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HD中字

主演:德菲因·塞里格,乔治·阿尔贝塔齐,萨夏·皮托埃夫,Françoise Bertin,Luce Garcia-Ville,Héléna Kornel,弗朗索瓦丝·斯皮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61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1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2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3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4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5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6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13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14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15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16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17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18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1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用一种现实与记忆穿插的方式勾勒了男主人公X(吉奥吉欧·艾伯塔基 Giorgio Albertazzi 饰)与女主人公A(德菲因·塞里格 Delphine Seyrig 饰)公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X的记忆中对于巴洛克宫殿里的亭台楼阁如数家珍,在他的描述性旁白中,人们 得以感受到他内心巨大的波澜。在剧场舞台上,戏子正在表演着离愁别绪的桥段。观众席上X跟贵妇A对视良久。歇息之时,剧场响起舞曲,X向A邀舞,两人在近距离表达了对彼此的感受。A觉得这个X是个关注自己的陌生人,但是X却讲述了去年与她发生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期间,还穿插了X跟A丈夫M(莎查•皮托夫 Sacha Pitoëff 饰)游戏对决的场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可爱小姐五十度黑2015证言幽灵狗狗第一季电影43傲骨贤妻 第六季取款机杀人夜那金花和她的女婿人类法则2024王老虎抢亲

 长篇影评

 1 ) 由服装设计分析《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虚与实

(在电影史课后的作业,在豆瓣上存个档)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阿伦·雷乃执导,曾经在第2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狮奖,在1961年上映的著名电影。它被称为“文艺片中的文艺片”,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往欣赏与解读影片的方式。影片不遵循好莱坞传统的讲故事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去情节化的。本文中我试图从一个很少被人讨论的角度,即影片的服装设计,来分析讨论影片的时空幻境。

服装设计师:关于香奈儿

嘉博莉尔.香奈儿在服装史上可谓是大名鼎鼎。然而在提到《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时,很少人会想起来她为这部影片设计了美丽绝伦的服装。

1929年,美国的电影行业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身为制片人的萨缪尔•高德温想要重振电影业。而在当时,作为法国设计师的她在美国也享有一定的声誉,于是她受邀请前往好莱坞设计服装。嘉柏丽尔•香奈儿与萨缪尔•高德温合作了三部电影:《Tonight or Never》(1931年),《Palmy Days》(1931年),《Greeks Had a Word for Them》(1932年)。但是,据一些媒体报道,好莱坞对她设计的戏服并不是很满意,认为不够华丽精美。她也对好莱坞的审美感到不满。

在二战后,她的事业受过一定的打击,面临着怀疑她是德国间谍的指控。1961年她为本片设计服装时,是一位成名已久的设计师了。这部电影标志着她在电影的戏服设计的再次回归。[1] Madsen, Axel (1991). Chanel: A Woman of Her Own

图一

她经典的设计之一就是小黑裙了。在以往,黑色一般只用于服丧期间的服饰。而她标志性的短发与黑色小短裙的搭配在当时引起了公众舆论的巨大争议,也受到诸多明星的欢迎。在本片中,她也在裙装中大量运用了黑色。在影片的开头,观赏戏剧的观众们大多身穿黑色裙装(图一),女主角的浅色裙装显得格外突出。

图二

图三

另外一个她的独创搭配便是多层珍珠项链了。在影片前十分钟内,导演安排了诸多的人物特写镜头,可以看到那些璀璨夺目的珍珠项链在她们的脖颈上闪烁发光。在黑白色调中,珍珠的质感鲜明,优雅动人(图二、图三)。

图四

在本片中,香奈儿对于不同材质的运用也引人注意。飘逸的雪纺(图四)、轻盈的羽毛,给这部模糊了时间与空间的电影带来如梦似幻的气质。柔软的蕾丝衬着她的手臂和锁骨,绸缎闪烁着光芒。女主角A一直保持相对简洁的短发,更加突出了服装本身的质感。她经常把左手放在右肩上,不知是香奈儿的安排还是导演的指示?

具体分析:关于服装与虚构以及时空的暧昧关系

日常服装与戏服的暧昧关系

自始至终,本片都是在这个华美的,充满无用装饰的酒店或者费德庭院中展开情景。作为一个上流阶级的度假地点,它显然有着着装规定,影片中的男女们都身着华丽的正装(图一、二、三)。男性穿着剪裁得体的黑色西装,打领带或者领结。女性通常穿连衣裙,佩戴华丽的首饰。而在影片的开头与结尾上演的戏剧中,男女主角与场外的人们的服装风格并无区别(图五)。

有观点认为,本片从始至终是一部在舞台上反复上演的戏剧。主角们相同,但每次上演时情节总略有区别,导致了记忆与时空的混乱。一般来说,在舞台上的戏剧服装总会更加夸张,或者与观众的服装有着时代上的区别,而导演刻意抹去了这些区别,将观众与演员混淆。戏剧落幕后,摄影机转向那些谈话的男女们,他们也显得像演员而并非真实人物。从情节上看,舞台上男人不断说服女人,讲述着环境的空洞重复(开头画面呈现酒店的华丽装饰),向对方的爱情。女性起初拒绝,最终被说服,她的反应也与后续的情节对应上。是戏台上的情节,或者真实发生的故事?

图五

回忆中的服装与当下的服装的暧昧关系

另一个有趣的点不得不提。回忆中的服装与现实中的服装也十分混沌。在男主向女主描述回忆的当下(图六),与进入回忆场景的第一个镜头(图七)里,女主A穿着一样的服装,甚至带着相同的首饰。这是一件反光耀眼的无袖连衣裙,项链和手环都是钻石材质。紧接着他谈起他们去年聊到的雕像,这座雕像到底是在哪里?是背对着着花园(图七)还是溪水(图八)? 背对着溪水的雕塑旁,女主角(图九)穿着白色丝质连衣裙,下一个画面切到男主描述的当下(图十)又是 同样的连衣裙。过去仿佛借由着相同的服装回魂。

图六

图七

图八

图九

当下的服装的暧昧关系

现实或者是戏剧,模糊不清。过去与现在,关系暧昧。但我们需要质疑的是“现在”与“现在”之间是连贯的吗?观众眼前的这一秒和下一秒,是接连发生的吗?

我想要举例出影片仅有短短几秒的连续三个镜头。第一个镜头(图十),A由后到前走向我们,可以看到她身着黑色长裙,踩在花纹繁复的地毯上。身旁的群众仿佛雕像凝滞不动。

图十

图十一

图十二

下一个镜头里(图十一),A走上楼梯,身着的衣服却是另一件我们见过的反光材质裙子,与图七一致。突然男主角出现(图十二),背后的场景虽然与图十一一致,但是只有一个人。如果认真观察布景,我们还可以发现甚至植物的位置和多少也有所不同。图十一中只有前景两盆植物,在图十二中出现了两排。

短短几秒之内,导演通过变换布景与服装暗示着并非连贯的时间与空间。是女生多次在不同时间经过楼梯吗?他们的相遇发生过一次?还是多次?

关于本片的解读众多,我也并不能完全地认同某一个观点,因为影片本身或许就在拒绝观众给出一个确定性的答案,而是希望大家用各自的头脑与心灵做出不同的诠释。本片的服装非常奢华,美丽迷人,整体与酒店的巴洛克风格以及法式庭院相呼应。由服装作为切入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影片所营造的虚构/现实,时间/空间的关系。

 2 ) 阿兰·罗伯-格里耶谈《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因为它的题目,同样因为阿伦雷乃在此之前导演的几部作品,一下子就被阐释为一种心理学变奏,对失去的爱、遗忘、回忆的心理学变奏。人们最愿意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就是:那个男人和那个女人是不是真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相遇过,相爱过?年轻女郎是不是回忆起,并只是假装没有认出那个漂亮的外国男人?或者,她是真的忘记了在他们之间曾发生过的一切?等等。必须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那些问题没有任何的意义。整个影片在其中进展着的世界,是一个永远现在的世界,以极富特点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它使任何向记忆的求援都变得不可能。这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世界,它在每一时刻都满足于自己,并且它在随时地抹却自己。只是当那个男人和那个女人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时,他们才开始存在;在此之前,他们什么都不是;而当反映一结束,他们又再一次变得什么都不是。他们的存在只持续了电影放映所持续的那段时间。在人们看到的形象之外,在人们听到的话语之外,不可能有什么现实。

由此,现代作品的持续时间,根本就不会是某种更为广延、更为“现实”的持续时间即所叙述故事和插曲的持续时间的一种简述,一种浓缩。相反,在两种持续时间之间,有着绝对的同一性。《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整个故事的进展,既不是两年,也不是三天,而恰恰就是一个半小时。当电影即将结束时,两个主人公又碰到一块儿,准备一起出发,这时候,仿佛那个年轻女郎是在承认,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在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的确确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时,我们会明白到,在整个电影的放映期间,我们恰好就是在去年,我们就是在马里昂巴德。人们向我们讲述的像讲一段往事似得这一爱情故事,实际上正在我们眼皮底下展开着,在此时,在此地。因为,很显然,再也没有比在往昔更可能有别处的了。

但是,人们会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所看到的场景又代表了什么呢?尤其是,那些白昼的和夜间的连续镜头,或者,那些过于频繁的、与一段这样短的持续时间不相配的服装变化,又意味着什么呢?显然,正是在这里,事情变得复杂了。这里的问题,只能涉及到一种主观的精神上的、个人的进展。那些事情应该发生在某个人的头脑中。但是,在谁的头脑中呢?叙述者主人公吗?或者,出于两人之间一种恒常的形象交换,是两个人一起吗?我们最好还是认可一种属于另一范畴的结局:就如同唯一重要的时间是电影中的时间,唯一重要的“人物”,则是观众;正是在他们的头脑中,整个故事进展着,它恰恰就是由他们所想象的。

再重复一次,作品不是外在现实的一种见证,它自己身伤就有一种特有的现实。因此,作者根本就不可能安慰某个观众,让他在影片末尾出现“完”字之后不再为主人公们的命运担忧。在“完”字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从定义上说是如此。作品所能接受的惟一未来,是一次新的一模一样的开展:把电影胶卷安在放映机伤再放一遍。

from《快照集 为了一种新小说》

 3 ) 没有出口的迷宫(附剧情猜想)

首先简要评价一下吧:

1⃣️终极迷宫。语言、图像结构构筑的虚无中的现实,现实中的虚无。

究竟是先有当下,还是先有过去?过去=当下的碎片+催眠。

2⃣️天才的剪辑。任性的定格、闪回、消音、错位拼接,好一盘重组的拼图。

3⃣️他者与半空中无意义的字句,就像旅馆里复沓的墙面与装饰。人物建筑化。

虽然对于这类影片,讨论剧情没有太大意义,影片想要呈现的就是理不清的思路、没有出口的迷宫。但是还是写写个人解读吧,也整理一下思绪。

4⃣️剧情的四种解读。第一种解读:由开篇对白“我一次次穿过长廊……”、抽屉里无数张女子照片,可知故事已重复过无数遍。男子年复一年请求女子离开,她总是许下“明年”的承诺。

第二种解读:一切相遇的故事都是男子的编造/臆想,他把当下的部分现实进行加工、施以催眠,制造了“过去”。

第三种解读:由于他们的故事和剧场舞台的主人公存在相似性,可能只是谢幕后观众对剧情的臆想。

(谢幕后,有一对男女在讨论“我无法忍受你加诸于我的沉默,沉默比死亡更难忍受。我们像两具并排的棺材,在一个凝结的庭院的地底。”男子可能剧情启发,展开幻想。)

(以及私会被丈夫发现时,场景在室内、栏边切换——仿佛意识在现实、戏剧中切换。)

第四种解读:鉴于不断出现的雕像,故事可能是对雕像联想的扩大化,也可能是雕像的自我意识。

(就像男女主对雕像进行交谈时所说,无需给雕像命名,他们可以是任何人。)

(以及,庭院初遇时,男子说前方还有一个雕像,是女的抚摸男的嘴唇;仿佛意识植入成功,女子之后也做了和雕像一样的动作。)

5⃣️我比较喜欢第二种解读,因为很多对话中的碎片信息都被男子加工进回忆里,比如他看到私奔戏剧、戏后一对男女的讨论,就生成了类似的私奔故事;戏后有人闲聊说起鞋跟断了、28年或29年夏天结冰,他就也说了这段回忆;女子冲口而出镜子与挂画,他就添加进回忆之中。

这些都像一场梦,男子看戏后处于神游状态(所以人物会突然行动突然静止,突然说话突然消音,就像我们打瞌睡走神时看到的世界),然后他把捕捉到的碎片、临睡前看到的画面、被戏剧植入的思想融为一体,迷幻了现实与梦、与过去的边界(就像《穆赫兰道》)。

6⃣️回忆正式开始于男子、女子丈夫游戏时。当桌上只剩一张牌,女子大笑,男子旁白“你都没变,仿佛我们昨天才见过”。但是回忆马上被打断,画面对准女子的沉思,声音却来自后方一对男女的交谈。

男子介绍旅馆时,女子再次发笑,他伸手邀请她,动作立即顺接到二人起舞。

迷宫出口在哪是未知的,幻想从何处开始,也和现实混杂在一起无处可寻。

或许男人们的牌桌是幻想的开始?因为回忆一次次在这里被打断。或许女子打碎玻璃杯是幻想的开始?因为她的笑声开启了男子的想象,而另一个女子的笑声撞碎了这场想象。

7⃣️画面、语言不同步。对费德庭院初遇的语言先于画面(男子第二次要求女子回忆初遇时,才有画面出现,仿佛潜意识植入成功。)

8⃣️赤足戏的画面先于语言(男子描述露台聊天戏时,出现女子赤足树林的画面。仿佛回忆中插入了其他片段)。

赤足戏第一次叙述时,画面是男子、丈夫等一帮人在打牌;但语言描述的不是树林漫步场景,而是更早发生的脱鞋场景。

脱鞋画面的出现,发生在女子拒绝男子第三次回忆私奔前夜时,她猛然奔出,在过曝的阳光下看见雕像,一阵眩晕(意识植入成功)。

但是这段紧接着又是打牌场景,似乎暗示中间的一大段剧情不过是男子一瞬间的想象。

赤足戏经历了三次分割,但观众就像女子一般,就算片段破碎,大脑联想、重组,使我们构建了足够以假乱真的“现实”。

9⃣️回忆私奔前夜时,第一次是男女在吧台边,随着男子叙述,女子的闪回时间逐渐加长,像渐渐被迷惑。

第二次是转角相遇时,女子像被空投进回忆里,穿着今年的衣服,口中抗拒“别烦我了”,但还是不可避免地身处回忆的场景中。

还有一次前夜戏回忆,从多个角度拍摄不同位置的女子(窗边、梳妆台边、门边……),女子从两个方向上了四次床,暗示回忆的不精确。

男子的回忆最初细节精确、言之凿凿,后来开始崩盘,自己也说“我不记得了”,像大梦将醒时的混乱。

🔟幻想的重启机制:当幻想剧情走偏,我们时常会开启重启机制。比如私奔前夜,幻想跑偏成女子极不情愿,这使得男子思维宫殿崩塌(“房间都不存在,甚至庭院也不复存在”),于是他重启剧情,进入房间时女子张开双臂欢迎他。

同样的重启,还发生在女子被丈夫枪击时、以及男子摔下护栏时。

⏸雕像的隐喻:可以是任何人。一个看到危险,一个看到希望,但两种观点并不对立。正如男子细数回忆,女子否认过去,但这两种时间观并不对立,只不过一个纵向、一个横向。

开场的大段仰拍,以及剧院戏终结后大量对称、镜面、画中画、廊柱结构的呈现,完美展现了繁复的迷宫,人物也像迷宫中古怪沉寂的大理石像与墙面。

“这些事情过几秒即将凝结,像大理石般的过去,像这空无一人的庭院本身。”极致的虚无与现实。

 4 ) 说说这部电影中的小游戏

下面是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废话
————————————————————————————
很久以前我就听说过这部电影了,但我一直没看,原因如下:1、我对它有偏见——这是一部1961年的电影,我过去的经验是老电影总是不太容易品尝的,倒不是怕啃不动——我的印象中,还没有什么电影是特别难懂的(故意要让人懂不了的除外)——而是怕食之无味。比如有些老喜剧片针砭时弊,讽刺纳粹或者剥削分子都切中要害,嘲讽到位,但给我的感觉是它们总比不上现在的喜剧片好看。至于古老的武打片、恐怖片、人类XX片等等,现在看来一些仿佛成了喜剧片。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要说这些电影没有价值,作为当时的先锋、奠基者,这些电影在历史上有的有着无可估量的承前启后的价值,在当时也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但我非专业人士,不可能为了这些对我来说很低的价值来多干很多无聊事。2、听说这是能让一部分人觉得沉闷的片子。这倒不是因为我听见闷片就心虚——天使爱美丽等我认为好看的片子也被我的少部分同学认为是超级大闷片而且被一些牛气冲天的评论家批评为“小农意识”——而是因为我对听说的情节不感兴趣——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给她述说以往的经历,但女人不记得有这样的经历,男人反复“洗脑”,终于让女人“相信”了,一同私奔。这样的情节让我觉得很是单调无趣(现在我知道本来制作者就不打算弄一个完整的故事出来)。
可我最近看了,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在各处看见了很多鲜活的评论,让我觉得电影可能很有趣。虽然我现在看完了不得不说,我认为这些评论比电影好看多了。
这样对电影的较低评价并不是说我想否定电影的观赏性(我认为还是有很多人能够真的欣赏这部电影甚或相关的剧本),而是因为我给非XX电影的评级也比较个人化,不光看它内涵有多少,而且主要看它是否能让我有愉快、恐怖、悲伤、滑稽、可笑、美等感觉,可惜它除了一个据说是关键象征因素的游戏让我感到兴趣,男子抚摸女子的画面带来些许性趣,轰然倒塌的石栏让我切实感受到关于失望和伤害的隐喻,石像的描述和其真实背景有些意思,对话让我觉得可以顺便温习外语,射击的镜头象征什么对我还是个谜之外,没有觉出多少其它有大棱角的感受。
————————————————————————————
下面是和主题有关的
—————————————————————————————
我个人认为了解这部电影的关键词是“有限的可能性”,而这关键词可以通过电影中的那个游戏misère版本的Nim来集中体现。
这里就先说说我查了部分网络资料后对那个游戏的作用的理解吧。
关于那个游戏的对话很可能最先出现在12分52秒到59秒,是一个男人在背后贬低那个瘦男人M:“那没什么了不起的,他开始时已经算好了一切可能性。”其后出现比拼,差不多是14分16秒到15分31秒,是瘦男人M用Nim游戏战胜先拿牌的算是主人公的男人X。最后这局比赛在女主角A的笑声中结束。有人说三角形的牌局隐喻了这三个人的三角关系,而我认为最后一张牌隐喻了X在事业上或计谋上的相对失败。第二次比赛是从20分23秒到21分10秒,M战胜了先拿牌的另外一个人,导致后者拂袖而去。接下来从21分11秒到22分25秒,X吸取了教训,让M先走,可惜X在他第2次拿牌时就走错了,又输给了M。后来在36分55秒时又出现了M发牌的场面。我认为这里通过对比说明X的心胸较广阔,性格相对不错。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1小时14分24秒到1小时15分40秒,这里出现了很多隐喻。观众的评论大多是有些可笑的:“这是个愚蠢的游戏!”“你必须知道窍门。”“只需要取奇数就可以了。”“肯定有一些规则”“最先取牌的人总是会输的”“我想去年Frank玩过那游戏”“你必须以7为基础做运算”“哪一排?”
X又让M先走,并且让M第一步按照他说的走,可惜他不知道随便别人第一步怎么走都一样,而且他自己的第一步就又犯错了。
后来的观众更是乱说话,事后诸葛都当不成。“开局的人总是会赢”“只需要取偶数就可以了”“最小的奇数”“这是对数级数”“必须每次改变要取的排”最后还出现了按照片中的nim三角形排列的女人A的照片。
这里隐喻什么呢?我个人猜想是隐喻局外人对这场爱情或事业博弈更不了解影响更小但却喜欢不懂装懂乱出建议,还隐喻先下手的不一定就一定强。另外有人说最后一张牌代表女人的心,在计策、事业上赢了对手但并不一定能赢得女人的心。现实生活中什么才是赢呢?赢得了健康却输掉了事业,输掉了事业却赢得了健康都不是很理想;赢得了战斗却输掉了战争,赢得了战争却失去了民心;赢得了辩论却失掉了真理,赢得了真理却失去了友谊。这些东西人算、天算,不如时间说了算,时间说了算,不如什么都不算(这里的扩展纯属牵强附会的胡诌可以无视)。
但这里我说说我从nim游戏中理解到的但我认为不是导演打算表达的(其实上面那些我的或者别人的看法也可能是误读):1、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很多选择,在局部看来,有时候一步错,步步错,有时候,先走哪步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根据正道也就是最佳策略来行事就可以了。2、生活看似有无限可能,其实选择是很有限的。3、对不理解的事物作出的评论很可能是错误的,不管这评论看起来多高深或多肤浅。
——————————————————————————
这个游戏的来源和玩法
首先,那个游戏即Nim游戏可能和我们大有缘分,因为有种说法是它起源于我国的捡石子游戏,现在音/意译成拈游戏。Nim有拿取的意思。

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其实有一些窍门。我刚看到那个游戏就想用反推法来破解它,可是剩4个或者全是单个或者双还好推,9个就很繁杂了,16个更不消说了。后来我又想到可能和2进制计算有关,但具体怎么算我是一筹莫展。没办法,网上查。发现一种不需要编程序的方法要用到没听说过的Sprague Grundy定理,还有另一种更简单,是维基百科上的,用2进制相关法求解,于是我就学习了一下,发现后者还是比较容易懂,学了一下认为自己懂了并且发现了X走的错误的路数。如果按照电影中的规则和牌型来打,最终结果只要后拿者按照最优策略进行就一定会赢。我也在百度上查了一下,发现原来这游戏的简化普通版本被用作小学的奥数题或者用于讲解博弈论的例题,强化复杂版本被用作一些计算机编程的试题。
我也发现了另外一些网友的评论,有的说这个游戏比电影好玩。我也是这么想的。以后或许可以拿来虐待不知情的小孩,让他们觉得我是一个聪明蛋。
—————————————————————————————
这篇文章用过的参考资料
剧本上和电影中关于nim的描述
http://plambeck.org/archives/Marienbad.html
Nim游戏介绍,相对简单的普通类型以及misere类型的解法。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m
Sprague Grundy定理
http://en.wikipedia.org/wiki/Sprague-Grundy_theorem
——————————————————————————
给其它人的参考资料
1、在线玩这个游戏,想赢得游戏的还是让电脑先走吧(有人愿意输?)
http://www.archimedes-lab.org/game_nim/play_nim_game.html
2、给小学奥数生。(真是辛苦的孩子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482c9f01009dc9.html
3、给编程人员(下载了发现不是很难)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ITSJ200802062.htm
4、想了解博弈论的人(博弈论,真是一看起来很是牛气冲天的名词啊,但我还是觉得左右互博术更牛——自己猜测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理性选择和反应作出自己的理性选择)
http://info.sugoo.com/CN/Ebook/%E7%94%B5%E5%AD%90%E4%B9%A6%E7%B1%8D/%E8%BF%90%E4%BD%9C%E7%AE%A1%E7%90%86/%E5%8D%9A%E5%BC%88%E8%AE%BA/%E5%8D%9A%E5%BC%88%E8%AE%BA1.ppt

 5 ) 对《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初步解读:时间与记忆

前言:此文作为电影哲学课的期中作业,针对罗伯-格里耶编剧、阿伦·雷乃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一片进行尝试性解读,结合课堂内容对电影的时间和记忆哲学做一些粗浅的总结。由于笔者本人仅仅处于了解知识的阶段,又碍于短暂的时间,不能且不够对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因此,本文只得做成像是一些表面上的课堂笔记,而不能够被称为一份合格的论文。文章很可能对理论有非常大的误读,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在语言上也没有进行润色,均是粗糙的拙劣的出于强烈表达欲的个人观点。在此感谢周冬莹老师的指点,使我在对于电影的观点水平上具有了十分大的提高,特别是对于我更加深入理解阿伦·雷乃和塔可夫斯基的电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感谢王爱祥同学,陪我完整地看了一遍《去年》,并以他惊人的细腻的对电影的直觉给我提供了很多的观点。

首先,本文将对时间观念的发展做一些介绍,区分古代的时间观念、近代的时间观念和柏格森意义上的时间观念,以此来对罗伯·格里耶的电影哲学思想进行阐释。时间与记忆密不可分,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候就叙述了时间是运动的时间这样的观点,隐含了记忆在其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时间之后,本文将对记忆做一些解释。然而,尽管本文对时间和记忆分开论述,其两者仍然是必须要被认为是某种整体去看的。最后是针对《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一片做针对性的解读。此片作为法国新浪潮-左岸派时期的代表作品,在风格上具有重大的突破,在当时的时代潮流下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影片讲述了一位男人(后文作X)说服一位女人(A)相信祂们在去年经历的故事,并最后让A和他一块离开的故事。情节十分简要,但是其在人物的记忆的各个时间来回切换,使此片走进了更深的精神世界。

罗伯-格里耶在谈到与阿伦·雷乃的合作时指出,“雷乃的作品是企图建造一种纯粹心灵上的时间和空间——梦境的,或者是说记忆中的时间和空间”[i],在这点上,罗伯-格里耶与阿伦·雷乃的观念相一致,因此两人的合作十分顺利。罗伯-格里耶作为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十分注重时间,他在意识流作品(《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等)的影响下对于叙述时间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发现对意识的描写可以作为一种回忆的替代,然而这种替代将原本的时间顺序打破了,是属于一种当下的时间。当他参与在电影写作当中时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银幕上的画面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的现在性”[ii],电影作为时时刻刻都在展示“现在”的艺术,我们可以通过电影将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拉到现在来,成为“超越的现在”。然而,为了理解清楚格里耶所说的“超越的现在”具体指的是什么,他想改革先前的时间是怎么样的一种时间观念,我们有必要看看时间在此前的演变。

在《物理学》一书当中,亚里士多德阐述了运动的时间,“如果我们意识里已经发生了某一运动,我们就会同时立刻想到有一段时间已经和它一起过去了”[iii],也就是说,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中世纪哲学中,时间是一个概念(理念、观念)。此后,到了近代,随着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时间被可计量了,成为了同质的断裂的时间数。通过这种对于时间的规定,人们开始操控时间,运用时间。然而,这种时间的观念仅仅只能作为科学研究的工具而不触及到时间的真实,但是电影却从这种断裂的时间观念当中被创造出来了。柏格森反对这种电影的时间,他称之为“幻觉”,因而提出绵延的时间。德勒兹在其之后,认为作为条件之外的观众(日常知觉之中,条件是在知觉者的意识之中的)而言,电影直接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运动-影像[iv],在此基础上电影还可以做到超越传统顺序时间观念的时间-影像,“使时间和思维成为感觉的,让它们有形有声”[v]。对时间的感知来自于记忆。记忆作为一种存储工具被时间所利用。现在处于步入未来和成为记忆的综合体,当下的时间感知是此前记忆的浓缩的结果。格里耶显然是想对后者进行创新,将记忆与时间的关系作为自己创作的灵感来源。他也确实这么做了。在《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当中,罗伯-格里耶将记忆与现在绕(注意是绕不是混,影片的结构仍然是清晰可辨的)在一起,试图将回忆中的场景成为现实的场景,从而达到带领观众与A一起陷入混乱的现在当中。我通过时间和记忆的理论作为切入口,可以比较顺利地解释影片。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尽管我用理论去解释影片,我是不作为感受影片的手段的。我且应当首先感受到了影片中所蕴含的尽可能所有的信息——那些信息作为直接连接我与创作者的媒介——并对其获得了无法言说的美学思想,其次我才尝试寻找理论去解释我所获得的思想感受的本质。我仅仅是出于尝试性地用文字记录非文字的令人惊艳的体验。

首先,我将影片的主要结构划分成两段,前段(我称为诉说段)和后段(我称为申辩段)。前段当中,影片在「XA的当下」和「X的回忆」当中切换,在「XA的当下」中,X试图说服A祂们去年的时候见过面,并有一段感情,做过一块离开的保证;「X的回忆」中画面表现X回忆的内容,配上X自己的旁白陈述,画面和旁白是对应相称的。后段当中,影片处在「XA的当下」、「X的回忆」以及「A的回忆」三者的不断切换中,在新出来的「A的回忆」片段,画面和旁白两者成为了不统一性的各自独立的元素。画面展示着A的回忆的内容,而旁白却是X的声音。起初画面和声音是相互冲突的,甚至可以说,A故意否定X的叙述。此后,在X的变态般的努力和叙述上的让步之下,画面与声音逐渐混杂在一起,辨别不清。结果是,A随X走了。

这里,我不得不做出一个补充。在影片的开头,随着X的旁白和幽灵般游走前进的镜头下,电影似乎有意使我们认为进入了X的梦境或是回忆当中。这在罗伯-格里耶的剧本当中得到些许的印证。[vi]显然,整部电影应当都被看作现实世界中的X(尽管我们从来没见过他)的意识上的绵延。我在上一段提到的「XA的当下」也应当是这种意识的世界中的当下而不是现实的当下。第二,我应当要指出的是,「X的回忆」和「A的回忆」是缺乏真实性的,它们不是传统电影当中的回忆一样回到当时的时间完全地重复当时的事情,而是当下人物——不论祂们出于何种目的,处于何种状态,是否有精神上的疾病——的回忆,这些回忆是属于当下人物的回忆,是被人物浓缩后重构的世界。甚至它们都不一定是回忆,「X的回忆」很有可能是X为了能够得到A自己编的故事,而「A的回忆」则更可能是A被迫建立的回忆世界:X通过话语制造出了一个不同于A的A',但是在X施予的教化过程中A自己接受了A',并内化为自己。[vii]那么,在哪一时刻A开始建造了她的回忆呢?笔者由于时间紧促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这里直接引用她人的回答:“吧台玻璃杯破碎的一瞬间镜头在卧室、酒吧间来回12''的黑白闪回,A断跟的鞋与酒吧玻璃杯的破碎声都暗示着这个现有秩序的摇摇欲坠……故事发展为不再是只有X一人建构他们的过去与未来的一系列场景,A也有了建构过去的意识与行动,拥有了超越这个封闭空间去‘看’的能力。”[viii]

这样梳理下来,整个故事的逻辑结构就变得很清晰了。然而,在实际观看的时候我们仍然会发现很多地方是令人茫然无措的,因为阿伦·雷乃在连接的时候刻意地模糊回忆和当下,时间上的模糊导致了回忆与当下的混乱。对回忆没有直接的暗示(例如传统电影使用的模糊、叠化等手法告诉观众我要回忆了),使回忆的时间与当下的时间平等地放置在电影画面的现实之中了。这让回忆成为了当下的绵延所产生的涟漪,当下走进了这个回忆当中。回忆变成了另一种当下的真实。至此,回忆与当下何以分的清楚,似乎不太重要了。它们都成为了人物真实的现在。

影片当中的人物均没有过去,这显然是编剧故意为之。[ix]影片处在抹消掉了过去的“封闭空间”当中。人物作为当下的存在,只有当下时间的绵延与意识的绵延赋予它们存在。因此,影片当中的回忆最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完全)作为了回忆者的全部。

这是本文要提出的一个观点:回忆(或者说虚构、想象)不仅不使人物的主体性被分离,反而,回忆(虚构、想象)参与了人的主体性的综合当中。格里耶如此处理剧本,将其中的场景翻来覆去、相互交错,目的是什么呢?格里耶自己已然给出了解释。[x]他允许这些回忆、虚构交替与当下出现,并不是因为他要破坏人物的主体性——显然他要破坏传统的运动主体——相反,他要构成一个更加完整的主体。通过「X的回忆」和「A的回忆」,我们能够得到两人内心的意识的希望,如果说一定要给《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做一个故事线的话,它也一定不会是一个传统的关于移动(translation)的故事,而是关于意识绵延的运动(transformation)的故事。[xi]通过对人物的回忆、想象直接展现复杂的意识的绵延的运动,而不是尝试通过人物的行为表现去给人物贴上这个或那个动机的标签。我的记忆使处在当下的我存在。在《天意》(Providence)一片中,阿伦·雷乃使用了两条线索的缠绕(再次区分是缠绕而不是混合)来叙述。一条线索是所谓的现实生活,另一条线索是作家虚构的生活。两条线索纠缠不清,使三个中心角色更加立体,主体性被分离而又同时建立了另一种真实的复杂的辩证的主体。


[i] 外国电影剧本丛刊1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引言,阿伦·罗勃-格里叶作,黄丽石译,P89-90

[ii]外国电影剧本丛刊1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引言,P96

[iii] 《物理学》,亚里士多德著,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2,(219a5)

[iv] 《运动-影像》,吉尔·德勒兹著,谢强、马月译,湖南美术出版社,P5

[v] 《时间-影像》,吉尔·德勒兹著,谢强、蔡若明、马月译,湖南美术出版社,P27

[vi] 外国电影剧本丛刊1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P104,格里耶写到:“……代之以由无数过道和客厅纵横交错组成的迷宫似的图景,但必须注意使观众仍有那种缓慢地、永远不停地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感觉。”

[vii]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猜想——女性主义角度的赏析,冀小超

[viii] “真实时间”的探索——对《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中的历史求证,余梦月

[ix] 参见外国电影剧本丛刊1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引言,P91:“他们没有自己的过去,彼此之间,除了靠他们的姿态和声音,靠他们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想象所创造出来的以外,没有其他。”

[x] 参见外国电影剧本丛刊1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引言,P97:“它们全是些想象;一种想象,只要它生动、鲜明,就总仿佛是现在的事……对于视觉和听觉向我们提供的真实的、现在的以及过去的片断影像、或未来的片断影像,甚至完全出于幻觉的片断影像,都是一视同仁的,而且容许这些影像交替出现。”

[xi] 对于两个词意义的分别取自于L'image-mouvement(《运动-影像》法版),Gilles Deleuze,P19

 6 )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高出装逼一般段位的装逼

首先思考一个问题,《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不是一部适合装逼的电影。

我认为不是。

因为一般明人不装暗逼,你装个逼,别人get到你的点,顺便对你产生滔滔不绝的景仰之情,还不把天聊死,这逼装得才舒坦。

比如说你跟我讨论电影,问我“最喜欢哪部电影啊?”,其实我心里马上就有标准答案了,《变形金刚1》啊,duangduangduang的,看得贼过瘾。

可是我嘴上不能这么说,《变形金刚》?真好意思,太没逼格了,还是说《花样年华》吧,虽然说当年是边打着游戏边看完的,可好歹也是看完了,用来装个逼不过分。

你一听我说《花样年华》,心中一凛,哎呦呵,文艺老大爷啊,我怎么办?不行,气势不能弱。你《花样年华》,那我就《重庆森林》吧,虽说就看了几分钟觉得太闷就看了简介大致了解了一下,不过唬人应该还是可以的。

于是你我两个俗人在团结友好的气氛中展开了一场文艺小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各自的逼格都(自以为)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这是良性的装逼,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用于装逼的物事,比如电影,既和普罗大众有一定距离,又没有那么远,属于“威名远扬,久仰久仰,但未曾有缘得见”这一类型的,一伸手,还能摸得着。

但是要问“最喜欢哪部电影啊?”,然后你答《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一般情况下,这个逼就装过了。

最好的情况是遇上个知道的,我了个大去,这是24K纯·文艺青年啊,知音难求啊,赶紧和他聊聊新浪潮三杰,新小说,左岸派电影什么的,再来探讨一下戈达尔老大爷旺盛的创作力,顺便一起鄙视下最近的威尼斯,虽说比隔壁柏林还强点,怎么就沦落到奥斯卡前哨战这部光景了呢?

这是求知型的。

稍微次一点的情况是遇上个知道的,我了个大去,这是24K纯·文艺青年啊……不过小爷我也不遑多让,你给我整意识流,我就给你整诗电影,《镜子》怎么样,塔可夫斯基的逼格可是最顶级那一档的,够怼回去了吧。

这是杠精型的。

啥啥啥,什么玩意儿?没听过的网络大电影你也好意思拿出手?现在这网大就爱整点玄乎的,看我随便弄一个《甜蜜蜜》就爆掉你了。

这是强行却不行型的。

啥啥啥,什么玩意儿?随便了,反正你爱看啥无所谓,我就是爱看《甜蜜蜜》,聊天嘛,随便侃呗。

就喜欢这种心思单纯的小青年。

然而,总之,如果你拿出《去》来装逼,大部分只能遇到后两种,并不能识别出你的逼格的段位,没准还会被嘲弄一番。极少可能遇到前两种,虽然可以进行哲学而愉快的对话,但是也很有可能三两句就把天聊死。

装逼中的装逼,容易装过了。

是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就是这么一部超高段位的逼格神片。

嫌疑人X的碎嘴

在我观片不过百的时候,曾经天真的以为《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能说的人了,毕竟大家都是这么觉得的。

所以在看过《去》之后,我无比确信大家一定都没看过这片。

因为如果看过的话,大家一定会把最能说的这项桂冠毫不犹豫的颁给《去》中的男主角,X。

他他妈真他妈的太能说了。

而且X的能说,还不是谢耳朵和艾伦索金式的那种“Smart is the new sexy” 的能说,piapiapia语速贼快,节奏感十足,中间各种天马星空的类比和小段子,毒舌且逗乐;

X的能说,语调慢半拍,拿腔拿调,典型的文艺电影范儿,铿锵不怎么有力,尾音拉得贼长,半对话半呓语,顾左右而言他,一句话八个意思,结果人家想说的是第九个。

这也难怪,读书人做事,自有文雅的做法。拐带良家妇女,当然也不能用强,讲究的是你情我愿,五迷三道来一通迷魂汤,美少妇的魂儿就被勾走了,力气都不用出,功夫全在这张嘴上。

但这方法也得分人,遇上A这种一步三摇,熟读经史的文艺贵妇,当然是好使,要是来个不上道的,要么把X捶死,要么就疯了。

但是即便是A,看起来也像是被絮絮叨叨的逼的疯了差不多。

整部电影是真事,还是她脑补的小剧场?

没有定论。

X到底有没有这个人?

不知道。

……

你看懂了个啥?

X是个话痨,这片子很牛逼,我看了这片可以出去吹牛逼了但是估计没人懂这个牛逼多牛逼,以及,X这么唠叨也就是在这样的电影里,随便换个情景一辈子注孤生。

帅都没用。

想睡觉?没门

《锵锵三人行》有一次聊侯孝贤的《海上花》,许子东说,“好看!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醒来接着往下看……还是好看!”

所以在看高逼格的文艺片时,睡着了是个不错的方式。

然而看《去》时,麻烦就在,看着困,还不好睡。

因为这片子的音乐和声效,着实诡异。

平常的配乐就感觉有点阴郁刺耳,X絮絮叨叨的时候冷不丁的会插个枪响或是尖叫,辅以A夸张的表情或是几个不同造型的画面切换,一个人看得时候甚至会心里毛毛的。

黑咕隆咚的古堡,一堆凹造型不会动的NPC,虽说不知道在说啥,但是凭观感觉得自己像是在看恐怖片。

睡不着,就算是迷糊了也会被突如其来的重音吓醒。

然而又看不进去。

所以,只好尴尬的放着他,走神的囫囵的过一遍,然后标记一下,拿来装逼了。

美则美矣

虽然看不懂电影在说啥,但是画面好看,即便蠢笨如我,也是能看出来的。

摄像机弯弯曲曲的扫着华美的古堡,配着X梦呓般的旁白一个慢慢的横移就从现在回到了过去。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像是在跟着镜头在看一场大型的展览,除了X,A和M,镜头下的其他人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是组成图画的元素而已。

这不禁让我有一种玩游戏的错觉。

在这个游戏中,X是主角,A是攻略对象,M是反派,其他的,都是背景的NPC。

刀在导演手,他的攻略过程充满了知识分子的一唱三叹和自以为是的腔调,偏偏这个游戏视频做得还是很精美自负,像是一场逼格满满的行为艺术。

(上面这一段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

中间甚至还有类似于《巫师3》中的昆特牌这种喧宾夺主的杀时间小菜。说一段说累了,镜头便会回到牌桌上,男人们正襟危坐,摆好火柴。

“来,老铁,来一局Nim游戏吧。”

每次这个时候我都会出戏到白狼,随便走到一个酒馆,“老铁,来一局昆特牌吧。”

当然阿伦·雷乃(也许)不会像我们这些玩游戏的宅男那么无聊,火柴游戏(也许)都有着关于掌控和轮回的重要意义。就像整部电影一样,雷乃自己都说他没有意义,但是并不妨碍观众对他无尽的解读和争论。

看不懂一点也不丢人,就算是罗杰伊伯特,在评价这部电影时也很模棱两可,通篇的文字下来不过说明了“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向习惯于复述剧情的他在《去》的影评中加上了诸多的主观猜想,少了许多文本的解读,多了许多关于成人世界的感悟。

有着大团圆结局的故事书是给孩子看的,大人们知道故事会不断展开,不断反复,不断重回自身,并如此继续下去知道一个无法避免的结局。

也许是这样。

 短评

因为真正的影像系统而牛逼,因为剧情的不知所云而装逼,因为多数人都看不懂而傻逼。

4分钟前
  • 开膛手贝塔
  • 推荐

爱情的不可信、迷离、暧昧。这不就是最典型的装13者必挂在嘴边的电影嘛,难以欣赏。

7分钟前
  • 影志
  • 很差

主角用自己的想象与自己的语言创造了一种现实……在这个封闭的、令人窒息的空间中,人和物似乎都是某种魔力的受害者,有如在梦中被一种无法抵御的诱惑所驱使,而无法逃跑或是改变……其实没有什么去年,马里昂巴在地图上也不存在。这个过去是硬性杜撰的,离开说话的时刻便毫无现实意义。

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人物如雕像般僵硬,戏剧表演式的走位站位,让人想起德莱叶的《葛楚》。环绕雕像的多角度移动镜头拍摄,戈达尔的《轻蔑》从中借鉴不少吧。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是错位,而这种错位在一个长镜头中也集约表现出来。反复的独白,或者相同的动作成了唯一的连结方式。

11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光(人物的大量顺光)、构图(极度对称)、镜头运动(推和横移都用到极致,出色地表现了逼仄的空间)、配角和群众演员的设置(木然、停滞)、声画分立(文字与影像保持各自的独立)曝光过度等造成的间离感(也就是现代派文学与电影的感觉),还有音响(譬如到高潮时突然静音)和音乐(有些诡魅),都值得好好研究。格里耶的新小说不少就是单纯的不带主观感情非叙事的静物素描,由他执笔写的剧本理应更接近影像本身

14分钟前
  • DannyOne
  • 力荐

法片#300。五星神作。声画叠用,叙述者旁白创造的现实。神剪辑,神剧本。高度戏剧化,或者雕塑化的表演。反叙事。对这部片子一切溢美之词都不过分。

18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事实证明,电影越靠近文学就越自由。

21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力荐

去年前年大前年我还tmd在北京

25分钟前
  • 37°2
  • 力荐

究竟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作品?

26分钟前
  • 小易甫
  • 还行

让我想起博尔赫斯的电影。恩。

28分钟前
  • 有必要
  • 推荐

走的比广岛之恋更远。睡觉片的极致就是梦游片

29分钟前
  • 衫弃
  • 较差

精美絕倫的旅館,抽象的花園.管風琴的從頭至尾真實與虛幻來回交替们从未想使本片妥协于什么明确的意义,我们永远希望它带着点暧昧,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实中复杂的事物到了银幕上就清晰起来了。——阿伦雷乃   

3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雷乃和格里耶合作的这部影片有着明显的作者电影特质,对虚构和真实之间的界限与互涉做了有趣的探讨,同时也可以看作对于记忆和历史真实性的探索,某种意义上,记忆在外界/内部的暗示下具有自我重构的可能,历史也是被重塑的,在不断阐释的过程中,事物的真相开始变得模糊而暧昧,所谓的真实只是臆见。

35分钟前
  • 蘇小北
  • 力荐

如果还有人不知道什么叫做文艺片中的文艺片,这个片子恐怕可以拿来当教科书定义:1) 法国新浪潮 2) 黑白老片 3) 文艺片名导 4) 作家电影 5) 叙述时间和空间错乱 6) 言辞优美,旁白/自白巨多 7) 有夸张式拍摄手法,如人物定格和一连串强烈的闪回 8) 情节淡化,一个多钟头就讲了一个男的把一个女的勾引走的事情 9) 含隐喻 10) 形而上之至,不知所云。

37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追求形式感、碎片化的声画效果,制造出一种间离感。而大量的镜头运动所制造出的空间感,不厌其烦地重复现实,却打破了现实世界整体性的幻觉。镜子、雕塑等隐喻的不断出现,似乎就是为了证明电影营造的是一个不同于叙事空间和心理空间的模糊空间,记忆和欲望被错乱地交织在一起。

39分钟前
  • 更深的白色
  • 推荐

巴洛克式的取景,喧哗之中的真假偷情,叙事相当模糊。牛逼之处在于使用剪辑和旁白来雕刻记忆,同时探讨记忆的真实(那盘游戏也是这个指向)。这种电影语言简直是在向文字宣战。通篇的管风琴听得疲劳,但是拿掉音乐,观影障碍恐怕更大。

40分钟前
  • 57
  • 推荐

它没讲什么,但又忍不住带着想要发现什么的心情不断去重看,这正是如此一个迷人的存在。阴郁的老房子,回旋的长廊,时间静止时的令人窒息。她是否记得去年的约定,他又是怎样穿过时间来到这里,冰冷孤独的花园里竟也能长出爱火。“几天几月几年,都为了见到你。”永不停息的漩涡一直往深里旋转。

4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真正的意识流作品,其叙述中的混乱、模糊、跳跃、缺失皆因全片的视角是以模拟人的记忆、思维和推想而展开,故而所呈现的不确定的多样性也正是人心理活动和意识概念的形态,去情节化和非故事性的剧本的核心就在于阐述何为真实;与本片相比,那些有着相似主旨的好莱坞科幻片平实得就像是现实主义电影。

4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去年今日此门中,小姐眼熟到如此, 庄生解梦迷蝴蝶,绮罗堆里埋华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红楼不是梦, 真亦假时假亦真,去年今日此门中。

46分钟前
  • 丁一
  • 力荐

1. 诗的影像,音乐的节奏;2. 回归电影作为影像艺术的本质,而非叙事的辅助;3. 不存在起始与结束的环;4. 欲望的对话与角力,观众与作者的对话与角力;5. 电影作为独立艺术形态的完整性与空间感。

50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