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觉得电影导演其实挺无耻的,他们希望拍出一个好故事,可能他们的野心不止于去改编或者去创造一个故事。即便一部小成本电影的投资也要20万,一个名牌大学生在一线城市的年薪,他们多少想去创造点社会影响力。
我记得大三看完《刺猬的优雅》后,我想变成政界高官的天才小女儿,一出生就决定,我无法在巴黎富人区的高级公寓里长大;我想变成那个肥胖的门房,尽管我才20出头,样貌算不上丑陋也不肥胖,但我确实憧憬在有着一片书墙的狭小空间里摸着一猫喝茶看书度过晚年,当然如果有优雅绅士原意同我边吃下午茶边看黑白电影更好;看过《杀死比尔》之后,想变成穿着日式校服套装,在裙底藏刀的性感少女杀手;看完《未来的事》想做在地铁里看书的哲学老师。
遥远世界的故事即便有阶级歧视、暴力、离婚这样的现实因素,在对称工整的画面下,以帧来计数的镜头时间下,别人的故事还是自己理想化的人生。
当然,我早就不是那个没课没作业就窝在桌边刷观影量的女大学生了。
最近一次看的电影是《橘郡男孩》“熟悉”的美国高校,其貌不扬的男主角,比480P低比av高的画质,总让我觉得这是我某一年的观看历史。因为后勤老师的失误,男主没能收到斯坦福的录取通知书。求父亲为学校捐钱换取入学资格,女朋友帮他请来了S校的前校董,哥哥开车三小时直逼录取处,到招生办主任家里求情……当然我的这些概述没能表现出男主人公想去S的热情,这也不是本文主旨。当所有努力都落了空,拖着失落的皮囊回到了小镇的家,父母矛盾化解,父亲也为他谋来了一个学位,故事好像终于走向了幸福大结局,男主看着重回与好的父母,亲切可爱的女友,xidu且肥胖的哥哥,帕金森晚年的后爸……一种神秘的地缘力量,家庭的力量,让他放弃了读藤校的机会。想要在出生的这片土壤上,继续自己的文学创作。
这是一部好电影,情节紧凑,各种事件单个分离出来很荒谬可衔接得当,观看时一边吐槽夸张,一边期待后续发展。豆瓣评分6.7, 我会为他评7.5分。不过,我再也没有那种冲动,做一个放弃名校通知书在小镇写书的男孩。这部电影的时间跨度很短,从收到拒信到放弃入学资格,不过一个月时间,甚至更短。一个18岁男孩在经历低迷、挣扎、回归平静,在一个下午作出的决定,在漫长的人生长河中显得渺小又脆弱。
我从前一直坚信,不必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必走捷径,经历更多次的失败与后悔后的人生经历更加绚烂丰富。可是当所有人都按着告示牌走出了迷宫,只有我在幽暗曲折小道里走路的感觉也太过可怕,这样的景色真就需要看这么久?
或许橘郡男孩并不需要在意一个S校的毕业证,他有一个富豪父亲母亲,高中时间写的小说就被知名作家赞许的才气。
当已经认定自己是个普通人后,就更没有勇气去走“弯路”了。
很喜欢科林。
小汉克斯,嘻嘻
很久不看连续剧,却被那首maybe i am amazed驱使
完全想不起当初下这片的动机了,可能是卡司吧。
弱爆了
荒谬的家人...也是电影频道看的作品
前半段很恶搞,后半段很和谐。c6的尺度越来越宽了!
JackBlack
欧耶我找到这片子了~
蓝色刺绣夹克
3+
两个兄弟,性格完全不一样,不爱互相说话,不想承认他们俩是兄弟。可是,今天要合作互相帮助
冲着jack去的。片中还是一样的霸气!
真的 现实就能这么美好么......
dropped
难忘的青春电影,特真挚!
三颗半
環境不是標簽
催孩子= =|||
wonder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