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年初三经历过一场谷歌Global的面试,虽然挂了,但是虽败犹荣,对谷歌心有戚戚焉。
所以想来说说《西红市首富》里的自己的观察。这真是能让你笑到骨子里,但是明目张胆讽刺,但是往深了想,又全是悲哀和疯狂。
都觉得电影荒诞,但是,实际上,你知道的,现实更为荒诞。
不扯多了,还是来说谷歌面试。
谷歌面试,需要的是深刻的洞察力和让人眼前一亮的解题思路。我在Glassdoor上,整理了所有谷歌的面试题,随手扔几个,你们看看:
比如Google 发明了传送门,你会用它来干什么?
Google just invented the teletransporter (传送门). Give me your go-to-market plan. Can you add 3 features to this tele-transporter;
再比如,如果Google发明了快4倍,便宜4倍的飞行方式,你会用来干什么?
If Google has invented a way to make air travel 4x cheaper and 4x faster, what would you do with this technology?
在剧集里,沈腾饰演的人生卢瑟,大翔队的守门员王多余,突然天降横财,自己的二爷去世了,留给他的面试题是:
请在一个月内,花光10亿,才能名正言顺的继承300亿。
花光10亿,还有各种额外要求:
1、不允许剩下资产。也就是不能买公司、房地产这类1个月后,还有流动性的东西。
2、不允许哄抬物价。也就是说,不能超过正常人理解的限度。比如不能雇一个人,然后给他开10亿的工资。
3、不能损毁著名物品,比如不能一把火烧了伦勃朗的夜巡,砸了一个鸡缸杯。
4、不可以黄赌毒。
屌丝们天天想的是,如果我有钱了,我要天天躺在家里,不干活儿,混吃等死。但是真的有这么个机会,其实你的生命会变得特别无聊。
但是,电影的编剧,把这种混吃等死,胡天花地的生活,拍成了一个挑战。
王多余虽然生活中是个废柴,但是一旦有钱了,让自己从10亿变成300亿的脑子还是有的。所以他回答这个面试题,给了好几种解法:
1、胡吃海塞,还叫上了队友一起胡吃海塞。每天造50万,一个月也只能花1500万。
2、请长洲的恒太队来,和自己的大翔队打友谊赛,一场一千万。
还是花得太少。
3、胡乱投资,不投资项目,只投资梦想,找10个不靠谱的人,每人给500万,也才能花出去5000万。买烂尾楼,花了1亿,只能用掉10分之一。
4、追女孩,全城打广告,西虹市不大,我看外景很像是厦门。全城线下广告、电视广告包圆儿一个月,最多也只能花出去1个亿吧。
5、买股票,专门挑选烂股票买,只求赔,不求涨。
所以你看看,他都这么努力造了,结果花出去一半不到,反而股票涨了,烂尾楼变学区楼,恒太比赛感动了恒太太,要给他赞助1个亿,来来回回,钱没花出去,反而变成了20亿!
但是,沈腾,作为谷歌candidate,我说他能被谷歌录取是有原因的。
因为,谷歌二面,我接到的面试题是:
如何设计一项运动的运营方式,让其在1一个月内,全国所有人都开始做这个运动。
沈腾,最后终于开窍了,他开发了一种保险,脂肪险。每人买1块钱投保,减掉一公斤,给2000。然后不到一个月,全民健身,还花光了20亿。
沈腾厉害啊!
他的答案是一套经过完美计算的方案。
首先,沈腾的险种得是众人皆可参与的。减肥这个目标,可谓全员皆可参与。胖子减重,瘦子减脂。
其次,沈腾的知道西虹市的胖子比例(有减肥诉求的人的比例),
然后,沈腾需要设计合理的赔付方案,赔少了,20亿还是花不完。
最后,沈腾还要确定合理的赔付目标,减10斤给10万合理还是减一斤给2000合理,这需要精密的逻辑推演和数据支持。
由于我接到过Google的面试,这题当时答得不够好,所以看到沈腾的脂肪险,当场就鸡冻了。
特别想泪流满面的跟他说,
最后说两句感受,剧集很荒诞,荒诞到了尽头,是疯狂。但是我觉得现实往往比电影更疯狂。
资本主义的核心,在于资本的增殖比一切都快。所以房子涨的比工资快,公司估值涨的比房子快。而一旦掌握了体量足够的资本,就可以依靠杠杆,资本本身的增速,磨平资本背后的一切人的愚蠢。
就好像是电影里,沈腾故意找了最不靠谱的人来做投资,故意去投最不靠谱的项目,比如把北极的通过柴油飞行器凿来,运到阿尔泰。
比如,一种能让你在地面上体验游泳感觉得“陆游器”,比如去买垃圾股,比如去买烂尾楼。
但是可笑的是,北极飞行器项目失败了,遇到的北极熊被俄罗斯收养了,收回了成本,北极熊的肖像权还卖给了可口可乐,大赚了一笔。
可笑。
陆游器因为是首富投的,所以即使蠢得不行,也还是风靡一时,估值蹭蹭往上涨(想想如今的互联网?)
烂尾楼变成学区房,打了房地产和市政规划两个耳光。
垃圾股被买进之后,反而涨了,就更能理解了,这不就是庄家的操作本身吗?
再多说回来,最近的PDD上市的问题。短期的鲜花,在历史的长河里看来,可能变成牛粪,毕竟拼多多除了卖小米新品之外,还卖马上就过期的奶粉。
第一次写长评,一直觉得电影这东西,各花入各眼罢了,没必要因为不同喜好弄得上纲上线,而扫了一眼西红柿的影评,内些紧巴巴端着的人们 一个个高的都跟吊起来了似的,而每次喜剧片下面,好像总有他们。
麻花主打的电影这是第三部,内容主创团队变化不大 导演还是内俩,如果智商正常,看到名字基本就能判断大体的调性‘’话剧舞台的基因+无厘头的包袱‘’,但非得有人来这嚷嚷着要求给出他们心中电影的逻辑、内涵、高雅、正能量跟价值观balabala。作为第八大艺术,影音之间可以盛个乾坤,就单拿喜剧这个方向来讲,目的很简单 - 让观众肆无忌惮开心大笑嘻嘻哈哈;跟看《冈仁波齐》《归来》的时候不一样,着急饮料都得轻拿轻放,就怕耽误别人观影体验。喜剧没事啊,整场化作猪圈 嘶吼声乱起,甚至不用压声和朋友瞎扯两句,总之 - 嗨就完事儿了。
但怕就怕,‘高端人口’(简称高口)们不稀得成为泥圈里开心的猪,因为这可是电影院啊 又特么不是东方斯卡拉!艺术殿堂!懂么?他们一张嘴差不多就“药神不就抄的达拉斯买家么” “隐侠我看过原著 姜文二次创作值得肯定” “韦斯安德森的配色融入了我的灵魂” “别气馁朋友人生不就像一盒巧克力么”之类的文艺大字报。反观,这种开场男主角就横在地上抽搐的用丑化肢体来硬撑笑点的小品化的电影怎么能与我高口们的品位与审美匹配?尴尬死了好么!甚至还有人体宴、失足女和足球踢裆?? 庸俗!低俗!媚俗!恶俗!四俗电影 二人转笑点,毫无正能量还顺带输出着糜烂的价值观,演员们的打扮和表现更是夸张到呕吐,哗众取宠罢了毫无教育意义与内涵!垃圾电影1星滚粗!!
诶?但你反手一问《大话西游》好不好看? “废话啊,星爷巅峰之作 上下两部完美结合首尾呼应+剧情神展开,每次看到北京前门我都能想起至尊宝和紫霞那一吻,在KTV必须哭着唱一遍《一生所爱》 对了 用的还是粤语!” 我仿佛从他们兴奋的眼神里悟出了菩提老祖从裆里吃葡萄时的内涵,众人踹裆给至尊宝灭火时的正能量,还有月光宝盒一次又一次疯狂穿越时的价值观。
电影当然是艺术,也确实有很多作品输出了高口们内心急缺的东西,正能量 价值观 教育意义。但是喜剧,就只是喜剧罢了,无声的卓别林先生可以一直很搞笑的在电车上和追他的人纠缠,但他应该也没琢磨如何激发你思考什么人生感悟;周星驰先生用刮胡刀吹头发 皮鞋打电话的时候我笑的半死,也根本懒得去研究这些梗是俗是雅 是对是错。获得这些玩意儿的形式有很多,干嘛非得让喜剧去教育人,让喜剧去引人深思,让喜剧去满足你所谓的高雅审美和品位?
难道快乐 还比不上内些冠冕堂皇的字眼儿么?
夏竹你好好看…好好看看我还剩多少钱了… 他们打出了“菊花阵”,第一次听说守门员可以跑这么远的… 严格地说,其实你应该叫我“二奶”…
今天看的这部电影也就是今天刚刚上映的——《西虹市首富》,老子真的快要笑死了,哈哈哈哈。虽然说它是一部搞笑片,但是看的我哭笑不得。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新喜剧电影的春天吧!
电影自诞生之日就具有商业和娱乐双重特性,作为类型片中的王者,喜剧电影无疑最具活力和观众缘,在影史上的地位和对于电影工业发展的现实意义重大。
什么是中国式喜剧电影?
古代说书、近代相声戏曲、当代小品,都是国产喜剧的根。
中国喜剧电影,内地以葛优为代表,传统中式幽默。香港则以周星驰为代表,继承了英国早期喜剧无厘头黑色幽默风格,充满着滑稽。
中国喜剧电影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探索过程。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2010年的《人在囧途》,2012年的《人再囧途之泰囧》,2014年《心花路放》都票房和口碑双赢。尤其后几部,成为国产电影票房的新标杆,业内外人士从此对国产喜剧电影刮目相看,电影市场更呈现出一片泛喜剧文化社会语境。
这和90后观影习惯的养成和小镇青年的崛起有关,新观众群体年轻态的审美趣味,随着"互联网+"生态、跨界资本和IP热潮的兴起,新的电影类型促进电影行业不断优化。
而喜剧,是最好的试水类型。
2015年,一部围绕以上关键要素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上映,和后期上映的《唐人街探案》刷新着国产喜剧电影的规格。尤其前者,堪称“平地一声惊雷”,其风格年轻、紧跟潮流。
去年一部《羞羞的铁拳》,揽获票房22亿,他们的主创都来自同一批人——开心麻花,之后更成了业内喜剧创作团队的标杆。
而今年暑假,一部和上述作品风格近似喜剧片“杀”回了电影市场。
猫眼想看人数32w,淘票票想看人数接近150w——登顶历史想看第一位。
可以说广受期待了,那么,《西虹市首富》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当我们看喜剧电影时,我们在看什么?
观众钟意喜剧片,往往就是图个乐,但现在好笑的喜剧电影越来越少。
开心麻花在近几年之所以在喜剧市场拔得头筹则是因为它对内地传统喜剧和港式喜剧的融合和对中国疯癫喜剧电影的发扬光大。
此“疯癫”并非贬义词,而是满含着奇观,具体表现为女神、女汉子两极分化,宅、衰、怂、屌丝结合,男女性形象的混沌融合。
且有大量的黑色幽默、极端叛逆、戏仿拼贴、荒诞演绎、群体狂欢、类型杂糅,堪称喜剧中的大奇葩。
简直好清纯毫不做作,几乎摒弃了“屎尿屁”传统喜剧观,和外面的妖艳贱货完全不一样。
《西虹市首富》也是如此。
本片最“疯癫”之处在于一个月内要花光10亿,大多数中国人一个月生活费2000块左右,撑死算上水电房租高端花费一共1w,如果是有钱人,这个数字扩充100倍,也才是100w,而十亿,简直是天文数字。
做梦做多了真的会实现,十亿就这么砸到观众面前。
一切的剧情围绕怎么花光这10亿展开,毫不意外充斥着消费、花钱、挥霍,这和当下大众消费文化兴起的时代语境契合到了极点。
大众消费文化兴起导致草根话语的崛起和狂欢文化的盛行。小成本喜剧电影是最佳媒介。
《西虹市首富》制作上已经不能算小成本电影,但其中蕴含的疯癫荒诞却无比契合小成本喜剧电影的精华。
西虹市宇宙喜剧片首先依托于此前团队用谐音、方言、夸张、双关、反转等拿台词做文章的小品上。
转嫁到电影里则非常注重人物塑造来达到令人惊喜的喜剧性效果。
他们的主角往往是地位低下甚至卑微的市井小人物,但是具有与自己的身份地位差距巨大的理想,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又不断受挫陷入窘境。
《西虹市首富》的王多鱼,中年油腻男,一身赘肉却梦想当黄金守门员,没对象没存款没车没房并且失业,即便天降大饼10亿人民币,但王多鱼的梦想还是和恒太踢一场足球。
王多鱼和他那长相酷似林子聪的发小所遭遇的窘境,都是日常生活。
而他对为了花光10亿的所作所为和外人不知真相的两种对照现实,又产生了极其滑稽又荒诞的笑料。
笑点来自于观众上帝视角却又感同身受的虚拟交流感。
这也是西虹市宇宙喜剧片和国产喜剧片的共同处:注重戏仿、拼贴、误会与巧合的叙事技巧,泛娱乐化。
但《西虹市首富》这次还加了点不一样的“料”。
好多好多钱。
笑可以作为喜剧电影的目的,但真正喜剧是对人与社会现实的关注上来。
国产喜剧电影在喜剧语言的运用近年来流行古今混用,方言拼贴。导致喜剧性仍然靠网络流行语(某晚),大多呈现炒冷饭式味道馊而怪的局面。
多数创作者往往太依靠网络语言,缺乏独创性,拍出的喜剧片尬的人头皮发麻,每个镜头,每场表演仿佛都在拿着大喇叭朝观众怒吼:笑!都给我笑!
好的喜剧是让观众自然而然发出笑声。正如好的喜剧真正的内核是悲剧,也就是所谓——“我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哭了。”
纯粹喜剧的面子还是嬉笑怒骂,里子才是令人遍体生寒的无奈。
《西虹市首富》带有一定的现实批判和人文关怀,因为本身出发点是落在“钱”上。几乎一切情节都和“钱”离不开关系,说它现实意义浓厚,因为的确戳中许多人的痛点:土豪、贫富差距、十几亿身价的发型、投资梦想、养孩子、二胎等等,中国人可太难了。
这些究极本质极其沉重的话题,都被编导以十分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难能可贵的是,较之西虹市宇宙之前的几部作品,无论是内涵还是立意、讽刺程度,《西虹市首富》都有了很大程度提升。
另一方面,闫非和彭大魔两位青年导演的电影感在《西虹市首富》里也得到了提升。
所谓电影感就是要集齐5个要素:构图、镜头选择、摄影机运动、打光、美术。《西虹市首富》室内室外戏旗鼓相当,两位导演技巧和此前相比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在现实性批判之外,《西虹市首富》用彩蛋制造惊喜,这也是一部全程找彩蛋的喜剧电影。
《西虹市首富》融入了许多堪称敏感和大尺度的社会议题,每段相当有梗有料,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重要配角金先生的设定。
演员的配置不再是以前的老搭配。沈腾和宋芸烨组CP,这是东北铁合金与台湾小清新的重要碰面。
当然,最令人惊喜的是还是常远饰演的“西虹王力宏”。和《我的少女时代》里的刘德华遥遥呼应,你一定会惊喜的叫出声来。
喜剧从最初的感官刺激到人文关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西虹市首富》起码证明了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努力的尝试。
刚刚上映,快去爆笑一场吧!
随着电影《西虹市首富》上映一周,票房已经突破了14亿大关,并且票房依旧就着快速上升的趋势。不得不承认这是暑期档最成功的一部喜剧电影。电影情节的新奇设置和各位演员的用心演出,乃至最后的人性光辉体现,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在影片中还穿插了很多幽默台词,观影期间影院里笑声不断。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盘点下,《西虹市首富》最好玩的十六句台词。
1.一言为定,真是双喜临门呀!
2.打小我爷爷就跟我说过一句话,要做有把握的事儿,我从没听过我爷爷的话。
3.不装了,我是亿万富翁我摊牌了。
4.多鱼就是典型的有钱了就显摆,各位观众下面给大家表演:三口吃猪头。
5.王总,您要求的十亿身家的发型理好了,您看是多了还是少了,正正好好
6.夏竹好好看,好好看看我还剩多少钱
7.“你父亲也是守门员?”“他是卖手套的”
8.接下来,我会仰仗我的臀大肌、大腿外侧肌肉出色的爆发力,腾一下子把自己弹起进行二次扑球。
9.你这个畜生!我就知道你没通过我的考验!对不起,放错了。
10.你说不想吧,气氛烘到这了,你要说想吧,那确实是刚想的
11.钱是王八蛋,我们要尊重梦想
12.我以为你就是谦虚一下,没想到真这么普通。
13.天哪,教练已经在场边热身啦。
14.在别人眼里你是黑寡妇,在我眼里你就是吉祥物。
15.严格地说,其实你应该管我叫“二奶”
16.老板还别说,你看人真准。
想要观看的话也可以到公众号:VIP大影视圈 看看你对这部电影是怎么想法呢。每天及时更新,另外有更多大片尽在此哦!
西虹市首富揶揄讽刺的场面很多,一些很明显,但有一些藏得很深,先简单列举一下:
(sorry,下方多图预警,土豪随意)
1、人是从结果出发来评判一件事的,哪怕你没有踢假球,但只要输多了,你就是在踢假球。
2、“正义”是不具有力量的,力量从来都是来自“人多”:砸日产车的愤青、围堵别人家的爱狗人士。
3、女生谈恋爱,更看重男方背后的光环而不是实质。比方说:男方富豪,但大众都觉得他穷光蛋,那就不行;男方穷光蛋,但大众都觉得他富豪,那就ok。
4、女生对身份高的人会笑脸相迎,对没身份的人不会有好脸色,身份并不总是与钱挂钩,更多是和社会上公众认知的名望相关。
5、我们吃西餐时需要掌握餐桌礼仪,因为入乡随俗;但西方人从来都不用入乡随俗,这是为什么呢???
6、女生被身份高的人调戏是很开心的。
7、万事万物都是结果导向,慕强癖永远存在:女主在王多鱼投资赚到钱后立马道歉。
8、人不可貌相,这货是有真才实学的。
9、女孩子寂寞时,是能接受自己讨厌的人来陪自己的。
10、女生很喜欢这一套:明明不喜欢人家,还要先诱导男方表白,然后再说一些矫情的话,发好人卡拒绝他。
11、最后,也是隐藏得最深的:男主不屌丝
(1)坚守底线:最后的那段付赎金就当剧情需要好了,暂且不提。但在开始最落魄的时候,他抵挡住了20万的诱惑。
(2)敏锐,知道花光10亿肯定有附带条件。
也知道后面两个人在诱导自己,一定是因为利益驱动。
(3)勇气,没有接受“懦夫条款”,1000万不是个小数目,你就问问自己有吗?
(4)心态好:既不是拼了命地去花光10亿完成任务,也不一味享受没把任务放在心上;而是边享受边完成任务。
住豪宅
吃好菜
泡妞
圆梦
(5)自制力强:大局为重
(6)机智。想出完整的商业机制,来花光10亿。
如果一个聪明、勇敢、心态好、又能坚守底线的人都是屌丝,那评判一个人屌不屌丝的标准就只能是钱了。
然而奇怪的是,那些认为王多鱼屌丝的人即便在他有钱后,依然觉得他是个有钱的屌丝。所以那些人和之前提到的女生是一样的,他们评判的一个人屌不屌丝的标准是基于光环,也是王多鱼刚开始有没有钱。
至于你们想说的风度、修养什么的,很多都是装出来的,真的不值一提。
真正的风度、修养应落在具体的事上,而不浮于表面。
最后老金眼角微湿,淡淡说“其实你应该叫我二奶。”的时候,全身鸡皮疙瘩一下子起来了,一下子,老金之前面对巨额遗产的笃定,对脂肪险的支持,以及到最后一刻前都选择相信多鱼 ,都更加顺理成章。作为300亿的仲裁,老金希望不打折扣地完成二爷的遗愿,但所爱的人的亲人——怎么看都是可爱的呀!好甜啊!老金和二爷,我今年大银幕上最戳心的爱情!
作为翻拍本土化做得还不错,虽说品味并不高级女主也比较尬,而且电影化程度有限,剧作也有些问题(反对力量不太够),不过在喜剧里面对人性和国民性有探讨,对现实问题有寓言式的揭示(结尾简直太狠了),比同行们还是好那么一些的。
虽然评分不高,剧情不佳,女主赶客,但是笑点的编排非常努力,我也靠波波的剧情和周围的观众几乎保持了笑点一致。
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重要性,要是二奶合法继承了,还有他王多鱼什么事
除了尴尬的台湾女主其他人都很好笑,沈腾和常远一出场大家就笑,本来是8-9分的好笑程度,因为女主演技稀烂扣掉2星,最后金先生承认自己是二奶好评,电影现在能公开带一点同性恋内容也不容易
承认钱就是那么重要,有那么难吗?
很好奇波米1分是哪来的?谁能给我概括概括?
“孙子,接受这项挑战吧!”小目标主题:赚他一个亿和花光十个亿,哪个更难?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答案。算是今夏最有趣的电影了,依旧是夏洛特烦恼那样“日常の不可能”的爆笑励志,算是不走寻常路的高档爆米花作品,并在其中掺入了心灵鸡汤,格调不高,但真的好笑哦!沈腾真不错,宋芸桦是亮点,‘二奶“笑喷,里面有几处夏洛特的彩蛋,比如出租车司机和冬梅大桥,看来还真是一个世界观的作品
中间如何花钱的部分比较好笑。不过,宋芸桦重复了一个类似的角色。
开场的笑点蛮尬的,后面好转了很多,反讽设计还行。
十亿元很难花掉吗?投资一部《阿修罗》,瞬间就赔光了啊。这设定太没说服力了。
其实我就不懂了 为啥现在人的要求就那么高了?人家纯粹的就是为了逗你开心 你哪来这么多事 是不是觉得自己可伟大了?
连羞羞的铁拳这样的完成度都达不到,只剩YY和恶俗,像是吃了一口屎还噎在喉咙里……
又名《当王思聪是怎样一种体验》,表面上是喜剧片,其实内在无比黑暗。有钱可以让最高傲强势的经理俯首帖耳,可以让最思想崇高的教育家唯命是从,可以让股神陪你吃饭,可以让王力宏去你家开演唱会。但有钱同样也可以让你实现最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可以让你追到最不可能追到的女生,可以让你和高不可攀的球队踢球,可以让你在朋友有生命危险的时候有能力救Ta。钱是王八蛋,钱也是救命药。有钱之后瞎几把投的股票都可以增值,瞎几把投的项目都可以爆赚,钱像有繁殖能力一样越用越多。但这又怎样呢?那些告诉你“钱不重要”“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电影只是毒鸡汤,这种提倡“钱很重要、有钱可以做想做的事、有钱可以提高实现梦想的几率”、号召大家认真工作努力赚钱的电影不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吗?电影只是说了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不愿意接受的事。
1、相比较,《夏洛》文本更出色,但是《西虹市》的电影感更强,整个作品更立体,闫非彭大魔作为电影导演的进步很大;2、全程彩蛋,笑点密集;3、和《猛虫过江》撞了一半演员,可却比它好笑十倍,所以演员不应该为烂片背锅;4、演员该集体减肥了,连常远都肿了,张一鸣肿成个球,沈腾就没消过肿
作为一个笑点还比较高的人,一度笑崩溃了。亮点很多,惊喜密集。而难得的是,阐述了喜剧比较高级的力量,对当今社会做了不同角度和程度的讽刺。
情节设计有高级的地方,比如放错录像带那里,让我想起数学题,得预设多少种结果得录多少视频呢,两个不同情绪的视频前后放在一起,喜剧效果立马就有了。更为难得的是结尾为同志说话,希望能对观众奏效吧。
一部喜剧让人一直乐,就已经很及格了,没必要一直抓着什么内涵意义价值观不放。何况这也不是没有内涵意义价值观啊。资本市场的荒唐,过度营销带来的诡异效果,现代人对健康尤其是肥胖的焦虑,都有啊。可有些人根本看不明白电影里夸张的讽刺,硬是给理解成恶俗的意淫,不活该去电影院找尴尬和不痛快么。
继承百亿遗产,怼翻穷酸文人,取个台湾太太,生一百个孩子,典型小市民梦想,只是落伍,倒还不算反动。笑料和剧情都中规中矩,拍得没什么电影感。沈腾跟宋芸桦真的可以荣膺年度最违和情侣了。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好笑就对了,什么低俗不低俗的。
特理解为什么会打低分,也特理解为什么会打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