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其他以“正确”为核心主题的电影,这部电影还是有点内容的。片中的“正确”就跟这边的“正确”一样,只是一张宣誓效忠的声明,是用来保命的。观众完全不必过度敏感,毕竟此片中黑、同、残等内容只是无关主题的配菜,基本不影响主线剧情。
片中主要脉络还是很清晰的,经典的家庭题材,代际之间的观念冲突,长辈控制和晚辈自我个性的矛盾等等。爷爷象征创业者,开拓进取,自信乐观,勇于冒险,例如航海大发现时代的探险家先驱们;父辈象征守成者,能将爷爷辈的探索发现转化为实用技术,但是有了产业和家庭,有所顾忌,胆子比爷爷小的多,比较保守;母亲和孩子象征新理念,急于挣脱长辈影响、彰显自身独立个性和价值,并在最终证明自己。
很有意思的是,孩子辈的新理念是“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收起了祖辈想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傲慢自私态度,选择尊重自然规律并与自然和谐共赢。”这可以说是东西南北球、各种所谓意识形态之中的最大公约数,是难能可贵的人类共识。遗憾的是,很多观众一叶障目,争吵焦点集中于黑、同、残之类的“正确”内容,完全无视片中其他有营养的内容,显得浮躁又肤浅。无处不在的饭圈思维,容不得百家争鸣的环境,人人都紧绷斗争之弦,变得尖刻、偏激、充满攻击性,众人也在“正确”和反“正确”的徒劳争斗中逐渐迷失。
这样一部好作品居然就因为伊森和迪亚佐是LGBT而没有在国内上映未免太过可惜(可能还有别的原因但我猜测这肯定是其中之一),肯定能激发起很多孩子对生物学的热情。迪士尼的合家欢动画喜剧,永远能够让在电影院坐在一起的几个人都感到快乐,所有人都能从中得到能让人丰富精神世界的东西。
关于巨兽体内的各种生物的形象设计和想象力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造血干细胞、T细胞、抗原们、血小板、动脉血、静脉血,还有好多没认出来的,比如像海星一样的在森林里穿梭的蓝色星星,还有鹿身扇形头部的生物,还有很多场景,很好奇都代表着体内的哪一种构成。巨兽美丽的眼睛那么清澈,宛如人类代代想要探索的无垠星空,感觉会让人们的所有自私自利都自惭形秽,也让人想要立刻好好地保护它。
很好奇巨兽在形似蓝星的星球上如何生活,是否只是它的一个落脚点?它以什么维生?它的生命经过了什么样的旅程?今后它要去往哪里?还有没有别的巨兽?宇宙里更广阔的远方还有什么?如果后续还有第二部就好了捏!
保护环境、万物有灵的内核也让人在细细体会中得到感动。同时也告诉观者:不要以貌取人,有时故事中没有真正的“坏人”,我觉得这不仅仅是未成年需要得到的教育,其实也往往是很多成年人更缺乏这样的认识。以及父与子,家庭的矛盾,教育的矛盾,盲猜会有人说剧情老套,但是我真心不这么认为,这些问题几乎存在于所有家庭,从前、现在、以后都是,这是一个永远不过时的话题,永远都有家庭需要这样的剧情来互相成长,谁有什么资格说它老套啊?
最后还有不能忽视的——冒险精神。
剧情非常有趣,克雷一家子幽默可爱,看得我经常嘴角疯狂上扬。水泼泼教科书式的傲娇,就算它给了一人一个大比兜也还是那么可爱(〃▽〃),请打我吧拜托了;毛茸茸的传奇,看起来就很好摸。加上传奇真是完美的一家人,相爱且不吝于表达爱的父母,充满快乐和歌声舞蹈的家庭氛围,父母对生活有信心有热情有目标,让他们的孩子也会以他们为榜样而做人做事,充满包容的成长环境也让伊森永远不用为性取向而怀疑自己,两对父子也在性格碰撞中,历经二十五年,互相成长、互相理解。
仅针对“环保”这一部分有感:
发电植物也不是无缘无故长出来的,这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如果是因为巨大的乌龟生物到了自然消亡的时刻呢?如果乌龟是外来生物对地球造成了伤害,所以地球派出植物去清理它呢?人类仅凭区区眼界和认知,怎么能够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人类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左右世界并美其名曰英雄行为?
从主角家庭发觉为爱奋斗、重逢争吵、各自为战的阵地是一个生命体的内部,这部剧可能就升华了主题和内核。从自然界收获的能量,有朝一日还是要还给自然界,然后回到农耕时代,一切都好正向。
生态龟体内的世界确实魔幻,展现了如阿凡达设置般的场景,一些生物确实可爱,自然界确实难以琢磨。虽然祖孙三代的爷爷爸爸的不合传到了爸爸儿子的不合然后再互相和解都是预期中的,不过穿插也是合适的,但人物设置又有些理所当然了,为什么爷爷就一定要穿过山,其实为做而做的理由并不明确,主要是25年前为了什么,只是出名?爸爸走爷爷的老路却似乎只为情景设定,要不然他也不应该接受儿子的同性男友,儿子臆想中可能是有爷爷的基因但探险不像玩儿牌般容易,却能在“危险世界”如履平地这也是一种主角光环了吧。
另外,孩子一定要设定为同性恋吗(甚至一度在猜伊森到底是男是女),狗为什么一定要要设置成三条腿还那么灵巧吗,追捕兽等最后进入心脏的作用(是怕被外界索取能量吗,而戳开血管是为各自索取生存能量嘛),女议员反转却又没有黑下去,一直要看看山外世界的爷爷最后飞出山却一直背身他看到全貌了么,已经习惯氢能源飞行的家园如何能回到没有电的时代,似乎都有些难以理解。
评分:7.3 故事逻辑:7 拍摄手法:8 剪辑:7.5 人物塑造:7 吸引力:7.5
就本人的能力而言,这么合家欢的动画电影无论如何也不出长评,但是看了评分和一些评论,又一次惊呆了世界的参差。
这是一部非常中规中矩的迪士尼架构电影,核心很像皮克斯的一部短片《Laluna》,祖孙三代用自己的思维和方式去打理月亮。奇异世界里,三代同样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得财富,保护家人,传承财富,却在与家人处理边界问题上矛盾频发,最后他们跨过了各自思维僵局,分别与对方和解。
更大的视角是“拯救家园”这个主题,进入异世界后画面绚烂绮丽,生物细腻,最后解决问题的点落在人需要后退一大步,让位给自然。这在片子里没有问题,因为巨龟本身就是这个星球他们能生存下来的唯一依托,如果巨龟死了,人也无法存在。
我喜欢这部片子,为人父母,一想到未来,最恐惧的事绝对不是孩子会喜欢同性之类的……拜托,能找到一生挚爱已是万幸中的万幸,管那么多是要难道要上天……而是有一天,孩子跟你说“I know I don’t wanner be you!”会质疑自己是否是是个合格的妈妈,是否给她做了一个榜样,是否摆脱我的原生家庭带给我的思维禁锢,又是否把这种摆脱的努力变成了另一种禁锢强加到下一代身上,从而让他们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最可怕的是,失去了有更多选择的未来。
虽然知道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但是的的确确从心里觉得“You are a kid,you don’t know what you want.”不过,这个世界的确和片子一样,作为父母的我们,对这个巨龟了解多少呢?对比巨龟更梦幻更加无法想象的人生,了解多少呢?孩子们学会探索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的感觉,清楚自己的判断,才是这场冒险里,唯一的指南针。
相信本身就是件很难的事。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应该是父母最困难也是最美好的修行了吧(///▽///)。
看见一些匪夷所思的低分评论……我觉得可能不是思维僵化目光狭隘之类,只不过所在的世界维度大概真的不同。互相尊重互相尊重,临别时再互道一声sb,现世依旧安稳。ಥ_ಥ
做好了烂片的心理准备,结果看完觉得还蛮惊喜的。之前看过一部日本动画《来自深渊》,设定非常相似。这一部可以说是《来自深渊》+《神奇动物在哪里》。
儿子的设定是通讯录,于是看到了很多豆瓣上的评论讨论这个问题。有一条说:“尤其在儿童电影里讲那么多同性之爱,对于这个群体我们尊重,但真的没必要大肆宣传”。对于这种评论,还是要说一下的。
首先,儿童电影里到底能不能讲同性之爱?迪士尼从《冰雪奇缘》里的一个桑拿房里就开始暗示了两个桑拿房男主是通讯录,到之后皮克斯的《光年正传》,再到这次,正面地完全不遮挡地的提出来:这是迪士尼的进步。
因为同性之爱是真真实实的爱情,是我们生活里的一个很常见的场景,就跟我们童话故事里王子公主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样。之前没有主流电影表述,现在有了这种表述,让儿童看见世界的不同,并且对此报以尊重,不是很好一件事吗?
有一则反对的声音是“这不是教小孩搞通讯录吗”,不好意思,不是,也教不会。性取向是天生的,你的小孩是通讯录不是被媒体“教”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自己是通讯录,从小到大媒体上都是男亲女,但是也没“教”我成为易讯录。电影及其他媒体上,对不同的爱情表达,展示了世界的多元。
其次,“对于这个群体我们尊重,但真的没必要大肆宣传”,这个观点对吗?
不对。
首先,如同女性泉易一样,通讯录泉易,不是从天而降的,是大多数通讯录争取来的。争取的过程中就有对“presentation”和“visibility”的争取:通讯录们需要被看见——这就是为什么通讯录要被成为“骄傲”?“LGBT 骄傲(也称为通讯录骄傲或简称骄傲)”是促进通讯录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需要在社会中的有自我肯定、尊严、平等和可见度。 骄傲,而不是“羞耻(shame)”和社会耻辱(social stigma)”,是支持大多数通讯录泉易运动的主要观点。
看得出虽然迪士尼是在刻意往“zz正确”上靠拢,但是我觉得没什么不妥啊。电影展现的本来不就是个“strange world”吗,所有事都是“strange”,但是其实主人公们都日以为常,欢乐地生活。
很早之前,有报道说《老友记》中对Ross的前妻是通讯录,这一段在中国平台上映之后被改或者删减 了,我看到一则评论比较有意思:其实剧评者最喜欢的地方,是这部剧里对Ross的通讯录前妻的生活,是以一种完全日常、平和、幽默地方式表达的,不批判、不猎奇,这就是我们生活里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小小的爱情故事——
《老友记》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剧,没想到现在还有人大呼小叫,“对于这个群体我们尊重,但真的没必要大肆宣传”。
最后,这部片里的那条可爱的狗狗,只有三条腿——
这些大呼小叫地人,是不是也觉得,只有三条腿的狗狗,“但真的没必要大肆宣传”?她们大概也不能理解,只有三条腿的狗狗,也可以很可爱,也可以被爱。
这么多年动画片看下来,逐渐发现 Disney 擅长的并不是那 5% 令人拍案叫绝的灵感,而是剩下那 95% 看起来有点儿枯燥的扎实执行。
宇宙的尽头是天圆地方,迪士尼的尽头是儿女情长
相当棒的动画,世界观流畅完整,地球生命体,提醒人们要心怀远方,也要即兴生活,适应改变,不断为未来创造更好的机会!
1.《奇异世界》的设定有些《工作细胞》版《来自深渊》之感,而巨龟则让我联想到《海贼王》中的巨象佐乌;2.个人观感好于此前较差票房和口碑带给我的较低预期,虽然故事于我不够有趣,但光怪陆离的奇幻想象以及上亿美元成本做出的动画特效还是挺加分的;3.面向全龄观众的动画电影里反复出现异性恋可以,但出现同性恋就招来谩骂,表面说尊重,其实内心就不咋接受LGBTQ群体、不能用平常心去看待。少数群体在他们眼中就应该隐秘地活着,不能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出现了哪怕是只有一点情节就是大肆宣传,呵呵,再说,人家同性婚姻都合法化了,想这么拍是人家的事情,接不接受、排不排斥、歧不歧视、爱看不看才是观众的事情(既然排斥就别虚伪地说尊重了)(性取向与观看影视有关?基本都是异性恋影视的曾经、没有影视的古代、其它动物不照样存在同性恋);……
8分左右,但是有人因为ZZ Z Q打一星,我就能因为ZZ Z Q打五星。不过说实话,对父姓氏族叙事不感兴趣,画面是很好看的啦,配音都很可爱。
其实应该在免疫系统上再多做文章,往头脑特工队或心灵之旅上再靠一靠,而不是简单地落脚于父子关系修复。大眼睛睁开的时候有被震撼到,生命是多么美妙啊!
年末最大的笑话:短评说 正确 培养了更多恐同患者。照这个逻辑,大陆根本没有恐同了吧,而且还培养了全世界最多的非主旋律哦。ps:还是那句话,与其贱兮兮天天盯着别人正确,不如听话守着自己的伟光正自嗨。自己用 zz错误 搞死了自己电影,但孜孜不倦批判的却是别人 zz正确 毁了他看的盗版质量,像极了那些随时嘲讽BBC,却对只能转载BBC的观网深信不疑的小可爱。多元 二字在大陆像个笑话,因为大部分孩子还没开化呢,行为和思想准则还仅限于:只要不是全白顺直,就能起哄发癫式的“独立”。
换汤不换药但是很喜欢这汤…可爱异世界生物是一款本人捕获器。剧本当然太老了,众所周知亲子关系只包括父与子,最后还变工作细胞。一定要去一次索科特拉岛一定要去一次索科特拉岛一定要去一次索科特拉岛
迪士尼终于开始正式搞基了,我称ta为迪基/姬尼元年,Elsa女票画好啦吗?
比较低幼向的合家欢冒险电影,五岁的儿子看得津津有味,我看下来也不觉得无聊犯困。属于迪士尼动画电影中套路工整略有小惊喜的及格之作,距离疯狂动物城那种神作还有不小的差距
五颜六色的地下果冻世界,感觉设定背后有我国鲲鹏神话的影子。主线父子情,基情小沾边,迪士尼可以的。
片头貌似缺了一盏跳跳灯。
挺好看的呀,故事人物设定都比光年正传强,缺点是人物没什么魅力。看到角色场景很东南亚就猜到了,果然这波主创是东南亚裔。zzzq怎么了,就要zzzq,zzzq故事也好看。
票房扑街了,恭喜迪士尼
框架感太强,两代父子强行矛盾,强行和解,然后说两句不得不说的主题升华。儿子的同性恋人,宠物狗的肢体残缺和主线毫无关联,感觉是政治正确小佐料。神龟大陆与世隔绝,在经过累世的繁衍后居然还有特征明显的白人爸和黑人妈,但他们的儿子才一代就是混血长相了,你说主角光环厉不厉害,意不意外? 感恩节的电影院门可罗雀,有人也基本都是冲着黑豹去的。我和老头子拖着娃,轻轻松松就包了场。老头子本来就是抱着补觉的心思来的,娃只是一门心思的干零食,我是那场唯一的观众.
体内冒险漫游指南。原来“世界是驮在一只巨大乌龟背上的平板”是真的,当然乌龟又趴在某颗星球上。。。╮(╯▽╰)╭
内核虽俗套但有意思的故事,高潮部分很精彩。主创团队很多亚裔的样子,太棒了!评论怎么回事,只要出现黑人就是政治正确就一定要嗤之以鼻?minority的表达机会得来不易,你如果没有切身体会过少数族裔受到的歧视,就少说两句呗~
不愧是迪士尼动画,里面真的是什么样的人物设计都有,集齐所有的正确元素,很适合给小孩子看了。
核心创意还是不错的,人物设计不及格
完美的迪士尼 剧本真好 材质真好 动画真好 打光真好 人物设计真好 有父子和解 有保护地球 有女性主义 有同性恋平权 有剧情的惊喜起承转折和预料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