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粗糙的电视剧居然有8.5的高分,绝对是蹭了朱元璋本人的热度,如果说这是一部古装剧,我打四颗星。如果是历史剧,我只能打两颗星!首先电视剧战争场景,群众演员,背景道具是非常以及极其的粗糙,其次故事情节改编太多,已经到了胡编的地步,稍微对明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错误百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相比其他历史人物,朱元璋离我们并不太遥远!至于胡军演朱元璋我相信跟历史学家心中的朱元璋要差太多,这可能跟他本人没有太多关系,编剧水平太低的缘故,看看《康熙王朝》《江山风雨情》狗血剧情就清楚了,作者太会戏说,朱苏进戏说远远大于历史,真正表现还好的是《洪武大案》中李立群出演的朱元璋,很可惜这部剧主要描写的是反贪!这样水平的电视剧还被引进到国外,不丢人现眼么?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好的关于朱元璋一生的作品出现,把这部剧钉在耻辱柱上,要拍历史剧就要像陈宝国的《汉武大帝》,巴森的《成吉思汗》一样,何况还是朱元璋这样一位传奇皇帝
五星觉得多,四星又觉得少,干脆以五星的名义打个真心的四星半吧。 “英雄自古无完人”,主题曲的最后一句,便是对朱元璋的评价了,当然也是对其他各英雄的评价。 我们说,最主要的,是做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但是这句话若是用在帝王身上,好像又不完全适用。他首先最好是要做一个“独立完整”的人,其次呢?好像变成了国家的一部分,得不得不“将帅可废,国家不可亡”。 看见有人说前面尽是一些不太完美的打战场面,没有后面的权谋之术好看,我不这么认为。前面的朱元璋,是低处的朱元璋,是朱重八,一字一句,更是权谋之下的考量。相比之下,后面大臣们的权谋之术都显得明显而单薄了,所以,刘伯温总是说“皇上聪明得很”“皇上自有圣断”。 上一次看完整的国产剧,是《周生如故》,这一次,是《朱元璋》,很庆幸选的都是好剧。一部电视剧要花费很长时间去看的,要看,就要看值得的。
这部剧起初就很喜欢看,后来又看过几遍,认为胡军版是众多朱元璋中最形象饱满的。有底层劳动者的朴实勤劳,在乱世争王时求贤若渴,知人善用,勤学,狡黠,刚硬果敢;洪武帝专权,制衡臣子老谋深算还有点小心眼,杀勋爵,施严法酷刑,科考取材......过程中总要波折一番杀些个坏官。“蓝玉案”“胡惟庸案”所杀人数触目惊心。战乱后的官家与民并不好过多少啊~
好在剧中皇后识大体宽和,好在前有创业兄弟情,好在刘伯温智慧忠厚还有牛般的倔强呃,好在虎子的爱情圆满,好在朱元璋是个勤勉能安社稷的君王,使故事不至于太沉重。
剧名《朱元璋》,起初一直当这是一部历史正剧看的。但看到几处情节明显与史书记载不同,尤其“蓝玉守洪都”,还是把它当作是朱元璋的创业故事吧。
片尾曲《童年我们是朋友》附以童声唱童年,版面是童年朱元璋汤和徐达+毛笔书写的歌词,既真实又梦幻,既感怀又有些许慰藉!
童年我们是朋友 一年一岁手拉着手 曾经有一个小心愿 人生路上一起走 问天下英雄有几多爱恨 看千古江山星走云流 刀光里成了多少英雄志 马蹄下踏碎万家愁 问天下英雄谁评说功过 看千古江山来去春秋 夕阳下再回首 一曲童谣天地悠悠
1.前半段稍显无聊,后半截直接雄起,看的我茶饭不思,一口气到大结局,主演和主要配角演技很好,至少极其符合我的口味,是我幻想中的朱元璋的形象,与胡军相比陈宝国的就略逊一筹了。
2.但必须指出的是这并非历史纪录片,也不是所谓的历史正剧。认真的讲这是一部历史演义,可以将它看成是对那段历史和主要人物,事件进行了改编和再创造的影视娱乐作品。
3.既有大的历史框架和基本的逻辑,也有一些野史杂闻的添加,如果是历史爱好者和影视爱好者,这是属于你的饕餮盛宴,如果你是找茬人,和“正剧”爱好者,这对你来说是毒药砒霜。这部剧将朱元璋和明朝初期的一些主要历史事件,民间奇谭编织而成的一部恢弘灿烂的历史传奇,也呈现了一台啧啧称奇,精彩异常的封建帝王君臣的政治权谋表演。
4个人认为瑕不掩瑜,找准定位,别鸡蛋挑骨头,把它当作经过改编再创的影视作品来欣赏,而非苛求其为“历史正剧”你会收获远超预期的愉悦;把它看作是权谋斗争,君臣博弈的影视作品而非历史作品,你会赞叹剧中的各个角色互相博弈斗智的快感;把它看作是民间历史传奇的演绎而非一板一眼的历史记述,你的偏见会改观许多。
5.另外,仔细琢磨,你会毫不质疑的发现许多角色,事件是巧妙编排,有意设计,似乎在“含沙射影”。导演和编剧肯定是“阴阳人”。这些彩蛋虽然不是准确清晰地表明什么观点,抒发什么立场,得出什么结论,但细细品味或者猛地会想起,很有意思,会不禁道出“哦!原来是这样,我一开始都没反应过来”比如:
a朱元璋的那几个亲密战友有没有很像谁?
b朱元璋农家出身,农民起义,喜爱游泳是否令你想起某位伟人呢,哈哈?
c洪武大帝的主要死对头陈友谅的发型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摆着在说这就是常凯申了吧?
d还有就是明朝开科取士第一届的进士朱元璋打破常例,让他们下基层历练实干这是在说什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
e另外,杨宪,急功近利,贪名冒进,为了迎合朱元璋的厚望和期许欺瞒君上,大放微信,这在说什么,自不待言?
f另外我自己发现的一点,可能比较隐蔽,如果你对现代史上教员的背景,经历熟悉的话,也不难发现。
就是朱元璋,本淮西布衣,身份寒微,学识浅陋(其实聪明绝顶,能力超流,胆识过人,善于学习);
也许是每个人都会有的阴暗面和心里创伤,他对自己早年的出身还是会有些许自卑,对自己学识浅薄既感遗憾,同时对饱学之士,诗书大儒始终又爱又恨。既尊重仰望,也痛恨如仇敌,觉得他们都是顽固不开化的酸臭腐儒,百无一用是书生,只会空谈,却脱离实际,不沾地气儿。与刀尖滚来,血中杀去的山野武夫不同,甚至与读书人相比较,认为武人更质朴单纯,而后者则更为心机狡黠,同时也与最广大人民群众不亲近,始终尿不到一个壶,不是一路人的感觉。
所以对于那些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有一种异常执着的轻蔑和鄙夷,最典型明显的情节就是朱元璋与刘伯温(只谈剧中的影视形象而非历史)这条故事脉络,刘伯温在剧中是朱元璋麾下最为聪明智慧的臣子,朱与他一直爱恨纠葛,相互折磨,刘对朱总是有敬仰钦佩,却也十分惧怕帝王天威;而朱对刘呢,则也是亦有敬仰之情,也不乏憎恶轻蔑之意,朱对他的评价和印象是:过分聪明,总能猜透朕。孤高自赏,自命清高。老是仡老归乡,想远离咱,既是惧怕我,也是看不起我。所以,朱总是捉弄,威吓刘,激烈反感其数次乞骸骨,究其原因,就是心中自卑,对刘这种典型的读书人中的人杰精英,对其才智嫉妒,对其所谓自命不凡的态度鄙夷,这种情绪,从而在朱一统华夏,问鼎中原之后,成为人极帝王后愈发不可收拾,此前的不满加上现在取得的权力,致使朱更加想要征服这些桀骜不驯的读书人,想要使他们不仅在表面上称臣,而且必须从心里由衷的拜服。必须完全地,根本地通过玩弄,威吓,贬低等诸多方式最终击溃其虚伪无用的气节和自尊,令其完全心悦臣服的忠诚于我,从而收获无上权力带来的征服欲望和驭人快感。
那么最后这个我自认是彩蛋的彩蛋,你们发现了吗?斗胆对比一下与教员心路相似之处:1.教员的早年经历: 尽管当时在湖南已经小有名气,而且是新民学会的领导者之一。但到了人才济济、精英聚集的北京,特别是北京大学之后,就大有小佛见大佛的感觉了。因为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外地青年,没有人会注意到他。多年之后,他曾以一种略带自嘲的语气回忆这段在北大的经历:
由于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愿同我来往……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头面人物的名字,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土话。
2.教员后期对于知识分子异常偏执的鄙薄和轻蔑,改造知识分子的诸多大运动可窥一点教员的内心世界
可学之处太多
看明朝那些事儿成了明粉。明朝电视剧都爱看,这次二刷朱元璋,一样精彩。大爱李善长刘基,演绎的出神入画,神形兼备。再加上妙语连珠的口才,神鬼莫测的心术,五星只少不多。
编剧功力了得,导演把控到位,演员表演出彩。
皇帝杀人,是一种需要。
不得不说胡军演得真绝啊! 各种场合情绪饱满,感情流露自然!一个狠辣多疑的君王形象生动矗立在眼前! 但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又是那么的溺爱孩子和宠妻! 查了剧中各种人物的境遇和身份以及人物性格,相似度颇高,特别是刘伯温,一点都没神话他,天神降落人间,兢兢业业成了诸葛亮! 这竟然是一部历史正剧!
你那是喜欢她吗??你那是馋她的身子,你下贱!!
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总想找个差不多的电视剧看看,这个分儿还比较高~看了之后就觉得坑爹了。又是战争场面若干次的重复!没能力拍历史剧就尼玛别拍!打金陵是那个场景,守濠州还是那个场面!细节可以不在意,麻烦你老孙和老郭根本不是那么死的好嘛!老郭哪有那么正直!?朱元璋名字的来由都搞错!!
画质粗糙,化妆丑陋,服装道具廉价,可是人物饱满,故事完整,起承转合都设计的很好,很棒的人物传记,意外的好看,尤其是人物刻画,胡军演出了朱元璋的草莽劲,又有帝王的霸气和阴狠,还有很重的猜忌心,有时又像孩子般任性,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但是归根到底是一代帝王。
疯狂隐射……秃子陈友谅、三年建设新扬州、状元上山下乡劳动改造、引蛇出洞胡惟庸、抢班夺权义子蓝玉、鞠躬尽瘁刘伯温。朱苏进简直了……
你那叫喜欢吗?你那是馋她的身子,你下贱
你要想活得像个人 就别沾染政治这东西
你就是馋她的身子,你下贱!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太坏了!全杀完了。。。
胡军的演技真的是炸裂,可惜经费不足,如果剧本再细细打磨,群演认真一点,经典程度不亚于1566
前面22集的战争场面都是1.25倍速看的,后面得天下了,就再也舍不得1.25倍速了,正常速度看的过瘾,各种权谋宫斗,胡军剧雪,李善长,汤和,这些主演都很好,只是配角雷人。
胡军诠释的朱元璋,既有凶狠豪放的一面,也有阴鸷奸诈的一面。真棒!
胡军演得不错!
朱元璋给朱标演示拔荆棘的那段印象很深
越看越有现实感的“大明王朝”:一部剧,《朱元璋》,将明太祖从放牛娃成长为一代帝王的波澜一生,展现地淋漓尽致,由此我们看到了创“创始人”对王朝制度建设的影响:他对苦难的真切体会,影响了官僚薪俸的高低,却导致了贪腐横行;他对部下的猜忌,带来了特务集团的建立,却导致了社会信任度的缺失;他对皇权的看重,废除了相权,却导致了后世之君更难驾驭的行政权分散……
胡军的男子阳刚之气将朱元璋的帝王霸气演绎的淋漓尽致,吼住了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