还是刘青云饰演的马文信在97亚洲金融风暴的压力下,由人变鬼的心理蜕变过程。
影片中,那些故意渲染出的诡异场景,一方面是为了营造气氛,制造悬疑感,但也暗含了角色异化中的隐喻。无论是破产的马文信,还是逐渐疯狂的警察Pit,他们都感受到自己的人生因为社会的剧变而逐渐失控。他们为了挽救一切,最终不得不做出一些出格的,疯狂的举动。
林岭东是香港电影少有的愿意那么耐心的去渲染暴力之前发生故事的导演,不像一些香港导演仅仅把暴力当做噱头,无限夸大。正是林岭东的耐心,才让我们在《目露凶光》里面看到,刘青云走投无路时,将枪缓慢的对准自己的头颅,脑浆溅出的那一刻,如此沉痛。
因为,自毁是最大的反抗。虽然无力,但是有效,但结局往往难以称心如意。在林岭东这儿,暴力,带有现实的那种粘稠的擦之不掉的钝感和痛感。它不是那种随性而发或者临时起意的宣泄,而是人无路可走后的爆发,是千回百折的退让后的玉石俱焚,同归于尽的无奈。所以,林岭东暴力的背后是对失败者的悲悯。马文信是这个世界的边缘人。他们身上有着现实与道德的重重束缚,他们想苟安于这个世界,卑微而平静的活着。可社会变化万千,速度之快,将他抛在后面。
最终,也许只有毁灭自我,才能获得片刻的永恒存在。影片最后,马文信被逼到一大片坟墓地里,他被警察重重包围,妻子无法进来劝服他,他宣泄般的打出子弹,最后他明白,如果不想认输,只能自毁,于是他对着自己的头颅,用死亡宣告胜利。
这一幕,何其悲凉。正是这些场景,让我们看到了林岭东与其他香港导演不一样的一面。
他让我们嗅到了人性里面的暴力气息,又带我们去追索那幽暗深处,日常生活背后不易被探知的隐情。看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弱势者情非得以的委屈与爆发;看到宽阔的人生暗河里,既潜藏着无法预知的血腥,也会间或溅出来零星的温情。
刘青云梁家辉演技毋庸置疑,演什么像什么,这部电影的新奇之处就是借鬼怪打了个犯罪故事的幌子,让人一开始以为是灵异的鬼上身故事,越往后越脱离鬼怪元素,变成纯挖掘真相警匪的猫鼠游戏,郭蔼明刘青云荧幕首秀,情节曲折离奇,部分生猛,当年港片类型片泛滥,这部另辟蹊径特立独行,收获到不同的视听感受,林岭东叙事也足够凌厉,让电影在同类型电影中脱颖而出。★★★☆
在林岭东的个人风格下,虽然是一个很普通的杀人事件,但是其中包装了鬼宅、中邪等元素,看上去感觉更加丰富,前面的鬼宅事件看似与绑架故事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看都后面会觉得导演确实有那么一点点的小心思,并没有单一铺垫杀人事件,而是引导观众一步步进入情节中。同时,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千禧年前后的香港电影,都很喜欢带入电脑、网络等科技元素以凸显出科技感与未来感,虽然现在看上去很low,但是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在讲故事的时候不要忘记故事中的人物动机源于何,不会有人随意发疯,也不会有故事任意滋长,优秀的电影总是这样不会忘记我们来自于何又会回到哪里。林岭东的电影总是这么能吸引人,尤其在本片恐怖和悬疑的气氛一直笼罩在每一个主角的脸上,在场景上密闭的停车场、发生过凶案的大宅,无情机器切割的印刷厂每一处场景都在电影里发挥其“场”的效应,林岭东的拍摄是极其利落的,看的十分过瘾,就比如和Bee去悍匪家遭到突袭那场枪战拍的干练又惊险。一个被大时代逼疯的人,刘青云和梁家辉两个影帝贡献如此精妙的表演,副导演还是郑保瑞,目露凶光,丛恐怖到悬疑到胆寒到凄凉的电影情感体验,让人一次次怀念曾经的香港电影,至少我们还能在那些故事里看到人,看到故事的动机源于何,而不是当下我们的故事都是架空在不存在的时代和城市,这就是一种莫大的荒谬
最爱这种以灵异开篇,用悬念解答,最后又稍微灵异一下收尾的故事!所有演员都好棒,刘青云好闷,郭蔼明好贤淑,邹兆龙好帅,估计梁家辉就是这部电影演得太好,所以被抓去演双瞳了。呵呵
经典之作。除了结尾的鬼魂画蛇添足。
林岭东最好的一部片子了吧,不过不喜欢那个结尾,明明挺好一惊悚片,何苦最后非得来个镜头弄成个鬼片呢,那镜头删了多好。刘青云同梁家辉,始终还是更欣赏后者。
鬼魂的东西对于剧情推动作用有,但经过开场的铺垫之后片子几乎完全走入了港式警匪片模式。但如果作为恐怖片来看,气氛还是很好。
又名: Muk lau hung gwong导演: 林岭东 (Ringo Lam)主演: 劉青雲 / 梁家輝 / 郭靄明上映年度: 1999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语言: 粵語imdb链接: tt0224345
7/10。前面恐惧窒息的气氛烘托到位,闹鬼酒店、黑白合影、血色马桶很有斯蒂芬•金的感觉,很快故事就铺垫了过多杂乱的支线,既有刘青云到底是真疯还是装疯转移警察视线的悬念,又牵扯进恐吓银行的抵抗收押房产的社会问题,匪徒内部崩溃得太简单,关键是心理悬疑到警匪阴谋的转换生硬,叙事倾向不明。
3星半 林导首次执导惊悚悬疑片,而本片也足以可见其导演技术的握度,这次的动作戏有所收敛,更多的关注还是回到故事本身,刘青云的表现很出色,丝丝痛苦淋漓尽致又惹人同情,不仅揭露了金融风暴带给人的打击,也诉说着因时代的快速变化所引发的一切都无法挽留的压抑与伤感。可惜最后的灵异镜头比较败笔
心中港片的高级水准,镜头语言非常清晰明快,空间感也交代得很好,让人一直吊着胃口跟着他走,从这种清晰地交代各种细节、有效的镜头编制、丰富的人物性格塑造都可以让人相信它会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梁家辉的警察真是很有特点,刘青云演的也是很有分寸感,这才叫被社会逼得走投无路好嘛。刚看完觉得酒店那段其实就是故意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后来想想刘和梁的角色都受到了这个惨案的心理暗示,也让一些情绪激化,(下一句剧透)刘显然利用了“撞邪”来隐藏那些不能交代的事,而且对破案过程中一些我随时在想到的事,影片都做出了回答,说明创作者也想到了,只是怎么圆过去或一笔带过的事。加上台词也非常生动,细节丰富、群戏做足、最后还有一点恶趣,,一帮这么好的演员共同作用,不愧是C叔推荐。好久没有看过这么舒服的港片。
当鬼片看得 每每以为刘青云要跪的时候竟总能逃过死劫 最后那会心一击堪比某畅销作家的打字机
“你无权翻我的提包!”“对不起…”“别说对不起,我不接受。”“我本想说的是,对不起我有这个权力!”……本片的风格走向就如同郭蔼明梁家辉的这段对话,你会完全误解林岭东的古宅闪灵第一幕。后半程其实在演简陋版的盗火线。好在刘青云的精神状态没让影片彻底掉入现实警匪,并提供了被绑女工面前全果梳洗的林氏母题邪趣情景。三星难半。
前半段撞邪故弄玄虚昏昏欲睡,后半段比较林岭东。梁家辉生日party那段忽然智商下线,正常人都会骂街吧。刘青云表演后面厚积薄发,和梁家辉飙得过瘾,郭霭明声音好好听。金融危机坑苦中产阶级,今日仍如剑悬颈。
故事架构和内容与两年前的高度戒备如出一辙,林岭东的创作力不佳,但此次胜在借了鬼魂的怪诞之气,同时演员的演出也相当高水准,可看性超出高度戒备。黎耀祥的清纯造型颇似两年前吴生的麦坤。刘青云神级演出。副导演:郑保瑞。
前半段鬼宅的介入雖然與整個故事的本事脫節而造成敘事的斷裂,但是這一元素卻對主題起到某種象徵的作用,馬文信的經歷是一個從人到鬼的過程,外在處境對人的壓迫而形成的一種生存困局導引到精神崩淪的一個過程,影片著重在變成鬼之後的鋪展,對於如何成為鬼則留一定空白,最後墓地之死將這種意向拔升。
是那种会吸引你一步步寻找答案,想要知道结局,拽着你看下去的片子。演员的出色表现自然也就不必说了。
还以为是鬼片,原来是悬疑。刘青云很出色,都挺提郭蔼明担心她面对自己老公台下会不会有阴影。梁家辉那条线弱了点,但是依旧有爆发力,和《双瞳》里的荒火土又是不一样的演绎法。
99年的林岭东啊!!!你可以的!
人死后鬼魂存在的想法不错,但对于影片本身也没什么作用。对于犯罪者利用超自然迷信脱罪,这是一个极其有趣且聪明的创意,电影开场的悬念铺垫也相当成功,当故事中段开始转入动作悬疑之后,一系列商业类型片制造的元素一出现,片子便开始泯然大众已,好在林岭东的叙事节奏掌控向来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