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前夕,我重新看完了一遍这部剧。这部剧让我反思自己,我逐渐发现自己正在把周恩来推向神坛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在我的眼中,周恩来是一个温和儒雅的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看他的第一眼,满心就是欢喜的,这可能是因为历史书上的周恩来一表人才,风流倜傥,目光坚定,勇敢无畏吧。
这部剧让我看到了什么是革命浪漫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周总理无疑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领袖。“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您喜欢海棠花,因为这种牺牲精神,因为温暖。您亦是一个温暖的人。
曾经您说过,“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您让我眼中的“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有了具象。我想我知道了为什么最喜欢周总理,可能就是因为忠于自己吧,无论是对于理想、信念、朋友、事业还是爱人他都是以一种真实的态度而应对的,我喜欢这种真诚。
首先跟大家说,我看了海棠依旧的评分真的是惊讶了,这也太低了,连甄嬛传这种侮辱智商的宫斗剧都能上九分,海棠依旧居然没上?可笑不可笑!我就想问问那些给海棠依旧打低分的人,你们是什么意思?你们的思维跟正常人不一样吗,难道周总理这么大公无私,这样一个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人在你们觉得还不如几个就会耍心眼的女人吗?如果没有他们老一辈人的付出能有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嘛?做人不能忘本吧。这部剧不打满分简直对不起老一辈人的付出!如果你们说这部剧拍的假我想请问它哪里假了?是侮辱谁了还是虚构什么事情了?那些给海棠依旧打低分的人们,如果你们思维跟正常人一样的话那我奉劝你们一句:做人不要忘本!
《周在上海》,刘劲主演的17集电视连续剧。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找到了,可售。演译了白色恐怖时期的上海,风险,挑战,危机交织,历史人物在时代浪潮里面的选择,挣扎,奋斗,异于常人英雄般的睿智,勇敢,抗争,看完久久不能平静
百度百科:"该剧讲述了1927年南昌起义后,大病未愈的周恩来来到上海参与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直到1931年撤往江西的中央苏区。这四年时间正是中国国民党白色恐怖最为残酷的关键时期。该剧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周恩来在这段特殊时期所进行的特殊战斗,为党、为人民建立的鲜为人知的特殊功勋。"
这部剧讲诉了,周总理为了国家发展,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当时国家刚刚经历了战争,国库空虚!为了能让国家强大,发展经济,成立外交部门。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不被欺负!总理为了国家,每天都是工作到很晚,以致身体都弄垮了,到最后生命垂危还在工作!……
十里长街送总理!真的是哭死了!泪流满面
周总理眼里的海棠花: 古朴大方,不张扬,又不失艳丽,看起来很温暖(以后我最喜欢的花除开玫瑰就是海棠花了~)
善良的人会吸引善良的人,在这样的环境呀,周总理这一生的每一刻都是温暖的,那时的人好朴实,好真诚,心与心的触碰,有信仰,有力量
周总理明明那么忙,却细心的了解所有人过往,爱好,理解并真心的为对方着想,读过那么多书,了解那么多文化,处理事情温柔又果断,走到人的心里,知己知彼也必须有强大的知识体系做支持
世界有这么温和善良亲民,无私奉献的人存在过,真美好呀,第一次理解到冯友兰照片的第四重境界(天地境界,圣人)
周总理和邓颖超的爱情,收获最大的是他们双方的理解,对方的所说所做彼此都能看到,精神和灵魂的交流
总理很聪明,记忆力很强,很善良温和,护得住千万人,可他又怎会护不住一人呢
周总理要走的时候说: 我走了,你就不要住在西花厅了,说是那是给国家总理办公住的地方
周总理说: 我们没有儿女,走了火化,将骨灰撒向没有人的地方,山川河流,记得不要撒太久了,飞机的燃油很贵的
周总理夫妻总是严格要求自身和身边人,然后再去管理,一生清白,无私奉献的圣人
文革期间的情节与镜头不易。“总理”一词,若单用时,至今仍仅可指周恩来同志。
陪着爷爷 看了一部看着 觉得心酸的电视剧他的为人 得到世人尊敬不然 不会出现 十里长安街 送这位老人
冲着周总理和特型演员阵容打满分
好看,孙维民演得好像。
撒骨灰的时候时间不要太久飞机起落一次要耗费很多燃油
敬爱的周总理。
看完很感动,周总理的一生太伟大了,他为国家操劳,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每天忙碌国家大事,我们永远怀念他。
这又不是纪录片,要那么上纲上线纠结细节?只是个电视剧,拍摄目的就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周总理,剧情主旋律和偏重讲述总理功绩难道不是必然?某些角色出现的次数多了点,是,免不了想吐槽,但也是瑕不掩瑜吧?演员演技在线,情感流露自然,角色塑造丰满,现在有多少电视剧能做到这些?另外表白耿飚!!
算是补看了,首播的时候追过几集,里面太多感人的细节,最后几集真的是全程泪点,尤其是最后一集。里面总理的话语和举止如春风化雨,像海棠花那么温暖,有一种父亲教导孩子的感觉。是的,他没有孩子,但是我们都是他的孩子。
风雨飘摇 你忙碌的身影依旧 路途艰辛 你跋涉的步伐依旧 盛世回首 愿海棠依旧
纯粹的共产党人,伟大的人民公仆。
怎么说呢,感觉周总理的扮演者并不像,尤其是配音,很怪异的感觉,但是演技确实很好,尤其是后期演生病的时候,非常棒。这里面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周总理的弟弟给周总理写的信,他说周总理说的对,他不应该只是满足去做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应该有理想,为了理想而奋斗,这样也不会总是认为别人在欺负他。
黑到爆。周总理那么大年纪身体也不好,为啥不让别人干,还要苦苦支撑,然后群众感动地泪流满面?周总理打电话说,文革乱它们的,我们干我们的......大是大非问题上纪念片就这样蒙混......
太祖得一分,翔宇得一分,小超得一分,情怀得一分,总共四分,然而抢镜的太上皇和出现在台词里的太后扣光所有分。
很久以前被纪录片里讲的寄到日内瓦的海棠感动的不行。但是这部……台词简直小学课文新闻简报政策法规合体,和前线通话真的这么婆婆妈妈???
最好的红色剧,建国初期这么艰难,没有周总理,中国不会是现在的样子…现在是一部强大的机器,更换零件而已,而周总理是组建新机器。好多次热泪盈眶,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代表团是冒着生命危险参加的,我国声音那么微小…现在G20会议在这召开,全世界都尊重中国意见。周总理,这盛世,如您所愿。
喜欢周恩来,喜欢邓颖超,喜欢先军和小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然而他被四人帮纠缠被病痛折磨的晚年实在有些悲哀。好几集流泪了,最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真实影像感人。
其实整个文革都拍了,审核的时候被要求剪掉了。
怎么让非党员、非体制内人员多接受这类影片,看得进去,是个难题。
拍的很有水平,有伟人风彩,也有人间真情,美化设计的也好,不做作,整体朴质,紧凑,叙事清晰,又不乏爱国主义教育,不乏人文教育,让人感觉和谐,正能量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