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饭圈文化”越来越盛行。
粉丝们分工明确,前线、后期、反黑、控评、打榜…...为了自己的偶像越来越好,他们的应援可谓无微不至。
饭圈女孩真情实感的追星,路人一脸懵的困惑饭圈在嗨个什么劲儿,这已经成为现在的常态。
日本的偶像文化比我们早的多,对饭圈的研究也更透彻,最近就有部日剧像镜子一样将饭圈的百态给展现了出来,极尽写实。
《所以,我就推你了》
豆瓣8.2的评分,在日剧中其实不算高。但这部剧胜在题材新颖,对粉丝的心理,粉丝与偶像的关系拿捏的特别到位。
但凡真情实感的追过爱豆,几乎都能从这部剧中看到自己的心路历程。
主演樱井由纪,名字乍听起来可能大家会觉得陌生。
但在《坡道上的家》《基督山伯爵 华丽的复仇》《下北泽之人生最糟的一天》等大热剧里,都有她的身影。
她所饰演的女主角远藤爱,是一个很平凡的上班族,扎在人堆里都找不出来的那种。
在公司里,她是默默无闻的那一个,对待工作很认真,但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
和朋友约饭局,别人都变着花样儿的炫耀着自己的生活,她笑着附和的时候也在脑海中寻找自己可炫耀的地方,但拼命找到的炫耀点总是会被朋友轻而易举的给贬低。
和男友交往,其实也一直是卑微的那一方,但反而惹得男友的嫌弃,就连在网上po合照都成了男友的禁忌,最后男友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她分手,决绝的一走了之。
不论是生活还是事业,远藤爱的人生都好像是一片灰色的。
自卑、内向、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性格也不够讨喜,笨拙的迎合着人群,卑微的讨好着别人,但依旧毫无存在感。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简直不要太常见。
遇到小花(白石圣 饰)的那天,正是远藤爱被男友分手,心情糟糕透顶的时候。
在一个地下剧场,她观看了一个地下偶像团体的表演,几个女孩子在上边穿着制服,边唱边跳,台下几十个宅男跟着欢呼雀跃,气氛十分热烈。
其中有个女孩子在台上特别显眼,她的姿势是僵硬的,笑容是牵强的,肢体动作也比着队友慢了半拍,显得十分捉襟见肘。
这个女孩,就是小花。
看着小花在台上笨拙的迎合队友,但却依旧格格不入的样子,远藤爱的心被刺痛了。
她朝着台上一顿咆哮,指责小花怯怯懦懦的样子根本不配当偶像,也根本没有资格站在台上。
她骂的越狠,其实心里就越难过,因为她骂的既是小花,也是自己。
她在小花身上看到了那个笨拙而卑微的自己。
但是,她没想到的是,小花并没有被她这么一通骂给吓到,反而越挫越勇。
第二次见面,小花剪掉了之前长到能够盖住眼睛的刘海儿,在台上承诺自己不会逃避,会更努力的展现更好的舞台。
这一幕让远藤爱的心受到了震动。
明明眼前这女孩和自己一样胆怯内向,明明她和自己一样在笨拙的迎合别人,明明她该和自己一样湮没在人群中,但是她怎么有勇气站在台上,有勇气在台上发光发热,追逐梦想?
她和自己一样笨拙,但她比自己更努力,更有勇气,而看着她在台上努力发光的样子,远藤爱就觉得自己也在发光一样。
这种微妙的情感投射让远藤爱成了小花的粉丝。
在剧中有个镜头特别有趣。
在做了小花的粉丝后,远藤爱和其它饭圈好友一起约饭,几个人聊得越欢,镜头越诡异,每个人的脸都开始奇异的变形,既绮丽又夸张,充斥着一种迷醉感。
一入饭圈深似海,从此,远藤爱将踏入这个绮丽诡异的世界,难以抽身,也不愿抽身。
在对饭圈女孩心理的把控上,这部剧剖析的特别到位,一度看得我大喊真实。
比如,屏幕饭。
远藤爱每晚都盯着手机看小花的直播,不管直播的内容有多无聊,她都能看的津津有味。而当观看直播的人数越来越多时,远藤爱也发自内心的为小花感到骄傲。
比如,花钱应援。
普通女孩看到喜欢的衣服,可以毫不犹豫的买买买。但追星女孩会自动在心里计算一下这些钱能为爱豆做多少应援,然后自动在衣服和爱豆之间选择了爱豆。
比如,骂公司。
就拿现实生活来说,十家粉丝中绝对有九家都骂过爱豆所属的公司,骂他们压榨爱豆,骂他们控制不好舆论,骂他们安保不到位,骂他们给不出好资源……
总之,爱豆能走红是爱豆自己有实力,公司只不过是拖后腿的废物罢了。
同样的,远藤爱也骂,她骂公司没人性,自己花巨资买小花的合影券,但真正到小花手里的钱不足三分之一。
她骂娱乐圈太黑暗,想站上大的舞台就只能靠投票,而只有先买周边才能获得投票权,说到底还是变着法儿的压榨粉丝的钱。
不过骂归骂,追爱豆也带给了远藤爱不少积极意义。
因为着急看小花的演出,她总是准点下班,这反而让她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因为追星时习惯了应援喊口号,她在陪领导去KTV时成了调节气氛小能手,不小心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而且,受到小花勇气的感染,她顶着同事的鄙夷说出了自己追星的事实,一反常态的没有去迎合别人,而是痛痛快快的做了自己。
其实,哪怕没有这些,追星也让远藤爱的生活充实丰富了许多。
当远藤爱在舞台上表现好的时候,她会激动的热泪盈眶,当远藤爱实现梦想时,她也会兴奋的好像自己实现了梦想一样。
荣辱与共,彼此陪伴,这种情感是十分质朴的,而追星带来的快乐也是最纯粹的。
只是,凡事都需要讲究一个度。
在界限之内追爱豆是快乐,越过了界,对彼此就都成了伤害。
比如,对爱豆的追求过了界。
“私生不是饭”是饭圈最常见的一句话,但不管如何抵制,私生饭仍旧层出不穷。
现在中比如鹿晗被私生饭追车,肖战被私生饭摸手,EXO的都暻秀甚至被私生饭潜入宿舍偷走了内裤……
剧中,同样有这么一个私生饭,对小花出手阔绰,买下所有的合影券导致小花流失了不少粉丝,最后造成小花是她女友的假象。
这样的人,算是追星追魔怔了,而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对爱豆来说就像是个不定时炸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炸了,炸之前还会拉上自己一起死。
再比如,对爱豆的付出过了界。
小花想去更大的舞台,而小花的粉丝又凑不出那么多的钱投票让她得第一,关键时刻,远藤爱站了出来,而她筹钱的方式其实是做色情主播。
为了成全小花的梦想,她选择了牺牲掉自己。
这个时候,不知是应该说她卑微到让人心疼,还是应该说她狂热到让人生恨,总之,这段情节看得我挺难过的。
远藤爱为小花所付出的,还远不止这些。
整部剧按照倒叙的方式在讲述,所有关于成为小花粉丝的过程都只是远藤爱的回忆,真实的情况是她正坐在警院里接受警方的调查和审问。
至于她究竟犯了什么罪,目前还没有揭晓,但可以确定的是她所犯下的罪都和小花有关。
因为小花,她几乎是搭进了自己的所有。
一个人,究竟是有多不在乎自己的人生,才会为另外一个人而卑微到这个地步?
细想起来,真的还蛮让人唏嘘的。
其实,不管是追星带来的积极意义,还是追星导致的人生失控,这部剧都是在以平和的态度来呈现,这也是我认为这部剧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它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来居高临下的抨击谁,嘲讽谁,而是很积极的肯定了爱豆对粉丝的意义,很温柔的在体谅着粉丝那颗炙热的心。
但也很客观的在展现着粉丝对爱豆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然后让你自己去思考,对爱豆的爱究竟付出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对你,对爱豆真的好。
这种温柔与客观的态度特别打动我,以至于看剧的时候不自觉的感同身受。
很多时候,追星就是在追自己,追那个在现实生活中所难以企及,但是在心底里又充满渴望的自己的样子。
生活太沉重,梦想太遥远。
但是追星却能让你最快的脱离现实去碰触到内心的光彩世界。当你陪着一个人走过低谷,看着他一路成长,见证着他越来越优秀,那种与有荣焉的骄傲感是真的,彼此陪伴的踏实感也是真的。
这可能听起来很虚,但对追星女孩来说,的确是沉甸甸的生活中最轻盈也最肆意的欢乐场。
正如远藤爱所形容的她和小花的关系:
像好朋友又像姐妹,也像自己的孩子,分身,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另一个自己。
只是,不管什么时候,生活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
如果追星让你的生活更开心,那么就继续,如果追星让你的生活脱离了正轨,那就立即打住,毕竟没有任何人值得你放弃掉自己的人生。
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让爱豆成为你落寞时的慰藉,成为你失落时的动力,彼此陪伴,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彼此的骄傲。
看到推荐一口气把四集看完了,首先是被非常有想法的摄影吸引了,不论是阿宅们交谈的时候的用镜还是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大特写都非常棒。其次是编剧的用心。在其他日剧中对御宅族这种人群的天然偏见在这里被全部打倒,不限性别,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同生活圈子的人聚在一起很认真地为自己喜欢的小偶像应援。没有贬低,没有嘲笑,编剧是以一种尊重的眼光来描述这件事情。(尤其是以女性角度来描述真是更有趣了)
女主是寻常的职场女性,相比白富美or白骨精们总是缺了点什么,就算同样进出各种高级餐厅也无法掩饰既不能在海岛度假也不能全球加班的失落。努力迎合,但终究是不一样的人。再平庸的人也有那一丝虚荣心,就算一个点赞一个留言也能多那么一点光彩。于是努力把和男朋友恩爱的一点一滴都展示在sns里面,我没有豪宅也没有海岛,但是我有恩爱的恋情。但一切终在被男朋友发现ins以后梦碎,他不喜欢把私生活炫耀出去,他觉得自己脑袋空空,他需要一个更加高雅的妻子。自己所有引以为豪的东西都被打碎,贬低的一文不值。(所以真的不要把自己的未来依附在任何人身上,什么都会变,身份,地位,金钱,爱情)
失落的她把愤怒投射于舞台上手足无措的一个小偶像。你和我一样,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我失败了,凭什么你还在台上献丑。我们这样的人啊,就应该认命,承认自己的一文不值。然而小偶像远比她想象的坚强,再一次站在台上时,她剪短了刘海,决定直面所有的人。唱歌跳舞都可以练习,但这份勇敢是属于自身的力量。女主被小偶像打动,决心智支持她完成自己不能完成的梦想,在这个世界闪闪发光。一点点理解怎么应援,怎么打call,怎么帮助自己的小偶像。把她当做妹妹,当做女儿,当做自己的共生体,帮她解决毒瘤饭,介绍给其他人。同时小偶像也在努力,努力练习舞蹈,努力练习应对,努力直播。两个人互相应援,各自在工作上有了进步,让人有了谜之热血和感动。我们互为对方生命中的光,你照亮了我的梦想,我照亮了你的生活。
但是直到偶像大会这一段,我觉得女主已经越界了。对于偶像的喜欢,本质来说还是给自己带来快乐。以自己的心情愉快为先。当追星已经超越了本来的生活,甚至伤害自己的时候那就要喊停了。那时候饭已经成了各位粉丝经济,偶像商品运营商的牺牲品。你已经不是自己,只是运营的奴隶。
除此之外,我觉得编剧对偶像文化的理解真的很透彻。运营的黑心,无法改变的无奈,偶像大会背后的粉丝经济,基本原原本本的展开在眼前。明知道这是个坑,但是你还是得跳,因为一切都是为了小偶像呀。(对,秋元康就是你,万恶之源)
——————————五六集——————————
基本每集探讨一个偶像团发生的问题还挺有趣的。
第五集,人气的上升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人气差异的问题。兢兢业业的队长不一定比划水的队友更受欢迎,而有些人表面上在做偶像其实只是为了刷个好看的履历。每个人有不同背景,每个人怀着不同的目标走上偶像之路。有的人为了追星,有的人为了赚钱,有的人为了做主播,有的人为了做演员,当然也有真的愿意做偶像的人。
但是对这集不满意的一点是,不论是处理方式还是结局都太童话了。一个正在上升期的团发生矛盾,运营不出来调解,第一反应是解散,是在让人迷惑。最后靠着嘴炮劝回来了队友还不如变成队友主动脱团寻求梦想,剩下的人继续努力吧。
偶像本质也只是一种职业,以前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气还过得去的偶像团体解散或者团员退团。现在想着如果一个工作做了十几二十年,有钱有地位了,那谁不想提早退休。被迫无奈走上偶像之路的先不论,固然是喜欢这个工作的也有疲劳的一天。乘着还年轻,做想做的事情,过想过的生活,不好吗?
第六集,喜欢的小偶像有黑历史怎么办?有一天,发现心心念念的小偶像其实校园欺凌别人,之前遇到的变态粉丝也是她自己招惹上来的,那时候,该怎么办?
现在偶像业的发达体现了偶像的本质也是商品。他们的身材,他们的个性,他们的歌曲,都是包装的产物。就像一条流水线,只要公司有能力就能够源源不断的产出人气高涨的偶像团体。至于偶像们自己呢?他们只要足够听话,听从管理就可以了,不听话的都已经被筛选出来了。现实生活中,不断被爆出黑历史或者丑闻的偶像也不少,有就此销声匿迹的,也有继续活跃在舞台的,这些都靠公司的公关能力了。
但是对粉丝来说呢?有的人选择只看到现在的他,对过去完全不在意。也有女主这样瞬间转黑的,那是背叛的感觉吧。我以为我是你梦想路上的同志,其实在你眼里我只是提款机。就我个人来说,有喜欢的明星或者偶像也只想远远观望就好,太靠近了,但凡有一点和自己设想的不一样也会幻灭掉。毕竟小偶像们怎么会吃喝拉撒呢。
(女主没有去做风俗业真的太好了,原来只是女主播,应该不算r18那种吧)
一口气看完《所以我就推你了》,每一集都有让我热泪盈眶的点,想写点什么来记录此刻的感受,或许是同作为追星者的感同身受吧,或许是偶尔被来自外界指指点点的不甘,或许是想努力证明自己的喜欢没有错…… 就像女主一样,以前的喜好总是随着大家伙的喜好改变,我到底喜欢吗?我不好说,只是觉得每一次的活动聚会都让人非常累,为了迎合别人去笑,为了融合集体去做事,好累…… 也是在2013年偶然的一天,当时他们还是不出名的小破团,和另外两个孩子比起来,他黑黑小小,13岁的他仿佛是被强塞进这个团的,颜值不出众,不喜欢说话,连笑容也是被工作人员提醒后才勉强露出来。当时我是抱着一股敌意去看待他,想知道这孩子是有多大的靠山竟然能空降成为正式团员?毕竟另外两个孩子都是经过了3年以上的练习生生涯,才能走到大众的眼前。 相比于女主的当面指责,当时对这个孩子颇有微词的我,也好不到哪里去。但,越了解越让人心疼——小小的他才华满溢却从不说,粉丝不多也在努力成为大家期望的那样,被粉丝问到“知道我喜欢谁”时回答了队友的名字……仿佛看到了自己,想努力成为大家喜欢的人,又不敢相信有人会喜欢自己,在不知不觉间,想看到这个孩子在舞台上闪闪发光被很多很多人喜欢成了我想做到的一件事。 应援,打榜,买周边,做数据,写安利……也因此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粉丝,大家所有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着,真心实意喜欢着同一个人,笑的发自肺腑,也在互相鼓励和小爱豆努力成长,彼此成为骄傲。和剧中的女主经历一模一样,想把小爱豆送上大的不得了的舞台,想看到他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印证自己喜欢的没有错的同时,也好像看到另外一个自己成功了。 剧中的爱豆小花被网络暴力的时候,女主的各种反应我再熟悉不过了:我的孩子不可能是这样子的…网络黑子太恶心了…感谢当时我的坚持,也感谢小爱豆的不放弃,全网黑的时候早就过去了,也感谢那段黑暗的日子,锻炼了我超强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也成就了我现在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哈哈。 现在的我,已经可以毫无顾忌的表达我对小爱豆的喜欢,哦,不,他已经不是小爱豆了,他是个全能的优秀的艺人,也安利了身边几个朋友一起入坑。听着越来越多人对他的赞扬,我也在心里默默发誓:要努力啊,不要拖他的后腿。
看到那束光,追上那束光,然后,成为彼此的光。
短短八集的时间,这部剧将尚未成为主流的偶像文化以及其可能存在的所有矛盾与争端尽可能的表现了出来,并赋予“成长与未来”这一主题,令人惊叹。
但正因只有短短八集,且一集仅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过于紧凑,最终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首先故事缺乏一条明晰的主线。整体结构太松散,使人感觉不到故事是围绕着某一核心来展开,而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想要塞更多的东西进去。团队矛盾、与运营的纠纷、每一位成员的去向,几乎每一部分都是点到为止,以让人无法接受的理由作为了结(瓜田除外,在狂热粉丝的描述上,本剧还是很到位的)。
其次,剧中有很多人物都有展开来讲的价值。女主人公的同伴,在和女主的观点进行正面交锋时,我便知道她日后一定会洗白。因为两个人的说法都没有错,只是生活方式不同罢了。可在最后的最后,莫名其妙就接受了女主人公的行为,要想其实也能想得通,但在剧情里起码应该给一点铺垫才可以显得不那么突兀。
说起人物,小花当然是重点描写对象,但其他成员的戏份未免太少。花梨和凛的章节,从问题的产生到结束只用了不到两集左右的时间,她们的心理状态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至于其他成员,我在看过后几乎记不起她们的名字。由于各种原因也不能奢望这部剧像《Love Live!》那样用很长时间去仔细描述一个团体,但起码人家也占了团队的一个位子,是应该给她们一些单人镜头的。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一个疏忽,就是女主人公。这部剧采用的甚至不是双女主模式,女主人公从头到尾只有爱一个人,我能理解编剧的意思是想让爱和小花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但我看到最后,成长的却只有小花而已。不能说爱毫无长进,但他的成长和小花实在无法相比。
这一总体感受主要还是来源于爱的同伴。爱在之前总是非常顾虑别人的看法,而那两人是她看法的主要接收者。由于那俩人的描写并不成功,直接导致了爱的成长看起来毫不显眼。
短短八集,要完全写好这样的作品,只能说要素太多。但不得不否认,用八集的时间将整个偶像文化叙述的如此淋漓尽致,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
近几年内少数正确描写粉丝以及偶像的影视作品。其他的作品虽然不点名,但是描写的都是外国人眼中的日本偶像以及偶像粉丝。作为NHK这么直面描写这个产业并不奇怪。 先谈偶像,要对这部作品中谈及的偶像有正确的认识,首先多数观众要抛弃自己认知的“偶像”,他们多半不是作品中想表达的。作品中的偶像团体在日本属于给金字塔做边角料的团体而且还是大量存在的。公司为了盈利会各种剥削雇员(小偶像们)接广告安排现场。说是小偶像们抱着出名的梦才到小公司(小偶像团)发展的,但实际上除了队长其他人多少都是其他目的或者没什么目的。上学上不下去,家庭不和睦,社会常识不多等都有可能让一名本应是学生的未成年人成为偶像,同时这种事情还不违法。毕竟“偶像”并不是职业。 再谈粉丝,与在微博上发发# 在音乐平台上多评论多播放就能自称粉丝相比,身为边角料的偶像们没有这种线上露面的机会,因此线下的现场活动成为几乎是唯一可以参与到支持偶像这个动作的渠道。同时粉丝们,做到为自己偶像能够更好而去努力赚钱发生改变,以及到粉丝之间起争分这么尖锐的事实都能照顾着实在不容易。
说说致敬点和剧情,当红的showroom、tif(@jam)显而易见,投票机这种东西都能照顾得到可以发现剧组是有充分得从日本本土居民那里了解过偶像粉丝的。还有剧中涉及到的偶像团体名呀这类彩蛋懂的人会更加感觉到“啊,这就是我一直祈期待的偶像作品!” 作品的叙述方式让剧情虽然没有一条线顺下来,但是这种一段一段的叙述反而删减了没有必要的部分节约篇章。
最后恶最喜欢的部分,偶像选角太喜欢了。粉丝们如果不仔细关键词他们的经历我都会以为是哪里找的OTAKU,偶像现场中的表现和真正的OTAKU没有任何区别。
属于不得不看的作品!
19年已经过了一大半,想来自己看过的日剧也应该有十部左右,然而现在回想起来,能让我一直保持感动的、几度落泪的日剧居然是这部——所以,我就推你了。
有趣的是日本里的推也有“推开”和“推荐”两种意思,这就使剧名点明剧里一直吸引我们观看的两个线索。一是女主爱是为什么推、如何推小花;二是最后究竟是谁推了瓜田、为什么推他。单是这个剧名就值得我为本剧加分了。而无论是这部剧整体的情绪的引导、还是剧情的深度和丰富程度我认为也是非常好的。一开始接触本剧,如果冲简介里说的女主为了喜爱的地下偶像,从此变成宅女粉丝的剧情,我是有一些既定的印象,我是犹豫的。如果你有我一样的犹豫,请放心点下去,这部剧绝对比你想象的还要有趣得多,绝对不你想象中的肤浅和鸡汤。(没看过的到这里就可以了,下面内容可能会严重影响你的观剧体验。)
单单从娱乐性来说,剧本每一集都紧扣事件的发展,女主真的推了瓜田?为什么那个人要推了瓜田?这两个悬疑可以说一直环绕我的心间,每每看完一集我都有自己对最后结局的推论,然后点开下一集。而三十分钟的剧长可以说恰到好处,节奏不拖沓,而内容又充足。老实说这不是什么硬核推理的剧集,我每集得出的推论往往都是每集最后通过女主和小花的关系发展而推导最后究竟是谁推了瓜田,而中间的二十多分钟我都在细细品味着人物关系的发展、以及体验一个粉丝对偶像的心路历程,真的,对于超级理性追星的我,如果能代入到角色里面,感受她为何如此狂热,体验着她们那种互相珍惜的情感,是一种十分美好的观影体验。例外剧里会时不时出现一些电影感的构图和转场,演员的演技都十分在线,也是展现了一定逼格的。
而剧中对狂热粉丝和偶像现象的探讨是我目前接触的所有剧里最丰富和深度的。首先剧里想打破我们对那些“宅女”的成见,从女主一开始对“宅女”身份的恐惧,到最后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为什么不勇敢大声向周围人喊出来,甚至延伸到做真实的自己,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让我们看到了剧里描述的当狂热粉丝本身的社会舆论的阻力,从而带出其可贵之处。而正是这种可贵反而推动了偶像想要更努力、更认真地回应粉丝,从而蜕变成更好的自己。如果是良性循环这当然很好,但同时现实中大量偶像的“供不应求”所造就的残酷生存环境、金钱至上的现状,也同时反映了粉丝行为其中的无力、行业规范的遗憾,同时对盲目追星造成的“牺牲自我人生”来成就偶像的悲哀也有所展现,剧里的女主已经成年工作把持得住底线,现实里为了表面光鲜亮丽的偶像建造而导致的黑暗,想想其实令人害怕。除了对“宅女”两面性的探讨,剧中其实对偶像也有不少的解析。除了他们粉丝向往的形象的展现、互相共生共存的关系外,我喜欢的是其做偶像的目的性的讨论,说到底现如今的偶像只是一种事业和产业,它可能是某些人远大的抱负、可能是一些人偶然得到了的天堂、可能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也可能只是一个跳板。偶像一直以来都不是那么完美得没了就不行的存在,即使解散了,人生还是有很多可能性。但我始终认为追星的行为是一种宗教信仰的替代品。
而且剧中其实隐藏很多意味深长的点,很值得我们自己去探索。如女主说的“如果你想不到,五个在一起究竟有什么好的,那么你们怎么对得起台下每次奋力应援的粉丝们”(大概是这个意思),其实由于每个人能力值的高低和可替代性,或许真的这五个人没有必要再一起但是由于粉丝的存在,这五个人又必须在一起,而小花这是说“我觉得这是该我们自己解决的问题”也值得思考,是的粉丝的存在是外在给团体完整的理由,但是团体本身自己其实就应该有他们自己非彼此不可的原因。其实粉丝和偶像的关系可探讨的真的很多很多,又如花梨退团时对小豆的“表白”——“我已经无法一边看着你一边唱歌了”,现实中会存在如此“看重”粉丝的偶像吗?我不敢肯定,可是它也带出了不是只有粉丝会有对偶像“既想她有名气又想他只属于自己”的想法,偶像也有你只能喜欢我一个人的“占有欲”。
总的来说,无论是粉丝之间的关系,偶像之间的关系,粉丝和偶像之间的关系,偶像文化和社会的关系都在这短短的8集里都有多方位的展现,其实最后谁推的瓜田完全不重要,它只是一个引子串起了一颗颗珍珠。所以,19年的日剧,我就推你了。
P.S. 小花的演员白石圣好多角度超像石原里美。
因为能在笨拙但努力的爱豆身上看见自己,所以我推她
作为饭偶像将近十年的90后女饭,好多台词和剧情都仿佛看到了自己。三四集热泪盈眶。偶像万岁🙌🏻
非常真实的地下偶像科普片,对偶像的爱是真的,对偶像的变态占有欲是真的,偶像的黑历史是真的,偶像的说谎日常是真的,偶像的内斗是真的,但就算是这样,她们带给我们的美好也是真的。
非常惊喜。虽然不懂偶像文化,但是从追小偶像的角度来写女主心理的转变,很新奇也很到位,具象展现了“追星使人进步”这句泛泛的口号。樱井由纪表演也非常精彩,能搞笑能奔放能颓丧,都是手到擒来轻松愉快。每集都会有一段重点情节的大升格,几乎每次都能戳中我,同时整体的运镜和光影既让人一眼就认出是日系风但也能看出主创自己的想法。是会被忽略不可多得的宝藏好剧。以及,sunny side up的米娜桑,你们知道团里有个是黑帮小弟变性人吗?
每一集都感同身受,既希望自己的推能出人头地,又希望她只属于自己一个人,这种心情过于真实了
取材还是很扎实的,把地下アイドル和ドルヲタ的生态描写得相当真实,看得出来做了大量功课。Event之后的飲み会、投票和暗账、私联和STK,全部都相当真实。唯一虚假的地方是不会有偶像这么爱粉丝的!!!不会的!!!不会的!!!
又名「爱的新生活」(雾。“她像是我的朋友,又像是我的妹妹,也像是我的孩子,可以说是分身吧,就像另一个我。”“我以前从没有想过为别人努力去做什么,也不知道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闪闪发光的“推”也好,默默应援的饭也好,是彼此映照的存在啊,舞台上的追光与台下的灯牌汇聚而成的是只有那个世界的人才能看到的星河,是黑暗中让人继续生存下去的光芒,追星真实,爱与被爱着也无比真实。EP04「光之海洋」EP08推人真相都太好哭了😭😭编剧森下佳子在访谈中认为白石圣是处于新一代台风眼中心的演员,期待圣演技的新境地,希望下次和Yuki三度共演可以挑战一下“禁忌之恋”什么的(喂
本季比起《凪のお暇》更让我感同身受的一部剧。作为一个偶像宅龄近十年的人来说,人生确实因为偶像的转变。现在最好最聊得来的朋友,闲暇时的消遣都是因为偶像获取。那种希望“她”只注视着我,希望“她”越来越好但又不想与他人共享的心理描写的恰如其分。即便偶像是用谎言编织的美好假象,我们也甘之如饴。剪辑和拍摄也十分炫技,是部让人惊喜的作品。
我TM爱死樱井由纪小姐姐了!全身上下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根本挡不住好吗!!!
发现樱井由纪演得了av,演得了病娇,演得了抖s,演得了ol,演得了高中生,演得了贵妇,演得了怨妇,演得了妈妈…演得了小三…演得了不良…晨间剧大河剧正剧网剧各种剧里见过她跑小配角…而且角色差别很大…厉害了我的jie…虽然日本这种演员也挺多的~
拍摄、剪辑很有意思。
女主推女爱豆的那感觉让我忍不住想站CP。
本季原创之光,最后一集提出的永恒命题:如何面对自己首推的毕业。希望各位偶像厨都有如剧中的美好结局吧。
因为喜欢樱井由纪看的,看完真的很有感触。简直是完美剖析了追星族的心理啊!具象的诠释了团饭私生饭亲妈粉毒唯等意义,偶像给饭一个憧憬的目标,饭把偶像当成恋人姐妹孩子甚至是另一个自己。追星其实是个挺有意义的事,去年夏天还救了我一命,不过还是要说一句——真情实感的追星真的会遭报应…
妹娃要过河,是那个来推我吗?所以,我来推你嘛!
努力想要合群的你、想要引起关注的你。对、也是曾经的我
为啥喜欢底下偶像的就非得是社会失意人士啊?
真是男wota看了沉默女wota看了流泪的偶像宅失恋全纪实
人生本惨,没有光。过于黑暗悲伤才是真实。后面强行扭转成光明励志就很怪异。
第一集就看得我鼻子酸 以前没追过偶像 对于舍友之前的行为不太理解 但是现在完全可以共情了 小妹妹真的像圣光啊…… 地下偶像也算是一种正义了吧 拯救平凡世界的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