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完前几集,作为节目老粉,我觉得这季的精彩程度远不如前两季。
最大的问题是嘉宾(不是嘉宾本人,而是艺人统筹上)。idols+演员+歌手+脱口秀演员+救场的老狼这个嘉宾阵容简直是一锅乱炖,嘉宾之间不熟,嘉宾和常驻嘉宾之间不熟,话都聊不到一起去,尴尬的沉默,这不是向往的生活,是上。综。艺。
第二,嘉宾们太熟悉既定模式了,来了就干活,没挣扎,也没讨价还价,更没反差,大家都是好孩子,怎么看怎么像打工换饭的固定模式,之前几季的各种斗智斗勇斗嘴偷懒多好玩呀。
第三,节目内容没有太多新意,到现在为止无非就是怀旧,还有青春?这两个话题在前两季探讨的其实够多了,这一季嘉宾不太熟就没有什么其他好聊的。对比一下,李冰冰和任泉聊起彼此的人生那叫一个熟悉和自然,05级超女之间并没有这样的友谊,强行聚在一起就只是为了怀旧了,感动的是自己而不是观众;武大靖和韩天宇都是同一领域的在役运动员,聊滑冰啊训练啊生活啊都很生动,还有大华神来之笔说佩服他们,这一期科科,璇儿还有个企业家,你让他们聊啥?真的很尴尬。
第四,也是我觉得最要命的,这季还束缚了常驻嘉宾的手脚。每一期的嘉宾都那么多,黄老师何老师都在干活干活干活,出门遛遛啊逛逛街啊串串门都没有,怎么会有生活的气息呢?
总而言之,节目模式固定,嘉宾阵容混乱,上综艺的痕迹重了,生活气息少了,看头也就没那么多了。
到现在觉得最好看的是陈伟霆张钧甯那期,这必须得归功优秀(沙雕)的嘉宾。陈伟霆就是来玩的,没有陌生人,非常放得开,于是也就格外的可爱。我女神那个艾灸真的绝了,这才是生活好吗,平时喜欢养生就在这里养生,喜欢运动就早起运动,按照喜欢的方式去做啊!
子枫太圈粉了,安安静静的,一点都不做作也不刻意,有想做的事情就积极跟上去,有话抛过来就聊一聊,不然就乖乖的呆在一边喝奶,就是家里的小妹妹呀。
彭彭也很好,充满灵气并且没有包袱的大男孩,干活啊吃饭啊和人沟通啊都很真实,就给人感觉在自己家生活一样。
毛不易那首歌出来的时候还是把我惹哭了,平凡也温馨,平凡也动人,节目还是有这些生活的光环出现,也挺好。
最后,强烈思念大华,这个油腻的帅哥贡献了太多节目的神来之笔了。希望大华能作为个惊喜闪现下,我赌黄磊何炅会哭哭。
一直很喜欢向往的生活,觉得很舒服,让人觉得宁静舒适。
而且以前一直觉得大华太过于喧嚣,反而有点破坏剧中宁静的氛围。可是这一季少了大华却发现,氛围冷却了不少。
一直追赶的热流会让剧组邀请更多的人,更多的流量,反倒是失去了原来的悠闲宁静,每个带着任务来的人,确实是优秀的,但就是感觉不符合这部剧的基调。
当宁静混进了城市的喧嚣,再多的抒情也没办法让人感觉到舒适,暂时放下现实的烦忧了。
《向往的生活》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档综艺,我甚是还想过要去那实习。
但这一季,我一期都没看下去。
《向往的生活》是以“慢综艺”的模式呈现的,重点就在于“生活“二字。前两季主打的也一直是“安逸”、“悠闲”的关键词。而到了这一季反而变成一种快销式的“农家乐”。
根本原因:流量太多。
不是说流量不好,而是流量明星更像是娱乐化生产中的“商品“,固定的人设给他们带来了天生的疏离感。而一个半小时的时长,和与日俱增的嘉宾量,均分到各个明星头上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呢?无非是走个过场罢了。
显而易见的变化就在于,原来的晚间围坐“茶话会”已经变成了新朋友们的“快乐大本营”。快乐大本营在这里不是贬义词,而是放在以生活感为主的慢综艺里,显得不伦不类。
黄磊、彭昱畅、张子枫这种非偶像派的演员们又和流量明星圈子不同,每期来的人几乎都是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人又能要求他们聊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向往的生活》另一大亮点就是所有mc都有着极好的国民度和路人好感,但他们走得都不是综艺感极强的mc人设,很难像大华一样调动起流量明星的娱乐点来,而自身的亮点又被流量明星的大量堆砌压了下去。
好感度mc和流量明星两个节目加分项错误叠加在一起造成了反作用。
放弃第三季的《向往的生活》了,初心偏了,很难改了。
可怜的大华,从第一季被骂到第三季!!!一、二季被骂我可以理解,毕竟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大华,况且第一季的大华确实有点用力过猛,当然第二季的大华就好多了,给观众带来了很多乐趣!第三季是为什么呢?
本来不想“洗白”大华,一个明星和我现实生活也没多大关系,可这么一个善良的孩子,被喷子这么任意羞辱,真的有点看不下去!
看了向往的生活前两季,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原来偶像明星也可以这样,再看下去,就被大华的才能折服,尤其是和吕思清大师配合拉小提琴,导致我彻底沦陷。这么有闪光点的人,却被喷子骂成这样,套用颜王的一句话“你是不是看那些无才无德无演技的明星看傻了”!
第一季里面,狂喷大华好色、花心、油腻、傻X、是个猥琐男,我特么的也是醉醉的了,只要脑仁大于松子的人都明白,这就是综艺人设。三个家人,领着一群动物,来了客人你让谁去活跃气氛?黄磊老师还是何炅老师?还是让导演上?还是让摄像大哥上?都有点脑子吧!(当然我不否认大华活跃气氛的方式或许有问题,但是也不至于被骂成这样吧!向往的生活开播前,你们家的祖坟是不是没了!)以上人设如果都是真的,你会觉得他8年没女友,没绯闻吗?我都觉得大华性取向是不是有问题😛😛
骂大华跪舔王中磊那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综艺效果。前面大华和黄磊老师进行了10多分钟的铺垫,说来的客人要凶他,不客气喽!结果来的是BOSS,马上服软,这手法在综艺节目里屡见不鲜。喷子们当真他们不知道来的嘉宾是谁吗?喷子们也太傻白甜了吧!这智商就不要看如此“烧脑”的综艺了,去看看天线宝宝不好吗?!?至于和王中磊说自己孤独,也是为了后面那个女嘉宾铺路(不得不说何炅老师真的暖,有任何机会都愿意带没什么名气的后辈出镜,女嘉宾来了好像还特意宣传了一下)
到了第二季,终于有实锤了,可以狂喷大华粉丝手撕黄磊老师事件了。喷子们奔走相告,网络一时间达到了狂喷的最高潮,各种恶毒的语言铺天盖地,仿佛“大华”两个字都应该从中国文字里面抹去。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吧,事件真实的真相我不清楚,喷子们也不清楚!我看了很多网上的说辞,就是几个粉丝不允许黄磊老师叫“大华”,还恶意的中伤黄磊老师的女儿多多。我挺困惑,为什么何炅老师也大华、大华的叫,他怎么没事?所有的前辈都是大华、大华的叫,他们怎么做到无伤的?此手法最致命的一招是诅咒黄磊老师的掌上明珠“多多”,此招一出,恐怕就连黄磊老师也不能冷静了吧!(在大华的微博留言里,多少粉丝都大华、大华的叫,我还没看到过一个人叫他刘宪华。这件事的真假我无从得知,这也是我个人的看法)
然后就是揪住大华的态度不放,我也奇了怪了,这是大华和黄磊老师之间的事情,有喷子什么事?纵观三季,黄磊老师也真拿大华当儿子一样看待,那句“大华,你什么时候来北京,随时找我,我都做汤给你喝”真的特别像一位慈爱的父亲。如果黄磊老师耿耿于怀,用这样对大华吗?他是“向往”的投资人,就是老板,用这样在综艺上面秀吗?黄磊老师都没有计较,喷子们是怎么了?你们父母被羞辱的时候,你们有这样生气吗?我也没有想洗白大华的态度就是对的,我只是想说,真的没你们什么事,后辈迷茫犯错,自有前辈教导。喷子们,你们没那么优秀,还是好好想想下个月房租怎么解决吧!
到了第三季还在喷,拿收视率,拿粉丝量和前面做对比,然后满心欢喜告诉大家“看看没了大华,节目多优秀”!节目是真“优秀”,前两季我晚上看老是觉得饿,第三季我看老是觉得困(到现在第三季我都没看完)我想问问那些喷子们,你们看了吗?大华不在了,你们看了多少遍呢?有没有达到倒背如流的境界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黄磊老师和何炅老师的用心良苦,喷子们不是骂大华吗?来,给你们请一堆流量小生,看看他们干活做作样子,然后大家坐一起尬聊几句,喷子们看的是不是特开心,有没有笑的前仰后合啊?!
其实第三季应该是两星半吧, 肯定比第一二季低了。
算不上铁粉,但基本从第一季以来每一期都看了。我想第三季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观众意识并想念大华的好?我觉得喷子们真是委屈他了。
猜想过大华退出后由谁来顶替这个位置比较合适,有笑点的艺能男星,像魏大勋王嘉尔都是成立的。然而节目并没有选择同类型的角色,而是由张子枫这个妹妹角色的加入,再次形成一个家庭的图像。我觉得这是为了后面下一季,大华的回归留了一条退路。
如果在第三季由同类型角色代入,那后面似乎大华没有回来的必要,或者一山二虎的情况也会尴尬,或者大华回来而顶替者离开,显然又会是一场口水战。
所以加入了另外的妹妹角色,是个安全保险的选项。但从节目的笑点制造来说,这个新加入的角色应该要有综艺感,够好玩。但张子枫显然不是。她的合理之处在于扮演过黄磊的“女儿”和彭彭的“妹妹”,尽管沉闷但不会出错。(而且清新好看)
又猜想了如果加入的是具备大华艺能感的“妹妹”角色呢。国内女艺人里既要搞笑,要年龄偏小,还要跟黄磊何炅至少其中一个熟悉,有父女感,不能跟彭昱畅有cp感只能有兄妹感的,恕我无知……还真想不出。所以张子枫大概是最优选项了。……想到加入的要是沈月啊什么的,那我就要弃剧了……
后面三四期还好,有起色。第三期的陈伟霆够活泼爱闹,张钧甯跟黄老师很熟悉相处方式很舒服,并且两个嘉宾均颜值在线,看着就舒服。(我实在是一个肤浅的观众。)
第四期也不错。我觉得亮点在潘石屹这里,慢且沉稳,还带动了子枫妹妹。这一期笑点也不多,也不吵,就是觉得舒服。
其实很多向往的生活里让人感觉舒服的片段,都是在那些人生阅历丰富跟黄磊何老师旗鼓相当的中老年人那里,真正有慢的感受。比如徐峥、王迅、黄渤、宋丹丹。第二季我最喜欢的是黄渤王迅他们来的那一期,几个中年人坐在凉亭下闲谈,看着夜色,远远看到了白鹤,轻轻地惊叹一声,抬一下水杯,周围都是老友。
但我实在不懂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嘉宾安排。我完全是跳着看,可能两期用不了十分钟。尤其是第一期,作为开头战,竟然选择了没热度没话题没流量没颜值的一群嘉宾(除了黄舒骏老师)。第二期你也不好看,也尴尬,难道选择他们是因为刚好要过生日了吗?
所以第一二期简直是口碑直跌,让人摸不着头脑。
最新一期,来了很多年轻嘉宾,但都是挺讨人喜欢的角色。有网友说“现在选秀节目出了一堆新人就往各种综艺里面塞”。但其实这一期的尤长靖李子璇等都是有实力、性格也不错,挺有路人缘的小鲜肉,所以还不至于那么反感。
因为我也是对那些难以消化又没实力只会往综艺里跑的选秀艺人厌倦了。
明显感受到黄磊老师的“憋屈”。向往的生活一直强调说是几多好友,一壶清酒,一桌饭菜的向往生活。但这么些不认识的小鲜肉,黄老师就只能是个高高在上的做饭厨子了。
还好后面老狼来了。无论是年龄还是节奏上都获得了平衡。
如果向往的生活想要重新起色的话,大华大概不能不回来。彭彭和张子枫只能老实乖巧。尽管彭彭也有搞怪时刻,但笑点制造的能力远不及大华,而这一季也明显感受到何老师的努力寻找笑料,努力扩大一个小小笑点的外延以加强效应,然而这种刻意容易引发尴尬。
我不开弹幕看《向往》,但听说之前的弹幕对大华的恶意很多,实在是委屈大华了。他基本完成了一个慢综艺里的搞笑担当,没有偶像包袱不怕出丑地提供足够的亮点,所谓的“油腻”无论是本质还是人设,一笑而过不就完了,他不是带给你欢乐了吗。
现在很多说想念大华的人或许就是当初说大华油腻的那一批观众。他还会回来了吗。
未完待续。(待更新。
第三季在大华归来中落幕了,相信大家都有一个感觉,第三季不如前两季好看了!为什么呢?简单用几个方面对比一下第一季和第三季吧!
第一:节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往生变成了一个人人来了忙碌抢着干活的节目,第一季大家这么喜欢其实更多的因为蘑菇屋是给忙碌的人们一个放松的世外桃源!
比如,白百何来了真的是在过向往的生活,平时的工作一天恨不得当八天用,好不容易放假回家了我就想睡觉!所以看到白百何躺在炕上睡觉黄老师一趟趟实验凉皮,感觉就是家里的样子,孩子回来了想吃凉皮我给她好好做,让她睡会觉!
但是现在的蘑菇屋反而人人忙碌,不管真假人人都以干活为乐,要知道嘉宾来了干活其实最开始属于整蛊项目!再也没有手抓一把瓜子在院子里逗逗狗发发呆,我累了想睡会觉这样的感觉了!
第二,代入感
真人秀之所以成功其实最大的认可就是观众要感同身受!第一季往生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观众找到了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的影子!
屋里盘的土炕,屋外烧的大灶,院子里的碾子,包括冬天屋门上挂的门帘子,让我们觉得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第一季有几个镜头我特别有感觉,谢依霖,大华,陈都灵,董子健四个人出门买菜的时候,两个女孩挽着走在前边,两个男孩勾肩搭背在后边跟着,真的很像快过年了,回到老家的兄弟俩带着自己媳妇儿出门去赶集!那个镜头我反复看了好几次,就有一种感觉,想家了!
还有一个镜头是李冰冰进门把羽绒服脱了,里一翻朝外,往炕上一扔!哇,太像我们回家之后的动作了!亲切感一下就来了!
这样的镜头比比皆是,第一季的蘑菇屋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家,一个在等着在城里忙碌的亲人放假后能回来放松的家!而现在的蘑菇屋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青年旅社!
第三,后期
第一季播出后大家普遍有一个评价:这是一个仅靠后期就能撑起口碑的节目!
带着女儿们外出归来的何大娘,被H欺负后拄着拐告状的小花,挡住不让进门的门帘,村外每次挥着手迎来送往的大山看着就觉得很“憨厚”甚至蘑菇屋告别的时候连他们搭的简易大棚我都觉得要和它说声再见!
那时候蘑菇屋每样东西都被节目组赋予了生命甚至是自己的性格!现在的后期给我的感觉确实有点“敷衍”,一季节目下来没记住任何画面,甚至在第三季H的“戏份”都不如第一季被劈的木柴戏份重!
第四,大华
终于说到了大华,第三季大家给蘑菇屋变了找各种理由,但最后一期大华的回归让我们又有了一丝熟悉的感觉!才发现,大华的性格对蘑菇屋真是不可替代的!
可以放低自己,可以搞怪,可以当大家的“出气筒”谁都可以调侃,偶尔展露一下才艺技惊四座!
有大华在永远不会冷场,他怕嘉宾不自在就使劲儿找嘉宾说话,结果被大家觉得话痨!可是,真的因为大华在所有的嘉宾都很快的融入这个家!
就算偶尔安静下来也是大家在享受静谧时光,享受岁月安好!现在的蘑菇屋是经常安静下来,不是享受,而是真的没有话说的尴尬!
没有觉得彭彭和妹妹不好,只是他们太安静了,气氛的调动不能靠黄老师和何老师!毕竟年龄和地位在那,没法和年轻的嘉宾打成一片!其实我觉得蘑菇屋最好的组合就是细心的何妈妈,严厉的黄爸爸带着“活宝”大儿子,踏实肯干的二儿子,还要有乖巧懂事的小女儿!大华就是一种“酶”蘑菇屋的化学反应就靠他来催化!
第五,生活
第一季蘑菇屋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生活在这里
日子过得穷开心,偶尔豪气一次快点盘算一下我家还剩多钱,我家又欠了多少玉米?大夏天想喝个啤酒还得顶着大太阳炒瓜子,刚开始的几期做什么事真的感觉就为了能活着!后边地主家终于有点余粮了才敢奢侈的享受一下生活的品质!
一家三口外出赶集买东西,小心翼翼的精打细算,多花了三块钱买了调料还得后悔一下,手拿钱包,在集市上“一掷千金”的嘉宾就是大户,哈哈!现在想起来还好玩!
可是第三季的蘑菇屋突然觉得他们“壕”起来了,顿顿大鱼大肉的钱从哪儿来的?第一季弄块儿羊肉贵的黄老师都急了!
还有就是和村里人的互动,第一季很多村民留给我们很深的印象,精明的小卖部老板娘给何老师面子便宜一块钱!卖炉子的老板被黄老师一通忽悠半卖半送等等,以至于最后他们挨家拜访告别的时候真的很伤感,就像和多年老邻居的道别!
第三季延续传统的去道别却给我一种没人可送的感觉!感觉好像和这些相亲其实没有什么交集!
想说的还有很多,大家来补充吧!最后想说,第一季的蘑菇屋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那小小一方净土,是一个世外桃源!是一个让我们像家一样想到就会放松的地方!别弄得太紧张了!慢一点更好!
彭彭的脸也太圆了
想念大华,新人存在感好低,第一期后面尬的一批,强烈要求邀请贾玲沈腾,要不宋丹丹徐峥再来一期也可以。
没有刘宪华居然变难看了
这一季没有大华才让人发现大华在节目里的作用。他像一个纽带连接起何老师、黄老师和彭彭,没有包袱和架子地去逗笑大家,自然地去亲近初来的嘉宾,主动消融他们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希望下一季大华能回来,没有哥哥陪在身边的彭彭看起来有一点小孤单。另外,虽然有很多嘉宾,但节目气氛几度尴尬,慢综艺也是需要综艺感的。
锅碗瓢盆真的太可爱了!期待“何喂狗”的日常!
没有了大华,感觉没那么欢乐了
社会我瓢哥 狗狠吃得多
有些话真的就是为了说这些话而说这些话,非要强行升华情感好尴尬。然后还要告诉生活轨迹已经完全不一样的人:啊你们以前一起比赛啊你们感情不一样啊你们是老朋友啊好珍贵啊这个那个的,真的没必要,对她们有些人来说就是一起参加了个比赛,仅此而已。黄磊真是太喜欢说教了。节目组也是喜欢塞人,全是选秀的那期感觉黄磊脸都变了。扣一星因为我最爱的丹丹老师没来。
事实证明《向往的生活》还是需要大华这样的人常驻,伤春悲秋太多了,彭彭和子枫都是好孩子,但综艺感还是差了点
各位明星,你们看看彭昱畅,还好意思炒自己是吃货人设么?然后,get到子枫妹妹的美了,黄雅莉随便给她一拍,都是好看的。常英啊,您啥时候再来?
张子枫真可爱!!子枫妹妹越来越漂亮了!!喜欢这种暖暖的恬静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呀!!不需要刻意的搞笑,有笑点是神来之笔。。并不觉得尴尬,没了某华,接受很好!!!
看吧 都骂henry 但这个节目明明需要henry
大华最后出现真温暖
居然有点想henry哈哈哈哈哈哈 听他们聊天说话就很开心
这季的主角应该是我“瓢”哥了。
大华在的时候觉得他聒噪,大华不在了,才发现没了他这节目会多尴尬。张子枫作为演员讨喜,但是在真人秀里一直呵呵脸,真是要令这个已经透出尴尬的节目雪上加霜……
原来大华才是这个节目的灵魂~~~
可能真的是太过期待了,导致很失望。刘宪华在的时候觉得他有些烦和尬,但一没了他,就少了很多欢声笑语也没人调节气氛了,彭彭和子枫性格太相似了,太闷了,也可能是第一期嘉宾的原因,看起来不熟,强行煽情。
就想看黄磊做饭 但首期嘉宾没有综艺感 尬聊 🐶儿们太抢镜了…… 还有 鹏鹏胖成球了
先导片看完了。第一季觉得大华太烦,第二季觉得比第一季强点,到第三季没有大华的时候又感觉缺了些什么。ps:彭彭怎么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