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丹尼尔的一个巨大成长。可能没有米兰达的坚决离婚,他就不会变得在之后会打理自己,整理房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生活里在影片开头已经没有了妻子这一法定人物了,唯一能让他与米兰达产生联系的只有三个他爱并且也很爱他的孩子。就算丹尼尔有些时候不修边幅,但毕竟父子关系是没有问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论在他作为道菲尔太太之前或是道菲尔太太被戳穿之后,孩子们都很希望他或者道菲尔太太来家里的原因。或许对于中国人的思维而言,夫妻的复合是对孩子的最好的结局。但是片中的三个孩子,尤其是小姑娘,在他们看来,父母的离婚无非就是分开住而已,没有别的区别。他们依旧很爱他们的爸爸,依旧选择和妈妈在一起共同生活,不会因为父母在一些法律上的关系问题而与父母产生隔阂,这个也就是我很欣赏这部电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今,这部电影的主角罗威廉姆斯已经猝然而殁。可正如唐国强在《吐槽大会》里面说的一样,你有了好的作品,将来你去了,人们也活生生地记住你的作品以及你所饰演的人物,因为只有你深入其中,才能为人所熟知,并且会对你的角色有一种非你莫属的即视感,正如唐国强他自己饰演的诸葛亮一样。也正如张铁林的皇帝(当然,抛开私人生活且不论)。只希望,好的剧本,能有好的演员来进行自己的诠释。鲜肉虽好,但是没有经过好厨师的加工,没有其他的配菜佐料相搭配,再好的食材也只会是被倒进泔水桶的剩饭剩菜。希望能有人更多地了解到这一点。
以上。
我认识并喜欢罗宾·威廉姆斯正是从《窈窕奶爸》开始的。
当时还上小学的我,在电视上看的时候笑得前仰后合。道菲尔太太的幽默和可爱,让我爱极了扮演者罗宾·威廉姆斯。多年后再次来看,笑还是笑,只是笑着笑着就哭了。
这部反映美国家庭亲情的喜剧片上映于1993年,由克里斯·哥伦布执导,罗宾·威廉姆斯、莎莉·菲尔德和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豆瓣得分7.8分。
影片讲述了事业不成功的卡通配音演员丹尼尔,与妻子米兰达离婚后,被剥夺了三个孩子的抚养权。无限思念孩子们的丹尼尔乔装成家庭保姆——道菲尔太太,来照顾这个家。“她”把孩子们安顿得开心又爱学习;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她”自学烹饪,在米兰达回家后,奉上一桌丰盛的晚宴。这个家因道菲尔太太的到来而改变:温暖而幸福。只是一系列糗事爆出后,丹尼尔终于露了馅。但此时,米兰达和孩子们已经离不开道菲尔太太了。丹尼尔通过道菲尔太太,改变了自己,也改善了和米兰达的关系。
都说在婚姻爱情里,女人是男人的老师。在我看来,在家庭中,孩子才是男人的老师。丹尼尔的改变,正是因孩子而起,因孩子改变。
如果单从“故事内容”和“喜剧效果”来分析本片未免分量不够,这许多“笑”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人性思考。所以今天我就这部影片,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孩子与男人成长的问题。
第一,孩子和男人都是孩子。
第二,孩子是男人的软肋。
第三,孩子是男人的老师。
01
当孩子和男人都是孩子时,妻子只希望男人是男人,孩子是孩子。如果不是,她肯定在等待那个导火索
美国的婚姻问题专家温格·朱利写过一本叫《幸福婚姻法则》的书,书中有一条“孩子法则”:
第一条:孩子永远是孩子,丈夫也是孩子。
第二条:当丈夫引起你不满时,请读三遍第一条。
这部分我将通过“第一条”和“第二条”两方面进行分析。
①“孩子永远是孩子,丈夫也是孩子”
《窈窕奶爸》最开始,丹尼尔为了给儿子过生日,背着妻子米兰达,在家里开了个特别的大派对:小牛、小羊、小马驹被领进了院子里;所有的嘉宾和孩子们,都在疯狂的音乐中狂舞;桌上、地上、一切角落里都有美食和垃圾……无法忍受的外婆打通了米兰达的电话。
当米兰达推开家门,眼前的一切让她震惊。站在桌子上还傻傻跳舞的丹尼尔和孩子们,并未发现她的到来。米兰达怒不可遏,狠狠地拔掉了电源插头,一切戛然而止。
丹尼尔和孩子们都被米兰达严厉地训斥了,此时的他和他的孩子们,都是那个惹了祸的孩子。
在我看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个孩子。他有童心,他是个卡通节目的配音演员,他配的音充满了孩童般的天真与激情;他很单纯,为了坚持己见,负气地选择了辞职;他把自己当孩子,因为儿子考试没考好,米兰达不准备给他过生日时,丹尼尔站在儿子一头。
他背着米兰达,在她回家前的4个小时里开了个疯狂生日派对。因为丹尼尔也喜欢小动物,也喜欢朋友聚在一起的热闹,更喜欢伴着音乐疯狂扭动。他考虑的第一出发点是:快乐。这恰恰与孩子不谋而合。
这一切的一切证明,丹尼尔都在作为一个富有童心的孩子在活着。在他看来,他虽然是爸爸,但更是孩子们的朋友。在使自己高兴这件事上,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米兰达。
②“当丈夫引起你不满时,请读三遍第一条”
米兰达是个事业有成的女人,在公司有着自己地位,有着自己的成就。对于家庭而言,她需要的丈夫不是丹尼尔这样的。她希望丈夫工作稳定,成熟稳重,别动不动就开玩笑,说话可以正经一些。因为她从来不随便跟任何人开玩笑。
丹尼尔来自于苏格兰,受家庭影响,他是个天生自带笑感的人。他有着非同一般的语言天赋,可以自由地在N多个角色中自由切换配音。可是这一切并不长久,并不稳定。
走出丹尼尔的家庭,我相信大多数家庭也是如此。妻子希望有一个成熟稳重的丈夫,事业有成的终身伴侣,能够站在家长角色给孩子传授正统教育的爸爸。
因此,在忍受了13年后,米兰达终于等到了这根导火索——这场疯狂的生日派对。当即,她下定决心和丹尼尔离婚。
米兰达把对丹尼尔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在了法庭上:她要求剥夺丹尼尔对孩子的抚养权。这对于一个视孩子如命的父亲来说,无异乎再沉重不过的打击了。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米兰达懂得这第二条法则,她只把这一切看做是几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所为。为了给这次行为来个惩戒,她完全可以动用最严苛的“酷刑”。
比如,罚他们共同把弄脏的屋子打扫干净;下一次家庭集体出游取消;每个人的零用钱停发三个月等等。而对于丹尼尔这个大孩子而言,惩戒他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包揽家里一切家务不是更实用些吗?
美国著名婚恋辅导专家盖瑞·查普曼在《爱的五种语言》中说:“爱那不可爱的。”
如果你对丈夫不满时,那正是你发现他不可爱的时候。如果你并不能接受去爱这“不可爱”,你就先把其当成个孩子。因为世上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02
再孩子气的爸爸,都有软肋,那就是他的孩子,他会为了孩子做出不愿做的改变
被剥夺了抚养权的丹尼尔极其沮丧,他只有每周六才能探视孩子。而且必须再未来三个月内,找到一个份稳定的工作,拥有一个正常的居所,才有可能再来被裁决一次孩子的抚养权。
刚刚丢了工作的丹尼尔本就陷入人生困境,又接连失了婚姻,丢了孩子,人生至暗时刻也不过如此吧。
他尝试了去找工作,本以为凭着配音演员的经历还能再找个类似的职位,没成想却是个需要出卖体力的剧务工作。为了孩子,丹尼尔忍了。
偶然的机会,他得知米兰达要给孩子们找个家庭保姆,善于配音和演戏的他,发挥了一次特长:找到做化妆的亲生兄弟,把自己变成女人的样子,去应聘。道菲尔太太就此“诞生”。这个道菲尔太太可谓是为米兰达家专门定制的,喜欢她所有的孩子,愿意干所有的家务。
能够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对丹尼尔来说已经太幸福了。他下午三点结束剧务工作后,要马上换装成道菲尔太太,穿着高跟鞋、长筒袜、摸着口红、戴上面具、穿上塑形衣,出现在米兰达家。
他要严加管理孩子们做功课,陪大女儿被单词,给小女儿讲故事,跟儿子踢足球。最重要的是,要在米兰达回来前把晚饭做好。第一次搞砸了晚饭,幸而自掏腰包及时买来了外卖。当一顿丰盛的晚宴,配着浪漫温馨的烛光出现在米兰达眼前时,大女儿说:“这是她最近第一次笑。”
结束这一切,丹尼尔要拖着疲惫的身躯,乘公共汽车返回住处。他恨透了发明高跟鞋的那个家伙,恨透了总是掉下来的长筒袜,恨透了那个时不时来家里巡查的社工。即便这样,他的内心也是满足而愉悦的。
此时的丹尼尔重新回归“爸爸”的角色,他化身为道菲尔太太,承担起爸爸的职责。道菲尔这个“爸爸”与之前的“丹尼尔爸爸”不同,他不能出格,因为他格外珍惜。
在我看来,所谓孩子是男人的软肋,其实就是男人心甘情愿地把孩子视作是自己的缺陷和弱点。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比保护合乎爱护他们更为重要的。
03
孩子是男人的老师,男人的变化因孩子而起,为孩子而改变。因为“儿童,是人类之父”
①孩子是丹尼尔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他向孩子学会了说“抱歉”
道菲尔太太是架起丹尼尔和孩子们的心灵桥梁。她来到米兰达家工作的第一天,大女儿对她充满敌意,认为是她抢了本该可以由爸爸丹尼尔来做的工作。她不配合道菲尔太太的命令,还出口不逊。
可是当道菲尔太太用一桌精致的晚餐,成功俘获米兰达的笑容时,大女儿终于接受了她。在她出门向公共汽车站走去的路上叫住了她。向她道歉,因为是她带给了妈妈几个月以来的第一次笑容。“我很抱歉。”表达了对道菲尔太太先前不敬的悔意。
丹尼尔的孩子,他做任何事的出发点的孩子,能如此理性、如此善良,让他非常感动。就像之后,丹尼尔和米兰达接触过程中,也经常检讨自己,说出“抱歉”一样。一个人的改变就是如此简单。
在丹尼尔刚刚单住的时候,家里一片狼藉,以至于社工看过后,开始怀疑他的生活能力。是几个孩子改变了他。因为要证明给法庭看,他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带给孩子正面的教育。
丹尼尔开始整理自己的住所,就像下午在米兰家收拾一样。一次米兰达来这里接孩子们,一进门都吃惊了,还以为丹尼尔雇了专门打扫卫生的保姆。丹尼尔回到家就看电视烹饪节目,学会了各种菜肴的做法。这是他以前从没想到要干的。
②正因为孩子,丹尼尔改变了和米兰达的关系,孩子是丹尼尔成长的老师
那么,孩子为什么是丹尼尔成长的老师?
一次,丹尼尔在无人的剧场里自嗨地表演,打动了正好看到的电视台老板。从此,丹尼尔就用道菲尔太太的形象开辟了一档儿童节目,并大获成功,家喻户晓。
每晚,米兰达都和孩子们做在电视机前观看这档节目,他们不但喜欢节目本身,更觉得离不开道菲尔太太。
米兰达主动去找丹尼尔,两人刚刚要争吵起来,却都压住了情绪。
“丹尼尔,孩子需要你。”
“我也需要他们。”
于是,一天节目正在播出,孩子们看见大门打开的一瞬间,是爸爸出现时,简直不敢相信。米兰达协调了法院和社区,允许丹尼尔像以前一样和孩子们单独相处,而且是每天。
“进来坐一下吗?”
“我在外面等。谢谢”
丹尼尔和米兰达的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他们不再争吵,不再视为仇人。取而代之的是相敬如宾。
正在这时,节目里正在播放一个小朋友给道菲尔太太的来信:“亲爱的道菲尔太太,两个月前我的父母分开住,我的哥哥跟我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一家人了,这是真的吗?我怎样做才能让爸爸妈妈重新在一起?”
“有些父母分开后,会比现在过得更好,他们不再吵架,他们会过得更快乐,对你来讲是更好的爸爸妈妈。他们只是不爱对方,不是不爱你。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家庭,有的只有爸爸,有的只有妈妈,只要他们深爱着对方,他们的心就永远在一起,你的家就永远在你心中。”
这不说的正式丹尼尔和米兰达的家吗?是什么让他们有了改变?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说:“儿童,是人类之父。”
在我看来,如果说道菲尔太太给米兰达和孩子们的生活带来光彩,那么,让他们彻底改变的就是他们的孩子们。丹尼尔因为孩子才去改变,他的改变也全是因为孩子。作为父母,丹尼尔和米兰达的改变也是因为孩子,道菲尔太太只是最好的催化剂。
写在最后:
《窈窕奶爸》这部影片应该是罗宾·威廉姆斯的喜剧巅峰之作,作为他的忠实粉丝我想说的是,喜剧演员带给别人欢笑的背后,是其自身背负着难以想象的人间疾苦。这也正是罗宾·威廉姆斯2014年8月以自杀的形式,了结了其喜剧的一生。我们在看这部影片时,应该带着敬畏和感恩,那些欢笑的背后都是人性中最深重的思考。
的。
好久没看电影,之前搜了下发现这部电影,男主扮成女生去前妻家打扫、烹饪、接送等等。
男主那种温文尔雅的样子,看起来很接近。
剧情单薄,靠男主的演技撑着。
法院判完,法律助理与男主的对话,男主演出几个角色,从神态、声音、动作等等,仿佛现场有幕布、布景、舞台,即使没有场景,男主自带场景。
无人对戏的,但是男主仍然为角色增加内容。
男主与女主的相处、与小孩们的相处,以及男主被发现的时候,按照男主发展线展开增加剧情。
男主被发现的时候有点靠后,电影快结束的时候,男主才被发现。作为电影精彩部分的,却成了男主的“个人秀”。
到了中段的时候,已经是看到男主审美疲劳了。这时再多的演技也是种疲劳的叠加。
看到这个新闻,还没有点进去,那些人物,已经从脑海里翻滚出来了。 死亡诗社和心灵捕手一直没有看,因为觉得更适合他的还是那个开心的大孩子,越南的播音员,讽刺时政的主持人,翻天覆地游戏里的勇士,而最最最最最重要的,那个顾念着,家的,好父亲。Mrs.Euphegenia Doubtfire. 有的演员,是戏帮衬他;有的演员,是他帮衬戏。在《窈窕奶爸》里,罗宾同志没有做别的事情,他用疯狂的喜剧天赋,嘲讽了周围一帮战五渣队友,演绎了这个不如意的中年loser老爹。来者无以继。 1. 给老婆使坏,扮演各种奇葩应聘,最后装道菲尔太太一举成功。(机智) 2.带假胸垫,结果不会做饭把胸垫搞着火了,用锅盖拍打,顺窗扔出去,被车轧。(进入笑喷模式) 3.站着嘘嘘被看到…(继续笑喷) 4.带着孩子们乐,进入亲子模式,体会到了妻子的不易。(美国价值观植入) 5.最后穿帮,不再搞笑,无声地,无奈地,把假头套摘下来。(老子进入感动模式) 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人。 晚安,道菲尔太太。
永远记得他把皮尔斯布鲁斯的奔驰轿车的标志给扭了!!!
虽然更多时候是一部展示威廉姆斯个人能力和魅力的疯癫闹剧,在内核上有着传统家庭话题的保守;但个中也不乏突破性的举动,结局更是不流俗套。
只有深爱才会有这种牺牲,Robin的奶爸很赞。貌似在大富之家里黄百鸣也演过这个角色
第一次领教Williams精湛的声音演出,不喜欢那个wife,心是有多大。最后俩人推心置腹那段,Daniel含泪的眼睛啊~“你就那么眼睁睁看着法官颁布那项该死的法令……”(什么女人啊,居然能什么都不做!)
有点搞的外国的小孩数量质量都那么高 哎
自达斯汀霍夫曼的女扮男装之后,这部也成功了
traditional american family value, Williams' performance is good, but somehow overacted.
又名: 窈窕奶爸 / 肥妈先生 / 道菲尔太太导演: 克里斯 哥伦布 (Chris Columbus)主演: Robin Williams上映年度: 1993imdb链接: tt0107614
道费尔太太,香烟把小鸟儿的嗓子熏坏了!~
虽然归为“2014年观看的电影”,但记得小时候有看过,虽然剧情大多忘记了,但男扮女装成老太太的罗宾叔的形象对我来说印象深刻。再重新完整的看完还是笑的不行,只是笑着笑着就哭了,不光因为电影带来的感动,也是想到罗宾叔尽然以那种方式离开,给人带来那么多快乐,自己却抑郁而终,令人不忍唏嘘!!
這麼幸苦他還笑得那麼開心
让一个男人变成女人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家庭,与妻子和子女的关系,这是美国社会当时的家庭问题和亲子关系,夫妻经济收入上的问题还成了夫妻离异和孩子抚养上的导火索。故事有点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再深入描写一些女人居家带孩子的辛苦和不易,小三插足的家庭保卫战却成了重点。★★★☆
佳片有约,罗比威廉姆斯总演非常人的角色。 @2012-04-10 19:54:09
接近四星,疯狂的喜剧噱头和含情脉脉的家庭戏互有助益,结尾不流于俗套,多条线索的交集制造出笑料,美式家庭喜剧片的范本
我怎么知道我为什么不太喜欢。。。。
Robin Williams的独角戏,他的表演饱含巨蟹式的柔软和双子式的新鲜。编剧同样立了大功!
女主怀念的不是丈夫而是保姆,孩子怀念的不是父亲而是保姆,真相就是一个家庭需要的是一个好的保姆。
好像男人装女人换皮这种电影已经好多部了.不知道是不是这部电影开的先河
又是电影频道,也许是审美疲劳了,看Robin Williams和艾迪墨菲争先恐后的演肥婆都烦了,不过还是Robin演得更好点
现在看挺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