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后摇风格电影的推荐帖里发现了这个电影,诚如推荐,本片就像一首后摇音乐非常感性,一开始会有些沉闷,一旦渡过漫长单调的前奏,渐渐会迎来躁动澎湃的高潮。
本片主角患有闭锁综合症,全身瘫痪只有眼睛可以动,虽然能够听能够思考,但无法动弹的主角怎么去推动剧情的展开,怎么表现他的情绪呢。通过电影镜头让我们可以感同身受到。本片大部分时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一开始镜头模糊无法对焦,是由于主角右眼眼角膜溃烂。右眼缝合后,镜头开始变得清晰,由于只有左眼视线的限制,镜头视野也十分有限狭窄。这种镜头的表现手法都可以让观众带入主角体验中。
主角瘫痪前是时尚杂志的编辑,生活可谓多姿多彩,与现在的他对比落差千丈,任谁都无法接受这样的变故。 就像不断坍塌的岩石,主角的内心世界开始崩塌。不断穿插穿潜水服被困在水中叹息的镜头,镜头表现十分压抑,也隐喻主角内心的抑郁绝望,已经丧失活下去的欲望。
直到两位朋友的探望,主角的态度才开始转变。两位朋友可以说是正反两种激励,白发老先生曾经被劫机挟持到一个黑屋,关了整整四年,他靠着自己喜爱的事物想象着坚持了下来,他用自身相似的经历激励主角,希望他能坚守尊严,坚强的活下去。而主角的好朋友最后一句话别活得像个植物人似乎刺痛了主角敏感的神经。
是坚守尊严活下去还是像个植物人苟延残喘。主角痛苦的挣扎了一晚,如蝉蛹破茧的瞬间,一只轻盈的蝴蝶翩翩而出,他决定不再自暴自弃。
“除了我的眼睛外,还有两样东西没有瘫痪,我的想象,以及我的记忆。只有想象和记忆,才能令我摆脱潜水钟的束缚。”
普通人能想通这一层已属不易,而我们的主角不光想通甚至决定用剩下的一只眼睛写书。通俗一点说,路都没学会走就想奔跑,而我们的主角更别谈走路了,谁能用眼睛走路呢。通过眨眼,眨一下表示是,两下表示否。助手反复念字母表,主角眨眼来确认每一个字母,最后组成词语和句子。难以想象这个工程量有多大,本人以及助手的耐心得有多足,但是他们做到了,主角在自己的想象中驰骋,把所有的禁锢化成想象去高山大海辽阔的世界里去遨游。
本片对于亲情的表现还是比较细腻的。孩子为他擦口水以及回忆中帮父亲刮胡子这些细节都激励着主角,对于自己的子女妻子与父亲,主角都感到愧疚,又高兴他们在自己瘫痪的状况下关心不离不弃。但在爱情这一块又非常现实,即使妻子(未结婚)耐心的照看探望,他的内心依然选择从来没有来看望自己的情人,也许爱情就是这么自私的东西。本片也有明显的不足,想象与现实的过渡十分生硬,场面的切换不够自然,远景模糊近景对焦都可以完成自然的切换,但本片没有这样做,显得整个电影有些碎片化不够流畅。瑕不掩瑜,也许零碎的天马行空的场景也正好表现主角凌乱的思绪与想象。
每次看完这样的励志片,都会想世界上真的有这样励志的人物,他们只活在电影里吧?片尾字幕出现才知道,原来这部电影再现的是前《ELLE》杂志主编、记者多米尼克·波比的故事。影片片名正是来源于多米尼克在身患“闭锁综合症” 用左眼所撰写的书,他在书出版后的十天后离世了。
现实中,确实就有这样厉害的人物啊,他们靠着非凡的意志力创造着奇迹,就像蝴蝶一生短暂,却在这个世界某个角落留下了美丽的痕迹,这样的生命何尝不是一种完整。看完电影有必要读一读原著,毕竟是靠一只眼睛书写的奇迹,能够想象字里行间的艰难与凝注的意志。
“我还有两样东西保留着,我的想象、我的记忆...我可以想象到很多的东西,任何人任何地方,我想到马尔蒂尼的海浪,见到我喜欢的女人,我们躺在夕阳下的沙滩上拥吻,风和海浪的声音此起彼伏。我可以想象到一切的东西,孩提时的梦、成人的野心...现在我知道我是怎样的人了,对于我来说,爱情是那样的美丽,是致命的诱惑...”
这是让·多米尼克·鲍比在《潜水钟与蝴蝶》中的自述。“潜水钟与蝴蝶”,多么浪漫的名字,在了解这个故事之前,我因这个名字产生过许多美好的遐想。然而在这个真实的故事面前,在鲍比翩飞蝶舞的灵魂面前,我们普通人的想象再貌似绚丽多彩也只是显得稚嫩苍白。
1995年,让·多米尼克·鲍比还是法国时尚杂志《Elle》的总编辑,才情俊逸、开朗健谈、热爱人生。然而,到了年底,44岁的他突然脑干中风,全身瘫痪,只剩左眼还有作用。他能听、能理解、能记忆,却无法言语。潜水钟即中世纪时将囚犯困锁于巨钟内沉入深海溺毙的刑罚,宛如病榻上禁锢着生命的躯体;蝴蝶则象征着始终振翅高飞、向往自由的灵魂。鲍比在亲友的帮助下,借助语言治疗师发展出的一套系统,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写出了这本不朽的回忆录。
困在轮椅上的他,依然乐观地想象自己可以吃生蚝大餐,和美女亲吻,思绪像蝴蝶一样自在飞翔...在出书后的第10天,鲍比就离开了人世,然而他以梦与思想的力量超越了他的形体,也超越了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面对疾病和死亡的一天,鲍比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细细体会,都会发现生命中的真谛和美好之处。
电影对原著进行了很大的改编,由于原著笔述人称的单一性,传统的直接改编方式是很难实现拍摄的。幸好,影片的导筒落在了画家出身的朱利安·施纳贝尔手中。作为与安迪·沃霍为伍的“新表现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国际艺术界的中坚力量,朱利安·施纳贝尔对剪辑的痴迷与从画家观点出发的美学角度使得影片的拍摄具备了强烈的美感认知,他掌镜下的电影,就像有声音的图画。最终,朱利安·施纳贝尔几乎完美地发挥了他的艺术才华,以极具艺术美感的声画再现了主人公鲍比精神世界的绚丽多彩。朱利安·施纳贝尔也因本片获得了去年嘎纳电影节和今年金球奖的两个“最佳导演奖”,从著名画家成功跨界为知名导演。
博客图文:
http://ilm.blogcn.com/diary,14071553.shtml很多自杀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一命呜呼,千万不要差一点死掉,所谓差一点,就是仍然保持呼吸,但是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受自己支配,这样的生存丧失了基本的意义,与其感叹自己还活着是个奇迹,不如说为什么自己竟然没有死成。
如果那些祷告自己一命呜呼的自杀者看了吉恩•鲍比的故事,是不是多少会对自己的仓促决定有所醒悟呢。当然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既定的,也不必做无谓的暂时化改动。
鲍比从一个风光无限的中年成功男士瞬间变成瘫痪在床,全身上下只有左眼眼皮可以动的类植物人,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在醒来的一刹那感叹:这就是我的人生。是的,从他的角度来看,之前生活过得一切仿佛虚空一叹,恍然若梦,从此时此刻开始的每一分每一秒才真正是他的人生。
这是一个惊喜吗?
鲍比情况稳定后,被梳洗打扮好通知要给他一个惊喜。满眼望去全是不同病症的患者,有人没了四肢,有人成了独眼,有人像他一样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有人眼神呆滞如无灵魂,这就是他重新回到群体生活中之后第一个感悟,天啊,我还活着,并且活在这些人之中。
当然这并不是他的惊喜,他的真正惊喜是来自前妻的探望。鲍比一生中有过情感瓜葛的女性很多,包括一直在帮助他写书的助理医生都昂。
变成了潜水钟的鲍比,再也不可能像往日一样,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了,他只能靠内心的搏斗,不动声色的面对这些生活难题,包括他的出版社、他的朋友、还有他的妻子孩子。
靠想象力和记忆力活着!
只有眼皮可以动的日子漫长而艰难,好在他还有一个健全可以思考的大脑。所以想象力和记忆力成了他生存下去的两柄利剑,帮他砍去无谓的挣扎,在最后的生命中为自己的人生公开玩笑。
想象力和记忆力是一个艺术创造者极度渴求的才能,只有当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极限,人思想的翅膀肆意飞翔的时候,创作的灵感才能源源不断。我们正常人因为平日被无尽的平庸之事折磨得毫无生命力,看到圆形就是圆形,看到照片只会干笑。生活的色彩已经黯淡,童年的乐趣也变得索然无味。对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来说,想象力和记忆力已经不重要了,这种功能逐渐退化,而对于一个只能靠这两者生存的人来说,无异于上天的恩赐。鲍比靠着两者给予他的才能,写出了被病魔折磨以来生活所给他的折磨、希望和希望的消失殆尽。
潜水钟是一种无动力单人潜水运载器,现代潜水钟(又称潜水减压室)的设计较为复杂,由于早期的潜水器是由一个底部开口的容器,外形与钟相似,故得此名。潜水钟是个困境,这种困境就好像如茧附身,而鲍比的心却像蝴蝶一样四处飘飞。我倒不觉得电影和书所带给我们的人性的激励和关怀到底有多少,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无常的人生,这个人生需要我们开朗。
昨晚,四周异常的静谧,以至于有在STUDIO的感觉,不知是不是这样,鬼使神差地有了自己被困,被封锁,被隔绝的错觉...或者说,这是电影拍摄的精到之处,让你很容易实施"角色扮演",就这样,静静地,脆弱地,完全被牵着鼻子走地看完了它
"闭锁症"使这个本来在<ELLE>宣泄自己对时尚,女人,艺术无穷想法的中年男子只有控制自己右眼的能力,绝望,挣扎,窒息感每时每刻,无所遁形,在无数次地在重复"E,R,S,H..."中靠眨眼睛挑出字母,拼凑词语,句子,思想.
第一次拼凑出的句子是"Je veux mourir"(我要死)
第二次"MERCY"(谢谢)
第三次"N'ayez pas peur"(不要惊慌)
第N次(在前妻的翻译下对情人)"I miss you quotidienne"(我每天都在想你)
也许你在庆幸,可是,我们头上都套着潜水钟:
有些大点,有些小点;有些是致命的,有些是慢性的;有些是我们自欺欺人以为它不在的,有些是我们束手无策的:譬如把让不谙德语的人丢在德国,让赘肉横生的小姐呆在夜店,或者就在一堂不喜欢的课/会议上听讲台上的混蛋BLUH,BLUH,BLUH...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自己年迈,行动不便的那一天
另外,片子里的法语作为语言治疗师和病人的媒介实在无可厚非,这种近乎亲吻甚至做爱的浪漫语音,"C'EST MOI"""OUI...
不是我杯茶
老爹是马克思冯西多,孩子他妈是波兰斯基的老婆啊。跟老头通电话那段忍得难受还是没忍住给泪崩了。死神是决意要带他走的,但这漫漫痛苦路途也能让它变得好起来。生命的最后时刻,脑海里闪回的到底是一生中的美好还是遗憾呢?(准备看书
天。我能体会得到只有半边眼睛能动的痛苦感觉。
他人口中每一个字母和你每一次疲惫的眨眼最后都幻化成心底的蝴蝶
第一次见到主观镜头这么多的电影,用左眼挑逗世界,生与死的沉重却轻松被诠释得如此有格调而发人深思。
毅力和爱、人生 在身体远离之时,灵魂的样子就变得清晰起来——潜水钟里蝴蝶也可以飞行. 关于灵与肉的隐喻
“我的肉体沉重如潜水钟,但内心渴望像蝴蝶般自由飞翔,本来想死的我,只能靠想象与回忆活下去” 前五十分钟的左眼主观视点镜头洗练畅达,后半部影像在现实、回忆与想象中自如切换,如梦似幻。配乐绝赞(惊现四百击),阿马立克斩获凯撒奖影帝。若倒塌冰川能复位,请再给父亲刮一次胡子。(8.5/10)
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镜头突然也变模糊了,我知道那是男主角的泪水…“如今看来,我的人生是如此的失败。那些我无法去爱的女人,那些没有把握住的机会,那些不曾珍惜的幸福时光,那些早已能预见到结局的比赛而我却偏偏下错赌注…我是瞎了还是呆了?亦或是只有在残酷现实中,人的本质才得以体现?”
镜头视角的研究
轰然倒塌的冰川复归原位,潜水钟轻盈为蝴蝶。
3.5。影像与意识的流动。
让我想起深海长眠
总觉得很枯燥 很费脑子的一部电影 在复活节的黎明 静静观赏影片的开头快压抑死了 那么小的空间 来回闪烁有点闷说实在的
角度独特,有思想
影不如书
虽然题材说起来蛮压抑的,但是里面笑料还真的不少,所以我基本是以轻松的心情看完的。虽然不是正叙,但是故事描述的很清楚,前因后果前尘后事都明白了。第一个有点小触动的细节是电影中视线忽然模糊,原来是鲍比哭了。还有那些人们说着他们也有类似被困的感觉,老父亲的恸哭。不过剧中的女人都不能让人清楚记得长相,所以总是弄混,比如他幻想和一个女子一起吃大餐,我就根本不知道他想的是哪个。
The.Diving.Bell.and.the.Butterfly.LIMITED.DVDRip.XviD-DMT
这部片子真美。美得让人流泪。
人到了那种境地究竟是怎样的感受?被囚禁在躯体里,无法自拔,你会怎样选择?
除了我的眼皮,还有两样东西没有瘫痪:我的想象和我的记忆。影片完美的克服了题材本身的限制,将想象和记忆完美影像化;现实回忆和想象的交错好棒,大量第一视角主观镜头使观众与主角一体化,冰川的崩塌和最后片尾的逆过程是多么精准的意象和呼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