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0日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诞辰100周年。说来惭愧,虽然不时听到朋友们叨叨费里尼,我却连他的一部电影都没有看过。眼下这时候,只好赶紧找来他的一些片子看看,没有“致敬”的意思,只是为了维护我这个伪影迷的面子。那么只有暂且让德尼罗先在一边歇会了。
我这里收集了他执导的影片20部,顺手挑了一部《白酋长》看。这是1952年上映的电影,黑白片。讲的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一对新婚夫妇到罗马开始蜜月旅行,妻子旺达是个狂热的追星族,一到罗马就去找她的偶像“白酋长”,还阴错阳差的和他一起拍片。其实这位“白酋长”在现实中不过是一个浪荡色鬼,和我们通常看到的那些演艺界人士一样。有女粉丝上赶着找上门来,他当然不会放过。好在50年代人们的观念还比较保守,再加上“白酋长”的胖老婆突然到了片场,使得“白酋长”策划的一场阴谋未能得逞。这边当丈夫的伊凡失魂落魄的四处找他的老婆,情急之中还跑到警察局报案,回来还要用尽心思敷衍叔叔和姑姑,搞的他焦头烂额。最后的结局还不错,迟到的夫妇随着一众亲戚们走进了教堂。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星崇拜早已有之,旺达只是其中之一。实际上,她所迷恋的并不是真实生活中的那个演员,而是他在影片中的演技,他所扮演的那个不死之身完美无缺的人物形象,以及他在影片中所经历的那些劈波斩浪所向无敌的奇迹。近年来,这股追星的狂热又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羡慕明星们所拥有的财富。追星族们都暗自下定决心:一旦当上明星拥有了数不完的钱,一定要先买俩包子,吃一个扔一个!于是,这股风潮弥漫在横店街头、电影学院门前和北太平庄的马路牙子上。甚至对明星们溅到身上的泥点子也如醉如痴的迷恋。
那些明星们在银幕上创造了许许多多完美的形象。我们应该称羡的是他们的演技以及为此付出的劳动。可既然是演戏,他们就是在“演”,而并非表现的是戏下的自己。真实的娱乐圈就是一潭浑水,其中的烂人烂事可谓多矣。且不说谭鑫培就是个大烟鬼,就是我们平时印象中一贯正直传统的摩根·弗里曼也早已是绯闻缠身。如陈道明那样洁身自好的演员寥若晨星。更多的是近年来狗仔们纷纷揭示出那些出轨打架吸毒的明星们。《白酋长》中的这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风流潇洒,善玩善骗。为了泡妞,可以把众多演员和导演晾在一边,驾上小船和旺达一起去浪漫。差点就得手了。
在今天的太平盛世里,早年的英雄崇拜早已荡然无存,道德观念也有了许多变化。信仰的缺失又使得人们找不到方向。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懒得去思考。情感无处发泄无法寄托,于是有了追星。想起了一句话:“现在的人们没有思考,只有选择。”如影片中的旺达,追星追到了极致。咱们这里也有那个为了华仔死去活来的女子。到最后都使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依我看,追星实在不是个好差事,有这功夫,你即使不信什么主义,哪怕找个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信一信也好啊,至少可以让人们空虚的灵魂得到一些抚慰。
在经历了那一天的失落之后,旺达清醒了。她的丈夫伊凡很平庸。可普通又怎样?平庸又怎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普通的人,过着普通的生活。如果你有才华有理想,你尽可以用这才华去追寻理想。如果你没有,就这样生活也不错。毕竟千百万人都是这样踏实的生活着。生活中最忌讳的就是志大才疏,整天活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中,长此以往只会毁了生活,毁了自己。影片结尾,旺达挽着伊凡的手对他说:“你就是我的白酋长。”她确实明白了。
在战后一段时期中,欧洲各国的电影界开始了一阵创新狂热。法国有新浪潮,意大利则有了新现实主义。它的特点就是离开摄影棚,更看重实景拍摄,演员表演朴实自然。影片题材也采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事件,尽量让观众看起来未加雕琢,并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我看过的有《罗马十一点》、《警察与小偷》、《偷自行车的人》等。还有一部印象最深的,名字忘了。讲的是一个失业者到处找工作,碰见不少怪事,也遇到了心爱的女子,可最后还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从水塔上跳下自杀了。费里尼自然也是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之一。这部《白酋长》就一反好莱坞的风格,不去追求惊险刺激离奇怪诞,只是平铺直叙了一个最简单的故事。而触动观众的也许就是这样一些生活琐事。
影片的拍摄技巧稍显生涩。但也有一些成为了日后的经典。整体叙事比较拖沓,或许和50年代人们的思维习惯相一致吧。在影片中我们还感受到了意大利人的性格,和法国人的天性浪漫不同,意大利人更乐观更随意。并以这种散漫的态度生活着。
说点题外话。值此非常时期,我觉得朋友们还是少上街,少去超市抢购,少去看热闹,踏踏实实在家里呆着。何以解忧,唯有看电影。打开电脑,选一个好看的,也是一桩乐事啊。
本人评分:7.0。
“生活是一场梦。但有时那梦是个无底洞。”……一位叫旺达的新娘,落跑新娘。出走虽有其天真幻想的个性使然,但意式家庭宗教传统的规矩套子也是重要诱因,费里尼并没有回避这一点。只是他通过交叉叙事隐形比较,以外景地拍摄现场白酋长的轻浮惧内缺乏担当等一系列偶像坍塌的负面行径反衬出婚庆这边的家族亲戚们的更能善解人意,含蓄实现了厚此薄彼之目的与推崇传统之主题。只是总体而言虽有喜闻乐见的意式喜剧风格的包装修饰,这主题表达的说教味道与时代局限还是略重。而且由拍电影的方式去贬讽了电影行业容易幻象破灭?似乎难以自恰。三星半。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076436649/
把“谢赫”翻译成“酋长”或许有些不妥。刊物连载“摄影小说”大概是介于漫画和故事之间的体裁,吸引力大到能让新婚少妇出走,惹出一串滑稽故事。男女主角的气质很贴合年轻夫妇的角色,将社会规范与初历世事之间的挣扎和尴尬表达得很到位,妻子挂在口边的“我要回罗马”和丈夫口口声声的“家族荣誉”,最后都在夫妻情分中悄然化解。费里尼对喜剧元素的火候和剪辑控制得很好。
初见卡比利亚
7。很傻很天真的妻子,家族荣耀至上的丈夫,打酱油的卡比莉亚(这角色和那片子里是一个人吧,都拿着标志性的伞)。
对于女人是追星冒险记,对于男人是新娘失踪记,新婚夫妇小两口双线并行的简单故事。前三分之一逐步铺垫延迟,最终渲染出白酋长的闪亮登场;破梦也转瞬即逝,反差得有些滑稽。后面总感觉稍微拖沓了点,不如开始时紧凑。
费里尼真有意思,这不活脱脱追星少女梦碎,黯然嫁人嘛。
【艺海剧院 4K修复版】费里尼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安东尼奥尼参与编剧。1.笑中带泪、悲里渗喜的精彩讽刺喜剧,执迷于追星梦的花痴天真少女与懦弱、为家族亲戚与名誉面子而神经衰弱的丈夫间的故事。2.费费典型母题尽在其中:花心男/骗子与痴情女、元电影(片场戏中戏亦与倒二作[访谈录]遥相呼应)、马戏团与小丑、海滩、悬在半空的人(高秋千上的白酋长),还有梦与现实的相生关系(“生活是一场梦”)。3.玛西娜出场的一刻,恍若照亮了黑夜,勾连[卡比利亚之夜],让流浪艺人表演喷火戏法抚慰伤心的伊万,她自己也满怀欣悦与好奇地凝望着转瞬即逝的火焰,令人动容。4.男女主演无可挑剔,布鲁内拉·博沃(《米兰奇迹》)实在美丽。5.虚焦晃动的信(头晕),帆杆撞头-戏院鼓掌的反讽剪辑,震耳打字的表现性声响,诀别电话时抬头看到的骷髅标志。(9.0/10)
原来《卡比利亚之夜》是早有预谋的
【意大利电影大师展】1. OMG这不是《开罗紫玫瑰》《爱在罗马》mix《纽约的一个雨天》吗!老头子竟然是费里尼的小迷弟!2. Cabiria的人物构思原来五年前就有了欸,这次影展的场次安排让她的出现成了有梗客串,全场会心一笑。3. 沙滩上的定格拍摄,空中的白酋长,怀里的杏仁糖,还有马车驶过50年代的大街小巷,处女作里就充斥着费式风趣与浪漫主义。4. 在影城偌大的荧幕前做一名沉浸黑白影像哭哭笑笑的观众,仿佛回到了上世纪的场景。没有手机,没有屏摄,没有爆米花,只有纯粹的电影。配乐响起,镜头拉远,FINE出现,大家一起疯狂鼓掌,太幸福了。
“我是无辜的纯洁的”“我也是”卡比利亚之无数个夜晚(字幕员怎么样了?
今天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的4k修复版,比预想中好看!最后女主说:“相信我,我是清白无辜的,都怪这多舛的命运。”不过,哪有可能是无辜的。虽然是大团圆收尾,两人的婚姻不太能幸福,多半是从各自愧疚中走出后,故态复萌。
#重看# 3.5;“生活是一场梦”——可能,生活更是抛弃“安逸”现状宁愿沉浸梦境的逃避,是看清幻象的虚假愚蠢之后仍要面对现实的无奈,是在万念俱灰时仍被账单苦追的狼狈,是纵有心弃世亦无力赴死的荒唐,是面子和里子难以兼顾的仓皇,或许还是另一场「白酋长」戏剧的开始。结尾的归于平静并不认为是“和好”,另一个(悲剧)故事在画框外呼唤,所谓喜剧,总会蕴含着悲剧的因子。不少喜剧细节打点得很细致:酋长被桅杆击痛后的掌声仿佛是观众心声反射,警局报案报出名字时疯狂的打字声恰是内心无限惊恐的外化,无意间进入“演艺圈”提供灵光台词和片场混乱情况稍稍讽噱了一下。最难忘的当然是卡比利亚的惊鸿一现,出场即光芒四射,窥见日后创作成型的隐隐线索。
追星幻梦的半推半就与家族声誉的难以为继,几乎成了凌驾在新婚爱情上的最大矛盾。但这样的主题渗透到罗马的俚俗中,浑然释放俏皮可爱,甚至让人产生一种长辈视角,笑看欢闹。卡比利亚在午夜惊喜客串,当时谁想得到,五年后任她唱主角的电影能成为一代经典。白酋长太像从《西游记》里走出来的。@ 资料馆,4K修复,现场欢笑不少。
费德里科·费里尼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安东尼奥尼还参与了编剧。 影片嘲讽了人们对幻影的迷恋,某些场景仍有新手的笨拙痕迹,但整部影片充满温情的自然色彩。1977年的美国片《世界上最伟大的情人》以及伍迪·艾伦的《开罗的紫玫瑰》均可以追溯到本片。总的来说比第一部电影要好看,进步不少。
Giulietta客串卡比利亚!2020.10.24 没有以前看觉得那么好笑了,到感觉有点不耐烦了。哎
080724 名誉 喜剧
马戏团之夜,在罗马,出走之前的卡比利亚,追问向晚的穹苍。
2.5。不喜歡這結局⋯ 《卡比莉亞之夜》的由來。
8-12-2007 4:00pm hkfa
没有爱情的婚姻结合,男方只是看重在亲戚间的面子,妻子对其更像是给外人欣赏的照片;女方沉溺在缥缈虚幻的爱情想象中,一如既往遇到了费里尼式骗子,最后漫步入教堂和「你就是我的白酋长」如同即将上砧板的肉猪般破罐破摔(配合诡异的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