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窮,家裡有四個姐妹,於是媽媽把她賣給了他。他是一個流浪藝人,開著一台摩托車四處演出,以此維生。離開家鄉前,她還看了一眼家鄉的海。她什麼都不會,他用藤條訓練她,教她做飯、打鼓和演出,然後還和她做了愛。有一回,他喝完酒,和一個妓女離去,她很傷心,但也找不到他。她坐在街邊,一匹馬走過,然後天就亮了。後來有人告訴她他還活著,她找了些番茄,煮湯給他喝。他沒喝,叫她趕緊上路。他們來到一戶結婚的人家,她為小孩表演喜劇,小孩們便領著她去到房子的深處,想要她為一個久臥病床的小孩表演。她回來,吃飯時發現他和房子的女主人搞上了。那是一個粗糙的寡婦,她很生氣,但他仍不以為然,於是她離開了。她跟著吹樂器的人,來到市鎮,這裡正進行雜技表演。那是晚上,一個人在鋼絲上表演,很厲害,大家在下面歡呼,彷彿他是明星。那人名叫「傻瓜」,她看著傻瓜開車離開,他們的目光接在一起。她無處可去,在街上和小孩玩,然後他再次出現,叫她上車。她別無選擇,照做了。他們來到一個馬戲團,他和團長談合作。傻瓜也在這裡。傻瓜在他表演時,總是拿他開玩笑,分散他的注意力。他的表演蠻危險,所以傻瓜的確算很過分。他追傻瓜,想揍傻瓜,沒有成功。過幾天,傻瓜要她幫忙吹小號,她照做,然後他出現了,要她不許和傻瓜合作,團長出來調和,他更激動,開始罵粗話。趁他不注意,傻瓜拿一桶水潑了他。他暴怒,追著傻瓜跑,一副要殺掉傻瓜的樣子。他拿刀追進餐廳,門鎖著,眾人阻撓也無效,他在撞門時,警察來了。他被關進警局,團長準備帶著馬戲團離開,不再錄用他和傻瓜。傻瓜叫她跟他走,她不願意,傻瓜告訴她,她明明一無是處,他卻一直帶著她,說明他喜歡她。她眼睛裡有了光,彷彿明白了什麼。她去警察局門口接他,然後他們繼續上路。在海邊,她試圖跟他告白,他沒理會。他們來到一座教堂,起初很開心,但晚上,她再次測探他的心意,他仍只是呼呼睡覺。閃電來了,她醒來,發現他不在,去找他,發現他正要偷教堂的鑽石,她不肯幫忙,他打了她。隔天離開時,她委屈地和修女揮手告別。摩托繼續開,他們在鄉間的路邊遇見了傻瓜。傻瓜正在修車,要他幫忙,他沒有幫,反而把傻瓜揍了一頓,然後不小心把傻瓜打死了。確認傻瓜真的死了,他把傻瓜的屍體和車都丟到橋下,然後離開。從那以後,她開始心不在焉,表演時也在念叨,「傻瓜受傷了」。他有點心疼,煮東西給她吃。她不肯跟他睡,他竟也接受。他問要不要送你回家,她沒回答。十幾天後,他們來到一個白雪覆蓋的地方,她終於走下車,煮東西給他吃。她說,這裡有陽光,真好,然後又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念叨關於傻瓜的話。他想擺脫她,於是趁她睡著,給她蓋了被子,把她的小號留給她,然後就開車自己離開了。不知道多久之後,他身邊有別的女人了。演出前,他自己去瞎逛。他吃著冰淇淋,聽見遠處有人在唱歌,歌聲飄渺,但明顯正是她吹的小號的曲子。隔著鐵絲網,他問那女人從哪學的。女人說,從一個小個子那裡學的,那個小個子從不說話,成天就吹這個曲子,一有空就自己在那曬太陽。他問她現在在哪,女人一邊曬衣服,一邊說,死了四五年了。於是那天演出時,他心不在焉,拖著蒼老的身體,重複著自己很熟悉的台詞。晚上他喝醉了,還想喝更多,和酒館的人打了起來。他來到海邊,坐在沙灘上,看了看天空,意識到自己真正失去了她,然後痛哭了起來。
杰索米娜在警局外等赞帕诺,日上三竿,赞帕诺出来,她说,我在这,赞帕诺只回了句,你怎么来了。两人相视无言,杰索米娜到车里拿出旧外套,给穿着西装的赞帕诺换上。这个段落在杰索米娜与走钢丝艺人玛托那个长长的夜谈后,杰索米娜经历了内心的黑暗时刻(我到哪都一文不值),经过吉普赛人的开导(一块石头也有它的用处),杰索米娜决定回到赞帕诺身边(如果我不和他在一起,还有谁会),并与玛托在熹微晨光中告别。这是一个非常有光芒的人性时刻,饱受欺凌的杰索米娜并没有像娜拉那样选择逃离,她有选项(马戏团抛出了橄榄枝),但她选择了留下陪伴,很难说这个选择是对的,至少说不上有利,但她出于的是关怀,是对同为天下沦落人的同情(这个选择其实让角色有了一种超越性,类似圣母或者“仁”)。因此,两人在警局门口的重逢,实际上是一个情感爆发点,是对接下去相依为命的相互确认,但费里尼没有处理成嚎啕大哭、热烈拥抱或者执手相看泪眼那种戏剧性场面,甚至连悲喜都不形于色,而是“换上旧衣”这样的动作,这里面有一种真实的底层性情,因为日常生活中,对这种巨大而微妙人生转折的觉知往往是滞后的,甚至是无措的。《步履不停》中阿部宽叹息“总是慢一拍”就是如此,对底层来说尤其如此,托尔斯泰说过画俄国农民的《沉思》,就是一种呆板、木讷的样貌,这里面是对生活逆来顺受的麻木,他们接受了一切坏的、苦的、难的,以至于对好的,竟也无言以对。所以越是真情的时刻,他们越不善于去表达真情实感,就越构成真实的情境,就有点像父母生完气和解不是通过语言,而是叫你吃饭一样。换上旧衣意味着继续节俭度日,这里面有更内在、也更确定的相依为命。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电影伟大的地方,无言之处,富含洞察。
你知道,分手并没有发生在双方协同分开的那一刻——无论是说好互不相扰,还是严重到彻底删除联系方式。泪水也许在那刻流下,心也许沉沉痛着,但这都不及在获知对方找寻到另一半时突然袭来的创痛。在此之前,虽然已处于分离状态,内心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复合的希望,好像浪子回头,路还在。这股念想不是分手那刻镌刻下的,而是来自于对过往共度时光的延续。
唯有等到一方寻获到新伴,爱情才真正结束。对于那位无所感之于分手之事件的人,当如晴天霹雳。真的结束了,所谓的“失恋”是在此刻发生的。他知道一切都没有希望了,两个人彻底分开,而曾经所做的错误之事在他心中翻江倒海。分开最初也许满怀怨愤,必须分手;但此刻,悔意消解了一切,往昔以金灿灿的光芒在他残弱的内心回闪。他终于了解到,爱真的逝去了,一切都无可挽回。
这就是藏巴诺蜷缩在沙滩上哭泣时,醒悟到的东西。这位行走江湖的铮铮铁汉如今失声痛哭,在夜色和涛声中接受杰索米娜给予他的“爱的教育”。这也许是藏巴诺人生中唯一一次真正知道什么是爱情,而他如何辜负了一位天真女孩对他纯情的爱。他终于饱尝到了爱之痛,这是他自找的。
并不是发生在他离开杰索米娜的时候,他像抛弃一位精神病者那样抛弃了杰索米娜;而是当风中飘来熟悉的乐曲,非自愿的记忆开始席卷他的时候,他才醒悟到曾经有个女孩爱过他,被他无情辜负了,甚至,他还造成了对方的死亡。藏巴诺表面的鲁莽与愚钝再也掩盖不了他内心深处的脆弱,他躺在海边哭了。
这是爱情真正发生的时刻。作为一起事件,它以回溯的方式教育了藏巴诺。他会变成另一个自己,因为他经历了爱。藏巴诺对杰索米娜真的没有一点爱吗?如果没有,他就不会失手杀死“傻瓜”。无论这种情感是以嫉妒还是占有为形式呈现的。藏巴诺哀悼自己的孤独,悔恨曾经有个傻女孩那么爱他却错失。
如何理解这个结尾呢?如果不是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我想我感受不到藏巴诺真正的痛苦。借助表面的“共情”所获致的情感强度无法与这种痛苦相比,前者浅淡又虚假。“感同身受”是不存在的,如果有,那是自欺欺人。没有在生活中实际体验,如何能理解艺术的深度?
生活在模仿艺术,而不是相反。伟大的艺术源自于杰出艺术家私密又共通的经验,越私密,越深刻,越共通。我们是在生活中的重要时刻认知到艺术展现过的瞬间魅力,就像杨绛说的“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
我不知道故事结尾有着钢铁之肺的男人在海边恸哭是在悔恨错失的爱还是哀悼自己的孤独。我只知道除了那个不会做饭不会跳舞丑得像株洋蓟的傻女人,再没有人会那样爱你。大路茫茫,当你在世间颠簸流浪,再没有人陪着你。
费里尼的片子总在是结尾的时候让人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费里尼用最克制的镜头拍出了最幽深的感情,纵然当事人自己都没意识到。有的狗,想说什么的时候只会吠。结局一箭穿心...
费里尼的这部比八部半好看多了,傻姑娘的乐观与天真让我感动让我心碎。有些狗想说什么的时候,它们却只能吠。
他没带翅膀的背影转身走了,留给杰瑞米娜像她眼睛一样明亮的心.那个夜晚他假装坦率地调侃告诉她男主角爱上了她,其实明明他自己也爱上了她嘛,尤其当她吹起他教她的那首曲子,他告诉她自己存在的价值,让她破涕为笑,他尊重她的选择,为她戴上自己的项链留做纪念,然后又一边哼着那首小曲一边奔奔跳跳走了。
“如果我死了,你会为我流泪么?”“如果我不和你在一起,那么和谁?”2020-10-22三刷,依旧为精灵般的玛西娜着迷,女神中的女神,将可怜可爱、至情至性演绎到完美,无人出其右;她是费里尼永远的女版小丑,是堕入荒凉尘世的纯良天使,她对美和良善的向往从未泯灭,那一曲伤心小号吹起就漾起无穷悲哀,她惊惶的眼神里藏着多少渴爱的诉求啊——“你有没有一点点爱我”。从戏内到戏外,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更多的是互相依赖的相濡以沫,含泪的微笑真是楚楚动人。世上万物皆有其用,微渺草芥来过一遭,如天空飘过的云彩不留痕迹。三次镜头拉远(离家、离开警局、遗弃),大路在脚下延伸,未来其去未知;对应最后一个沙滩上他徒留遗恨的倒退镜头。
看完电影觉得很大一部分电影史是男人把女人送上祭坛为自己换救赎的故事
这是那种会让你久久不能忘怀,泪流满面的结局。会有不少人想要拍类似的故事,想拍一个美好的结局,填补它在心中造成的黑洞,但最终还是会觉得这个让人疼痛的结局是那么美丽,那么无法释怀。你会想起那些失去的、稍纵即逝的、触手可及的,却还是遥挂在远方的美梦。
我对电影产生了睡意,对女主角的表情产生了嫌恶,对费里尼产生了排斥。
女演员的样子真有点后无来者
这是爱吗,我看不出来。。。没觉得特别好,女主哭和笑永远那副表情让人有点厌。
流浪艺人法没谈论爱情,“爱情、理想”都是虚空的概念,只有“需要”,“他需要我”,尽管有那么多逃离的机会,她还是选择了留下,除非被抛弃。尽管他粗暴,野蛮,有种种不好,但第一次大赚一笔两人去餐厅的时候,他先问的她想吃什么,每次吃饭的时候,也都是给她拿着大碗。只有细节和生活,没有爱情。
心臟不好的人不要看 因為會傷心
噢太感人了,后来那段音乐一响起来就让人泪流满面。会爱但不会表达的人酿成的悲剧,这结局啊。。。哪怕有可以挣脱铁链的胸膛但也禁不住心碎的痛
怎么可以不给五星!古典的戏法,当年这片火得一塌糊涂,意大利供演了一出不小的文艺复兴。P.S.在意大利电影城,每逢下班时刻,公车站牌总是大排长龙。但是公车司机却总是将车停在尼诺罗塔面前,让他先上车。每天一起等车的费里尼看不过去,就上前理论。于是,一代导演和音乐家就这样相识了。
费里尼一生情人无数,却从不曾离开他的妻子。那个天真善良,始终忍受着他的滥情任性与坏脾气的小个子女人。他以这部《大路》表达对她的爱与歉。尽管费里尼拥有那样华丽的盛名,但也许在他的心中,他始终不过是一个在世间颠簸的流浪艺人,而只有他的妻子,才是他在流离世间最忠诚的,唯一的旅伴。
费里尼早期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那么的孤独!粗莽流浪艺人与痴傻女小丑的悲情故事;2.感情细腻真挚,费里尼妻子玛西娜的表演极富表现力,让人情不自禁同悲同笑;3.尼诺罗塔忧伤的配乐;4.贯穿费里尼全部作品的元素:马戏,小丑,海滩,天与地之间的人,游行,流浪,花心男与痴心女。(9.5/10)【2020.10.31 艺海剧院 4K修复版重温】后半程一直泪流满面,如此纯粹而深情。一块路边的小石头,也是有用的,否则,即使是星辰,也毫无意义。有的人懂得多,敢冒险,却总爱乱开玩笑。有的人仗着自己在某方面的优势便横行自傲,也不是没有头脑,只是思考终归来得太晚。有的人爱音乐,爱浪漫,重情义,却抵不住自卑与经不起刺激变故。《大路》如同一出宿命的悲剧,谁也没犯什么大过错,但却阴差阳错,造成了致命的错过。
和我从《八部半》中认识到的费里尼完全不同。朴素而本质的爱总是无法用言语准确形容,同时又无需言语去附注。戏中人相爱的方式那么笨拙乏术,却被戏外的费里尼呈现得如此浪漫悲戚。等到爱已死,才发现爱过。→20.11.28 资料馆二刷。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瞧瞧热评最高赞那条说的是人话吗?合着费里尼情人无数马西娜该为自己正宫地位尤在而庆幸?这世界不能总欺负忠诚的人。
好情郎走钢丝,笑声郎朗,却脆弱不设防。坏情郎走四方,凶神恶煞,却落寞不懂爱。打鼓吹号的大眼睛天使,只会扮演自己,为他人留守。这颗星球上,无数条大路,无数条路上,澄明的灵魂遇上寂寞的心,时间才是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