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这三年
到意外的和诉讼、仲裁打上了交道
以前觉得很不可思议的地方
却也是处理着身边的每一件小事
结合最近的工作
信访也好、案件也是
对法院的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有的时候并不是自以为正义就可以
法律并不能明晰的去说对错
得有证据、有后果、还得有一定的危害
而且很多情况下,对错也不重要,权衡利弊才是
剧中有理想主义
却也让人觉得
闪耀无比
开局不是很好,叶芯的思想不接地气,别说法院这样敏感的地方了,就算是小企业这么唠嗑也是非常不妥的,太欠妥,太幼稚,后面慢慢的随着剧情展开性格开始慢慢的接地气,有血肉,还挺好的(最后的时候叶教授也说女儿有所改变,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设置的,就算故意设置这个初始设置也不是正常人的表现)
几个案子都非常的棒,特别有争议,特别有话题,特别有代表性,不仅有真实的案件做背景,也确实代表了社会的一类现象,比如医患纠纷,比如家庭教育,比如政商勾结等等,案件最后结局也都挺好的,解决了各方诉求
感情戏能让剧情不那么忙紧张,但是又没有喧宾夺主,切入的很顺利和自然,也带入了案件本身,这个确实编的挺好
当时我看到<底线>这部剧的剧名时觉得可能是一部很严肃的剧,本来不想看的,但是因为靳东还是看完了。很喜欢剧里法院的同事氛围,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法官们也挺八卦的,很接地气,这一点我真的挺喜欢的。 前面都挺好的,从第31集开始剧情走向成迷。医生都已经宣布秦玲死亡了,女儿苗苗的一首歌居然能唤醒秦玲的求生欲???这合理吗?编剧真的强行煽情。 盛方明一脚踏两船,周亦安居然劝媛媛把钱还给他???就算盛方明工作很努力但他就是出轨了啊,无语,钢琴案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周亦安说要辞职,他的师傅方远和朋友舒苏就要“谴责”他。现实生活中你就算舍不得同事辞职也不会像他们那样说话吧。再说了,无论是法官还是律师都只是一个职业而已,剧里有点鄙视律师的感觉,说律师都是为了钱什么的,这也太绝对了吧。TVB也有讲律师的剧,好人坏人都有,怎么周亦安辞去法官做律师就不行呢?我不理解。 最后说一下饰演周亦安的成毅吧。成毅在仙侠剧《琉璃》中饰演司凤,当时看《琉璃》时司凤的美貌与温柔把我迷得不要不要的,我还喜欢过他一段时间。但在这部剧里,他演的周亦安我当真是无感,演技平平,原声台词说得有气无力,遮住字幕真的不知道他在说啥,感觉成毅演这部剧时是很疲惫的状态。 虎头蛇尾的一部剧,当真是可惜了。
《底线》最新的剧情里,把焦点对准了婚姻这个话题。唐薇法官与丈夫的“模范夫妻”,吴华和符祥明明还有感情却只能离婚,再加上徐天父母的爱情,以及叶芯父母的婚姻,这些看似完美的爱情,最后却没能扛住婚姻的磨砺,最后一拍两散。
世人都以为婚姻是避风港湾,却没想到这世间最脆弱的关系,是婚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剧中的案子采用的是“双线制”,同时进行的两个案子,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就拿离婚案来说,方远调解的是唐薇与丈夫的离婚案,而周亦安调解的是吴华和符祥的离婚案。两个人的案子看似没有关联,其实暗含玄机。
当年,唐薇的丈夫收到了去英国工作的机会,他希望唐薇跟他一起去,可是唐薇却犹豫了。因为她不想去英国做全职太太。于是她的丈夫跟女儿一起去了英国,她则留在了国内。如今两个人离婚,他丈夫认为唐薇事业心太强,所以婚姻无法继续。
另一边,吴华的选择真相反。她为了婚姻选择了家庭,在家里相夫教子十年,如今她想重回职场,却遭到了符祥的强烈反对。符祥认为她已经不适合职场,只适合在家里安心做符太太。
你看,唐薇和吴华做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但是他们的婚姻一样走到了尽头。女人究竟该选择家庭还是事业?这是个无解题。
正如叶芯的母亲,当年不也是为了工作出国,抛下了丈夫和女儿吗?
唐薇和她的丈夫,大家都能看出来,其实他们还是有感情的。但是他们却冷静地选择分手,为什么呢?
叶芯其实为我们寻找到了答案。唐薇丈夫控诉唐薇,女儿一个月的时候她就要打断奶针,坚持回单位上班;女儿生病的时候,她还出差在外地不肯回家。她把工作看得比女儿的命都重要。
而唐薇却说,她在女儿满月后坚持上班,是因为自己患了产后抑郁,而女儿生病时,她已经在外地了,真的没办法回来。
可是,这些,她都从没有对她的丈夫讲过。因为没有讲过,所以这些成为她丈夫心中的一根刺,让他难受。
同样,吴华跟符祥也是。符祥误会吴华跟艾伦,可是他不问不说,只是对吴华越发冷淡,所以两个人的关系才渐行渐远。当然,就目前来说,符祥应该还有事情瞒着吴华。他俩没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两个人曾经过患难,为什么如今却要对簿公堂?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沟通。
我们都以为身边人是最懂我们的人,可殊不知,他们也是最不懂我们的人。很多话,我们不说,他们根本不知道,也猜不到。
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沟通。很多夫妻都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导致他们的婚姻出现问题。
婚姻其实是最脆弱的关系,任何一点不舒服,可能都会成为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你看吴华跟符祥,年轻时那么难的日子都能挺过来,而如今却因为一句话不合就吵翻天。可真的要舍弃这份感情,他们又有太多的不舍。否则,吴华也不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数钱了。
徐天的父母,虽然因为法院调解,两个人继续生活,可是他的母亲却郁郁寡欢,因此生病早逝,成为徐天心中的隐痛。
周亦安的父母,也曾吵吵闹闹,差一点走到离婚那一步,却因为他父亲的病,两个人又扶持着过了半辈子。
婚姻,太脆弱,可是人却足够坚韧。所以,婚姻的关系,必须依靠夫妻双方的经营才行。
就像剧中的方远和小乐,互相体谅、互相牺牲,才能让婚姻继续维系。
好的婚姻,是互相成就,而不是互相扯后腿。
《底线》中,导演通过唐啸云的“弑母案”入手,揭开了家庭教育这个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具有教育意义,剧中还特意放大了方远的家庭矛盾,通过唐啸云、方可莉和倪蕊这三个孩子以及他们的家庭,为我们揭开了家庭教育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唐啸云一出场,就是一副天之骄子的模样。他的母亲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在全家人给她庆生的时候,她还顺便教育自己的侄子:你看你哥哥,这桌子上的每道菜都吃,这样营养才能均衡。唐啸云则一脸顺从:父母都是为了自己好。
羽霏作为法官走访了很多人,所有人的反馈都说唐啸云跟自己母亲关系很好。而唐啸云则拒绝回答自己为什么要杀害自己母亲。他只说自己恨他。
随着新证据的出现,羽霏逐渐揭开了唐啸云的内心世界:唐啸云的妈妈是个“变态”。她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可以用“扭曲”来形容。她让唐啸云吃肉,唐啸云说自己吃饱了,然后她就自己拼命吃,唐啸云看到她这个样子害怕了,于是说“我吃”。唐啸云考了99分,她就扇自己的耳光。
那些日记本上,更是写满了她对孩子的各种严苛要求。
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唐啸云,看似成绩优秀,可其实却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否则他追求女同事为什么会被认定为“性骚扰”?他也被公司评价为“合作力不行”。
正如羽霏说的,大家只看到唐啸云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却没人注意唐啸云早就被母亲“杀死了”。
从这个案子上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那些你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强迫他们做的事,最后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唐啸云的案子正在审理之中,方远的“后院”又“起火”了。原因是,方远的女儿方可莉以及其他三位同学的父母被倪蕊的爸爸告到法院,说他们的孩子对倪蕊“霸凌”。
方远在参与这个案件的调查中发现,自己的妻子小乐在教育女儿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对方远身份的认知上。不管小乐是不是真的以方远为骄傲,但是她确实有意无意地引导女儿方可莉,让她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个“领导”、“法官”,了不起。
这些观点如果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那么她从小会认为自己是“特权阶层”,自然会搞不好同学关系。不过目前来看,方可莉还没有那么严重。
但是小乐他们这四个家长对待倪蕊的行为上,确确实实地影响了方可莉他们。小乐他们四个家长一开始看到倪蕊的爸爸有用处,极力拉拢,可是后来倪蕊的爸爸失业,他们觉得他没用了,于是冷漠对待,甚至背后各种说她坏话。
孩子们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跟着家长们也开始孤立倪蕊。像倪蕊这么小的孩子,她啥也不知道,内心自然就会受伤,所以引发了“抑郁”。
剧中,方可莉在叶芯的引导下说出两件小事。一件是她听到妈妈说倪蕊家怎么“穷大方”,一件是她听妈妈说“不要让她缠上自己”。
你看,说者无心的两句话对孩子居然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以后你还敢随随便便在孩子面前说什么吗?
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榜样,才能引导好孩子。
倪蕊的父亲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了,坚持去法院告,甚至要方远等四位家长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给倪蕊道歉,看似是给倪蕊讨公道,其实是在给自己讨公道吧。
方可莉等四位家长对他和他妻子的态度从恭维到冷漠,让倪蕊父母见识到了人情冷暖,他们内心本来就不舒服。如今倪蕊又被诊断出抑郁症,他正好利用这个来好好做一个反击。
可是他自己痛快了,想过倪蕊的感受吗?
在陈康的调解下,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倪蕊和方可莉他们四个孩子开开心心地玩在了一起。看到这一幕,倪蕊爸爸也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其实有时候,对于孩子来说,那些问题并不是问题。但是父母的焦虑和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加重了孩子们的焦虑。
有时候,家长也要学会放下自己的面子,为了孩子的成长。
三组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家庭教育的问题。生活中,我们作为父母恐怕也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多反思、多对照,争取让我们都能成长为合格的父母。
追剧笔记第二十、二十一集:
发现这部剧的编剧很喜欢用双轨并行的叙事手法,之前李芳凝和莫莫的两宗性骚扰案件是如此,这两集中的两宗离婚案也是如此,通过唐薇和吴华这两个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女性所经历的婚姻故事,来讲述她们在迥异人生中的相似境况,描摹出现代女性在事业、家庭和感情之间遭遇的种种困境。
唐薇与吴华,一个是热爱工作的法律界女强人,多年来热衷于事业而忽视了家庭;一个是成功人士背后的贤妻良母,放弃工作当了近二十年的家庭主妇。在离婚之前,她们所拥有的生活也曾经令无数人羡慕,但就是这样两个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曾做出截然不同选择的人,最终却也都还是要面对破碎的婚姻。除了明线中的两起离婚案件,还有一条暗线是叶芯回忆中关于母亲的童年往事,也是一段失败的婚姻故事。
爱情与婚姻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人们在步入婚姻的时候,大多都是怀揣着希冀和期盼之种的。只是石火光阴之中,有的种子经岁月润泽可以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有的却在风潇雨晦之间黯淡了光芒,枯败了容颜。爱情里的平等和平衡或许还容易求得,婚姻中的平等和平衡却很难做到。
吴华和符祥也曾是共同奋斗苦乐与共的患难夫妻,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守着家庭这一隅天地数十年,人到中年想要寻回自我价值,却不被丈夫所理解,最终和符祥离心离情;唐薇为了法律工作尽职尽责倾尽心力,却一直对家庭和女儿有所亏欠,与分居两地的丈夫陈涛也渐行渐远;叶芯的母亲更是为了事业前途直接放弃了婚姻和家庭,以至于女儿到如今仍对她抱有心结。
婚姻从来不是只要有感情就能维系的,一段稳固的婚姻还需要夫妻双方有较为契合的三观,有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有对彼此不足的宽容度,有对对方需求的关注度,以及整个家庭的凝聚感。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有可能把生活经营好。就像周亦安妈妈对他说的那样:离婚不仅仅是爱不爱的事儿,而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在这些方面,周亦安的父母其实是一个正面的例子,当年的周父或许不够优秀,周母或许不够贤惠,甚至婆媳问题也曾经不够融洽,但他们能在人生的风浪之中相互包容相互扶持,他们在婚姻和家庭中历练出了生活的智慧,已经难能可贵。
吴华与唐薇其实已经算是各自人生领域中的幸运儿,毕竟吴华拥有优越丰足的物质生活,而唐薇这个女法官在事业上也颇有成就,她们的婚姻和生活尚且有如此多的不堪之处,现实世界中的普通女性只会遭逢更多更难的境遇。符祥凭什么认定妻子的回归就一定会拖垮整个公司?剧中给出的几个吴华不善经营的事例其实并不具备太大的说服力。陈涛又为什么不能为了挽回妻子和家庭放弃去国外,难道国内就完全没有适合他的工作和学术环境吗?
现代女性的自我意识早已渐渐苏醒,社会和伦理对女性的要求却是旷日持久且根深蒂固,整个社会的接受度和容纳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家庭与事业如何平衡?同样的问题如果是针对一名男性提问,他的回答很可能是:根本平衡不了。因此,女性其实也无需勉强自己,无论选择家庭还是事业,都是自己的抉择,但依本心便好。职业女性不是一定要有婚姻人生才算完整,家庭女性在平凡的小日子中也可以不断完善和丰富自我。在自己选择的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不失勇气,不弃希望,人生一样可以活出不同的精彩。
配角比主角出彩,成毅的原音让我想到了渣爹玄夜有点出戏,女演员总体一般,靳东的方言有点。。。。
靳东,一个字,油腻,关键是靳东一会普通话一会又带了点方言,看着违和
看了前三集,很有现实意义的普法剧,网红猝死案的结果真是体现了法制的进步,辱母案也很有社会探讨价值,可以追。
看了两集,两点吧,最高法院叶老师的种种行为有点不符合实际;成毅脱离古装演技还需加强。
成毅的台词真的是一言难尽啊,我开的后台播放,他有些港台腔,有时像有感情朗诵课文,有时好像嘴张不开似的说话,又时又是像某爽那样台词连在一起听不清在说什么。总之听的人着急,唉,好好剧看的人难受的呀
节奏不错,有老演员搭着,成毅真是剧抛脸,继续期待
法考客观题考完的悲伤的第三天,一口气看完六集,内心澎湃而滚烫。如果能为法治事业献出青春和热血,那这条路走得艰难漫长一点,也没关系。
最高法监制 真想看啊,可是我在考法考 没时间啊。
说好的丁克为啥不结扎
超出预期,节奏很紧凑,非常喜欢里面的一句台词“资本追逐利益,父母随机分配”期待后续剧情发展。另外周亦安真是太可爱了,有一种无痛当妈的感觉…
我觉得烂尾了。
案例还不错。🈶get到成毅的演技,不套路,幅度很小,但角色塑造得蛮有意思,不经意间贱兮兮的劲儿,挺讨喜的。
终于等到最高法监制的剧了,第一集就是经典的刺死辱母者于欢案,是前几年很轰动的案子,最后判了防卫过当五年(剧中暂时没看到怎么宣判的)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法学生,看见真实案例被改编被搬到荧幕上让更多人思考,是法制的进步
超前看了前三集,非常正能量的普法剧,类似单元的形式好像是第一次出现在这类剧上。节奏和叙事风格都很快的进入正题,可以说很多面和真实的还原了庭审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在演员搭配上有靳东和王劲松这样的实力派,也有年轻有朝气的成毅、蔡文静,这个阵容可以说非常值得期待。这部剧有最高法的全力支持,算是很有意义了。期待后续的剧情有更多的庭审案件出现。
成毅 一年四季住我心里了。
资本追逐利益,父母随机分配 好真实
剧情挺精彩的,真实案件改编,很有现实意义。成毅真是剧抛脸,把周亦安这个年青法官演得惟妙惟肖,小表情很生动。
作为电视剧来说,太生硬了;作为普法相关,又太浮于表面了。
最高法参与的司法剧就是不一般专业又好看,希望以后多多出品我可太期待后续案件…
真实案例很有看点,但几个主角吧……靳东有点过有点油,成毅表情和人设有差距不到位,蔡文静台词感觉跟不上,没有案例里形形色色的配角舒服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