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没有哪一次留学运动像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一样培养了如此众多的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许多领域的杰出人才。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许多人为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名字永垂青史。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磨磨蹭蹭花两周时间看完了这部电视剧,我本是来看年轻的周恩来、邓小平在法国的故事,顺道学点法语(bushi),结果被“黄昏之贼”赵世炎迷倒了。
电视剧里最突出的应该是旅法华人们的爱国之情和彼此之间的革命友谊,同时还穿插了不少亲情爱情故事,后者为整部剧增添了一丝温情。陈独秀与儿子们的曲折故事,陈延年陈乔年兄弟的分分合合,陈乔年和宗玉佩的相知相爱相离,噢还有剧末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通信(话说张若名这个角色和我以前在报告会上听到的不一样吖)。
全剧让我最震撼的地方是几次学生们自发的请愿/游行活动,或是为了争取自己上学的权利,抑或是为了抗议列强对中国的欺侮。有的失败,有的成功。失败的结果是遭到法国警察镇压,被拘留,被打伤,被驱逐出境,甚至失去生命。但他们不曾退却,等到下一次依旧迎头而上,愈战愈勇。而当他们成功阻止北洋政府与法国政府的秘密借款、参与召开反对国际共管中国铁路大会而令列强的野心化为泡影、迫使驻法公使陈箓签字支持国内反帝运动的声明时,我不禁想着他们都是和我一样大的年轻人啊,他们在20多岁的年纪做出的这些事是现在的我从不敢想象的。可是,如果让当下三四五十岁的人来做相同的事结果会如何呢?我给不出答案。或许在100年前,每个看到祖国满目疮痍的中国人都会有满腔的爱国之情引导着他们不断奋进和战斗,为了四万万同胞和祖国的美好未来抛头颅洒热血,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的信仰。
时势造英雄,上个世纪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下站出来了无数的爱国青年,他们当中一大部分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赵世炎、蔡和森、向警予、陈延年、陈乔年……他们永远活在了最美好的年华。他们都是英雄呀!
再夸夸赵世炎这个角色,天呐他太有魅力了!!!在我心中他甚至盖过了朱亚文演的周恩来,感谢演员李泓良的演绎~
在朋友面前总是笑眯眯的他(甚至眼睛都看不见),在面对陈箓、法国警察等官员时他不畏强权振振有词,尽显一身傲骨;面对被宗旭之煽动得义愤填膺失去理智的留学生们时他会苦口婆心声嘶力竭地劝导;当中被人误解辱骂时他愿意置之一笑冷静离开。在人群中,他总是熠熠生辉的那一个,他的演讲口才能让听众心服口服。我可太喜欢这样的人了!
随着剧情推进,中国共产主义旅欧小组成立,蔡和森向警予等人被遣送回国,陈延年陈乔年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赵世炎聂荣臻等人离开法国前往莫斯科,周恩来回国……当初的一群少年们各自奔向新的目的地,年轻的邓希贤成为了旅欧共青团的领导人。这就像传火炬一样,当初带着自己前进的大哥们都离开之后,最年轻的邓希贤接过了革命的旗帜。让我敬佩的是他的成长和勇敢,这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的社团经历。在面试时被问到自己更想做leader还是member,我当时的回答是自己更愿意做member。而在后续的社团活动中,这两种角色我都承担过,在角色转换之前我并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从而导致后续过程十分痛苦。而现在看到邓希贤让我认识到,无论自己处在什么样的角色位置,都要有一颗争当带头人的心,如此才能为后续到来的一切做好准备,也能让自己在无时无刻不充满干劲。
最后放点图叭——
最后分别用蔡畅和周恩来的的话收尾吧。
再见了,法兰西。
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2020.03.11
必须承认的是,我原本是冲着刘智扬先看了李富春的个人cut,不想竟被吸引到把全剧刷了一遍。这是非常神奇的一部电视剧,它看似又红又专,几十年前的往事看似与现世无太多关联,却能轻松把人带入,并让你从每个剧中人身上找到力量。 要说本剧没有瑕疵,那绝对是过誉了,剧中给总设计师过多的加戏,以及把反派宗旭之表现得太坏,都是硬伤。但瑕不掩瑜,摈弃生硬的说教、整体洋溢着青春气息、美到梦幻的自然光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部剧都是红色题材中的佼佼者。 开始看本剧时,恰逢每年最忙季,加之还有几篇论文要交,压力山大。我向来是压力太大就想逃避的人,然后便翻到此片。前十五集简直完美,我看到扑面而来的朝气,看到热血飞扬的青春和纯粹而坚定的爱国心,因压力而阴霾的内心,瞬间亮了起来。 导演非常厉害,在后人眼中,剧中人都是伟人,必然不凡。可当时的他们也不过是20来岁的年纪,难免幼稚冲动,如何把握这个度?作为群戏,角色多又都是名人,要让每个人都闪光,又要让每个人都特点鲜明、与日后的他们相符,还要展现其年少的青涩与飞扬,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本剧做到了。尽管除邓公外,其他人的出场时间都很有限,但每个人物都非常立体,让人印象深刻。总理冷静睿智谈吐不凡、赵世炎成熟隐忍、蔡和森冲动固执却意志坚定、乔年单纯有担当、延年外冷内热、李立三脾气火爆嫉恶如仇、陈毅稳重老练充满文人气质、张若名温柔大气、向警予成熟文静气场十足、聂帅儒雅可靠什么事都能办妥,而我最爱的富春和蔡畅最像现代的我们,活泼又阳光。当我看完整部剧回想起他们每一个,竟没有一个不喜爱。听说康导选演员要求很严格,我想,每一位演员自身的气质与人物契合度原本就很高,再加上细腻地演绎,这才能让每个人物形象都如此丰满而有说服力吧。 很庆幸能看到这部剧。有它之前,那段历史只是教科书上慷慨激昂的口号,这些伟人只是个名字加头衔。我们心底知道应该要尊敬怀念他们,但是要说动情入心,真的有点难。而好剧总能让人不知不觉地入戏,它将你拉入其中,让你感觉自己站到了他们中间。那段岁月开始有了颜色,那些教科书上的名字开始会笑会哭,有雀跃有沮丧。你仿佛与他们一起走过那段日子,开始对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他们走进你心里,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亦师亦友时时激励着你。你忽然就有了力量,并且在生活学习中下意识地开始学他们:遇到麻烦时想起总理的冷静和温和,做决定时学小平的果断和通透,受委屈时试着像世炎般隐忍、大度,开始学和森的坚定、聂帅的公正不偏私,并从富春和咸熙身上看到爱情最好的样子,明白美好婚姻的基础必然是一致的三观和相同的信仰。 好多弹幕说“好羡慕他们,好想活在那个年代”。哈哈,其实真的去到那个年代我们未必忍受得了那样的苦吧,可是我也好羡慕他们。现在的生活固然安逸,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是理想太现实,所以任何微小的得失都变得重要吧?计较得多,自然无法快乐。好剧总能带给人反思,为何如今不需扛着救国重担的我们,反而不如他们快乐有朝气呢?也许对人类而言,生命的意义终究还是重要的。所以,想要快乐,理想大一点,才是关键。 绕不开的话题是,本剧的政治以及爱国教育的功能。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是有传播理念,影响思想的作用的。所以,还是想劝那些一听说政治二字即排斥、逢爱国主义必反的朋友,以一颗平常心来看看这部剧。既然每一部剧都有类似的“洗脑”作用,为何我们一定要排斥宣传爱我们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作品呢?毕竟看了那么多好莱坞大片和美剧的我们,一直被洗着脑。如果能放开心胸去看这部片子,即便你对他们信奉的主义无感,甚至反感,你依然能从这群人身上得到力量。 写在最后:看剧时,我一直在想着一句话“今日中国,可如您所愿”。我感到迷茫,因为他们想要的世界大同、平权、消除贫困,我们似乎未能做到。100年了,我们的国家是富强了,可先烈们痛恨的事情依旧在发生:贫富差距严重、资本家剥削工人、官员腐败无能的情况依然存在,且绝非个案。当年宗旭之推崇的、先烈们批判的国家主义,似乎也是现如今所提倡的了。而人民,在一次次的波折中,丢失了信仰,变得自私。那场革命真的顺胜利了吗?我很怕他们泉下有知,会觉得自己的牺牲白费了,会对今日之中国感到失望,但也许是我想多了。初建时,精英云集,且仅有信仰之人方可加入,自然纯粹。而今,国家那么大,必须大范围吸纳人才。范围一大,如何确保无害群之马,这本就是人类社会的难题。他们当年心心念念的,是为中国找寻再次崛起之途径,他们做到了,何来失望?如今我们已强大到无人敢欺,全仰仗先人的努力和牺牲,该感激。而消除如今的种种社会乱像,不让先辈们失望,是我们的使命。与其纠结如今之中国,是否辜负了先烈们,不如从自己做起,力求不让他们失望。虽然有点事不在渺小的你我的控制之中,可总也能出点绵薄之力。再不济,任何时候都坚定不移地爱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不崇洋媚外、不妄自菲薄,也是一种贡献。若每个看完本剧的人都能做到,也算是这部剧的另一种成功了。
整体风格大气细腻,满怀激情和思考,风起云涌的岁月,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柔情和自我挣扎,犹记在郑毓秀女士举行的聚会中,尚在当服务生的邓希贤遇见周恩来和赵世炎,三人一见如故,喝着家乡带来的白酒,念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历史不会让人枯燥,曾经的英雄人物不会被忘记,优秀的电视剧能记录最美最真实的岁月,先辈们付出的热血和生命,在不同载体的传承下,将那光辉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能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
叫我怎能不羡慕着那个时代的有志青年,他们的精、气、神。这部人物群像的塑造强过恰同学少年啊。
不算在苏州大学的山寨背景和不搭调的配乐 这部电视剧真心可爱。没有口号化的爱国 没有做作的忍耐 只有年轻人逐渐形成的信仰和勇气。反观自己的生活和追求 不胜唏嘘 也许唯有苦难才能让人成长 才能让人拥有真正的理想。ps:超爱赵世炎~ 看到现在我们这些年轻人 不知这些早已牺牲的前辈们会做何感想 唉。
红色剧这么拍才有市场嘛,对每个教科书上的人物做大胆挖掘,再找了这么一堆演技过硬的帅哥来演,聂荣臻、陈氏兄弟、李富春等一系列人物帅得有点不科学啊(¯﹃¯)。最难得的是表现出了那个年代独特的精神气质。不过陈乔年爱情支线的狗血以及对非赤色的丑化还是硬伤。最后,求导演剪辑版!
鲜衣怒马的少年英姿群像,康洪雷导演真是良心保证,主旋律偶像化也是个新路子--赵世炎扮演者李梁是最大亮点,压过朱亚文的总理
这才是真正的青春偶像剧!各种款型的帅哥,理想和信仰,热血与良知,他们的青春在历史长河中璀璨闪亮
剧本写得生动而不做作,故事情节合理而不夸张,同类里的精品。
期待会有我们的莫斯科岁月和我们的黄埔岁月
时间点正好衔接上觉醒年代。赵世炎太有魅力了,演员李泓良演得真好,台词好强,整个人钻进角色里了,非常精彩。世炎哥哥本人的魅力肯定比演出来的更胜百倍。邓爷爷的演员演得也好,好可爱。陈乔年帅气又可爱,陈延年外表冷酷但内心柔软。朱亚文演得最差,表演太轻浮,讲台词摇头晃脑,光顾着耍帅,没有深入角色。总体质量上乘,人物刻画真不错,聂帅、陈老总、蔡和森、李立三和李富春等都很鲜活。
曾经大家有一个深深相信的东西,但是后来却被这个深深相信的东西深深地伤害了,于是开始变得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大神们都是神交已久的:-)还有这剧不分“高才帅”组合“屌丝组”,应该分“英年早逝组”和“将来搞大事组”。
记住他。赵世炎。他被遗忘了那么多年。另,小书虫子你老了……
周恩来赵世炎太有魅力,求此款男友
好久没看见过这么中意的中国剧集了
身为一个90后,我觉得我们的同龄人应该多看看此剧,对我们是一种鼓励和惊醒。现在生活好了,我们最缺少的就是那股勇气和志气!
我觉得这应该能成为我远离电视机这么多年之后唯一一部守着电视看完的片子吧!真心好看!→ →真的一集一集的守着电视机看完了。除了邓公分量太重之外,好喜欢周相和赵世炎呀呀呀!!!还不到一百年,我们已经生活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了,该做的还有很多,可是你们看到了吗 值得的吗 会安心吗?会更好吧
尼玛怎么可以这么好看!!!!颠覆观念!!
除了把和森兄刻画得太二之外也没什么不好的了~
非常棒的剧值得推荐值得观看周恩来最喜欢总理
被赵世炎,周恩来的风度迷倒了不说,邓希贤被那个小男孩演的既有头脑胸怀又不失可爱,比较困惑的是蔡和森,性格和我理解的蔡和森反差有点大。最后,我想说,邓颖超写给周恩来的书信总结的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真是境界啊~~谢谢全体演员和导演给污浊的现代营造出这么晶莹剔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