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申明一点,我对它的结局不是很满意,如果在蜡烛熄灭的那一刻电影结束,虽然很he,却会更发人深省。
不过,还是无法否认,这真的是一部用心去拍的电影。黑白将杂乱斑驳拍的很干净,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照样打动人心。每一个人物都很丰满,小朋友们的演技真的是爆表,将面对绝望时的无奈与坚韧和孩子本性中的天真与善良融为一体,恰到好处。他们只是不想去儿童保护协会,他们只想等自己的妈妈回来,他们只是想拥有平凡的生活,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一种面对残酷命运的条件反射。可在这些背后,我看到的是孩子们亘古不变的主题------成长。
乔纳斯作为哥哥,肩负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担子,也承担了保护妈妈秘密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有过失落,有过流泪,也曾经崩溃。可是,每当弟弟妹妹有要求之时,他总能拭去眼角的泪水,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撑起这座蛛网屋。他不断坚持,希翼着妈妈的归来。可当妈妈的日记和插画将他彻底击垮之时,他选择烧毁这一切,把痛苦留给自己承担。最后,妈妈以看似平常的姿态归来,他却还是接受了这个带给他无限痛苦的人。他或许懵懂,却拥有超越大多数的责任心;他或许坚强,可在内心深处也只是一个需要疼爱的孩子。他的成长正如伯爵所说的那样,是被迫,是不由自主,却也最深刻,最刻骨铭心。当生活的重压落到了羸弱却相对强大的肩膀上时,他不得不去接受。
而弟弟妹妹也在渐渐成熟,米雪不再哭闹,不再任性。尼克也不再好动,听哥哥的话,在他告诉乔纳斯他不再乱跑的那一刻,我是几近泪目的。他们或许不懂事,却也慢慢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维持这座蛛网屋,去爱和自己所亲近的人,在那段特殊而艰难的日子里,这些显得弥足珍贵。
而伯爵就是那个精神担当,他或许身缠万贯,却不汲汲于此,自由浪荡,在穷凶极恶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善良的内心。他解决了乔纳斯的食物问题,在他们困难之时往往伸出援手。他告诉乔纳斯成长的不可避免,即使你不想长大;而与此同时却又跟他讲坚持的重要性,最黑暗的时刻就是你放弃追求的那一刻。他点燃了乔纳斯的向往与坚守,是这座蛛网屋隐藏的后盾。结尾,他告诉乔纳斯只要拥有勇气,一切都会好起来,然后消失在光亮之中,留下乔纳斯浅浅的微笑和妈妈最终的归来。
而电影中的父母我也就不再敷述了,无非讽刺了当代不负责任的家庭。只是结尾,导演留下了一个悬念:妈妈真的好起来了吗?这就留给我们自己思考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黑色童话。它源于现实却比现实更为抽象。绝望中的点点温情最能打动人心不是吗?在残忍背后闪现着温暖,就是这座蛛网屋带给我最大的感触。
愿蛛网终能带我们远离阴翳,去向美好的彼岸。
住在布满蛛网,垃圾遍地的房间了,吃着垃圾桶里还有其他地方弄来的食物,没有电,只能去墓地里拿祭奠用的蜡烛来照明……
单身母亲想把三个孩子交给前夫,结果不出意料遭到拒绝。然而她真的无法再坚持下去了,精神恍惚的她差点载着孩子,差点就出车祸了。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她最后只能去一个叫太阳谷的地方,在那战胜恶魔之后才能回来。为了让尚且年幼的子女不受到伤害,她嘱咐大儿子Jonas不要轻信他人,要装作父母在家,Alles in Ordnung的样子。
于是Jonas带着弟妹,像大人一样生活,像大人一样思考。
然而,虽然他们穿着洗干净的衣服,让别人看不出家里出了变故,但是生活还是一点点变坏。母亲本来就无能无力,留给他们的钱也不多,食物很快也告罄。Jonas一来要为生存努力,二来要应付周围的怀疑,也没有精力去处理家务。家里缠绕了重重的蛛网,完全不像个人住的地方。在这里,蛛网象征着荒芜,既是物质上的拮据,也是情感的缺失。
如果电影到处止步,那它就不像一部电影,而是某些展现压抑灰色的摄影集。Jonas虽然住在这样的地方,但却不是被动的。相反,蜘蛛网是他信仰的图腾,是他力量的源泉。
Jonas去垃圾桶翻找食物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流浪的怪人Felix,Felix多半是出于同情兼好奇,多次给Jonas提供帮助,并告诉他蜘蛛能把他带到想去的地方。Jonas相信这个说法,于是令人厌恶的蜘蛛成了他的守护神,蛛网像结界一样护着屋子,连父亲都未得踏足。
蜘蛛有六只眼睛①,Jonas像蜘蛛一样察觉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闲着没事的邻居们,她们也的确明察秋毫,仅仅因为孩子头发有点长了,就觉得不对劲。Jonas只能依靠冷静的神态、严谨的对答来打消她们的疑虑。
看动物世界的时候,总是喜欢看蜘蛛和蛇,两者都有种神秘感,有很多的谜团,而且重要的是,它们很少失败。相比于充满攻击性的蛇,蜘蛛更加低调,相比蛇闪电般的速度,蜘蛛像是个耄耋老人。然而在那小小的地盘上,它却是稳操胜券的国王。虽然是个小孩,但他比成年人更加坚定。就算妹妹受伤了,他仍然不向外界求助。父亲来找他时,要见母亲及弟弟妹妹,Jonas没有露出一点惊慌的神情,还利用父母不和的事情,说母亲不想见他,打消了父亲的念头。最后还蹭了顿饭,得到不少钱。简直是会使计谋的蜘蛛。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隐喻,Jonas就像一只看似弱小却装满智慧的蜘蛛。
当然,蛛网保护了Jonas三人,却也困住了他们的母亲。看多几部《处子之山》之类的电影,很容易就猜到母亲得了抑郁症之类的精神疾病,连阳光谷这个名字都是有力的佐证。年幼的Jonas虽然不知道母亲是病了,但是长期的相处,也多少明白,只是这种认识感性而不专业,不然他不会这么早熟。不过他没直接去询问,因为母亲说的恶魔什么的已经说明了情况,对于不好的事情,就算始终会知道,也希望能晚点知道。后来Jonas在二楼发现了来自阳光谷精神病院的文件和母亲画的画,那些画里有很多的眼睛②,还有充满痛苦的文字。Jonas终于溃败了,他把母亲痛斥一番。不过最后还是烧掉了那些图画,说了为了保护母亲的秘密,其实更想这一切不曾发生吧,用燃烧这个仪式,毁灭掉痛苦,获得新生。
电影没有煽情的配乐,没有定格之类来强调什么,一切好像是欢乐的过家家,然而最后母亲再次出现时,却差点哭了。就像听《欢乐颂》会听哭。你知道坚强总是诞生于苦难。现实中,越是坚强,越让人不忍。
————
①蜘蛛多数有六只或八只眼睛,但实际上蜘蛛视力不好,主要还是靠肢体上的绒毛感知猎物。不过蜘蛛这种形象也有点警戒的作用吧。
②目光的接触通常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抑郁症患者很在意身边的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者跟他们做比较,这种情形简化了,就像周围有很多眼睛在看自己。这个是我个人的体验,以前抑郁时画的画也是有很多眼睛。
夫妻离异、母亲出走,让原本的五口之家瞬间分崩离析,生活的重担轰然转嫁到年轻的长子身上,而这个眼神依旧懵懂的少年竟不惧万难,独自扛起照顾弟妹的责任,为家人们搭建了一间怪异但安稳的蛛网之屋。玛拉·艾伯-艾比费德在她的这部长片处女作中表现了杰出的艺术才华,她将一个社会新闻般的故事核丰满为极具蒂姆·伯顿式狂想、隐喻的黑色童话,让人物游刃有余地漫溯在悲惨现实与梦幻童趣的界限之间。同时,黑白影调的处理也令本片平添了一缕遗世独立的隽永气息。
#德国电影节#第三场。这导演肯定看过日本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两部片子观影过程中的压抑感如出一辙。不负责任的妈妈和自强自立的孩子们。但是这部多了一丝梦幻气息,也更加黑暗。
小女孩可爱
就是这样~长大
有点邪性。
抛弃责任的父母,顽强生存的孩子,首先直接联想到《无人知晓》。黑白影像自带符号化质感,从蛛网屋建成开始,剧作奇幻灵动的属性悄然展现,蛛网纤细脆弱,勉强维持着残破不堪的家,而这已是孩子们能贡献的最大力量。全片压抑但不残酷,动人且不煽情。
铺垫的那么长最后有点泄气
成长题材
熏疼,小犹太人是贵族呃。
得亏有个中二爵士。
长大还好
养育子女是大事啊
闷……
你从未年少
那个蜘蛛文身的人,唤起我不好的回忆。小时候在回家的路上,被年纪大一些的孩子牵着鼻子走,被那种强势压迫着,好像要失去自我。一直到认识我的大人过来,把人轰走了,才忽然喘过口气。
小孩们好可怜
单身母亲的莫名出走迫使十二岁男孩学会如何在没有成年人的世界肩负家庭责任。影片通过哥特式角色的神秘出现模糊现实与幻想的界限,以不断强化对比度的黑白影像呈现日常生活,天真、阴郁或冒险氛围不断追随儿童的变化的感知视角,同时调动观众对角色的矛盾情绪,将成长题材社会剧演绎为开放的现代童话。
不错
1.所以说生育子女是男女及子女三方人生的大事,必须慎之又慎。虽然我并不理解世人所谓“责任”究为何物,我仍反感这种当初天真生下来,日后极想一弃了之的年轻男女。2.幼童的表演真实。3.结尾仓促,最后仍令人不清楚母者的真实情况。
我原以为会像无人知晓一般,原来并不一样。
年少时