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

已完结

主演:孙红雷,黄志忠,吕中,孙淳,张恒,杨雪,郑玉,柯蓝,张志坚,王鑫,涂凌,郭广平,马维福,陈丽娜,石文中,练练,黄品沅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9

 剧照

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2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3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4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5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6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3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4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5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6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7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8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19人间正道是沧桑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人间正道是沧桑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25年,湖南醴陵的杨氏家族,长子杨立仁(黄志忠 饰)本是个教书先生,心思细腻,足智多谋;唯一的女儿杨立华(张恒 饰)自幼念书,个性独立有主见,是新女性的代表;小儿子杨立青(孙红雷 饰)虽生性顽劣叛逆,但为人勇敢正直。立仁起初受革命思想影响加入国民党,后入黄埔军校当教官,立青也碰巧在此时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并结识了共产党籍黄埔政治教官瞿恩(孙淳 饰)一家。立青不仅将瞿恩当作精神导师,更对瞿恩的妹妹瞿霞(柯蓝 饰)萌生了爱意。国共两党的关系不断变化,三兄妹的命运发生了突变,立青和立仁更是反目成仇。在那动荡的年代,血浓于水的亲情、革命理想以及纯洁的爱情将何去何从?  《人间正道是沧桑》获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第十五届亚洲电视大奖、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电视连续剧金奖等多项大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末世之谜地狱来的房客小吉的妻子起源史密斯夫妇(剧版)世纪大劫案 哥伦比亚列奥纳多·达·芬奇 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瞿霞与林娥之“死”

 也许是潜伏看得意犹未尽,最近又开始看孙红雷的另一部片子人间正道是沧桑。虽然还没有看完,但老实说,虽然剧情还算可以,但确实与潜伏还有差距。不太喜欢孙红雷在这部片子里演的立青。然而,里面有两个人物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个是瞿霞,其实起初不太喜欢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太老气了。所以关在监狱里前的时候,我都没太在意这个角色,虽然片中预设角色的性格与气质是我喜欢的风格。然而,说起来非常吊诡得是,当这个活泼泼辣伶牙俐齿的瞿霞小姐被送入了监狱,不堪八年的监狱生活的折磨而丢失了青春的活力之后,突然觉得这个演员终于与角色融合了。

     尤其看到瞿霞与老穆结婚后,我的震动真的一点不亚于立青。那样一个活泼,伶牙俐齿,洋溢着青春活力与魅力的瞿霞(指角色,不是演员)最后却嫁给了一个骨子里头都是呆板的老穆(真的天生适合在我党机关做行政工作,演老穆的演员我觉得选得很合适)。。。。天啊,在那一刻我心中不觉得有了些许的心痛。。尤其瞿霞与老穆那唯一的一段感情戏,让我觉得很“幽默”,真的很“幽默”。或许,我们应该理解,瞿霞经过牢狱,经过丧失至亲(这个至亲也是其自信的根基)之痛,确实不免希望过安稳有安全感的生活。然而,对立青那刻意的回避,自信与活力的丧失,却恰恰表明她所谓这些不过是种逃避而已。瞿霞已经不可能再拥有那种幸福了,那种自信,那种拥有依靠,那种充满希望的幸福了。所谓的革命信仰不过只是种惯性,一切都抵不过现实的侵袭了。。。幸运的是,导演很体贴,他是按照后面的瞿霞角色来选择演员的。。。

     你可以说瞿霞毕竟遭遇了牢狱之灾,因而个性的改变不可避免。然而,林娥却不是这样。。。如果说瞿霞前期灵动的自信是因为有瞿恩这个依靠的话,那么林娥之“死”却恰恰是因为她依靠在了瞿恩上。瞿恩是本片中的一个“完人”,恐怕就是对G党不满的人看了,也不会厌恶这个革命导师。“他身上洋溢着光芒,给予你方向”,这就是我看到的瞿恩。瞿霞立青之闪耀恰恰依赖于他。然而,他却“毁”了两个女人,立华与林娥。如果说,立华之“毁”是她承受不了他的光芒,不堪其重的话,那么林娥之“死”,乃是因为她为了瞿恩不自觉得甘心丢掉自我。。。看刚开始出场之林娥,自信,从容,身上的才华与光辉跃然纸上,两眼放着光芒;而在立青在瑞金再见到她时,是怎么一个人物呢?非常普通,言必称丈夫如何如何。。。再也没有了那种光彩,那种让立仁丢掉魂的魅力了。。。至于瞿恩死后,那更是连魂都没有。。。刚看到立青准备追林娥这一集,觉得很荒谬。。真的,立青从没喜欢过林娥,现在这样做,算什么呢?不过是种逃避。。。

    写到这儿,突然觉得这部片子的编剧对于人性的刻画,是有的,(其实一直比较在意立仁与立华,他们的身上有更多的人性的冲突)然而关于感情,却怎么看怎么突兀。。。

   写到这儿,突然觉得很同情女生,特别是才华横溢的女生。瞿霞与林娥“之死”代表这些女生的两种归宿。。。也许还有第三种归宿,一直倔强的坚持自我,然而代价往往是,孤独。当然,也不是说女生选择前两种归宿就一定不好,通过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认知,依然可以活得有滋有味。然而,至少,“少女瞿霞”与“少女林娥”,以及她们所代表的那种美好,都已死了。。。。

 2 ) 杨立仁与瞿恩:书生与知识分子

读过杨立仁最好的文章评价一语中的:杨立仁不过是书生。在湖南醴泉,他本就是一个教书先生,楚材和周世农也说过他是一介书生。总觉得这样反复出现的身份确认是导演刻意为之的暗示,他渴望观众通过了解杨立仁的文化心理而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个人物。刺杀三省巡阅使之前,周世农问及他父亲的安危如何处置,他说,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但说话前他有片刻的沉默,在那片刻的沉默中眼中风云变幻,他终究还只是狂热崇拜革命的青年,只有热情却毫无经验,他只知“杀一人可震三军者,杀之”,从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如何顾及,他天真的只看到三步以内的世界,却自以为眼光长远心怀天下。后来他在广州再见周世农,旧事重提,他一针见血指出对方当年是在利用自己。立青曾为此发誓一辈子不原谅他,恨他罔顾全家性命的贸然。他心中何尝又不恼恨自己,但这样的任性他此生只有一次,这样冒失的仅凭一腔热血的杨立仁,从此消失。

和所有当时进步的青年一样,杨立仁读过无数的革命书报,甚至接触过马克思的理论。但他没有选择马克思主义,多年之后在立华的火车包厢里他说起瞿恩,终于表达出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那列宁马克思,根本不适合中国文化道统,所以共产党就成了草寇”。骨子里他最终未能变成一个知识分子,他仍是中国的“读书人”,在紧要关头,他想到的都是写在中国两千年典籍里的句子。他是读书人,读书人相信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而作为当时执政党的国民党,则是他在成熟思虑之后选择的“正统”,而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三民主义的追求之所以被他信仰,是因为这些更加符合他的文化道统。
立青在黄埔面试时说,湖南人矜气节而喜功名。矜气节,喜功名,这六个字说的恰恰就是他杨立仁。他渴望在这一场乱世中建立自己的功业。在黄埔军校时,他向楚材分析自己对政局的理解,说得对方心悦诚服,并承诺将他引荐给蒋介石,那个瞬间他的眼睛里是惊喜的踌躇满志,他说,在校长身边要想大事情。他的这番分析酷似隆中那一番应对,他想要成为的,也正是刘备身后的诸葛亮,而诸葛亮恰恰是中国千百年来读书人的精神偶像,是读书人能做到的极致。只可惜他终于没有诸葛亮的才德,蒋介石也终于不是刘备。他在政治上寻找到的第一任导师是楚材,后者权术阴谋无所不精,天生是做特务的料,可杨立仁是否如他?他学了他像了他,听了他的半人半兽理论,却最终与他分道扬镳。蒋介石中正剑上的言辞是不成功则成仁,楚材终于杀身成仁,可杨立仁不行。对于楚材来说,溃败的是他苦心经营的政治,对于杨立仁来说,溃败的则是他选择依赖的正统。在押送国家财富去台之时他痛哭失声,那哭声中有双重的悲哀,他看到自己选择的“人间正道”的崩毁,偏安一隅可还称得起“正统”否?这是他不能问出口的,但是他可以问,这么多的金子就能撑起一个国家么?

一介书生做到最好是如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可他拿起了枪,拿起枪竟也不能是投笔从戎,他终于不若班超完全把自己变成一个武将。爹说,他是九曲回肠,妹也说,他是九曲回肠。可这九曲回肠中藏了一个读书人的理想,藏了一个国和一个家。

他们爹爹说,家的上头是家族,家族的上头是民族,民族的上头就是苍天了。他可以说是无愧于家,险些将整个家葬送的唐突他再也没有,只是尽力保守婉转回护;他也可说是无愧于民族,国家蒙难之时他义不容辞深入虎穴;只是最后,他是否无愧于苍天?四一二之后,他在他父亲的书房里看见瞿恩,那一刻他心里想的是什么?看着一脸凛然的父亲,他的悲愤是真实的,他喊,你从来没有把我当成是自己的儿子,他恨,父亲宁愿用全家人的性命去维护这个共产党人,却不肯信任他。可是转眼他说,你错怪我了父亲,他说他和瞿恩在惠州城下面有一番生死交谈,这时他已然在演戏了,他哄他父亲将瞿恩交给他,从见到瞿恩的那一刻他想的其实就是将这个重要人物送往南京。这就是他的矛盾,他的悖谬,他明知道自己下一秒已经要做不可信任的事,却还渴望着家族成员的依赖和信任。他是一个读书人,他信奉道统却不尊崇儒家,一定程度上他更接近于一个法家。他的最终目的不是成为一个君子圣人,不是人格境界的完满,所以他终于不能顶天立地无愧于心。他驾驶着属于他的家国航船颠簸前行,在船之将沉时,他把一些在他看来不太重要的东西毅然丢入水中,我无法猜想他是否想过等风平浪静之时再将这些东西捞起,我只知道有些东西被水浸泡之后就会变形,他再也不能回到最初。若干年之后立青已经不再为他当年刺杀三省巡阅使的行为恨他,因为同样为了信仰信念不顾一切的立青懂了当年的他。可他已经不复往昔,他说,从本质上讲,革命和情爱是同义语,因为二者都需要狂热和迷恋。我固执的认为,这句话是打开杨立仁革命理解的钥匙,让我们得以从他对情爱的节制态度上窥见他对革命的态度,他对瞿霞和林娥两个女性的动心和放弃暗喻了他对革命曾经有过的狂热和最终的苏醒。
 
相比与杨立仁,瞿恩更接近于中国传统对“儒”的理解,但是瞿恩最终不能被纳入其中考察,瞿恩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瞿恩试图寻找的并不是一个国家的“正统”问题,他始终致力于寻找一种更完善更健全的社会制度,不仅是要救国强国,而且最终这个社会必须尊重每一个个体,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杨立华说他是一个彻底的人道主义者。当年他带着母亲和妹妹远渡重洋去寻找这种制度,他在繁杂的学说声浪中仔细甄别筛选,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他的信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坚不可摧。

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他又区别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知识分子最犹疑惶惑的时代。五四高扬的热情已经慢慢远离了他们的生活,落潮带来的低谷盘桓不去。大革命失败之后,落魄的情绪更是在他们中间流传,他们迷茫失落,陷入苦闷。而这时候的瞿恩,已经在白色恐怖的血腥笼罩之下在上海开展了长期的地下斗争。

他是已经将“小我”融入了“大我”的知识分子,正如他对妹妹瞿霞说的,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理想,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前者的理想是小我的理想,是个体的理想,后者便是大我的理想,群体的理想。瞿恩对于这两种理想的界定便是他精神境界的一个证明,做出这个界定的同时他也深切的知道自己理想将被放置在一个什么层面,而他也早有了支付选择这个理想的代价的自觉。

在这部戏里,杨立青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杨立仁和董建昌是塑造的真实丰满的中间人物,而瞿恩,只能说他是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本人一致眷顾偏爱的形象,是这部电视剧尝试的一个完美主义想象,所以对他知识分子的身份背景的强调只在他选择了信仰之后就戛然而止,避免走入中国现代小说对融入革命洪流的知识分子形象刻画的窠臼。这个想象本身应该是令人开怀的,因为他没有延续传统刻画完美正面人物的高大全手法——他有过恋爱,也曾经脆弱;也没有刻意追求人物形象的血肉而炮制其阴暗面。他们将他还原成一个赤子,将他生命中本真的善铺陈开来,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人物形象的单纯,展现了人性的光辉面,也更显得平实可亲。

在剧中瞿恩有两次失声痛哭。一次是攻打惠州之后,他因为腿部受伤而将被截肢,当匆匆赶来的瞿妈妈抱住他的头,这个有着坚强意志的革命者哭泣如不肯打针吃药的孩童,他毫不吝啬的展露着他的恐惧。他并不惧怕死亡,但是他惧怕自己不再完整,失去了一条腿的战士如何还能冲锋陷阵?另一次,是就要去莫斯科的立华到瞿家辞行,那时的瞿恩也如别扭的孩子,想挽留但明了已经挽留不住,只能用冷硬的话语去伤害爱人也伤害自己。这一次,也是当着母亲,他哭着问,我是不是特让人讨厌。这样的百转千回,谁还能说他不爱,他像恐惧失去自己身上一个部分那样恐惧失去立华。他并非不解风情,自己也知道曾经有不止一次的机会可以得到她,可是他的爱情已经超越了肉身层面的相互吸引。他说,要想超越我们彼此不同的政治信仰相拥在一起太难了,但虽然身体不曾,他们的灵魂毕竟隔着刺刀相拥过了,在情爱上,他已经遍体鳞伤。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一部浪漫的电视剧,片尾曲的歌词是这部剧浪漫情怀的一个折射,我要飞,向自由向光明的天空飞翔,哪怕倒下最后的笑容,也会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而真正飞翔起来的人,不是杨家的三兄妹,而是瞿恩和瞿霞。瞿霞在南京陆军监狱中隔着漫漫生死看见他的哥哥,他说,我是飞向了光明;当她死时,她亦可以说,我无愧是瞿恩的妹妹,我终于可以陪他去倾听新中国的钟声。全剧的浪漫主义情结无疑是倾注在了瞿氏兄妹的身上,让他们怀抱着沉重的理想和信仰轻盈起舞。我爱极了瞿恩身上的浪漫气质,因为那已经不仅是“革命的浪漫主义”,而是更接近于文人化的浪漫。这似乎又要回到他的知识分子身份上去解释。中山舰事变的那一晚,他坐在地板上,面对着刺刀谈的却是爱情,这就是瞿恩的浪漫,他以四大金刚手中的利剑来比喻这刺刀,斩断光阴,也斩断爱情。他说完想说的话就躺在了冰凉的地板上,随遇而安,一脸从容。至于他就义那场戏,更可以说是全剧浪漫的高潮,天光黯淡,他仰着头,却带着笑,他向虚空中的某一处伸出手,去触摸那似乎唾手可得的光明,他拖着沉重镣铐蹒跚前行,镜头不断切换,照着同样拖着沉重镣铐的,他的妹妹,她只能从那些冰冷的文字和语气中得知她亲爱哥哥的死讯。他坚持要杨立仁或者范希亮来行刑,前者是他爱人的哥哥,后者是敬慕他才情学养的学生。他情愿丧生在亲近的人的手下,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诗意的句点。枪声响起来的那一刻,他飞了起来,挣脱锁链,沉重起飞,轻轻落地。

突然间,我很想像林语堂定义苏东坡那样去定义瞿恩。他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一个走出了自身局限的知识分子,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一个飞扬的浪漫主义者,一个布道者,一个人生导师,“一个彻底的人道主义者”;他是孝顺的儿子,随和的哥哥,温柔的情人,忠贞的丈夫,慈爱的父亲。他给他儿子的遗书中说,我要你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又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人,到此处已经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他到底对他的孩子说了什么已经不再重要,他是什么样的人,又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人我们已然知晓。他甚至可以被理解成是中国知识分子在谋求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历史上铸就的精神里程碑。这样的人物怎么会没有人喜爱,只要我们相信崇高的心依然在,他就会被喜爱被尊重。

书生杨立仁和知识分子瞿恩,他们有过短暂的相逢和交锋。那一年惠州城下,乌云遮蔽明月,他带着敢死队要上战场,他说,你帮我捎句话给你的妹妹,他却一直沉默。后来他拿着火把在转角等他,他说,你必须活着回来,他但笑不语,终于说,回广州我请你吃饭,有酒吗?管够。杨立仁的眼眶潮湿,纯然是对勇者的欣赏。政治上他敌视瞿恩,但无论作为一个读书人还是作为一个男人他都在仰视瞿恩。多年以后,他得知自己爱而不得的林娥是瞿恩的妻子时,他告诉自己,败在瞿恩这样的男人面前,不丢人;多年以后他对自己的妹妹说起瞿恩:从个人品质看,堪称是个完人;多年以后他必须要从肉身上消灭这个不肯妥协投降的异党,却也明白,“可以消灭他们的生命肉体,却不能消灭他们的献身理念”。范希亮枪响的一瞬间,他的脸上有轻微的抽搐,在和立华拉扯的时候,他面无表情的外观下心却在痛哭。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没有选择人格境界的自我完善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但是他究竟是读书人,对于一个个人品质已经趋向完善的“大儒”,他内心依旧由衷感佩。他不得不消灭这个完人的肉身,他可以拿出各种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但在心理上他自己已经把自己推向了瞿恩人格的对立面,在完人的另一极,一个读书人必须要以特有的敏感展开对自我的拷问。

 3 ) 《人间正道是沧桑》:杨家二十四代,中国二十四史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那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重庆谈判时期,杨廷鹤的四个儿女齐聚一堂,旁边坐的是他的妻子,对面沙发上坐的是他的儿女杨立仁、杨立华和杨立青,站着的是他的小女儿和养孙费明。

在可见的历史中,这是这家人最后一次齐聚,很快他们就要再一次分道扬镳、兵戈相向,然后两岸永隔。

这时杨廷鹤老爷子拿出了几本册子,分给了他的子孙们,这是杨家的家谱。杨老爷子说:「国有正史,民有家谱。『家』这个字,大得很呐。家的上头是家族,家族之上是民族,民族之上,那就是苍天了。得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到哪去,一脉种气都是血缘连着,你就是跑到哪儿,也跑不出这本册子。家国家国,无家无国。」

然后兄弟姐妹们便散作满天星,但这本家谱他们始终留着,正如杨老爷子说的那样,这是血脉相连的。

在这一幕里,还有一个细节,杨老爷子说,原先入册的有二十四代,现在又添了「立」字辈,捎带上费明,一共二十六代。

这个数字是有寓意的。二十四代杨家人,就是中国的二十四史,当然二十四史里包括了《南史》《北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这些重复的纪传体史书,也没收入《新元史》《南明史》与《清史稿》,但「二十四史」的称呼却足可代表整部中国历史。

当家就是国、国就是家的时候,杨家的二十四代,就是中国的二十四史。等到了「立」字辈时,家国不再了。

这是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最想表达的命题之一。

一兄弟·家国

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第二十一集,杨立仁对一个英国人说:「中国的家庭,和你们英国人不太一样,尤其是本世纪初以来,中国人屡屡内乱、革命,各种各样的思潮,熏陶着一个个传统的中国家庭。于是,传统瓦解了、破裂了,生出了势如洪水的家庭成员。」

从杨立仁的视角来看,的确如此。杨立仁是一个很典型的民族主义者,他看重的是传统和家庭,故事刚开始时,他是一个教书先生,一个自幼经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后来去参加了国民党,成为一名有信仰的国民党军官。

而他的弟弟杨立青,则在历史大潮中最终选择了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抛下了家庭,投入到了革命当中去,与杨立仁势同水火。

处于杨立仁与杨立青之间的杨家长女杨立华,同时也在国民党董建昌与共产党瞿恩之间摇摆不定,这样的犹豫让她最终变成了一个国民党内的民主派人士,与各方都保持着等距的联系。

很显然,这是在以国寓家、以家见国。在老大杨立仁的眼中,「传统瓦解了、破裂了」,他的弟弟妹妹们不理解他,他也不理解自己的弟弟妹妹们。

电视剧开场在湖南醴陵,杨家人聚在一起,看似表面和谐实则暗流涌动。杨立华怀上了董建昌的孩子回家堕胎,杨立仁受到周世农的蛊惑准备枪杀北洋军阀政府指派的三省巡阅使,杨立青则懵懵懂懂误打误撞打了一枪。这一枪使得杨家立刻四分五裂,在那样一个传统即将烟消云散的时代,他们先后奔赴新时代的漩涡中心广州,离开了老一辈人怎么也不愿离开的故土。

这是一个好开头,它交代了几件事:一是杨家三个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二是杨家三个孩子未来可预见的方向;三是在杨家三个孩子的背后有一个家。这三件事是全剧最大的联系与冲突点,三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但无论走多远,都有血缘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这也是导演张黎与编剧江奇涛对中国人的一种寓意。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家是对本剧中三个主角的第一重公约数,而当杨立青奔赴广州以后,黄埔军校则成为他与一大批国民党军官的第二重公约数。

我们知道,黄埔军校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将才,无论是共产党里的徐向前、许光达,还是国民党里的杜聿明、汤恩伯,在黄埔军校六期里,涌现出了上世纪前半叶军事舞台上许许多多的将领,他们一起在黄埔军校里学习、战斗。

黄埔军校和其它军校不同在哪里?董建昌这么说:

「黄埔的教学是当今中国绝无仅有的,如今你所知道的所有中国军队都是军阀个人的私家军队,唯有黄埔军,是革命党的革命军。他们有理想,有纪律,听命令,服指挥,打仗不为升官发财,不为占据地盘,而是为了党,为了主义。」

这段话发生在杨立青第一次见到董建昌时,董建昌一语道破了黄埔军校不同于其它军校的核心原因,也第一次托出了本剧剧名的真正含义: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句话出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那么什么是正道呢?这是本剧一直在试图探讨的问题,它讲述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在面对近代史时的不同表现,意图将上世纪前半叶的国共之争归结为主义之争。因此在电视剧刚开始时,就引入主义的相关表述,是必要的。

当然,后面会发生什么观众很清楚了。黄埔军校的学生在参与国民革命时,蒋介石在1927年的04月12日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紧接着汪精卫的武汉政府也在当年07月15日背叛了革命,一时间,国共相争,你死我活。

不过《人间正道是沧桑》并没有急着就让大时代快速到来,而是不紧不慢地花了十集的篇幅(共五十集)讲述了杨立青在黄埔军校时所经历的事。他在这里有令他钦服的老师瞿恩,也有让他交心的班长范希亮,还有解语石、吴融、汤沐雨和穆震方等同学。

他们构成了另一组意义上的「兄弟」。他们是同学,他们有共同的理想,他们有地主出身、有民族资本主义出身、也有贫农出身,这是近代史上第一次各个阶层的人一起合作进行的大革命。也许他们也会意识到很快就会划分阵营,但那一刻是永远值得怀念的。

这样的一组兄弟,也终于在1927年的屠杀中,被分开。

在后面的情节里,无论是杨家兄弟姐妹,还是黄埔军校三期六班的学生们,他们之间的关系都和时代大背景息息相关,根据地时期、「反围剿」、长征、抗战……一直到重庆谈判的最后一次欢聚,再到最后解放战争时期。

他们的命运,与上世纪的国共两党息息相关。

本文开始时提到的分家谱,就发生在重庆谈判时期。那时这些兄弟们放下了对共产党人的屠刀,彼此伤痕累累地握手言和,但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大家心里都有很多过不去的坎,只能举起杯子,酒不醉人人自醉。

上党战役开启,国共之间的最后决战就在眼前了。

这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放大版,尽管这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但是用「中国人」这个尺度看的话,他们仍然是二十四史以下的一家人,是「立」字辈,是第二十五代。

那么第二十六代呢?

在本剧最后,杨廷鹤老爷子临终之际,对养孙费明说:「费明,我们过去是一家人,将来还是一家人。无论走到哪儿,不论海角天涯、生离死别。」

杨老爷子是谁,我们前文已经分析过了,他是杨家兄弟姐妹的父亲,如果说杨家的「立」字辈代表的是争斗不休的国共双方,那么杨廷鹤在剧中就象征着这批人共同的归属、共同的家国。他在、过去就在、传统就在。

那么费明呢?为什么主创没有让杨老爷子把这番话对杨立青说、对杨立仁说、对杨立华说,而是让他对费明说了呢?

费明的亲生父母是一对共产党人,后来父亲牺牲、母亲不得已去了根据地,由于种种原因,费明被杨立华收养,在杨家长大。

这也就意味着,剧中所有「立」字辈的以及与「立」字辈有关的同辈相交的那些爱人、同志、同学,都是费明的长辈。——换言之,费明是在他们各自力量碰撞与撕扯下的下一代。

费明的身上,留着所有人的血。

在修家谱那一场戏里,杨老爷子特地说了:「捎带上费明,一共二十六代。」

如果说杨老爷子代表的是过去、是传统,「立」字辈代表的是撕裂、是革命,那么杨老爷子和费明的这番交谈加上费明的身份象征,就代表着新生,代表着和过去的和解,代表着各方都认同的一个点:血浓于水。

「费明,我们过去是一家人,将来还是一家人。无论走到哪儿,不论海角天涯、生离死别。」

戏到这里,杨老爷子也就再没有遗憾了,很快1949年前夕他就去世了,因为他找到了那个能代替他的人。

当然,杨老爷子还特地和费明聊到了一个人,费明的亲生父亲,瞿恩。瞿恩一个人承载了《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另一大命题,信仰。

二历史·艺术

我们来说说瞿恩。

瞿恩是全剧中最发光的人,是全剧中的精神象征,是全剧中最光辉的人,是全剧中最耀眼的人。

他是圣人,但却是一个让所有人爱着的圣人。谁都愿意把最好的词汇放在他身上,因为他身上的理想主义实在是太过光芒四射。

瞿恩的艺术原型其实是《红色恋人》里的靳,靳由张国荣饰演。这部电影由叶大鹰执导、江奇涛编剧、张黎摄影,私以为在制作这部电影时张黎和江奇涛就已经有继续深入一步的想法了,这才有了《人间正道是沧桑》。当然《人间正道是沧桑》是另一个母本应该是伊琳导演的革命电影《大浪淘沙》,讲述的是一家人在大革命中选择了不同道路的故事。

而瞿恩的历史原型更加光彩夺目。和母亲与妹妹一同赴法留学时,他是蔡和森;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教官,后参与了南昌起义与广州起义时,他是恽代英;在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主持中央特科工作时,他是周恩来;在被捕后枪决,神情自若写下遗书时,他是瞿秋白……

这是共产党在建党初期一批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共产党人的集合体。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瞿恩被捕后,杨立仁威逼利诱,使出了浑身解数。拿高官厚禄来诱惑他,拿费明的照片来打动他,拿多年的交情来说服他。可瞿恩自始至终都没有动摇,从容就义。

瞿恩微笑着拒绝了一切。面对行刑的他的学生,他也没有怨恨。

瞿恩冷静、温情地说了这么一番话:「其实死是一个人的事,谁也帮不了你,对不对?在这个地球上有个中国,中国有个广州,广州就有一个黄埔军校,黄埔军校里有一个政治部,政治部里曾经有一名教官叫瞿恩。我至今认为我在那里度过的那两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我那个时候年轻,军校也年轻,国共两党都很年轻,虽说有些磕磕碰碰,但是比较今天的血雨腥风,依然是美好的,我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答案其实非常明白,那就是你们的蒋总裁,他一屁股坐到了帝国主义一边,坐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边,反共反人民,实行斩尽杀绝的白色恐怖。可惜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任何想要阻止历史前进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白,杀戮吓不倒中国共产党人,因为我们代表了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我相信未来的中国是属于劳苦大众的中国。我的话讲完了,再一次,再一次谢谢大家。」

这一段故事每每看到都很动容,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诠释这句话:「理想有两种:一种,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理想通过我而实现,纵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故事里的正面形象会在家长里短的杂事中被消解,瞿恩没有。因为这是一个彻底的浪漫主义的理想人格。理想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实现。瞿恩就是这样的理想主义者,他自己要求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因为不成为这样的人,他这一生无论得到什么都白活了,爱情、亲情、财富这些都不足以让他违背理想,若是失去了理想,他的人生将没有意义,也因此他也只能走到底。

这时的孙淳,一副眼镜,一根拐杖,一双睿智的眼睛,一口有力的台词,加上导演张黎360度的机位拍摄,让就义戏成为全剧最经典的段落。

这样一个完美的人物不会让观众觉得虚假,只会让观众觉得美好,只因为即便他犯过很多错误,所幸的是那些错误和自私全部无关。他是一个无私的人,心底无私天地宽。

《国际歌》奏起,枪声响起,瞿恩的肉体倒下,瞿恩的精神永生,他仍然活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大家心里过不去的坎。

瞿恩已逝,音容宛在。很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提到这部剧时,想到的不一定是杨立青,也许是瞿恩。

在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历史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在本剧中,每个人物都是按照这条原则塑造的。尽管这是一部革命题材历史剧,但全剧中没有一个历史上出现过的真实人物,它的所有重要人物,都有原型,并且原型不止一个。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剧情高度浓缩、让尽可能多的历史事件出现。

主角杨立青最主要的原型自然是陈赓,这一点大多数观众都看出来了。此外杨立青是湖南人,在入学前学过测绘,也因此在报考黄埔军校时被高看一眼,后来救过自己的老师瞿恩(周恩来),这与酆悌的经历是很接近的;醴陵人陈明仁参与了广东淡水之战,后来杨立青打淡水城时移植了这一段;杨立青后来成为抗大的教员,在辽沈战役时期主抓兵工生产,这是杨至成的历史;解放湖南时,杨立青劝降董建昌,而在历史上,则是萧劲光劝降程潜……

单写一个历史人物原型的话,可能观众只能看到特科、而无法看到长征,或者只能看到抗战、而无法看到根据地,因此当多个历史人物糅合在一起成为杨立青后,这个人物身上的戏就大大被增强了,人物自身的纠结、矛盾也得以放大。

杨立青的哥哥杨立仁原型也不少。从教书先生到国军军官,这是胡宗南的人生经历;从蒋介石的机要秘书到后来的国民党军队师、军政治部主任,这是邓文仪的履历;后来的中统局局长、曾经的无线电培训班负责人,并与叛变的费侠结为夫妻,显然徐恩曾与杨立仁在剧中中后期的形象很接近。

杨立青的姐姐杨立华应当是泛指,但名字可能来自瞿秋白的妻子杨之华,从这个角度看也许在设计人物时,是先定下了瞿恩,再定下的杨家兄弟姐妹。

上面提到的费侠,她在剧中被化为了林娥,而杨立仁同样爱上了林娥,只是林娥是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而费侠最终叛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林娥的儿子叫费明。此外,林娥还有一个原型是安娥,安娥是田汉的妻子,早年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打入国民党情报机构。

既然瞿恩的原型有蔡和森了,那么和他一同赴法的瞿霞的原型就必然有蔡和森的妹妹蔡畅了。瞿霞被捕时被引渡的过程和邓中夏(男)的经历很像,而被关押在牢狱中多年的戏份则应该是参考了帅孟奇。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是董建昌。董建昌在剧中是卖花布出身,张发奎入伍前也曾在染布作坊打过工,身为机会主义者,后来张发奎升任第四军军长,董建昌也担任过第四军军长,抗战时他二人的经历也比较接近;同时,董建昌最终在湖南起义,是参考的程潜。

此外还有杨立青的那一批同学们,范希亮的原型应当是宋希濂,汤沐雨的原型应当是汤恩伯。

除了这些艺术加工外,本片还在视听语言上下了很大功夫。在经过了《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中国往事》后,摄影师出身的张黎终于在《人间正道是沧桑》里达成了自己的美学体系与市场接受程度的高度吻合,再之后的《圣天门口》便不大被一些观众接受,而《人间正道是沧桑》里的许多画面构图、视频剪辑则恰到好处。

从过往的新闻访谈里我们能看到,在拍摄《人间正道是沧桑》时,张黎不会像一些导演那样将机位固定,让演员对着镜头说话就可以了,而是会360度无差别拍摄,到最后再剪辑,同时也不会只将镜头对准一个人,会突然摇向在场的其他演员,因此所有人所有角度都必须演到极致才能让张黎满意。

而在剪辑方面,张黎会不断使用黑白闪回,这是从《大明王朝1566》里就有的,这样的闪回是人物内心的自白,当说出口的话和说给自己的话不断交叉呈现时,艺术效果会成倍放大,人物的丰富程度也会增加。

顺便一说,本世纪以来最好的那一批电视剧,其中大多数有张黎这一班底的工作人员参与。《汉武大帝》和《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剪辑师是张黎的御用剪辑刘淼淼,《白鹿原》和《好家伙》的摄影师黄伟参与过张黎多部电视剧的摄影;《大清盐商》《镖门》的导演韩晓军是张黎多部电视剧的副导演……

当然,上面提到的这些人,也都参与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制作。可以说十年前的这部《人间正道是沧桑》至今依旧是一座艺术作品上的里程碑、一座高峰。

三 真实·幻影

还是让我们先把目光回到瞿恩身上。作为全剧的灵魂人物,他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国共之争的核心:农民的问题。

1926年,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里提到:「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而在次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也写了:「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电视剧第七集,黄埔三期六班的学生们跑去了瞿恩家,其中范希亮向瞿恩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目前农村,农民把田荒了,去造富人的反,出地主家的谷子,那么,这到底算不算革命?城乡那些整日游手好闲、懒惰成性的人,他们也算作无产者?农协是不是有强迫农民入会的?农协任意关押、游斗地主富农,甚至砍头而不犯法,许多农会因此被称为砍头会。中国农民一向以目光短浅、散漫而无组织、无纪律闻名,革命是不是说要依靠他们来完成?共产主义是不是把富人的东西都抢来吃光用光?」

这个问题虽然尖锐,却是迫在眉睫。——它是国共之争的开端,也是最终决定国共命运的核心问题。因为共产党是替农民和工人等穷苦人说话的,而国民党尤其是国民党右派靠的是地主乡绅和官僚资本,因此在国民革命快要成功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被摆在了桌面上。

瞿恩怎么回答的呢?瞿恩引用了毛泽东的原话:「关于近来的湖南农民运动,的确牵涉到一批湘籍军官的家庭。对此,他所了解到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部分军官说,好得很,一部分军官说,糟得很!有趣的是,说好的几乎全部是贫家子弟;而说糟的,又多半是富家子弟。想要解释这一现象,恐怕只有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学说。关于这个分析,有人已经认真地做过了,这个人,就是毛泽东。」

这段话出自《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许出于电视剧不宜讲述过多大道理的原因,也许出于谈论这个问题会对剧整体的艺术化造成损害的原因,瞿恩并没有深入探讨,而是点到为止。有兴趣的观众会顺藤摸瓜去翻到这篇文章好好阅读。

《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它并没有清楚地说明白什么是旧三民主义、什么是新三民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也没有向观众区分清楚什么是国民党右派、什么是国民党左派、什么是无党派民主人士,以及什么是共产主义者,这些主义、这些人之间的差别究竟是什么。

因此,当瞿恩就义时,《人间正道是沧桑》并没有引用瞿秋白《多余的话》的原话甚至思想,而是让瞿恩谈了主义的不同、谈了黄埔军校,将落脚点放在了黄埔军校。

这是与过往的不同。《人间正道是沧桑》是对历史的一种解释、一种诠释。一部好的历史剧一定要有自己的历史观,否则观众就只会看到一个个木偶。——而这部剧的历史观,在更大程度上达成了各流派之间的平衡。——每次对历史产生一种诠释就意味着进行一次建构,建构意味着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历史背景上。

证明这样的建构是正确的很难,但证伪很容易。

从这一点上来说,《北平无战事》做得也许比《人间正道是沧桑》更好一点。在这部剧的最后,方孟敖当着曾可达的面,最后评价蒋经国时说:「他只是个孝子。」

一个词,「孝子」,盖棺论定。整部剧花了那么大的篇幅写了蒋经国的币制改革,看似写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最后挣扎,可是最后的评价只是这个吗?

答:是的。

考虑到《北平无战事》原来打算用的名字《最后的王朝》我们就能理解了,尽管国民党看似是一个新型政党,但它依旧沿用的是旧时代的封建的、官僚的那一套,依然是一个王朝性质的政权,依然是一个私人政权。既然蒋经国只是一个孝子,蒋介石一个电话就能让蒋经国放弃,那么忠也只是对蒋介石一个人的忠。这是对国民党的评价。

在《人间正道是沧桑》里,杨立仁这个角色是有信仰的,很迷人,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但他的信仰是建立在对蒋介石的忠心之上的,这一点剧中着墨不多,也因此可以说《北平无战事》走得比它更远一点。

当然《北平无战事》并没有正面描写,我们来看一些事例。

有一本很出名的书叫《红岩》,尽管是艺术加工,但我们不妨拨开云雾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白公馆和渣滓洞。这里是中国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做出这种暴行的国民党军统,就是法西斯。

当你看到这段历史时,你绝对不会认为国共争端只是所谓的理念之争、是所谓的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兄弟阋于墙,到了后期,这已经是无恶不作的法西斯,拉壮丁、抢黄金、贪外援,这些我们都不说了,我们就来看看白公馆和渣滓洞李发生了什么。

就拿最出名的小萝卜头来说,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男,1941年生于江苏邳州,1949年9月在重庆被害,遇害时年仅8岁,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小的烈士。他在只有八个月的时候就被抓进了监狱,从此再也没有出去过,这样一个营养不良的小男孩,最后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于是大家都叫他「小萝卜头」。由于他年龄小,看守们对他不够严格,因此他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东西、传递信息和秘密情报,在门口放哨,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等。

小萝卜头为什么会进来呢?因为他的父亲宋绮云。宋绮云是中共党员,1929年由组织派到杨虎城军部工作,任中共西北特支委员,西安事变前后对杨虎城部作了大量的统战工作,为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作出了积极贡献。

1949年08月,蒋介石明知大势已去,当毛人凤问他该如何处置杨虎城等人时,蒋介石说:「早就该杀了,留着他们做什么?今天之失败,就是因为过去杀人太少了!」

09月06日,杨虎城及其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其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以及他们的幼子「小萝卜头」宋振中等一共八人在重庆戴公祠被军统特务人员用匕首捅死,并用硝镪水毁灭尸体。09月23日,杨汉秀被害于歌乐山金刚坡。10月28日,陈然、王朴等十人被公开杀于大坪刑场。11月14日,江竹筠,李青林等三十人被害于电台岚垭。11月25日,杨虎城副官阎继明、张醒民被害于梅园公路边。11月27日,「11·27大屠杀」从白公馆开始。

这次大屠杀从1949年09月06日至11月29日,共293人被杀害。

此外在国共之争中被杀害的还有游曦、李硕勋、蔡会文、徐婴、卢志英、朱念群等许许多多的烈士,这其中还有朱德的妻子伍若兰,伍若兰被杀害后,头颅被挂在赣州城门示众……

尽管《人间正道是沧桑》里有关于瞿霞被捕生不如死的段落,但是和真实的历史比起来,这一切显得似乎也没那么令人难受了。

不过,在剧中扮演瞿霞的演员柯蓝曾经在接受访谈时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口号式的理想让我们变得没有理想了。而现在我又重新开始反思自己的青春期,重新规划下半生的活法。」

这个转变就来自《人间正道是沧桑》。通过这部剧,她开始理解她的爷爷和奶奶那一辈人的事情,她的爷爷是开国上将钟期光,奶奶是经历过战火的凌奔。只有当她自己经历了那一段历史时,她才能明白并理解祖辈们当年的选择。

这也是这部剧想要传达的点:信仰。

拥有信仰是这部剧最想表达的,也因此它放弃了原先的描述方式,转而歌颂瞿恩,让杨立青在杨立仁、董建昌和瞿恩的多重碰撞中,最终坚定地站在了瞿恩这一边。

观众也会有自己的选择,这就足够了。

毕竟《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一部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不见得要承担所有的命题,它有自己的表达、有自己的美学,这足以使得我们对它高看一眼。只是真实的历史并不是完全如此,这一点是需要特地标明的。

结语 天若有情天亦老

正如全文所说的那样,《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艺术价值与政治价值都很高。它以高度凝练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了上世纪上半叶那样一群人为何做出他们的那些选择,在高度艺术化的同时,做出适当的历史改编是我们认可的,如果完全执着于历史的还原,那么可以推荐「大决战」三部曲。

之所以特地说《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政治价值,因为它表达了主创的一次诠释。首先它解决了革命题材难以写进观众心中的问题,让观众开始真正思考关乎信仰的一切;其次它完成了一次「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如果上天也是有感情的,那么他也会随着岁月蹉跎而老去。

有一部由张国立、陈宝国、马少骅主演的电视剧《原乡》,讲述的是一批跟着国民党来到台湾的老兵想回家却不得的故事,在全片高潮处,张国立扮演的洪根生说了这样一句话,彻底击溃了所有人的心理防线:「想回家见老娘的,举个手。」

2012年获得过感动中国人物的高秉涵,49年离开家乡,那天母亲送他到东关外上车,九月石榴刚熟,外婆摘了一颗,塞在他手里,大石榴已经熟得裂开了口,小孩子看着鲜红晶亮的榴籽,忍不住低头吃了一把,这一口的功夫,同学推他:「你妈喊你。」

他一扭头,车已经拐过弯,他妈再也看不到了。

高秉涵说:「我这一辈子再也不吃石榴。」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不足以谈人生。

在编剧江奇涛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原小说最后,是这样一幕——

一位老人看着连战访问大陆的新闻感慨地说:「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杨立青将军一九八八年病逝于北京。 杨立仁先生一九九六年病逝于台北。 杨立华女士二零零一年病逝于台北。 他们都遗憾地未能看到重聚的这一天,但他们的后代彼此都保持着来往。

在已经过去了快七十年的今天,当我们远眺对岸时,我们更应该主动伸出手,跟那些真真假假的杨立仁们说:「欢迎回家。」


本文刊载于澎湃新闻「有戏」栏目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我写,你看。

 4 ) 观后感

这部剧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次看都有不同的体会。温故而知新,初次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再看就是人物情感纠结,而今则可品味其中政治、历史问题的深层涵义。

大到国家、民族大意,小到家庭、亲情以及爱情,透过人物一生的经历,感受属于那个年代的酸甜苦辣。对于政治上有些大问题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想不明白,但可以每次都理解更深一点。有些人在网上大谈特谈政治,对历史人物评头品足,殊不知自己的世界只有井口般大小,当然“有些人”也包括自己。 在某一天的某一刻,你我就可能扮演了其中的一个角色,而怎样做才能是一个三观正的“四有青年”,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成熟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心智的成熟和自己对世界上万物的认识的增长。少一些戾气,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切不可炫耀自己的无知。涵养和视野是靠自己去慢慢积累、开阔的,对历史和政治的认识也要逐步得走向成熟。羡慕那些有远大抱负怀揣梦想的人,现在只希望自己每天都能进步一点。

 5 ) 沧桑之一——恨君不是董建昌

很多人都会喜欢董,但是剧终的时候,立华却选择弃他而去。

他见到立青,邀他晚上共饮,穿了美式军装有着斜口袋衬衫的董,样貌比剧中前面苍老了,模样算的上帅气的中年男人;立青穿了解放军的衣服,仿佛不懂情感毫无情调的样子。我深深的感慨,诉衷情的董选错了对象,可是他还能找谁呢?立华竟然其他而且了。当看到杨家的家谱上,有他的名字时,他的脸更加沧桑了,笑容里近乎能看到“慈祥”二字,也就是老态……

 

从始至终,董是唯一一个不被利用,不盲从、不冲动的人。

之于瞿恩,剧终已见高下,虽然更多的人喜欢把瞿恩与董分列“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的标签。

廖仲恺被暗杀,立华是目击者。惊恐万状的立华在董面前显示出她最最真实无助,而董立时给予最客观与安全的建议和忠告,甚至是近乎要求和命令的——一如一个作为铁肩的男人该做的那样;

 

而瞿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瞿恩,在由于其ccp的中立身份而被蒋要求来调查此案,明知各方利益与不能改变的结局,而一定要为所谓的证词,而让立华站出来。且立华深为其动。

 

作为欣赏她、喜欢她,且要呵护她的董,此时似乎并不为立华的情感偏移而扯出什么不良情绪。只是很得体的找瞿恩谈此事,希望他权衡考虑。然而,理想主义者瞿恩愤怒了,受伤了,或者更多的是因为受伤而愤怒,于是迁怒与立华,给她冷脸,剧中瞿带着心事上了战场,在惠州城下准备赴死攻城时,巧遇立仁,希望立仁带留言给立华,话说道一半,被立仁拒绝(希望他能生还)。这算是一次死前托话,而后来瞿恩真的被杀前,托话的又是立仁,这个是后话。

 

另外,再说瞿的临终遗言吧,惠州城下的未遂是给立华;真的那次是给儿子非明。可是,这个时候看似因他误终生的至少还有两个女人吧,立华和林娥,却没有只言片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许他真的把所有情感投注与他的主义(那个浪漫而虚无飘渺的东西,尤其是以今天的情形来看),而对面对他的真切的不能再真切的在他的生命里绽放的女人,此时都淡漠了遥远了。

 

立青带林娥回家结婚的时候,董不在。不明白编剧为啥让他缺席,剧中真正热爱生活,且擅长生活的那个人缺席了,这个最生活化的情节。不懂情感的立青,和隐忍且自伤的立仁还有心情在旁观中复杂,在复杂中惊悚于宿命的立华,焦灼的熬过了那个时刻。其中,有一个情节:立华在布置好的新房中,一边铺床一边与林娥闲谈。

立华先说,被面是某某夫人送的,现在的重庆物资紧缺,也只能将就了;又说到战争所致重庆容纳了早已超过其容量的居民,物价超贵;再接着说道,家里的事情,立仁从来不管,她的薪资到到黑市买了高价粮,一家老小要吃要喝……

“长子”之名时刻印烙于立仁心里,但他忽视了家庭中细节的东西;而反倒是董的另一个细节让他这个未名的女婿更显得爱生活与重视家庭,那就是帮杨家挖防空洞,举着铁锹。

就在董给杨家挖防空洞的时候,立仁同样在应对日本的轰炸机,但是细节于家中的,董表达了。

当然,董也并非胸无大志的居家男人,更有一个情节,汽车使到杨家,董从车内下来,细心交代司机:明天一早,还是这里,你来接我。我们尽量一天赶回去。

回哪里?当然是回董的战区。对战事情,董在间隙,长途行车回来立华家短聚,且这个家并非立华一人,是立华一家老小。也仅仅一天。
怎么评价呢?如果用铁胆柔肠是不是太矫情了?

之于立华,董有欣赏、有爱慕,更有呵护。忽然想起苏婷的《致橡树》,如果说董对于立华,他一直把希望立华是他身边的一株木棉,而非藤萝。
客观的讲,才华也好容貌也好,立华之所以成为监察委员,之所以拥有去苏联读书的机会,董的支持不容忽视。包括立华的所支持的杨家,难怪杨家老爷子一定要把董写入家谱。




说个很俗套的话:对于当下社会里,一众小女子又要自我价值实现,又要情感完满,那么大约把她们的男伴拿来与董对比,无非得出一句话——恨君不是董建昌。
 

 

 6 ) 转载:时代的底色

 没法不注意到它是张黎的作品,他的《走向共和》与《人间正道是沧桑》恰是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一头一尾。
  该剧和走向共和一样也会引起争议,但走向上刚好相反,走向共和是不合正统的新意太多,颠覆性太强。而人间正道是沧桑恰恰会是正统教科书的电教版,没有新意。
  
  其实这出戏既宏大又细腻,同样的事件描写角度就立求新,然后在一些细节里他以微言大义的方式轻声细语地呈现了历史的复杂与多样,惊鸿一现,决不展开,需要你仔细去听和想才会发觉这部戏里内涵丰富得快盛不下了。关键你要有双会看的眼睛。题材出新意的有:
  1、首次大篇幅描写了黄埔军校,国共第一次合作中的东征与北伐。
  2、土地革命时期则以中央在上海的地下活动为主线,描写了中共特科的传奇经历。以往作品仅暗算和陈庚大将有过描写,但没他写得全面。
  3、抗战前后,着重点放在了国共合作有交集的部分,如共产党改编的谈判,陪都重庆的空战合作,闪击延安。
  4、解放战争中东北战场:复杂的国际形势,美国军调与苏军存在;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当时中共最现代化的军工生产,肯定了先进武器在解放战争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将历史的真实叙述周全了。
  贯穿始终的两条线: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辽沈战役中的情报战;红军与抗战时期的军校与黄埔军校的遥相呼应。
  国民党抗战的正面描写了重庆轰炸与空战,间谍战则选择了淞沪保卫战。重庆空战与密码战已有谍战剧表现过了,但人间更有历史真实感和容量。
  仅这些题材取新的描写就已经非常繁杂头绪众多了,要让情节前后呼应而人物描写连贯又丰满就很不好协调,因此人物始终让人觉得写得不够足额足量。国民党的部分以新吸引人,但我以为抗大实习段落和军工段落描述最为鲜活与丰满,白凤兰的农民义军段落最为画龙点睛,可能与这方面的材料占有与发掘更多而且语境相通所以容易写得活。国民党方面明显在鲜活性上差一些。
  
  张黎从来关注大题材,大开大阖,尤其偏爱以家庭个人角度诠释历史。而这个故事所取的家庭关系,人物安排,关系走向几乎含有历史的象征意义,而有些台词近乎谶语。
  1. 长幼子之序正与国共革命时的关系与前后顺序一致。
  2. 柔性而包容的女性在兄弟势同水火的争斗尽全力缓冲了彼此的致命伤害,她始终是这两个浪子同时可倚靠的后背,体现了亲情之外的理智之光与道德坚守,她才是这个家最重要的粘和剂。
  3. 立青最终成家立业,儿女成双;而立仁孑然一身后继无人;立华的后人终究仍与立青的孩子同出一个血脉。个人与党派和国家的命运几乎同此喻。
  谶语:家中的逆子—逆子不败家
   中华民族两个最好的导师,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敌人—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美国
   国民党之于共产党--最好的兄弟,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敌人
   大海是有自净能力的—中华民族本身才是真正的大海,要相信民族的智慧,敬畏历史
  

  之二
  最欣赏白凤兰这个段落,摆脱了具体历史真实的束缚,仅用寥寥几笔竟能如此传神而到位地叙述了中国革命的根本。
  最触动人的一段是范锡亮与立青这段对白。立青上山在白凤兰那儿任党代表,立青向被俘的范希亮索要军需物资,范责备立青堕落成真正的土匪了,立青没有任何愧疚地回应,如果是那就是了,你看看他们都是什么人,真正老实巴交的农民,只是没交再交不起的租,讨还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还乡团怎么对待他们的,逼得人没有活路了才上山当的土匪,你们正规军就在剿杀这样的土匪(大意)。
  乍看在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但我却以为这段对白说明了立青这样的人为什么会坚持,会和他们坚持,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这个时候他不再激于义愤,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天地良心,是社会良知的坚守,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的承担。为什么中共在全社会层面一直有朋友,不是策略手段,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中始终有着对于公正公平的追求,各阶层有良知的人群再不同意中共的暴力手段,但仍有一个共识基础,那就是中国的土地制度要改革,农民问题确实是个问题。
  
  在知识界这个声音就一直没有停歇过,费孝通1936年写就的《江村经济》中这样描述:“中国的土地问题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国民党政府在纸上写了种种诺言和政策,但事实上,它把绝大部分收入都耗费用于反共运动,所以它不可能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和措施来进行改革,而共产党运动的实质,正如我所指出的,是由于农村对土地制不满而引起的一种反抗,尽管各方提出各种理由,但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农民的境况是越来越糟糕了。
  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但这种改革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因为它是解除农民痛苦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它将给农民以喘息的机会,排除了引起“反叛”的原因,才得以团结一切力量寻求工业发展的道路。”《江村经济》是费孝通留英的社会学博士论文,1938年以英文版成书首次发表后再版多次,在西方社会学界极富盛名。
  
  而《乡土中国》集结了他更多的抗战期间与战后的多篇实时发表的文章,中国土地必须变革的经济和政治原因,必要性,改良策略以及在国家文明转型中的作用他的研究结果是这样的:
  “乡土经济中土地问题早已存在,但是在传统经济中却有一道防线挡住了…佃户和地主中间的严重冲突。这道防线是乡土工业。一个自己没有土地的佃户,在男耕女织的农工合作下,勉强能达到他们生活的小康水准,地主们可以收取正产量一半的地租不引起农民们的反抗。乡土工业的衰落由于它和西洋机器工业竞争的结果。贫穷跟着乡土工业的衰落侵入乡村,一家的生活压在土地上了,…早就潜伏着的土地问题暴露了。不饥不寒是民生的最低水准,如果人有生存的权利,也就应当承认争取这水准是公道而且合理的。可是中国不停地在被解除它原有的工业生产力,小康的降而为小贫,小贫的降而为大贫,大贫的铤而走险……农民们在要求回复失去了的生活水准。破坏乡土工业的力量是深入的、遥远、庞大、有力的,它背后还有着巨舰大炮,“帝国主义”,有组织的,而且是现代化的。缺乏团结力,缺乏科学知识,分散在乡村里兼营着农业的传统工人,对于这个力量怎能抗得住,可是地主的势力,和外来工业势力相比,却脆弱得多,于是为了生存不能不奋斗的农民挑选了地主做对象。”
  他几乎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呼吁上层实行切实可行的改良,恳求地主放弃不合理的利益,努力转型为国家也为自身寻求生路。
  “当西洋工业势力侵入打击中国乡土工业时,地主们…就应当勇敢地迎战。这战线上要不能获胜,他们的生存总难维持,不论直接清算他的是谁。和农民“不饥不寒”的水准去对抗是徒劳无功的,只有承认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而在土地之外另谋出路,在已经成熟的西洋侵略性的工业经济的摊头,要确立我们民族工业的阵地,…还得依赖有耐苦的农民以生活程度来和西洋劳工相竞争--这是从经济上说的。从政治上说,西洋工业背后随时可以转变为军事侵略的政治压力,也必须以国内的政治安定和统一才能应付,那更需要国民中80%以上的农民的支持。…地主阶层…只有以放弃地租为条件来和农民共同克服这危机。”
  1936年时还只是偏远乡村上空的晴空霹雳这时已经成为席卷全国的暴风骤雨了。说实话,很佩服的倒不是他对于土地改革给出了社会学方面的理由,而在于他点到了土地制度变革的根本意义与中国实现工业化的紧密关联,退租和平均地权并非现代农业的终极目标,退回小农经济是让农民休养生息,以便为国家提供工业化必需的稳定的社会基础与农业基础。与中共日后的路径完全一致。
  
  

  之三
  超越个人与自身阶层的利害得失,为底层弱势人群谋利益的,叫社会的良知;背叛个体家族利益与本阶层既得权利与利益而追求社会公正的叫高尚;能同时具备以上两种认识,抛弃自我进而负担起民族,国家历史责任的叫崇高。纵向看中国,孙中山是,蔡锷是,毛泽东是,周恩来都是。横向放眼世界,胡志明是,尼赫鲁是。
  尤其是尼赫鲁,婆罗门种姓家庭,父辈起即为律师,家庭豪富,其父拥有的住宅欢乐宫(1900年之时)是维多利亚式建筑,有大阳台,圆柱、拱门,玫瑰盛开的花园,修葺一新的草坪,齐根平整的糙球坪和网球场,还有一湾游泳池。十几岁时父亲能携其赴柏林的特蒙伯霍夫机场观看飞机着陆表演。无论是在旧传统下还是殖民社会里,家族都是上等阶层,既得利益者,职业收入丰厚,前途光明。本人在英国哈罗学校(丘吉尔的母校),剑桥学习,修法学后获英国律师资格,7年纯正英式贵族教育,回印度在家乡的高等法院任辩护律师,真可谓往来无白丁。他选择为印度独立和改变社会不平等而奔走后,抛弃了律师职业,捐出家产欢乐宫作为党产。因从事的事业先后八次被捕入狱,父亲,妻子,妹妹都曾被捕入狱,年迈母亲在游行中被警察乱棒毒打。说实话,仅就牺牲如此之大的既得利益和放弃如此高的社会地位而言,我还真没在中国高层革命者中找到一个,国共都算上也没有。要不是一百多年里中国总算还出了些人物,不然真对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彻底没信心了。
  
  我以为立青这个人物说清了一个刻意缩小的事实,无论国共两党主导的哪一场中国变革,都是由知识阶层(指广义的知识阶层非职业)引领和发起的,他们才是中国社会变革的诱因与掌舵者,而这个群体的思想境界与实践能力是社会变革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不怀疑毛泽东对人民群众力量推崇备至的真诚,但是揭开历史的面纱,正是中共对于大众力量的头脑作用,中国革命才没有成为一场农民起义,传统意义的改朝换代,而是开始进入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独立与文明类型转换时期。
  民族、国家决不能缺少这个群体(也有人用精英阶层这个称谓,总之是指其责任承担而言,不指其社会职业与地位)。其实中华文明能历经千年而不绝,很大的原因是中国在历史的转折时期,总会有这样一个群体充当起文明延续制度重建的再生细胞,尽管有专家批评说中国封建社会总是在复制,进步缺缺。但这总比被野蛮民族攻城掠地后从文明进入荒芜要好吧。
  从时间纵向上看,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其实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努力的延续。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任务不光是争取民族国家独立,还有一个全新的考验,完成文明转型与进步,从农业文明进步到工业文明。
  传统知识阶层在这个转型期(1900年前)的表现令人失望,而清朝统治阶层是最大罪魁,基于自己小团体或是民族私利而错失1900年以前的变革时间窗口。知识阶层抱残守缺,形不成改革的中坚力量或是强大社会氛围,最终中国的社会变革只能依靠外来输入性“病毒”才最终完成。
  缺失了引领性的知识阶层,中国社会的反应就好象是没有头脑的躯体在作痛苦的挣扎,太平天国义和团就属此类,他们解不开文明进步这道题,他们的社会地位,自身经历与眼界决定了他们只能回头向过去寻求出路。现在有许多声音在嘲笑甚至猛批他们的愚昧与野蛮,这是极不公平的,这个阶层是社会所有压力与矛盾的最大承受者,基于无法承受之重而生成的反抗是社会压力释放的必然,而寻找面向未来之路不是他们的责任,也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当时中国已经伤痕累累了,头脑却停摆找不到新路,如果连负伤吃痛后基本的生理反应都没有,这个民族就没有血性了。
  
  以日本同时期由下层推动最终自上而下完成的明治维新为座标,中国的清朝统治阶层与当时的知识阶层要对中国六十多年的苦难负最大责任。
  当日本这个座标树立之后,中国近代史的两个特征就此形成。自此以后的所有变革都是输入性“病毒”,再无内部主动与渐进改良之路可走。中华文化本身不再能支持中国知识阶层拥有引领新时代的能力,只有深刻理解和明瞭独立与进步两大任务的群体才能挑起这副重担,他们的知识必须经过西方文明的重构,这个人群必然是知识阶层,然后还必须是接触西方文明的那个群体。另一个特征也因输入式外来式的特征而不可避免,那就是暴力革命传统。就这样中华民族从此开始面对
  两个最好的导师,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敌人—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美国。
  
 
  

作者:丰满充气的娃娃 回复日期:2009-06-08 17:01:54 
  之一:一直有很深的黄埔情结,总算有人拍了一些黄埔,毕竟那是中国最早的正规军校。有些人从黄埔开始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二十几年,真不容易啊!
  
  之二:当我们能非常客观全面的了解历史,了解每一个阶层,每一个党派、每一个主义,甚至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说出瞿恩的感悟“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不是灌输出来的。
  客观的记叙历史和表现历史多么重要。
  惜司马迁等虽受酷刑,但中国几千年史毕竟被较正常地保留下来了。
  
  之三:感觉周、毛正是因为横垮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等多个阶层和经历,才在道路的选择上有了清晰和深刻的认识。靠良知有些崇高,不如说有切身经历,既上过也下过,才感同身受,有大同之心。
  知识阶层正是上下层的纽带,所以义无反顾地需要担当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就算不主动选择,也要被历史所选择。
 

 

作者:骨咪纹 回复日期:2009-06-10 10:00:50 
  RE:丰满充气的娃娃
  
  电视剧评论写成这样有些不伦不类,但的确因此剧而起,有感而发。有许多内容写了一半觉得过严肃扔着。
  虽称娃娃但很成熟。
  我以为中共的领导层至少分三层:农民本色的底层,基于自身利益的觉悟。中小知识阶层的高层中的中低层,如林彪陈赓之辈,个人感觉朱德刘志丹这些也算是这一阶层,个人道路本有多种选择,主义一知半解,这时常识性的判断与个人品质就起很大作用。这批人很重要是中枢。最后才是毛周之高层,他们是既有信仰又有创新力的阶层,尽管本无意创新,但属于事到临头逼得出来的那种。
  
  看了很多论坛的贴子,觉得太缺两样东西,事实依据和多角度的比较。很想说声给个依据先。所以在文中写了很多依据性的东西,不做过多评述。
  
 

作者:骨咪纹 回复日期:2009-06-14 14:22:01 
  Re:充气娃娃
  是的,视角有了变化,虽然前后不统一。
  
  这段历史以往的视角基本是中共的,而现在人们可以从民族国家相对超然的高度而非敌手角度非左即右的来看国共双方的行为,从国际格局来看国共之争结局的对于中国地位之意义。我以为将来国民党盖棺定论恐怕只能由大陆承担,无法承认同为中华民族,从政党意义上就意味着绝后了。而从民意上说,国共争功抗战前提抗日为功,如果这段记忆化成了东亚战争和南洋战争,亲属灵位供奉在日本靖国神社,还有什么共同语言呢。
  
  这段历史第一个感概是残酷,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质疑它是否为民族之悲剧,第二个感概是巨大,因此而产生变革的广度与深度无可比拟(建国后的经济建设直至改革开放都是它的延续)。放到一个更长的历史时空看,孙中山之于清王朝,蒋介石之于北洋军阀,中共之于国民党,一浪高过一浪,后浪推着前浪,中华民族以一种非常中国化又极具时代特色的方式在重生,整个民族生命力被不断唤醒,不断凝聚,不断整合民族的力量来应对挑战,内外格局都需要中华大统出现更合适的守护者。这么多用生命填写的选票推举出这样的政治精英,世界级的领导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强的军队,付出多少生命代价才煅造出以弱胜强的军队气质,它的力量属于全民族。
  
  作为全民族神器的持有者而非主义或政党的基点,心态不同角度就会宽广,所有为民族流的血,甚至是正面而健康的对手竞争的意义都将被肯定,当然要正视其中的残忍与极端,会作为教训与警戒而存在,而不仅仅是敌人的罪行。我以为这个角度符合历史。
  
  
  
  这段历史将超越意识形态成为传奇,主义不能涵盖它的全部,它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
  
  就政党和政治力量而言,过去只偏重了本体的意志力与主观努力,好象某一方可以单方主导历史,忽略了刺激-反应-再应对-再反应的过程--国民党对待中共的手段与方式煅造了中共。正是它的大开杀戒与毫不妥协替中共完成了人员的筛选与组成结构的彻底变更,帮他作了斗争方式与道路的选择,无意中逼使他完成了对苏联的断奶,完成了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头脑,与中国的社会最重要的基石――农民浑然一体,拥有了撼动旧基石,重塑新基础的安全保障。国民党的挑战激发出了中共非比寻常的创造力,而在这个挑战与应对的互动中,国民党几乎没有成长。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中共最好的敌人,国民党成就了中共。漫长夯实了基础,苦难成就了辉煌。同时国民党也为中共立下了超越的标杆。
  
  (对手或是敌人成就了你,特别在比较印度独立过程中感受最深。同为英殖民地,白人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均走宪政授权而和平取得独立,印度宪政授权走不通,只能走抵抗之路;而英殖民地政体与国民党政体对待对手截然不同的方式,也造就了两种不同的革命之路。)
  
之二
  
  就国家而言,我不同意内耗无谓之说。作为世界格局中的民族国家,处在主义决定阵营,合纵连横同时又接阵对垒的二十世纪,浪漫理想与残酷现实,导师与对手的双重性,应对民族国家对手的挑战构成了民族的需求。民族也是有生命体的,所有的合力才完成了历史,这份选择是全民族的,光荣与苦难也归属全民族,只见个别不见整体力量不对,过溢过贬更没必要。
  
  被这部戏带动着一步步去了解历史的细节与背景:瞿秋白多余的话,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出身,职业与革命背景与印度之比较,中印不同道路的选择,同盟会的革命史,中共土地革命全部的沿革,国民党土地制度改革的夭折,抗战时期中共军政民三合一的对抗形态,苏联与国共两党和中国国家的恩怨情仇,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延安的美军观察组的见闻,抗战前后苏日与美日的涉华事件,苏美对华援助,尼克松与基辛格对世界与中国的见解与判断,中印边境战争;再被牵引到中国的边疆与民族问题,外蒙独立,内蒙自治,新疆的三江革命(或称叛乱),马仲英的河湟之变,云贵30万少数民族基督徒的精神领袖――柏格理。
  
  走完这一遍长出一口气,世界风云诡谲,国内波涛汹涌,挑战非比寻常,回应能力也要超凡,历史的公正与无情正在此点,他的标准是做到而不是想到。统观整个革命史,一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历史选择的是人,更合适的人。真正敬佩的是中华民族还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用自身的精血在养育与筛选合适的人选,直到这样一股政治力量慢慢生成。他们逐步具备了创新力,拥有大胆实践力,有极强的纠偏的能力,在本土的根基扎得最深,可以开启最大的民族能量,所有用生命撞击凝聚成的经历,经历转化成经验养育成就了这批人,他们信仰共产主义,民族选择了扛着红旗的这群人,不是这面旗,更不是道路。直到49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乃至列宁主义都还没法在中国真正落地呢,中共走的都是自己的路哪里是马列之路,中共是农村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三大法宝的原创者,哪条是从马列原理中推导出来的。所以有句话是至理名言:我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似我者死,活学我者生。
  
  民族选择了勇于试新试错的人,又有自我纠偏能力的人,没有最对只有更合适(现实从来有很多选项不是只有华山一条路,谁应对更好谁正确而不是反之;合力造就历史,哪有先验设计的主观道路行得通)。中华民族这项选择的正确要历经中苏蜜月,中美朝鲜战争,中苏论战,中美和解直至中苏再度握手才能看得更透彻,从苏联模式的追英赶美,直至向西方经济模式转型,这项选择的红利一直支撑中国完成了多次巨大的转轨。
  
  余秋雨有个比喻,中华民族是个马拉松选手,一个个曾与中华民族同行的古老文明都消失了。而这个马拉松选手冲进了一个短跑运动会,必须与短跑运动员赛短跑。深以为然,中华民族要想不进博物馆享受固化的荣耀,就不能再向后看,必须向前冲,哪怕已精疲力尽,哪怕咬碎钢牙也要重抖擞,而且文明的厚度,历史的沉淀转化成的民族自尊心也不允许我们停留在排尾,甚至只是二三流的国家。这就是整整百年中华民族承受脱胎换骨式巨变的内在动力与生命力。
  

 短评

八十多的爷爷看完了说是这辈子看过的唯一一部让他感动的说那个年代的电视剧。

7分钟前
  • 甜蜜的生活
  • 力荐

十年前还能有这样的献礼剧,十年后的今天已经不知道要献上什么才能苟活。原来因为中青年女演员出戏给的4星,如今还给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5星。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理想:一种,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

9分钟前
  • Mumu
  • 力荐

台词还真有些功底

12分钟前
  • 北影厂彪哥
  • 推荐

心疼立仁啊,最后孑然一身。亲情不可求,爱情不可得,只有立华关心他,好在他还有立华。

14分钟前
  • 荷清橙
  • 力荐

好棒啊都是演技派

16分钟前
  • 豆友141814094
  • 力荐

家庭档,我多么喜欢立仁和董建昌。学生头激萌。

17分钟前
  • 有必要
  • 推荐

朋友的推荐,挺棒的一部片子,情义 付出……

20分钟前
  • 唐潮人
  • 推荐

挺好看的

24分钟前
  • 紫苏
  • 力荐

被嫌弃的杨立仁的一生+霸道老董爱上我+人人都爱杨立青。我为什么现在才看孙漂亮的戏,综艺真的害人太深😂最喜欢看立仁立华互相扎心互相伤害了,甚至有点想磕这对骨科。最后很认真地问一句:怎样才能嫁给董建昌?

25分钟前
  • Sekiiii
  • 力荐

我第一次看内陆咱自己拍的电视剧流眼泪了。。。。。

28分钟前
  • 王呆呆
  • 力荐

当时在电视上看的,最爱的还是立仁,相较立青他显得更简单更纯粹。立仁一直坚信这一件事虽然最后还是离开了大陆,但我坚信他就算如此他也不会动摇的。立仁的扮演者黄志中很多电视都不错的。

32分钟前
  • 股神看不懂
  • 力荐

儿时不懂事,只能浅薄地说出导演在剧中的拍摄手法多么巧妙。主演和一众配角之间的对手戏多么精彩长大了,才知道。我感动的,是那个时代大环境下家族与历史交融的兴衰史。是那时无法详谈对错的政治立场,是面对政见不同却依然无法割舍的亲情。多少年过去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无愧于我心中的经典二字。

37分钟前
  • 武井咲
  • 力荐

背景史实上确实有不少可商榷的地方,但总体上实在是太好,隐喻太多,可解读的角度也太多。政治就不多说了。只说这类历史剧我最讨厌感情戏,然而这部却好,完全没有同志之类取悦观众的东西,都是直男直女,爱憎分明,男人有担当有情义,女人有奉献有独立。主角孙红雷演的最差,其他都好,张志坚尤其好。

38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立仁……所有的……都是為了你,啊……其余的……不論啦。。。

42分钟前
  • 松如
  • 推荐

黄志忠在这部剧里光芒太耀眼,演技盖过所有人

47分钟前
  • 火星小丸子
  • 力荐

这才是戏骨

48分钟前
  • 猫先生
  • 力荐

杨立仁是我心中完美男人的典范……够Man!

52分钟前
  • 陳抄書
  • 力荐

女演员太差,男演员不错。最喜欢杨立仁。其次是董建昌。

54分钟前
  • flyinsummer
  • 力荐

好赞的战争片

59分钟前
  • 美美哒Cindy
  • 力荐

这部剧涵盖的内容很广,讲了一大家子的事儿,覆盖了亲情、友情、爱情,每个人的选择和挣扎都演的不错。

1小时前
  •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