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当年票房惨败。
这部电影我大概刷了3遍(也可能不止),即使是最后一遍观看,依然会被代入男主 “永不再见”的痛苦和恐惧中。
明明剧本存在圆不回去的逻辑漏洞,但是情绪代入感却极强。
是这部电影让我对「艺术作品」真正想表达的东西进行了反思。
我原本一直认为,「艺术作品」的本质就是在讲一个故事,小说、影视,乃至游戏实际上都是同一回事。
所以完成任何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艺术家们的工作实际上就是绞尽脑汁地把一个故事讲得完整,讲得精彩,讲得令人感动(广义)。
而讲故事的媒介可以是多样化的:文字、图形、影音、其他多媒体…这些反而都不是原则问题。
我原来是这样想的。
…
这个想法实际上是有漏洞的。当然这个漏洞并不是在我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才突然发现的,我早就意识到这个理论有一些不太能解释的瑕疵:
譬如说,先锋艺术画作,画的东西完全不知所云,如果说他是在诉说故事,那他在讲个啥?
Malevich - White On White
Pietro Manzoni - Artist's Shit
再举例,「音乐」作为一项独立的艺术作品,其本身未必是叙事的,因此音乐也不能归到「万物皆是讲故事」的理论框架中去。
看来用「讲故事」这个词来概括所有艺术作品的本质内核仍然不够精炼。我也一直在思考有没有超越「讲故事」,更接近根本的词。
就在我细细琢磨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强盗般不讲道理的难过体验之时,我豁然想通了这个问题:
比「故事」更本质的词,是「情绪」。
这就串联通了一切:
你觉得各种媒介的故事好看,是因为故事被你消化后成为了一种丰富而回味悠长的情绪。
你觉得先锋艺术画作完全看不懂,无法描述,是因为它用图形和光影引导你感受一种“因自己而异”的个性化情绪,但你难以用语言去表达,其实无需表达,只要感受当下的情绪即可;
你觉得音乐悦耳动听,但说不出来好听在哪(当然,你可以从技术层面上分析得头头是道,然而你不能讲明白它为什么悦耳动听),是因为音乐向你表达了能引起你共鸣部分的情绪;
反之,你觉得噪音难听也一样,噪音假如陈列在艺术馆,也是一种反向艺术,也能传递情绪;
你觉得《时光倒流七十年》逻辑狗屁不通,但却没来由地代入了主角的绝望和悲伤,是因为最后的爆发直接把整个叙事打穿了,让「情绪」在“观众还没来得及想通、推敲整个故事”之前,就提前猛烈地到来。
而对于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自己所能接收到的「情绪」的丰富度,则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人生阅历的丰富度,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世上没有人会对着一部作品产生完全一模一样的情绪,但优秀的艺术家至少会把人类所共通的情绪传递得准确且淋漓尽致。
当然,我估计编导电影的人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按自己喜欢的整就完事了。这部电影整体来说,虽然逻辑比较硬伤,但是效果却意外地摄人心魄,令人回味。值得推荐。
想起听过的一个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讲的是朱元璋落难时,一个乞丐给了他一碗用烂菜叶、豆腐渣熬的汤 ,称为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尝尽山珍海味,却时时想念那碗汤,觉得没有什么比得上它。好容易找到了当年赠汤的乞丐,让他再做珍珠翡翠白玉汤,结果朱元璋却觉得此汤难以下咽。
我想,这部电影就是我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在记忆中,它是永远的五颗星。我知道,比起我以后看过的许许多多电影,它很难得到五颗星的。可是,有一些书,一些电影,一些歌 ,一些人,一些这样那样的事物,在你的生命的某一时刻出现,和当时的你有一种完全的契合,感动了你,震撼了你,安慰了你,给你留下了完美的记忆。再次重温或相见,你多半找不回记忆中的完美。但是,我愿意心怀感激,记住他们/它们的好。
不过,抛开我的主观感情不说,这也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
其实相信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命中注定人是为你而存在的 当你遇到他之前 一切的等待都是为了与他相遇 而或许当你遇到他之后 你要付出更长的等待去换一个永恒的奇迹 可是往往奇迹不会出现两次 于是更多时候 等待换来的是无情的错过 而这些错过
although that is just somewhere in time
却因为成为遗失的美好而更为美丽
将近三十年前的电影了 或许情节有些老套 甚至禁不起推敲 但是看得非常舒服 配乐太棒了 就是那段经常听到的旋律 放在电影里面才是真正的入情入景
-----------------------------------------------------------------------------
我打算写这篇文章已有多时,因为感到有必要对人们向我私下里提出的有关『时光倒流70年』的一些问题做出澄清。这些问题每逢『时光倒流70年』周末活动时也被经常问及,而且都是很有意义的问题。尽管这部深受大家喜爱的爱情故事是精心编导的成果、而且影迷们也反来覆去地观看,但仍对其中某些细节甚感疑惑。我得出下述陋见并非全然出自臆断,而是因为在电影摄制期间曾经有幸与摄制组和演职员有过密切交谈。也许我能够提供这些想法并助大家更好地欣赏故事情节。
问:威廉·罗宾逊真的具备过人的先知吗?
答:决非如此。当然,艾丽丝·麦肯娜确信如此,那是他令她相信的。他擅长操纵艾丽丝生活中的人和事——不然的话他怎能当上经理?然而,我们还是能在故事中找到一些线索来证明他其实缺乏此种能力。威廉·罗宾逊大概还在艾丽丝将近20岁的时候就告诉她:有一天她「会遇见一个会改变(他所指的是「毁灭」)她一生的男人」;这句话成为控制她的强大力量。每当她遇见一个令她有兴趣做进一步了解的男人时,便会寻思这会不会就是「那个人」。由于通常情况下、罗宾逊早就以威胁的口吻将「那个人」轰走了,所以不会出问题。当艾丽丝端坐在梳妆台前、问罗宾逊是否理查就是「那个人」时,罗宾逊平静地回答:「当然只有你才知道了……」于是,艾丽丝就自行辨别她那令人敬畏的预言家罗宾逊一直所称的是否正是这位执着而吸引人的小伙子。罗宾逊的回答是耸人的警示:「如果她被他所吸引,则会走上导致毁灭的不归路!」他暗示道;这无疑会令她恐惧。
在原著『Bid Time Return』中提供了更多细节:从中我们可知艾丽丝认识的一名吉普赛女郎曾预言艾丽丝将会在岸边遇见一名男子、此前还有一名印地安妇女预言艾丽丝将会在奇怪的场合下遇见一名男子、时间是艾丽丝29岁那年的11月(即此书出版的月份,书中艾丽丝的年龄是29岁),她一直记着、并在湖畔一边散步一边思索这些预言,这导致当她邂逅理查时冒出一句怪异的问题:「真是你吗?」在书中,我们还可得知:当理查检索艾丽丝的生平履历时,发现罗宾逊是在『Lusitania』号上遇难身亡的。但若威廉·罗宾逊真有先知先觉,又怎会乘上此船呢!罗宾逊对艾丽丝有着崇高的期望和目标,这是基于她的天赋和他对她的悉心栽培和塑造,所以他当然不愿她坠入爱河而离开剧团了。一旦他发现艾丽丝的职业不再处于她生活中的首位、必会痛不欲生,因为他将会失去一切——他长期的投资——所以要守住这份嫉妒。在更衣室一幕中,他这套为将男人从艾丽丝身边驱走而伪装先知的伎俩终被拆穿、因为艾丽丝抓住了他的自相矛盾:「那么他就不是你说的那个人了?」「那就是你将他搞错了,不是吗?」而他止能无言以对。她已做出有与理查在一起的计划、并决心付诸实施:「而他也将使我万分快乐。」于是他离开房间并下了楼梯、变成一个潦倒的人了——他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一心想要控制的艾丽丝了。
问:理查是具有前世吗?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在说转世轮回吗?
答:不,这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是一对爱侣间完美结合的故事。他们爱情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致于打破了阻隔双方的时间壁垒。我们认为『时光倒流70年』是理查的故事,并以理查的视角来叙述(这就是男人们爱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但多数人容易忽略的相关线索则是从艾丽丝的舞台独白中获悉的隐含线索,在我看来,这是关键的一幕。当艾丽丝在舞台上诉说自己的即兴台词时,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故事比一见钟情要内涵丰富得多。她说道:「我梦中的那个男人已渐渐淡出了」……「他是我意识中所虚构的男人、就是那种让每个女人在心底最深处、最隐秘处梦想的人。」从中可知:艾丽丝也许是多年一直在自己脑海中构造梦中的男人——她理想的男人,而这个男人恰巧正是理查·考利。这个梦已渐渐淡出是因为最终仍要面对现实。我们认为理查是在竭尽全力回到过去以与他的艾丽丝相会,而这一切全因艾丽丝而起——她是如此深切地渴望见到自己的爱侣、以致于竟把他从未来中拽过来与自己相会了!虽然那时他尚未出生。现在,他来到她身边了,她认出这就是自己梦中的男人;而他也确实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受……
问:既然理查已经到过1912年,为何回到过去後卻对此一无所知?
答:这个问题确实不太好解释;以下便是回答……当理查试了半天想回到过去卻不成功、几乎要放弃时,他在登记簿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从而完全明白了老年艾丽丝所说的「回到我身边」是何意义。现在他成功了,因为他知道这些必会发生。对于艾丽丝、这些已经发生了,但是对于理查卻不然——在他的意识中尚未发生。什么意思呢?好吧,试着这样想一想:理查28岁时在树边遇见艾丽丝,这是既定的事实。当他初次遇见老年艾丽丝时,年仅20岁、刚刚在大学里完成了自己的剧作。8年後、就在他28岁生日前,他成为一名成名的剧作家,但很不快乐、没有成就感、而且孤独。他从未找到自己意中的女人。他像她那样总是随身携带那块怀表。他离家外出旅行,又一时兴起决定住在大饭店里。他在生日前一天入住,四下里徘徊以打发时间、并步入历史厅。他细细地观看展品,于是感觉到了……甚至在还未看到前就「感觉」到像框中的艾丽丝在凝望着他、在「召唤」他。从後文中我们明白了其中的奥妙——这幅像片是当艾丽丝含情脉脉地望着他时拍摄的。以下的事情如你所知:他寝食不思,直到28岁生日时用咒语成功地让自己回到1912年。所以,在他自己的生命中,他是头一回经历这些事情,尽管这些事情早已被记录成「历史」了。这就是为什么他不知道去哪里找她、当她问起他的怀表从何而来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他觉得能够与她永远在一起,但当被硬币打破了「咒语」并从过去重新回到现在时,他意识到一切无法挽回……而她终生都在寻找他。当他发现无法改变事实、无法在现在与她重聚时,他选择了离开人世(按照导演Jeannot Szwarc的话来说,他因爱情而死)。这样,他们终于可在时光中相聚了。
原著与电影有几处关键区别,这些区别使得一些细节(如吉普赛人的故事)被去掉了。原著的悲剧性更强,在第1页上,理查就死于脑瘤了——他旅行的目的是看看自己的生命究竟会如何结束。艾丽丝还在熟睡中、理查就被那枚硬币从她身边吸走,以致于她没有看到他的离去。想像一下:他们整晚做爱、她一早醒来卻发现他不见了——像是他负心抛弃了她似的!她再也没有找到他,直到死也未享受到弄清他从何而来的快乐。
问:那块怀表始于何处?
答:在原著中那块怀表是有开始的——艾丽丝将一块新怀表送给理查作为礼物,上面镌刻了两人的名字,他又将它带回现在。他死于脑瘤前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紧紧地抓住那块怀表。在前文中,他弟弟正在出版他所发现的理查的手稿——这位剧作家的未完成作品。他弟弟在结尾处说自己决不想去大饭店查明理查的名字是否真的登记在了过去的登记簿上,因为他害怕万一无登记、这些就全是「幻像」。他愿意相信这些是确实发生过的事实,而理查找到了她的艾丽丝、他俩也在时光中相聚了。
1991年,在大饭店举行首次『时光倒流70年』周末活动时,原著作者Richard Matheson是这样回答此问题的:在早期开会讨论剧本修改时,他抛出这个想法——即老年艾丽丝出场送给理查这块怀表,此言一出,他立即意识到这会导致一个死循环、即怀表没有开始了。但是太晚了,其他人喜欢这个想法,他无法收回只能任其保留。在电影拍摄期间这成了一个笑料,我清楚地记得:一次Jeannot Szwarc穿了一件T恤衫、上面印着「Ask me about the watch」,Richard Matheson也穿了一件T恤衫、上面印着「What watch?」在1993年的『时光倒流70年』周末活动中,当Jeannot Szwarc也被问及同样问题时,他回答说他们全都知道那块怀表没有开始;这件事的结论是:这块表处在自己的循环中。
问:理查是梦见这些事情的,还是这些事情确实发生了?
答:如果这些全是理查意识中的虚幻,那这个故事未免也太没意思了吧;难道你不这么认为吗?别忘了:艾丽丝的像片是当她凝望他时拍摄的。当她老年时找到并认出了她的理查——他看上去年轻得多,但名字相同、而且也是剧作家。这就是她为何一边坐着眺望灯塔、一边双手抚摸着剧本上理查的名字。
原著的故事情节非常出色、细节也非常丰富(如果你止看过电影,则一定会对原著中他们相爱场景的描写感到震憾),但我以为Richard Matheson在电影改编中做了伟大的改进,对此我深信不疑。他将过去的时间从1896年变成1912年,从而可以提供一个在两个时代都生活过的角色——亚瑟。(我们对此不也很喜欢吗?)这就使得故事更真切、并进一步证明理查的旅行确实发生过、而不是他梦见了这些事情,因为亚瑟记得他、他的声音和举止。而当理查从过去又返回现在时,他发现自己是在艾丽丝的417房间,所以他得要冲回到自己的房间以再度尝试回到过去。
尽管艾丽丝的生活确实是由于理查的出现及其消失而发生了改变,但这止是由于巧合才使得威廉·罗宾逊的预言成真。一方面,她的生活被毁了,但另一方面她也找了真爱、并伴她渡过终生。最终她看到他离去了,于是明白了他来自另一时空。她读了时间旅行方面的书、以熟悉这一概念。在她余生中,她寄希望于再度找到自己的真爱。临终前,她在剧作庆祝会上找到他、并把他引向生命中的那一刻:他将找到她的像片,并在自己的意识中经历与其真爱即终生伴侣的联系。
我相信,澄清这些要点将会有助于大家更深地理解电影中天衣无缝地结合的美丽的爱情故事:艾丽丝·麦肯娜和理查·考利这对爱侣曾一度越过他们之间的时间壁垒、并最终消除了所有障碍而得以相聚。这是一个完美的真爱故事,每次你看过後都能得到更多享受。让我们感谢Richard Matheson创作了她、并感谢Stephen Deutsch和Jeannot Szwarc将她搬上银幕。这是一件电影瑰宝……
——————————
转自SomewhereinTime官网
"The man of my dreams has almost faded now.
The one I have created in my mind.
The sort of man each woman dreams of in the deepest and most secret reaches of her heart.
I can almost see him now before me.
“What would I say to him, if he were really here?
Forgive me, I have never known this feeling.
I' ve lived without it all my life.
Is it any wonder, then, that I failed to recognize you?
You ---who brought it to me for the first time.
Is there any way I can tell you how my life has changed?
Any way at all to let you know what sweetness you have given me?
There is so much to say. . . I can not find the words.
Except for these --I love you! "
电影四星,但是原声和那张老照片实在太经典。 2014/7/17@电影资料馆
小时候看的,端庄大气的女主根植于记忆。主题配乐萦绕我十几年,包括在梦中。
不属于优秀的经典,时间的穿越也漏洞百出,推敲下去是个死循环,情感基调不足。但爱情就是没有逻辑的死循环,一眼定情,影片每一帧都深情无比,秀色可餐。我等你换来的只是暂时幸福。另外,难以忘怀的配乐以及女主演的美。。足够了。。。
虽说有太多太多的漏洞,可就是那么的让人感动~Somewhere in time 这个名字也美得浪漫~爱情不会淹没在时光里……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串烧
只能说我爸爸太浪漫了, 我小时候他就告诉我说这是他很喜欢的电影.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很纳闷,为什么这片子如此受人欢迎。除了配乐,风光和女主角算美,故事很大漏洞啊,感情没基础,怎么感人?
音乐实在太经典。女主角漂亮,场景唯美。可惜像科幻片。
五星给了亲爱的帕格尼尼.....> <..BGM听的我很欢乐..不过。话说~~这片子很微妙...又觉得是个春梦
爱疯,最后跳回现实世界的那几声呐喊真惊悚!
本片的配乐让小时候的我第一次意识到古典音乐的优美动听。在我的人生里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电影。
音乐很经典,片子还好
这是我的LD时代实在没有可看的啦,才勉强去看的电影,它完全的把我吸引住,不单单是我用了5年的音乐,还有剧情,一切,爱死它。你的面容,我爱过的你的一切,不会淹没在时光里,它们密封在我心里的宫殿里,永不消逝。时光,奈何不了我们的爱。 2021年6月26日二刷,剧情简单到就是一部音乐MV!
相当无聊,不懂为什么是经典
男女主角很迷人,但穿越时空的论点异常狗屁不通——到底他的“穿越”是梦境还是真实?如果老太太没找到他,那他是否就没法回到过去了?也就是在他回去前的那一刹,历史是存在的吗?凭空出现后他到底有没有改变历史?不过这倒是说明了不管怎样他都活不过那一年
她好美。
时光交错的惆怅,在相遇的那一刻瞬间融化... 够荒唐,够扯淡,我却没有办法不给5颗星,如此美好的爱情,伴随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泪流满面。(Jane Seymour美得我咋舌,惊为天人)
一个编剧不想写东西的时候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啊!
一直觉得这个片名非常无敌。这种回到过去的方法也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能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