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HD中字
导演:李昂
主演:王仁,高保成,赵汝平,里坡,张可方,邢吉田,刘教级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62
简介: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侵略者仰仗现代化武器对我志愿军350高地发起猛攻。我年轻的坦克部队奉命在张勇带领下支援前线步兵作战。驾驶员盛力标(张连伏 饰)在左腿负伤的情况下,忍痛驾驶,炮长杨德厚(高保成 饰)冒险拆除定时炸弹,按时赶到350高地。当他们单车出击时,遭遇敌坦克群,张勇先发制人,率先开炮..详细 >
电影塑造人物可以更细致,更生动些。
对美军的描写没有深化,尤其在坦克损失后,其他美军的表现,以及对战争的认识。
在当时的艺术创作环境下,能够理解批判性和斗争占主要地位。
最为重要的,很多情节都是真实发生的,或许编剧还知道有逻辑思维,可是英雄不需要受限,大无畏精神不需要受限。
伟哉,人民志愿军。
用血肉,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希望能够再复拍此片。
坦克,牺牲蓝天白云pan
看哭了,好片!
有一处细节,坦克手回忆一个朝鲜战友时说,“他牺牲时说,为中国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只可惜没看到你们解放,也没等到我们解放”,62年时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不少朝鲜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杨阿如真实战绩改编
1、不是神剧,是根据志愿军一等功臣杨阿如的真实事迹改编的。2、抗美援朝的电影不少,但基本都是步兵的,坦克兵题材这似乎是唯一的一部。原因在于当时我军装备落后,坦克部队规模有限。3、电影时代特征很明显,属于那个年代的标准模式。4、很奇怪这电影如此冷门,60年代出生的人居然没有听说过。5、下载的资源是CCTV6播出的高清录像,可能经过数字修复,画质不错。
战争
在215面前,Fury就只是弟弟,肯定不是因为T35比谢尔曼厉害,而且因为杨阿如身体里流淌着的步兵血液
印象很深,单车赶到目的地时,让猜来了几辆,骄傲的说,一辆
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又是一部根据真实人物事件改编的电影,虽然这场战斗细节上还有争议,但总比臆造的要好。感觉现在应该多宣传这样的英雄,有勇有谋,有胆有智,既能完成任务又能保全自己,并不比那些“壮烈”的英雄差。
完整版http://b23.tv/DJz2Qev
“ 嘘 ... 嘘,把灯关了 ... 天亮了 ! ” 我喜欢那短短几十秒的寂静与黎明 。
人物刻画很细致,除了意识形态,都还蛮真实。特别是对坦克内部的描述,燥热的环境,履带更换,风扇费电,伪装网布设,完全是教学片。
只看过一次,道具还是可以的。剧情就哈哈,坦克失去机动力后,靠一把四三式冲锋枪和四枚防御手榴弹坚持斗争,堪称奇迹了。
各种真家伙,意外地本格。
稍微有些坦克版的《从海底出击》的意思,重点场景在坦克内部,多个桥段中营造出紧张感,扣人心弦。
旧时年月的主旋律作品一贯的美化丑化加想当然风格。
看着玩。那个美军官居然是中国演员。
儿时的记忆。印象最深的就是河滩救阿妈妮、扳手刮鼻子、碾压美军指挥官这几处,还有最后“要把敌人消灭光”的歌声。
致敬经典,我志愿军的坦克部队,1962年的荧幕上能看到这样细节完整的坦克想比观众一定大饱眼福,从履带维修到费电的通风风扇,坦克内部结构,非常真实了还原了坦克兵的作战环境。一门负伤没能撤退反而潜伏在前线执行反攻人物的坦克,剧情也包括了和朝鲜大妈的军民鱼水,战斗英雄老杨帮助新兵成长的情节,除了现在看来的意识形态以外,其他都是在那个年代所能做到的最好了,另外,几十年后的今天有一个事实仍旧未变,只要美帝还在一天,我们就没有好日子过。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坦克,牺牲蓝天白云pan
看哭了,好片!
有一处细节,坦克手回忆一个朝鲜战友时说,“他牺牲时说,为中国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只可惜没看到你们解放,也没等到我们解放”,62年时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不少朝鲜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杨阿如真实战绩改编
1、不是神剧,是根据志愿军一等功臣杨阿如的真实事迹改编的。2、抗美援朝的电影不少,但基本都是步兵的,坦克兵题材这似乎是唯一的一部。原因在于当时我军装备落后,坦克部队规模有限。3、电影时代特征很明显,属于那个年代的标准模式。4、很奇怪这电影如此冷门,60年代出生的人居然没有听说过。5、下载的资源是CCTV6播出的高清录像,可能经过数字修复,画质不错。
战争
在215面前,Fury就只是弟弟,肯定不是因为T35比谢尔曼厉害,而且因为杨阿如身体里流淌着的步兵血液
印象很深,单车赶到目的地时,让猜来了几辆,骄傲的说,一辆
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又是一部根据真实人物事件改编的电影,虽然这场战斗细节上还有争议,但总比臆造的要好。感觉现在应该多宣传这样的英雄,有勇有谋,有胆有智,既能完成任务又能保全自己,并不比那些“壮烈”的英雄差。
完整版http://b23.tv/DJz2Qev
“ 嘘 ... 嘘,把灯关了 ... 天亮了 ! ” 我喜欢那短短几十秒的寂静与黎明 。
人物刻画很细致,除了意识形态,都还蛮真实。特别是对坦克内部的描述,燥热的环境,履带更换,风扇费电,伪装网布设,完全是教学片。
只看过一次,道具还是可以的。剧情就哈哈,坦克失去机动力后,靠一把四三式冲锋枪和四枚防御手榴弹坚持斗争,堪称奇迹了。
各种真家伙,意外地本格。
稍微有些坦克版的《从海底出击》的意思,重点场景在坦克内部,多个桥段中营造出紧张感,扣人心弦。
旧时年月的主旋律作品一贯的美化丑化加想当然风格。
看着玩。那个美军官居然是中国演员。
儿时的记忆。印象最深的就是河滩救阿妈妮、扳手刮鼻子、碾压美军指挥官这几处,还有最后“要把敌人消灭光”的歌声。
致敬经典,我志愿军的坦克部队,1962年的荧幕上能看到这样细节完整的坦克想比观众一定大饱眼福,从履带维修到费电的通风风扇,坦克内部结构,非常真实了还原了坦克兵的作战环境。一门负伤没能撤退反而潜伏在前线执行反攻人物的坦克,剧情也包括了和朝鲜大妈的军民鱼水,战斗英雄老杨帮助新兵成长的情节,除了现在看来的意识形态以外,其他都是在那个年代所能做到的最好了,另外,几十年后的今天有一个事实仍旧未变,只要美帝还在一天,我们就没有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