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牙买加,最出名的应该是夏季奥运会上层出不穷的短跑精英。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上,出现了一只特别的雪车队伍,这是他们代表自己的国家第一次参加冬奥会。这支雪车队正是来自牙买加这个“不曾飘落一片雪花”的热带岛国。3名短跑运动员,1名赛车手,1个美国教练,3个月的训练时间,从未见过雪却决定在世界面前上演冰上飞驰。虽然在比赛中名列末位,但他们勇于拼搏、勇于挑战自我的体育精神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一个看似荒诞不经的“笑话”成就了一段属于热带国家的冰雪荣耀,牙买加雪车队这一传奇事迹被拍成电影《冰上轻驰》,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人勇敢追求自己的冰雪梦想。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体育代表团入场时,一位穿着清凉的美属萨摩亚代表团旗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人们不禁惊呼:他冷不冷?这位旗手名叫内森·克鲁普敦,是这个太平洋南部热带岛国选派参加本届冬奥会的唯一运动员。从第一次看到冬奥会的比赛到最终站上冬奥会的赛场,克鲁普敦用了12年。作为一名在七个月内参加了两次不同奥运会的“跨界选手”,他硬挺着一身伤病,创造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就有这样一群来自热带国家和地区的勇士:牙买加代表团派出史上参加冬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参赛阵容,参加高山滑雪和雪车项目的争夺;沙特阿拉伯首次率员出征冬奥会,派出唯一一名运动员出战高山滑雪项目;5次参加冬奥会、3次参加夏奥会,并且是以运动员的身份分别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两届奥运会,巴西越野滑雪运动员雅克利娜·莫朗达成了这一几乎空前绝后的壮举……
海地、泰国、尼日利亚……80多个终年无雪的热带国家的冰雪运动员们带着来自赤道的热情,怀揣梦想与热爱,用看似冲动的勇气和勇往直前的胆量,尝试突破环境的隔阂和条件的局限,跨越了时区和温度带,向冰雪运动进发,在冰面和雪场上起舞!虽然到目前为止,热带国家的选手还没有在冬奥会中获得过奖牌,但这份赛场上的坚持与拼搏值得每一个人的尊重,这正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第24届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落幕,也许冰雪项目离我们的生活有些距离,但是冬奥会值得欣赏、可堪回味的远远不止这半个月的比赛赛程。在这春回大地的季节,冰雪运动正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冬季走向四季。奥运赛场上的热血故事和励志榜样展示了运动健儿对梦想的热爱与坚持,对自我的突破与挑战,对更快更高更强的运动目标付出百折不挠的追求和不计代价的全情投入!不管最终比赛名次如何,不管来自哪个国家,他们参加比赛的目标远比金牌更重要。来自热带国家和地区的冰雪运动员们在人生的赛道上书写自己的故事,飞扬的雪屑和碎冰彰显的是不局限于冰面的别样浪漫!北京冬奥会让我们看到奥运精神正在照亮世界的更多角落,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共享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算得上是体育励志的经典模版了。同样是雪上运动题材,我估计金容华拍《国家代表》的时候,一定是认真学习和分析过本片的,因为看本片的过程中真是看到了非常多的两部影片相似的元素和设定,比如:
人物设定吧上:选手当中有一对兄弟(只不过国家代表里面是亲兄弟,这个里面是好兄弟),Loser的教练,一个有执念的人(国家代表里面是河正宇要找亲生母亲,冰上轻驰里面是一定要离开牙买加这个国家);
情节上:酒吧打架、其他国家对手的歧视以及本国人的不相信、组委会的阻挠、得不到官方的支持、自筹资金的过程、富二代父亲的反对 。
不过个人认为,相隔16年才有的《国家代表》,可以看出制作方面确实精良非常多,包括国家代表后1/3拍的还是很不错的,比冰上轻驰后半程好看。但是在喜剧方面,冰上轻驰做的就要优秀多了,而且也挺高级的。我大概记了一些:
教练问谁要参加,一回头没人了。
特别励志的说,将来自己要离开岛去很牛逼的地方住,结果照片是白金汉宫。
脏辫头发冻的都断了。
42分,队员们以为是很牛逼的那辆车,其实是个破车。
做引体向上,其实是教练在下面举他。
教练做了队服,大家本来都很激动,搞笑担当说,穿这个我会冷。
总之,做运动+喜剧+励志的影片的话,本片不失为一部挺好的模版。
我看的版本字幕翻译成“连撬”,综艺节目《无限挑战》里翻译的也是“连撬”。
正式中文名称是雪车, 也称“有舵雪橇” 。
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车将举办男子双人,女子单人,女子双人,四人雪车(自由性别)4个项目的比赛。
牙买加四人雪车队在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上的首次亮相,被认为是这项运动历史上的伟大时刻之一。
自从上一次获得1998年长野冬奥会的参赛资格之后,他们缺席了随后的几届冬奥会。直到24年后,牙买加四人雪车队再次获得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将重返冬奥会赛场。 赛前他们在英国巴斯大学进行备战训练。
北京冬奥会上,雪车项目上,牙买加不仅参加四人雪车、男子双人雪车,他们的旗手之一贾丝明·芬拉特·维克托里安( Jazmine Fenlator-Victoria),将参加本届冬奥会新增设的项目女子单人雪车项目。
这名牙买加女将2014年首次参加冬奥会,北京冬奥会是她连续第三次参加冬奥会,在14日结束的女子单人雪车项目中,这位36岁的老将位列第19名。她非常开心,并希望牙买加的英雄博尔特有一天能参与雪车运动 。 “雪车是很烧钱,不过在我们协会主席的主导下,现在雪车队能够维持基本运转了。我们每年八个月,可能甚至有10个月都在国外训练和参赛,剩下两个月在本国进行基本的训练。”维克托里安说,“我们来到冬奥会参赛,就是为了推进全球冰雪运动的多样性、多元化趋势,越多国家(和地区)参赛,这项运动的发展前景可能就更加光明。”
另外,在北京冬奥会,牙买加再次完成一项国家突破,他们的另一位旗手本杰明·亚历山大成为牙买加冬奥参赛史上第一位高山滑雪奥运选手。 他也是受到1988年那支牙买加雪车队和《冰上轻驰》这部电影的影响。他将《冰上轻驰》的原型之一达德利·斯托克斯作为精神导师,斯托克斯是参加1988年卡尔加里的四名牙买加雪车运动员之一,在1988年之后还连续参加了三届冬奥会。 获得奥运资格时,本杰明已经37岁零八个月了。而他32岁才上了第一堂滑雪课。他出生成长在英国,在2020年8月,才第一次回到牙买加(父亲是牙买加人)。平昌冬奥会时,作为DJ的他看了比赛,发现只有三名牙买加运动员参赛。 结束平昌之行后,本杰明辞去了DJ的工作,开始执行他的冬奥计划,不想“在40岁、50岁时还做在下午4点醒来的DJ”的他选择了技术项目中速度最快的大回转作为参赛项目。 最终,本届比赛中,本杰明·亚历山大排名第47位,结束了他的北京冬奥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冬奥会上,中国女子单人雪车中国选手怀明明在2月14日比赛中,获得第六名、应清获得第九名。 2月18日,两人将分别携手自己的搭档出战女子双人雪车的比赛。 男子方面,2月15日,中国组合孙楷智和吴青泽取得北京冬奥会男子双人雪车项目第14名,创造了我国选手在冬奥会该项目上的历史最好成绩。 李纯键和刘蔚获得第22名,遗憾未能进入第四轮。 2月19日,他们还将参加四人雪车的比赛。
最近冬奥会,有许多关于冰雪运动的介绍在各个平台上。偶然在知乎看到了《冰上轻驰》的介绍短片,感觉很有意思。
奥运会题材的体育电影之前看过几部,《刘长春》和《许海峰》,都是我国关于两次奥运第一的故事。这次牙买加零的突破挺有意思。下载完电影后才发现没有字幕,迅雷上面也只有英文字幕,索性直接看了。有些台词细节不太明白。
牙买加本来就多出田径高手,像闪电博尔特。主角由于意外没能入选奥运会,就另辟蹊径,参加冬奥会吧,可是bobsled是什么都不知道,也没见过雪,找到父亲老友就直接要他当教练了。
其实四个黑人体格都很好,都是运动员嘛。所以后来短时间训练就能比赛得到不错成绩。本身就有底子。最让人感动的还是最后,由于螺丝松了(唉,可惜,都不车检的吗?)翻车了。大家的心都悬起来了,救援人员也到了。很戏剧性的,一个黑人小哥像之前一样问另外一个,你死了吗?回复,没死。于是他们起身扛起bobsled走向终点,周围的人都鼓掌表示敬佩,甚至连之前的“敌人”也想他们致敬,还说4年后赛场见。其实首先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奥运精神,还有就是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强敌。
这一段勾起了我大学的一段回忆,我大学参加了一个名叫大学生巴哈大赛的比赛。就是一个高校组一个二十人以内的队伍,用一年时间设计和制造一辆小型单人全地形车,并且自己驾驶。我当时负责悬架部分。
赛场上面也是很多意外,车检不好过(就像主角他们差点没参赛资格一样)。最后一天比赛前车坏了,通宵修车。最后一项四小时耐力赛又有一些小意外,不过我们每一个小时都把车拉出来车检,检察发动机,传动,悬架还有每一个螺丝。有的车队为了冲第一不怎么车检,出来一次起码5min,4个小时是看谁的圈最多,出来以及加油算时间的,不过不检查风险很大,坏到赛场上面就很麻烦,比赛策略就像赌博一样。
我们发动机由于意外熄火了几次,不过最后还是成功完赛了,搞了一个全国三等奖。怎么说呢,总感觉看主角几人就想到了我的这一段经历。他们是第一次,我也是第一次(但是我们的队伍在国内是老队了),也是疫情后第一次(疫情那个赛季取消了)。我们都努力过了终点线。我们谁也没拖谁的后腿。
这么高分果然是有道理的,喜欢这个故事和这部电影!看到他们四人应对赛前紧张的方法是找回自己而不是模仿别人,唱着自创的集资歌前往赛场,果然格局一打开就不一样了哈哈哈哈哈哈太可爱了这一段。集资拍投资人笑的画面跟着笑了,太有感染力哈;掰腕胜男无数最后输给了女人👍🏻;就算不是冠军也要完成比赛👍🏻色彩特别丰富,服饰上就能感受到热情如火,饱和度很高但是不突兀,片头调色特别;拍短跑的画面过于专业以至于一开始以为看错电影不是讲雪车而是讲短跑。配乐不错!演员演技不错!片尾曲🎵I Can See Clearly Now—Jimmy Cliff
小时候看的,体育励志轻喜剧,印象最深的是牙买加赤道选手来到冬季赛场在机场门口现穿羽绒服,也算经典桥段了吧
过终点的时候热泪盈眶。别看是1993年出品的,除了他们不用手机有点别扭(啊,时间过得真快,原来我已经早就远离那个获取信息只能靠翻书的的年代),像镜头和演技一点都不觉得是那种老式电影的呆板,一边看一边想着那个老爷爷现在可能不在人世了,那个漂亮的姑娘可能现在和我奶奶那么老了,想不到那个时候你们就会开这种玩笑,还有拍到他们跳舞的靴子,发现好几年前我也买过类似的。牙买加真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地方,感觉很不错呀。
事情没有那么难 首先要敢想 然后要坚持 很正能量啦#冬奥会应景观影1#
被封面吸引到了,有梦总是好的,牙买加连翘队就这样从不可能最终在大家的掌声下通过终点。电影里比较圆满,现实中多是破碎,可是“你死了么?”,“没有”,那就来吧,其实时间早已经不多了,当头盔在冰轨道上重重的摩擦,触目惊心,如同我付出的代价
黑人抬橇,根据牙买加人1988年第一次参加冬季奥运会的真实故事改编,有着新奇的娱乐性和积极向上的乐观视角,是诠释奥运精神的佳作。
在Hans家看的,BBC3台。挺搞笑的,但是最后还是比较假。不过四个黑人的确很搞笑。
虽然没完全听懂,但这帮家伙太可爱了,相当赚眼泪
非常多的笑点 回忆里很好玩的喜剧 终于找到了
从专辑封面很吓人的乐队名字到跑圈界蜜汁爱提这片所以一直有点好奇。也谈不上有啥惊喜还是失望,套路但有效的迪士尼励志喜剧,除了最后群众鼓掌风格有点抓马之外也没什么乱煽情的地方,纯粹朴素的感动,属于那种有事没事可以看看的片子,还挺好的。88年冬奥有点奇葩啊,类似的飞鹰艾迪也在这届
#观影手记# 2361当年不整政治正确的迪士尼还能拍这么可爱的片子呢。不过讲真,四个人,尤其坏脾气那位,一看就是American Africa,不是Africa。但他们好招人稀罕呀,太好笑了哈哈哈~东德运动员的敌视和奥组委的乱改章程,就太扯淡了,没必要刻意制造矛盾啊,故事本身足够精彩了。
突然想起这部电影,评个满分吧,美好的观影经历。
十几年前,在CCTV看过一段,当时觉得很好笑也很励志。今天再重温一次,感觉没那么好笑了,也有点过于煽情了。
迪斯尼的运动轻喜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牙买加的雪橇车队,听起来就很有戏剧效果,人物个性很突出,励志得也更真实、接地气。
Peace be the journey..
让没有雪的牙买加人参加雪橇比赛,就像是让冰岛人玩沙滩排球一样,虽然艰难,但是对于追逐奥运梦想的人来说,只要有可能就值得把握。其实喜剧效果并不是十分强烈,毕竟是迪斯尼拍摄的,很合家欢。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奥运会金牌,只有在有和没有都能坦然接受,才能承受。
牙买加连冬天都没有,还参加冬奥会,太不可思议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1035344从小推车到奥运会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i7411B7Gv
真没想到这么一把年纪还被个迪斯尼电影看得又哭又笑……本以为就是个单纯的励志片,结尾却升华出了意料之外的感动。生活如果都像迪斯尼电影就好了,付出就会有回报,真心总能换真心。
《阅后即瞎》。这电影里面我竟然看到了《飞鹰艾迪》和《极速风流》的影子。但是作为93年的老电影它的效果和笑果都反而要吊打16年的新电影《飞鹰艾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