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正是安享晚年的年纪。
但是有些人就是不服老,都过了耄耋之年却还在拼事业。
南瓜君说的,正是2次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5次提名戛纳金棕榈,还拿到威尼斯终身成就金狮奖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因为姓氏可以分为“East”和“Wood”,很多影迷亲切地称他为“东木”。
1930年出生的东木,如今已经92岁了,但丝毫没有想要退休的意思。
继上一部作品《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之后。
时隔3年,老爷子又带着新电影回归了——
《哭泣的男人》
Cry Macho
海报上这张苍老的脸,正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己。
熟悉老爷子的人应该知道,他最初是以演员身份出道的。
他所主演的「赏金三部曲」(《黄金三镖客》《黄昏双镖客》《荒野大镖客》)被公认为是西部片的经典。
而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演而优则导的伊斯特伍德,开始了长达五十年的导演之路。
执导作品多达 40 部,很大一部分都是精品。
《廊桥遗梦》、《换子疑云》、《萨利机长》、《百万美元宝贝》等都是口碑与票房齐飞。
从影60多年的他,被称为好莱坞电影的“活化石”。
每当我们以为他要退居幕后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在自己的影片里,带给我们惊喜。
这次也不例外。
在《哭泣的男人》里,伊斯特伍德的角色叫麦克。
年轻时是风头极盛的牛仔竞技明星,后来在比赛中堕马,从此退隐幕后,成为一名驯马师。
退隐不代表躺平。
即使已经年老,骨子里还是骄傲要强的。
被牧场老板嫌弃岁数大后,索性辞职不干,临走前还不忘嘲笑一番。
原以为和老板就此相忘于江湖。
没想到,一年后,牧场老板突然找来,恳求麦克做一件事。
他想让麦克去墨西哥前妻那里以绑架的方式带回他们13岁的儿子拉斐尔。
麦克这个人性格古怪,脾气暴躁,从来没对自己的家人尽过身为丈夫与父亲的责任。
但有一样,他做得绝对不差——
重情重义。
想着前老板的恩情,他接下了这个任务。
可进入墨西哥后,他才发现事情远比他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牧场老板的前妻,在当地是一个非常有名望和势力的家族,触角也遍布了当地各行各业、黑白两道。
还没等麦克实施绑架行动,前妻就看出了麦克的来意,并早早放下狠话。
谁也不能把拉斐尔带走。
否则就让他一辈子呆在墨西哥的监狱里孤独终老。
但凡再年轻个五十岁,麦克都不带怕的。
可如今已过90岁的麦克,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麦克想都没想,决定连夜跑路。
可车子行驶到中途,麦克突然发现,拉斐尔竟一直躲在自己的车上。
先不说拉斐尔的母亲会不会杀过来,主要这个孩子也不是个什么“善茬”。
和所有叛逆期的孩子一样,拉斐尔喜欢用各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去证明自己是个“纯爷们”。
离家出走、打架斗殴、聚众斗鸡……
在他看来,男人就是要变大、变强,早早摆脱被大人控制的命运。
尤其是那个一直虐待他的母亲。
而麦克的到来,正好给了勾画了一个宏伟蓝图。
一听说麦克曾经是牛仔,遥远的美国还有一个牧场等待自己去继承,还有什么事情比成为一个牛仔更酷?
所以,他潜入了麦克的车,决定和麦克一起回美国。
拉斐尔的理想倒是很丰满,可摆在麦克面前的,是即将大祸临头的事实。
麦克此刻的想法只有一个,赶紧撇下这个烫手的“山芋”。
可拉斐尔也机智应变,放出个大招——
他直接威胁麦克,如果不带他走,就告诉警察麦克诱拐猥亵他。
麦克无奈,只能妥协。
于是,一老一少,踏上了波折不断的漫漫归途。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也逐渐了解彼此,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但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岁月静好的公路片。
另一边,拉斐尔的母亲已经派遣杀手,追捕两人。
一场惊心动魄的逃亡之旅就此展开……
一人,一车,一孩子。
《哭泣的男人》很容易让人想到伊斯特伍德1993年执导的电影《完美的世界》。
未知的旅途、不确定的因素以及角色之间潺潺流动的温情。
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但,相比较《完美的世界》,它更像是一个迟暮英雄写给自己的泛黄情书。
麦克这一角色,是伊斯特伍德多年以来银幕角色的集大成者:
无论是《不可饶恕》中心狠手辣的隐退牛仔,还是《百万美元宝贝》中孤独刻薄的拳击教练,抑或是《老爷车》中外冷内热的邻居爷爷。
所有的角色,都像麦克一样有着不平凡的过往。
他们被时代碾压,却不甘于向命运和岁月屈服。
他们性格锋利,内心却涌动着铁汉柔情。
最重要的是,在岁月的车轮行驶到晚年时,他们试图通过做一件冒险的事来对过往进行弥补和救赎。
有意思的是,片名为《哭泣的男人》,但全片中其实并没有男人流泪。
但看海报上的一句话——
“这是一个关于失去和寻找的故事”。
想理解这一切,并不难。
纵观伊斯特伍德这几年的作品,我们会发现。
他很少在影片中炫技,而是踏踏实实地讲好故事。
他的作品里,有很多既复杂又鲜明的主角形象,而这些角色亦是伊斯特伍德最真实的写照。
那个荧幕前叱咤半生的老牛仔终究抵不过岁月的风霜。
但即使没了意气风发的少年姿态,他的骨子里仍有不肯佝偻身躯的倔强灵魂。
而对于观众来说,无论电影的评价如何,伊斯特伍德的电影,可以说是看一部少一部。
且看且珍惜。
东木老爷子91岁仍奋斗在一线还能够自导自演出一部电影 就算说电影内容会出些问题 但就这部电影本身而言 其中所承载的东西也足够值得人们去细品和回味~而老爷子对电影的热爱和九十岁高龄拍电影仍能恪尽职守 其所展现出的品质也是值得人们去尊重和敬畏的… 更不說佝偻着身子弯曲着腿去演一个比自己年轻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了…
致敬伟大!
而就电影本身而言 虽通篇平平 篇幅局促 跳幅紧凑 但整体而言温和舒缓 让人有种在一个惬意的下午 坐在河边看潺潺流水的怡静
嗷~ 或许觉得没有升华 没有惊心动魄~是无丝毫意义的流水账~ 可一个九十一岁对功名利禄早已麻木的巨星会为了一些名利去苟且 去乱搞?这么玩是会砸饭碗的哇 是会被观众骂会晚节不保的哇!
所以这就是一位巨星老人卸下华贵 褪去一生的浮华 所展现出的平淡 是人生看山又是山的精神升华~ 这部电影的核心更多的不是在叙事 而是在讲述老爷子历尽铅华后所幻想的那份平凡与美好…
在我看来 《哭泣的男人》像是送给牛仔镖客时代的一场告别仪式~ 从一人一马秋月黄沙行侠仗义守卫一方村镇 再到而今暮年 一人一车为还人情事故守护一孩童回归家庭… 除却年轻时的气盛 成为如今的耄耋老人 放手的不仅是胯下的骏马 还有愤世嫉俗的心态 以及可以孤身一人闯天涯的豪情 留下的是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和与挚爱厮守的最后温情……
从《荒野大飙客》到《哭泣的男人》他从未哭泣,只是用哭泣二字来缅怀来表达对那个美式侠义的时代的思念和深深告别……
如今,东木老爷子已是九旬耄耋,电影中的他也已经展露出了老人动作的迟缓和别扭……虽不知这是不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 但还是很感谢他为电影事业做出的超凡贡献和传递给观众热爱电影的深情~并十分感激他的电影对我成长的深刻且积极的影响……
愿老爷子康健 如若仍有新作 必喜极而观之!!
2022.05.04
世界上最感人的事情莫过于爱情,当黄昏时,老牛仔迈克和路边餐馆女老板随着浪漫的西班牙歌曲的节奏翩翩起舞,那情景美极了。这部电影最温馨的情节是女老板玛尔塔邀请老牛仔迈克爷俩共进晚餐,迈克主动献艺做了一个炸鸡腿的菜,仿佛一家人在一起,充满了久违的温馨气氛。夜晚,迈克试着用西班牙语给两个小孙女朗读故事,那份温柔一下子感动了在身后静静观望的玛尔塔。
在美墨边境,迈克完成任务,把拉福交给他父亲后,毅然决然的调转车头,直奔玛尔塔的小家而去,那里有他梦寐以求的生活,是他最后的归宿。
当老板找到Miko,让他去墨西哥带儿子回来是让人感到惊讶的。东木真的已经过了干这种事的年纪了,他看上去如果要上院子晒太阳,都需要别人帮他搬椅子了。
而到了墨西哥,当男孩的妈妈企图勾引Miko,甚至开始让人感到不适。豪宅,酒会,保镖,美色,勾引一个跑腿的老头,而且他90岁了。我不理解啊。
Leta说你以为我儿子是乖乖仔,他从小的混迹市井,粗野的很。结果这孩子乖到像是哈佛毕业的。当然身为一个生长在墨西哥,从小不务正业,斗鸡偷盗,混迹接头的孩子来说,他的英语说的也像是哈佛毕业的。
和大多数同类题材的片子一样,有跑的就有追的,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救助路人帮忙的不是被追的人,而是追杀的人。而且丝毫没有尝试自己打一下试试。他好像是在说,这个老头90了,我怕碰他一下他就倒地上讹我,所以大家帮我,用念力看看能不能让他投降吧。
而作为史上最为悠闲的一次逃亡,车坏了不是再偷辆赶紧跑,而是就在镇子上住了下来,顺便找了个工作。看着老爷子颤颤巍巍的走向马场,你难道不会担心么。然后所有的正脸镜头都和驯马镜头是分开的,这或许是最不用怀疑一定是替身的一场戏了。当然后面还真是有老爷子骑在马上的镜头,当然是信步慢走。不难想象在镜头之外,所有人都高度戒备,就怕万一身子一歪,他们一定要赶紧上前救助的样子了。
而就这短短几天的小镇之行,老爷子就又收获了爱情。我想,他一定是还沉浸在自己年轻时候的英姿里,认为这样的硬汉,自然是坏女人见了想上床,好女人见了想恋爱的啊。
追杀的杀手又出现了,这回的实力对比是他虽然一个人——为什么不多带点人,是怕带多了再拦不住就说不过去了么——但他有枪,而他的对手是一个13岁的孩子,一个90岁的老人,和一只鸡。你猜猜结果。对,他输给了那只鸡。
孩子出了墨西哥,离开了Leta的势力范围,安全了。当然鉴于他爸爸的言行,是不是安全其实并不一定,但老爷子不管了,老爷子得赶快回小镇谈恋爱了。
是的,他不在乎还在墨西哥,还在被他偷走孩子的Leta的势力范围,反正她最厉害的杀手不如一只鸡。别说我90了,就是我躺在床上插着管,估计也能打赢他。
老爷车、曲线难题、骡子,这是第一次我觉得东木老的不行了。他上车、坐下,甚至连走路都明显带着老态。当他第一次遇到男孩,从口袋里开始掏老爸给他的儿时照片,一下没掏到,两下没掏到,我都担心男孩的台词说完了,他还没拿出来。结果果然这个镜头切了两次。
1979年德州,牧场主霍华德获知自己远在墨西哥城的前妻莱塔正在虐待13岁的儿子拉斐尔后,出资让自己的驯马师迈克尔·米洛将拉斐尔绑架回美国。
到达地点,发现莱塔居住在豪华庄园;说明来意,莱塔认为曾入狱的霍华德未必关心拉斐尔的死活,还说拉斐尔已离家出走、整日只知赌博斗鸡。
迈克来到斗鸡场找到拉福,告诉他霍华德有个牧场后拉福同意回美国。但莱塔随后让手下卢卡斯用枪把迈克挟持至庄园,警告说拉福是其财产、不许迈克带走;其后让其丈夫奥雷里奥监视着迈克。
迈克开车回去途中发现拉福藏在车后座,赶不走后答应把他带到边境……
在小镇酒吧,奥雷要抢走拉福时,被拉福撒谎欺骗旁观者说奥雷强奸他、使奥雷被群殴,巧妙摆脱奥雷……
爷俩一路调侃,也一路增进感情……
接着,车被偷走,但拉福又偷一辆。车漏油坏掉,逗留小镇,迈克帮当地人驯好一匹马并教拉福骑马,并与餐厅女老板产生恋情。
车修好后,继续前进,奥雷追来,爷俩夺枪抢车离开……到达边境,霍华德接走拉福,拉福将公鸡马乔赠送迈克,迈克返身找餐厅女老板……
多年前在一婚庆现场,近距离看到相声艺术家杨少华先生助兴,台上表演一个小笑话。彼时宴席上喧哗,儿童玩跑打闹,中庸的笑料,蜻蜓点水,附庸风雅,或吹捧或不屑,索然无味,聊胜于无。
西部边境黄沙漫天,人烟罕至。三三两两,骏马逐风,烈酒穿肠过,火枪不离身。终究列车开不进温柔乡,马儿赛不过越推土机。一场春梦
很遗憾,这是一个并不感人的成长故事。
【3.5】简单真挚,仅仅讲述一段温柔的旅程。东木能一直坚持拍下去,就是之于一位创作者最美好的事情。
但凡是进入千禧年后他主演的电影,你会发现无一例外都是童话。本片亦不例外,唯一区别就在于到现在他已经抛弃了那种悲情的想象或者陶醉。《老爷车》是用一种愤懑甚至暴戾,以自我牺牲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的交流,而本片打通交流障碍的,似乎只有善良,还有一张没有任何攻击力的脸。整个电影看下来,没有哪怕一场稍微紧张的危机事件,没有,就像大卫•林奇《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唯一的冲突就是一个老头固执到可爱地开着除草机穿越大半个美国。但你说这算是江郎才尽力不从心吗?也不是,一些情境的构建都指向激烈的冲突,但最终还是被他本人所一笔带过了。童话在今天看起来保鲜期已经越来越短,并不是说什么人越来越现实这类废话,而是很多时候,人们都不相信,美好幸福的事情往往都是简单直接的,理所当然的。
真正的直男,91岁手都帕金森还成天编排着大美女排队想睡他
这片名岂不是改叫猛男落泪
轻松,随和,令人愉悦,影像的力量和舒缓的节奏缓慢地释放着影片的真挚感情。希望东木老爷保重身体,以后有机会继续拍出自己想拍的电影啊!
这一回,即使身为东木粉,我也打不出四星了。即使是曾经最拿手的西部片+公路片(一定程度上又复刻了[完美的世界]),伊斯特伍德也还是没拍好,或许终究是英雄迟暮吧。很明显可以看出老爷子做主演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驯马/骑马戏只能使用远景替身+本人上身近景的方式呈现,就连说台词和走路都让人捏着一把汗。尽管摄影与配乐尚算精致,但故事实在过于温吞——可能是因为真正强有力的敌手与冲突委实无法抵挡了。老牛仔一边说着服老与自嘲的台词“当你老去,你才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任何答案”“I don't know how to cure 'old'.”,一边又仍旧试图强行续写英雄主义+白人直男中心主义幻想(陈旧俗套的美墨关系设定,墨西哥寡妇和“警长”完全是扁平纸片人),不仅了无新意而且违和感浓重。(6.5/10)
全片唯一的动作戏是由一只鸡完成的。硬汉真的也老了,说台词都怕他一口气没续上。
美墨边境风光养眼,东木老爷看起来身体状态也不错,就是剧作没有最大化利用好创意,太过依赖对白而缺少画面的动态;情节的设计也缺点意思,比如那只公鸡原本可以更多参与到故事中来。
晚节不保……
D+/ 从照片/图像的不可信到类型/形象的不可信,几乎是通过一只鸡穿梭在人物故事和叙事模板之间信笔散文了。当然也可以看作《理查德朱维尔》中那个连接中心与边缘的长镜头所展示出的“边境”扩写。有动人之处甚至有点被煽哭……不过除了一些朴素的良善信念和轻轻落下的生命感怀之外,好像还是没有太多别的东西。
3.5,墨西哥被表现为一个西部版的LA,当Rafael的母亲在玛雅复兴别墅中对伊斯特伍德说“Go out”时,也是比佛利山上的好莱坞对伊斯特伍德的拒绝,而对于他而言,这些被表现成了一个Abusing mother,以及重启了西部片中的美/墨结构。《哭泣的男人》在西部片的大远景和90年代的Thriller桥段背后是对《完美的世界》的精神翻拍,但似乎比90年代多了某种落魄与孤寂,来自他对于政治理想的失望。但就影片本身而言,一切都似乎过于扁平,就连某些功能性角色也没有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他《老爷车》时期的影片结尾,他往往选择安排一场死亡,但在这里,90+的伊斯特伍德不得不像他扮演的这位曾经的牛仔,面对自己不再是救世主的事实。
太糖水,一切都很不真实,故事说实在的也比较无趣。电影传达出来的感觉就和东木表现得精神气一样,人生总有迟暮的那一天。
鸡很抢戏,最直观感受是东木真的力不从心了,除了剧作上所做出的工整保守的选择外,曾经最强硬的牛仔如今一场简单的驯马戏也只能无奈地用远景和半身镜来为使用替身藏拙。除此之外东木所展现出的超越年龄的精力和状态仍然令人叹服。
“我不知道怎么治愈“老”,但今晚你们也许应该睡在一块儿。” 连稍微复杂的叙事策略都放下了,余下的反而是生命再次面向无限可能性的力量,“老去”的未来并非只剩下死亡。《Cry Macho》——多tough的片名!你看,老牛仔从不直露'soft' 。
东木身体看起来还不错 三星
【C+】于是东木再一次把《完美的世界》以更加保守、温情且刻板的方式重演了一遍。旅途中的追捕和困境从未真正存在,角色无论正派反派皆是作为特定的类型元素登场,也仅仅只是元素而已,甚至连功能性都快支离破碎。故事上的单调与刻意确实影响观感,但想到东木的年龄,也不好过多批判,更甚童话走向的圆满故事只能是必然。真正重要的只有那位老去的牛仔,那辆驰骋公路的旧车,那场由替身拍摄的驯马戏,那些因衰老而迟滞的镜头,以及被光影印刻的银幕形象。
当生活没有力量的时候,总能想到东木老爷子,他是永远的神,如今已是91岁的人,依然如西部旷野里的那个牛仔,他是荒野浪子,曾血染雪山堡,参加过战略大作战,见证了那个完美的世界,开着老爷车,虽是不可饶恕的荒野大镖客,但还是逃出了亚卡拉,写下了硫磺岛的来信,骑着骡子,高举父辈的旗帜,和理查德.朱维尔一起唱起了哀歌,带着廊桥的遗梦,如今依然纵马驰骋在人生的原野上。
老爷子变温和了,给人的感觉就是,即便他还有话想说,但是也有点说不动了,干脆就编织一些童话般的美梦好了,for next generation。一趟明知终点却又中途停靠的旅程,是谢幕亦是启程,仅此已足矣。
自百万宝贝后东木就热衷于演这类暮年英雄的角色,拯救别人的同时也尝试跟自己和解,这一部算是其中比较平庸的一部。很多人说拍一部少一部的东木头不应该浪费时间在这种项目上,只是他早就过了要靠拍片证明自己的年纪了,对粉丝来说哪怕摄像机只是架着拍他喝酒侃大山咱也愿意看,何况这个老牛仔还在追车骑马泡妞,完全不减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