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失望。在今年520那天突然看到片源,还稍微激动了一下…
我以为的剧情发展在90分钟以后才出现了一点点。前面都在为安藤出柜作铺垫,但是又没能成功展现他的内心挣扎与现实痛苦,哪怕是跳楼这样理应引发高度情感反应的情节都失去了应有的力度,而进一步延伸的三浦在仪式上的内心告白就更加失去感染力了。况且每个人物形象都还是停留在刻板印象的层面上,并没能破除传统的对这一群体的想象与叙事逻辑。
况且我本来以为可以深入探讨的是在lgbt群体与对他们抱有幻想/浪漫化甚至是刻板印象的人群(也就是所谓的腐女腐男)之间的对话,作为两个同被边缘化却可能实现相互认同的主流叙事之外的群体究竟可以碰撞出怎样的情感关系,他们之间的对话能不能引发更深刻的伦理反思、揭示彼此的生存困境,本该是可以挖掘的重心呀…难道关于他们的故事,就只剩下身份认同这一个主题了吗。。
我以为从三浦陪着安藤去看逝去友人的墓开始,从三浦知道男友是txl开始,这个故事才算真正展开了呢…她喜欢的是bl却不是真正的他,所以在破除那些幻想后,在看到现实世界中的这一群体所经历的并不是漫画中的那样以后,他们之间要如何相处呢,难道不能由此生发出一种对更深刻的关系形态的讨论吗。
1.总是嘴上轻描淡写的说着理解,不支持不反对。不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又有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的处境认真思考过?保护过他们的内心?凭什么要他们活在你们的规则下,就因为你们人数比较多吗?
所谓理解,处处透漏着高贵与鄙视。“虽然我不歧视异性恋,但是希望他们能少宣传这种东西,呆在自己的圈子里就好了呀,为什么要出现在别人面前?我觉得现在给异性恋的权利已经够多了,不要得寸进尺。”换位思考 滑稽可笑。
2.身披厚厚的盔甲,带着一层层的面具,厌恶自己,喜欢大家。害怕面具下自己丑陋的脸吓到大家。为了让大家不害怕,舍弃了自己,抹杀了自己,让世界变得简单。
困惑期的故事看完总是觉得疲惫和无聊,看剧时内心反应也会是“这没必要、没必要”“这也是大可不必” 跳楼后全校开班会讨论、表彰大会大谈BL故事,(这学校真包容呵)或许是现实中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感到些许感动 Bl自身发展人生规划与主流社会的矛盾,与家庭的羁绊和矛盾,对青少年特别看重的周围人包括同学学校的看法,与腐女娱乐化消费bl群体等等都有所涉及 明白很痛苦而且还是中学生用自杀来应对问题概率也大,但对跳楼等自杀的故事设定来促成故事发展总是觉得很尴尬很烦,就感觉没有传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凭什么这个群体要用损害自身来应对身份认同的问题!?如果社会、政府正视性别问题,允许更全面的性教育进入校园,对孩子的发展该是多大的幸运,或者还有更好的方法措施来应对这类问题 最恶心的是骗婚男,贪得无厌还降维和高中生恋爱,男主和他在一起并没有对认清身份问题和社群现状起到帮助作用,反而在启蒙阶段就进入一段遮遮掩掩见不得光的恋情中,网友的自杀加剧他的恐惧,骗婚男会救落水的妻子而非男主当然也是出于自身考虑,毕竟男主不过是他骗婚乏味生活中的乐子,是骗婚狗对自己年轻时光的迷恋和不舍,而妻子家庭也是能给予他社会地位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它处于社会主流的象征或者进入主流的通行证,是它伪装自己抵挡异样眼光的城墙,怎么舍得舍弃呢,当然是不是套牢他自己的枷锁我可不见得,只要够没道德内外偷吃快乐着呐
整部剧还是传达着周围环境对男主很包容尝试着理解的态度的,可回到现实,感觉还是得有“你不理解我也没关系的”的心理准备,或许这样才不至于做出极端的行为 本来要写短评的,写到骗婚男就生气了就这样吧,异性恋天天青春伤痛文学,同性特别亚洲还在不断围绕身份认同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天天伤痛文学很无聊,那换个性别,看多了也是要换口味的
没看前:要是敢做成强行弯掰直两星封顶。 看前半段:男主未成年诶去做充满肉体关系的男小三,这也是能拍出来的?女主也太工具人了骗恋爱制造同女友也是一种渣啊……两星封顶。 看到后半段:原来是说homo在少年时代成长中面对自己取向的迷茫和自我认同偏差啊……确实这种事总会有个迷茫期的吧,homo们也不是突然就变成骗婚渣的。但也不能把女主当做工具人吧,哦男配替天行道说出来了(虽然站到主角视角会觉得他好烦好讨厌)。还有就是同在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看待有同性关系的世界和人(当然确实,大部分人说不在意,其实还是当做别人的事情,到自己周边就不一样了)。 以及暴露以后好几次看得人替人尴尬恐惧症大爆发。(《丹麦女孩》就是因为尴尬恐惧症太严重至今没看完) 好像后面渐渐把前面的槽点圆回来了,虽然还是有点美化现实,又回到所有人都是温柔的好人的调调。真正的现实应该是男主那位自杀的网友那样的吧,在迷茫中结束生命。或者在迷茫中长成既婚の彼氏さん的样子,有妻有子,偷偷摸摸,同时掉下河的设问还是会回答选择救自己的妻子。 最后最后还是留下的槽:男主你想要子孙满堂的完整家庭的幸福,却从来不想象产出儿孙的另一半的生活吗?还是在漠视拥有自然生育能力的另一性别呗,那还是衷心祝福你们等到科技发达那天早日实现BL星那样的自产自销吧。(嘛,反正所有不成熟的想法都可以用他还是孩子还在迷茫期来解释了。) 腐女也是的,叶公好龙也要有个限度啊……替天行道的男配又出来说了,“你以为就只有你挣扎迷茫?” 神尾DD这部还是有点好看的,24岁了还是有少年感,确实比直男更讨人喜欢呀(。做好闺蜜也挺好的。而且果然是18岁就演了《恋之运》的出位少年,演这种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写来写去好像又像崆峒……ファンタジーを持ちながら現実を見て、他人の事で自分に関係ある事に対したほうがいい。
3.5 虽然有点狗血但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概念。在二次元的世界观和三次元真实生活对同性恋的包容度对比,实际上还是有壁的。不过影片是以一种比较柔软的方式表达出来,后半段性向曝光后很多事情其实都理想化了:有人站在他那边、跳楼没死成、妈妈(试着)理解他而不是指责他等等,现实生活可以这么顺利吗?立本人真的在一些背德上很脱缰野马,但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小题大做,女主居然会因为是腐女在中学被孤立。
说到女主,除去她的内八程度真的有点诡异外,越看越可爱!感觉在现实生活里是很有元气想让人靠近的类型。一个细节是讨论数字的攻受,那个应该是联觉功能吧,不过是一种离谱的展开就是了。导演应该蛮喜欢重庆森林的,抽帧有点贯穿了,用的还蛮贴的。神尾真的好帅,是那种当人群背景板都让人无法忽视的帅(或者应该说美?中文语境里最贴切的应该是英俊虽然这个词看起来有点过时)(就是唇角可以做一下色素沉淀淡化)。
然而剧情走到男主接受女主的告白开始,故事就从真实的挣扎、孤独变成了「你老公在外面做0」的离谱同妻文学(不完全准确)。其实如果像男主所说,喜欢的话也很正常,好感是正常的,有迹可循的或无理的,虽然本质上男主的做法还是隐瞒、欺骗和脚踏两条船。但是到后来,我发现故事核心的价值观,或者说男主身上体现的三观是相当卑鄙的。「你有想过在未来某一天结婚生子吗?」「我也想有自己的家庭,有孩子,有孙子。」之类的,因为是男同性恋,在生物学上不具备繁衍能力,因此需要女性来结婚生子以带给自己想要的后代和团圆美满的未来生活,女性只需要负责提供更多的亲属,延伸生命树,不需要提供或者被提供感情。如果假设男同一旦具有生育能力,那无论能不能被社会认可,男主都会自己跟男的生一个,女主就彻底被肉体和精神全方位孤立,连工具人都当不上了。如果男主接吻没有败露,如果对女性也能正常进行性行为,那不就是会演变成同妻文学吗?女性不是生育机器。同性恋以「想有家人和自己的孩子陪伴自己」作为理由对异性直人实施欺骗手段比单纯出轨还要恶心。
一个小细节,贯穿全剧的有一个物理概念,讨论「摩擦力」,设想摩擦力的消失。我到后来才懂大概是编剧想升华主题:人生尤其是同性恋的人生没有点风风雨雨跌跌撞撞的摩擦是无法前进的。(?)但是有没有可能没有摩擦会更好啊?退一万步从物理的角度来讲,如果一个物体匀速直线运动,一切外力因素不变,如果摩擦力突然消失,那么物体将做匀变速运动。牛一情况下,如果一切外力消失,那么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也就是没有摩擦力,可能不会变好,但至少不会光速变差,何来没有摩擦力就无法前进一说?人所受到的苦难,不得不承认不是所有都能在未来某一天变成财富,有些痛苦只是痛苦,suffering's still there.
想起来之前看到过(或者想到过,记不清了),男性攻击男同是因为男同身上有女化倾向,他们会因此排斥、鄙夷、攻击,认为这对男性的绝对 性权威(雄性)造成了威胁,而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潜意识里默认女性低等于男性,同理在遇见异常强悍或者「男化」的女性时他们也会感到受到冒犯和威胁。
回看影视作品和现实生活,女同性恋-直女-男同性恋真是形成了生态链啊,女同扑直女,直女扑男同,现实有时确实很荒诞。也因此片名「她喜欢的是」在剧中一共四次出现,每一次的转变都有它的原因和逻辑
「 她喜欢的是男同性恋,不是我。」
「 她喜欢的不是男同性恋,是我。」
「 我喜欢的是bl,以及安藤。」
「 我喜欢的是男人,以及三浦。」
算是坦诚也算是和解吧,挺动人的。正视了自己的感情,与复杂矛盾的感情共生, I am what I am, I was born this way.
豆瓣简介太搞笑了:描写了安藤在普世价值观和性取向之间的挣扎。
我就想问:安藤挣扎什么了?他在和已婚大叔上床时挣扎了吗?在安排女朋友去男朋友要去的温泉时挣扎了吗?无所谓啊,这些又不伤害他自己!只有在被爆txl身份才号称自己挣扎,完完全全博同情好吗?
就算隐瞒txl身份和女生交往是个想过正常家庭生活的人的挣扎,你倒是好好交往啊!发型变了都看不出来,这时候就“直男”了?
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他实实在在把男主塑造成一个人品极其差劲的家伙,就算是高中生也应该知道基本的是非吧!
女主可能有点大饼,男人不硬是因为我长得不行,男人跳楼是因为和我出柜,男同难过是因为我没有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我可求求了,你才是一点错都没有好吗?
性取向认同的挣扎,是个好东西,咋被拍成这种鬼东西……我们可以是同性恋也可以是异性恋,但是同性恋不是骑在异性恋头上的理由……
日本电影和世界太脱节了,好的那种算是有特色,坏的就是磨唧到死
“如果你到了BL星 记得叫我”,女主角是天使嘛,真诚、坚定而富有同理心。礼堂里的演讲本来会显得青春期伤痛,但山田杏奈发挥得很好,对人坚定的期待,要帮助男生突出重围。也庆幸没有话题上的避重就轻,同志高中生塑造得有这个世代的代表性,试探、想要拥有更多,到不害怕告别去成长,神尾枫珠形象也加分
#tiff2021 以女性标题写男性故事 腐女子与lgbt 最终落足于无关男女的少数群体/壁を作るのは自分を守るためでなく身近を守るためなんだ/看的时候一边饿到肚子叫一边哭 太惨了
喜欢BL的少女与囿于性向苦苦挣扎的少男相互治愈的故事。受心理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逐渐完成从自我迷茫→厌恶→和解,并从中引发青少年对LGBT群体的探讨。岛国拍这类题材还是有一套,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戳中人心底,女孩子真是世界上最温柔的生物了。她喜欢的是,BL以及他;他喜欢的是,男人以及她。
叶公好龙幻灭童话表象,内中的自轻自贱与自欺欺人早牢牢操控己身迷失路口。爱能随意讲出口,疤抹不去烙心头。认真直面同志和腐女互为差集的敏感议题,展现每个LGBT不可避免的社会处境和自哀自叹的人生思考。收尾沾染日式中二团圆,多少憧憬乐观的处世精神,其实,有男主的发小形影相依安然足够。
我不了解一个男同喜欢上女生的概率有多少 但从电影里看出的 安藤同学从压抑自己到拆下围在身边那堵墙到可以和周围的人融合 是个自我和解的治愈之路。不过电影讲的不是同性恋该怎么被认可 内核而是更深一层的如何更好地释放自己的内心。安藤说了句“西瓜树”就从窗户跳了下去 毫无犹豫到同学们甚至都没时间拦他 就犹如他的三观里不觉得喜欢同性是有问题一样决绝 有问题的不过是这个不接受他这份真诚的社会 也像三浦同学最后讲台上承认喜欢BL 我们都知道承认自己不普通是需要勇气 但如果勇于表达的内心却也举步维艰 那就真的是社会的悲哀了。
富川国际奇幻电影节#01 真的会有这样像天使般的女主吗 真的太好了吧 家庭意象的几次出现也挺有意思
不管少年还是成人,几个一见相互钟情?女表白男接受,真心交往,为做正常人努力,没坦露真实自己而已,现实里异性恋没有秘密?哪来实验和欺骗?都能接受,谁愿意难为自己?偷听本就得亏,故意公开、言语侮辱,说为女主不平为男主着想,打着正义幌子遮掩歧视,洗白无意义,态度做法都在演绎伪善
“总是有摩擦,才会有改变。”青少年性倾向的不断试探,总会有人在青春时候因为自己模糊的性向有过迷茫,就像少女喜欢BL,就像少年觉得自己不是同性恋,未必大众的审美才是世界,大部分时候能够正视自我,且勇敢的去表达,喜欢你的人,从不会畏惧你的身份而离开。
2000片,用年轻人最喜欢的青春漫改风格拍了一个敏感又伤痛的故事,前半段还有些一般漫改片的幽默清新,对SNS和思春期的解读也稀松平常。中段开始大量的正反打特写对白一点点让观者无限接近于这个身份受困的高中生。后段三段告别伤感又流畅。所幸男主角碰到的人都很好,在一个相对温柔的环境里一点点走出身份认同的囹圄。神尾和角色完美契合,山田杏奈又一次挑战了新的自我,把这个勇敢元气的女孩演得讨人喜欢。虽然经常被嗫嚅东亚三国齐头并进搞封闭,但日本电影产业这几年一直在产出各类问题多样化解读的片子,在我们讨论“应不应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琢磨“怎么让更多人接受”这件事了。如电影所述一样,能有一个相对平和的讨论环境本身已经是一件可贵的事。
很多事情,我们嘴上说着理解,但未必真的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而作为不被理解的特殊人群也真的请不要自卑地以为是最可怜的一方,看看那些愿意自始至终相信支持并深爱着你的人。神尾自不用说(刚好最近在追难破...跟伍代地角色差异这么大..攻受转换自如赞)山田妹妹演技越来越好了,旺志郎也一直在成长。看到夕阳下的车站结尾已经觉得很圆满了....字幕后的彩蛋让我哭了足足十分钟缓不过来....为彩蛋加一星!强烈提醒要看到最后!
明明是个童话故事,却看得泪流满面。最喜欢的画面是男生找女生要bl的漫画;女生抢话筒向全校公开自己是腐女,以及最后,女孩喜欢的是bl和男孩,男生喜欢的是男生和女孩。无论发生什么,总是需要向前看的勇气。想起“一人食”了,又开始想哭了……希望他去了bl星,那里他可以幸福开心……
还是剧版更细腻,角色心境更立体。作为主角,神尾枫珠没有金子大地那么入戏。三浦同学体育馆演讲那场戏依然感人。感觉Anna还是更适合跟女生doi(如果是木村愛的话说不定已经把跟安藤交往的大叔杀掉了……
风景很美,故事感人,配乐好听。让人入戏沉迷。节奏舒服。
披着一层耽美的糖衣,日影倒是头一次认真的探讨了“腐女眼中纯意淫的bl恋情”、“现实里不得不遮遮掩掩的txl”、以及“直人眼里政治正确的想当然理解的txl”一直以来是三个完全彼此区隔无法相通的世界。不论如何能够被允许公开讨论本身已经是大的进步,安腾最后能够坦然面对自己也是要感谢这时代确实在往前。ps:看着TSUBASA一路从元气少年变成如今满脸叔味真的是时代的眼泪啊,还有电影里也说了对gay友善的大都是女性,请优质男们不要再骗婚了哦。
“盛夏未来”如果也这么拍,我应该不会意难平了吧。作为BL漫画改编的电影,最现实主义的情节其实是跳楼。因为惟有如此,才能在异性恋霸权的东亚社会换来一个“威尔与格蕾丝”的结局。多一颗星给神尾枫珠,想看他和西岛秀俊(此处省略500字)...
包装在同性恋乌托邦故事框架下的细腻真实和残酷。山田杏奈是什么LGBT友好演员啊www
特别特别喜欢,让人想到《蓝色大门》。在今天看起来仍然尖锐的、存在各种偏见的,以及自认为的“试图理解”造成适得其反的种种议题,套在青春的逻辑里就如此顺理成章且清晰地被讲述出来了,同时也完全没有回避和弱化其中残酷的部分。山田杏奈至今为止最适合也是演得最好的角色。
蛮好的。自从山田杏奈杀过人之后我看她演什么都很从容不迫,上海再封下去我的头发也要和男主差不多了
他也没有干嚎,至少病床前上的时候能够看到眼泪流到脖子里了。就是他流泪不是大颗大颗。情绪投入是不如金子大地。没想到今井翼会出演大叔这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