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招魂》宇宙的一部分,更有温子仁的金字招牌加持,《鬼修女》的起点并不低,相较于前不久的口碑佳作《遗传厄运》,无论是资源或者关注都更胜一筹,算得上名副其实的“热启动”,然而;希望越大,失望更大,哪怕有着一众优秀主创背书,也难逃沦为烂片的噩运。
既然《鬼修女》是《招魂》中一根重要线索,那么拎出来单独丰富和润色,难度系数也并不高,为何还会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落到这般恶评如潮的境地?
所谓愈是条件优渥,愈要小心谨慎,方能不负众望,《鬼修女》失败的根源在于创作上过于草率和马虎,尤其是表现手法上更是让人失望透顶!
对于恐怖片这一类型而言,首当其冲就是要合理且独到的利用恐怖元素来服务于剧情,这是导演在设计任何惊悚桥段时,都务必要考虑到的。科林.哈迪做得如何?实事求是的说,怕么连及格分都达不到。
举一个例子;伯克神父、艾琳修女、法伦奇小哥,夜晚在修道院同时遇鬼。
法伦奇小哥提着马灯夜行,中途撞见黑衣修女,尾随至墓地,然后配乐骤然一响,一具吊死的女尸从头顶猛然落下,小哥吓懵应声倒地,是不是经典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更加糟心的还在后头,女尸突然坠落,好死不死恰恰骑乘在小哥身上,还张开血盆大口作势要撕咬 ……
收音机无故自动播放,伯克神父打开手电检查,光圈停留在收音机上时,音乐扭曲然后戛然而止……(真是千年老梗,屡试不爽!),紧接着听到急促的脚步声,神父循声追到了墓地,发现了男孩丹尼尔,从丹尼尔口中窜出条毒蛇,在其攻势下神父跌进棺材中被活埋了,这还不算完!得益于摇铃求助,最后在艾琳掘土拯救之际,神父在棺材里还遭遇了猛鬼抓脸,又是一番拼死挣扎!
艾琳听到异响,手执马灯走到修道院大殿祭台前,看到鬼修女一点点迫近的暗影,然后在墙壁上游移,最后绕到她的身后,一手抠住她的肩膀,龇牙咧嘴露出狰狞,在其咆哮之下,镜子应声四裂。
这一部分将科林.哈迪执导的平庸和无能暴露无遗,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恐怖片发展至今,创意经过不断更新换代,已然步入更高层次的水平,却仍旧有人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操弄着粗暴的技巧,试图蒙混过关!
可以肯定的说,这里头的“鬼”真是窝囊至极,“鬼”气全无!法伦奇小哥遇见的那鬼能叫鬼吗?怕么不是丧尸或者怪兽?如此刻板和僵硬,比起主题公园恐怖屋里的夸张道具还真是不遑多让。而伯克神父心魔里的那只鬼-丹尼尔,则处理成了彻头彻尾的人类,从引诱神父前往墓地时的身影和脚步,压根感受不到哪怕一点鬼气森森,也难怪有评论揶揄,“那一瞬间,敢情不是碰到了鬼,而是撞上了贼!”
怎样才算是恐怖的高级表达,第一要义就是得极力避免“Jump scare”!如果一味依靠一惊一乍来制造恐慌和惊惧,一是凸显创作者技艺贫瘠,二来降低了作品档次,三则引发观众心理反感。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一类型片中,表现较为出色的一个案例!
【弹舌】-《遗传厄运》
查理头颅被撞掉后,安妮和皮特屡次在车厢里听到查理那独具个人标志的弹舌声。
厉鬼来袭,必须得大鸣大放,一番折腾?错!!!如果大Boss能够如此不吝段位,频繁抛头露脸的现身,那么观众积蓄的好奇与兴趣,早早就一泻千里。
此片弹舌声暗指恶魔派蒙的现身,不需要什么夸张的音效刺激,静音里一声单调的弹舌音已然是平地惊雷,四两拨千斤的成了恐怖担当!
恐怖在哪?
当观众一直认为车厢里只有安妮和皮特时,事实上派蒙一直都在后座上如影随形,直到弹舌音响起,角色因为身在其中(不明真相),只能是下意识的错愕和惊诧,但是屏幕外的观众却是瞬间完成了一次复杂的头脑风暴-【弹舌是查理的专属,但是查理已亡,莫非是查理的鬼魂?即便查理是冤死,讨公道也不该找上哥哥和妈妈,虽然他们有很大的过失,那么;只能是恶鬼!】
这样的鬼来了,简直妙不可言,再来十打都不嫌多!厉害在哪?
能够让人细思极恐!光是自我暗示都可以逼死一波观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恐怖箱的游戏,手一伸下去,摸到是蛇、是蜘蛛已经不打紧,让人头皮发麻的是那个过程,心理和精神上承受着极大的压迫,就像一根绷紧到极致的皮筋,让人抓狂!
在密闭的车厢中,与魔鬼同处一室毫不知情,等到出现端倪,还误以为是已逝的亲人,这厢魔鬼却一直不露声色,动机难测。还有比这更让人瑟瑟发抖的情景吗?惊悚和绝望就像是一记重勾拳,直接就放倒了观众。
来公众号「咪了个鲸撩电影」(MiJi-Film)及豆瓣「咪了个鲸撩电影」。
影心,无尽。
你知道,万物相生相克,这世上如果有恶魔,那就一定会有神明的存在。
神父的麻烦始于修女自杀以后。
挺年轻的修女,往脖子上套了根粗绳,站在修道院窗口纵身跃下,临死前喊,“上帝,宽恕我吧。”
之后,尸体就一直悬在门前,一张脸只剩下半张,给乌鸦啄得不成样子。石阶上的血也新鲜,顺着脚趾头滴下来的,人都死多时了,却老也滴不干净。
神父听闻,当下便从梵蒂冈赶来,进了这栋荒废的修道院,坎坷反复,终于瞧见恶魔现形。其竟趁人不备一跃而起,手拿十字架猛扎入神父胯下。
“在十字架上洒些圣水给我!”神父捂住伤口吩咐下去,之后冲着恶魔高喊——
邪灵占据了你的身体,我以上帝、圣灵之名,请求天主、耶稣基督,圣火降临,邪灵退散!
[修女]是老生常谈的驱魔题材,而十字架、圣水和圣经,则是司空见惯的驱魔手段。但这究竟要追溯到远古还是早期萨满,却是谁也说不清了。
《马太福音》里有一处记载,说某天夜里,许多被鬼附了身的人来到耶稣跟前,而耶稣只用了一句话,就把鬼都赶了出去,并治好了那些人——
他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
之后,耶稣去往加大拉,竟又遇上两个被鬼附身的人,极其凶恶。而不远处,有猪群在咀嚼食物。
耶稣只说了两个字,“去罢。”那些附在人身上的鬼,就这么被赶到了猪群体内。只一忽会儿,猪群便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
这是现存最早的、有关驱魔的记载。
到了公元65年,《马可福音》成书,里头的第九章也载了一则,比前者更详细。
说有个男童,被一只哑巴鬼附了身,口吐白沫,咬牙切齿,身体枯干。一见耶稣,更是倒在地上翻来覆去地抽搐。耶稣就斥责那鬼——
你这聋哑的鬼,我吩咐你从他里头出来,再不要进去!
那鬼便喊叫起来,使男童抽了好大一阵疯,就出来了。男童却好像死了一般,众人也说,他死了。
但耶稣拉住他的手,他就站起来了。
门徒私底下问过,“怎么我们就赶不出鬼呢?”耶稣说,“若不祷告,他就不出来。”可知是一种驱魔之法。至于祷告什么、如何祷告,后文再讲。
无论如何,正是因为这些故事,天主教百科全书才给“驱魔”一词下了定义:
当人或事物被魔鬼或恶灵占据或感染,或易于成为后者发泄恶意的工具时,驱逐或使其避开后者的行为。
犹太教大百科全书的概括更是简单明了:将恶魔从人身上驱赶出来的仪式。
据罗马天主教文献所载,这种仪式最早可追溯到1614年,却不叫“驱魔”,只单纯进行祈祷和呼吁。其在整个中世纪蔓延,留下不少相关美术作品。
后来,约莫是19世纪,祈祷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超自然现象,罗马教廷认定此事非同小可,才慢慢将这种仪式归结为“驱魔”。
主啊,怜悯我的儿子!
《马太福音》第十七章,有人跪在耶稣面前喊道,“我儿子害癫痫,屡次跌在火里,屡次跌在水里,我带他到你门徒那里,他们却无法医治。”
耶稣叹了口气,唤了门徒上前,道:
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 至于这一类的鬼,若不祈祷禁食,是不能赶出去的。
中世纪《豪华时祷书》有一页插画,描绘的就是耶稣通过禁食祈祷将恶魔从女子体内驱逐的场面。
可以看出,那女子头顶上方有个带翅膀的黑色生物,正是所罗门七十二柱魔神之一:Valak。
电影[修女]的英文名便是该词。为了驱魔,神父翻阅了无数古抄本,也曾见过这种黑黢黢的生物。
1519年,在一幅描绘驱魔场面的画作上,神父同样通过祷告,将无数只Valak从女子口中驱逐。
可他们到底在祷告些什么呢?
罗马天主教有一册《罗马礼书》,部分章节描述了这种驱魔的祷文,分为“恳求”和“命令”。
前者是“仁慈而宽容的上帝啊,请接受您仆人的祷告,愿您的慈爱能赦免被罪恶枷锁束缚的人”。
后者则是神父以上帝之名要求魔鬼离开:
离开,你这不敬的存在。离开,你这被诅咒的存在。带着你的谎言离开,因为上帝决心庇护那人。
这些都要禁食祷告,亦如耶稣所说,得有信心。更务必要让魔鬼知道,自己奉了耶稣基督的名。
后来,罗马天主教摘取了《罗马礼书》有关驱魔的内容,又按《礼仪宪章》进行修订,组成一册《驱邪礼典》,涵盖了从准备期到结束的全过程。
且通过几次驱魔经历,教会发现,人一旦被恶魔附体,身体力量就会超出人类本身的限制,并异常厌恶上帝、十字架等天主教信仰的象征。
所以,他们在《驱邪礼典》中加入了十字架、圣水等圣物作为驱魔工具。
1999年1月,梵蒂冈也发布了修订后的驱魔仪式,分固定步骤和祷文。它要求在仪式准备阶段,神父需贴身穿一件白衣,再披一条紫色圣带。
吟诵完祷文后,还要给房间里的每个人洒圣水,再在受害者身上画十字架,然后用天主教的圣物触碰受害者。所谓圣物,就是与耶稣有关的物什。
电影[修女]里,女主打开修道院的地下墓穴后所发现的那瓶“基督之血”,便属于这种圣物。
必要时使出,可将恶魔封印。
1949年,美国马里兰州,14岁男孩约翰·霍夫曼和姑妈玩通灵板游戏,过程中突然遭到恶灵附身。
之后,姑妈暴毙,床板上下震动,家具无故挪动位置,房中常有莫名其妙的滴水声。
男孩也变得暴躁不安,喜怒无常,大小便失禁,身上还出现了一些红色斑点和奇怪文字,并能在痉挛时高声喊出一种古代中东地区的方言。
神父先是请来一些精神科医生,以确定这个男孩会否是身体机能紊乱。排除后,确认了附体真实性,将情况汇总给地区主教,获得驱魔许可。
彼时,男孩身上已经显现出撒旦的形象,并声嘶力竭地喊着:“我一直在约翰的身体里面。”
神父便将圣像和十字架塞到男孩手中,之后大声诵读《圣经》。如此持续了一个多月,男孩终于清醒,神父也驱魔成功,笑着说“恶魔走了”。
24年后,导演威廉·弗莱德金将此事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取名[驱魔人]。
这是影史第一部、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部驱魔电影,老戏骨叙多夫扮演的神父拿着十字架祷告、泼洒圣水的场景,引得后世无数影片纷纷效仿。
比如2005年的[驱魔],神父贴身穿了件白衣,肩上也披了一条紫色圣带,手中拿一本《驱邪礼典》,对着被恶灵附身的女主大念祷文。
2010年的[最后一次驱魔],神父左手将《圣经》压在被附身的女孩头上,右手高举十字架项链。
次年,[仪式]上映,扮演神父的是安东尼奥·霍普金斯,他曾出演[沉默的羔羊]里的食人魔汉尼拔。
彼时他已经74岁,一头白发精神矍铄,肩披紫色圣带,手里捏着十字,仿佛一切恶魔都无所遁形。
还有2012年的[死魂盒]。
是个陈旧但别致的木匣,人类不知道,匣子一旦打开,便会招来邪灵入侵。好在还有神父,像千年前的耶稣斥责恶鬼,“奉主之名,离开这肉体!”
你看,即使过了这么多个世纪,驱魔仪式也没有发生过根本改变,和电影里的也不存在太大差别。
可生活不像电影,生活难多了。
1974年,也就是[驱魔人]席卷全球、并拿下第46届奥斯卡十项提名的那一年,德国莱布尔芬,一个叫安娜莉丝·米契的22岁女子,突遭恶魔侵体。
她开始吃煤炭、苍蝇和蜘蛛,渴了就喝尿,并用一种很奇怪的声音呼喊渎神的话语。
主教和神父一齐出动,对安娜莉丝进行了多达67次的驱魔行为,恶魔非但没走,反而变本加厉。
终于,1976年,历经与恶魔的漫长拉锯战后,24岁的安娜莉丝因营养匮乏去世,体重31公斤。
她的父母和两位神职人员则因过失杀人罪被判处六个月监禁,但均是缓期执行,并没有真正入狱。
原来,不是所有的驱魔案例都能像电影里演的那般,以成功驱逐恶灵作结。
况且,现如今虽然驱魔之事仍在进行,且有42%的美国人相信附体存在(出自2005年盖洛普民意测验),但仍有无神论者以心理或精神疾病解释问题。
这样也好,至少在他们看来恶魔是假的。
其实真的也没关系,你知道,万物相生相克,这世上如果有恶魔,那就一定会有神明的存在。
-
作者/六姨太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不得不说温子仁开辟了一个绝佳的恐怖电影系列,但这其实也导致了后继创作者们画地为牢,甚至难以保持原有水平——更何况观众对于恐怖片只会越来越挑剔。
本片整体而言中规中矩,虽然剧情较为单薄,但与之前几部系列电影形成了巧妙的衔接;除此之外还加入了额外的宗教献祭色彩和元素——恶魔以修女的形象现身,看似神圣的修道院实际却并不安全;而战争破坏封印、释放恶魔也表达出些许的反战思想。
关于亵渎者Valak,本人的观点是被破坏的封印只是使其有能力影响人间,而鬼修女则是其一部分力量的具体表现(并不是真身所以不强)——但即便如此,它仍然能够在主角团到达前将几乎所有修女的灵魂囚禁或控制(灵魂的迷惑行为以及操纵尸体),只剩极个别灵魂还能发声,但终究无济于事——结尾虽然鬼修女被重新封印,但在此之前它已经将印记藏于Maurice(倒霉蛋法国佬)体内,也因此得以在几十年后重现于人间作祟。
P.S.神父着实鸡肋,念咒甚至还不如子弹管用。
听闻土澳今日首映,声称老婆要生孩子得以提早下班,因为约不到妹子我就又又又又又自己买了电影票,来看鬼修女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一个人在影院,先后看过了招魂1,招魂2,安娜贝尔1,安娜贝尔2,潜伏3,潜伏4,可以说,我也算是温子仁,他摄影师,他编剧,他亲戚大姨舅老爷,的半个脑残粉了。从潜伏1,潜伏2,死寂,电锯惊魂等,我都能感受到,温是一个挺有活力的人。潜伏的异世气氛,时空观,复杂的剧情,死寂的反转和阴郁,都让我着迷,流连忘返,想吃榴莲。
所以,能够去电影院欣赏温的影片,真是我来到袋鼠国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啊如果能有妹子就更好了哭哭。
可惜,人生无常,就像你总是找不到真爱,总是饿,总是变胖,总是乐极生悲一样,我在电影院看过的招魂1,招魂2,安娜贝尔1,安娜贝尔2,潜伏3,潜伏4,都不能让我满意。
招魂1开始,打着真实事件的噱头,格局和剧情却愈发简单简陋起来,如果说招魂1还有些灵气,安娜贝拉1也算有些好段落,关灯后导演拍的安娜贝拉2已经开始有些粗暴,潜伏3,潜伏4则几乎成了炒冷饭消费老奶奶和搞笑二人组的圈钱片。我对温的恐怖系列的爱,其实已经逐渐减少,似乎温这一系列恐怖片,也没什么灵感鲜活的桥段可被创造出来了。
现在,鬼修女出现了。
你以为我前面铺垫了这么久会告诉你鬼修女力挽狂澜创造出来了新的精彩局面么。
并没有你想多了。
其实,鬼修女这个鬼,挺值得品味的。
她是比较接近一种日常禁忌的存在,比如换算过来,就像鬼H尚,鬼D士,鬼D员(防河蟹),这么一想,你是不是觉得,鬼修女本身的身份,其实就挺恐怖的呢?所以鬼修女,对欧美群体来说,其实应该更有某些推翻日常信。仰的恐怖意味。
和无趣的安娜贝拉潜伏前传一样,鬼修女这部电影,也是讲鬼修女的起源,并且和招魂剧情有所关联。
剧透就不多说了,反正就是小姑娘大叔二愣子青年三人行去修道院驱魔干翻了很多小鬼最后去修道院深处封印鬼修女但丫还是钻出来的无聊故事。
比起之前的招魂潜伏前传,我觉得鬼修女唯一的优点,就是进入剧情很快,避免你会睡着,jump scare特多,十多分钟以后就每五分钟跳出来一个鬼,或者平地突然一声惊雷(突然弄出来巨大的BGM),潜伏一二那种氛围,招魂和安娜贝尔里面偶尔出现的巧妙段落,都不太能看见,感觉上,这个导演放弃了温一贯的留白和铺垫,鬼/恶魔出现的特别干脆,出现以后的特写特别多,都是丧尸形象,比如獠牙上吊修女鬼,吐蛇丧尸小孩鬼等等,还以为在看walkingdead加血族,几乎一点神秘感都不给你。
这时候,回过头来,我仿佛感受到之前那些我都觉得挺乏善可陈的温系列鬼片的好,比如招魂1里面衣柜的段落,比如招魂2修女鬼出现的一幕和开头女主视角的杀人还原,比如安娜贝尔第一部里面的开头真人杀人却像鬼杀人的拍法,以及用门帘切换鬼变身的方式,更别说安娜贝尔第二部,那个老拍youtube小短片的导演把一些巧技来了个大集合,这些鬼片,我依然都能记得一些有意思的段落。
然而到了鬼修女,首先因为我相信无铲主义,对欧美宗教没啥感觉,其次,里面鬼出现的方式,都很没意思,比如上吊女鬼直接出来再吊一次,小男孩鬼直接扑出来像个智障僵尸,修道院里女主以为遇到了其他修女其实肯定都是鬼,等等,没啥特别有想象力的地方。另外,就是对招魂潜伏模仿致敬的还是有点多。比如招魂1黑暗中出现一对巴掌,这电影里就黑暗中出来个手拍你一下。比如潜伏有大量的举灯探险里世界,这部电影也是主人公打一盏油灯(和潜伏里主角行走异世界爱用的看起来都差不多)在修道院里瞎胡转悠长达若干分钟。潜伏2里有主角闯入一堆鬼新娘的房间,这部电影就是主角闯入一群鬼修女的房间。总之,我他么一点有新意的桥段都没看到。
总之猪脚等人排除万难推断出真凶准备和鬼修女背水一战之后,最终鬼修女出现,倒描绘的特有范,一看就知道鬼修女才是真.主角,自带黑暗圣光,临水而立,黑衣飘飘,要不是脸太丑我都要爱上了,这么看主角三人基本就是路人加酱油。
所以,看到最后,众人大战结束,果然又和招魂夫妻档联系起来,基本就是鬼修女可以吐蛇钻进别人嘴巴里借尸还魂blablabla。
我发现,现在的西方鬼片,真的是彻底放弃有东方氛围的虚幻的鬼了,比如鬼修女的鬼,其实就是某种怪兽,被封印,可被制服,里面有个路人鬼被男主角一枪就打死了,哪还用教父在旁边搞半天驱模十字啊。观众那里全都大笑,大概觉得影片的驱魔方式就像个笑话吧。
另外,电影特别暗,特别暗,对老年观众特不友好。
写到这里,我也不想再写了,总之,温系列的鬼片,就和漫威那些英雄片一样,我是看够了,以后再看,我就罚自己吃一顿麦当劳并且喝五罐可乐。
《修女》能动口的尽量别动手!一位自杀的修女揭开了一段血迹斑斑的历史,一个窥探人世多年的恶魔终于又找到了重生的机会。伴随“招魂”系列的大卖,新线公司很早就着手开始构建这个“招魂宇宙”,前有支线安娜贝尔的独立电影,现在又有了《招魂2》中的大BOSS鬼修女。不得不说鬼修女在招魂2中的表现还是很亮眼的,虽然在结尾处能力较弱,但书房壁画那场戏确实很经典。相对主线招魂来说,这部支线电影整体水准就要逊色太多了,剧情过于粗糙,虽说主要讲的是修女,但带着修女来的神父全程打酱油,一点能力没展现出来是不是太草率了。还有全片最大的一个疑问,这么多年了教堂里的人都知道恶魔的事,为什么一直没人向梵蒂冈求助,必须等着大家一个个死去?两个外来的人都能把恶魔封印,原来教堂那么多人就做不到?全片看下来就一直在用蒙脸修女吓人,完全没有其他招数,差评!3.5分。ps:没有温子仁的恐怖片确实差点事儿,期待一下温子仁在DC宇宙中的表现吧—12月7日《海王》!
《修女》是招魂宇宙的第五部作品,也是整个故事的起源。
因为并非由温子仁亲自执导,所以本片的口碑平平也在意料之中,不过票房能打破招魂宇宙的记录,说明观众还是很希望这个故事继续下去的。
除了恐怖片迷的万众期待,《修女》在国外的宣传策略也很成功,尤其是流传于网络的病毒视频,甚至因为太吓人被YouTube等网站下架。
但是《修女》的惊吓点也仅限于此了,甚至可以说这一个多小时的正片,还没有那几秒钟的病毒视频吓人。
很多人评价说,《修女》使用了大量低级的jump scare,我倒觉得这部片子完全没有jump scare。
因为这个词本意是指那些“突然的、毫无防备的吓你一跳”,而本片的惊吓点观众几乎都可以预测到:
当十字架缓缓倒立,你就知道恶魔肯定要作妖了;当主人公要掀开盖尸布,你就知道下一幕肯定是个惊悚鬼脸。
这些完全能预测到的惊吓点,吓人指数自然大打折扣,既浪费了鬼修女那张吓人的脸,也凸显了导演创意的匮乏。
相反的例子则是《招魂2》里的经典镜头:一个黑影缓缓走到画板的位置,然后画中的鬼修女突然活了,背后还长出两只手,抱着画板冲向主人公......
这段镜头虽然也有一些前奏酝酿,但是发生在大白天的房间里(我们通常认为白天是安全的),并且以一种非常奇怪的方式袭击主人公,效果十分惊悚。
被戏称为玛丽莲·曼森的鬼修女(实际为恶魔瓦拉克),自从在《招魂2》惊艳亮相后,就让影迷们对它的独立电影期待不已。
而本片的另一大看点,则是维拉·法米加的妹妹,即“小姨子”泰莎·法米加饰演的女主角。
泰莎·法米加正是由姐姐带进了影视圈,她曾出演过《美国恐怖故事》,对恐怖题材的表演已经颇有经验。姐妹俩的年龄相差21岁,但是颜值都很能打。
《修女》的故事发生在1952年的罗马尼亚,比《招魂》的时间线要早20年左右。
泰莎·法米加在片中饰演见习修女艾琳,她和沃伦夫人一样具有某种通灵能力,因此被梵蒂冈派去和伯克神父一起调查罗马尼亚修道院的修女自杀案件。
通过剧情,我们得知这座修道院原本封印着一个恶魔,数百年相安无事,直到二战期间一枚炮弹轰掉了教堂的一角,导致封印破裂,恶魔重现人间。
而恶魔以修女的形象现身,既体现了恶魔的诡诈,也击碎了观众的安全感,原来看似神圣的修道院也不安全。(《西游记》中也有类似设定的小雷音寺)
其实,无论是作为一部单独的恐怖片,还是作为招魂宇宙的起源故事,《修女》的剧本都是比较出色的,不仅留足了惊吓点,还在结尾完美衔接了《招魂1》。
本片的剧本正是由《安娜贝尔》、《小丑回魂》等恐怖片的编剧加里·多伯曼与温子仁共同完成,质量自然有保证。
然而一部恐怖片能否吓到人,决定因素在于导演,而不是编剧、演员。同样一个场景,不同的视角、打光、配乐,营造的恐怖氛围有着天壤之别。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午夜凶铃》原著是一部脑洞很大的科幻小说,导演中田秀夫愣是用一种非常吓人的手法,把它拍成了恐怖电影。
招魂宇宙的原著是根据沃伦夫妇真实经历改编的传记作品,出于对电影的喜爱,我前段时间也看了这本《沃伦夫妇的惊凶职业实录》。
没想到,这根本不是一本恐怖小说,而是关于宗教、神秘学的理论性书籍,说难听点就是一本神棍书,内容大多由访谈、日记、论述文等形式组成,可读性较差。
当然沃伦夫妇的事迹在西方人气很广,BBC还为他们拍过纪录片,不过要从这样没什么文学水准的原著中提炼、扩充出一个恐怖电影宇宙,显然更依赖导演二次创作的功力。
鬼修女这个角色,就是温子仁在《招魂2》上映前三个月突发奇想,临时补拍加进去的,没想到成为影片的最大亮点。
没有温子仁执导的招魂宇宙电影,也全都少了这种突发奇想的创意,而观众是非常喜新厌旧的,恐怖段子就和喜剧段子一样,只有推陈出新,才能吸引观众。
据说《招魂3》也不是温子仁执导了,虽然遗憾,但也能理解,毕竟漫威宇宙也不是单打独斗成功的,只希望新任导演能靠谱一点,扛起招魂宇宙的大旗吧。
本文为《暴走看啥片儿》特约稿件,作者大海里的针。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长舌小儿捉迷藏,活埋铃儿响叮当,骨质疏松修女团123木头人——不就是直接山寨《寂静岭》无面护士团吗?——霰弹枪飞天入地潜水打鬼,Marilyn Manson跳起了Michael Jackson舞步……花样挺多嘛,就是浪费了罗马尼亚苏维埃铁幕时期这个大好背景有点可惜
可能期望太高了吧,没有想象的好,主要是剧情和伏笔都比较单薄,虽然老温还是编剧。恶魔修女的演员还挺够回味的,女主角演技略嫩,角色刻画比较出戏。冲着老温加1⃣️星勉强四星吧
烂透了,第一次在电影院看恐怖片居然看个这么烂的。跟招魂不是一个级别的,另外为什么观众一直在笑啊?what's yours haha point 啊!观众比电影更吓人啊!
我想看这部电影 2017-10-30 昨天看的时候7分,晚上睡觉前6.9分,现在6.6了……不晓得你们在指望些啥,招魂宇宙不是一如既往地zz剧情神逻辑鬼强行jump scare吓人就是不肯弄死人最后被一个反杀再来个反转吓吓人吗,主要是罗马尼亚背景的修道院太有feel了!
后面字幕写的是Story by James Wan。不错啦,古代修道院特别有气氛,比在美国大宅子驱鬼强多了,jump scare挺密集,鬼露脸也不少。唯一的遗憾是缺一个前作女鬼从画中走出来的那种让人能记一辈子的冲击镜头。
1.这修道院外观长得太像霍格沃茨了2.Valak作为恶魔在这部里那么屌为什么遇到沃伦夫妇就萎成个鬼样3.招魂宇宙选两个法米加一定是有用意的吧4.jump scares were not even scare
烂,唯一亮点,老修女握着十字架猛插入神父的下跨,撒旦都想不出这么unholy的事吧
拖了这么久总算看完了,鬼修女其实就不该拍正传,在招魂里惊鸿一瞥但大剌剌地抛头露面以后反而不吓人了甚至有点想笑?基本每一次都是被密集的jump scare吓一跳,剧情和气氛真的没有很恐怖,本身对宗教驱魔类题材就很难共情,加上曼森脸实在太跳戏了,作恶手段也不是特别高明,全片亮点寥寥,及格线偏上的一部吧。3.7星这样。
睡着-被吵醒-睡着-被吵醒-睡着-被吵醒...
切记,刷副本三要素:转职,装备,组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性压抑太久是会走火入魔的。
看完感触太深了,这里边修女颈椎都不太好吧,一动咔咔作响,资深肩颈酸疼流了一把老泪。给您介绍一位推拿的?
所以来复枪是比上帝好用是嘛?神父这个核心角色十分鸡肋,其余角色也毫无能量可言,大家都在这个黑漆漆、毫无美感的、甚至肤浅、一点都不吓人的哥特式城堡看着一场又一场无头修女街舞比赛。恶魔口气再大,不如修女一口圣子血,人鬼之间动口不动手。
疯狂依赖jump scare和爆炸BGM的鬼片统统不及格!!!当鬼的形态太过具体,出现得太过频繁之后恐怖气氛就断崖式下跌。神父大叔念半天经撒半天水都没人小哥一发子弹管用也不知道他来干嘛的,还有谁教他在密闭空间点火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吗。这耶稣圣血也不过如此啊封印鬼怪都封不死。剧情简单粗暴到不行感觉是二十分钟脑洞扩写,修女鬼来源也没怎么说,还疯狂拍另一只男孩鬼,跑题了吧我的天!鬼的行为也很迷,数次有机会把主角团全员搞死,偏不,你们是要怎么样找人陪着玩捉迷藏吗???我一直以为女主和招魂里的捉鬼师有什么关系,演员选姐妹俩不会是正好吧…一星感情分,好歹追了这么多年了,唉。
节奏混乱,剧情基本没有,全程都是单调重复的jump scare,即使有那么一丢丢的气氛营造也在迅速变成打怪片后丢失殆尽,这不叫电影,这叫游乐场鬼屋。。。(以上评价基本适用整个所谓的招魂宇宙)
在美国电影院看的,整体感觉很好,高能非常多,节奏在美式恐怖片里算非常快的了,就是最后耶稣宝血出来的时候影院里很多人都忍不住笑出来了。吓人的调度手法比较老套,缺乏新意。
男主这么甜,怎么可以结局这么欺负他!!
挺普通的一部恐怖片,可能之前期待太高了吧,实在比不了招魂正传。不过法梅加妹子倒是越长越灵了
长得像曼森一样酷的修女嬷嬷其实很亲民,带领她的女团毫无保留的来了场汇报演出,一会儿排成一字型,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不像别的天团高高在上搞些光影效果,嬷嬷团始终深入到观众席,握手拥抱贴脸,一点魔头包袱都没有。观众开始还有点放不开,后来熟悉的都不好意思害怕了,积极参与近距离互动,其乐融融。
应该算是温子仁招魂宇宙的里的夺宝奇兵了吧,比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