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表哥家刚买了VCD播放机,就开始拼命地去蹭看好莱坞电影,《勇闯夺命岛》、《夺命感应》等也是那时候开启了我对电影的强烈兴趣。后来读大学的时候,脑海中一直浮现Azazel不停地通过接触穿梭于人群之中,于是找了半天才找到这部我早已忘记片名的电影,于是在这电影诞生到现在的将近20年里,我刷了它超过五遍,然后就有了强烈的写点什么的欲望。
要理解这部电影,不得不了解一些西方的宗教知识,比如基督教,西方的宗教里有八大堕落天使,分别是,1、阿撒兹勒(Azazel);2、亚列(Ariel);3、安士白(Asbeel);4、桑杨沙(Samyasa );5、卡麦尔(Chamuel);6、沙利叶(Sariel);7、萨麦尔(Samael);8、拉哈伯(Rahab)。 而排名第一的Azazel也是这些看守天使群的统领,通俗来讲,估计法力最强大,魔性也最强。他在人间作恶了上千年,早已洞悉了人间所有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所以他只对比他信仰更强大的人感兴趣。
我们的男主角,霍布斯(丹兄),是一个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典型好警察,他尽忠职守,拒绝贿赂和收黑钱等一切玩忽职守的行为。影片一上来他便惩办了被Azazel附体的变态杀人狂Reese,而当Azazel想要附体霍布斯进行报复的时候,发现无欲则刚的霍布斯竟然百毒不侵,这充分燃起了Azazel的兴趣,他觉得30年后居然还有这样一个没有弱点,异常强大的身体。
当然,法律只是判了Azazel寄居的躯壳的死刑,而Azazel通过自己的看家本领,死前飞越附体上了新的躯壳。故事就此展开,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编剧在写人物小传时候的聪明技巧,霍布斯虽然嫉恶如仇,但对于亲人,而且是几乎废人的弟弟以及侄子,他会倾注自己所有的爱,哪怕为此失去谈婚论嫁的女友也在所不惜,他的逻辑就是如果女人要走,那就是不够爱,既然不够爱,何必互相拖累,多么洒脱的好警察。Azazel当然不会闲着,他通过杀人者被害以及墙上的提示一步一步地引君入瓮,霍布斯通过提示知道了30年前有一位老警察自杀的故事,之后他找打了老警察的女儿,也知道了这位堕天使的大名。Azazel全部看在眼里,这就是他想要的进展,于是他故伎重演,想方设法让霍布斯身败名裂,陷入低谷,也许恶灵看错了人,霍布斯可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有强大的个人信仰,他相信正义的法律可以让一切犯罪伏法,而他就是执行者,尽管这一切与信不信上帝无关。
老警察的女儿的行为其实是整个世界的缩影,明哲保身的生存法则,尽管她看上去似乎除了生命也没啥可牵挂的,但这就是人类对于生命的眷恋本能。很多人说,这其实是一部彻头彻尾的鬼片、宗教片,我只是想说,和大多数其他美国电影一样,例如七宗罪,达芬奇密码等,宗教,有时候只是犯人行凶的动机Motivation而已,如片中警察所说,脑子有病也算动机,遑论宗教的罪。要说有罪,人人皆有罪,可是霍布斯有罪吗?这个从片中看不出来,他是一个英雄,用他自己的话说,尽职的警察所做的贡献大于总统,所以我只能说霍布斯有的是弱点,就是他那如同树枝一般坚强却易折的刚直性格。那么Azazel有没有弱点,作为恶魔,当然也有,只要是有思维的无论什么东西,都会有,生理上的弱点就是无法在空中飘太久,心理上的弱点就是自大,他狂傲地认为霍布斯会因为与恶魔作战而绝望,会因为弟弟的死而退缩,但是,Azazel忽略了人类最强大力量的来源,便是情感,死亡可以让人退缩,也可以让人勇敢,明知唯有同归于尽一条道路也选择义无反顾。应了海明威老爷子的话:“我可以被毁灭,但不可被打败。”
在小木屋里,霍布斯用老警察米拉诺同样的手法等待着Azazel,可是当年米拉诺是开枪自杀,那Azazel究竟在米拉诺米面前是附在了什么上面,影片没有提到,而让霍布斯亲手干掉自己的好朋友,Azazel乐于看到人类做出如此艰难的抉择。霍布斯选择了正义,选择了同归于尽,选择了最为悲壮的方式来为家人、朋友报仇,为人间所谓的公义做出自己的注解,可是,导演童年时对于法庭的深深烙印(这也体现在了导演其他的几部电影作品中,在黑洞频率里却反其道而行)促使他作出了最为讽刺的结局,Azazel可以附体于任何动物(也许是哺乳动物),霍布斯最终牺牲了生命却没有将Azazel消灭,故事就在Azazel拍着胸脯喃喃自语说着大难不死话语的时候结束了,但是这不正是残缺而悲壮的美吗?Happy Ending只是用来让大家自我陶醉的,想知道自己在如何幸福的环境里打开电视看看新闻就行了。
是的,如同这冰冷的世界上最后一点的温暖,希望,霍布斯给了我们希望,因为只有那些正义而善良的人们前仆后继地向前冲,才有了我们看似美好的生活,而这个世界大多数情况下的准则便是,有钱人可以逍遥法外,正义却永被封存。所以,Azazel是什么?他什么都不是,他只是我们对正义的渴望所衍生出来的影子罢了,如同硬币的另一面而已。
警官约翰·荷伯斯(丹泽尔·华盛顿 Denzel Washington 饰)新近逮捕了一名杀人犯里斯,此人除了在电刑前说了几句奇怪的语言跟留下了一则暗语,并无特别之处。然而荷伯斯很快发现里斯的暗语指向一名三十年前自杀的警察罗伯·米拉诺。与此同时,几起连锁杀人案接连发生,凶手的手段如出一辙,更令人惊异的是每次的受害者即是上一桩凶案的嫌凶。荷伯斯拜访了罗伯之女格瑞坦,对方劝诫荷伯斯放弃调查。里斯的留言终被破译,原来他用叙利亚的古语言向荷伯斯发出威胁,而荷伯斯的坚持有了进一步的收获,他发现罗伯与近期几宗凶案的死者可能皆出自名为“阿萨索”的恶灵之手,阿萨索可以随意依附人体作恶,荷伯斯的缉凶之路因此而困难重重。这场人与恶灵之战,究竟如何收场?©豆瓣
不知怎么的,下载了这部电影的后半部。看了一会儿,就把后面全看完了。很新颖的电影视角,从“邪灵”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它的存在给这个世界贴了“负面”角色。它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败坏道德。如道家所说的“阴阳”“相生相克”,正因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世界才丰富多彩,如果没有“邪灵”存在,正义的东西就彰显不出来,这里面还要牵扯到宗教的问题,不了解的人“附体”的形成,是看不懂的,电影里面的黑警面对从来没见过的怪物——邪灵,他是束手无策的,就包括一直在准备的罗伯之女,面对邪灵侵袭,却没有了正念面对。
面对这个超常的现象,是不能用常人的解决办法的。所以结局并没有体现出正义压倒邪恶,关于六十英里的答案,让邪灵找不到生命附体太牵强。导演也是勉强想出这么一招来。你想想,面对一个能操纵人的邪灵,它是什么都敢做的,要面对这个看似强大的邪灵,能那么简单把它解决了吗?而且里面还说道一个单词“apocalypse”——启示录。这已经告诉人们,解决的办法,就是靠神的力量。在关键时刻,人们忘记了神。实在太可悲了。对神的信仰,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坚守着。可是到了近代,人们就渐渐的不理解了,神的存在对人是什么关系,仅仅是为了保护人类吗?这里或许应该停一下,思考“apocalypse",我不知道这部电影来源于谁的灵感。很多情节描述的非常深刻,比如巴比伦灭亡的原因,是魔鬼祸乱人类导致的,这里面就牵扯一个问题,难道人不能摆脱邪灵的控制吗?电影还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就是当人们的道德败坏之时,就是魔鬼横凶之时,前提是人的道德败坏的时候。那么人类有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的时候,邪灵敢控制吗?这就牵扯一个自由意志的问题了。”邪灵“能不能被杀死,能,一定能,罗伯之女说到,形体全灭,就是灵魂死了,灵魂能死吗?西方宗教认为,灵魂是不灭的,而东方宗教则认为,元神不灭。真是巧合吗?
灵魂要是被杀死,那是很可怕的,这个灵魂就再也没有生的希望了。因为灵魂不灭,所以这个灵魂可以多次复活(转世)。具体内容,可以看看东西方宗教的说法。灵魂是被谁杀死,能被人杀死吗?不能,是被高级生命杀死的。呵呵,这个问题,有点玄乎,就不说了。
里面还讲到,人类50亿人口,上帝在外面看着,就如同人类看蚂蚁,人类会关注蚂蚁的道德观吗?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可是他陷入了一个常规思考框框里了。如果逆向思考,人类是一个生物,是高级生物,蚂蚁是低级生物,还有比蚂蚁更低的生物,那就是细菌,比蚂蚁高一点的生物,如猫狗。那麽,比人类高级的生物,神会不会有等级呢???神有没有正负之分??除此之外,还说道人类社会是一个实验品,那想想为什么被作为试验品,人的存在有何意义?这个答案已其实经揭晓了。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翻qiang看看。看看能不能很好的回答了所有疑惑。
如果人是被神造,要毁灭人,难道人没有办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吗?这就是自由意志,也可以叫”选择“。面对关键时刻,人是有选择的余地的,只有两条路,通常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善,另一条是恶。这部电影,还欠缺点内涵,就是面对邪灵,人类只有害怕的份儿,很孤立无援。这就是人类终极脆弱的地方,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类,没有信念的人类,该何去何从。
天气热起来了,屋子里经常出现小飞蛾,就像小海龟回到海洋之前要爬过漫长的沙滩,那里有飞禽在等待自己的饕餮盛宴,飞蛾在回到广袤的天地开始自己的成长授粉求偶生育之前,也要经过人类击杀这一关。数量很多,我干掉一个,不一会儿又出现一只,这样的杀戮真的有必要么?
FALLEN(中文名《夺命感应》)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多年前看过,我只把它当作探讨正义、邪恶、亲情的电影。现在却有更多思考。
不同人种之间有肤色、语言、习俗、高矮、胖瘦诸种不同,单凭这些外在,你没办法判断他们的为人。人类唯一的共同点只有人性,善良、邪恶、快乐、嫉妒、仇恨、宽容、残忍、冷酷会在每个人身上体现,它们决定了一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世界上没什么好人或者坏人,只有好事和坏事,最终决定他们到底被视为好人还是坏人,取决于做事的时机和动机。在某人成为众矢之的后去伤害TA,那叫为民除害,可是在其众望所归的时候伤害TA,那叫与民为敌。这是时机。至于动机,谁又说得准呢?徐贲不是有篇文章讨论美国司法制度公认的“坏种”么?所有人都是性本善太绝对了,所有人都是性本恶也太绝对了,或许说一部分人性本善、性本恶,才有些道理。
《夺命感应》的两大男主角是正义的警察和不断转移的恶灵,在电影中邪恶打败了正义,然而这部电影绝没有止步于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还在探讨为什么邪恶才是最终的胜者。
每个人都有光明和黑暗的两面,光明那面包括积极、乐观、欢乐、快乐、幸福、珍惜、热爱、帮助、宽容、自由、友好,黑暗那面例如嫉妒、仇恨、偏激、伤害、攻击、控制、贪婪、自私。我们有时这样,有时那样,既要看觉悟,也要看心境,它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命运如何。
人无完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占取更多资源,人们只有努力工作、只进不退,竞争加剧。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资源分配从来都是大问题。于是,人性积极阳光那面消失,阴暗面浮出水面。于是礼貌碰到粗鲁,礼让碰到贪婪,谦逊碰到无知,规则碰到僭越,法治碰到人治。阴暗面永存,它在每一个人身上寄生,彼此互联互通,遥相呼应。
具体到中国,人们相互攀比物质条件,占到更多便宜才是胜利者,可是说到卑鄙无耻,人们一定可以找出更过分、更无耻的人,仿佛自己五十步的坏水就比百步的坏水好到哪里去似的。所以我主张取消司法案件区分主从犯的做法——所有罪犯都是主犯,先招供的人获得减刑,即使主使者马上翻脸,举报自己的跟班小弟,也可以立功减刑。可以想象犯罪团伙内部彼此防范、不再团结,随时准备出卖同伙或者随时防范被同伙出卖,队长不能给队员洗脑,队员无法得到安全感的庇护,心理学意义上的集体凝聚力的纽带失去了效用,组织还有什么凝聚力?这是革命性的司法革新,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不过呢,这将激发每个人的责任意识,把局外人拉回局内,这是纳粹体制所不愿看到的,它的存在正是依赖于只有集体观念、没有个人观念,出了事故无人负责……才有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疯狂扩张。
当人类无法与自身的黑暗斗争,善恶不分的时候,就不能以绝对的正义为借口,以绝对的手段来惩恶扬善。《夺命感应》事实上确证了这原本就是个不正义的世界,正义永远无法战胜邪恶、共产主义只是梦幻泡影。影片结尾与其说Hobbes大意失荆州,忘记了Azazel可以附身于那只猫(我想猫在那种环境下无法生存),不如说他不应该枪杀他,这是Hobbes以及我们现实中最大的败笔,是整部影片对于死刑、干脆决绝的死刑的反思。所以我甚至怀疑这部电影是否在给泰瑟电休克枪(Taser)做广告,可惜片尾没有出现泰瑟国际公司。
Hobbes要离开Gretta Milano住处的时候,叫醒侄儿Sam,说“不管人们将来怎么评论我,或者我做了什么,你必须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因为我爱你,你知道吗?”面对生死离别,如果剧情正常,侄儿会舍不得,哭着求他不要走、或者伤感地搂着他,可是Sam没有,他只是说“我要接着睡了,等我醒来,我希望一切都好起来。”(I'm gonna go back to sleep...and when I wake up.everything is gonna be just the way it was.)
这是点睛之笔。
为一个叙诡成功而溢出沾沾自喜之情的悬疑剧本,卡赞的儿子实在不咋滴。好莱坞量产的宗教悬疑连续杀人电影,真个是看过像没看过一样,老萨瑟兰到底酱油过多少这种片子啊。强尼古德曼这胖子其实我还蛮喜欢的
就我看来 这是一部完美的惊悚片!
结局不错,就是丹泽尔 华盛顿的片子,慢吞吞的,没有美式幽默,没有出人意料,没有小高潮,只有突然的结尾,非常不合胃口
还不错呢,我觉得比抄袭他的第一诫好看。主要是演员我喜欢。
阿萨索可以随意依附人体作恶,荷伯斯的缉凶之路因此而困难重重。这场人与恶灵之战,究竟如何收场
第一次觉得竟然是翻拍的《第一诫》比较好,即使有丹泽尔华这么重磅的实力派也挽救不了唉。
丹泽尔的表演很感动,但是故事很失望,一个邪恶灵魂引发的几个世纪的灾难,太假了,最恼火的是结局,偶从来都喜欢happy ending
其实与《隐藏杀手》这类寄生电影一样,在人群中传播的方式还是挺唬人的,中间猫上身时就猜到了结尾的解决之道。
标注的时候的剧透是这样的—— whocares 说:一只四千年以上的魔鬼,身体死亡之后能就近转生到30m范围内的人身上,最后被警察骗到荒郊野外干掉,不得已转生到一只猫身上……(非常X档案式的设定,配乐恰到好处,非常喜欢。time is on my side
概念、設定超前的懸疑電影。開始以刑偵犯罪電影緩緩道來,再結合靈異超自然,中段迴歸犯罪電影,然後加入宗教元素,結局懸疑、犯罪、靈異、宗教、黑色幽默融合直達高潮!暴強的結局與萬能鑰匙異曲同工。第一次看到把懸疑、刑偵、犯罪、靈異、宗教、黑色幽默各種南轅北轍的元素融合得天衣無縫的電影,而且這是1997年拍攝,1998年公映的電影,之後出了很多Copycat。😏
不过是邪恶不死的另类展现罢了,其实不算非常惊悚,主观镜头还有点意思。
构思很赞,结局也很有意思,是不非常棒的恐怖片。PS:第一诫估计就是模仿这部电影的吧。
teen时候的噩梦片,至今记得搭档失焦的眼神,“五十小臂长”。类似诺兰片,不过没那么热衷草蛇灰线,从一开始就给出强烈的提示,自信地让观众比角色知道得多,造成的不是推理的悬疑而是困境难以突破的紧张,和解法的好奇。猫,就是《夺舍》的智慧老人。摄影和声音很棒,关灯看还是有点毛。哥哥死的时候的大提琴有种《卧虎藏龙》的熟悉感,音乐竟然是谭盾。imdb上trivia也很有趣:强化反差的漂洗工艺(现在数字时代轻而易举),用相片胶片6印24邪灵视角,丢失一场戏的声底悬赏无果只好用回放素材
如果想让犯罪惊悚融入超自然的元素,越早破梗越好。如果最后再破会让观众觉得被侮辱了智商,倒不如半途就将悬念从起因转到主角的命运上。谭盾的配乐叙事感不明显,是《鬼戏》的延续,大提琴的低音倒是精彩的烘托了紧张氛围。余文乐那部第一诫就是模仿自此片,但真心没模仿到位。
不错不错我喜欢看这种悬疑的
3.5,非常的小成本,纯玩心理悬疑,恶灵题材的另类拍法,完全没有特效。个人不是很喜。
一整个礼拜都叨叨着要看这部,结果差点睡着了,本来还以为是人骨拼图类型的片子呢...
可恶的猫儿
time is on my side
一部很具嘲讽意味的悬疑片,用了两个小时的悬疑铺垫,告诉观众世界并非如我们所知的一般“干净”。宗教背景没有好好做文章,而仅仅展现恶灵通过接触附体的惊悚情节。而其出发点想必也没过多深意,Washington的演技和对白远比剧情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