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有旧中国童养媳的嫌疑。很像一出英伦味儿十足的舞台剧。母亲的扮演者兰格具有一种很老派的同时也是很扎实的表演功力,不少场景的表演动情而投入,非常精彩。坏小子和乖乖女的婚外情最后以悲剧告终,这样的剧情并不意外。伊丽莎白-奥尔森,非常美丽。
影片结尾的两人死亡很有点自省的意思。不明白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放弃了杀死老太婆的计划。
西方版的潘金莲和西门庆,不过没有武松,合谋害死武大郎后,潘金莲没有快乐,只有害怕、后悔,恨西门庆,(但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怪西门庆让武大郎死得痛苦??是他们一起合谋的呀!谋杀还要不痛苦吗?还是女人心软—善良?)潘金莲始终困在谋杀前夫的阴影中,特别是老夫人中风后,西门庆想谋杀老夫人,早点拿到财产,被潘金莲制止,潘金莲还是有良心的,体贴地服侍老夫人,由于一直无法挥去的阴影,加上西门庆的自私贪婪,他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吵架被老夫人知道了真相,潘金莲仍然不忍心杀人灭口,后面老夫人几番写字,终于把真相传达给了别人,最后潘金莲和西门庆推着老夫人来到河边,说是喝酒,一边潘金莲准备了刀,一边西门庆准备了毒药,最后他们两个一起喝毒酒死了。个人感觉这算是最好的结局了,看前面就猜到后面他们要杀死丈夫,但没猜中结尾,剧中的结局传达给了我们正确的价值观,谋杀逃不过法律的制裁,刻画的谋杀亲夫后的害怕、后悔,甚至导致最后的自杀,体现了犯罪后,就算暂时躲过了法律的惩罚,心理上也会遭受无尽的折磨!其实这部片更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家庭、婚姻、爱情悲剧,女孩小时就被父亲抛给姑姑扶养,因为姑姑的自私,强行把侄女许给自己病怏怏的儿子,过着不性福、被压迫的生活,说实话就算我作为女生,后面也会出轨的,其实特蕾莎和劳伦是真的爱过的,只是当时的重男轻女的种种原因,想离婚也不可能,劳伦也不想抛弃现在工作和特蕾莎私奔,最终造成了如此悲剧。其中还有一些细节可能我忽略了,理解可能有点偏差,欢迎交流,本人是看完复联3来追伊丽莎白•奥尔森女神的片的,以前就在其他电影见过绯红女巫,现在才追,哈哈哈,女神是真滴美٩(๑^o^๑)۶
欸我真的觉得还可以。剧情确实太沉闷,奥妹的演绎在黑暗复古的整体氛围中有时略显违和,但左拉原著打底下人物心理丝丝入扣,结局顺理成章而且震撼人心。有观众说Therese爱上Laurent来得太过突然,但实际上Therese的偷情很大程度上是她对常年压抑死寂生活的反扑,Laurent不必是白马王子,他只需要是一个出口。
有些段落和台词相当亮。比如"We were married the moment I stepped into the boat",Therese去酒馆买醉后与Laurent的争执,结局时这对怨偶的坦诚相见。还有就是Oscar真帅啊太帅了演得真好啊。那种毫不掩饰的自私反而有一种原始的吸引。Laurent这个角色全无道德观念,某种程度上他是个没受过教化的蛮子,谈及谋杀计划时他的神情甚至有一种理所应当的天真,就是这样你反而对这个人物恨不起来。
换个思路一想,如果不是Therese对二人犯下的罪恶不能释怀,巴黎潘金莲与西门庆大概就过上了一天三次没羞没臊“kiss you from neck to thigh”的日子。想起晴川小说里的句子“杀人杀死,救人救活”,感觉确实很有指导意义。至于作恶后受良心谴责和作恶后丝毫不以为意到底有多少区别,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中规中矩,仍显动人,也许是左拉的暗中帮助,也许是姑娘阴影中透着鲜嫩的脸,深邃的眼睑和颊上的痣,也许是陈腐的水草,也许是浮草般被丢弃的生命。柔荑河岸,晨畔曦露,最初的婚床,泥水便一路拖带到她阁楼的白床单上,两个男人也先后纠缠着她生命的草缍下了水。瘫坐着复仇女神般的母亲,两个情人的眼泪混着怨恨,kiss you from neck to thigh,偷情时最切肤的亲密,时局变成难以承受的责难之痛,她紧揉裙摆,是在按耐自己深欲上的恐惧,只有下地狱,人性才能放肆无羁绊吧
特蕾莎对劳伦的人生告别语是:“我爱过你,在卡米尔还活着的时候。”她放任劳伦杀掉卡米尔,也杀掉了自己的爱情,虽然特蕾莎当时坚持说服自己谋杀丈夫和表哥是保有浪漫爱情的必要代价。
可是浪漫的爱情到底在哪里。是阁楼里地毯上时时刻刻的偷情?还是早晨新鲜采摘的花束?亦或是睡前读物插画上手写的男女名字?实施谋杀之前的特蕾莎太忙,忙着掩盖裙下的旖旎,忙着递送眼角眉梢的传情,忙着安抚她精力旺盛的肉体,忙到无暇领会灵魂的疲惫与迷惘。
肉欲的喧嚣掩盖了寂寞。特蕾莎一直急于应付旺盛的欲求:先是少女时偷看赤裸的农夫;再到表哥怎么都不对的亲吻;然后终于找到毫无顾忌热烈强壮的劳伦。她的空虚和快乐都不能为卡米尔理解,这个一起长大的表哥,病弱而天真,远离情欲的困扰。即使表哥的身份转变为丈夫,特蕾莎也并未认真看待他哪怕一点点。和表哥的同乡勾搭、偷情、相思,一切都在卡米尔的眼前,特蕾莎习惯于只要一个嘘声就能安抚卡米尔,她忌惮姑姑远甚于丈夫。
这样一个孱弱无力的卡米尔竟然也有下决定的一天。他当家作主的坚持仿佛给特蕾莎当头一棒——离开巴黎,离开巴黎的“朋友”,这不是商量而是通知,以一个丈夫的身份。这就是从小细心照顾保全表哥性命的结果。特蕾莎一霎那肯定感到了背叛与窒息,原本她与卡米尔心照不宣的纯洁婚姻里,她有她的幸福快乐,卡米尔有他的保姆与护工,可是卡米尔竟然要来做一个真正的丈夫了。他与她的理想毫无关联!特蕾莎心神慌乱,眼噙泪水,她满心里想着都是行将终结的幸福生活,她甚至一个夜晚也不能等待,她奔向劳伦住处寻求情夫的指引,只有这个强壮如野兽般的情人才是她的理智与安慰。至于卡米尔的立场与考量、卡米尔的努力与表白,特蕾莎就像陷入眩晕中一样既看不见也听不了触不到想不起了。
她孤独无依的灵魂也许从父亲将她丢给姑姑的那一刻起就在寻找强大有力的依靠,即使只是体力的有力也是好的,哪怕在姑姑家的岁月学会了礼仪与文字,哪怕照顾表哥的同时也得到了生活与身份的安置,如蜂蜜菊花茶一般安逸普通的现实生活远不如强壮野蛮的肉体撞击更能震慑她的灵魂。她的知识、她的阅历、她的道德、她的良知,都被驯服在肉体崇拜的当下。在人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点,特蕾莎缺位了特蕾莎的抉择,在这一刻,她的上帝是劳伦!
劳伦说,要有意外,于是就有了惬意周日下午的意外。尽管那个清晨特蕾莎接受了卡米尔的花束,尽管特蕾莎在登船前满是抵触与恐惧,尽管特蕾莎的眼前是卡米尔絮絮回忆幼年相伴时光的背影,特蕾莎的人生从她手里流走了,何时开始何时取消都不由她说了算。当那个强壮的野兽举起高高的木桨用力击打时,特蕾莎只能被动听见从小一直陪伴和照顾的那个声音在喊“特蕾莎!特蕾莎!”以及之后的死寂。
死去的都是失败者。不再面对搬家恐惧的特蕾莎,是否能够承担劳伦一手决定的人生?她不能入睡,她翻看卡米尔的睡前读物,凝视两只熊插图边手写的漂亮字体“卡米尔”“特蕾莎”,她依旧眼含泪水。
记得特蕾莎从河里回到床上,手中犹握清晨的鲜花。那捧鲜花清晨在卡米尔手中,他敲击着厨房的玻璃,从身后捧出当天的惊喜,特别嘱咐“不要告诉妈妈,因为她会妒忌”。如果特蕾莎在清晨选择收拾行李,或是登船前选择停下脚步,或是游船未驶离主航道就要求返回,这鲜花假以时日是否能衍生其他的花朵,她与表哥的关系是否能随着年龄与阅历的积累得到调整与完善,她是否可以避免挑剔做饭水平的第二任丈夫而继续享用姑姑每天提供的下午茶?
那些只要细细思量就能唾手可得的美好未来啊~如果我是特蕾莎,我才不交给别人去做主呢。后悔不?
伊丽莎白这种充满文艺气质的演员去演复仇者这类无脑大片真是可惜了,快回来演惊悚文艺片吧!
老J说说三点:
1伊丽莎白演文艺片必露D,这次也不意外,露D镜头在55分钟左右,从俯视镜头拍摄到露D一秒钟,不过光线那么阴暗,也看不出什么来,还是老男孩里给力。
2其实妈妈这个角色还是挺好的,一开始可能以为她是个恶婆,但后来才知她只是单纯地爱着自己的儿子,等儿子死后她便把伊丽莎白当成了自己的亲女儿,等女儿和渣男结婚后她又把渣男当成了一家人。瘫痪后在聚会上她都已经说出两个人的名字,连are都写出来了,怎么突然戛然而止?那可不是没力气了,前面都坚持那么久了,就差最后一个词会没力气?写个K也好啊(killer)。因为那一刻她犹豫了,儿子已死,剩下陪伴她的只有这两个人,把他们揭发后呢?自己就真成孤家寡人了。所以那一刻她留下了痛苦的眼泪,是纠结,是反复,但她仍忘不了儿子的惨死,所以最后又在地上写出了凶手。
3最后河边夫妻双双把家还,饮鸩酒的时候,妈妈望着伊丽莎白,表情激动,是在不住摇头的,那是在说,不要自杀啊!我的孩子!此时,她已经原谅了女儿(毕竟亲手杀死的凶手是那个男的)。此片表面上主角是伊丽莎白大女主,但小三怎能当大女主?所以真正的女主是母亲,是她对继女从冷漠无情到相依为命的爱,从恨到恨中有爱,恨中有伤,不得不说,妈妈神演技。
2018.8.26
更多影评欢迎访问老J主页
马粪公子的发际线看得我快哭了 原著左拉 足够阴郁 但不够劲 感情起伏不明显 偷情也不够带劲 总之动机不足 说服力差
故事其实挺好的但略沉重(略有幽默感调和)。镜头很美。迷oscar的话这个还带点porn,很好。就是少爷毁容没必要,怎么也帅不过Oscar的
好故事即使知道结局也会看出惊喜,但是遇上渣导演,再好的故事也是坨毛线!BTW,伊丽莎白奥尔森的表演是不是也太现代了。。。
秃董的发际线啊
冲着少爷来的少爷真是个欢乐的小二逼!呆萌呆萌的!可是造型师你干嘛啊发际线搞成这样真的有必要吗摔!演的都很好啊,不过这个故事呢还是有点不抓人,哥特风倒是浓浓的,结局姑姑眼睁睁看着俩人一手毒一手刀还是有点张力的。还蛮熟悉这种古典时期拿“负罪感”做足一篇文章的作品,道德观撑起故事啊。
正所谓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吧~以及马尔福的发际线每次出现都能承包我的笑点
片子很压抑很哥特,但Tom的造型实在二缺
前半段女主欲求不满的部分拍得挺赞,顺便给tom的发际线点蜡
造型师你是有多不喜欢马尔福要把他打扮成中年秃顶大叔模样。你让我这个德赫党情何以堪啊啊你看看Emma现在的模样!咳咳..暂时仍对Olsen无感。
看了半年才看完orz 有时候觉得这种二十年前制作水平的东西拍出来除了卡司没亮点,就不如排话剧去了
伊丽莎白奥尔森是打算趁年轻能露则露对吧……
杰西卡兰格的演技简直殿堂级。伊丽莎白奥尔森小姐其实是青年女演员中很有演技的。星都给她们。
为了看秃董的发际线 先来占个座
两个原本比较善良的人,做了那么罪恶的事,最后天天做噩梦,何必呢?女主如何离了婚,再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就好了。
马尔福的发际线。。。
女主角的性饥渴诠释的很好,但是- -偷情和出墙的理由只有性吗,太牵强了
国外版的潘金莲和西门庆
既然要追求刺激,那就贯彻到底咯。 —四鸭四鸭
啧 原来你俩喜欢这么刺激的
Tom演这种角色究竟是怎么想的呢?他在HP外接的无外乎全是混蛋,就让我很想不通…fangirl基础那么好,为什么不演演轻喜剧,发际线不是问题啊!故事讲的很真实,尤其是赡养(不停抢戏的)老母一段,电影很少能直视这样的真实。但剧情刻画还是不细腻,床戏不好看,跑哪里都一同撮人是肿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