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又柔又亮,没有一丝风,月亮依然高挂在屋顶和菜园上,每座远山都显得那么清晰可见,哦,我的美人,现在万巷空寂,到处都有灯光射出窗外,您睡着了……”
19世纪初的那些日子,意大利年轻诗人贾科莫·莱帕尔德日日夜夜依偎在窗口,倾心专注对面漂亮的织布女孩。出外偶尔遇到她,他也是手足无措。爱意如潺潺泉流早已浸润他纯净的心田。
当女孩不幸因病去世,这深深刺伤了贾科莫的心。等于他的一切美好梦幻顷刻间破碎。他无法再在雷卡蒂纳这样沉闷的空气中生活。想想,每天禁锢在书香弥漫的家宅里,同姐姐赛琳娜,弟弟卡纳一起,跟随父亲读书、翻译,生活极其枯燥。加之有佛罗伦萨老师焦尔达尼频频来信的鼓励,终让贾科莫请求父母让他远行。
父母怎能放心呢。毕竟贾科莫因出生时先天不足,患有身体变形等多种疾病,且有自闭症,本身的生活都需要人照顾,父母的忧心也是身为一个家长的正常顾虑。只是贾科莫去意已决,父母奈何不得,只得让他远去。到了佛罗伦萨,幸有恩师焦尔达尼的指引,又得到了诗人安东尼奥·拉涅利的关照。只是他们同时爱上了名媛法妮。他们一起嬉戏一起游玩。
贾科莫在沉静的星空下,激情地为她写情诗。当看到拉涅利如痴如醉地爱着法妮,他便理性劝慰拉涅利勇敢的向法妮表白,自己则做一个暗恋者,继续写着那些激情无用的诗。只是他的背越来越佝偻。他爱着法妮,却无法真正楔入现实。他只有痛苦的退却。事实上,后来的拉涅利也退却了。像法妮这样妖媚惑众的女人,走到哪都不缺崇拜她的男人。何况区区一个诗人呢,诗,又不能当饭吃。
拉涅利决心带着病秧子贾科莫向南,返回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一座最能彰显意大利人生趣与意志的城市。医生对贾科莫说你的病很重,营养不均衡,不能只吃肉,要多吃蔬菜,少吃甜品和冰激棱(原来冰激凌出现的那么久远)。是的,诗人就好冰激凌这一口,高兴和忧伤,就总是拿冰激凌的刺激自己的肠胃及身心,但这舒心一爽几乎要了他的命。好在有拉涅利的妹妹包丽娜对他无微不至的照料。 这时的贾科莫一如既往地写着诗,一如既往地愁思满怀。即便他的诗不被教会牧师们的认可,但他仍坚定前行。即便他的佝偻病严重得几乎让他无法安身出外好好走一趟,但他仍爱着那不勒斯,爱着这儿善良、乐观又风趣的人们。霍乱来了,贾科莫看到了无数生灵的死亡,切身感受到了生命的微不足道。幸而他还能挺过来。群星闪耀之夜,他正写着诗,不时望着窗外,突然天地崩裂般摇晃,远方火光腾空而起,维苏威火山怒吼了。他却显得很安静。爆发后的沉寂是死一般的悄无声息。
对着烟雾缭绕的远方,他临窗写道“我经常在夜里坐在这些荒凉的斜坡上,坚硬的洪流铺天盖地而来,看似波涛汹涌,淹没悲伤的平原,我看到天上的星星烧成最纯粹的蓝色,投射到远处的大海,到处都是波光,整个世界在空洞的天空下闪亮……我们看来像阴霾,那时的我是如何想你的?你是人类之子?天亡的庞贝古城,已回归天国,在远古就被遗忘,就像一具被掩埋的骨骼……” 这位1798年出生的诗人哲学家,在经受了异常的身心折磨后,终于1836年病逝,英年38岁。作为神童的贾科莫,在意大利的文学史上,其地位仅次于但丁。他的启蒙思想,深深影响了尼采的虚无主义。他的思想被盛赞为“超越从歌德到瓦雷里的每一位欧洲文学家”。叔本华称其为“精神上的兄长”。 难得的是,马里奥·玛通用最诗化的镜头语言,精心拍摄出电影《青春韶华》(2014)中的贾科莫·莱帕尔多作为一个诗人的神韵。通过变奏沉缓的音乐烘托,仿佛这位诗人,已通过导演的手心,从现代穿越到了二百年前生动而零碎的光景。
每一个场景都极其精妙,从始至终,都让我们领略到精美、沉郁和壮观的多重表现形式。尤其是对诗人内心焦灼感的细致刻画,可谓到了神经质的境地,令人赞叹。而饰演贾科莫的著名演员埃里奥·杰曼诺,真可谓倾其心力演绎了诗人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让我们感到作为一个伟大演员的切实存在感,或者说他与贾科莫已融为一体。
当我们看到贾科莫总是佝偻着走在那不勒斯的大街小巷,当我们想起他的家乡雷卡纳蒂那个明净的窗口,多少个月圆之夜,他单纯地对着心爱的姑娘写着汩汩甘泉一般的诗:“在您安静的闺房里,您是那么容易入睡,无忧无虑的,您也无法想象你把我的心割开多大的伤口,是啊,您睡着了,当我走到窗前向夜空致敬的时候,感觉是多么安稳,永恒和统治的大自然,创造我是来受罪的……”,我们就不禁为他丰富、纯粹又憔悴的情感而深深感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多少短暂又美好的爱情,又泯灭了多少不堪一击的生命。是的,作为诗人贾科莫的人生,无疑是扭曲的煎熬的,也是孤独的。一个诗情充溢的人,一个饱受身心折磨的人,一个不被现实接受的人,一个远离亲情的人,一个被爱情所伤的人,注定深陷于无边的孤独,也注定被痛苦的潮汐紧紧吸附和包围。
当织布姑娘去世,伤痛的他祈求父亲“我不想住在雷卡纳蒂”,那是如烈焰一般的激情涌动,其实,他只想逃出自己内心的挤压与疼痛。只是先天后天的一切,让他的青春韶华如烟火般绚烂,又瞬间即逝,却让他的思想与诗歌永恒。
2015、9、16
《青春韶华》这部传记片,讲述的是意大利著名诗人、哲学家贾科莫·莱帕尔德的故事,扮演莱帕尔德的则是戛纳影帝、意大利男星埃里奥·杰曼诺。莱帕尔德1798年出生在一个小镇,被认为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地位仅次于但丁。尽管他出身贫寒,但即使是他早期的作品,也提出了对他的时代至关重要的问题,它们显示了启蒙主义的影响,并且在很多方面预示了尼采的虚无主义。 莱帕尔德是个神童,很早就掌握了多门古老和现代的语言,20岁写就《诗歌》,但38岁时,他就因病早逝。叔本华称莱帕尔德为其“精神上的兄长”,意大利人认为他是最伟大的智者之一,他的思想被盛赞为“超越从歌德到瓦莱里的每一位欧洲文学家”。但是,尽管身负众多赞誉,这位19世纪的诗人和哲学家在主流英语世界仍然鲜为人知。影片在媒体评论处获得了不坏的评价。《好莱坞报道者》称:“随着影片的进展,故事愈发地引人入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摄影,绝对是顶尖水准的。”英国的《卫报》则评论称:“虽然说,这并不是本届威尼斯上最激进的影片,但它绝对值得人们的关注。”
看完电影我内心的感受是,无比的平静,而又躁动。 天才的生活是这样无趣,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光彩四射。 忧郁,痛苦,不幸 伴随着整部电影的配乐特别好听,画面非常静,很美,很自然。 我心里知道我对某一种东西非常痴迷,我很难形容,但当我找寻到,当它出现在我面前,我立刻就能感受到被吸引,感受到我自己。 这部电影,就带给我这种感受。 生命的真质。 文学,艺术,哲学,音乐。 “你们或许很幸福,但我是极度的不幸福的。” “我被一种残忍的,顽固的,黑暗的,可怕的忧郁,慢慢吞噬。” “我的悲哀来自于我的才智。” “束缚,愚蠢,无聊,没有消遣,唯一的消遣就是学习” “直面我们平凡的命运, 并且坦承从真理中也一无所获, 承认,痛苦是我们的命运。” 原来忧郁可以没有实际的来由,人可以在外在一切如常的情况下,如此痛苦,悲哀,绝望。原来,可以不来自外在的,感到痛苦。 这才是日常生活是吗? 痛苦才是人生的宿命。 我之前对孙老师说“我感到很痛苦,没有原因,我不知道原因。” 我本来以为一定要有一个外在的原因的。 诗人在电影末尾的独白,以及他与西奥尔多与妹妹的信,我非常喜欢,那种言语,流淌着生命本质的那种质感,我向你谈我的近况,我的忧郁和痛苦,我不合时宜的悲哀与绝望。我向你谈火山,谈金雀花,人类,星空,命运。 “当我念及所有未能与你共度的时光 我几乎要忧郁得死去了” “当你再次见到我的时候 我有不尽的神话与故事 来让你快乐”。 上次看姚勇写的知乎回答,他说,王小波走上了追寻美的道路。 纯粹的追求精神,为热爱活着,原来是这样的。
他因奔跑得太快而使周围的空气变得坚硬
马车绿色的窗帘在劲风中飞出蓝边
古老的石墙上生出红褐色的菌迹
我坐在无害的松树下思考,有时被灵感抓住
如一块崭新的铁
你要小心这块铁,他会使红唇人直道委屈
人们都去追逐他们的生活,花开得就像明亮的昆虫
我对乡村的癖好绝不超过靴子上的湿泥土
经过了早年的动荡生涯,我的天才宁静
并且我的古代朋友们打猎,我替他们拿开头上的树枝
即便如此,我的学识也还是多过我的早餐
因为我的路与我一起日益站起身来
他们使鹭草茂盛,自然而然没人找到这里来
或许这就是我一生所取得的最大荣耀,生活在古老的城中
我的姓氏是不经手传递的
在被女贞树染蓝的花园里,我面容苍老
这城中建筑严密的地面,我只能流那么远
既然生活已经如空着的马鞍
我决意散步,好像我脚下走着的是我的心
四月十四日
整個電影的基調很平緩畢竟傳記類,但是出我意料之外的是賈科莫在第一次出逃被抓回家之後內心咆哮卻外表平靜地對父親說出的那一席話,可以說是他心理掙扎的第一次外露吧。
我好喜歡男主演他真的演得好神雖然我以前不怎麼看義大利原產電影對他們了解也不多,但是他把賈科莫詩人的那種雖然身體病弱但靈魂倔強的氣質出演的淋漓盡致。
影片中很大一部分是詩人的獨白,我聽不懂義大利語但是感謝翻譯!!!真的是句句精彩句句戳人心。對白佔比不大但也同樣精彩,而在衝突中更能完美地展現詩人受困於病弱身體裡的內心的掙扎!
不知道是俺幻聽還是什麼我總覺得整部電影的背景音除了正常的音樂以外還有一種奇怪的嗡嗡共鳴聲。無論是在空曠的大廳中鞋跟和手杖敲擊地面還是暴風席捲過狹窄的街道還是海浪拍擊沙灘,這樣的迴響在遙遠宏大的配樂中既是詩人內心的呼喊也可以是那個時代義大利暗流湧動的政治或是霍亂恐慌的縮影。(我不知道那個聲音是否是有意為之但我很喜歡)
整部電影從義大利人拍東西慣有的畫一般的光影,到詩一樣的語言(感謝翻譯!),再到共鳴力極強的音樂,看下來實在是享受。
诗意的,丰盈的,脆弱的,卑微的,意境很美,古城太美,海报是近期最喜欢的,对了,原声
拍得好平庸的莱奥帕尔迪
诗人,哲学家,痛苦,今晚相遇
可以说是无瑕疵只有美感的文艺片了
倾听一个天才、触摸一段时光
今年的【透纳先生】,导演根据人物的特质,用他们作品的风格来拍传记片,用现实主义手法拍古典范主义的历史剧,时而还有当代民谣歌曲乱入,这片子彻底将这位仅次于但丁的意大利诗人拉下神坛,通过他的诗歌和故事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忧郁痛苦孩子气,简直就是19世纪的科特·柯本。★★★★
小且优雅。一个非常自然的固执的莱奥帕尔迪。我很喜欢他反驳父亲摔椅子的那一段,还有用下巴蹭铁栅栏尖角的样子
8.0。本片故事框架是如此简单,但效果又异常喜人。爱这种用艺术本身串起人物生平的形式。每次情感的挥发,都在诗里。意大利景色也美
意大利诗人贾科莫·莱帕尔德据说是可以比肩但丁的伟大诗人,但我对他一无所知,而影片又以大量的书信往来作为叙事线索,略显沉闷,让我一直难以入戏。不过,影片的摄影确实亮点不少。
无法消化
男主的表现非常不错,本子也过硬。与其说是今年的《透纳先生》,不如说是今年的《黄金时代》/《圣罗兰传》。风格与人物相融,传记片的历史诗情。
所谓神童的迹象是真的从小体现还是成名后反过来加剧的印象?
这世上有两种存在是公平的,便是爱和死亡。借助贾科莫·莱帕尔德短暂的一生,再现了十九世纪意大利的风情。霍乱的肆虐、维苏威火山的喷发,以及一颗艺术之星陨落。这一生爱而不得,伏倒在白云倒影的湖边,佝偻着病躯思考庞贝消亡和生命本相。古典主义大气摄影精妙配乐打造出贾科莫波折一生的传奇故事。
古城太美了
执着地认为人生凄凉,便是我的疯癫之处拍得太美太忧伤了吧。最后维苏威火山爆发真的美
冷门佳片
He who doubts knows the most of all.
三星半。“在你们乐观的世界里请容许我悲观地活着”,以及,最后那首诗真是深得我心。
Marina推荐的片子,Biblioteca di Bollate调来的DVD,意语音频字幕,附赠backstage--Viaggio con il giovane favoloso di Edoardo Natoli的extra material
在欧洲待久了之后,真是愈发觉得欧洲电影似乎与欧洲多数民众的生活状态似乎严重脱节,又或许有很多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在中美观念中十分脱节的民众群体也未可知,不过这个角度可以反映欧洲导演确实是相对幸福的,以及美好主要在历史,这么多代人选育下来,外贸基因库也真是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